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五.xx肉瘤诊疗指南子宫肉瘤就是生殖道肉瘤中最常见得一种,发病率低,占子宫恶性肿瘤得2%-6%。

子宫肉瘤多发生在40-60岁。

子宫肉瘤虽少见,但组织成分繁杂,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需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子宫肉瘤恶性度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易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放疗与化疗不甚敏感,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为30%-50%。

5-1.分类子宫肉瘤常见类型有三种,最常见得就是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terus,LMS),其来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得平滑肌细泡,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

其次就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较少见得就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得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有恶性得上皮成分与恶性得间质成分,即癌与肉瘤成分。

5-2.诊断5-2-1.临床表现5-2-1-1.发病年龄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43岁-56岁。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而高度恶性者平均年龄为50、8岁。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57岁。

5-2-1-2.症状子宫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可表现为类似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得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常见得症状(67%)。

(2)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25%)。

(3)压迫症状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如压迫盆腔则影响下肢静脉与淋巴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22%)。

(4)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常与肥胖(40%)、糖尿病(15%)、不育(25%)等伴发。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一、子宫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子宫肉瘤是一类恶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其病理学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uLMS是呈现平滑肌分化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占子宫肉瘤的40%~50%,占所有子宫体恶性肿瘤的1%~2%。

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梭形细胞型(普通型)、上皮样型和黏液型,其中梭形细胞型(普通型)uLMS最为常见,肿瘤细胞为梭形,呈束状排列,细胞核多形,具有异形,核分裂象通常≥4个/mm2,相当于≥10个/10 HPF(HPF指0.55 mm直径的高倍镜视野),出现肿瘤细胞坏死对于诊断梭形细胞型uLMS具有特征性意义。

当肿瘤细胞主要(>50%)由圆形、多角形细胞组成时,且细胞核具有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1.6个/mm2,相当于≥4个/10 HPF,则诊断为上皮样型uLMS。

黏液型uLMS最为少见,肿瘤具有丰富的黏液间质,细胞具有中-重度异型,但细胞较稀疏,核分裂象≥0.4个/mm2,相当于≥1个/10 HPF,肿瘤向周围肌壁浸润性生长。

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ESS)(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LGESS发病率不足整个子宫恶性肿瘤的1%,是第二常见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仅次于uLMS。

肿瘤由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有时可见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漩涡状生长。

肿瘤舌状浸润肌层,或者出现淋巴管血管侵犯是诊断LGESS的病理学依据。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CD10弥漫强阳性表达。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2. 妇科检查:子宫可能增大,肿块可硬可软,表面可能不平或呈结节样。

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彩超等,可以观察到子宫形态不规则,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肿瘤内部可能有坏死或出血征象,肿瘤与子宫之间可能存在假包膜样结构。

4. 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金标准,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有丝分裂活性,以及肿瘤与肌层的界限等特征。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的恶性肿 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
其他
子宫肉瘤还需与卵巢肿瘤、输卵管 肿瘤等相鉴别。
03
子宫肉瘤的病理改变及分型
子宫肉瘤的病理改变
子宫肉瘤由梭形细胞、椭圆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 不相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子宫肉瘤的细胞排列成片状、条索状、腺样或乳头状结构,有时可形成肉瘤栓。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子宫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多 学科协作,实现子宫肉瘤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后等特点。
尽管手术和放化疗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缓解病情,但复发率和 转移率较高,五年生存率仅为
20%左右。
因此,研究子宫肉瘤的临床表 现、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对改 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细胞分化不良,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多见, 常伴有坏死。
子宫肉瘤的病理学特征
1
子宫肉瘤的病理学特征是具有高度异型性和浸 润性生长,细胞分化不良,核分裂象多见。
2
子宫肉瘤的病理学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3
病理学检查是子宫肉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但需 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放化疗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肉瘤患者,放化疗可控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常 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环磷酰胺等。
子宫肉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预后
子宫肉瘤的预后对较好,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肉瘤的预后较差,易复发和转移,需 要长期随访。
治疗选择
手术是治疗子宫肉瘤的主要方法,辅助放 疗和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教训
对于疑似子宫肉瘤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活 检确诊,避免延误治疗;治疗后需密切随 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
06 最新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基因突变研究
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集中在子宫肉瘤的基因突变上,尤其是与肿瘤发生和发 展相关的关键基因。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子宫肉瘤的发病机理和分子途径 。
肿瘤标志物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子宫肉瘤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以便更早期地诊断疾病和监测 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 的药物,以实现对子宫肉瘤的精确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取得显著成功,研究人员正在评估免疫治疗策略在子宫肉 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04 治疗及预后
治疗方法
01
手术切除
手术是治疗子宫肉瘤的主要方式,包 括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等。手 术范围应根据肉瘤的分期、病理类型 和患者的生育需求来确定。
02
放射治疗
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肉瘤或高危 患者,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
03
化学治疗
通常用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肉瘤,可 通过全身给药杀死癌细胞,缓解症状 。
02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要症状
异常阴道出血
子宫肉瘤患者常常出现非周期性的阴道出血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异常阴道分泌物
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如血性分 泌物、脓性分泌物等。
腹部疼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隐痛或胀痛,有时疼痛 会加剧。

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

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

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子宫肉瘤是一类较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子宫肉瘤发病率为每年(1.55~1.95)/10万。

美国2017年子宫肉瘤估计新发病例4910例,占全国所有癌症新发病例(1 688 780例)的0.3%,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到10%。

但子宫肉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妇科肉瘤的88%。

子宫肉瘤是一类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可以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横纹肌等。

根据WHO(2014)子宫体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子宫肉瘤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又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肉瘤)及其他少见类型如癌肉瘤、腺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最常见(63%),其次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1%),其他类型较少见。

不同类型子宫肉瘤预后差异较大,来自德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局限于盆腔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3.0%,显著低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7.2%)。

总体上,子宫平滑肌肉瘤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预后差。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可见于50%~80%的女性。

因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相似,两者极易混淆。

世界范围内,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率均不高,大部分子宫肉瘤在患者行肌瘤切除术后才得以诊断,在挪威,52.4%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未能在术前或术中诊断;在美国,不同年龄段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现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概率在(9.8~33.4)/万。

由于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保留子宫的手术及保守性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MRI引导的聚焦超声等)在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对于早期子宫肉瘤,标准的手术方式是子宫双附件切除;同时,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或分碎术,可导致肉瘤的医源性播散,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

因此,术前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对于肉瘤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子宫肉瘤ppt课件

子宫肉瘤ppt课件
介入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等,减 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 ,缓解症状。
05
子宫肉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建议适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 查,通过宫颈涂片、超声等手
段早期发现子宫肉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以降低患病风险。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等 实验室检查,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在影像学上存在 相似之处,但子宫肌瘤通常为良性, 生长缓慢,而子宫肉瘤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他妇科恶性肿瘤
如卵巢癌、输卵管癌等,需要通过病 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表现为痛经、月 经不规律等症状,与子宫肉瘤症状相 似,但病理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缺乏典型症状
部分子宫肉瘤患者早期症状不明 显,易与其他妇科疾病混淆,需 提高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医生经验不足
部分医生可能因经验不足导致误 诊,需加强医生的专业培训和学
术交流,提高诊断准确率。
患者忽视早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因缺乏医学知识, 忽视早期症状,导致病情延误, 需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女性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博来霉素等, 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期。
激素治疗
对于激素敏感型的子宫肉瘤,可采用激素治疗, 如孕激素、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 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
单药化疗:达卡巴嗪
18
、多柔比星、表柔比星 、 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 、脂质体阿霉素、帕唑 帕尼、替莫唑胺、长春瑞滨(2B)及多西紫杉 醇(3级)。
辅助治疗(放疗)

肿瘤靶向放疗:靶向已知或可疑肿瘤病灶,可以包括 外照射和/或近距离放疗,一般来说,肿瘤靶向外照射 靶区位于盆腔±腹主动脉旁LN区域,近距离放疗靶区 可位于完整的子宫或子宫切除后的阴道(更常见)。 盆腔放疗:靶向所有的病变、髂总动脉下端、髂内动 脉、髂外动脉、宫旁、阴道上段/阴道旁组织、骶前淋 巴结(累及宫旁时)。扩大野放疗应该包括盆腔、髂 总动脉干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上界至少为肾血 管水平。

Ⅰ期可仅观察 或激素治疗*(后者为2B类证据); Ⅱ、III和Ⅳa期行激素治疗±肿瘤靶向放疗(放疗 为2B类证据); Ⅳb期行激素治疗±姑息性放疗。

*激素治疗包括醋酸甲羟孕酮、甲地孕酮、芳香化
酶抑制剂 (ER/PR阳性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可使 用)、GnRHa( 2B类证据)
16
辅助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 )

Ⅰ期可选择:观察或考虑化疗(2B类证据);
Ⅱ和III期可选择:①化疗和/或②肿瘤靶向放 疗;
Ⅳa 期行化疗和/或放疗; Ⅳb 期行化疗±姑息性放疗

17
辅助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 )

化疗:可单药或联合化疗(强烈建议临床试验)
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子宫平滑肌
肉瘤首选)、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 达卡巴嗪、吉西他滨/达卡巴嗪、吉西他滨/长春 瑞滨
9
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分为三种情况:
①全子宫或次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②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陈思蕾;王光伟;赵万成;杨清【摘要】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术前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子宫肉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单一的术前检查,如血清CA125或乳酸脱氢酶(LDH)值升高,对子宫肉瘤有提示意义,但无法明确诊断.当子宫肉瘤凸向宫腔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有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区分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病理结果,但由于相关风险及并发症并不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通过将临床体征、生物学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构建的综合术前预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子宫肉瘤诊断的准确性.【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4页(P257-260)【关键词】子宫肉瘤;子宫肿瘤;肉瘤;诊断;磁共振成像【作者】陈思蕾;王光伟;赵万成;杨清【作者单位】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是一种罕见的间充质来源的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法早期发现,导致干预治疗延迟,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往往对放化疗耐药且复发率高,总体预后较差。

1 流行病学子宫肉瘤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8%[1],全球每年发病率为1.55/10万~1.95/10万[2]。

子宫肉瘤的发病年龄尚无统一定论,Zhao等[3]对48例子宫肉瘤病例进行统计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3±9.48)岁,其中27例(56.25%)患者年龄介于40~49岁之间,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只有14例(29.17%)。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主要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

从理论上讲,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有学者认为从临床上和病理学检查上很难区分肉瘤是原发还是继发,不主张将平滑肌肉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流行病学子宫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占所有子宫肉瘤的50%~60%。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43~5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绝经前占48%,绝经后占52%,子宫平滑肌肉瘤围绝经期占5%。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

此种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无包膜。

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子宫平滑肌肉瘤据统计子宫肌瘤约有0.5%恶变为肉瘤,在多发性肌瘤中可仅有个别肌瘤恶变。

肌瘤恶变常自瘤核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此时往往侵及包膜。

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因有良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的历史,大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10年以后。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1.大体标本检查(1)子宫常增大一般呈均匀性增大,也可不规则增大质软。

(2)肿瘤多数为单个,体积较大,以肌壁间多见,浆膜下和黏膜下少见。

(3)肿瘤可有清楚的假包膜,也可弥漫性生长,与肌层界限不清。

(4)切面: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可出现出血、坏死,切面呈鱼肉状典型的旋涡结构消失,有灶性或片状出血或坏死时,很难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区分。

2.镜下特征子宫平滑肌肉瘤显微镜下主要有4个特征。

子宫平滑肌肉瘤(1)细胞异常增生:平滑肌细胞增生活跃,排列紊乱旋涡状排列消失。

(2)细胞异型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异型性明显,染色质多、深染、分布不均,根据细胞形态可分为梭形细胞型、圆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及混合型。

(3)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组织核分裂象多见,根据核分裂象多少可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以核分裂象≥5个/10HPFs(高倍镜视野)为低度恶性子宫平滑肌肉瘤以核分裂象≥10个/10 HPFs为高度恶性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子宫肉瘤约占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7%。

其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他莫昔芬可使子宫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盆腔接受放射治疗者远期可能继发子宫肉瘤。

组织病理分类1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子宫肉瘤的63%。

uLMS被认为是一种真性肉瘤。

病理特征表现为平滑肌分化的细胞呈多形性、核异型性明显,有丝分裂象常大于15个/10个高倍镜视野。

其中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和黏液样平滑肌肉瘤是2个罕见变种,病理学特征与普通梭形细胞平滑肌肉瘤难以区分,但核异型轻微且有丝分裂象少见(<3个/10HPF)。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较为少见,大约占子宫肉瘤的7%~21%,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0.5%。

该肿瘤是指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包括以下2种类型。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发病仅次于子宫平滑肌肉瘤,其瘤细胞形态由分化较好的小细胞构成,类似于增生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通常有丝分裂象少见(<5个/10HPF),但常伴有脉管浸润,肿瘤细胞坏死罕见。

免疫组化多显示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

分子病理学可见JAZF1SUZ12基因融合现象。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瘤细胞形态由高级别的圆形细胞构成,常常伴有坏死且有丝分裂活跃(>10个/10HPF)HGESS中可含有LGESS的成分。

YWHAE-FAM22A/B基因重排是其典型特征。

3未分化子宫肉瘤(UUS)瘤细胞显示高度的多形性及核异形、有丝分裂活跃、子宫肌层严重受侵并伴坏死,形态上缺乏平滑肌或子宫内膜间质分化,更像癌肉瘤中的间叶成分。

4其他罕见的类型包括腺肉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及横纹肌肉瘤等。

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修订的分期标准。

诊断1详细采集病史如绝经前后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肿物快速增大及疼痛、异常阴道排液等。

2 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3 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胸、腹、盆腔的CT或MRI检查很重要,必要时PET-CT 检查。

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

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

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在医学领域,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对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医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为了更好地理解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子宫平滑肌肉瘤以及其病理特征。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子宫平滑肌层的肿瘤,通常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在病理特征方面,子宫平滑肌肉瘤通常具有细胞密度增高、细胞异型性增加、核分裂象增多等特点。

而要准确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针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以供临床医生参考和应用。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例如细胞形态、核型、核分裂象等,以及肿瘤组织的生长模式。

免疫组化检查也是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比如平滑肌肉瘤特异的标记物包括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等。

分子生物学检查也逐渐成为子宫平滑肌肉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比如通过检测肿瘤基因突变情况来判断其良恶性。

基于以上病理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子宫平滑肌肉瘤病理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在我个人看来,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领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准确的诊断标准出现,为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子宫肉瘤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子宫肉瘤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子宫肉瘤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其术前诊断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肉瘤1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

结果10例子宫肉瘤患者中,术前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6例,子宫肌腺症1例,卵巢肿瘤1例,子宫内膜癌2例。

结论子宫肉瘤声像图缺乏特异性,超声误诊率高。

标签:子宫肉瘤;误诊;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占妇科肿瘤的1%~3%,是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1]。

子宫肉瘤组织学上是一种由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或结缔组织构成的混合来源恶性肿瘤。

目前多普勒超声被认为是临床上子宫肉瘤的首选筛查方法[2]。

子宫肉瘤在声像图上极易与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及附件肿瘤等相混淆,以致误诊。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表现,分析总结超声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其术前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0月~2012年8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8±12)岁。

就诊的主要原因:4例患者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流水伴异味就诊;2例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就诊及复诊;2例因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就诊;另2例因下腹隐痛伴腹胀就诊。

1.2 方法使用Philips IU22、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腹凸阵探头频率3~5 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0~7.5 MHz,检查子宫形态、大小、肌层回声、内膜、双附件及周围组织情况,重点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边界、形态及回声特点,病灶与周边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周边组织的供血情况。

2 结果10例子宫肉瘤的声像图表现为:病灶位于肌层者5例,表现为子宫壁内实性低回声3例,囊实混合性回声2例,5例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见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肌瘤变性(封三图3);病灶位于宫腔者4例,表现为突入宫腔内中低回声,其中2例与子宫肌层无明确分界,血流信号丰富,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肌腺症,1例沿宫腔向下达宫颈,与宫颈分界不清,另1例完全位于宫腔,均血流信号丰富并见低阻动脉频谱,超声均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封三图4);1例病灶巨大,位于腹盆腔,上至剑突,左右界达腋中线,下达耻骨上方,呈囊实性伴腹盆腔积液,超声诊断为腹盆腔内巨大囊实性占位伴大量腹水,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标准

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标准

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标准
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的子宫肿瘤,其病理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形态学特征:子宫肉瘤病理组织学上呈现为高度异型的肿瘤细胞,其形态可呈条索状、腺管结构状、乳头状等。

肿瘤细胞往往具有变异的细胞核,核分裂象明显。

2. 细胞类型:子宫肉瘤可分为纤维肉瘤、肉瘤样内膜样腺癌和肉瘤样肌肉瘤等不同类型。

纤维肉瘤以间质成分为主,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肉瘤细胞组成;肉瘤样内膜样腺癌具有内膜样腺癌的特征,但细胞异型性和增殖能力更高;肉瘤样肌肉瘤则含有梭形或束状的肌肉细胞。

3. 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分析可利用特定抗体标记肿瘤细胞,常用的标记包括细胞角蛋白、肌肉特异蛋白、内膜上皮抗原等。

纤维肉瘤常表达细胞角蛋白和肌肉特异蛋白,而肉瘤样内膜样腺癌常表达内膜上皮抗原。

4. 分级与分期:子宫肉瘤的分级和分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分级常使用肿瘤分化程度、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指数等参数来评估。

分期则基于肿瘤的扩散范围和深度。

需要强调的是,子宫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确诊需要综合病理、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只有经过专业病理学家的检查与鉴定,才能最终确定子宫肉瘤的病理诊断。

202X年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202X年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 肿瘤切面质地柔软,似生鱼肉状,伴出血、坏死时, 则可见暗红、棕褐或灰黄色区域。
• 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 质如橡皮(xiàngpí),富有弹性,此为低度恶性内膜间质 肉瘤常见的特征。
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ròuliú)(低度恶性)镜下
• 可见瘤细胞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发生盆腹腔脏器转移, 常侵犯大网膜、腹膜、肠管表面、直肠和膀胱,类 似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 淋巴结转移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高度恶性子宫 内膜间质肉瘤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临床(lín chuánɡ)分期(UICC-AJCCS)
• 多按国际抗癌协会的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 由于(yóuyú)该分期未将肿瘤侵肌深度、淋巴结受侵、血
• 核分裂像≤5-10/10HPFs • 肿瘤内血管较多,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
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 部分肿瘤含Call-Exner小体样结构,部分肿瘤含
上皮样分化(fēnhuà)区 •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
• 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ròuliú)(高度恶性)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放射治疗
• 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 胚叶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好。
• 一般认为术后辅助放疗,有助于预防盆腔 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
• 多采用盆腔外照射(两野,56GY)和阴道 后装(20GY)。
• 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患者(huànzhě),可行姑 息性放疗。
长生存期,个别(gèbié)患者可长期生存。 • 子宫肉瘤经治疗后复发,主张尽可能再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子宫肉瘤是生殖道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低,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6%.子宫肉瘤多发生在40-60岁。

子宫肉瘤虽少见,但组织成分繁杂,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需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子宫肉瘤恶性度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易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放疗和化疗不甚敏感,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为30%-50%。

5-1.分类
子宫肉瘤常见类型有三种,最常见的是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terus,LMS),其来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的平滑肌细泡,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

其次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 omal sarcoma,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少见的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

5-2.诊断
5—2—1.临床表现
5-2—1-1.发病年龄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43岁—56岁。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而高度恶性者平均年龄为50。

8岁。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57岁。

5—2—1-2.症状子宫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可表现为类似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67%).
(2)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25%)。

(3)压迫症状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等症状.如压迫盆腔则影响下肢静脉和淋巴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22%).
(4)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常与肥胖(40%)、糖尿病(15%)、不育(25%)等伴发。

(5)其他症状晚期可出现消瘦、全身乏力、贫血、低热等症状.
5-2—1-3.体征
(1)子宫平滑肌肉瘤可位于子宫粘膜下和肌层,可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

(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表现为宫颈口或阴道内发现软脆、易出血的息肉样肿物,如肿物破溃合并感染,可有极臭的阴道分泌物,也常合并贫血,子宫增大,盆腔肿物。

(3)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在子宫内膜,形如息肉,常充满宫腔,使子宫增大、变软;肿瘤可突出阴道内。

(4)下腹部包块,约见于1/3患者。

5-2-2.辅助检查
(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应注意低阻血流。

(2)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子宫肉瘤的方法之—,刮宫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有较大诊断价值,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5—2—3.术中剖视标本应在子宫切除后立即切开标本检查,注意切面是否呈鱼肉状,质地是否均匀一致,有无出血、坏死,有无包膜,有无编织状结构,必要时作冷冻切片检查。

5-2-4.病理诊断石腊切片病理诊断较为重要,三种常见子宫肉瘤的病理特征如下。

5—2-4—1.子宫平滑肌肉瘤:肿瘤多数为单个,以肌壁间多见,可弥漫性生长,与肌层界限不清。

切面呈鱼肉状,典型的旋涡结构消失,有灶性或片状出血或坏死。

镜下可见:①细胞异常增生,排列紊乱,旋涡状排列消失;②细胞核异型性明显;③肿瘤组织病理性核分裂像≥5/10 HPFs;④凝固性坏死。

5-2-4—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形成息肉状或结节自宫内膜突向宫腔或突至宫颈口外,肿瘤蒂宽,质软脆;也可似平滑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浸润子宫肌层,呈结节状或弥漫性生长。

肿瘤切面质地柔软,似生鱼肉状,伴出血、坏死时,则可见暗红、棕褐或灰黄色区域.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质如橡皮,富有弹性,此为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常见的特征。

镜下可见瘤细胞象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分裂像≤5—10/10HPFs,肿瘤内血管较多,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大体形态与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似,但肿瘤体积更大,出血坏死更明显,有的病灶类似子宫内膜癌和子宫中胚叶混合瘤,缺乏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的特征。

镜下可见瘤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10/10HPFs;瘤细胞可排列成上皮样细胞巢、索和片状;瘤细胞可沿淋巴窦或血窦生长或侵入肌层。

5-2—4—3.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大体特征为肿瘤形成较宽基底的息肉状肿物突入宫腔,表面光滑或有糜烂和溃疡。

切面常伴有灰黄色的坏死灶和喑红色的出血区域,或充满液体的小囊腔。

如有异源成分,可有沙砾感或骨样坚硬区。

镜下可见癌和肉瘤混合存在;癌的成分主要有腺癌和鳞癌,而绝大多数是腺癌(9 5%),且主要是子宫内膜腺癌,极少数为鳞癌(5%)。

肉瘤成分有同源性和异源性,同源性肉瘤中典型的是梭形细胞肉瘤,异源性肉瘤除梭形细胞肉瘤外,还含有横纹肌肉瘤(横纹肌母细胞)、成骨肉瘤(瘤性骨)、软骨肉瘤(瘤性软骨)或脂肪肉瘤,也可有神经胶质成分,上述各种成分可混合存在。

5-3.转移
子宫肉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5-3—1.血行播散是平滑肌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宫旁血管内瘤栓较为多见.
5—3—2.直接侵润可直接蔓延到子宫肌层甚至浆膜层。

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局部侵袭性强,常有肌层浸润及破坏性生长。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发生盆腹腔脏器转移,常侵犯大网膜、腹膜、肠管表面、直肠和膀胱,类似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5—3—3.淋巴结转移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5—4.分期
子宫肉瘤一般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AJCCS,1994)的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见表1。

由于该分期未将肿瘤侵及深度、淋巴结受侵、血管淋巴管内瘤栓等列入分期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有人主张参照1988年FIGO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

表1 UICC-AJCCS子宫肉瘤分期标准
Ⅰ期癌肿局限于宫体
Ⅱ期癌肿已累及宫颈
Ⅲ期癌肿已超出子宫,侵犯盆腔其他脏器及组织,但仍限于盆腔
Ⅳ期癌肿超出盆腔范围,侵犯上腹腔或已有远处转移
5—5.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

5—5-1.手术治疗手术是子宫肉瘤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范围: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和双附件切除术可同时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应常规留取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

对于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因其与卵巢分泌激素密切相关,不宜保留卵巢。

对于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切除大网膜,因其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强调切除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若手术无法切净盆腹腔所有病灶,争取做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5—5—2.放射治疗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好。

一般认为术后辅助放疗,有助于预防盆腔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一般采用盆腔外照射和阴道内照射。

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患者,可行姑息性放疗.
5-5—3.化疗一般主张对晚期平滑肌肉瘤患者、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以及肉瘤复发患者,可辅助化疗。

化疗以阿霉素的疗效最佳,文献报道单药有效率为25。

0%,而其他有效的药物有异环磷酰胺、顺铂及依托泊苷等。

目前尚无理想的化疗方案,下列方案可选用。

常用化疗方案:
(1)IAP方案:异环磷酰胺(IFO)(美司钠解毒)+盐酸表柔比星(EPI—ADM)+DDP。

(2)HDE方案:羟基脲(Hu)+氮烯米胺(DTIC)+依托泊苷(Vp16)。

5—5-4。

孕激素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及部分孕激素受体阳性(PR)的高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对于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孕激素类药物有较好的反应。

常用孕激素类药物: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和己酸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一般主张剂量不小于200mg/d,应用时间不短于1年. 5—6.复发子宫肉瘤的治疗
子宫肉瘤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仍很高,I期复发率为50。

0%~67.0%, Ⅱ~Ⅲ期复发率可高达90。

0%。

所以,不少复发病人需要治疗。

复发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5—6—1.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子宫肉瘤经治疗后复发,如果复发在盆腔,且为中央型复发,主张尽可能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

5-6-2.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无论何种组织类型、早期或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比盆腔内更多见,因此,应用全身性化疗较为适宜,对控制远处转移可能有利。

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复发的治疗,应用孕激素治疗有效。

5-6-32.放疗子宫肉瘤的复发部位以盆腔复发者最多。

如果手术无法切除复发病灶,可选择放射治疗。

复发肉瘤的放疗需根据复发的部位和以前辅助治疗的情况来制定放疗计划.
以上文字部分内容来自于《妇科肿瘤诊治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