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合集下载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教案设计5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教案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中国历史》教材中“青铜器与甲骨文”章节为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及其代表作品,以及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重点涉及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以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概况。

2. 掌握青铜器与甲骨文的主要特点、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铜器的纹饰、造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重点: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代表作品;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商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特点以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4. 例题讲解: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为例,讲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特点及其象征意义;以一片占卜甲骨为例,讲解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占卜用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他青铜器与甲骨文实物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时期:商周代表作品: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特点: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象征意义丰富2. 甲骨文:起源:商朝特点:文字结构独特、占卜用途地位: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品。

(2)分析四羊方尊的造型、纹饰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阐述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 答案:(1)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概况: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话题:各小组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1)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时期的用途和意义;
(2)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文化中的地位;
(3)甲骨文与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3.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论,记录讨论结果。
4.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其在商朝时期的文化价值。
2.难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历史背景。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历史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甲骨文与青铜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甲骨文的构成特点;
(2)简述青铜器的分类、造型和纹饰特点;
(3)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反馈: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与青铜器》

⒉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⑴金属铜有什么样的特性?
黄铜材质较软。
⑵“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 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 ⑶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
商代青铜器制作过程:铜、铅、锡按一定比例 倒进泥造的模型,金属液体冷却变成固体后,便 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
归纳总结
商朝青铜器的特点:工艺精湛、 比例合理、种类繁多、工艺价值高。
⑴青铜器的种类及其代表 生产工具:铲、镰、斧、锯; 武器:戈、矛、戟、钺、镞; 炊具、食器、酒器、礼器等生活器具。 ⑵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 商朝 ⑶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司母戊鼎
观察司母戊鼎并进行描述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 因鼎的腹内铸有“司母戊” 三个字而得名,是商朝青 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 伟,气势恢宏,纹饰华丽, 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 重的风格。司母戊鼎高 1.33米,长1.10米,宽 0.78米,重800多千克,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 大的青铜器。
⑴ 什么是甲骨文?
⑵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哪里?
⑶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哪个朝代?
⑷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⑸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有什么意义?
归纳总结:
⑴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骨兽上的文 字。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 用于占卜(征伐、狩猎、疾病等)记事而 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称 卜辞。 ⑵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殷墟。 ⑶商朝、西周。
⒉课时
一课时
⒊ 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⑴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 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⑵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 铜工艺的成就。
难点
⑴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⑵认识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材从青铜器和甲骨文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重要成果。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它们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古代文明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青铜器和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成果,对学生来说仍然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讲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

2.难点:甲骨文的文字系统和解读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则关于青铜器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重点阐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价值地位。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 教材分析本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青铜器、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介绍了青铜器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代表作品,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第二部分讲述了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和解读方法,以及甲骨文在研究商周时期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则从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青铜器和甲骨文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同时,学生对古代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商周时期的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代表作品,认识甲骨文及其在研究商周时期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解读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代表作品;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和解读方法。

2.教学难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商周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朝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理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和用途。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文字的含义和用途。

2.讲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以及它们与汉字的渊源关系,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3.介绍司母戊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以及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和用途。

4.观察课文中的青铜器照片和资料,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加深对青铜艺术的认识。

5.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在商朝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6.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对研究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字体辨认的练;同时,学生对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和用途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加强对青铜器的介绍和讲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研究内容。

1.文物的名称、年代、出土地点等基本信息;2.文物的形状、材质、工艺等特点;3.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

3学生合作,讨论商朝青铜器的特点,为什么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4教师点拨,总结商朝青铜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初步了解。

5学生小组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分享彼此的知识。

6教师点拨,对学生展示的青铜器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铜器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理由:板书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思考作答。

学生小组展示和教师点拨的板书,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

)教学步骤设计步骤1通过参观青铜器展,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构成和特点,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2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游客介绍司母戊鼎青铜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认识。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商朝青铜器的特点,为什么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优秀篇)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优秀篇)

战争与军事
甲骨文记录战争、田猎、 征伐等军事活动,反映古 代社会的战争观念和军事 制度。
青铜器体现的古代审美观念
造型与纹饰
青铜器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繁复 ,体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 求。
象征意义
艺术风格
青铜器艺术风格独特,既有写实生动 的动物形象,也有抽象神秘的几何图 案,展现古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
艺术与实用并重
青铜器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艺 术品;甲骨文则既有实用价值 ,又有艺术美感,体现古代文 化对艺术与实用的并重。
06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图文结合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 形态、特点和历史背景。
结合图片,讲解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历 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优秀篇)

CONTENCT

• 引言 • 甲骨文概述 • 青铜器概述 •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关系 •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引言
教学目标与意义
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包括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等方面。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实践体验法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考古遗址 ,实地观察和了解甲骨文和青铜
器的实物及其历史背景。
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考古实验,让 学生亲手挖掘、清洗、辨认甲骨 文和青铜器,体验考古工作的乐
趣和艰辛。
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学生对甲骨 文和青铜器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萌芽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红铜或黄铜锻打的刀、锥等 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
鼎盛期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这一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以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叙述,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以及它的历史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形制特点以及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于甲骨文和青铜器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它们的起源、发展以及历史价值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以及它的历史价值,认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形制特点以及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从视觉信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骨文的起源、发展以及它的历史价值;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形制特点以及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难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外在特征。

2.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图片: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

3.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在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内容,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以及它的历史价值,让学生认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形制特点以及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甲骨文和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甲骨文的特点及其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价值;2. 展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3.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差异;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 提问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相关章节配套的教材;2. 实物:准备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实物或图片;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实物、图片等;4. 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了解程度,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甲骨文与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泉州九中:林碧瑜2019.1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泉州九中的历史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的《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一堂的文化课,介绍的是商朝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因此商朝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学好本课,对学生全面认识商朝的历史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会对以后文化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学情分析教材面对的是刚从小学跨入中学校门的初一学生,他们的好奇心特强,求知欲强、乐于参与、善于表现自己认识事物往往侧重于感性,对枯燥无味、抽象简单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生动感性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再者,初一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方法是知之甚少。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

在这一课中,可以对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精、准度上进行训练,如,“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四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上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青铜器的照片、和有关资料,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加深学生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公开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掌握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3)运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辨别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及其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3)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1)甲骨文的定义及其起源;(2)甲骨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3)甲骨文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2.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特点(1)青铜器的定义及其制作工艺;(2)青铜器的特点及其分类;(3)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3.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1)甲骨文对于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2)青铜器对于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的反映;(3)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相互印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3)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甲骨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分类;(3)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中的相互印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4)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实物展示: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实物或模型;(3)黑板板书:梳理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关键知识点。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作用,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第二单元“中华古代文明”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青铜器和甲骨文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但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心强烈。

他们对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认知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掌握它们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掌握它们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讨论、图片展示、小组合作等。

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准备一些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对它们的起源和作用有什么猜测?第二环节:学习新课1. 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介绍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作用。

a. 青铜器的起源: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七年级上学期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课的授课教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2.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1.青铜器的课程内容a. 青铜器的概念和历史意义b.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c. 青铜器的种类及其特点d. 青铜器的文化价值2.甲骨文的课程内容a. 甲骨文的概念和历史意义b. 甲骨文的来源和研究方法c. 甲骨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d. 甲骨文的文化价值三、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们听一些古代的音乐和音效,例如古代军队进军、民间歌曲或舞蹈等,引导学生们回想古代的生活和文化。

然后请学生展开自由讨论,提出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种种想象和思考,特别是对于古代的器物,如何看待和研究。

2.教学主要过程第一部分:青铜器的历史和文化a. 青铜器的概念和历史意义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明和出现时间、青铜器的含义和作用。

b.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图示介绍,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制造过程,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模型,体验制作青铜器的过程。

c. 青铜器的种类及其特点通过PPT介绍各种青铜器的古代名称,如仿古鼎、颜盂等。

d. 青铜器的文化价值让学生探究青铜器的中华文化传承和代表,了解青铜器在文化价值上的地位和特殊性。

第二部分: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a. 甲骨文的概念和历史意义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为启蒙文化基础的重要性。

b. 甲骨文的来源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来源和出土情况,并介绍甲骨文的工具、方法和过程。

c. 甲骨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通过PPT展示和实物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甲骨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d. 甲骨文的文化价值让学生思考甲骨文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历史价值。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种类。

2.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3. 甲骨文的发现、结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中的地位。

4. 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历史和社会生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重要性。

2. 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特点,理解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甲骨文的构造特点和青铜器的种类。

教学重点: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作用以及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铜器模型、甲骨文拓片。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朝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古代社会中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种类,分析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3. 甲骨文讲解:展示甲骨文拓片,讲解甲骨文的构造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根据甲骨文拓片,猜测商朝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

5.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选择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完成一道关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发展、种类、社会地位和作用。

2. 甲骨文:构造特点、历史地位、反映的商朝历史和社会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简述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商周时期的作用。

答案示例: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种类繁多,有礼器、兵器、生活用器等。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一种文字,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甲骨文的构造特点。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主要介绍了中国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特点、青铜器的制作技术、青铜器的文化内涵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甲骨文和青铜器作为古代文化遗产,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甲骨文的刻画、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等方面产生兴趣,但同时可能对教材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难点:甲骨文和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2.展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形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PPT、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初步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甲骨文和青铜器吗?它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相关知识。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朝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中绚丽的瑰宝。

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朝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

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

同时,本课也是本教材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说学生:
 1、七年级的学生个性比较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发现及其特点2.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3. 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4. 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5. 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特点、作用及历史价值。

2. 难点: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甲骨文和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甲骨文:介绍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3. 讲解青铜器: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4. 分析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探讨甲骨文和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甲骨文和青铜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价值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认识程度。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 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七年级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

七年级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

幼儿园园长工作日志-幼儿园一日常规引言概述:作为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幼儿园一日常规,包括接送孩子、教学安排、管理园务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等方面。

一、接送孩子1.1 早晨接送每天早晨,幼儿园园长要提前到校,确保早晨接送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确保每个孩子都安全到达幼儿园。

园长要与教职员工一起组织接待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新的一天。

1.2 午餐接送在午餐时间,园长需要与厨房人员合作,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健康、营养的午餐。

园长要检查菜品的质量和卫生情况,并与厨房人员沟通,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安全。

此外,园长还要协助教师们进行午餐接送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按时、安全地回到教室。

1.3 放学接送放学时间是园长需要特别关注的时刻,园长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被家长或者指定的人员接走。

园长要与教师们一起组织好放学接送的工作,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离园。

同时,园长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家庭教育。

二、教学安排2.1 课程计划园长要与教师团队一起制定每天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园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特点,合理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2 教师培训园长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园长要与教师们分享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3 教学质量监控园长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教师们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长要与教师们进行教学反馈,鼓励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管理园务3.1 人员管理园长要负责招聘、培训和管理教职员工。

园长要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人员招聘计划,并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园长还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励教职员工积极工作,共同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与青铜器》说课稿
株洲市景弘中学李秋来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7课,课文内容包括:甲骨文、青铜工艺、金文。

其中,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以及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以及汉字的演变;关于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论断。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商朝文化的主要的一课,学好本课,对学生全面认识商朝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会对以后文化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及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情况,培养学生搜集文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的
兴趣和能力;学习辨认甲骨文和金文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找寻历
史规律的能力;搜集青铜器的照片和有关资料或利用课本的插图,指导学生观看并想象,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甲骨文和青铜工艺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鉴赏一些甲骨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对甲骨文和青铜工艺形成初步的认识,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文明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观赏、对青铜器的造型及文饰的鉴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知道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的汉字是从它发展来的;认识到青铜工艺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说教学方法
初一学生通过看一些课外书及电视,对甲骨文和青铜器有了初步了解,但不深入,同时,初一学生具有年龄小、求知欲强、乐于参与、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自主得出历史结论。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我将教学流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猜字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猜甲骨文“众”字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首先进行组内自学探究,多媒体展示探究任务:
(1)什么是甲骨文,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它与现在文字有何关系,研究甲骨文有什
么意义,
(2)青铜器是如何制成的,夏商周时期青铜工艺发展怎么样,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司母戊鼎吗,
(3)什么是金文,它与甲骨文、现代的汉字有什么关系,
这个环节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学生的兴趣,经验和个性特长为依据,在自愿基础上选择同一探究题目的学生组成一组,合作研究。

每组设组长,由组长分工,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组内的合作探究。

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结合探究任务对新课进行探讨。

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出土: 学生展示自学探究成果,以讲故事形式进行。

教师适时展示相关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有效的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的教学设计是:先展示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学生集体讨论辨认,然后提问:“为什么你们能够辨认出一些几千年以前的古老文字,”在学生的回答中提炼两个信息:1、有些甲骨文与现在的实物很像; 2、有些甲骨文跟现在的文字很像。

由信息1讲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使学生知道甲骨文的来源,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信息2引导学生思考与现在汉字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辩论的气氛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解决问题。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关系,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甲骨文的内容及意义:设计游戏“快乐传真”~每一个小组第一个同学领取一个成语,然后以肢体语言向后传替,由最后一个同学猜出其意思。

设计意图:在让同学们在快乐学习中发现文字记载的可贵,从而深刻理解甲骨文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到甲骨文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文明成就之一。

青铜工艺
青铜铸造业:先让学生展示自学探究成果:青铜器是如何制成的,然后教师展示一些青铜器图片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夏商周青铜器领先世界体现在哪里,这些青铜器美在哪里,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司母戊鼎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是:模拟向外宾介绍司母戊鼎。

在这
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外宾”反问:青铜如此贵重,为什么要拿这样多的青铜铸这么大的一个鼎呢,这说明了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司母戊鼎,感受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突破本课难点。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整合知识
司母戊鼎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说明我国的青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司母戊三字是铸刻在青铜鼎上的文字,它是甲骨文文字的发展,
由此引导出青铜时代的概念,最后由“司母戊”三个字过渡到金文的学习。

金文
这部分内容采取讲述法,结合多媒体,以及课本小字部分内容介绍甲骨文、金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

(三)知识整合梳理史实
渊源龟甲或兽骨汉字甲骨文铸刻在
(商朝) 青铜器金文(铭文) (司母戊鼎)
(四)巩固拓展探索不止 (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练习和资料)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培养分析能力,激发兴趣。

五、说评价
本节课深入挖掘了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课堂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全课的理解和设计,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