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苯超标水污染事件
自来水苯超标应急方案
4·11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预案专业:环境工程学号:201275050126姓名:余沛东一.事件介绍背景:4月11日,兰州市政府发布官方消息,兰州市自来水发生苯指标超标,全市启动应急预案,全市部分地区停止供水,一时间这座240万人口的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经过持续四天的努力,4月14日7时开始,兰州市宣布,全市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兰州自来水污染危机告一段落。
4月11日下午两点,兰州市发布官方消息,当地水务公司检出出厂水苯含量78微克每升,超过国家10微克每升的限制标准,全市启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区降压供水,部分地区停水,未来24小时,自来水不宜饮用。
兰州市立即引发抢水热潮,而就在此之前,由于3月初兰州也传出水中有异味的传闻,面对恐慌,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还试图进行解释和控制。
原因:初步判断,可能缘于两次历史事故。
一是原兰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油蒸馏车间R205A#渣油罐,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事故造成罐体破裂导致90立方渣油泄出,其中有34吨渣油跑料未能回收,渗入地下。
二是原兰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油蒸馏车间泵B—113,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以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二.污染源及自来水输水管道分析污染源及污染物:兰州市威立雅公司作为兰州城区惟一的供水企业,而且其自来水厂的自流沟和兰石化的化工管道相互交叉,所以应该先从被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开始调查,分析并确认兰州市水污染的污染物质。
输水管道:兰州威力雅水务公司4号、3号自流沟的沟体伸缩防渗材料出现裂痕和缝隙,兰州石化公司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污染,致使局部自来水超标。
因含油污水中有机挥发物比较多,所以可以往挥发性有机物方面去考虑监测。
三.监测方案1. 采样2. ⑴采样点布设:●布设原则: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设(采取污染段苯超标量最大区域自来水管道附近的土壤)划分采样单元(以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为一个单元)采样点不舍在天边、沟边、路边、及水土严重流失或表层土被破坏处●采样点数目:n=﹙CV·t/d﹚²(根据实际情况计算n)式中:n--每个车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CV----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d取0.2d----允许偏差,当规定抽样精度不低于80%时,d取0.2采样点布设方式:网格布点法,取管道周围(上下左右四点)土壤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土壤:⑴采集好的样品一式两份(样品袋和袋口),贴土壤样品标签⑵带回后将土样放入玻璃瓶中至于低于4℃冰箱内保存⑶测定土壤中苯的含量需新鲜土壤,因此不需预处理3. 样品检测土壤:⑴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⑵仪器:液相色谱仪⑶过程:将土壤样品用苯可溶入的液体溶解,得到液体样品后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对比。
甘肃兰州水污染事件解说讲诉
1.自来水公司是营利 公司还是公益公司? 两者又有什么区别?
2.水是不是产品?
3.若水是产品,那么 自来水是否受产品法 管理?
4.自来水受产品法管 理,那么消费者是否 可以要求赔偿?
责任
污染者—— 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
自来水公司
公益性自来质水公司被不断
削弱,盈利性质 公益
公司
区别:是否以营利 为目的,自负盈亏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 六条 第(一)款规定不
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 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 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 该标准;第(二)款具 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 性能,但是,对产品存 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 说明的除外
甘肃兰州水污染事件
10日17时至11日凌晨2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 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至200微克/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兰州市环保、 水务等部门介入调查。随后,兰州市政府宣布24小时内兰州市自来水不宜饮用。
在11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 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民道歉。但居民反映半月前喝水就有异味 要放茶掩盖。 这是居民们排队争相买水的图片!
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司
不断扩张,成为
打着公益招牌的兰价州变市化水
营利性公司
06年1月前 06年1月
至09年4月
09年11月
产品
自然属性的 法律属性的
产品
产品
广义—— 工业处理的
制成品
狭义—— 可移动的 工业制成品
适用本法
经过加工、制作, 且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筑材料、建筑 构配件和设备
军工企业生产 的民用产品
甘肃兰州水污染事件解说
兰州市水 价变化
产品
自然属性的 法律属性的 产品 产品
广义—— 工业处理的 制成品
狭义—— 可移动的 工业制成品
适用本法 经过加工、制作, 且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筑材料、建筑 构配件和设备 军工企业生产 的民用产品
不适用本法
天然产品、初级农产品 非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筑工程、不动产 军工产品 药品
1.自来水公司是营利 公司还是公益公司? 两者又有什么区别? 2.水是不是产品? 3.若水是产品,那么 自来水是否受产品法 管理? 4.自来水受产品法管 理,那么消费者是否 可以要求赔偿?
责任
污染者—— 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
自来水公司
自来水公司 公益性质被不断 公益 区别:是否以营利 营利 为目的,自负盈亏 削弱,盈利性质 公司 公司 不断扩张,成为 打着公益招牌的 营利性公司
苯的危害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 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扩 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 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 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 毒,长期吸入会侵害人 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 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 迷死亡;长期接触还可 能引发白血病。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 六条 第(一)款规定不 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 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 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 该标准;第(二)款具 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 性能,但是,对产品存 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 说明的除外
污染原因示意图
关于事故的起因有两种说法,一是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 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二是据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说,初步判断兰 州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露事 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自流沟设计寿期到了以后,收缩 缝老化,滞留区的含苯地下水通过收缩缝进入自流沟,进而 污染到水质。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伦理问题浅析
谢谢聆听!
3、生态与环境安全角度
第一,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而导致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等生态损害 的问题,尽管环境法上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但具体的损害治理 制度目前仍处于缺失状态。比如,2008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制度缺失表露 无遗。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出资约600万元用于污染防控,但后来发现松 花江污染事件发生5年来,国家已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累计投入治污资 金78.4亿元。此消息一出,再次引起公众质疑:中石油造成的污染事故,防治 数目如此之大,却为何让国家和纳税人来买单。这个事件背后反应出来的一 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领域对生态修复、生态损害这一块没有相应的责任制度。
自来水中苯含量超标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市 民“抢水风波”,兰州市民在各大超市大量抢水。
4月11日,在兰州市西固区一居民区,居民们 在送水点排队打水。
2、生产安全角度
第一,企业生产安全存在隐患,企业污染信息报告不及时。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都对发生重 大污染事故之后信息报告制度做了比较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根据媒体 公开的消息,4月10日17点左右,威立雅水务公司就初步检测到出厂水苯含 量高达118微克/升,远远高于10微克/升的国家限制标准。在发现水异常后, 该公司又连续3次对水质进行了检测,每次间隔2个多小时。直到11日凌晨5 时,威立雅才将污染情况报告给兰州市政府。威立雅在检测到自来水苯严重 超标12小时之后,才报告给兰州市政府,无论如何不能称得上及时,存在延 报的嫌疑,在这方面威立雅水务公司应当是有责任的。
兰州水污染事件回顾和分析
>>>兰州水污染事件回顾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截至2014年4月13日19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来水厂1号泵房和2号泵房取样点,安宁区培黎广场取样点,苯含量未检测出;西固区建国宾馆取样点,苯含量为2.15微克/升。
在此之前,17时20分,兰州市召开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通报称,导致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是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两水厂之间的自流沟内水体受到了污染,并初步查明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通报还称,初步判断,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兰化公司一渣油罐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有34吨渣油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一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该通报至少说明,这条自流沟早已受到了含油污水的污染。
事件发生以来,作为兰州市民,《法制日报》记者亲历了该事件的整个过程。
“迟到”的公布4月11日凌晨3时,就在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的时候,兰州数百万的市民还大都沉浸在熟睡之中。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是2007年8月由原兰州供水公司与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据该公司介绍,投加活性炭是为了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5个小时后,早上7时起,当市民们纷纷起床洗漱、吃早餐、上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或许已经被苯污染。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直到当日11时许,有媒体报道称,兰州自来水苯指标严重超标——国家限值为10微克/升,当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也就是说超标20倍。
此消息迅速在微信、qq群、短信中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市民开始抢购各大小超市的矿泉水。
媒体披露的数据得到了相关部门证实。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兰州事件折射中国自来水危局
兰州的自来水污染只是一个缩影,水安全 也是一个中国难题,中国的水污染情况也 已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据相关报道称, 中国约有50%地表水源受到污染,上百种 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地下 水源也不安全,存在氟、砷、铁、锰等超 标的问题。——来自经济观察网
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在会上说,受到 苯污染的是兰州威立雅公司自流沟的4号线。 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挖掘出的泥 土中发现了原油,目前尚未挖到泄漏的管 线,不过泄漏点已经确认,施工人员仍在 进行挖掘作业。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然而,在随后的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 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 员王金生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王金生表 示,初步判断,兰州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 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漏事故后渗 入到地下的污染物。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消协,兰州人喊你发起公益诉讼
14日上午,5位兰州居民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兰州威立雅 水务集团公司提起了诉讼。但兰州市中院拒绝了这一起诉 状,理由是“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55条”。 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消法明确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 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 法条正式赋予了消协组织公益诉讼权。但到目前为止,我 们似乎还没看到哪里的消协组织正式行使了该项权利。那 么,这一次呢?兰州市民对自来水苯超标的诉讼请求,被 法院以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理由拒绝了,具备诉讼主体 资格的消协组织能关注到吗?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自来水危与急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兰 州 自 来 水 污 染 事 件 时 间 轴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成立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成立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甘肃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14.04.11
•【字号】
•【施行日期】2014.04.11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成立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4月11日,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根据省政府要求,为做好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省卫生计生委决定成立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刘维忠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副组长:
杨陇军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晓明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新华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成员:
花恒一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主任
孙亚军省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
王晓娟省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处处长
王彦成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
王胜省卫生计生委食品处处长
杨敬科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
方剑平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
张吉俊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所长
孙建云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委应急办,孙亚军为主任,宋兰平为副主任。
联系电话:************。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4月11日。
浅谈对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的认识2
浅谈对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的认识摘要: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了“4﹒11”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本论文从生物伦理学、生态环境、生命健康保护三个方面论述了笔者对此事件的认识。
1.事件概述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了“4﹒11”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10日22时自流沟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导致此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威立雅水务公司3号、4号自流沟超期服役,沟体伸缩缝防渗材料出现裂痕和缝隙,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致使局部自来水苯超标。
据相关部门的后续报道,这些油污是由于兰州石化1987年和2002年的两次爆炸着火事故中泄露后未经回收而渗入地下水中的这个事件整体上都很“荒唐”。
2.从生命健康保护的角度看事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次水污染的主角—苯:其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具有强的挥发性,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长期接触会损伤人体神经系统,并引发白血病、癌症等疾病,严重时会引起休克和死亡。
由此可见苯污染了自来水,我们不仅会由于饮用而将其摄入体内,还会因为皮肤接触日常生活用水和吸入从水体中挥发出的苯而在体内富集更多的苯。
我们体内70%-80% 都是水分,人体中的水每5-13天需要更新一次。
它是人体六大营养物质之首,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各种代谢反应中的反应物,是运输营养、排出代谢废物、参与体温调节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生命动力,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那么当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时,我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还能从何得到保障?由水在人体内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苯给人体带来的潜在重大危害可以看出,此次水的苯污染事件是十分严重的,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人民群众全方位的治理理应刻不容缓。
2.从生物伦理学角度看事件首先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的直接原因为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4号、3号自流沟由于超期服役,沟体伸缩缝防渗材料出现裂痕和缝隙,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致使局部自来水苯超标。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工程伦理分析
政府监管缺失
在此事件中,兰州守着黄河却 难以保证市民喝上干净水,政府相 关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 出现空白。同时相关监督机制也存 在缺失。这其中既有环保部门的监 督缺失,也缺乏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公众、媒体对相关企业和行为 的监督。
信息不透明
从10日17时发现自来水苯含量 严重超标,到11日11时切断污染 水来源,到此次水污染经媒体公开 报道,兰州市民获悉水质严重污染 ,且不能饮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 整18个小时。而在此期间,对水污 染毫不知情的兰州市民已经饮用了 苯含量超标的自来水,市民纷纷对 此表示质疑。
在陈述和基于现有数据进行评估时,保持诚实和真 实,必须诚实和公正的从事环境工程互动,环境工程师 提供的服务必须诚实、公平、公正和平等,避免欺骗性 的行为;应做到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且所提供的信息要 能够被理解,在没有外部控制和影响下作出同意的决定 。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流沟建成于1959年,属输水
暗渠,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实际已运行近60年。
经现场勘验、物证检测、调查询问、查阅资料,并经综
合分析认定,4号自流沟输水水体苯主要来源于伸缩缝
的渗入液,渗入自流沟的含油地下水为兰州石化公司日
常跑冒滴漏和多次安全事故油污进入土壤所致。
02 事故原因分析
03 事故应急处理情况
3.3 事故追责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对兰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西固区人民政府、兰州威立雅水务公 司、兰州石化20名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其中,对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严志坚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对兰州市建设局局长冯乐贵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对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董事长姚 昕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对法方提名的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总经理贾庆红,责成解聘 总经理职务;对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王世宏给予行政警告处分。还责成兰州威立雅水 务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相关部门还责成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兰州 石化公司、兰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西固区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查,责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公司汲取教训,督促兰州石化公司尽快彻底切断污染源,消除安全隐患,并承担相关费用。
【2019年整理】触目惊心的水污染事件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事件2014-04-18 来源:中国经营网水是生命之源。
公众饮用干净健康水是基本人权。
但是,近年来频发的水污染事件,却让人们深深震惊,最近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引起全民关注。
这次事件使公众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焦点从雾霾转移到水资源。
中国的水污染程度的确不必雾霾来得轻,甚至可能成为癌症村的重要成因。
我们在叹息之余,也许更应该思考些什么……本文为您盘点近些年影响较大的水污染事件。
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2014年4月11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
苯是应用广泛的工业化学物质,食物和饮水中含有苯会引起呕吐、眩晕、痉挛,大剂量服用甚至会导致死亡。
这次事件引发兰州市民争相抢购矿泉水,一时“兰州水贵”,各大超市的瓶装水被抢空,12瓶水12元涨到100元。
水污染原因依然在调查中。
14日,兰州已逐渐解除应急措施,全市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
[page]山西长治苯胺泄漏导致河水污染事件2012年12月31日,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境内的潞安天脊煤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入河事件。
山西省政府2013年1月5日接到事故报告时,泄漏苯胺已随河水流出省外。
泄漏事件导致河北省邯郸市因此发生停水和居民抢购瓶装水,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
[page]三友化工污染门事2012年5月7日、8日,有网站发表了曝光“三友化工污染严重”的报道,称三友化工向渤海湾排放了强碱性污水,导致周边海域变成了“无鱼生存的死海”、“危及渤海生态”。
三友化工目前纯碱产能为200万吨/年,生产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二位,巨大的产能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
三友化工的废渣堆面积约270万平方米,相当于6400多个篮球场的大小,废渣堆与渤海已经融为一体。
[page]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2012年2月3日中午开始,江苏镇江市自来水出现异味,镇江自来水公司最初的解释是“加大了自来水中氯气的投放量”,但其后两天,镇江发生了抢购饮用水风波。
兰州市水污染事件媒体反映PPT课件
• 兰州晨报 • 西部商报 • 兰州晚报 • 新华社 • 中新网 • 中国青年报 • 央视网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顺带”检测发现了自来水苯超标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
• 106项指标每半年检测一次 • “顺便”检测发现苯指标超标 • 企业自检凸显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缺位
存顾虑瓶装水洗菜
(作者:康劲 稿源: 中国新闻网 15:48) • 今日上午7时,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安宁和西固4区恢复 正常供水。此前,受苯污染影响,城区饮水危机已持续4 天。 2014-04-15
[中国青年报] 兰州水污染事件引发的制度拷问
作者: 稿源: 中国青年报 2014-04-21
• 水污染为何是自来水公司自己检出来的? • 自己检测自己,这在供水安全领域是个例还是普 遍的现状,企业的自查能否保证供水安全? • 确认污染后18个小时,怎么还让市民喝脏水?
• 西固区已解除应急措施
• 全市自来水稳定达到苯物质含量国家标准
兰州威立雅负责人称 市政府、水务公司不存在瞒报
(作者: 甄燕红 何小根 稿源: 兰州晚报 2014-04-15 08:14)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 市政府、水务公司不存在瞒报
• 3月初自来水异味与此次事件无关 • 政府和水务公司都不存在瞒报行为
威立雅水务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顺带检测发现了自来水苯超标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企业自检凸显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缺位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指出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与对企业监管不力有关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20140415就411局部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兰州市政府向市民通报处置措施全市自来水稳定达到苯物质含量国家标准兰州威立雅负责人称市政府水务公司不存在瞒报作者
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追踪:真相为何姗姗来迟?谁担责谁买单?
府称在24小时内自来水不宜饮用。
4月12日,记者从兰州市委市政府、环保和相关区县等部门在西固区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此次自来水苯超标的源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在会上说,受到苯污染的是兰州威立雅公司自流沟的4号线。
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原油,目前尚未挖到泄漏的管线,不过泄漏点已经确认,施工人员仍在进行挖掘作业。
然而,在随后的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从最初的源头直指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管道泄漏,到苯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泄漏,再到泄漏原因未能完全确定,兰州“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发生以来广大民众存在诸多疑虑,大家在关心自来水能否及时达标供应的同时也在追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泄漏的责任应该谁来承担?为何事件真相迟迟不向公众公开?苯超标原因一改再改4月11日,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被检测出苯含量严重超标。
当地政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追踪:真相为何姗姗来迟?谁担责谁买单?员王金生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王金生表示,初步判断,兰州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兰州石化20世纪80年代发生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
针对回应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兰州市“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13日向记者表示,初步判断,此次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应是周边油污造成的,根据目前调查排摸的情况,周边企业生产装置及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对本次事件,调查组正在作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判。
兰州市“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副组长郑志强表示,根据环保专家现场初步分析判断,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本刊记者/幻雪S harp C omments 锐评本栏目冠名:北京风云人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苯超标的直接原因,下一步调查组将对从探坑中提取的含油废水进行化验,进一步从技术层面核实含油污水与自流沟内苯超标水体的关联性。
(整理)公务员面试热点:兰州水污染事件.
【背景链接】4月10日,兰州市自来水合资企业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
一天之后,权威部门才正式公布水污染事件。
随后两天又分别发布自来水苯超标的不同原因:原油管道泄漏造成自来水苯超标和两次历史事故造成的渣油泄漏导致了水污染的发生。
发布时间的延宕,权威信息的前后抵牾,让这场“意外”的自来水风波变得浑浊不清。
事实上,兰州市自来水质量问题,并非始自这次苯严重超标,而是早在一个多月前。
3月6日一早,便有市民反映自来水出现刺鼻异味。
第二天下午,环保、疾控部门和供水企业宣布,自来水“符合标准”,但对水为什么会有刺鼻异味未作解释。
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是市民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品。
及时的信息公开,可增强政府公信力,减少事后的被动;应对越及时,越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左支右绌。
【标准表述】公众对兰州市自来水苯严重超标事件的关注和追问,凸显了现代社会城市水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揭示出地方政府应急处置工作的种种弊端。
[综合分析]一方面来说,自来水等公共产品是市政公用事业,政府负有供应责任。
与一般竞争性行业不同,作为公共产品的自来水是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切身利益,所以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在公共产品供应上的责任,政府对公共品供应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是民众用得起公共品以及公共安全事故能够避免发生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来说,交由市场化的自来水等公共产品,政府负有监督责任。
公共事业引入外部资本的本意是提高运营效率,让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监管上,政府对行业的监督管理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公用事业来说,监管比效率更重要。
只要自来水等商品的公共品属性不发生改变,政府在自来水等公共品供应上的责任就不可或缺。
另外,我国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管体系。
发达国家的监管体系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共同构成,依照法律各司其职,职权划分清晰,减少了监管部门的相互扯皮现象。
而中国目前相关法律并不健全,监管缺位时有发生。
兰州水污染事件回顾
>>>兰州水污染事件回顾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截至2014年4月13日19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来水厂1号泵房和2号泵房取样点,安宁区培黎广场取样点,苯含量未检测出;西固区建国宾馆取样点,苯含量为2.15微克/升。
在此之前,17时20分,兰州市召开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通报称,导致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是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两水厂之间的自流沟内水体受到了污染,并初步查明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通报还称,初步判断,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兰化公司一渣油罐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有34吨渣油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一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该通报至少说明,这条自流沟早已受到了含油污水的污染。
事件发生以来,作为兰州市民,《法制日报》记者亲历了该事件的整个过程。
“迟到”的公布4月11日凌晨3时,就在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的时候,兰州数百万的市民还大都沉浸在熟睡之中。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是2007年8月由原兰州供水公司与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据该公司介绍,投加活性炭是为了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5个小时后,早上7时起,当市民们纷纷起床洗漱、吃早餐、上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或许已经被苯污染。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直到当日11时许,有媒体报道称,兰州自来水苯指标严重超标——国家限值为10微克/升,当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也就是说超标20倍。
此消息迅速在微信、qq群、短信中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市民开始抢购各大小超市的矿泉水。
媒体披露的数据得到了相关部门证实。
兰州自来水危机事件分析
4·10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一、事件发生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2014年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4月11日上午,新华网率先报道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一事,随后腾讯、新浪、网易等主流网络媒体纷纷主动介入事件报道,引发民众对于自来水安全问题的恐慌,兰州自来水危机正式爆发。
二、事件调查4月11日上午8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公司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省环保厅、省卫计委、省工信委等省直部门领导和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兰州市成立了以市长袁占亭为组长的“4﹒11”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兰州市环保局已介入调查。
2014年4月12日13:13原因已经查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三、影响与应对针对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一事,兰州市政府2014年4月11日下午做出回应:16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兰州主城区自来水未受大影响,但不建议市民24小时内饮用,政府将每两个小时向市民公布一次检查结果。
兰州各大超市都已聚集了大量抢水的市民,一家矿泉水专卖店门口一度排了几十米长的队伍。
个别便利店里的矿泉水一度涨价,原本20多元一箱的矿泉水瞬间价格翻倍,即便如此,店门口也还是排着长队,店家不得不每人限购一箱。
在兰州,不仅超市内的矿泉水、饮料被抢购一空,就连货架上的牛奶也都被拿空了。
一位市民表示,这次的自来水风波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即使几天后政府公布自来水合格了,也要抱着观望的心态再等上两天。
4月11日上午8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紧急会议。
一是在第一时间,即4月11日凌晨3时起,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工程伦理分析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工程伦理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1.3 论文结构安排 (5)二、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概述 (5)三、工程伦理学理论框架 (6)3.1 工程伦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7)3.2 工程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8)3.3 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8)四、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的伦理问题分析 (10)4.1 监管失责与责任归属 (11)4.2 技术不端与创新挑战 (13)4.3 利益冲突与决策困境 (14)4.4 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缺失 (15)五、案例中的伦理责任探讨 (16)5.1 政府部门伦理责任分析 (18)5.2 企业伦理责任探讨 (19)5.3 社会团体与媒体伦理责任 (21)5.4 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保障 (22)六、解决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的伦理建议 (23)6.1 完善监管体系与机制建设 (24)6.2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25)6.3 构建多元利益协调机制 (26)6.4 提升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27)6.5 培育公民道德意识与社会监督 (29)七、结论 (29)7.1 研究总结 (30)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本篇文档将针对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从工程伦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事件回顾将先简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包括 Benzene 的超标情况、影响范围及由此引发的高度关注。
工程设计的伦理责任:探究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安全风险评估和环保措施等方面是否存在伦理瑕疵,以及相关工程人员是否履行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分析施工过程、材料采购、监管把控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或伦理失守,导致 Benzene 超标问题的发生。
信息公开透明与公众信任:探讨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以及相关部门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是否充分透明,并分析此事对公众对工程建设信息及水资源安全信任的影响。
兰州水污染事件----328宿舍
被化工厂包围的自来水厂
: 04444( >:4 1955/ 44:;404: 40 138.4 60; 69848 1(4 P= 20/ 302 60/ 303 304 ; (19584 / 45 45 0 1987 /, 0 <P 04 /* ( , 4- 80 00 0 6) :+046) 04(
其实还有一个貌似“历史遗留问题”,即兰州水厂自流沟建于上世纪 50年代,属于“超期服役”,兰州市政府于2007年将全市自来水业务 高价卖给威立雅水务,却没有对“超期服役”设施进行任何改造,给 全市供水埋下安全隐患。虽然是前届政府欠债,现任政府不予亡羊补 牢,亦属失职。 虽然,眼下尚处于对自来水污染来源的调查、分析与处理阶段,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政府建构起安全供水责任链,这起自来水 苯超标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以避免的事故发生了,当地政府就 是责任链的中心环节,不予问责难以服众。 此前,我们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不乏其例,但主要集中在矿业 等安全生产领域,民生领域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现在城市 自来水屡屡惊魂,最后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自来水作为最基 本的民生保障之一,发生大面积污染,其安全风险有甚于煤矿、交通 及一般环保事故。如何明晰其中的政府责任及其领导责任,是一个现 实问题。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既已发生,当地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失职理应依 法问责。不妨借此打造一个规范案例,明确类似供水事故发生后,地 方政府及其领导责任在哪里、失职之后应当承担哪些责任,以及如何 承担责任,以此明示天下。
事故频发的兰州石化
暴露的问 题
事故频发的兰州石化
除了官方公布的兰州石化发生的两起爆破和着火事故外,兰州石化 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曾发生过至少6起安全事故。 据兰州石化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 炼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1050万吨/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70万吨/ 年乙烯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合 成塑料、合成橡胶等石化产品。 但这一石油化工企业,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 事实上,除了昨日兰州官方公布的兰州石化发生两起爆破和着 火事故外,兰州石化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曾发生过至少6起严重 的安全事故。 早在2007年2月,兰州石化的合成橡胶厂一车间发生爆炸着火, 造成6人不同程度受伤。最严重的一起爆炸事故,发生在2010年1月 7日。当日下午,兰州石化303厂内一罐体泄漏,致使可燃气体浓度 达到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这一事故直接导 致6人遇难,20多人受伤,在17公里外的市区都有震感。
20o9年甘肃兰州调令版本
20o9年甘肃兰州调令版本【原创实用版】目录1.2009 年甘肃兰州调令事件背景2.事件起因:兰州市自来水苯污染事件3.事件经过:政府发布调令,采取措施应对污染事件4.事件结果:污染得到控制,市民生活恢复正常5.事件启示: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正文2009 年,我国甘肃省兰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自来水苯污染事件。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兰州市政府及时发布了调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地控制了污染,使市民生活得以恢复正常。
事件的起因是兰州市自来水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导致市民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苯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或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事件发生后,兰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污染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政府发现此次污染事件是由一家化工厂违规操作导致的。
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慎将苯泄漏到了河流中,导致河水污染,进而影响到了兰州市的自来水水质。
为了控制污染,兰州市政府立即发布了调令,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停产停业,确保污染不再扩大。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此次事件。
首先,政府启用了备用水源,确保市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不受影响;其次,政府组织力量对受污染的自来水管道进行清洗,以消除苯污染;最后,政府还对受影响的市民进行了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经过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兰州市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
市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兰州市的用水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然而,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水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必须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2009 年甘肃兰州调令事件是一起由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兰州市政府在应对这一事件过程中,采取了有力措施,保障了市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水危机背后的“中外斗法”全国唯一没有第二水源的省会城市,苯超标导致三百万人的抢水潮4月12日,因兰州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当地群众在等待应急送水车辆的到来。
新华社发这座城区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供水全部依赖兰州威立雅。
恐慌迅速演变成了抢水潮。
与此同时,舆论质疑声四起:兰州威立雅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布?兰州市政府是否在瞒报?苯超标是否与3月6日的兰州市自来水异味相关……兰州“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新闻发言人王柠15日介绍,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第二水源的省会城市,多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谋划和争取,2013年已经启动了从刘家峡水库引水的第二水源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原计划今年3月份开工,但因为投资方的原因,没有按期实施;兰州市将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安全供水问题。
兰州城区三百多万人的饮水安全系于这样的水务企业之手:一条可谓生命线的自流沟周边,布满化工企业、违规建筑、猪圈、废品站。
一个决定全城饮水安全的七人董事会,却疲于斗法,搁置事务,导致管理失范。
一个原本被寄予破解城市水务困局的合资典范,却将城市供水安全带入重重隐患之中,直至事发。
“洒水一身泥,不洒水一身灰”,是包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以下简称兰州威立雅)破损街道的最贴切描述。
它还被储油罐、纵横交错的化工管道包围着。
集团大楼也显老态,电梯里灯光暗淡。
2014年4月11日,一条约三公里长的自流沟将这家水务企业拖入舆论漩涡。
突如其来的苯超标,酿成了全城抢水风波。
而突发事故背后的企业管理失范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要命的是,它维系着一座城市的供水命脉。
至少喝了八天污染水2014年4月10日晚上约11点,兰州威立雅董事长姚昕为一个电话赶回了公司。
电话的另一头说,自来水苯含量超标。
路上,姚昕通过电话向兰州市城乡建设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紧急汇报,几个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
这几个通报电话,原本应为总经理贾庆虹的职责。
当时,贾庆虹也正在连夜赶回办公室。
“我不放心他们。
法方对钱管得很清楚,但对生产不清楚。
”姚昕说。
“他们”指的是自己的公司搭档:法方代表们。
兰州威立雅前身为兰州供水集团,2007年,该集团与法国威立雅水务(黄河)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兰州威立雅。
兰州市国资委[微博]和法国威立雅集团分别占55%和45%的股权。
姚昕、贾庆虹分别是兰州市国资委[微博]、法国威立雅派驻的代表。
按照当初的合作协议,总经理负责公司生产运营。
但实际上,法方派驻人员目前仅有4人,分别是总经理、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采购顾问,几无生产相关人员。
姚、贾等人回到公司确认检测结果,并启动应急预案,制定污染后的供水方案。
凌晨3点向沉淀池投放活性炭,用以吸附苯。
让兰州威立雅上下紧张的消息直到11日12时才由新华社发布。
消息称,4月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出厂水及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严重超标,最高时为国家限值的20倍。
两个小时后,兰州政府发布官方消息。
此时距离第一次检测超标的时间已过21小时。
这座城区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供水全部依赖兰州威立雅。
恐慌迅速演变成了抢水潮。
与此同时,舆论质疑声四起:兰州威立雅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布?兰州市政府是否在瞒报?苯超标是否与3月6日的兰州市自来水异味相关……目前,这些质疑已在数次新闻发布会上得到解答。
2014年4月15日,姚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解释原因:10日下午5点第一次检测苯超标,检验员、水质中心负责人已是及时层层汇报,最后副总经理安排复检。
“因为在检验过程中可能会被其他物质污染,如果没有确认就上报,会引起恐慌,对市民和政府都不负责任。
因此需要复检确认。
”4月14日,兰州威立雅副总经理闫晓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释。
按照国家规定,对自来水水质的常规检测内容有9项,月检有34项,全面检测为106项,半年做一次。
苯属于非常规检测项目。
3月份全面检测刚进行一次,原本半年后才会进行第二次。
在4月14日,闫晓涛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此次苯超标属于在完成其他任务时的意外发现。
此次检测超标的水样,是在4月2日取的。
这是否意味着4月2日,西固区和安宁区的自来水的苯含量就已异常?闫晓涛称,“有这个可能”。
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显示,长期吸入苯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性”的检测,此次被波及的西固区、安宁区居民可能将会至少连续饮用半年苯超标的自来水。
早已污染的自流沟事故原因很快便公告天下。
一条连接兰州威立雅自来水一分厂至二分厂的自流沟被污染。
这条建于1950年代的自流沟,很难与其合资方全球水务巨头的形象联系起来。
全程钢筋水泥封顶,周边分布众多化工企业,此次污染的肇事者中国石油(116.19, -1.75, -1.48%)兰州石化分公司的工厂就在自流沟南面,相隔仅二三十米。
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而所在的西固区,也是大型石化工业基地,被称为“西北高原化工城”。
4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称,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污水被追溯到1987年的芳烃抽提装置的罐体破裂,2002年的油蒸馏车间开裂着火,两次都有渣油泄出,形成污水遗留至今。
“自流沟地下污水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兰州威立雅一名职工对记者说。
据他回忆,1987年在上述爆炸事故之前,就出现渣油污染自流沟事件。
那时,自流沟周边仅一家兰化厂,那起事故判断为兰化厂的跑冒滴漏,而堵住自流沟伸缩缝的沥青玛帝脂被渣油腐蚀了。
因为当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材料,被腐蚀的自流沟直到1989年才得以修复。
后由某部队单位施工修复,所采用的材料并未公开。
“据称寿命约为15年。
”上述员工说。
约在2006年、2007年,因为又有自来水被渣油污染,在相同地段再次维修,增加了800米的防渗膜。
但每条自流沟均长达3公里。
多年来,即使一目了然的自流沟外部环境也被忽视。
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规定:“兰州市自来水公司自流沟边线两侧25米的陆域为城市生活饮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油库、加油站”、“禁止建设居民点和商业网点”。
但1970年代以来,自流沟两侧出现了大量违章建筑、猪圈、废品站,甚至有人将大量生活污水排入自流沟。
兰州威立雅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后来甚至连自流沟的标志物都没了。
2007年8月,兰州石化分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强行开挖穿孔施工,欲将雨污排水管道穿越自流沟。
自流沟的内外环境如此恶劣,但几十年来,自来水企业只能靠水质监测来判断自流沟是否有问题,只在自流沟出现问题后才进行检修,而且都是局部维修。
兰州威立雅董事长姚昕承认,局部维修的原因是因为资金有限,另根据实际需要,没有出现问题则无必要检修。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特定污染物监测。
针对本地存在的风险长期展开有针对性的监测,而不能寄希望于偶然发现。
”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教研所张晓健教授说。
鉴于自流沟周边环境的特殊性,此次事故后,兰州威立雅将苯增加为日常检测项目。
分裂的董事会自流沟周边环境一直未得到改善,主要受资金限制。
合资前,兰州供水集团就负债数亿元。
而当地政府对自来水厂的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由政府直接提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供水不足、管网老化失修、水质不佳等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通病,水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资金需求激增,单靠政府的财政已经无力支撑;另外,随着地方国有企业的改制浪潮,公用事业也逐步走上市场化改革之路。
外资成为破解困局的主要力量之一。
1994年底,法国威立雅集团正式进入中国。
据公开资料,目前,威立雅在成都、珠海、上海、青岛、深圳、兰州等21个城市拥有29个水务项目,迄今为止,业务已遍布大半个中国。
2007年,兰州威立雅的成立曾被不少员工寄予厚望。
“最初还以为法国方面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
后来,这个愿望破灭了。
威立雅把各方面不错的水厂带入无政府状态。
以前是国企,管理者没有办法推脱责任,有问题必须处理,所以以前管理还更为严格。
”上述中层管理人员说。
当初的合资协议里,法方负责生产指挥、财务、采购,由中方国资委任命董事长,董事长召集董事会,董事共7名,法方3名,中方4名。
另有“一票否决”的规定,即任何重大事务只要1名董事投否决票就不能通过,只有双方全部同意才能通过。
“这导致中方想做的事情很难做成。
”一名知情人说。
“过去我们强调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收益第二。
而法方至少经济利益的诉求比中方更多一些。
”姚昕说。
上述中层管理人员说,法方代表的绩效考核是以盈利为标准的,但收取水费利润微薄,法方解决的办法不是发掘生产、开拓市场,而是节俭:比如10个闸门坏了,只审批更换8个。
中方支配财务的权力很弱,如维修机械部门经理签字权限1000元,副总3000元。
再如,2009年报备更换的闸门,次年就要使用,但直到2011年才到位。
闸门使用于管线的每个重要部位,如发生事故,则需通过闸门的开关实现工艺调整,进行检修。
但如果闸门坏了且得不到更新,那么只能关闭更远处的闸门,停水范围因此加大,继而增加损失。
“事故时有发生,如因施工而导致的管网破裂、用户报修等等。
”泵组、管线更新效率很低,有很多带病运行。
泵组的备用率也较以前下降很多。
“在供水高峰期,如果出现问题,就不能正常供水;如今,在用水高峰期,已经出现供水困难的情况。
”“中方提出加大设备维护,管线改造,新管线的投入等等,确保更好地供水。
但法方则追求回报。
”姚昕说。
另外,双方互不信任:合资时,法方要求采购法方在框架协议内所确定的产品目录,但中方不认同采购框架。
“框架内也有好的东西。
但中方也会在框架之外选择好的供应商。
但法方不信任。
双方为此经常吵架。
签字程度复杂。
工作效率很低。
”姚说。
很多事务,几次开会都解决不了,只好搁置。
“因为中方的很多建议不能在董事会通过。
因此导致设备老化,安全供水存在隐患。
”2007年合资以来,兰州威立雅连年亏损,2009年因为提高水价,企业才扭亏为盈,每年收取的水费三亿多元,含税利润四五千万。
但双方至今尚未享受分红,因为要弥补之前的亏损。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兰州威立雅每年投入生产的资金约为1亿元,主要用于设备维护检修、新建和改建项目等等。
据知情者透露,法方不愿意筹款再加大投入,只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入,每年的投入预算值都比较低。
对于中方对法方的指责,4月15日,记者给法方代表贾庆虹发了一份采访提纲,并打电话、发短信联系采访,至截稿时为止,未得到回复。
事故发生以来,法国威立雅总部派来两名管理人员,据悉,他们只和姚昕见了两面。
每次开会时,贾庆虹也参加,也提意见,也参与相关的工作。
但他们从未面对公众。
监管已成盲区“合资后,法方对资金管理严格了,好像就只有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