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641a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
7
• 4. 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全球,全
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 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 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 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
8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1~30天,平均18天。 •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
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 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 腮腺肿 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成人重,幼儿轻。 • 不典型病人无腮腺肿胀,而以脑膜炎、 睾丸炎等为主要表现。也有仅见颌下 腺及舌下腺肿胀。
.
9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 肿大时间: 1、3 • 肿大顺序: 一侧 →双侧 → 颌、舌下腺 • 肿大部位: 以耳垂为中心 • 色 泽: 亮而不红 • 质 地: 坚韧、触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边 界: 不清 • 腮腺导管: 堵塞,开口红肿、无脓 •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 淀 粉 酶: 增高
.
18
• 脑脊液检查 无脑膜炎表现的患 者,约50%病例白细胞轻度升高, 可分离出该病毒。
•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敏 感性强、特异性强,可作早期诊 断但不作常规应用。
• 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 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
19
(六)治疗
•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治疗,一般 抗生素无效。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 法对症处理。
.
5
• 2. 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
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 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 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 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
6
•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90%病例
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 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 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 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bbe26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f.png)
• 简称流腮
• 腮腺炎病毒引起 •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 丙类传染病
•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 等分离出病毒
•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 甚敏感
–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较快减轻脑膜炎症状,成人5mg,小儿2mg。
• 卵巢炎:5%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腰穿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禁食水,以避免在治疗中发生呕吐和吸入秽物引起肺炎,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症状 – 直接侵入引起; – 多见于儿童患者; –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 一般预后良好。
• 胰腺炎 发热:38℃ ~ 40℃
:恶心、呕吐、腹痛;<10%
睾丸炎:14~35%、单侧
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及尿量
• 睾丸炎:14~35%、单侧 流行情况:以冬春季为主。
密切观予药物降温,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 治疗:抗病毒 ;对症治疗
• 护理:1、消毒隔离;2、口腔护理;3、饮食指导; 4高热护理;5、病情观察;6、腰穿护理;7、心 理护理。
思考题
• 1、腰椎穿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3、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的正常值?
• 发病1~2天后出现 •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 腮腺炎病毒引起 •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 丙类传染病
•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 等分离出病毒
•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 甚敏感
–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较快减轻脑膜炎症状,成人5mg,小儿2mg。
• 卵巢炎:5%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腰穿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禁食水,以避免在治疗中发生呕吐和吸入秽物引起肺炎,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症状 – 直接侵入引起; – 多见于儿童患者; –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 一般预后良好。
• 胰腺炎 发热:38℃ ~ 40℃
:恶心、呕吐、腹痛;<10%
睾丸炎:14~35%、单侧
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及尿量
• 睾丸炎:14~35%、单侧 流行情况:以冬春季为主。
密切观予药物降温,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 治疗:抗病毒 ;对症治疗
• 护理:1、消毒隔离;2、口腔护理;3、饮食指导; 4高热护理;5、病情观察;6、腰穿护理;7、心 理护理。
思考题
• 1、腰椎穿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3、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的正常值?
• 发病1~2天后出现 •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ppt正式完整版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ppt正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fabf2850e2524de4187ed3.png)
• 发病季节:世界性疾病,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主,儿童机构可形 成暴发。
临床表现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脑炎 多于病后4-5天出现, 一痹23发睾时..生胰、般病丸患殖腺耳率 炎1者周系炎聋低又常内统于出见消并1现0于发失%发肿症;;热大脑可,腮炎有睾腺、恶丸开面心明始神、显消呕经肿退吐麻、 中淀胀积卵74诊%.上粉液其和巢断腹 酶 和它疼炎依部 阴痛据疼 囊心,,占痛 水肌可主成和 肿炎并要人压,、检发女痛多乳测附性。为腺血睾患不单炎清炎者宜侧、脂、5做甲-肪鞘血状酶膜清腺。炎 等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概 述—传染源
•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 • 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均 • 有传染性
概 述—传染途径
•
主要经飞沫传播(唾液及污
•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
孕妇感染本病后通过胎盘传
•
染胎儿
•
胎儿畸形或死亡,或增加流
•
产率
概 述—易感人群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征 • 甚至成为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有自限性,预 后一般良好。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肿 大 的 腮 腺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属的单股RNA病毒。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护理诊断
•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临床表现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脑炎 多于病后4-5天出现, 一痹23发睾时..生胰、般病丸患殖腺耳率 炎1者周系炎聋低又常内统于出见消并1现0于发失%发肿症;;热大脑可,腮炎有睾腺、恶丸开面心明始神、显消呕经肿退吐麻、 中淀胀积卵74诊%.上粉液其和巢断腹 酶 和它疼炎依部 阴痛据疼 囊心,,占痛 水肌可主成和 肿炎并要人压,、检发女痛多乳测附性。为腺血睾患不单炎清炎者宜侧、脂、5做甲-肪鞘血状酶膜清腺。炎 等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概 述—传染源
•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 • 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均 • 有传染性
概 述—传染途径
•
主要经飞沫传播(唾液及污
•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
孕妇感染本病后通过胎盘传
•
染胎儿
•
胎儿畸形或死亡,或增加流
•
产率
概 述—易感人群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征 • 甚至成为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有自限性,预 后一般良好。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肿 大 的 腮 腺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属的单股RNA病毒。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护理诊断
•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推荐优秀PPT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推荐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b75b9f1711cc7930b71682.png)
•
3、潜在并发症:脑膜炎、睾丸炎
•
急性胰腺炎等,与病毒侵害相关
•
组织有关
•
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病原体排
•
出有关
护理措施
• 呼吸道隔离 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约
3周
• 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
染;注意饮食;局部冷敷
• 降低体温 多饮水,物理或药物降温;
减少并发症
• 观察病情变化 有无脑膜脑炎、睾丸炎、
parotitis) 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方法,使患儿配合治疗。
机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上呼吸道并增殖→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增殖的病毒入血→病毒血症→播散入腮腺、颌下腺、性腺、胰腺
、乳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再度增殖再入血→引起炎症→不同症状。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1、该患者可能是什么病?
概 述—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世界性疾病,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主,儿童机构可形 成暴发。
临床表现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发病季节:世界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儿童机构可形成暴发。 睾丸炎 常见于肿大腮腺开始消退时患者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多为单侧 脑炎、面神经麻痹、耳聋 卵巢炎 占成人女性患者5-7%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有传染性 能够 开展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宣教 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1、该患者可能是什么病?
童15mg/kg静滴,疗程5-7天;也可用干 扰素 • 4.对症及并发症治疗 • 脑膜脑炎 脱水治疗,激素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等,可累及其 他腺体组织或脏体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 卵巢炎、胰腺炎等。
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
-
5
病原学
• 腮腺炎病毒属RNA病毒的副黏液病 毒科。
• 病毒颗粒呈不规则圆形,大小悬殊, 为100~200mm。此病毒对外界 抵抗力弱,不耐热,对乙醚、甲醛、 紫外线均较敏感。一般室温下经 2~3日后其传染性可消失。加热至 56~60℃后10~20分钟或70%乙 醇2~3分钟可灭火。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儿科 杨巧华
-
1
案例分析
患儿:余欣雅 科室:儿科 性别:女 年龄:6岁7月 床号:5床 住院号:143916
1. 患儿因“发热、双颌下肿痛半天”于2017-09-20入院。
2. 患儿今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低热,无寒战、抽搐,无头痛、咳 嗽、流涕,无呕吐、腹痛,未做特殊处理。现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 异常,为进一步诊疗而收入院。起病来,精神欠佳,胃纳睡眠差,大 小便正常。
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4. 流行特征
• 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 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 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 导 管
腮 腺 肿 大
开
口
红
肿
-
11
下颌下腺肿大
-
12
-
13
化脓性腮腺炎
-
14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 • 前驱症状可有中度发热、头痛、乏力、肌痛等 • 腮腺肿胀是最突出的症状。 • 起病1-2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2-4 d后对侧肿胀; •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弥漫性肿大,表面灼热,有弹性 感及
• 2. 传播途径 • 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
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
9
流行病学
•3.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 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 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 多于女。
临床表现
脑膜炎
并发症
其他
睾丸炎
卵巢炎
-
胰腺炎
17
腮肿特点
三
腮肿边缘不清 皮肤颜色不改变
不
无脓液
特
腮腺管口红肿
点
-
18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 肿大时间: 1、3 • 肿大顺序: 一侧 →双侧 → 颌、舌下腺 • 肿大部位: 以耳垂为中心 • 色 泽: 亮而不红 • 质 地: 坚韧、触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边 界: 不清 • 腮腺导管: 堵塞,开口红肿、无脓 •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 淀 粉 酶: 增高
5. 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
2
讨论
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表现有? 3.发病机制? 4.流行病学有哪些? 5.临床表现? 6.有哪些并发症? 7.治疗要点? 8.护理措施?
-
3
-
4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俗称痄腮。
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3. 查体:T 37.3℃,P 98次/分,R 28次/分,Wt 20kg,神志清,精神欠 佳,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双颌下肿胀,有触痛,双肺呼吸 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平软,病理反 射未引出。
4.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WBC 30.19x109/L,N/L85.5/8.4,HB129g/L。
-
20
并发症
• ㈡ 睾丸炎或卵巢炎 • 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故发病以成人为
多,发生率30%,常发生于病后6~10日,表 现为高热,睾丸肿大,疼痛,鞘膜腔内可有 黄色积液,多为单侧,疼痛持续5~10日消退。 病后约1/3病人睾丸萎缩,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 卵巢炎: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有 轻微的下腹疼痛,明显者卵巢可触及并有触 痛,但全身症状轻,一般不影响生育。
-
19
并发症
• ㈠ 神经系统并发症 •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儿童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在肿后1周内。也可发生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后2 周。约25%~50%可无腮腺肿大,
•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相同, 预后一般良好。有时还可并发颜面神经炎,脑室官膜炎, 多发性神经根炎,小脑共济失调,耳聋等。
-
21
并发症
㈢ 胰腺炎 发生率在10%左右,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4天止1周,表
现为体温再度升高,恶心,呕吐,上中腹疼痛和压痛。由于 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因此需作脂肪酶检 查,若升高(>1.5u/ml)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
22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血清学检查。 5、病毒分离
-
6
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
经口、鼻侵入人体
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
血循环
腮腺炎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脑膜炎
进一步繁殖 再次进入血流
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
-
7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飞沫传播
易感 人群
早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学龄儿童 无免疫力的成人
• 患者腮腺肿大前1d至肿大后3d均具有传染性。
• 15岁以下小儿是主要的易患者。
触痛; • 腮腺肿胀大多于48小时左右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
常;
• 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颌下腺或舌下腺亦可以受累。
-
15
临床表现
脑膜脑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少见惊厥 和昏迷。
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较少见。 其他:可有心肌炎、肾炎、肝炎等。
-
16
-
23
治疗要点
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
8
流行病学
• 1. 传染源 •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
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 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