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1000字1. 《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该诗描写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请简要分析其意境所表达的主题。

2. 诗人在《水调歌头》中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鲜明。

请举出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对比,并简述其效果。

3. 苏轼的《水调歌头》选用了特殊的词调,与之前的传统诗歌有所不同。

请简要分析这种词调的特点,并探究其在诗歌表达上的作用。

4. 《水调歌头》中的“人生如梦”至今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请结合诗句,探讨其意义,并阐述其对于现代生活的启示。

5. 在《水调歌头》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与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有何异同?请结合实例作一对比分析。

6. 苏轼的《水调歌头》被誉为“宋词之祖”,影响至今。

请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其为后世诗词作品的影响和启示。

7. 读完《水调歌头》,你有哪些感悟和体会?请结合自身经验和思考作一篇心得体会。

8. 《水调歌头》在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同时,又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

请分析诗句中的时代元素,并探究其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9.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意境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请举例说明这种意象表现手法,并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10. 《水调歌头》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一生的代表诗篇。

请结合诗句和个人见解,探讨苏轼晚年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

11. 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和无常变化,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表达方式显得淋漓尽致。

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苏轼的《水调歌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

请通过阅读《水调歌头》,分析其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水调歌头》。

通过课文《水调歌头》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

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苏轼《水调歌头》练习”,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

他与其父亲及弟弟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解释下面句中词语的含义:
㈠把酒问青天㈡不知天上闾阙㈢我欲乘风归去㈣起舞弄清影㈤何似在人间
㈥不应有恨㈦何事长向别时圆㈧但愿人长久㈨千里共婵娟㈩欢饮达旦
三、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表明作者对天上月宫生活向往的句子是:。

2、表明作者于“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间徘徊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思念远方亲人而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4、表明作者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5、表明作者对远方的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四、翻译并赏析下面的句子: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请你写出几句有关歌咏“月”的诗句。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轼《水调歌头》练习的全部内容,祝大家学习进步!。

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①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B.此词上阕开头四句,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

C.“一千顷”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流露出对仕途不满的哀怨之情。

1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阕。

(6分)
参考答案:
15.D(“流露出对仕途不满的哀怨之情”分析错误,全词体现出诗人坦荡与旷达,并无对仕途不满的哀怨之情。


16.①开头四句实写,描绘快哉亭的优美图景;②“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

③虚实结合,使得情致曲折蕴藉,意境开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北省中考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北省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

(6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

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答案:5.C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试题解析:这套题是考察了学生对词这一文体的认知,和词整体意思的理解和把握。

5.A选项中,谈到小序的作用。

宋词小序,本为词之附庸,用于补充说明词的内容,如交待背景、点明时序、说明原委等。

一般认为,宋词较多出现题序,始于张先;而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小序承载的功用越发明显,也由此开始转向繁复;到南宋小序甚至不再是词的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由此看,A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

B选项中,把酒问天见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因此没有问题。

C选项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苏轼《水调歌头》复习及中考试题精选备课人:邵秀娟高景涛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

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参见教材P111注释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

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练习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练习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水调歌头》①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

其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三苏”。

作这首词时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

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

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丰富又不离现实生活。

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

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1、翻译: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3、内容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⑴上阕:⑵下阕:4、上下阙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情感:上阕:下阕:四、细腻品味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检测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的祝愿,道出千载离人之思,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两句是2.《水调歌头》中作者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心胸,而对人事自然产生达观之想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水调歌头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集中练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苏轼( )遥问天上宫阙( ),何事长( )向别时圆?在月光低照绮( )户之间无眠,chánjuān( ) ( )有意,必定起舞弄( )人间清影。

2. 解释加点的词。

把酒问青天(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事长向别时圆( )3. 苏轼,字,号,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 )及父亲同为“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主题文意细斟酌1. 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 《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 ”的句子。

3. 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三、句段拓展善推敲[甲]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乙词以“芙蕖”喻指。

《水调歌头》赏析习题

《水调歌头》赏析习题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

【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

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

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

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

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主旨】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名句赏析】上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水调歌头》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精品练习题及答案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一首精品词作。

词中通过描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

词人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他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经受不住寒冷。

他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一、理解性默写:1.词人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提到“此事古难全”,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词人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二、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B)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词人是《水调歌头》的作者?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晏殊2. 《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把酒问青天B. 举杯邀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众星捧月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二、填空题1. 《水调歌头》中,“____”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____,____”描绘了作者与弟弟苏辙的兄弟情深。

3. “____,____”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哲理。

2. 描述《水调歌头》中诗人对明月的情感。

3. 请列举《水调歌头》中的三个意象,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四、翻译题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五、赏析题1. 情感角度2. 艺术手法角度3. 思想内容角度六、作文题1. 分析诗人的情感2. 哲理感悟3. 联想与想象4. 对比分析七、判断题1.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创作的,用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水调歌头》中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埋怨情绪。

()3.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题材属于咏史抒怀。

()八、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

”2. “但愿人长久,万里共蝉娟。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九、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其对应的诗歌手法连线:A. “把酒问青天” 1. 拟人B. “不应有恨” 2. 设问C. “起舞弄清影” 3. 虚写D. “何似在人间” 4. 直抒胸臆十、仿写题请仿照《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创作一句新的诗句:1. 仿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____。

部编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练习题含答案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节奏划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ēng)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中考古诗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汇编含解释习题

中考古诗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汇编含解释习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9《中考说明》有)宋·苏轼一、诗歌鉴赏赏析《明月几时有》,完成小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7.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不同的另一种词风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情感上都很出色,请简要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2.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而选择人间,看出他旷达乐观的胸怀。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表现了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思考。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苏轼古诗词专项练习

苏轼古诗词专项练习

苏轼古诗词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体现出了此景象。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勾勒出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英雄形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风波》(苏轼)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赏析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含义。

1、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内涵?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16、水调歌头【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某某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X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X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代表作品有:《念奴桥》《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中心思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原诗】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练习题

水调歌头苏轼练习题

水调歌头苏轼练习题1、对这首词赏有误的一项是(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有误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

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

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简“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的表达效果。

(2分)“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

(2分)6、指出下面词语或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7、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

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练习题一、填空题1.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其词牌名为______。

2.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______的向往。

3. 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______。

4. 《水调歌头》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词人对______的思念之情。

二、选择题1. 《水调歌头》的词牌名来源于()A. 李白的《将进酒》B. 杜甫的《登高》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苏轼本人的创作2. 下列哪项不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内容?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指代()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远方的亲人D. 优美的风景三、简答题1. 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2.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哪些情感?3. 请解释《水调歌头》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词的意境。

四、论述题1. 论述苏轼《水调歌头》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现代文化中有哪些影响?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五、翻译题1. 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翻译成英文。

2. 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翻译成英文。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水调歌头》的节选,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 这段词中“明月”象征着什么?2. “把酒问青天”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 “我欲乘风归去”与“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间表达了怎样的矛盾?七、创意写作题1. 以《水调歌头》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你对月亮的感悟。

2. 假如你是苏轼的朋友,你会如何回应他在《水调歌头》中的情感表达?写一封信给苏轼,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择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择题

《水调歌头》选择题及答案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常理。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解析】B上阕是把酒问月。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A没有“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4、下列关于《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古诗词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生天籁①,刚道②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庄生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谓自然界的声响。

②刚道:硬说。

③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前文“兰台公子”即宋玉。

12.下列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在扬州建造了平山堂,苏轼曾为平山堂写词,“山色有无中”句就选自该词。

B.上阕写景,虚实结合;下阕写景议论,借驳宋玉表达“风无雌雄,不以谪为患”一旨C.“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借描写眼前美景,寄寓词人身受贬斥际遇的感慨。

D.词人在篇末写出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词的一项是()。

A.刚健遒劲B.慷慨激昂C.典雅庄重D.旷达豪迈1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阕的画线句。

12.B13.D14.前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碧山映江,优美平静;后两句,狂风忽起,涛澜汹涌,白头翁驾一叶扁舟,在巨浪中掀舞。

前后动静斗转,动心骇目,凸显白头老翁搏击风浪的泰然气象,为后面阐发人生感悟做铺垫。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山色有无中’句就选自该词”分析错误,依据“认得醉翁语”可知,这一句应是欧阳修的诗句。

C.“一句借描写眼前美景,寄寓词人身受贬斥际遇的感慨”分析错误不是眼前景,应是记忆中情景,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D.“只要有长风千里,令人痛快,内心便会充满浩然之气,坦荡洒脱”分析错误,诗人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水调歌头》同步练习

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水调歌头》同步练习

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水调歌头》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鉴赏《水调歌头》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写作背景三.古诗原文和译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快乐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忧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
【巩固练习】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

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
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_____。

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2.给划线的字词注音。

(1)琼楼()(2)绮户()(3)婵娟()(4)宫阙()3.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何似在人间()(2)千里共婵娟()
(3)把酒问青天()(4)低绮户()
(5)乘风归去()(6)弄清影()
4.翻译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
________?
④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

6.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
“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
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0.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1.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
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

"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
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3.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4.请写出两句带有“月”的诗句,本文诗句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