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生活教育: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3、贝尔兰卡特制: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匾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4、知识表征: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

5、自我提高驱动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6、恩物: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和教学用品,也即玩具。他之所以把这些游戏材料命名为恩物源于其宗教思想。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自然界的万物虽统一于上帝的精神,但在发展中又显出外在的差异性、多样性。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六种,每一种恩物都有其象征意义和不同的教育作用。恩物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可进一步发展“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1 )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2 )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 3 )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一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政治社会化又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的活动,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从而为一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创造重要条件。

2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政治人才。现代社会强调法治,更加重视政治人才的培养。由于科技向管理部门的全面渗透,国家对政治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社会越发展,对政治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高,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就显得越重要。

3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政体,但也与国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越高,其国民就越能认识民主的价值,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越能履行民主的权利。而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政治独裁、宗教迷信和官僚主义则是比较容易推行的。

4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包含的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总体来看,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

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办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

目前,我们的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目的的研究,主要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如在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这是必要的,但又显得空泛和抽象,不利于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和操作。我们还应该深人分析各个方面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这样才能真正指导教育实践,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性”一般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但心理学上的“个性”更多地从个人人格特征上考虑问题,因此,简单地套用心理学中“个性”的概念来理解这里所讲的人的个性发展,我们认为是不适合的。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做驯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做工具,而不是主要当做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唯书唯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他们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他们的理想挂在别人的嘴卜;他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缺乏主人意识,对社会事务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弊端,直至今日,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