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的形成3
山岳的形成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3bc1ae8c6529647d272852d5.png)
背斜成谷: 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 3 )地形倒置 地形倒置 被侵蚀成谷地 外力作用 向斜成山: 向斜成山: 向斜轴部受力挤压, 向斜轴部受力挤压, 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 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形成山岭
4)判断依据 4)判断依据 岩层的新 老关系: 老关系:
背斜: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 向斜: 中心新两翼老 向斜:
地垒: 形成山岭,如华山、庐山、泰山 地垒: 形成山岭,如华山、庐山、 2)形态 ) 地堑: 地堑: 形成谷地,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形成谷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3)断块山: 地垒和地塹发育形成的山地和谷地 , )断块山:
3.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 .在山岳地区, 字形, 成“之”字形,原因是 A (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 B.增加线路长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
4.读下图回答问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___, (1)A处的地质构造是 背斜 ___,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 中间老, 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中间老,两翼新 ____________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 __________________ 。 (2)B处的地质构造是 向斜 ________ ,其形态特征是 岩层向下弯曲 ________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岩层向下弯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地质构造是 断层 __ ,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 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课件】山岳的形成
![【地理课件】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5aa52e112f60ddccdb38a022.png)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 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P81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 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 与断块山呢?
(三)火山
(三)火山
火山锥 组 成 火山口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二)断块山 (三)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二节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1、褶皱
岩层 地形 形态 判断依据 岩层出 露特征
背 岩层 (未受侵蚀)成 中心岩层较老 岩层从中心 斜 向上 为山岭,(久经 两翼岩层较新 向两侧由老
拱起 侵蚀)成为谷地
到新对称分布
向 岩层 (未受侵蚀)成 中心岩层较新 岩层从中心 向两侧由新 向下 为谷地,(久经 两翼岩层较老 斜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结构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的形态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二)断块山 (三)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结构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的形态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弯曲 侵蚀)成为山岭
到老对称分布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1、褶皱 2、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 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
思考:找石油和天然气应在什么地质 构造中找?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 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5f5310c647d27284b7351a1.png)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其基本单位是褶曲。
(2)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
(4)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5)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
(6)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7)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8)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疑难突破1.褶皱山和断块山剖析: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褶皱山。
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如华山。
因此识别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关键是区别两种不同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
如表4-3。
表4-3 褶皱和断层不同特征的对比2.背斜和向斜剖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两者的特征如表:表4-4 褶曲的基本形态3.断层的形成原因剖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山岳的形成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98a9028dd36a32d7375813b.png)
地形类 型 平原 山岳
土石方 (104m3) 3~5 11~12
桥梁(延 造价(万元) 长m) 24 60~70 45 170~200
山 岳 的 形 成
褶皱山
按成因分类 断块山 火山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THE END
火山 火山结构示意图
火山口 火山锥
火山通道
日本富士山
褶皱山
断块山
褶皱山
断块山
褶皱山
火山
断块山
火山
火山
三种类型山岳形态对比
褶皱山:连绵的山体 断块山:独立山体,有陡崖 火山
:锥形、盾形,Leabharlann 部平山岳地区的交通山区和平原地区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
中间老、两边新 中间新、两边老
a
c
北
b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 是b处开凿?
(从工程稳定性、地下水等方面考虑。)
地质构造 a 向斜 b 背斜
稳定性
差 好
地下水
利于地下水储存 不利于地下水储存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断块山
断层 含义 典型的地形
山岳的形成
山是怎样形成的呢?
山岳有多种类型,它们的形成
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褶皱山
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地形:甲 山 乙 谷 。 地质构造:甲 向斜 乙 背斜 。
思考:
在平坦的地表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背斜: 向斜:
山岳的形成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c20a862b2f60ddccda38a061.png)
褶曲的基本形态 判断依据 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形态 一般岩层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的新老 关系 中心部分岩 层较老,两 翼岩层较新
地形
成因 岩层上拱而成山
顶部受到张力,常被 侵蚀成谷地 岩层下弯而成谷
山岭 谷地
一般岩层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 层较新,两 翼岩层较老
谷地
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常成山岭
华 山 断 层
蜿蜒于崇山峻岭中的京九铁路 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学习目标: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4.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 想;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学习重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检测答案 1、B 2、D 3、B 4、D 5、D 6、D
要求:熟练掌握课本主要知识,不借助课本和学案,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褶皱?褶曲可以分为哪两类? 2、断层的概念
预习学案反馈
自主学习 (一):褶皱山
1、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褶曲的 基本形态有哪些?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3、褶皱山的规模都很大吗?
张 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大洋板块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合作探究
1、背斜和向斜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2、请思考P74活动1、2、3题,然后回答问题
乙
甲
3、完成学案上的表
4.2山岳的形成
![4.2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81720d4cc22bcd127ff0c5d.png)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活动题:
(1)地形、河流、沼泽、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 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要尽量避开陡坡,呈“之” 字形迂回前进。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避开 沼泽地。 (2)河谷平原。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 们 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 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由于差别侵蚀,
向斜
背斜部位反而低
于向斜部位,形
成背斜成谷,向
斜成山的现象.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 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便于施工。
华山处在秦岭山脉 的北坡,在地壳运 动中秦岭北坡发生 了大断层,华山的 北坡形成了陡峭的 断崖。
断块山:地壳断
裂上升所形成的 块状山体称为断 块山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线路延伸方向
在山岳地区, 人们通常优 先修建成本 较低、难度 较小的公路, 其次才是铁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 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山岳地区交通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延伸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 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 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 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 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坚硬的地壳为什么会发生褶皱呢?
板块构造学说
褶皱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褶曲
背斜 向斜
背斜
1 2 3
向斜
背斜
1 2 3
在经受外
力侵蚀的过程
中,背斜顶部
因受到张力的
影响。侵蚀程
向斜
度较大,而向
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蚀,因
而侵蚀程度较
小。
背斜
1 2 3
一段时间后,
4.2 山岳的形成
![4.2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d37556948d7c1c708a14566.png)
断层
压力 或张 力
破裂并沿 断块山地 破裂面有 明显的位 移
地质构造 形成 原因 基本形态
褶皱
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 平挤压力,使水平的岩层 发生弯曲
断层
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强 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 生断裂错开
背斜
有时成山岭, 但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
向斜
有时成谷地 ,但槽部受挤 压物质坚实不 易受侵蚀反而 成山岭
世界地形图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天
山
华山北坡大断崖
智利火山
中国长白山天池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沉积岩的形成
水平岩层在地壳巨大挤压力的 作用下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 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背斜 褶 曲 向斜 思考:你认为背斜和向斜各会形成怎样的地形? 3、褶皱山
形成地貌
泰山、庐山、东非裂谷、 华山等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实际用途
有良好的储油、 向斜盆地中,断层线附近易形成泉;修 气构造;岩层上 易储藏地下 建水库尽可能避开断层 隆不易塌陷,不 水 不易积水,易开 凿隧道
思考: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 (提示:可从外貌景观和地质构造的差 异进行分析)
1、从外貌景观看:断块山由于断层构造的存 在,常形成巨大的陡崖,山地由于平地拔起, 地势格外险峻。
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地形形态
侵蚀前地形 侵蚀后地形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褶曲 形态 背斜 向斜
岩层 形态
岩层新 老关系
4.2 山岳的形成
![4.2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fbe7bf9910ef12d2af9e746.png)
4.2 山岳的形成【学习目标】1. 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 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深入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要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______________,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褶皱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即褶皱的一个弯曲左图为一个褶曲图,岩层向上拱起的是_______,其中心(O 处)年龄比两翼(M 、P 处)____;岩层向下弯曲的是________,其中心(P 处)年龄比两翼(O 、N 处)_______。
右图是由一系列褶曲组成的_________图,岩层的弯曲程度说明________的程度有差异,由1—5,岩层受力程度越来越强烈。
左图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图。
正常情况下,背斜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形成山谷。
但因背斜顶部受_________作用明显被侵蚀而成为_________,相对地,向斜因没有被侵蚀或侵蚀很少,地形反而高出水平面成为_________。
(3)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
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__________山系,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系。
(4) 板块构造理论内容:①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由一些构造带(造山带、断层、地缝合线)划分为若干单元,称为板块。
②全球共六大板块,大板块里分为若干小板块。
③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的相O P M N对运动(彼此碰撞或挤压)构成了全球的基本面貌。
④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能量集中,多火山、地震活动及地热资源)。
◆ 板块边界:生长边界:板块背离运动导致张裂作用(海岭、断层);形成________(如东非大裂谷)、________(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
山岳的形成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68dc18eb9d528ea81c779d5.png)
2.下列高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 B ) A.黄土高原 B.哥伦比亚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3.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B ) A.武夷山 B. 泰山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
例.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地垒 地堑 向斜 背斜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D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__; C 容易储水的是:____; A B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__与___之间
泰山
汾河谷地
(三)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①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玄武岩高 原。如印度德干高原,美国西部的哥伦比亚高 原,冰岛等。
② 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如我国长白山的白头山天池。
②
火山的结构
火山口
长白山天池
乞力马扎罗 非洲屋脊
巩固练习:
1 下列有关三种成因的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褶皱山体岩层有断层,不连续。 B 庐山属于褶皱山体。 C 我国的长白山不属于玄武岩火山。 D 东非大裂谷是属于板块扩张形成的大断裂带
在地质上,向斜和背斜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像隧道,涵洞等工程穿过区 选择在背斜构造山体要比向斜构造山体 安全,稳定;另外,背斜构造也是良好 油气储存区。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 甲地还是乙地?
背斜 工 程 意 义
1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2 隧道的良好地址。 3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第二节
山岳:又称为山地,是陆地的骨架。 根据成因,常见的分类有——
• 褶皱山 • 断块山 • 火山
一
褶皱山
a 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 力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 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曲:褶皱的一个弯曲,从弯曲的形态 来看可以分为:Fra bibliotek背斜向斜
山岳的形成
![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7ac810716fc700abb68fc99.png)
小结: 小结:背斜与向斜
褶曲 岩层 名称 形态 背 向上 斜 拱起 向 斜 岩层新老 关系 中心老 两翼新 地形 实际意义
有良好的储 未受侵蚀—山岭 油构造; 油构造;修 久经侵蚀—谷地 建隧道 原因) (原因)
未被堆积—谷地 久经堆积—山岭
向下 弯曲
中心新 两翼老
容易储存 地下水
(原因) 原因)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__ )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 B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沪 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回答问题。(06沪 。( )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 )图中 地层为含水层 地层为含水层, 各地层为隔水层, 各地层为隔水层 因此在___处 填数码) 因此在 ①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 该处为向斜构造,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该处为向斜构造, 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 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飞v
板块学说内容: 板块学说内容:
1.地球表面岩石圈有六大板块组成; 地球表面岩石圈有六大板块组成; 地球表面岩石圈有六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动活跃: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动活跃: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 处常形成褶皱山系。 处常形成褶皱山系。
( 二 ) 断
—— 独 立 山 体
块 山
代表: 代表: 华山、 华山、 庐山、 庐山、 泰山
4.2山岳的形成
![4.2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3eefdb54b7360b4c2e3f6460.png)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从南土耳其开始,
一直到莫桑比克海 岸,横跨亚洲和非 洲,跨越50多个纬 度,总长6500千米 , 40多个带状和串珠 状的湖泊群。是一 条巨大而狭长的凹 槽一样的沟谷,宽 度大约50千米,两 边是陡峭的悬崖, 高差最大的达千米 以上。谷底有两条 平行的深长裂隙, 深达地壳底部,是 地下炽热岩浆喷出 的通道,这条通道 使裂谷带成为大陆 上最活跃的火山带 和地震带,共拥有 10多座活火山和70
板块
内部—稳定 边缘—活动
形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2)板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
对地表影响
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举例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板块 碰撞
陆块与陆块 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洋块与陆块
洋 块 俯 冲 带 附 近 —— 海沟;
陆块受挤向上隆起—
—岛弧和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东亚岛弧链、
思考:什么条件是“地形倒置”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 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 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中间新、两翼老 为向斜
老
新
新
老
老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内容
岩石A圈六被大断板裂块带的分划割分、成名六称大板快,大
板 层快上B中,不板又断块有运处小动在板不快断,运板动快之漂中浮在软流
火山口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
积而成的锥形体。
长白山天池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线路结构 线路分布格局 线路延伸方向
影响因素:修建成本、工程难度
【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ppt3
![【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ppt3](https://img.taocdn.com/s3/m/8770f12f16fc700abb68fc7d.png)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岩层 形态
背 斜 岩层 向上 拱起
地形
判断依据
岩层出露特征
(未受侵蚀)成 为山岭,(久经 侵蚀)成为谷地
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岩层从中心 向两侧由老 到新对称分布
向 斜
岩层 向下 弯曲
(未受侵蚀)成 为谷地,(久经 侵蚀)成为山岭
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岩层从中心 向两侧由新 到老对称分布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1、褶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2、褶皱山: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
思考:找石油和天然气应在什么地质构造中找?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 山呢?
火 山
(三)火山 火山锥 组成
火山口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二)断块山 (三)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结构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的形态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大西洋
东 非 裂 谷 带
海沟--岛弧链 安第斯山
碰撞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来自形成山脉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8ff6efb770bf78a652954de.png)
阿尔脾斯山下的瑞士 小山村
喜马拉雅山
(2)断块山
断
断
: 层
: ,
,
地 貌
断层水平位移:断错原有地貌 或派生若干地貌
岩石相对下降:谷地 或 低地 岩石相对上升:山岭 或高地 概念:由断层发育而成的 山岭和谷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断块山)
华山断层
庐山锦绣谷
断层.exe
(三)火山
概念: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 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 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组 成 火山口:火山湖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 下部坡度较缓 :大
白头山天池---火山 白头山天池 火山 口
山岳 _ 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1,交通运输 方
式 的 选 择
,
,
度
线 路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 和河谷地带
理由: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地势相对缓和
延 伸 方
需要迂回前进,同样的 直线距离,线路弯曲程 度和总长度大于平原 和丘陵地区
降低坡度, 避开坡度
练习
3,喜马拉雅山脉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C,一个大陆板块和一个大 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D,典型的断块山
�
向
形态 :岩层向下弯曲 中间新 岩层新老关系 两翼老
地 貌
谷地—内力作用 山岭—外力作用
C:\Documents and Settings\Bluewater\My Documents\dl17.exe
褶 皱
概念:有背斜 向斜 背斜或向斜 背斜 发育而成的山岭 山岭 和谷地 谷地. 谷地 规模:有大有小 例子:科迪勒拉山系 阿尔脾斯山— 喜马拉雅山
第二 节Βιβλιοθήκη 山岳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褶皱山, (一)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岩层受力发 ,褶皱的概念: 变形, 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 状弯曲. 2,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 ,成因: 大
高二地理知识点梳理:山岳的形成
![高二地理知识点梳理:山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3531d1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48.png)
高二地理知识点梳理:山岳的形成
地理是一门专门专门的科目,让我们在学习宽敞知识的同时能够领会我们伟大国家的风土人情。
想要学好地理并不能难,只要把握重要的知识点就能够得心应手,小编为大伙儿整理了高二地理山岳的形成知识点梳理一文,期望能够关心到各位同学们的复习。
高二地理山岳的形成知识点梳理
1.褶皱山:
●褶皱: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弯曲确实是褶皱。
其差不多单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腐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腐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成因: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构造: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4.山岳对交通的阻碍:
●阻碍交通运输方式:在山岳地区一样先修公路再修铁路,要紧考虑到对地势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阻碍线路的分:布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要紧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高一地理山岳的形成知识点
![高一地理山岳的形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242765998fcc22bcd10d90.png)
高一地理山岳的形成知识点中国有五大山岳,那么这五大山岳是怎么形成的呢?小编带大家来解答山岳的形成,探究山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山岳的形成一、山岳的类型及形成类型概念规模举例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规模有大有小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系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华山、庐山、泰山火山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冷却凝固形成规模大小不一日本的富士山,我国长白山主峰二、判断背斜和向斜1、做快的情况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不完整的要补完整)2、最科学的依据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3、利用向斜找水,背斜找油。
背斜向斜一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山岭谷地地形倒置(差别侵蚀)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1、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2、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褶皱与断层的区别在于断层处的岩层是不连续的,两侧岩体沿断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3、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山岳的形成王琴
![山岳的形成王琴](https://img.taocdn.com/s3/m/c3a4657d27284b73f2425088.png)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 水压力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 于地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中间老、两翼新 为背斜
中间新、两翼老 为向斜
新
老
新
老
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乙为背斜,甲为向斜)
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地形倒置” ?
山地的类型: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
一、褶皱山
1、褶皱的形成
背斜 2、褶曲的基本形态 3、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 统称褶皱山。
向斜
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 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
思考:
两个板块张裂的结果是什么?举例 ——形成裂谷或海洋或海岭,如大西洋、红海、东非 大裂谷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撞的结果是什么?举例 ——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链,如科迪勒 拉山系、东亚岛弧链;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如马 里亚纳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的结果是什么?举例 ——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断层面—陡崖 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 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或高地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图示
构造 地貌 举例
地垒 块状山或高地
地堑
断层构造地带 沟谷、河流
谷地或低地 华山、庐山、泰山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 岭和盆地的统称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新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为背斜 为向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明确课标要求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褶皱的基本形态;
2.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和褶皱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3.能够在不同的示意图中识别和判读背斜与向斜;
4.知道和理解断层的概念和断块山的形成,了解断块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2.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
设问:珠穆朗玛峰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
一、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多媒体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引导演示:以课本演示岩层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学生模仿。
多媒体投影:背斜和向斜的对比表格。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提问并点评。
多媒体演示:1.演示岩层的受力情况,说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的轴部因受力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
提问: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1.从地表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两方面比较背斜和向斜,其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2.在对有关地质示意图进行背斜和向斜判断时,不能单看其地表形态,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①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②通过观察岩层之间的关系,以恢复构造的原来面貌来判断。
多媒体投影:“华山、庐山、泰山”景观图
提问:“华山、庐山、泰山”属于哪种山?
学生阅读教材。
承转过渡。
2.断块山
多媒体投影:断层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要求学生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承转过渡。
除了断块山,还有哪种原因形成的山?
3.火山
多媒体投影:火山的喷发过程
教师点拨:学生应该掌握火山的形成、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等方面的知识。
设问:如何评价火山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思考后讨论。
教师总结: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火山对人类有利也有弊。
多媒体投影:本课练习
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构造地带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2.读下图,判断: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③④处有断层构造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④处反应海陆变迁
C.①处是盆地,②处是山峰,③④处反映地壳的升降运动
D.①②处是火山造成的地形,③④处将形成块状山地
3.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4.读下图,图中岩层由A到D,形成时代由新到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形态看,M是___________,N是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看,M是___________,N是___________,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
(3)M处地形的成因是___________,N处地形的成因是___________。
5.读“某地地质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来源: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