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工专业的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应用比较广泛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立足于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与维护的核心岗位,围绕电气控制元器件及其使用和选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
要求学生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典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培养较高素养的从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和安装调试的现场技术人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装配工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能装配、调试、维修、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设备的能力。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技术》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要求如下:(1) 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特点(2)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会动手绘制电路图(3) 掌握电动机的各种控制、保护及选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特点,并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
(二)能力目标1、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2、掌握位置控制、自动循环控制、顺序控制等各种典型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3、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4、掌握电动机的各种控制、保护及选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6学时,也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方向的实际情况略作调整,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详见下表1。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训练与综合实训一体化,企业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相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电气控制与PLC 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编程技巧、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分析、设计和制作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机电设备行业更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为毕业后就业及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高职办学的需要,紧密依托行业开发课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就业为先”的理念,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论证,与行业技术专家一起根据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驱动,按项目进行教学单元构建,将知识融合到项目和任务中。
课程内容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为指导思想,以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采用由课程组自编的十二五规划高职特色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利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省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硬件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训现场,率先采用独具特色的“一班一厂、即学即练制”案例教学模式,在做、教、学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实际工作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任务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运用,在项目、任务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PLC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PLC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介绍三菱FX2N系列PLC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项目和任务的完成,达到学习目标,最终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面向自动控制和新能源行业,培养与节电技术与管理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相关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术、技能,在自动控制领域从事生产、调试、维修、使用与管理、经营、服务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
(一)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1)具有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PLC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FX系列编程软件及其使用,掌握基本逻辑指令与步进指令编程、调试及其应用,了解功能指令及其应用。
3.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获得本课程信息的能力。
(2)具有PLC控制系统的接线、编程及调试能力。
(3)具有一定的PLC控制系统产品研发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课程实施(一)课程团队1.专任教师2至3人2.兼职教师2人左右(二)教学条件3.教室要求一体化实训室4.校内实训基地PLC技术实训室5.校外实训基地(三)课程资源1.教材编选姜新桥.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三菱FX系列)(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2.参考资料(1)姜新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2)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信息化资源一体化实训室五、考核评价(一)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占40%)和平时成绩(60%)(二)考核标准1、理论考核(笔试,内容如下)(1)电气控制基础知识(2)PLC特点、分类(3)FX2N系列PLC(4)基本逻辑指令及其应用(5)步进顺控指令及其应用(6)功能指令及其应用2、平时成绩本课程作为一门考查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到60%,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作业、上机操作评定等部分组成。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5 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 先修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学时:72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综合实训》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9月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三、课程设计(1)能力目标1.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典型控制设备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授课过程中注重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具体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2、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线路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6、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7、电气控制线路识读与设计8、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知识目标1.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器;2.掌握识读和设计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确定一定的载体,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大的基本模块)(1)设计的整体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学时:96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课程性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它是中职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并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进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不仅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等后续课程、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而且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取初、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
内容大致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正反转、降压启动和制动等部分.教学应在电气控制实训室中进行,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并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前期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同步课程: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后续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良好职业习惯与素养。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架构,重新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能力体系架构。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养学生自主资讯、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在一个团队的工作中通过沟通与交流,形成工作方案并具体实施,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与经验。
《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2070080使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计划学时: 54 学时计划学分:3学分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工业领域中电气控制技能的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工业现场中多种常见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典型结构及实现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典型设备对电气控制的要求及控制方法,能够分析、设计基本的控制系统。
主要任务是:1.学习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与作用;2.学习典型电气传动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线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3.了解常用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4.学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指令系统;5.学习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1)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各种低压电器的原理,功能及符号表示,电器控制系统原理图的识读方法,电器控制典型环节的组成特点及分析方法,常用电器的选择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电气控制的方法。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电磁式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起动、调速、制动电气控制的原理,经验设计法继电接触控制线路的一般方法; OMRON PLC 、三菱 PLC 及西门子 S7-200 的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设计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能力,常见工业设备及建筑施设备电控原理的识图、分析能力,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能力。
2、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规律,常用电器的选择及经验设计法,PLC 的指令系统及编程设计方法。
难点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和PLC 为中心组成的控制系统的读图和设计。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先修课程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电气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生产线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冶金、石化、能源、建筑等领域,因此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为了提高电气控制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电气控制教育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实施方案,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改善。
一、电气控制课程标准的制定电气控制课程标准是制定课程的基础,也是电气控制教育的基石。
制定电气控制课程标准要考虑到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关注实用性和操作性,确保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能够掌握基本的电气控制技术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需求。
电气控制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对电气控制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到行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制定出适合于电气控制行业发展的课程标准。
2、实用性。
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相结合的课程,课程标准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电气控制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针对性。
不同层次或类型的电气控制专业学生需要不同水平的课程标准,因此制定课程标准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适合其学习程度的课程标准。
二、电气控制课程实施方案电气控制课程实施方案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经过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及与电气控制行业企业的合作,制定出适用于当前电气控制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对电气控制知识的要求,并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1、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应注重实际操作与实验,结合案例分析、模拟仿真、试验检验方法来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PLC 编程两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为此,必须完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控制电路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继电-接触器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并能设计、安装、调试各种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后续课程:《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等。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教学内容:接触器、熔断器;电磁式接触器;低压断路器;继电器。
基本要求:了解控制电器的分类与应用特点;了解常用典型控制电器的主要特点及结构特征;掌握常用典型控制电路的用法,会识别常用控制电器及图形符号。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控制电路教学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基本要求: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绘制的国家标准化;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利用常用的控制电器和基本电路进行简单的控制电路设计制作。
第三章常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内容:CA6140车床的电气控制;M7130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Z3050搖臂钻床的电气控制;铣床电路电气控制。
基本要求:能阅读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况教学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基本要求: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和PLC 编程应用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PLC编程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应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2.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环境;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应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
三、课程大纲1.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1.1电气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1.2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3电路图符号和电气元件的标识1.4传感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2. PLC基础知识2.1 PLC的概念和分类2.2 PLC的工作原理2.3 PLC编程环境和基本指令2.4 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和接线方法3. PLC应用案例分析3.1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2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3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4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四、课程教学方式1.理论授课:教师讲解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实验练习: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的实际操作和编程练习;3.课程设计: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PLC程序的编写,实现简单的控制任务;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现实生产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案例,学习实际应用经验。
五、教学内容详解1.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的讲解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元件、传感器、执行元件、控制设备等组成的,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部分将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及电路图符号和电气元件的标识等内容,使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PLC基础知识的讲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控制设备,它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内部的元器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电气控制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与实训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课时: 88学时四、学分: 4学分五、课程目标:通过教学,熟悉各种电工常用的工、器具、仪器、仪表的用途并能正确使用,明了各种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用途与选择,能检测出各种低压电器及电机的好坏,能识读或设计常用的电气线路图,掌握基本照明线路与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步骤与规范,并能安全、正确调试,会检修一般故障的电气控制线路与普通三相电机,具有安全用电常识,具备初级维修电工知识与技能。
职业能力目标:●会常用工、器具、仪器、仪表的使用,如:电钻、顶拔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摇表、单臂电桥,转速表等,具有安全用电常识。
●能检测出各种低压电器及电机的好坏,会检修一般故障的电气控制线路。
●能识读或设计常用的电气线路图,特别是典型的电气控制实用线路。
●熟练掌握基本照明线路与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步骤与规范,并能安全、正确调试。
●初步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协调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教学遵循学以致用原则,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的任务。
本课程贯彻“项目引导,任务引领”的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岗位的实际项目为课题内容展开,再施以具体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必需的理论与技能知识点,始终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岗位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七、内容要求八、教学情境设计与建议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既讲理论更能指导实践,组织现场教学,师生多互动。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介绍
《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概述1、《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考取中级和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和PLC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
共6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32学时。
2、近五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
将《电工电子技术》中的电机控制部分和《PLC原理与技术》课整合成一门课程,包括“电气控制”和“PLC技术”和“机床电气维修”三大部分。
3、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能力结构中,本课程占有重要位置。
要求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原理及使用,能熟练阅读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和接线图,能进行技术改造;熟练掌握PLC控制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4、课程定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按照培养“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发挥我院机电专业教学团队优势,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用基于“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融合机电行业标准,构建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团队概述1、“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共有专业主讲教师5人,硕士2人、考评员5人,双师教师5人。
2、为满足“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开发,学院安排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先后参加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培训、工学结合课程实施培训、聘请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学锋教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
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岗位职业标准一一培养熟悉国家相关电气标准和工艺规范,掌握电器控制、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技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1、熟悉国家相关电气标准和行业规范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的基本知识3、掌握小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的基本知识(PLC编程、技术资料的编写)(二)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电工工具、安装配线工具2、能够完成小型电气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PLC编程)3、按国家标准正确绘制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元件布置图、电气设备接线图等电气图纸(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分析的能力2、具备创新意识、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5 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 先修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学时:72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综合实训》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9月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三、课程设计(1)能力目标1.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典型控制设备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授课过程中注重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具体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2、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线路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6、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7、电气控制线路识读与设计8、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知识目标1.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器;2.掌握识读和设计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确定一定的载体,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大的基本模块)(1)设计的整体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二、课程的概述1.课程的性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后续课程。
它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对生产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基本环节初步设计、分析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PLC控制系统进行I/O分配与系统程序设计的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合作共事、随机应变的协作能力;以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课程的定位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并且能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核,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机会。
前续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等。
后续课程:“维修电工(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与过程1.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按照“德能并举、工学交融”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将电气控制与PLC分为基本电气控制系统、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等四个模块,最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和PLC的编程能力。
(2)本课程所有教学模块结合本院实训(验)条件,按“教学任务布置、集体讨论编写教学计划、教学实施、院系评估、学生信息反馈”一个完整的过程实施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做到全过程开放,主要课程内容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联合校外合作单位完成学生的就业资格考证任务,通过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3)在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
本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符合实际教学。
2.课程开发的过程(1)深入学习、探索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课程设计方法,基于过程控制的理念,开发相关的课程项目。
(2)加强与企业合作,院、系领导组织教学人员本地区周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认真分析,在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总结并确定应用电子类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电⽓控制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定位电⽓控制技术是⾃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动化理论知识在实际⽣产中的应⽤,使学⽣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学习该课程可以提⾼学⽣的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是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课程。
3 课程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该课程在设计理念上,以电⽓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设备的设计、运⾏、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控制设备的管理、营销、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课程教学能⼒培养⽬标,以电⽓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设备的设计、运⾏、安装、调试与维护等项⽬为载体,并将项⽬分解为若⼲个任务⽤以培养和训练学⽣的职业岗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体,实施教、学、做⼀体化、典型的电⽓控制系统应⽤项⽬及引⼊企业真实⽣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理念如下:(1)基于校企合作开发⼯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聘请⾏业企业专家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带学⽣实习等⽅式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产⼯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使学⽣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
因此在本课程能⼒培养⽬标设置及学习情境设计上,基于⼯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原则。
(2)基于学习过程即为⼯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为了让学⽣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
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优秀班集体。
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作过程的完整性。
(3)基于以学⽣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采⽤⾏动导向的过程教学,教师通过制定⼯作任务书进⾏具体内容设定,通过学⽣⾃⼰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范、引导。
《PLC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PLC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课程标准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机器人方向)、全日制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核心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PLC编程两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为此,必须完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控制电路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继电——接触器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并能设计、安装、调试各种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①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及故障检修;②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以及PLC在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及电气系统分析与维护。
(2)知识目标①熟练应用基本指令和步进指令是PLC编程的基础;②功能指令:现代工业控制的许多场合需要数据处理,因而PLC制造商逐步在PLC中引入功能指令,用于数据的传送、运算、变换及程序控制等功能。
③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3)素质目标①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②形成具备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④具有热爱科学、积极创新的精神;⑤具有敬业爱岗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教学单元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五、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按照“德能并举、工学交融”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将电气控制与PLC分为基本电气控制系统、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等四个模块,最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和PLC的编程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本课程标准适应3年制中职学校。
二、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及相关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核心课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电子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B0075),后续课程有《智能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B0218)。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懂得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规范和使用要求,理解电机控制原理,掌握PLC的编程,熟悉控制线路安装调试方法,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1、知识目标懂得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规范和使用要求,理解电机控制原理,掌握PLC的编程,熟悉控制线路安装调试方法,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2、技能目标懂得电气控制与PLC控制的方法,具备电工上岗证和维修电工技能证中动力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五、参考学时与学分1.学时:1242.学分:7六、设计思路依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气控制与PLC的应用,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校企合作等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完成电气控制的典型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教学教案13顺序启动、同时停车控制电路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
复习旧知识(10’)
导入新课(10’)
(1)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生产机械或家用电器用到了顺序控制环节?
(2)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动作呢?
讲授新课(60’)
一、顺序起动、同时停车控制电路
生产实践中顺序起动、同时停车的控制电路方案很多,如图2-13所示是将“先起动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串接在“后起动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实现了起动顺序的制约。
图2-13 顺序起动、同时停止的控制电路
1.工作原理
2.电路的控制环节
3.电路的保护环节动画引入微课强化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
二、顺序起动、顺序停车控制电路
1.工作原理
2.电路的控制环节
3.电路的保护环节总结、布置作业(10’) 动画引入微课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是针对工业自控设备操作员、维护、检修、试验员所从事的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自动控制及机电设备,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和试验,故障排除及维护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故障检修等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是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3.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与线路的分析调试维护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并提升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机械特性。
(2)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正确选择及使用方法。
(3)理解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
(4)掌握对电力拖动装置进行选择和分析计算的方法。
(5)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与绘制方法。
(6)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7)熟悉典型机床的结构、运动情况及拖动特点。
(8)掌握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的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识读继电器一接触器的电气原理图、安装图。
(2)具有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
(3)能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典型线路的电气原理及掌握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保护措施。
(4)能分析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5)具有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技能。
(6)能对典型机床常见的电气故障进行分析与排故。
(7)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6)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等优良的职业道德。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是《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相、三相电路基本知识及计算能力,以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
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启动、调速、制动方法,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PLC技术及应用》、《变频与伺服控制技术》、《组态监控技术》等课程提供了必要的低压电器选用、电气控制线路装调、常用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等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如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故障处理能力,对学生学通学精后继课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为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送料小车自动往返的电气控制等4个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本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表2实践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五、教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按照规定选用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规划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1)上述教学内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2)教材应适应后续课程及本专业各相关课程的需要;
(3)教材深入浅出,概念讲解透彻,习题涉及面广,并配有大量实例,适宜高职学生学习;
(4)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
2.推荐教材
(1)《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华满香李庆梅主编;
(2)《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小春主编。
3.参考的教学资料
(1)赵承荻,黄旭.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乃夫.电机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六、教师要求
1.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电气工程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3.具有电气工程硬件系统设计经验。
4.具有扎实的电气控制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
5.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信息化资源应用和开发能力。
7.有理想信念、有良好职业道德、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七、学习场地及设施(设备)要求
电力拖动线路实训台24套,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实训台24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具体见表3。
表3学习场地与设施要求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
资源库等教学文件,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案例库、试题库、网络方案、布线标准、
工具软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
建立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九、考核标准与方式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但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还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利于今后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理论知
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评定。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既有理论知识考核,又有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具体评价方法和内容见表4。
表4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