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案(共3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词语用法与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赏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知道“赋”的大体特点。赏读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明确学习要求

二、复习文体知识——赋(以前学过《赤壁赋》)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文采、平仄,多用对称整齐句式,多用铺陈手法。赋的种类及演变:骚赋(辞赋)(战国,屈原,楚辞)——汉赋(汉代)——骈赋(徘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代科举)——文赋(唐代末)。本文属于“文赋”)

三、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

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二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我们读过杜牧的诗歌:(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郁心的。他在《上知已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四、朗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回()不霁

何虹()妃嫔媵嫱

...

()()()

焚椒

兰()辘辘

()杳

不知()尽态极妍

()剽

掠()

鼎铛

()迤逦

..

()()锱铢

..

()()架梁之椽

()在庾

之粟

粒()()横槛

()呕哑

..

()()参差

..

()()

五、自主学习。指导自读课文1两段。

1、自读指导。

明确:要求反复研读三遍。具体进程是: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

2、解释词语。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②骊山北构而

西折,直走.咸阳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

③各抱

地势抱:适合,随着。

④盘盘焉

焉:……的样子。

⑤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

⑥复道行空

..

行空:横跨半空。

⑦不知西东

..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⑧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⑨而气候

...

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

3、明确: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

①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

②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雄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广、高。自“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就广、高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描写。

③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

背诵

六、当堂训练。翻译句子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读第二、三自然段。 一、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合作理解下列字词(第2段) ①辞.

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②辇.

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③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④为.

秦宫人 为:成为。 ⑤绿云..

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

⑥雷霆乍.

惊 乍:突然。 ⑦杳.不知其所之.

也 杳,深远;之:动词,往,到。

⑧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⑨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⑩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⑾而望幸.焉: 二、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层?

明确:第2段写阿房宫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 ①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

②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③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压转而写物的被践踏。 三、合作翻译第2段 四、背诵第2段

五、指导自读课文3段

1、补充注释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n )”——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2、注释词语。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②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 ③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⑤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⑥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⑦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2、分析第3段的内容和层次。

明确: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共分三层。

①“用之如泥少”以上为第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

②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

③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一炬”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2、合作翻译第3段

3、背诵第3段 当堂检测 填写名句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