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范文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和案例,学生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机制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我问道:“为什么会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它们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试图找到答案。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在课堂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这一章节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大气运动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如暴雨、台风等,让学生感受到气象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动态模拟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最后一节,是本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章的延伸和拓展。
首先,气候是对长期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在学习完“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后以“气候变化”为总结。
其次,本节着重以气候要素为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自然要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拓展,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突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阅读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气候变化等图表资料,说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根据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等图表材料,分析近现代气候的趋势和主要原因,并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来解释。
3.运用材料,从海平面、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4.能从三个不同角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掌握科学的读图方法,锻炼读坐标图和分布图的技能。
2.针对原因和影响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培养全球意识。
2.通过一些情景、辩论、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全球、我国及身边的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于气候变化,马尔代夫、乞力马扎罗山的皑皑白雪和澳大利亚大堡礁这三个地方的绝世美景即将消失。
【设问】这三个地方即将消失跟什么有关?一、阅读图表,认识气候变化【阅读图1】说出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技能指导】读坐标统计图步骤:读图名→地质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读横坐标和纵坐标→地质时期降水和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整体变化趋势→波动变化、冷暖交替、干湿交替总结图表地理信息→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阅读图2】说出历史时期的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总结图表地理信息→历史时期气温化特点是不断波动变化,冷暖交替【阅读图3】说出近现代时期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总结图表地理信息→近现代时期气温化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冷暖交替【归纳总结】【概念辨析】全球气候变化等于全球变暖吗?【过渡转承】近百年来气候变暖是我们非常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那为什么近现代时期气候变暖?二、温故知新,分析变暖原因【阅读图4】近百年来气温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设问】1.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变化?2.图中两者共同特征?3.假设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大气温度上升,你能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来证明吗?4.为什么近现代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速增上升?5.哪些不当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归纳总结】【过渡转承】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可以影响人类活动,因此我们看看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活动造成什么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学时)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已有接触,初步掌握读法,所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跨度更长。
作为高中课程讲全球气候变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深层次地分析原因,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以及思考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该节是本章大气内容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节中起到一总结的作用,整节内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PPT、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教师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活动设计是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联的,学生互动反馈比较好,参与性也还积极;可是到了最后“变暖怎么办?”的讨论就显得时间不够宽裕了,以后实际教学中必须调整分配好。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最后一节,是本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章的延伸和拓展。
首先,气候是对长期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在学习完“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后以“气候变化”为总结。
其次,本节着重以气候要素为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自然要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拓展,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突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阅读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气候变化等图表资料,说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根据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等图表材料,分析近现代气候的趋势和主要原因,并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来解释。
3.运用材料,从海平面、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4.能从三个不同角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掌握科学的读图方法,锻炼读坐标图和分布图的技能。
2.针对原因和影响提出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培养全球意识。
2.通过一些情景、辩论、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全球、我国及身边的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过渡转承】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可以影响人类活动,因此我们看看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活动造成什么影响。
三、合作探究,分析可能影响【第一组探究】材料一:对海平面的可能影响1.19世纪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百年0.10-0.15米。
读图5 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2.海水温度升高与海水体积海水温度温度升高海水体积增加5℃(高纬度海水温度)1℃0.01%25℃(热带海水温度)1℃0.03%3.因全球气候变暖,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盖正在融化,如果情况持续恶化,15年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盖将不复存在。
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范文
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范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1《地球的圈层》习者水平分析: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
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知识讲清讲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
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
根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
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
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案]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科学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展开表述,强化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构成和原产的认知。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原产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照分析,使学生读图思索气压拎、风带的原产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原产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认知。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到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到气压拎、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新课引入]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繁杂多样,既有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存有规模非常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就是怎样运动的?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成因:热力原因(3个)、动力原因(4个)(2)分布特点:①多寡气压相间原产②南北半球对称分布(3)性质特点:扰动湿润高压干活(1)成因: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近地面风(2)原产特点:南北半球等距原产(3)性质特点:西风湿润信风干3.气压拎、风带的季节移动:随其太阳照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拎和风带的构成:三圈环流1.气压带:第二节气压拎和风带(第2课时)[新课导入]画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并说明其运动情况?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冬、夏季海陆气压状态:陆高海低陆高海低[活动]p362.季风环流:——以东亚为基准②太平洋:阿留申低压西北季风(严寒)(2②太平洋:夏威夷高压东南季风(高气压)3.热带季风环流:——以南亚为例[活动]p38三、气压拎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案例1]1.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①原产:赤道的南北两侧②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③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6℃以上,年降水量2000mm以上)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①原产: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②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③特点:冬不热夏不冷,气温年变化较小,终年湿润3.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①分布: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②成因:夏季受到副高掌控,冬季受到西风影响③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活动]p39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总复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地图知识等难点内容。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户外考察、地图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4)巩固: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章节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地理景观:分析各类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地理数据分析:教授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数据,运用地理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本章节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2.作业提交前,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提高作业质量。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作业成果,促进交流与学习。
4.结合时事热点,如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详细讲解本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1.地球运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原理及其地理意义,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2.地图知识:介绍地图的分类、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案]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一、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时出现的交界面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4.锋: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一)冷锋与天气:1.冷锋的形成过程:2.冷锋产生的天气变化:(1)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暖(2)冷锋过境时:有大风、降水过程(3)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注意]分析冷、暖气团的运动状态;锋面的倾角;降水的位置及特点3.冷锋实例:(1)我国夏季午后的暴雨天气(2)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二)暖锋与天气:1.暖锋的形成过程:2.暖锋产生的天气变化:(1)暖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较低(2)暖锋过境时:出现锋前连续性降水(3)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注意]分析冷、暖气团的运动状态;锋面的倾角;降水的位置及特点3.暖锋实例:华南地区的春雨[活动]P42[习题]比较冷锋与暖锋的异同点(三)准静止锋与天气:1.江淮准静止锋:每年6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2.昆明准静止锋:每年1月~2月,出现在云贵高原地区●板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一、锋与天气:(一)冷锋与天气:(二)暖锋与天气:(三)准静止锋与天气:●教学反思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画图比较冷锋与暖锋的异同点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一)低压(气旋)与天气:1.低压(气旋)的气流运动状态:辐合上升2.天气状况:阴雨3.南、北半球的低压(气旋):4.低压(气旋)实例:台风(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态:下沉辐散2.天气状况:晴朗3.南、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4.高压(反气旋)实例:7月中旬长江流域的伏旱[活动]P44[案例2]1.台风及其危害:2.寒潮及其危害:●板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一)低压(气旋)与天气:(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2]台风与寒潮:●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2. 掌握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3. 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教学重点:1.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2.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3. 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原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2. 地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3. 图片和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2. 引发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二、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讲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的类型和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是什么?三、实例分析与练习(15分钟)1. 利用实例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具体案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2. 分组讨论并解答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理解;3. 练习题:请学生回答几个与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相关的问题。
四、概念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地球形状的变化,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3. 分组讨论并解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理解。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2. 让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利用实地考察或实验室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地球的地壳运动和形态变化;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深入探讨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相关议题。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探究自然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素养。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
1.教学活动: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b.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
c.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解答与反馈: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5.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活动,检验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后作业: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范文
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范文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
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章1一、背景分析1、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分析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内陆地区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准备课外搜集信息,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发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阅读,了解内容;整理信息,深入探讨;拓展延伸,培养情怀;互动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我将就这五个教学环节作逐一表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三幅图片,配上伴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为您带来的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①干洁空气:N2 、O2、CO2 等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2.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C);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2)平流层: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活动]P29二、热力环流: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活动]P30板书设计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 课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教学反思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 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风的形成:(1)高空的风: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板书设计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 课时)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2.水平气压梯度力:教学反思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 生物体基本成分氧-- 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 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 短波辐射)2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 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 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 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 力风(理论风)--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 力风(高空风)-- 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 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a、风向-风来的方向;b、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主要关注地球的层次结构以及地球表层的构造与变化。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结构与变化。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掌握地球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 能够解释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现象的原因与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内部变化:地震、火山活动。
3. 地球的外部变化:风、水、冰等地表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变化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和变化原因。
2. 实验法: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的过程。
3. 观察法:观察和分析地球变化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地球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地球的层次结构概念,让学生通过图示和简单解释了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地球的层次结构详细讲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特点,重点说明地球的密度分层和内部的热力活动。
3. 地球的内部变化通过讲解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变化对地表的影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分布规律。
4.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模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过程,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加深对地球内部变化的理解。
5. 地球的外部变化通过讲解风、水和冰等地表作用对地球表层的改造和变化,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6. 观察地球变化的例子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变化的实际例子,如地貌、气候等,让学生理解地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7. 总结和小结对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变化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范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1一、知识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4.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二、能力目标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导入新课】(放映幻灯片)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即地貌。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等变化,有哪些实例可说明地球表面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那么地表千姿百态的形态是如何营造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课题【讲授】内力作用【提问】哪位同学能够例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改变地表面貌的实例?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过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具体划分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力作用.一、内力作用【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4第一段和案例1,思考: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是否均匀?试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放映幻灯片】【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4、分类(根据运动方向和性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材料】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
【启发提问】 (1)上述地壳运动属于水平运动还是升降运动? (2)请预测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运动。
【活动】内力作用举例【放映幻灯片】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
【启发提问】 (1)请分析一下这里海岸变动情况?(2)设想一下升降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师总结】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讲授】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放映幻灯片】学生思考:渤海与台湾海峡两案例5、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教师讲解】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导入】外力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讲授】外力作用【提问】阅读教材P76第一段回答:1.外力作用的概念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学生回答】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放映幻灯片】1、概念、能量来源2、表现形式【导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讲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8第二段和图,思考:1.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各自形成原因?2.各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学生回答】1.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2.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用下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特点:(幻灯片展示)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上图教师进一步指导讲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2.地壳物质循环的特点(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2)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即内、外力作用(3)由大气、水、生物参与地壳物质循环并起重要作用而形成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
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1 .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隧道的良好选址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高中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