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2024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2024

茶艺师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茶艺师教学大纲(二)是一份为茶艺师培训提供指南的文档。

本大纲的目的是为茶艺师教学提供清晰的结构和内容,以便将茶艺师培训分为几个重要主题,从而确保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全面掌握茶艺技能。

正文内容本大纲将茶艺师教学分为以下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包含了五到九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茶艺技能。

大点1:茶叶知识1.1 不同种类的茶叶及其特点1.2 茶叶的产地与采摘技巧1.3 茶叶的质量评估方法1.4 茶叶的保存和保鲜技巧1.5 茶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大点2:茶具与器皿2.1 茶具的分类及特点2.2 茶杯、茶壶和茶盘的使用方法2.3 茶具保养与清洁2.4 茶碟、茶盒和茶刀的用途2.5 茶具的收藏和保养技巧大点3:茶艺表演技巧3.1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3.2 茶艺表演的步骤和顺序3.3 茶艺表演中的动作技巧3.4 茶艺表演中的语言与礼仪3.5 茶艺表演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大点4:茶道文化4.1 中国茶道的发展和历史4.2 茶道的精神与哲学4.3 茶文化与传统习俗4.4 茶文化的地域特色4.5 茶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发展大点5:茶艺师实践5.1 茶艺师的工作准备和组织5.2 茶席的布置和装饰5.3 茶艺师的沟通与服务技巧5.4 茶艺师与客人的互动与表演5.5 茶艺活动的评估与反馈总结茶艺师教学大纲(二)总结了茶艺师培训的关键内容,包括茶叶知识、茶具与器皿、茶艺表演技巧、茶道文化和茶艺师实践。

通过系统学习并实践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成为一名全面掌握茶艺技能的茶艺师。

本大纲为茶艺师培训提供了一个结构和指导,确保学生在茶艺师培训期间获得全面的教学。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

茶艺师教学大纲一、导论
茶艺师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茶艺师的职责与要求
二、茶叶基础知识
1. 茶叶的起源和历史
2. 主要茶叶品种介绍
3. 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技巧
4. 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分类
三、茶具基础知识
1. 茶器的分类和功能
2. 常见茶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3. 茶具的保养和清洁方法
四、茶艺师的礼仪与仪态
1. 茶艺师的着装和仪容要求
2. 茶艺师的礼仪和待客之道
3. 茶艺师的沟通和表达技巧
五、茶艺师的泡茶技巧
1. 水的选择和准备
2. 茶叶的分量和选用
3. 泡茶的时间和温度控制
4. 茶艺师的品茶技巧和注重点
六、茶艺表演与创意
1. 茶艺表演的目的和形式
2. 创意泡茶的概念和方法
3. 茶艺师的艺术感知与表达能力
4. 茶艺表演的舞台设计和音乐搭配
七、茶文化知识与教育
1. 茶的文化背景与内涵
2. 名茶和茶道的相关知识
3. 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模式
4. 茶艺师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八、茶艺师的职业发展与管理
1. 茶艺师的职业道路规划
2. 茶艺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升
3. 茶艺师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4. 茶艺师的市场运作与品牌建设
九、实践教学与评估
1. 茶艺师教学的实践环节安排
2. 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3. 茶艺师教学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4. 实践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结语
茶艺师教学的核心要点和总结对茶艺师教学的展望与期待。

(完整版)茶艺师教学大纲

(完整版)茶艺师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茶艺师教学大纲的完整版,旨在提供茶艺师教学的全面指导。

茶艺师作为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需要综合掌握茶叶的知识、器具的使用以及茶艺文化的传承。

本大纲将从茶的起源与分类、茶叶的选购与贮存、制茶与炒茶技法、茶具与泡茶技巧以及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内容:一、茶的起源与分类1.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茶的起源地茶的发展历程茶在不同朝代的地位与影响2.茶叶的分类与特点绿茶黄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陈年茶3.不同茶叶的品鉴与评估方法外观特征香气特征口感特征茶汤特征茶叶残香特征二、茶叶的选购与贮存1.茶叶的选购要素茶叶原产地与品质茶叶的外表与质地茶叶的保存条件与包装2.茶叶贮存技巧温度与湿度的控制避光与通风的原则茶叶与其他物品的隔离3.茶叶质量的判断方法茶叶外观的检查茶叶香气的辨识茶叶口感的体验茶叶残香的品味三、制茶与炒茶技法1.茶叶的制作工艺揉捻法烘焙法杀青法搓揉法晒干法2.茶叶的炒制技法炒绿茶技法炒红茶技法炒乌龙茶技法炒花茶技法炒黑茶技法3.炒茶的注意事项温度与时间的控制充分发酵与压制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把控炒制工具的使用与保养四、茶具与泡茶技巧1.茶具的种类与用途茶壶与茶杯茶盘与茶盒茶工具与茶刀茶碗与茶叶罐2.泡茶的基本流程准备工作温泉与茶具的预热茶叶的投放与冲泡时间茶汤的盖茶与品饮方式3.不同茶类的泡茶技巧绿茶的冲泡方法黄茶的冲泡方法红茶的冲泡方法乌龙茶的冲泡方法白茶的冲泡方法五、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茶道的渊源与发展中国传统茶道的特点茶道的演变与流派西方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2.茶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茶艺展示与表演茶会与茶道交流茶文化讲座与培训3.茶艺的创新发展与个人修养茶艺与时尚文化的结合茶艺与健康养生的关系茶艺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总结:茶艺师教学大纲(二)通过引言概述、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全面介绍了茶的起源与分类、茶叶的选购与贮存、制茶与炒茶技法、茶具与泡茶技巧以及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

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分:2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24实验实训学时:12参考教材:杨文、李捷.中国茶艺基础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考查。

平时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 1、平时作业 2 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二、课程简介《茶道与茶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 36 学时。

课程主要介绍茶叶的基础知识、茶具的鉴赏与选择、茶叶的冲泡、茶叶的选购与贮存、饮茶与品茶、中外茶文化比较、茶与养生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茶道、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茶叶冲泡技艺,培养茶艺美学意识和茶道礼仪,培养其相当于初、中级茶艺师的技能。

1.本章教学目标: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为学生讲授中国茶的魅力,即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激发学生对茶艺课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理解: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叶之美掌握:中国茶的魅力3.本章教学重点: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

4.本章教学难点: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叶之美(一)绿茶之美清新淡雅(二)红茶之美温馨柔和(三)青茶之美馥郁香醇(四)白茶之美纯洁平和(五)黄茶之美高贵典雅(六)黑茶(普洱)之美睿智厚重第二节:茶汤之美——水为茶之母(一)上善若水(二)水之品格(三)水与茶第三节:茶具之美——器为茶之父(一)紫砂之美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二)瓷器之美多姿多态,素彩皆宜(三)金属之美华丽高贵,溢彩流光(四)玻璃之美清澈透亮,冰清玉洁(五)竹木之美纯朴自然,野趣盎然第四节:茶人之美(一)外在之美:形体美、仪态美(二)内在之美:神韵美、心灵美第五节:茶技之美(一)顺茶性(二)合茶道(三)有文化(四)有神韵第六节:茶境之美(一)环境(二)人境(三)心境(四)意境第一章:认识茶树学时数:2 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茶树栽培,理解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的生理特性和我国茶区的分布,为后续更好的认识茶叶,学习茶技打下基础。

茶艺培训课程大纲

茶艺培训课程大纲

茶艺培训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茶艺培训课程大纲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欣赏,提升学员的茶艺技能,使其成为合格的茶艺师。

三、课程内容1.茶文化导论- 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特点- 茶与人类生活的关联2.茶叶品种与评估- 主要茶叶品种介绍及特点分析- 茶叶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茶叶品质对茶艺表现的影响3.茶具与器具- 茶具的分类和功能- 传统茶具和现代茶具的比较- 器具使用和保养技巧4.茶艺基本动作- 茶艺师的姿势和仪态- 茶艺基本动作的练习和表演- 动作与茶艺表演的配合5.茶叶冲泡技巧- 不同茶叶的冲泡要领- 水温、浸泡时间的掌握- 茶叶冲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6.茶艺表演与技巧-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素- 茶艺表演的节奏和技巧- 创新茶艺表演的设计与实施7.茶艺师的素养与礼仪- 茶艺师的形象与仪态要求- 茶艺师的沟通和服务技巧- 茶艺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和示范,帮助学员掌握茶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鼓励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自主创新。

五、评估方式1.考试- 理论考试:测试学员对茶文化、茶叶评估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 技能考试:测试学员的茶艺动作和冲泡技巧。

2.实操评估- 学员按照指定要求进行茶艺表演,导师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培训时间安排本课程总计8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授课:30学时2.实践操作:30学时3.表演练习:10学时4.考试与评估:10学时七、参考教材1.《茶道之美:茶艺入门》2.《茶叶品鉴与评估手册》3.《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八、结业证书学员须完成所有课程内容,并通过考试与实操评估,方可获得本课程的结业证书。

九、备注本课程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

中国茶道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茶道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茶道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制定一套完善的中国茶道课程教学大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茶道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茶道情怀和文化素养。

2. 传授茶道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茶艺表演和交际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研究兴趣。

三、课程内容1. 茶道概述a. 茶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b. 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c. 茶道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 茶器介绍a. 茶具的分类和常见器具介绍。

b. 茶器的选购、养护和保养。

3. 茶叶知识a. 茶叶的分类和主要产区介绍。

b. 茶叶的品鉴和评价标准。

4. 茶道礼仪a. 茶席布置和准备。

b. 茶道礼节和用具使用规范。

c. 茶道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5. 茶艺表演a. 茶艺表演的种类和技巧。

b. 茶艺表演的舞台布置和音乐伴奏。

6. 茶道与健康a. 茶的功效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b. 不同茶品对健康的适应性和禁忌。

7. 茶道与文学艺术a. 茶道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

b. 茶道的诗词曲赋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传授基本概念、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2. 示范法:老师示范茶艺表演和茶具使用方法,学生模仿学习。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参与实际茶道活动,如茶会、茶艺表演和茶道比赛等。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茶道话题的讨论和集体研究,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5.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茶艺馆、茶叶生产基地等,增加实地体验和文化熏陶。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能力:评估学生的茶道表演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测试:针对茶道知识、禁忌等方面进行测试。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撰写茶道研究论文,评估学术研究能力。

六、教材与资源1. 主教材:《中国茶道教程》2. 辅助教材:《茶道经典选读》、《茶道美学导论》等。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二)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二)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二)茶艺课教学大纲引言概述茶艺课教学大纲是为了系统化地规划和组织茶艺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该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茶艺品质和技能,使其能够较好地掌握茶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本文档将按照大纲的框架,从茶的种类、器具的选用、茶艺设施的搭建、茶艺表演技巧以及茶艺礼仪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茶的种类1. 绿茶的特点及分类2. 黄茶的特点及分类3. 红茶的特点及分类4. 白茶的特点及分类5. 乌龙茶的特点及分类6. 黑茶的特点及分类7. 普洱茶的特点及分类8. 花茶的特点及分类9. 古树茶的特点及分类二、器具的选用1. 茶具的分类及功能2. 茶壶的选择与使用3. 杯具的选择与使用4. 器具的保养与清洗5. 茶具的陈列与摆放三、茶艺设施的搭建1. 茶室的布置与装饰2. 茶桌的选择与摆放3. 茶具与茶品的陈列4. 灯光与音乐的调配5. 茶艺环境的营造四、茶艺表演技巧1. 茶艺动作的基本要领2. 手法的技巧与运用3. 茶艺动作与音乐的协调4. 茶艺表演的节奏与流程5. 茶艺表演的创新与发展五、茶艺礼仪1. 茶艺师的形象与仪态2. 客人与主人的礼仪规范3. 茶席的礼仪流程4. 茶事礼仪的传统与演变5. 茶艺礼仪的文化内涵总结通过茶艺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落实,可使学生全面了解茶的品类和特点,掌握茶艺器具的选用和使用,并能够熟练运用茶艺技巧进行表演。

同时,培养学生优雅的茶艺礼仪,使其在茶文化传承和推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茶艺课教学大纲不仅是一份指导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茶艺知识的重要依据,为培养茶文化传承者和推广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一)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一)

茶艺课教学大纲doc(一)引言概述:茶艺课是一门教授学生如何泡茶、品茶并了解茶文化的课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茶艺课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师进行有系统的教学。

本教学大纲将涵盖茶艺课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茶艺课目标:1.1 增强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培养学生的茶艺技能,使其能够独立泡茶。

1.3 培养学生的品茶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茶叶的质量和味道。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茶艺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茶艺课内容:2.1 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介绍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茶的传播、种植和制作工艺。

2.2 茶的分类和品种- 解释不同类型的茶叶,如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并讲解每种茶叶的特点和功效。

2.3 茶具和器具- 介绍常用的茶具和器具,如茶壶、茶杯和茶盘,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

2.4 茶的泡法和品尝技巧- 教授学生正确的茶艺泡茶方法,包括掌握水温、茶叶比例和冲泡时间等要点。

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品尝茶叶,包括观察茶汤色泽、嗅闻茶香和品味口感。

2.5 茶艺表演和茶文化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茶艺表演,促进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茶艺技能。

并要求学生参与茶文化活动,如茶道表演和茶艺比赛等。

三、茶艺课教学方法:3.1 集中讲授- 通过讲授茶艺相关知识和技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3.2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茶叶泡制和品尝,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

3.3 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4 案例分析- 使用茶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5 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参观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加工厂或茶文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茶艺视野。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个茶艺课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有系统的茶艺教学。

通过学习茶的起源和分类、掌握茶具和泡茶技巧,培养学生的茶艺技能和品茶能力。

采取集中讲授、实践操作、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茶艺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茶艺专业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茶艺专业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茶艺专业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成为合格的茶艺师。

二、培训内容1. 茶叶知识:研究不同种类的茶叶及其特点,了解茶叶的产地、制作工艺和分类等;2. 茶具知识:熟悉茶具的种类、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茶具的保养和清洁;3. 泡茶技巧:掌握正确的泡茶流程,包括茶水的温度、浸泡时间和出水方法等;4. 茶道礼仪:了解茶道的基本礼仪,包括如何端茶、品茶、斟茶等;5. 茶艺表演:研究茶艺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瓶身技术、倒茶技巧等;6. 茶叶品鉴:研究茶叶品鉴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品尝茶叶的能力。

三、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研究(2周)1. 茶叶知识:介绍不同种类的茶叶、茶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2. 茶具知识:介绍茶具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保养;3. 茶道礼仪:研究茶道的基本礼仪和茶具的使用礼仪。

第二阶段:泡茶技巧训练(3周)1. 泡茶流程:讲解正确的泡茶流程,重点培养学员对茶水温度和浸泡时间的掌握;2. 茶艺表演:研究茶艺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倒茶、打水花等。

第三阶段:茶叶品鉴和实践(4周)1. 茶叶品鉴:介绍茶叶品鉴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员对茶叶香气和口感的辨别能力;2. 实践训练:学员进行实际的茶艺表演和茶叶品鉴,提高技能和经验。

四、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对学员的茶叶知识、泡茶流程和茶道礼仪进行考核;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的茶艺表演和茶叶品鉴能力进行考核;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的成绩,评定学员的总体能力。

五、学员要求1. 对茶艺感兴趣,有一定的研究动力和积极性;2. 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表达能力;4. 无特殊身体状况,能够适应长时间站立和劳动。

以上为茶艺专业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希望能为学员提供全面的茶艺培训和学习指导,达到培养合格茶艺师的目标。

(完整版)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

《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分:2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24实验实训学时:12参考教材:杨文、李捷.中国茶艺基础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考查。

平时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1、平时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茶道与茶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36学时。

课程主要介绍茶叶的基础知识、茶具的鉴赏与选择、茶叶的冲泡、茶叶的选购与贮存、饮茶与品茶、中外茶文化比较、茶与养生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茶道、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茶叶冲泡技艺,培养茶艺美学意识和茶道礼仪,培养其相当于初、中级茶艺师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本章教学目标: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为学生讲授中国茶的魅力,即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激发学生对茶艺课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理解: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叶之美掌握:中国茶的魅力3.本章教学重点: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

4.本章教学难点: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叶之美(一)绿茶之美清新淡雅(二)红茶之美温馨柔和(三)青茶之美馥郁香醇(四)白茶之美纯洁平和(五)黄茶之美高贵典雅(六)黑茶(普洱)之美睿智厚重第二节:茶汤之美——水为茶之母(一)上善若水(二)水之品格(三)水与茶第三节:茶具之美——器为茶之父(一)紫砂之美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二)瓷器之美多姿多态,素彩皆宜(三)金属之美华丽高贵,溢彩流光(四)玻璃之美清澈透亮,冰清玉洁(五)竹木之美纯朴自然,野趣盎然第四节:茶人之美(一)外在之美:形体美、仪态美(二)内在之美:神韵美、心灵美第五节:茶技之美(一)顺茶性(二)合茶道(三)有文化(四)有神韵第六节:茶境之美(一)环境(二)人境(三)心境(四)意境第一章:认识茶树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茶树栽培,理解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的生理特性和我国茶区的分布,为后续更好的认识茶叶,学习茶技打下基础。

茶艺学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茶艺学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茶艺学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简介本文档旨在为茶艺学员的培训教学提供一个大纲和计划。

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内容指引,帮助学员全面研究茶艺的知识和技巧。

培训目标- 培养学员对茶叶的基本了解和品鉴能力- 培养学员掌握茶具的使用和维护技巧- 培养学员掌握茶艺师基本礼仪和服务技能- 培养学员掌握一种或多种茶艺表演技巧教学内容模块一:茶叶知识- 茶叶的分类与特点- 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 茶叶的保存和贮存方法- 茶叶的品鉴技巧和评价标准模块二:茶具使用与维护- 不同茶具的种类和用途- 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茶具的清洁和保养技巧- 常见茶具故障的处理方法模块三:茶艺师礼仪与服务- 茶艺师的基本形象和仪态要求- 对客人的接待礼仪和服务技巧- 茶艺师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提升茶艺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模块四:茶艺表演技巧- 茶艺表演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茶艺表演的音乐、舞台布置等辅助要素- 茶艺表演的创意和多样性发展教学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研究(2周)- 模块一研究时间:4天- 模块二研究时间:3天第二阶段:技能培养(3周)- 模块二研究时间:5天- 模块三研究时间:5天- 模块四研究时间:5天第三阶段:实践和表演(2周)- 模块四研究时间:5天- 茶艺表演实践和表演准备时间:7天教学评估和考核- 每个模块结束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小测验- 最后阶段进行茶艺表演的评估和考核- 所有学员需通过考核方可获得培训结业证书以上为茶艺学员培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员能够全面掌握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茶艺师的基本礼仪和服务技能。

同时,学员还将有机会表演茶艺,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多样性发展。

祝愿学员在茶艺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茶艺课堂教学大纲模板

茶艺课堂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茶艺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茶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茶文化内涵;(2)掌握茶叶的分类、品质鉴定、泡茶技艺;(3)熟悉茶具的种类、使用方法及保养知识;(4)了解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和礼仪规范。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泡茶、品茶的能力;(2)能够进行茶艺表演,展示茶文化魅力;(3)具备一定的茶艺教学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热爱茶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2)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茶文化。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部分:茶艺基础知识(8学时)1. 茶艺概述(2学时)(1)茶艺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茶艺与茶道、茶俗的区别与联系;(3)茶艺的分类与特点。

2. 茶叶知识(2学时)(1)茶叶的分类与品质鉴定;(2)茶叶的功效与作用;(3)茶叶的储存与保管。

3. 茶具知识(2学时)(1)茶具的种类与材质;(2)茶具的使用方法及保养;(3)茶具的选择与搭配。

4. 泡茶技艺(2学时)(1)泡茶的基本程序与技巧;(2)不同茶叶的泡茶方法;(3)泡茶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茶艺表演与礼仪(8学时)1. 茶艺表演概述(2学时)(1)茶艺表演的种类与特点;(2)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与技巧;(3)茶艺表演的舞台布置与灯光音响。

2. 茶艺表演礼仪(2学时)(1)茶艺表演者的仪容仪表;(2)茶艺表演者的言谈举止;(3)茶艺表演的互动与交流。

3. 茶艺表演实践(4学时)(1)分组进行茶艺表演;(2)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3)总结茶艺表演的经验与不足。

第三部分:茶艺教学与实践(8学时)1. 茶艺教学概述(2学时)(1)茶艺教学的目标与原则;(2)茶艺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茶艺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 茶艺教学实践(6学时)(1)分组进行茶艺教学;(2)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3)总结茶艺教学的经验与不足。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

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

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是为了系统性地介绍茶艺相关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课程。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冲泡技巧等基本知识,掌握茶艺师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实际茶艺表演中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

本文档将按照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

正文:I. 茶的基本知识A. 茶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茶史的概述2. 其他国家的茶文化3. 茶的传播与演变B. 茶的种类和分类1.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主要茶类介绍2. 不同茶类的特点和适宜冲泡方法C. 茶具和器具1. 茶具的种类和功能2. 陶瓷、瓷器、竹器等茶具材质的介绍3. 茶艺师使用的器具及其特点II. 茶的冲泡技巧A. 水的选择和准备1. 水的质量要求2. 不同茶类适宜的水温和水质B. 茶叶的选择和储存1. 了解茶叶的品质和产地2. 控制茶叶的储存条件C. 火候控制和冲泡方法1. 热水温度的控制2. 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的把控3. 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和注意事项III. 茶的品鉴技巧A. 茶叶外观的品评方法1. 观察茶叶的形状、色泽和质地2. 了解茶叶的外观与品质的关系B. 茶汤色泽和香气的辨识1. 了解不同茶类的茶汤颜色与香气的特点2. 通过闻香辨识茶的品种和品质C. 品味和评价茶的口感1. 辨别茶的醇厚、鲜爽、回甘等特点2. 掌握评价茶的滋味和余韵的方法IV. 茶艺师的基本技能A. 茶具的使用和保养1. 掌握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 学习茶具的清洗和保养技巧B. 茶盘的摆放和注茶礼仪1. 茶盘的摆放和摆盘技巧2. 了解茶席礼仪和注茶的要点C. 茶艺表演的技巧和流程1. 学习茶艺表演的姿势和动作2. 掌握茶艺表演的节奏和流程V. 茶的文化和艺术价值A. 茶文化的概述1. 茶与文人墨客的关系2. 茶在传统节日和礼仪中的地位B. 茶的艺术表现形式1. 茶道、茶艺表演和茶文化艺术2. 各地茶文化的特点和风格C. 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 茶与健康养生的关系2. 茶的商业应用和市场价值总结: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本文档通过五个大点的阐述,全面介绍了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二)2024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二)2024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旨在深入探讨茶艺和茶文化的相关领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大纲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包括茶叶的分类与鉴别、茶具的使用与保养、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茶文化的历史与传统、以及茶道与禅修的关系。

正文内容:一、茶叶的分类与鉴别1.1 主要茶叶的分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1.2 茶叶的鉴别方法:外观、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等特征1.3 名优茶的辨识:如龙井茶、碧螺春茶等二、茶具的使用与保养2.1 常用茶具的种类:茶壶、茶杯、茶盘等2.2 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冲泡技巧、温度控制等2.3 茶具的保养与清洁:对茶具进行适当的保养与清洁方法三、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3.1 茶艺表演的目的与意义3.2 茶艺表演的基本动作技巧:如倒茶、揭壶盖等3.3 茶艺表演的仪态与仪式:如站姿、手势等3.4 茶艺表演的情感表达:准备与创新的平衡四、茶文化的历史与传统4.1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沿革4.2 茶文化的代表性茶道: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艺等4.3 茶文化的传统仪礼与礼仪:茶文化中的礼仪与社交规范4.4 茶文化的影响与意义:对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灵修养的影响五、茶道与禅修的关系5.1 茶道与禅修的历史渊源:茶道起源于禅宗文化5.2 茶道与禅修的共同精神追求:自我修养、平和与专注5.3 茶道与禅修的相互影响:茶道对禅修的影响与禅修对茶道的影响5.4 茶道与禅修的实践方法:茶道中的禅修要素与技巧的体现总结:本文档以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为标题,从茶叶的分类与鉴别、茶具的使用与保养、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茶文化的历史与传统,以及茶道与禅修的关系等五个大点,阐述了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与实践,将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茶艺与茶文化的精髓,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个人修养与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茶道教学大纲

中国茶道教学大纲

中国茶道教学大纲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形式。

为了推广和传承茶道文化,制定一份中国茶道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茶道教学大纲,并探讨其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背景介绍茶道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道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对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提高茶道的教学质量和传承力度,制定一份茶道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茶道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茶文化的认知水平;2. 培养学生的茶道修养,使其具备茶道师范师资素质;3. 培养学生的茶艺技术,使其能够独立举办茶会和茶艺表演;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礼仪,使其成为茶道文化的传播者。

三、教学内容1. 茶道基础知识a. 茶文化概述b. 茶史和茶道发展史c. 茶的分类和鉴别d. 茶具和茶具使用方法e. 茶道的意义和价值2. 茶道仪式a. 茶道礼仪和规范b. 茶道仪式的程序和要点c. 不同地区茶道仪式的特点和区别d. 茶席的布置和设计3. 茶艺技术a. 茶叶的选购和保存b. 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c. 茶的评鉴方法和标准d. 茶道器皿的使用和保养e. 茶艺表演和茶会主持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a. 授课形式:讲授、讨论、互动b. 授课内容:茶道的历史、文化内涵、茶道礼仪等2. 实践教学a. 茶艺实操:学生参与茶艺制作和实践操作,提高技术水平b. 观摩茶艺表演:学生观看茶艺大师的表演,学习茶道技巧和艺术表达方式c. 茶道实习:学生参与茶会组织和茶道活动,锻炼团队协作和社交礼仪五、考核评价1. 学期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2. 实践评价:对学生的茶艺表演和茶会组织进行评价,包括茶艺技巧、仪态端庄、流程规范等方面六、教材及参考资源1. 《茶道精要》2. 《中国茶道文化》3. 中国茶叶网、茶道协会网站等相关网站资源七、总结中国茶道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第一篇: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2.课程名称:茶艺与茶文化 3.适用专业:旅游管理4.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应包括课程性质、简要内容)《茶艺与茶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人类对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和创造等过程,而茶道则是茶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荼道与艺术的结合,成为茶文化体系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用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农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茶文化历史、荼与人的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的沏泡艺术、品饮艺术、人们的饮茶习俗、饮茶趋势、茶与文学艺术的结缘、茶文化的发展等内容,突出茶道艺术内容,引导培养学生茶文化方面的知、说技能,茶叶的品、评、鉴赏技能。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国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也是因为品茶要达到吧情感、情绪、心境引向宁静、淡薄、深远,引向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审美感悟。

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之所以喜欢在山水中品茶,就是因为更能体验到庄子的“真我”,禅的“瞬刻永恒”,在大自然与茶艺的融合中,忘怀得失,拜托厉害,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乐趣。

2.与相关课程衔接:在《旅游文化》后,第三学年开设3.学时、学分:总学时32,平均每周学时2节4.开课学期:第三学年上学期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训 6.考核方式:考试7.教材:《茶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作者杨学富、张晓明)8.教学参考资料:《茶艺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茶韵禅风》(农村读物出版社)。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茶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茶的起源与历史,熟悉茶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了解饮茶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饮茶的方法。

教学重点:茶饮的历史教学难点:茶饮的历史授课时数:4节教学内容:一、茶的历史二、中国茶文化简介三、科学饮茶与健康第二章茶叶的选择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茶叶的基本类型,学会对茶叶的品质进行鉴别,并了解茶叶的保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分:2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24实验实训学时:12参考教材:杨文、李捷.中国茶艺基础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考查。

平时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1、平时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茶道与茶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36学时。

课程主要介绍茶叶的基础知识、茶具的鉴赏与选择、茶叶的冲泡、茶叶的选购与贮存、饮茶与品茶、中外茶文化比较、茶与养生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茶道、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茶叶冲泡技艺,培养茶艺美学意识和茶道礼仪,培养其相当于初、中级茶艺师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本章教学目标: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为学生讲授中国茶的魅力,即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激发学生对茶艺课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理解: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叶之美掌握:中国茶的魅力3.本章教学重点:中国茶的魅力在于“六美”——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茶境之美。

4.本章教学难点:茶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汤之美。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叶之美(一)绿茶之美清新淡雅(二)红茶之美温馨柔和(三)青茶之美馥郁香醇(四)白茶之美纯洁平和(五)黄茶之美高贵典雅(六)黑茶(普洱)之美睿智厚重第二节:茶汤之美——水为茶之母(一)上善若水(二)水之品格(三)水与茶第三节:茶具之美——器为茶之父(一)紫砂之美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二)瓷器之美多姿多态,素彩皆宜(三)金属之美华丽高贵,溢彩流光(四)玻璃之美清澈透亮,冰清玉洁(五)竹木之美纯朴自然,野趣盎然第四节:茶人之美(一)外在之美:形体美、仪态美(二)内在之美:神韵美、心灵美第五节:茶技之美(一)顺茶性(二)合茶道(三)有文化(四)有神韵第六节:茶境之美(一)环境(二)人境(三)心境(四)意境第一章:认识茶树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茶树栽培,理解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的生理特性和我国茶区的分布,为后续更好的认识茶叶,学习茶技打下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茶树栽培理解: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的生理特性和我国茶区的分布3.本章教学重点:茶树的起源,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的生理特性和我国茶区的分布。

4.本章教学难点:茶树栽培。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的起源(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二)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发现野生大茶树(三)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起源于中国(四)世界各产茶国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工茶叶的国家第二节:中国茶区分布(一)江北茶区(二)江南茶区(三)西南茶区(四)华南茶区第三节:茶树栽培(一)茶树的特征(二)茶树的特性(三)茶树繁殖(四)茶园管理(五)茶叶采摘(六)鲜叶的装运、验收与存放第二章:认识茶叶学时数:8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制茶史的演变;理解六大基本茶类以及普洱茶和花茶的初加工的工艺;掌握茶叶的分类,特别是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基本茶类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以及花茶和普洱茶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

此部分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将直接影响到之后泡茶技艺与茶艺表演的实训。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制茶史的演变理解:六大基本茶类以及普洱茶和花茶的初加工的工艺掌握: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基本茶类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以及花茶和普洱茶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3.本章教学重点: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基本茶类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以及花茶和普洱茶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

4.本章教学难点: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基本茶类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以及花茶和普洱茶中的代表性名茶的起源、产地和品质特征;六大基本茶类以及普洱茶和花茶的初加工的工艺。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叶分类(一)绿茶(二)红茶(三)青茶(四)黑茶(五)黄茶(六)白茶(七)普洱茶(八)花茶第二节:茶叶加工(一)中国制茶的演变(二)茶叶制造技术第三节:茶与健康(一)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二)饮茶的保健功效(三)茶叶防治疾病的功效(四)日常饮茶有关知识第三章:中国茶文化、茶艺与茶道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韩国茶礼和日本茶道的基本知识;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华茶艺的发展;掌握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为后续进行茶艺表演,特别是茶艺解说词的撰写打下良好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韩国茶礼和日本茶道的基本知识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华茶艺的发展掌握: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3.本章教学重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4.本章教学难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一)文化与茶文化(二)茶文化的结构(三)茶文化的基本特征(四)茶文化的特点(五)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六)中华茶艺的发展第二节: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一)茶文化的起源——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禹)(二)茶文化的萌芽——魏晋南北朝(三)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朝(四)茶文化的兴盛时期——宋朝(五)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时期——元明清(六)茶文化再现辉煌时期——现代第三节:中国茶道(一)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二)中国茶道的思想精华(三)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四)陆羽《茶经》的主要内容和茶道理论(五)日本茶道(六)韩国茶礼第四章:认识茶具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茶具的发展简史;理解茶具的选用与鉴赏;掌握茶具的种类,为后续学习泡茶技艺以及进行茶艺表演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茶具的选用与鉴赏掌握:茶具的种类3.本章教学重点:茶具的种类。

4.本章教学难点:茶具的选用与鉴赏。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茶具的发展简史(一)奴隶社会时期的茶具(二)唐代的茶具(三)宋代的茶具(四)元代的茶具(五)明代的茶具(六)清代的茶具第二节:茶具的种类(一)按质地分类(二)按用途分类第三节:茶具的选用与鉴赏(一)一般茶具的选用(二)紫砂壶的鉴赏与保养第五章:茶的冲泡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在冲泡茶叶时如何择水;理解泡茶时水温的要求,茶具的选择;掌握茶的冲泡技术,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冲泡茶叶时如何择水理解:泡茶时水温的要求,茶具的选择掌握:茶的冲泡技术,各类茶的冲泡方法3.本章教学重点:茶的冲泡技术,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4.本章教学难点:泡茶时水温的要求,茶具的选择。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水的选择(一)山泉水(二)江河水(三)地下水(四)自来水(五)矿泉水(六)纯净水第二节:水温的掌握(一)各类茶所需的水温(二)测定水温的方法(三)煮水的注意事项第三节:茶具的选择(一)茶具选择的历史演变(三)乌龙茶茶具(四)红茶茶具第四节:茶的冲泡技术(一)冲泡要领(二)冲泡方式第五节: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一)绿茶的冲泡(二)红茶的冲泡(三)乌龙茶的冲泡(四)黄茶的冲泡(五)白茶的冲泡(六)黑茶的冲泡(七)花茶的冲泡第六章:饮茶与品茶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饮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如何塑造品茶环境;掌握茶道基本礼仪;了解茶食与茶点。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茶食与茶点理解:科学合理饮茶的方法掌握:茶道基本礼仪3.本章教学重点:茶道基本礼仪。

4.本章教学难点:科学合理饮茶的方法。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合理饮茶(一)饮茶的方法(二)饮茶的要求第二节:惬意品茶(一)品茶环境的营造(二)品茶氛围的营造第三节:茶食与茶点第七章:茶艺实训学时数:1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行茶礼仪、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乌龙茶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本的行茶礼仪理解: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乌龙茶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3.本章教学重点:乌龙茶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

4.本章教学难点:乌龙茶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乌龙茶茶艺(一)乌龙茶的冲泡:练习使用茶具(二)乌龙茶的冲泡:使用紫砂壶冲泡(三)乌龙茶的冲泡实践练习(四)乌龙茶茶艺表演第二节:乌龙茶茶艺表演考查四、教学参考资料[1]张楠宁 .茶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2] 吴远之.大学茶道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9月版.[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1.[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茶艺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5.[5]陈宗懋.茶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5.[6]中映·映画.中华茶道.大连:大连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7]王迎新.吃茶一水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3.五、课外自主学习要求1.针对茶叶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至少16小时的课外时间,通过干茶的鉴别以及茶叶的开汤品鉴,深入地了解茶叶的基本知识,懂得六大基本茶类的主要特点和分辨方法。

2.针对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至少8小时的课外时间,了解茶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懂得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了解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对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以及英式下午茶文化有所涉猎。

3.针对乌龙茶茶艺表演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至少12小时的课外时间,熟悉冲泡铁观音的投茶量、茶水比,熟练掌握铁观音茶艺的冲泡流程,撰写乌龙茶茶艺解说词,正确、美观地摆放茶具,进行茶席的布置和整理,行茶礼仪规范得体,能够自然而优雅地进行乌龙茶茶艺表演。

执笔人:魏越日期:2013.6.28审核人:成曙霞日期:2013.6.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