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曼昆(Gregory Mankiw)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其畅销书《原理经济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在生活中,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是无限的。

因此,人们不得不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以满足最迫切的需求。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大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这一原理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指的是对一种行为或决策进行微小调整所带来的效果。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来做出决策,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第四大原理,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了解激励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第五大原理,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因为它能够让各方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了解贸易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影响。

第六大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了解市场机制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七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但有时政府的干预也是必要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了解政府干预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一、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即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量。

当供应比需求多时,价格下降;反之当供应比需求少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理论”边际理论是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增加或减少价值来提高收益。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单位的收入增加时,不一定会提高总收入,而是依赖于收入增加的多少。

三、最优分配原理最优分配原理是指公平、合理地将利益和责任分配给各个效益者。

在各个权利和义务之间,应该找到最优的分配方式,即将利益最大化,以满足任何组织的目的。

四、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即追求获得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把利益最大化作为决定因素,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是指通过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必须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六、利润最大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追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通过价格、产出、市场结构等管理策略,将收益最大化。

七、最低成本原理最低成本原理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降低价格经营招揽客户,以壮大企业产业利润。

八、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理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则是指keep利用最新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生产设备环境,增加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益的原则。

九、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则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和维护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时,应当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十、资源有效利用原理资源有效利用原则是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节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主流经济学是指一定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某种理论或学说。

其主导地位或者表现为它在经济学术界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和赞同,或者是作为官方做出经济决策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目前最为活跃的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二者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截然相反。

而国内比较流行的奥地利学派,并不处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位置。

当前,现代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如下: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形成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2.基本观点(1)“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3)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

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

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它们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

下面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简述: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选择,并且我们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

这种权衡取舍的问题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任何东西的成本都是已放弃的其他东西在做出任何决策时,我们都需要考虑成本。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必须放弃其他选择。

3.理性人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下一个步骤的成本和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

4.人们对激励的反应当人们面临激励时,他们有一定的倾向去做出反应。

经济学家利用这个原理来探讨市场和政策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5.贸易有利于双方国际贸易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议题。

按照经济学原理,各国之间的贸易应该互惠互利,这意味着两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6.市场是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机制市场是经济学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如果市场能够自由运作,它能够为资源的分配带来效率和公正。

7.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物品,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卫生设施。

政府可以在市场无法提供这些物品时提供它们。

8.政府可以干预市场尽管市场是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机制,但有时市场会遇到问题。

这时候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解决问题。

9.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价格上升,需求会下降。

这是因为消费者会更加节约地使用资源,或者寻找其它更便宜的替代品。

10.社会成本要比个人成本高个人成本是指为个人做出某种选择的成本,而社会成本则是整个社会为某项选择所支付的代价。

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成本比个人成本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社会成本影响了整个社会。

以上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简述,这些原理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原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首先是权衡取舍的问题,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需要在各个选项之间进行权衡,并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十大经济原理

十大经济原理

十大经济原理一、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是指,当做出一个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必须放弃其他东西。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放弃的那些选择,并且要权衡利弊。

二、边际效应原理边际效应原理是指,当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量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就是边际效应。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生产和消费中要考虑到每一单位的增量和减量对整体的影响。

三、供求关系原理供求关系原理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由供给和需求两者相互作用决定。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要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和数量。

四、市场失灵原理市场失灵原理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失灵主要有三种形式: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要注意市场失灵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干预。

五、收益递减原理收益递减原理是指,当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其他要素不变时,其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少。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生产中要考虑到生产要素的边际效应,避免过度投入导致收益递减。

六、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存在差异性优势。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要根据比较优势来进行分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七、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导致的。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货币政策制定中要控制好货币供给量,以避免通货膨胀。

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原则是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要协调使用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来实现经济平衡和稳定。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九、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要关注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十、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则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则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要考虑到公平和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国富论》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分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无中央指导的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生产。

他主张政府应该少干预经济活动,人们应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自由贸易是斯密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和交换商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斯密的分工理论是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分工的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国家的财富也就越大。

斯密的这一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组织学奠定了基础。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通论》可以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总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失业和萧条的困扰,而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调节总需求的水平。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压力。

凯恩斯的《通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他的观点对于解释和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批判。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实施会导致个人自由和经济效率的丧失。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

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

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

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

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

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呵呵,确实要好好学习,将来组织了家庭,我要学会如何管理家庭,让我的父母妻儿过上安定的生活。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1、1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大炮和黄油”、“效率和平等”●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平等equ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福利制度、失业保障、个人所得税,for equity not for efficiency”●“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而往往涉及到灰色地带。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个人或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公共决策者不应该忘记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收益。

当公共决策者未能考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事情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束。

”●“安全带的法律如何影响汽车安全?”●“在分析一项政策时,不仅考虑直接影响,还应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就会使人们改变行为。

”●1、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很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他人,人和人如何交易?”●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比较优势原理”●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所有人关心自己的福利分散决策,但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局面。

人们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必须进行取舍,即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

这个原则称为权衡取舍原则。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成本不仅仅是一个好东西的价格。

它是为了得到这个好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这个原则称为机会成本原则。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即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某种东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

这个原则称为边际原则。

4. 人们会对刺激做出反应。

人们对经济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府提高消费税,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更少的商品。

这个原则称为激励原则。

5. 贸易会使所有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所有人都受益。

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化,不同的人可以生产他们所擅长的东西,然后交换这些东西。

这个原则称为贸易原则。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分配资源,因为价格可以反映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相对价值。

而且,价格也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关供给和需求的信号。

这个原则称为市场效率原则。

7. 政府有时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尽管市场通常是有效的,有时政府可以增加效率。

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存在某些外部性或公共物品,这些通常被市场无法有效配置。

这个原则称为政府干预原则。

8. 没有免费的午餐。

虽然经济学是有关稀缺资源分配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免费的午餐。

任何看似免费的东西,实际上都有其成本,即某人必须为其支付代价。

这个原则称为没有免费午餐原则。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通常会下降,因为较高的价格意味着数量需求的增加。

这个原则称为需求曲线原则。

10. 社会福利不能精确衡量。

虽然经济学旨在提高社会福利,但社会福利无法精确衡量。

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因此社会福利的衡量是主观的。

这个原则称为社会福利难以衡量原则。

首先是“机会成本原则”。

该原则强调,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我们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机会。

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考虑所有可用的选项和其机会成本,而不仅仅考虑当前可获得的好处。

十大经典理论

十大经典理论

十大经典理论理论,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指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经典理论,我们将会逐一介绍其中的十个。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他认为,物种的存在是由于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分工和劳动价值理论等重要概念,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他提出了相对论的原理,揭示了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无意识、梦境解析和心理防御机制等关键概念。

五、达尔文的心理进化理论达尔文的心理进化理论是进化心理学的基础,揭示了人类心理特征与物种进化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是适应环境和社会进化的结果。

六、柯尔伯格的道德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心理学和伦理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他认为,道德认知在个体发展中经历了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七、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出,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他的理论深刻影响了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描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并对教育和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九、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解释了性别差异和性特征的演化机制。

他认为,某些性特征和行为是通过性选择的过程逐渐形成和传递下来的。

十、皮亚杰的社会认知理论皮亚杰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经济学的十大理论范文

经济学的十大理论范文

经济学的十大理论范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经济学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范畴。

下面将介绍经济学的十大理论。

第一,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向市场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产量的水平。

第二,边际效益理论: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或消费对总效益的影响。

边际效益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衡量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会采取行动。

第三,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有利的替代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机会成本理论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在决策时需要考虑所有的替代选择。

第四,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生产要素理论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和收益。

第五,效用理论: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进行选择以最大化其效用。

第六,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边际效益递减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倾向于在边际效益降低之前增加其消费。

第七,产出与价格关系理论:这一理论探讨了市场价格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

第八,弹性理论: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理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并解释了市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第九,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了经济如何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

这一理论包括产出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分析。

第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和影响。

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

以上是经济学的十大理论,涵盖了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为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可以用于制定经济政策、预测市场走向和解决经济问题。

十大经济学原理

十大经济学原理

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地实现社会最大需求的科学。

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原理和理论,但有10大经济学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它们是优化经济效率的基础。

以下是10大经济学原理的一些概述:1.弹性需求:也称为弹性需求,指消费者对货物价格的反应程度。

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弹性。

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越大,价格变动影响就越大。

2.产品剩余价值:也称为可取价值,是指一个产品在销售出去后所剩余的价值。

它代表着消费者把这个产品卖出后能得到的价值。

3.可取价值率:也称为折旧率,它反映了一种物品或服务的价值会在一段时间内以多少百分比的折扣逐渐减少。

4.公平进取:指的是每一方都承认另一方的要求,并相互协商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机会成本:也称为可能成本,指的是放弃一个选择所承担的成本,以获得另一个选择的好处。

6.效用:也称为满足,指的是消费者从某种活动中获得的好处和快乐程度。

它是消费者决定购买某种东西的首要因素。

7.优先原则:指的是在消费者钱包中有有限的资金时,消费者应优先满足最需要的需求,而抑制对最不重要的需求的支出。

8.货币的收入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拥有更多的货币收入会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求。

9.供求:也称为市场平衡,指的是物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产品供给和需求量的平衡影响。

10.非线性函数:指的是存在非线性因素的函数。

这些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模型中出现复杂的变量,使得模型不易分析和预测。

以上就是10大经济学原理的简要介绍,它们对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10大经济学原理为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经济问题。

因此,熟练掌握这10大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

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可以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无论你今后身处何方,你都会为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

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

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

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

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读后感)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读后感)⼀.经济学⼗⼤原理1.⼈们⾯临权衡取舍。

权衡:思考多个决定中,哪个决定的利益最⼤化;或者哪个决定更有利。

多个决定中或有可互补、参考的价值。

(可以作为权衡的决策都不会是有弊⽆利!)2.成本。

最⼤成本:时间。

(所以必须有效利⽤时间;⽤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机会成本:想得到⼀样东西就必须放弃另⼀样东西。

(所以必须权衡,将利益最⼤化。

)3.边际量。

边际变动:决策出现微⼩变动(任何决策之外,影响决策本⾝的事),产⽣边际量。

边际量:边际量出现则计算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思考如何做出最优抉择。

边际成本:边际变动时做出有利情况的成本。

边际利益:边际变动时做出有利情况的收益。

4.激励的反应。

当⼀个决策改变了某⼀个(群)⼈的成本或利益时,⼈们改变⾏为。

思考决策改变时⼈们的⾏为,权衡利与弊。

5.交易。

交易会出现竞争,结果胜负都将获得利益。

(不同的是利益的⼤⼩和定义)6.市场。

市场指引经济活动,市场价格反应出物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成本。

(清楚知道这⼀点有利于投资⽣意。

)7.政府。

政府的决策会改变社会价值与社会成本,从⽽影响市场价格。

考虑政府的决策会造成的影响,做出最优决策。

有时候市场出现外部性情况时,政府也会做出决策;调整市场经济。

外部性指市场失灵与市场势⼒。

市场失灵:市场本⾝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势⼒:市场价格被不适当的影响,⽽⽆法保持公平的交易。

8.⽣产率和劳务量。

⽣产率和劳务量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产率:更好的⽣产⼯具能增加⽣产效率。

⽣产率提⾼的同时,劳务量提⾼。

劳务量:劳务量取决于⽣产率,劳务量提⾼的同时,需要更好的劳务⼯具来减少劳务的时间,提⾼劳务效率。

(劳务时间减少,或能提⾼⽣产率。

)9.物价上升,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当发⾏过多的货币时,货币价值下降,物资价值上升;通货膨胀出现。

10通货膨胀与失业。

货币发⾏过多时,引发通货膨胀。

但短期内失业率下降。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曲线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经济理论一、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

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应不足的瓶颈。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应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应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应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

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

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

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

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

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

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

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是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分工贸易理论,最先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来的,后来被区域经济学家用于研究区域分工与贸易。

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与奥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

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假设按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

但绝对利益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

比较利益理论解决了绝对利益理论无法答复的问题,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

这两类国家或区域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理论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它不能比照较优势原理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与绝对利益理论一样,它是以生产要素不流动作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赫克歇尔与奥林在分析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他们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

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理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并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当成是绝对和不变的;二是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不够充分;三是完全没有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四是对自由贸易和排除政府对贸易的干预的假定等与现实不符。

四、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

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五、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

汉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该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假设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假设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

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它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六、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

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

七、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

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

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八、累积因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

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

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

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

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

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缪尔达尔等认为,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

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九、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