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变性,通过非新生血管(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和新生血管紊乱(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的形成导致严重的中央视力损害。
AM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这是一种导致失明的不可逆转的疾病,是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也是西方国家老年人不可逆转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亚洲的AMD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尽管AMD不是中国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M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发达城市的AMD发病率高达15.5%。
因此,对该病认识的普及,以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多的关注。
什么是AMD?AMD是一种眼部疾病,会使您的中央视力模糊。
当衰老对黄斑造成损害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黄斑是眼睛控制锐利、直视的部分。
黄斑是视网膜(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的一部分。
AMD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AMD不会导致完全失明,但失去中心视力会使你更难看清面孔、阅读、开车或做特写工作,如做饭或修理房子周围的东西。
AMD在某些人中发生得非常缓慢,而在另一些人中发生得更快。
如果您患有早期AMD,您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注意到视力丧失。
这就是为什么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确定您是否患有AMD很重要的原因。
AMD非常普遍,报道显示美国有1100万人患有AMD。
晚期期AMD可能发生在一只或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患有晚期AMD会使您的另一只眼睛患晚期AMD 的风险更高。
AMD的类型和阶段有哪些?AMD 有两种类型:干性和湿性。
大多数AMD患者患有干性AMD(也称为萎缩性AMD)。
这是黄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的时候。
干性AMD分为3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它通常在几年内缓慢进展。
晚期干性AMD没有治疗方法,但您可以找到充分利用剩余视力的方法。
如果您只有一只眼睛患有晚期干性AMD,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您的另一只眼睛的黄斑区视力。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诊疗指南2022
英文回答:As a result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yellow—coloured variability (AMD) as a disease affecting the eyesight of older persons is increasing。
In orderto regulate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guide to the treatment of yellow—stained transsexuals of age。
The update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2022 will be updated 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atest medical research, with the aimof providing clinical doctors with more scientific andprehensive advi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re will be provided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patients,taking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as the age of the patient, the stage of illness, his or her vis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treatments。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一、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TCD 编码:BYT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 编码:H35.3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唐由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疾病分型参照《眼科诊疗常规》(北京协和医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非渗出型:几乎总是双眼发病。
黄斑区色素紊乱,散在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和萎缩,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融合,出现地图状萎缩。
渗出型:黄斑部玻璃膜疣融合,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神经神经上皮及/或色素上皮有浆液及/或出血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晚期形成机化瘢痕。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湿困证阴虚火旺证痰瘀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视瞻昏渺(TCD 编码:BYT080)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 编码:H35.351)的患者。
2.分型诊断属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住院前3个月接受过PDT、抗VEGF药物球内注射治疗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疗新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疗新进展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即是在老年人黄斑区出现的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退行性改变。
其特点是:玻璃膜疣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异常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地图样萎缩、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
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患AMD危险性高于男性。
多与光暴露、吸烟、高血压、高加索种族等危险因素有关。
临床上笼统的将AMD分干性(萎缩性)与湿性(渗出性)两型,区别在眼底是否有出血渗出和水肿,如有为湿性,反之为干性。
AREDS有关AMD分型:1、无AMD:无或仅有很小的玻璃膜疣(直径小于63微米);2、早期AMD:同时存在多个小的玻璃膜疣,和少量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直径63—124微米),或有RPE异常;3、中期AMD:广泛存在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至少有一个大的玻璃膜疣(直径大于125微米),或有未涉及黄斑中心凹的地图样萎缩;4、晚期AMD:累及黄斑中心凹的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地图样萎缩或有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神经上皮或RPE浆液性或出血性脱离、脂性渗出、视网膜下和RPE下纤维血管性增殖、眼底见盘状瘢痕)AMD临床表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型,色觉异常,视野检查出现中心暗点,萎缩性AMD眼底检查见黄斑区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玻璃膜疣,边界清晰。
根据玻璃膜疣大小分:硬和软疣,大小与视盘边缘的静脉血管直径(125微米)比较,小于63微米为硬疣,63—125微米可为硬疣或为软疣,大于125微米为软疣。
渗出性AMD眼底检查可见融合的软性玻璃膜疣以及深层和浅层的出血、渗出以及黄白色机化膜。
渗出性AMD均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CNV分为典型和隐匿CNV。
68%隐匿性CNV 可以通过吲哚青绿造影(ICGA)来确定部位。
根据病变的位置可见CNV分为中心凹外(病变后极部至少距离中心凹无血管区200微米)、旁中心凹(病变后极部距离中心凹无血管区200微米内)、中心凹下(中心凹无血管区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眼保健干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眼保健干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的视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眼保健干预对于控制AMD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眼保健干预措施。
一、早期诊断方法1. 定期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AMD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技术,可以观察黄斑区的病变情况,发现早期病变的迹象。
2. Amsler格子测试:Amsler格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患者可在家中进行。
该测试可以评估视力模糊、视觉变形等症状,及早发现AMD的病变。
3. 遗传检测:近年来,研究发现AMD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进行与AMD相关基因的检测,可以评估个体患病的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二、眼保健干预措施1. 营养均衡:饮食中含有丰富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E、锌等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鱼类等,对预防AMD有积极作用。
2. 不吸烟:吸烟是导致AMD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控制AMD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减少眼睛疲劳:长时间的电子产品使用、缺乏休息和眼保健操等因素都会造成眼睛疲劳,增加患AMD的风险。
适当的休息和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降低AMD的风险。
4.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发现AMD的病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5. 远离有害光线:长时间接触紫外线和蓝光对眼睛有伤害,会加重AMD的发展。
使用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等措施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总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和眼保健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期眼底检查、Amsler格子测试和遗传检测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AMD的病变。
同时,合理的饮食、不吸烟、减少眼睛疲劳、定期眼科检查以及远离有害光线等眼保健干预措施也可以降低AMD的风险。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全文
玻璃膜疣分型
• 根据临床表现、大小、位置等不同,玻璃膜疣分为4种类型。 • 1.硬性玻璃膜疣 • 2.软性玻璃膜疣 • 3.表皮玻璃膜疣 • 4.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物
玻璃膜疣分型
1.硬性玻璃膜疣:
• 彩色眼底图像中表现为小的(直径<63μm,相当于视盘边缘视网膜主要静脉 直径的一半,或1/24视盘直径)、散在的RPE下黄白色沉积物,边缘清晰, 在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均可见;
• 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 史
• 家族史 • 吸烟、饮酒史 • 饮食及服用药物情况
• 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 况等。
• 50岁以上初次就诊患者应询问患者主诉和相关病史。
AMD的诊断
(二)初步检查 • 检查裸眼视力 • 远近最佳矫正视力 • 眼前节情况 • 具有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力下降等疑似AMD症状的患者,均应进行Amsler方格表检查,
AMD的危险因素
(三)其他危险因素 • 4.饮食:
饮食习惯 摄入多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体质量指数较高 富含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鱼类)
富含水果、蔬菜、豆类和鱼的地中海饮食
AMD风险 ↑ ↑ ↓
↓
AMD的病理生理改变
• 外层视网膜、RPE、Bruch 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退 行性病变
长为1050~1060nm,穿透力更强,分辨率更高,检出视 网膜和脉络膜结构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
AMD的诊断
(六)OCTA检查 • OCTA能够无创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 • 与传统造影检查方法比较,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势
诊断推荐意见
•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联合OCTA作 为检查方法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23年):
➢ 建议早至中期AMD补充抗氧化维生素、锌(氧化锌或硫酸锌)、叶黄素、玉米黄 质、或者混合型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需达到一定 剂量材能产生获益;不建议补充脂肪酸。
➢ 早期AMD治疗显示,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可提高黄斑区色素水平和对比敏感度 ,但是目前无证据表明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能阻止早期AMD进展为中期或 进展期AMD。
方案具有一定程度获益。3+T&E方案较3+PRN方案注射给予次数多2-3针,注 射费用有一定增加,但在长期视力和形态学指标方面可表现出一定程度获益。
11
推荐意见5:对一种抗VEGF药物治疗不应答建议
目前,对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应答的定义和分类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 积液量(IRF、SRF和CRT)或出血量与基线相比增加,和(或)BCVA与基线或治 疗后最高BCVA相比丢失字母数>5个,为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无应答。
2. 2型MNV:起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穿过RPE后在视网膜下间隙生长,既往 称为经典型CNV。其合并的出血和渗出可直接进入视网膜下腔。2型可与其他 类型混合存在。
3. 3型MNV:既往称为RAP,异常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向外层 视网膜延伸。
6
推荐意见1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除外PCV或RAP),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 联合OCTA作为检查方法。
一名52岁的女性的右眼 A1:OCTA上只显示了BVN A2:相应的OCT b扫描显示浅层PED和视网膜下液体,增加了对 PCV的怀疑 A3:ICGA显示BVN(黄色箭头)和息肉(黄色箭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路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路径一、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称老年性湿性黄斑变性)。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干性ARMD:起病缓慢,双眼视力逐渐减退,可有视物变形。
湿性ARMD:患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或中央暗点。
2.眼底改变:干性ARMD:黄斑区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及地图样萎缩。
湿性ARMD:后极部感觉层视网膜下或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暗红、甚至暗黑色出血,病变区可隆起。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35.30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眼部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2.辅助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1)根据已有眼部辅助检查及视功能情况,选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视盘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眼科B超、眼底照相、视觉电生理等;(2)病因排查:进一步行实验室、影像学、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以排查相关疾病。
(3)对于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者,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评估。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针对病因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为常见的原因,根据病情及内科会诊意见调控血压、血糖、降血脂等;2.改善微循环治疗:给予全身及局部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3.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必要时行眼底血管造影,根据情况进一步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
4.保护黄斑区治疗:给予营养组织神经类药物5.对症支持治疗:激素应用时补钙、护胃、补钾等药物(八)出院标准。
眼科老年性黄班变性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老年性黄班变性本病是以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为特点的、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
类似于中医“视瞻昏渺”,有急性出血时亦可归之于“暴盲”。
多因肝肾两亏、气阴两虚、痰湿内聚等所致。
【诊断】1.年龄50岁以上,双眼发生对称性视力进行性损害,眼底后极部有多数黄白色大小不一、边界不很清楚的玻璃膜疣,或见地图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灶,眼底其他检查均正常者,即可诊断为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2 .老年人单侧突发性视力障碍,眼底后极部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大范围的视网膜深层及浅层出血或伴有玻璃膜疣者,应考虑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诊断本病有很大价值。
3 .注意与其他黄斑区新生血管膜疾病相鉴别。
如: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外伤、弓形体病、血管样条纹等。
【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肾两亏年逾五旬,腰膝酸软,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眼底后极部有多数玻璃膜疣或地图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灶,眼底其他检查均正常。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举例:熟地黄、生地黄、当归、山萸肉、枸杞子、山药、补骨脂、菊丝子各12g,茯苓、泽泻、五味子、牡丹皮、赤芍各10g。
4 .气阴两虚年老体虚之人,突然视物不清,眼底黄斑区大范围暗红色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确诊本病。
治法:益气养阴,和血明目。
方药举例:黄茂、党参、茯苓、山药、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龟甲、当归、牡丹皮、蒲黄、槐花、侧柏叶各10g,三七5g。
5 .痰浊内聚双眼视力渐降或单眼突然视物不清,眼底后极部玻璃膜疣融合成片,或见残留出血及大片渗出。
治法:化痰软坚明目。
方药举例:半夏、陈皮、茯苓、石菖蒲各IOg,石决明、牡蛎、龙骨各20g,赤芍、蒲黄、三七、山楂各5g。
二、中成药石斛夜光丸每次3g,每日2次。
三、针灸疗法常用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醪、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
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穴,中刺激,不留针。
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局限于黄斑区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是老年人致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光损伤、营养失调等因素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临床和病理表现,本病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两种:①萎缩型:患者多在45岁以上,双眼同时发病,视力缓慢减退。
眼底见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减弱或消失,后极部可见黄白色硬性玻璃膜疣。
后期黄斑区RPE萎缩,出现金箔样反光。
视野检查可见绝对性中心暗点。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玻璃膜疣及色素脱失处呈窗样缺损的强荧光,晚期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而表现出低荧光。
②渗出型:其特点为黄斑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常双眼先后发病,视力下降急而显著。
早期见黄斑区有边界不清、色暗、互相融合的软性玻璃膜疣。
随着病情发展,黄斑区出现渗出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的盘状脱离,并可发生视网膜下出血和视网膜出血。
在渗出、出血吸收后,黄斑区可见机化的盘状瘢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荧光素渗漏,同时可见出血性遮蔽荧光。
老年性黄斑变性由于病因尚不够明确,除一些支持疗法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者可试用激光光凝、激光透热及光敏化治疗。
部分病人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膜。
本病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的范畴。
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不足密切相关。
肝肾虚损,目失所养;脾虚气弱,痰湿内聚;肝郁气滞,脉络瘀阻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治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火,健脾益气,化痰利湿,活血化瘀为法。
治疗方剂1.杞菊地黄丸(汤)【组成】熟地15g,山萸肉lOg,山药10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10g,枸杞子12g,菊花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主治】老年性黄斑变性证属肝肾阴虚者。
全身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苔薄,脉细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西 医治 疗 进 展
管的形成 ,是一种对症治疗 。同时,激光稍过量 ,可以使 C V增生 , N 且对 附近的正常组织 也产 生损 坏【】视功 能将 2, 受到较大影响 , 操作必须谨 慎。 1 光动力疗法(D ) D . 2 P T P T通过冷激光加光 敏剂联合氧化 作用治疗 C V, 目前较为安全 有效 的治疗方式 , 治疗 N 是 但 费用昂贵, C V的类型 、 且 N 病灶 的大小 、 位置及活动性对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erl e au r ee eao , a —e tdm el gn r i g a ad tn
( N 组织。 C V) 激光光凝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 的新生血管 , 但
很难破坏活动性很 强的新生血管 ,也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
A D 是一种 与年龄相 关的重要 的致肓 眼病 , M) 多发生于 5 0 岁以上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 长而增高 。A MD是西方 国家老 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 原因… 。这种疾病会对老年人及 其家庭成员 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正在成为一个主要 的公共健康 负担 。近年来 , 国 A 我 M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 。由于 A MD可 引起 患者中心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 或丧失 ,为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控制或减缓病情 的发展进
疗的效果影响较大f 。 3 】
1 瞳孔温热疗法 ㈣ . 3
TT r 通过采用直径可调节 的大光
斑, பைடு நூலகம்波长达 80 m 的红外激 光连续 照射 , 靶组织 缓慢 1n 使 升温 , 消除 C V病灶的 同时还能相对保存病变表面视 网膜 N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课件
• 建议患者用Amsler表进行视力监测,如出现视力减退、视物 变形、眼前新的固定黑影等表现。可行FFA及ICGA来确定是 否转为渗出性AMD。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20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 又称湿性AMD,新生血管性AMD。
• 是指50岁以上患者黄斑区CNV发生及伴发 的视网膜下或RPE下出血、脂质渗出、视 网膜下积液,最终形成盘状瘢痕的视网膜 变性性疾病。
16
RPE光带不规则变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呈暗区,神经上皮 层轻微变薄。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17
RPE光带变薄,不均 匀,左侧光带增厚, 为光透过量增加所致。 神经上皮稍变薄。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18
治疗及预后
• 绝大多数的非渗出性AMD发展缓慢,视力预后较 好,少数患眼因进展到地图状萎缩或发生脉络膜 新生血管(CNV)而至严重视力减退。
• ①硬性玻璃疣:视网膜下边界清楚的黄白色小圆点状 沉着物。
• ②软性玻璃疣:视网膜下边界模糊有融合趋势的淡黄 色斑状或团块状沉着物。
• ③基底层玻璃疣:视网膜下孤立的微隆起黄色微小圆 点状沉着物。
• ④钙化性玻璃疣:视网膜下白而发亮,外观硬朗的圆 状或斑状沉积物。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圆形暗区,可融合呈条形暗区。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13
2/23/2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14
2/23/2021
地图样萎缩,透见脉络 膜血管荧光,边界清晰, 造影过程中,大小不变, 未见染料渗漏。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继发性青光眼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 手术治疗等方式降低眼压。
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
对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尽早进行 手术复位,以挽救视力。
低视力康复
对于视力严重下降的患者,可进行低 视力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06
康复管理与随访观察
康复期患者管理要点
视力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视力状况 ,记录视力变化,为调 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视网膜脱离
AMD患者视网膜可逐渐与眼球壁分 离,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继发性青光眼
AMD患者可能因新生血管堵塞房角 或虹膜新生血管,导致眼压升高,进 而发展为青光眼。
视力严重下降
AMD患者视力可逐渐下降,晚期患 者中心视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预防措施建议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控制全身疾病
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眼 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AMD。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
适用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导致的黄斑病变。
3
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应精细、轻柔,减少视网膜损伤和并发 症风险。术后加强随访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AMD患者视网膜下可形成异常的新 生血管,易导致视网膜出血、渗出和 瘢痕形成。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 完善指南内容,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
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AMD诊疗质量监控体系,对眼科医生 的诊疗行为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指
南的规范实施。
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 对眼科医生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指南的知 晓率和应用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与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与治疗一、引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眼科疾病,主要影响眼球黄斑区域,导致中央视力逐渐丧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D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展。
二、预防措施1. 饮食调整饮食对于预防AMD至关重要。
建议合理摄入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花生、核桃、红椒、菠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减轻视网膜细胞的氧化损伤。
此外,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对于维护视网膜健康也非常重要。
2.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引发AMD的危险因素之一。
尼古丁和酒精对视网膜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会加速黄斑区域的损害。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对于预防AMD具有重要意义。
3. 视力保护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和频繁暴露在强光下会使眼睛疲劳,增加患AMD的风险。
为了保护视力,建议使用护眼屏幕、适当调节屏幕亮度、定期进行眼部放松运动,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在强烈的阳光下。
三、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是AMD最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黄斑区域异常血管生长,减轻视网膜水肿,改善视力。
常用的抗VEGF药物包括阿昔单抗(ranibizumab)和贝伐单抗(bevacizumab)。
药物治疗需要经过眼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规范管理。
2. 护理和康复训练针对AMD患者的症状和视力损害,可以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和护理。
比如通过荧光素眼底照相等技术进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视觉训练可以通过锻炼其他视觉细胞的功能来提高患者的整体视觉能力。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不适合药物治疗的严重AMD患者,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治疗和视神经膜移植等方法。
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决定。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主要包括一代药物贝伐单抗和二代药物雷珠单抗,它们均可与所VEGF-A 结合,雷 珠单抗仅含FaB片段相比贝伐单抗相对分子质量更小,因此更易穿过视网膜,同时也较少触发补体Fc 片段介导的免疫反应
另一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Brolucizumab是一种人源单链抗体片段,是由诺华制药研发的新型抗 VEGF 药物,于2019 年10月由FDA 批准用于湿性AMD的治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与内皮细胞的增殖, 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与同类治疗药物相比,其具有分子体积更小、组织穿透性强、药物浓度 高、药效持久及注射间隔长等优点
之一,占全世界盲症的8.7%,预计2040年AMD患者将增至2.88亿
2
临床上将AMD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干性AMD又称为萎缩性AMD; AMD
另一种为湿性AMD又称为新生血管性
3 干性AMD约占所有AMD患者的80%-85%,视力预后相对较好
4 湿性AMD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是却对视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是导致出现眼盲的主要原因
而AMD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空气污染、吸烟 、光损伤等都使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处于氧化应激中 ,由于视网膜具有高耗氧性且长期暴露于光照,故对氧 化应激敏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氧化损伤增加,但抗氧化能力却 降低,修复系统的效率也随之降低,氧化系统和抗氧化 系统失去平衡, 最终加重组织损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Fra bibliotek发病机制AMD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参与 ,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吸烟、 营养摄入、肥胖)及环境因素(阳 光照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导致AMD的发生。以下就 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进行阐 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现状
2 1 视 网膜 或 R E细胞 移植 . P Fj 等 临 床 证 实 自体 R E移植 是 一 种 可行 ui i P
的治疗方法 , 但增殖性玻璃体视 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较 高 。 项技 术 尚需 要 大样 本 的临 床 对 照研 究 及 改 此
进 手术 方法 以减 少并 发症 。
A MD患者 的4 临床疗 效 观察 中发 现 : 期 A 年 早 MD患
其中渗出性虽然发病率低 , 但对视力危害大 , 表现为
脉 络 膜 新 生 血 管 (hrianoaclrao , N coo levsuai tn C V) d zi 及黄 斑部 出 血 、 出 ; 缩 性 病 变 发 展 缓 慢 , 在 渗 萎 现 还 没 有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年 来 , 内 外 学 者 对 近 国 A MD进 行 了大量 深 入 的研 究 , 对 A 但 MD 的发 病 机
等 研究表明, 单次和重复 P T治疗可 以部分或完 D 全 封 闭 A D 的 C V, 次 P T治疗 可 以封 闭 C V, M N 多 D N
降低 A MD引 起 视 力 下 降 的 危 险 性 。 D P T治 疗 不 影
响 病灶周 围的正 常视 网膜 和 脉络 膜 组 织 , 视 力 无 对
损 害 。 些研 究结果 都 提示 ,D 这 P T已经 逐渐 成为 一种 崭 新 的治疗 A MD 的简 便 而 有 效 的 方 法 , 别 是 为 特
大 多数 C V较大 或边 界不 清 , N 预后极 差 的患者 带 来
希望。 近张美 霞 等 报 告 应用 P T治疗 渗 出型 最 D
称A MD或 A MD) R 又称 年 龄相 关 性 黄斑 变 性 , 伴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规范(2021修订版)一、概述老年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并与年龄相关的一组黄斑疾病,其共同特点是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营养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和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
西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MD 已成为西方>55 岁人群最主要的视力损害和致盲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约有3000 万AMD 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此致盲。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AMD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AM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50~59岁、60~69岁、70~79岁与80岁以上各年龄段患者中,AMD的检出率分别为5.7%、13.5%、20.2%与23.5%。
二、诊断与随访手段(一)病史采集初次就诊患者应询问患者主诉和相关病史。
主诉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的时间、严重程度以及视物变形或视物中央暗点的范围。
出现症状期间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有无变化。
其他相关病史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基本人口学资料;眼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病史;家族史,尤其是AMD家族史;个人史,吸烟、饮酒史以及简要的社会史;饮食情况及药物、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
以上相关情况询问均是针对AMD的危险因素。
(二)初步检查首诊患者的初步检查包括成人眼部检查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与AMD相关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远、近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包括,双目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散瞳检查或直接及间接检眼镜检查,以准确发现AMD的体征。
对于有视物变形的患者,应该进行Amsler表检查,明确视物变形的范围,对于中心暗点,可以相对定位,自我监察大小变化情况。
(三)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OCT是目前唯一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横断面结构的检查方法,是筛查、诊断、随访AMD的重要检查手段,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前置镜眼底检查。
对于AMD患者,OCT检查可以发现玻璃膜疣的位置及大小、视网膜内水肿及程度、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下积液、出血,视网膜下或RPE下新生血管膜以及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否有RPE撕裂等。
另外,OCT 随访可以评估眼底病灶,如水肿、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对治疗的反应。
近年来OCT设备在扫描速度、扫描范围、分辨率、穿透力等方面不断进步,已有每秒20万次、波长1050nm的扫频源OCT,可对视网膜脉络膜结构进行清晰成像。
OCTA能够清晰显示与湿性AMD相关的新生血管膜、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相关的分支血管网甚至一部分息肉样病灶。
OCTA具有简便、无创的特点,在AMD患者的诊断和随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眼底血管造影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
FFA检查的临床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1)发现和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类型、病变定位和是否为活动性;(2)如考虑进行激光光凝或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FFA是指导治疗的依据;(3)检查再治疗后是否有持续存在或复发的CNV;(4)协助确定不好解释的视力下降原因。
ICGA是一项可以观察脉络膜循环的技术。
由于其穿透力强,它主要用于显示CNV的实际轮廓,诊断AMD以及评价某些特殊类型的AMD,比如隐匿性CNV,PCV或RAP。
三、分期与分类(一)早期AMD眼底中心凹两个视盘直径内可见到63~125μm大小的玻璃膜疣,但无RPE层异常。
(二)中期AMD眼底中心凹两个视盘直径内可以看到至少有一个大的玻璃膜疣(直径≥125μm),以及任何RPE异常。
(三)进展期AMD进展期AMD可以出现RPE脱离、新生血管性AMD或地图样萎缩,根据眼底的不同表现,可进一步分为干性进展期AMD、湿性进展期AMD。
1.干性进展期AMD干性进展期AMD的眼底表现为累及黄斑中心凹或至少疑似累及黄斑中心凹的地图样萎缩。
2.湿性进展期AMD湿性进展期AMD,需要进行相关特殊检查,如OCT、FFA、ICGA进行进一步诊断、分类、随访。
根据检查结果,湿性进展期AMD进一步可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新生血管性AMD和PCV。
新生血管性AMD又可进一步分为几个亚型:经典为主型、微小经典型、隐匿型和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 RAP),PCV也是新生血管性AMD的亚型,由于其治疗方法与其余几种亚型不同,所以单独列出。
(1)新生血管性AMD新生血管性AMD为CNV形成并引起出血和炎性细胞以及富含脂质液体外渗至视网膜间隙下,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网膜硬性渗出,视网膜神经上皮或RPE浆液性和(或)出血性脱离和视网膜下或RPE下纤维血管性增生等。
新生血管性AMD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中心凹下型(病变位于黄斑中心无血管区正下方)、中心凹旁型(病变距离黄斑中心无血管区中央<200μm)和中心凹外型(病变距离黄斑中心无血管区中央≥200μm)。
中心凹下和中心凹旁型又根据FFA中经典CNV的比例分为经典为主型(经典型成分≥50%)、微小经典型(经典型成分<50%)和隐匿型CNV(无经典型成分)。
经典型CNV意味着新生血管已经突破RPE 进入视网膜下腔,早期血管造影图像边界清晰的荧光素渗漏病灶。
造影中如找不到新生血管病灶特征的证据,但又存在渗漏,则为隐匿型CNV。
隐匿型CNV包括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和无源性渗漏。
(2)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 RAP)RPA特指隐匿型CNV合并黄斑周围视网膜内深层毛细血管的增生发展到视网膜下增生,进一步形成CNV。
I期视网膜内新生血管;II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浆液性PED,视网膜一视网膜血管吻合;III期CNV形成,血管性PED,视网膜一脉络膜血管吻合口。
(3)PCVPCV的眼底表现类似新生血管性AMD,但ICGA造影下PCV特征性病变是异常的内层脉络膜血管网在视网膜下呈息肉样扩张。
其眼底检查显示有浆液性渗出和出血,以及多发性和反复发生的RPE和神经上皮脱离,息肉部位可显示为视网膜下橘红色结节状病灶,可发生自发性大量视网膜下出血。
目前仍把PCV作为新生血管性AMD的亚型。
ICGA 是诊断PCV的金标准,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状或息肉状强荧光病灶,来自于脉络膜循环,出现在注射吲哚菁绿后的最初6分钟内,伴或不伴相关的脉络膜血管增生。
一般情况下,PCV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而活动性又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病变。
也可根据病变位置分为中心凹下、中心凹旁和中心凹外病变。
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和OCT证据之一,即可以诊断为活动性PCV:(1)因PCV导致视力下降≥5个字母,或者与此相当的视力下降;(2)视网膜下积液,伴或不伴有视网膜间积液;(3)PED;(4)视网膜下出血;(5)FFA显示荧光素渗漏。
(四)晚期AMD晚期AMD眼底表现为盘状瘢痕。
四、治疗与随访(一)早期AMD患者以观察为主。
若无症状,在6~24个月后随诊。
随诊时行常规成人眼科检查,无需行眼底照相或FFA。
若有新的CNV症状,应立刻随访,加做眼底照相和FFA检查。
(二)中期AMD患者应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叶黄素、玉米黄素、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也多有益处。
若无症状,在6~24个月后随诊,若有新的CNV症状,应立刻随访,行单眼近视力测试和Amsler表检查,需要时行眼底照相。
若有水肿或其他CNV的症状和体征,加做OCT和FFA。
(三)进展期AMD1. 干性进展期AMD若病变累及单眼,则需要补充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等抗氧化质。
而病变累及双眼则以观察为主,在6~24个月后随诊。
随诊时应行常规成人眼科检查,自发荧光、眼底照相,无需行FFA。
2. 湿性进展期AMD(1)新生血管性AMD对于各种部位的CNV,一线治疗均为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
对于中心凹外CNV,允许使用激光光凝进行治疗。
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抗VEGF药物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推荐初始治疗3次,每月一次,此后根据病变的活动性按需给药。
(2)RAP治疗建议使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疗法。
治疗方案同AMD。
(3)PCV对于非活动性病灶,要定期观察;对伴或不伴有症状的活动性病灶则要采取治疗。
位于中心凹外的病变可以采用直接激光光凝治疗。
位于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的病变,治疗的目的为维持或提高视力、消退病灶、减少复发。
一般首选抗VEGF治疗,融合蛋白类药物与单抗类药物相比,息肉样病灶消退率较好。
推荐初始治疗3次,每月一次,此后根据病变的活动性按需给药。
如病变持续、复发,可根据情况适时联合PDT治疗。
(四)晚期AMD晚期AMD以观察和低视力康复为主,帮助视力残疾患者适应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五、预后AMD的预后与AMD的分期、分型、病变位置、治疗是否规范及时有关。
随着大众对黄斑变性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早期就诊、规范治疗的比例正在上升。
早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视网膜结构,减缓视力下降、稳定或一定程度改善中心视力,控制各种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减少视力残疾的发生率,减轻因视力丧失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今天,规范治疗AMD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终末期低视力关怀和康复是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