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流动儿童指的是那些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在一个固定地点定居的儿童。
他们通常在城市中找到临时住所或露天居住。
然而,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偏见。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首先,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对于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起着重要作用。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可能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而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在学校和社区中遭受的歧视和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
因此,建立正面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是促进他们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
其次,社会支持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支持。
家庭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和自尊心的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的稳定和亲情的满足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学校和社区的支持也可以提供流动儿童所需要的心理支持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社会认同也是促进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社会群体的情感连接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很容易感到被排斥和孤立。
因此,培养他们对于同龄人和社区的认同感,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网络和情感支持。
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具有显著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供支持和促进认同感。
首先,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援助,提供免费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
其次,家庭应该注重家庭教育,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交活动和互助组织等方式加强流动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促进他们的社会认同感。
总之,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研究对于改善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对于促进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起着关键作用。
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文化适应: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二 十世 纪八 十 年代 以前 ,研究 者 普遍认 为处 境
不 利一 定会 导致 发展 不利 。处境不 利儿 童 1 3后 的成 就 水 平 、适 应 能 力 必 定 低 于 正 常 儿 童 。 然 而 后 来
报告》 显示 , 截至 2 0 1 0年 , 我国0 ~ 1 7岁 农 村 留守 儿
公 正 待 遇 . 这 就 意 味着 流 动 儿 童 在 城 市 生 活 面 临
新 的 文 化适 应 任 务 [ 引 。研 究 表 明 , 主 流 文 化 背 景 下 的少 数 民族 或 弱 势 群 体 的 文化 适 应 和 文 化 认 同 问
题尤为 突出[ 4 3 。 国外 关 于 流 动 儿 童 ( 即 移 民儿 童 ,
心 理研究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 7 ( 2 ) : 9 1 — 9 6
9l
流动儿童的家庭 功能与文化适应 : 心理韧性 的中介作用
张丽敏 田 浩
(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 , 北京 1 0 0 0 8 3 )
理 咨询 或 治疗 关 系 及 作用 机 制 [ 5 ] 。文 化适 应 与 主 观 幸福感相关 , 同时 社 会 联 系 、 歧 视 知 觉 和 社 会 地 位 对 其有 中介 作用 ] 。国 内研 究 者 主要 侧 重对 流 动 儿
童 文化 适 应 过程 和 结 果进 行 研 究 , 分 析 了流 动 儿 童
积 极成 长 的一种 特 征 [ 1 2 ] 。 另 一方 面 , 心 理韧性 不仅 仅 是 一种 个人 特质 ,也包括 儿 童成 长的社 会环 境 中的
童 中就 有 3个是 流 动儿童 。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赵英淑1,杨磊2,(1,青岛27中学青岛266043;2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珠海519070)摘要:社会支持与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部分经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而实现。
对流动儿童进行的心理干预,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学校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社会各界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尊重和关爱,提高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许多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
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
[1]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
[2]杨磊,康慕云(2009)[3]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
然而,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
刘华山(2001)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4]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
[5]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
[6]孙维平,胡韬等(2001)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
在交往障碍因子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许多研究认为,广大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却并没有对城市社区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8]农民工进城前后的地域归属感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不强,甚至是很弱,两者在强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反差与矛盾。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急救在繁华都市的角落里,在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随父母的脚步,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稳定、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社会融入的困难等诸多因素,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常常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
流动儿童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自卑、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难以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学校里,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如本地孩子而感到自卑,或者因为口音、穿着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同学的歧视和排斥。
在家里,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急救呢?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榜样。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表现出坚强和勇敢,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其次,学校也应该承担起关爱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教师要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关心和鼓励。
在班级中,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流动儿童与本地孩子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社会各界也应该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社区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活动,如举办兴趣班、组织志愿者辅导功课等。
公益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媒体要加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关心和关爱这一群体,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
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心理学相关的论文选题方向与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1、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2、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广西监狱警察敬业心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4、儿童文学对低龄儿童焦虑心理的干预5、青少年心理弹性、癌症症状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6、云南鲁甸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7、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研究8、远程开放教育的教材改革与开发实践--以《成人心理健康教育》为例9、心理咨询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10、武陵山连片特困区贫困人员的心理特征探析11、浅析人居环境中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和影响12、关注职工心理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13、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15、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16、心理咨询技术在基层派出所治安调解中的应用17、浅谈敬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策略18、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9、临床检验人员心理健康现状探讨20、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21、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商业空间设计探究22、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2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24、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25、兄弟姐妹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26、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网络依赖间的中介作用27、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28、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29、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30、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31、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32、高校心理咨询中非性双重关系的利弊分析与应对举措33、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34、多元联动: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化治理研究35、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36、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37、叙事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探析38、职工心理疲劳对油库安全的影响及预防39、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40、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41、女大学生生理期心理调适问题探析--基于生理健康视角42、抗逆力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43、《大学》的健康心理思想探析44、茶对心理健康的功能研究45、论古老童话对儿童心理的潜在消极影响--以格林童话为例46、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47、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特点48、老年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及对策49、浅析室内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对心理的影响5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调整与实践51、职业倦怠在司法警察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效应?52、潍坊市卫生系统心理健康服务现况调查?53、儿童心理理论进展研究54、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心理资本量表的编制55、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途径56、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处理对策57、运用ICF理论与方法对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相关问题的探讨58、语言背后的心理--群体间的语言偏见59、新手咨询师首次心理咨询实践的专业技能表现60、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61、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62、中医心理的人格形成发展和完善研究6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64、大学生自我构念和心理账户对消费决策的影响65、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对策66、心理资本-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67、德性认知的心理机制与启示68、浅谈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69、基于心理成因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分析70、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7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思考72、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现状综述与展望73、酒后心理对司机控制力的影响分析仿真74、生态心理治疗研究综述75、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及扶助策略研究76、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77、我国社会再就业心理辅导服务模式完善分析78、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79、证券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偏差理论综述8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权利保护的社会支撑系统81、基于化工安全事故对公众心理影响的研究82、关于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83、新常态下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84、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空间心理量研究85、海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影响及对策86、心理疲劳的危害87、社区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88、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89、大型戒毒场所特殊心理护理90、残疾人心理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91、农村初中生害羞心理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92、当代军校学员心理危机探析93、在航海类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94、浅谈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95、灾难中人们的心理反应特征及启示96、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97、浅谈电脑及其网络对儿童心理的消极影响98、团体心理沙盘的非言语沟通意义及应用99、飞行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初探100、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艾滋遗孤心理问题研究热点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1、浅谈培养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体会2、关于心理教育行为分析3、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办法4、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5、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6、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8、论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9、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10、初级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11、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12、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浅探13、试论学习理论家的人性观14、错误在学生学科学习中的地位15、教师的学生观及其对教学成效的影响16、试论“举一反三”的心理学基础17、认知心理学对现代教学论的影响18、试论概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19、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20、现行组织者―一种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21、论强化是学习的重要条件22、学习迁移的规律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24、试论外语学习中本族语的迁移与干扰25、维果茨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26、人本主义学习观点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7、谈谈合理的习题设计的心理学依据2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数学教学29、浅谈教材编写的心理学原则30、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31、课堂中举例的心理学分析32、广义知识观、目标分类教学及其教育意义33、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分析34、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3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36、试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37、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38、课堂学习的社会心理分析39、试论观察学习的功能与条件40、学生数学估计能力发展特点及认知机制41、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与学习42、学习焦虑与英语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43、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44、试论社会性学习的特殊规律45、论学习兴趣及其产生与发展的条件46、试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特殊性47、试论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48、论体验产生的条件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49、谈谈行为治疗中的学习原理50、试论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51、试论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52、浅谈学校教育情境中奖惩的科学与艺术53、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54、我国教育思想中有关惩罚的述评55、学习失能学生及其辅导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1、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心理的实证研究3、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4、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5、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探究6、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7、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研究8、基于用户心理模型的大学生社交应用界面设计研究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法及其应用研究10、强化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干预技术:现实疗法应用研究11、色彩心理在网页美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2、基于认知心理的移动社交应用界面设计研究13、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14、心理暗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5、心理素质评估训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16、流行色的心理效应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7、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教学成效研究18、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9、独立学院兼职教师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应用研究20、罗夏墨迹测验综合体系在中国心理临床中的应用及实践探索21、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价值的研究22、论罪犯心理矫治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完善23、当前高职单独招生中心理素质测评应用情况探索24、批判性思维在篮球心理战术中的应用研究25、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26、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7、心理暗示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8、绘画疗法在儿童车祸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应用29、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咨询应用研究30、论趣味心理要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31、中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32、ZS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应用研究33、空巢老人社区心理需求的质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34、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35、项目管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36、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37、数据挖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38、瑜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探析39、农村地区PLWHA社区心理支持应用研究40、数据挖掘在学生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武汉市某小学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例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武汉市某小学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流动人口的孩子,由于家庭原因常常需要频繁迁徙,因此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十分不稳定。
流动儿童面临着较高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如教育资源不足、适应困难等。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援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以武汉市某小学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流动儿童的问题和困境1. 缺乏稳定的居住环境:流动儿童常常住在简易的出租房屋或者临时安置点,居住条件差,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身份,他们常常难以享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仅能就读于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学校。
而这些学校往往条件简陋,教育质量也较低。
3. 适应困难:频繁的迁徙使得流动儿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交往方式,容易感到焦虑和孤独。
4. 社会融入障碍:由于其特殊身份,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常常承受着不公平待遇和歧视,难以融入社会。
二、武汉市某小学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的介绍1. 项目背景:武汉是一个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为了关注和帮助流动儿童,该小学在过去几年中开展了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
2. 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支持,促进他们的城市适应和身心发展。
3. 项目内容:a) 教育支持:该项目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培训和课程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b) 心理支持:项目开设了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辅导和情感交流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内心困扰和焦虑。
c) 社会支持:项目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如亲子交流、户外运动等,促进流动儿童与社会的互动和融入。
4. 项目效果:经过几年的实施,该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有所增强。
5. 项目问题与对策:a) 资源不足:由于该项目的经费有限,教育资源和社会活动的丰富程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 图分 类 号] G 4 [ 中 4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7 ' 6 4 (0 2 1— 0 6 0 6 128 2 1 ) 10 1—3 -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有 关 的研 究结 果 不 免 引 发 人们 在这 方 面 的忧 思 。例 如郭 良
流 动 儿 童所处 的年 龄 阶段 是 生 命 历程 中精 力 最 旺 盛 的 春 , 姚远 等 调 查 发 现 :0 4 %的流 动 儿 童 回答 曾 因为 自己是 外
目
《 %
£
h ≈ l ∞
康 ■ ●
口 杨 磊 赵 英 淑 !
[ 要 】采用 问卷 法测 得 某 市 2 8名流 动 儿 童 的 社 会 支持 、 摘 0 学
校 归属 感 和 心理 健 康 水平 , 同时 建 构 了三 者 间的 结 构 方程 模 型
研 究发 现 , 会 支持 对 流动 儿 童 的 学校 向 属 感 存在 正 向 影 响。 社 社
综 观 以往 研 究 ,不 难 发 现 以 下 三 方 面 的 问题 亟 需进 一 三
往 障 碍 , 能很 好 地 与 同学 交 流 沟通 。在 交往 障 碍 因子 上 , 步探讨 :其一, 不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的研究不仅较 为 零 散 , 且 多 是 从 消 极 方 面 人 手 、 病 理 角 度 考 察 了他 们 而 以 近 年 来 ,跟 随 父 母进 城 的流 动 儿 童 在 学 生群 体 中的 比 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 , 而较少关注 “ 积极 的心理健 康” 。其 例 不 断加 大 , 已经 成 为一 不 可 忽视 的特 殊 群体 。 学校 归 属 感 二 ,对农 民工群 体 以及 流动儿童 的归属感还 缺乏量化研
流动儿童 项目策划书3篇
流动儿童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流动儿童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这些儿童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匮乏、社会融入困难等。
为了改善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计划开展“流动儿童”项目。
二、项目目标1. 为流动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2. 丰富流动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 增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4. 提高社会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
三、项目内容1. 教育支持(1)提供学业辅导,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开展兴趣班,培养流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了解。
2. 成长陪伴(1)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让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组织亲子活动,加强流动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 社区融入(1)举办社区活动,让流动儿童参与社区建设,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2)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流动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建立社区资源库,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四、项目执行1. 招募志愿者,组建项目团队。
2. 与学校、社区合作,确定项目实施地点。
3.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4. 开展项目宣传活动,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项目预算1. 人员费用:包括志愿者的补贴、工作人员的薪酬等,预计万元。
2. 物资费用:包括教材、文具、活动器材等,预计万元。
3. 宣传费用:包括广告投放、宣传册制作等,预计万元。
4. 其他费用:包括办公场地租赁、水电费等,预计万元。
六、项目效果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流动儿童对项目的满意度和需求。
2. 观察流动儿童在项目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
3. 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社会融入感等方面的变化,评估项目的长期效果。
【毕业论文选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下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一:1、论学校支持体系对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3、关爱留守儿童重在“常”与“长”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培育探究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7、从留守老人故土情结看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8、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基于依恋理论视角9、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宿迁X区为例10、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11、桂东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在感恩与学习投入间中介作用12、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1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14、随州地区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1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浅谈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7、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研究18、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119、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审视2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基于弱者权益保护视域下的探赜21、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安全感22、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研究23、浅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及对策24、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现状研究25、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研究27、用陪伴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28、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的调查研究29、留守儿童的日常焦虑与自我认同--基于结构二重性视角的考察30、苏鲁豫皖交界区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研究3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二:3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实证探究33、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研究34、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3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3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37、体育对提升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究38、浅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39、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探究40、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4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242、富裕型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问题探析--基于浙江省若干区域的调查4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议--以安徽省东黄山村为例44、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46、留守之利:心理弹性视角47、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研究48、安顺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49、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研究50、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分析与建议51、用师爱激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5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方法的运用5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54、农村留守群体:问题、根源与对策55、刍议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5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以“七色光”孤家子社区学堂为例57、拓展训练对改善留守儿童团队合作意识的探析58、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5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策略研究60、依安县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现况对照研究61、初中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分析6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现状探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三:6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64、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思考365、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66、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67、中国留守儿童精神健康问题综述68、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究--以重庆某独立学院为例69、检察机关如何创新法律监督职能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分析70、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71、浅谈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7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7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74、外来与留守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75、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以涪陵区为例76、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调查77、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78、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79、武威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浅析8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运用研究81、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82、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安全保护状况调研报告83、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8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85、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8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87、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88、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89、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热点和前沿演进趋势--基于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90、用信息技术缓解和调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491、基于学校教育视角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防治策略研究9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困境、原因及出路93、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路与对策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四:9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9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以广西S村留守儿童为例96、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97、浙江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量的数据描述98、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9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须引起重视100、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101、湖南省永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10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能力研究103、农村留守群体问题破解之策104、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儿童福利的影响105、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106、3-6岁留守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白谎行为的关系研究10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108、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研究109、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模式与影响分析110、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项目报告111、朝鲜族留守小学生性格养成教育研究112、绘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治疗的个案研究113、基层政府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
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
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一、概述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些儿童由于家庭迁移、环境变动等原因,常常面临着文化冲突、社交困扰和学习压力等多重挑战。
探讨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对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适应是指流动儿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适应学习节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而积极心理品质则包括自信、乐观、坚韧等心理素质,这些品质有助于流动儿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
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可能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产生孤独感和挫败感。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教育资源的匮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关注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和生活质量,更是对社会公平和和谐的体现。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支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1. 流动儿童现象的背景与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流动儿童现象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流动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工作、迁徙或其他原因而经常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迁移的儿童。
这一特殊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流动儿童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往往缺乏稳定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频繁迁徙的过程中,流动儿童不仅要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还要适应不同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围,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适应难度。
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往往难以融入新的班级和集体,与同龄孩子建立深厚的友谊。
浅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8年第4期教育广角浅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王莹摘要: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由于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他们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流动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为主要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我校去年招收流动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7%,对比往年呈上升趋势。
面对如此庞大而独特的受教育群体,以及流动儿童日益显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流动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一、流动儿童心理困惑及表现(一)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流动儿童随父母离开原先的生活圈子,离开亲戚朋友和老师同学,脱离了已经熟悉、习惯的生活学习环境,面临陌生的、不稳定的新环境,自然容易产生很多社会适应性问题,明显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和习惯差异,内心自然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城市打工者,由于工作忙碌辛苦,难以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照顾,更顾不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消极、自卑情绪导致偏差行为显现流动儿童学习、生存环境的改变,致使他们普遍幸福感降低;与新学校教师、同学的适应缓慢、沟通不畅,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消极情绪,这也导致他们比城市儿童更易产生偏差行为。
流动儿童的偏差行为主要有违犯纪律、打架逃学、吸烟酗酒,甚至攻击性行为,或极度内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退缩性行为。
这些都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学习无目标,成绩进步慢,还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我校一直高度关注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致力于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创建,初步探索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学校、教师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学校教育是流动儿童感受安全、归属的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教会流动儿童书本知识,也要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1.加强交流,增进了解。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02
CATALOGUE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
群体认同感强
共同经历
流动儿童通常来自相似的生活背景,共同经历过迁移、流动等过程,这种共享的 经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群体认同感。
互助与支持
在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时,流动儿童更倾向于相互帮助和支持,这种互助精神进 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群体认同感。
身份认知模糊
地域认同困惑:流动儿童在迁移过程 中可能会面临地域认同的困惑,他们 既不属于原籍地,也不完全融入迁入 地,导致身份认知上的模糊。
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社会认同有助于流动儿童形成积极的心态,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相反,社会认同 困境可能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行为偏差。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建议
01
关注流动儿童的多元认同需求
教育部门应关注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多元认同需求,提供有针
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
社区支持: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的重 要环境,社区的支持和包容有助于流 动儿童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
社会舆论:社会对流动儿童的看法和 态度,会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和 社会认同。
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流 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理解和关注这些 因素,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4
CATALOGUE
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的作用
心理健康
自尊心与自信心
社会认同能够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得 到提升,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减少心理压力
社会认同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减少由于身份差异、文化差异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当他们感到被社会接纳时,能够更 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流动儿童的健康教育
流动儿童的健康教育在城市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随父母的脚步,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往往不稳定,频繁的迁移使得他们难以获得持续、系统的健康教育。
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长期的影响。
首先,流动儿童在营养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均衡的饮食。
有些孩子可能经常以便宜但不健康的食品充饥,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要的营养元素。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其次,卫生习惯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可能相对较差,缺乏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条件。
比如,他们可能没有固定的洗漱场所,不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不知道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这就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像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肠道疾病等。
再者,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流动儿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和自卑。
由于经常更换学校和生活地点,他们很难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可能会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流动儿童的健康教育状况,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当承担起健康教育的首要责任。
即使生活忙碌,也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教导他们基本的卫生知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系统地传授营养知识、卫生习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同时,老师应该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社区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
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流动儿童的健康讲座和活动,提供免费的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
还可以建立社区图书馆,提供相关的健康书籍和资料,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
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增加亲子互动: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 和生活,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3、培养心理韧性:父母和孩子都应学会面对压力和挑战,提高心理韧性, 帮助彼此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他们 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成长,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自我控制、心理韧性和社 会适应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次演示着重探讨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与其社会适应能 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二、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种个体自觉地抑制自身冲动和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的能力。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他们生活在陌生 的环境,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 适应。
三、心理韧性在自我控制和社会 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调整自 身情绪和行为,最终成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流动儿童中,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可 能更有能力处理各种压力和不确定性,通过自我控制来积极应对和适应新的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健康对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受到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为了提 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我们建议:
1、家庭层面: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工作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 紧密的亲子关系。
2、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对留守童的,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 他们增强心理素质。
3、社会层面: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 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六、结论
总的来说,本次演示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心理韧性和社 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在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之间起着重要的 中介作用。这不仅为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提高他们的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建议进 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干预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韧性,以促进他们 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庞大。
他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流动儿童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流动儿童面临的环境变化是巨大的。
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乡、亲人和朋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需要重新适应。
这种环境的突变,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在学校里,流动儿童可能会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在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进而影响自信心的建立。
家庭方面,父母为了生计常常忙于工作,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庭经济压力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那么,如何维护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呢?首先,学校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老师要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友谊,增强归属感。
其次,家庭的关爱不可或缺。
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
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为孩子树立榜样。
社会也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流动儿童提供帮助和关爱。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公益项目,提供学习用品、图书等物资支持,以及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
对于流动儿童自身来说,要学会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
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与他人交流和交往,主动融入新的环境。
维护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不能忽视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差异。
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剧,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跟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生活的儿童,而留守儿童则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心理适应问题、社交障碍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他们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逃学、焦虑等。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社会负性环境,如贫困、歧视、家庭破裂等,是影响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这些负性环境可能导致儿童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进一步加剧问题行为的出现。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系统,对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调节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行为指导和社会化经验,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负性环境,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亲子和同伴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期望揭示社会负性环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预防和干预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借此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社会负性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社会负性环境通常指的是那些可能对社会成员造成压力、不安或伤害的社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贫困、家庭冲突、社区暴力、种族歧视等。
这些环境因素往往会导致儿童出现诸如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学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行为。
流动和留守儿童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他们所处的环境往往更加复杂和多变,因此更可能受到社会负性环境的影响。
对于流动和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社会适应压力。
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_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_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一、引言流动儿童是指由于家庭背景、经济困境、教育需求等原因,被迫辍学或无法就读固定学校,以流动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儿童。
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指的是他们在教育、社会资源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儿童缺乏的感受。
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
二、特点1. 教育资源缺乏。
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生活方式,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稳定的教育资源,缺乏固定的学校和教师指导。
2. 经济贫困。
大多数流动儿童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缺乏家庭经济支持,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充足的物质保障和优质的生活条件。
3. 社会融入困难。
流动儿童经常因为流动生活以及学历和身份问题,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缺乏稳定的社交环境和归属感。
4. 情感缺失。
流动儿童常常由于离开家乡、亲人的原因,缺乏稳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的构建,使得他们在情感上存在缺失感。
5. 成长困扰。
相对剥夺感使得流动儿童在身心健康、心理发展等方面面临特殊困扰,容易出现自卑、焦虑、逆反心理等问题。
三、影响因素1.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困难会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获取。
2. 社会支持程度。
社会的支持程度对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社会资源和救助机构能够提供给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困境,就可以减缓相对剥夺感的程度。
3.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和学习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学校能够为流动儿童提供友好、包容的学习环境,并给予适当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就能够减轻他们的相对剥夺感。
4. 自身心理素质。
流动儿童的自身心理素质也会影响他们对相对剥夺感的感知。
如果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调适和应对能力,有助于减轻相对剥夺感的影响。
四、作用机制1. 自卑感与教育成就。
相对剥夺感容易导致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教育成就。
流动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培养
流动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儿童这一群体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流动儿童是指那些跟随父母或监护人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城市或地区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由于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动,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民族认同感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认同,它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培养良好的民族认同感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社会,还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流动儿童民族认同感培养的重要性1、促进心理健康流动儿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可以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增强文化自信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培养民族认同感,流动儿童能够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欣赏其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
3、促进社会融合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流动儿童如果能够对本民族有清晰的认知和认同,就能够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心态与其他民族的同伴交流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
4、传承民族文化流动儿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只有当他们对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和认同,才会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流动儿童民族认同感培养面临的挑战1、生活环境的变化流动儿童经常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之间迁移,生活环境的不稳定使得他们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圈子和文化氛围,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了解不够深入。
2、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一些流入地,流动儿童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当地儿童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这也影响了他们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3、家庭文化传承的缺失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向孩子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传统,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流动儿童父亲参与教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
流动儿童父亲参与教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其中流动儿童占全国儿童的12.8%。
学校是流动儿童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其学校归属感需要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能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因此本研究从父亲参与教养和心理韧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其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旨在提高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
研究一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郭光胜编制的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选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某打工子弟小学四、五、六年级的4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伍新春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对做问卷的学生的父亲进行问卷调查。
使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探讨流动儿童父亲参与教养、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Amos24.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在父亲参与教养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二选取了研究一中80名五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组,分别是高心理韧性实验组、低心理韧性实验组、高心理韧性对照组、低心理韧性对照组,每组20名流动儿童,对两个实验组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为期8周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干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对两个对照组的流动儿童不做任何干预,在干预活动结束后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8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前后测数据,探讨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干预活动的效果。
两个研究的结论:(1)流动儿童的父亲参与教养在儿童的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上以及父亲的年龄、月收入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父亲的学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大专及以上的父亲得分显著高于高中或中专的父亲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的父亲得分。
(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在儿童的性别和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四年级流动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流动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六年级流动儿童的得分。
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
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对流动儿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福利保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的品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1.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流动儿童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发动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福利保障。
例如,在城市中开设流动儿童专属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健和医疗服务,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 社会工作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由于家庭的流动性和贫困,流动儿童常常会面临精神和心理的困扰,由此可能导致学业不佳和与人交往的困难。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心理服务,帮助流动儿童解决精神和心理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同时,社会工作还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交往技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 社会工作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稳定和流动性,流动儿童往往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工作机会。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职业技能培训和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职业规划,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儿童安置和生活服务,帮助流动儿童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
同时,社会工作还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彼此信任的关系,提高他们接受社会支持和帮助的能力。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福利保障,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改善自身环境,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杨磊赵英淑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第06期
[摘要] 采用问卷法测得某市208名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建构了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存在正向影响。
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有1/3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学校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许多研究认为,作为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
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1]。
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2]。
杨磊,康慕云等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3]。
然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
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4]。
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5]。
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6]。
孙维平,胡韬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
在交往障碍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有显著差异[7]。
近年来,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已经成为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学校归属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徐坤英发现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个维度都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某个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总问卷均有显著正相关[8]。
虽然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但许多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免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忧思。
例如郭良春,姚远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
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9]。
社会支持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左占伟,邹泓等证实,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10]。
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成长危机,提高青少年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
在谭千保的研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非流动儿童差。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
何雪松,巫俏冰等调查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低,精神健康状况也越好。
社会支持充当着学校环境与精神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综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其一,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较为零散,而且多是从消极方面入手、以病理角度考察了他们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而较少关注“积极的心理健康”。
其二,对农民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还缺乏量化研究,只是停留在状态的描述上,难以作深入的分析。
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存在直接作用,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某市某初中学生340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30人,约占70%。
本研究有
11~17岁共209名流动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8份。
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8人;初一78人,初二92人,初三38人。
父亲文化程度,大学8人,高中或技校37人,初中120人,小学及以下43人。
母亲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或技校23人,初中103人,小学及以下80人。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共10个项目。
问卷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
测查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订,使之适合青少年学生(如将“同事”改为“同学”)。
此问卷已在心理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2。
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4] :苏丹,黄希庭(2007)编制的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5个维度: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考试镇静、情绪稳定,共25道题。
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l~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
3.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8] :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
该问卷共24个题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
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4。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及LISREL8.7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各量表平均分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下同),计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描述统计(M±SD)
■
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两个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MANOVA检验。
结果显示:性别及年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以及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皆不显著。
(二)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系数
表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指标间的相关
■
注:*p
表2显示,除学校融入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相关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两两间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四)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相关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三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
但是,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尚不清楚。
依据先前的基本假设,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见下页图
1)。
该模型拟合指标χ2/df=2.32,小于3的临界值,表明模型可以接受;RMSEA=0.08,表明观测数据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
其他拟合指标为GFI=0.91,NFI=0.92,NNFI=0.94,
CFI=0.95,IFI=0.95。
以上数据一致表明,观测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
可以依据图中的路径对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关系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