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海南省中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年海南省中考)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
的和。
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 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
6.(3 分)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7.(2 分)C。
《水调歌头》中考试题
《水调歌头》中考试题(一)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4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2分)(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分)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12.(1)又恐何似(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门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2分)答:8.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答: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三)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苏轼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水调歌头》苏轼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
【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
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
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
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
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主旨】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1000字《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使用了具有富有韵律感的长调,以及动情的抒情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清新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生存观念。
在中考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这首诗的相关试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的赏析以及中考可能会考的试题。
首先,我们来阅读这首诗的全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满地花枝俏,著酒满川流。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水调歌头》通篇文句流畅、音律优美,气势恢宏,里面运用了丰富的比兴手法和符号主义,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用词、修辞手法以及主题思想:词语分析:1.丙辰: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2.满地花枝俏:指花开得很繁茂,及其艳丽。
3.著酒满川流:以饮酒的方式象征人生,把大瓢酒倒入满川之中,意喻浩荡人生中有喜怒哀乐,一切皆可以饮之以解忧。
4.把酒:饮酒;盈袖:指花、草等自然界中所以能散发出的迷人的气息。
5.不消魂:解释为“不在酒醉的情况下也能够感触到的美好”。
魂,在此指感触心灵的美好。
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的风景象征时间转移的不可逆性,说明时间的流逝,人的青春的飞逝。
作品特色:1.文句流畅,音律优美《水调歌头》这首诗的整体韵律非常流畅优美,具有浓郁的韵律感,文句之间的音韵相似而不雷同,显得十分悦耳动听。
2.丰富的比兴手法和符号主义在这首诗中,苏轼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借助自然界中的万物来比喻人生的喜怒哀乐,表现了深刻、独特的人生感悟。
3.充满诗意的哲理性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流连于饮酒欢乐之中的诗人,他墨染宫眉,人间重晚晴。
诗人以一种激越、缠绵、深邃的语言来赞叹生命,在表达对生命的珍视、对生活的拥抱的同时,也让人们深刻反思内心的真实、外界的现实与生命的本质。
中考可能考的试题:1.请简述《水调歌头》整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水调歌头》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主旨】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答:“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2)蕴含着诗人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揭示了人间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3)表现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话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人生不会完美,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面对生活,面对挫折。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部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13.诗词三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部编版九上全册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诗词简答题及答案姓名:班级: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四、月夜忆舍弟/杜甫五、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七、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八、咸阳城东楼/许浑九、无题/李商隐十、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十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习题】简答题:1、“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答: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2、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答: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
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3、“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答: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4、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写实吗?答: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前途渺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一、古诗文积累1.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2.位于南海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捷报频传,这是航天人一直心怀“,”[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并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5.《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特征,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诗句是:“,。
”6.《长沙过贾谊宅》中,在无疑处设问,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 “夕贬” 的诗句是:“, 。
”8.《商山早行》中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
”9.《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10.水与月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古文中优美的意境。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描绘了月下水波和水中月影,澄澈幽静。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2.《醉翁亭记》中直接点明作者的意趣不在于饮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句子是:“, 。
”13.《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14.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咏雪》中的“” 将雪比作柳絮,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则用白描全景式描写雪景,且妙用量词,同样形神兼备。
二、主题默写1.古代文人善于抒写身处逆境时的襟怀况味。
刘长卿以“汉文有道恩犹薄,①” (《长沙过贾谊宅》)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韩愈被贬途中,难抑“云横秦岭家何在? 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悲慨。
刘禹锡屡遭贬谪,“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他面对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豁达胸襟。
《水调歌头》知识梳理(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水调歌头》知识梳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作者作品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三、重点字词:宫阙(què) 琼(qiòng)楼玉宇低绮(qǐ)户婵娟(chán juān)四、词语解释:(1)达旦:到天亮。
(2)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3)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4)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部编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练习题含答案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节奏划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ēng)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统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统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中考复习题及答案13.诗词三首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诗文之《水调歌头》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水调歌头》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苏轼,字,号,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弟弟,世称“三苏”。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人称诗神。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二、词语解释1.丙辰中秋丙辰:纪年法2.欢饮达旦达旦:3.兼怀子由子由:4.把酒问青天把酒:把:5.不知天上宫阙天上宫阙(què):阙:6.我欲乘风归去归去:7.又恐琼楼玉宇琼(qióng)楼玉宇:8.高处不胜寒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胜:9.起舞弄清影弄清影:弄:10.何似在人间何似: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朱阁:绮户: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何事:13.此事古难全此事:14.但愿人长久但: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共:婵娟:三、诗意理解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译: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译: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四、阅读鉴赏1.理解性默写:(1)此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部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13.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二、简答题:1、“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2、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3、“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4、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写实吗?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6、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水调歌头中考试题及答案
水调歌头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水调歌头》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
B. 这首词写了作者忧愁国事和家庭不幸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水调歌头》一词中的“水调”的意思是指江水的蓝和白。
D. 《水调歌头》运用了丰富的意境描写和写实手法,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艺术享受。
答案:C2. 下列关于《水调歌头》的解读错误的是:A. 词中作者以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忧愁情感。
B. 词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C. 词中描述了蓝色江水和白色浪花,与作者心中的忧愁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D. 词中的“洪泽湖阔,何时见不平之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答案:A二、简答题1. 试述《水调歌头》中的主题及情感表达方式。
答案:《水调歌头》的主题是忧国忧民,表达了作者苏轼对社会变迁和个人遭遇的忧愁之情。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反衬自己的苦闷心情,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他运用丰富的意境描写和写实手法,通过对蓝色江水、白色浪花、山川河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壮、忧伤的氛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艺术享受。
2. 结合词中的描写,请简要概括《水调歌头》中的意象。
答案:《水调歌头》中的意象主要有江水、浪花、山川和河流。
词中的蓝色江水和白色浪花代表了美好而富有活力的自然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山川和河流则象征着社会的变迁和个人遭遇,通过描绘这些意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变迁的忧虑以及个人遭遇的痛苦情感。
三、论述题论述《水调歌头》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艺术价值。
《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首先,从文学上看,《水调歌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表达能力,成为中国古代词赋的典范之一。
它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意境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水调歌头苏轼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
水调歌头苏轼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水调歌头》苏轼【原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二、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3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含答案
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版本导航:◎统编九上第13课;◎语文九上第17课;◎苏教七上第14课。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有郁结到心胸开阔,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金题演练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B. “我欲”“又恐”“何似”几词,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清影”则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
C. “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其中“何事”一词,表达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之情。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分)C 【解析】词人开始苦闷、困惑,发出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后来想通了,变得豁达,感慨“此事古难全”。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答案-中考题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答案-中考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答案-中考题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XXX测试题
水调歌头XXX测试题水调歌头XXX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班级:姓名:一、理解性默写:1.XXX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XXX《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XXX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XXX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二、选择题:1、对XXX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B)A.XXX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XXX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心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禁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XXX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常理。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B)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终身很难十全十美,只需人人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幻想的某些思想矛盾.B、这是一首XXX怀人的抒怀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解析】B上阕是把酒问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水调歌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3水调歌头(宋)苏轼【名句默写】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3.____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4.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两句与李白“青天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6.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和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作者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
2.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苏轼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
【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
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
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
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
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主旨】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二、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下列关于《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阀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阂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简答题:1、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2、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二、选择题:1、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常理。
2、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解析】B上阕是把酒问月。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A没有“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4、下列关于《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阀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阂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C.有误,“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理解有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也曾对月缺人分离有怅惘之情;三、简答题:1、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答:“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
(2)蕴含着诗人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揭示了人间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3)表现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句话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人生不会完美,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面对生活,面对挫折。
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这两句表明情谊的相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