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苏东坡传》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一之苏轼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
应试苏东坡传林语堂阅读答案
应试|苏东坡传|林语堂|阅读答案应试|苏东坡传|林语堂|阅读答案①殿试的日子到了。
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
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
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
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
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
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
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
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
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
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
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
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
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②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
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
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
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
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
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
在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
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③苏东坡这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这次引用历史事例,却失之疏忽,而且在试卷上杜撰了几句对话。
他发挥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
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
”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一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苏东坡传》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苏东坡传》1.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答案:文第一段划线句交代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为下文写黄河决口,洪灾产生,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做了铺垫。
2.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
答案:写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突出苏东坡在当地的影响力。
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
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
3.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答案:表现: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
思想根源: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
认识:。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着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篇一:苏东坡传阅读考级题库】>1、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由。
()2、苏东坡去世后,孝宗时溢号文忠公。
()3、苏轼为纪念求雨成功而把后花园亭子改名为“喜雨亭”。
()4、“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因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而遭罢免。
()5、“东坡居士”别号由来:苏轼被贬徐州务农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
()6、苏东坡上湖州任职因《谢恩表》中关心农人无粮食而入京受审,史称“乌台诗案”。
()7“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像苏轼的第二故乡。
()8苏堤是苏轼在疏浚西湖挖出的泥筑成的一道堤坝。
()9、在王安石变法政争中反对派之首是苏东坡。
()10、“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飞蓬”象征了苏东坡一生漂泊。
()11、苏轼最难过而又写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是在任密州太守时。
()12、“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东坡用的是“八面受敌读书法”。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
()14、雄心万丈的神宗皇帝信任苏东坡,反对变法。
()15、苏东坡在惠州白鹤峰的住所经后人辟为“小住胜地”。
()16、苏东坡认为养生须卫生环境、运动锻炼。
()17、苏轼为农民祈福,但妻子朝支却染疫而亡。
()18、苏东坡到海南岛时,宋朝统治下的大多是汉人。
()19、苏东坡到海南设法改变了当地人杀牛祭神治病的风俗。
()20、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让我们感受到苏东坡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
()21、苏东坡调到河中府的任命取消,改任徐州太守。
()22、苏东坡喜爱徐州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为“小住胜地”。
()23、王安石曾花巨资疏浚黄河水道,却以失败告终,苏东坡指导有方,最后取得了治水的大胜利。
()24、苏东坡喜欢炼瑜珈,还赋给了瑜珈几项中国要素。
()25、苏东坡迷恋炼丹,他曾到道观闭关七七四十九天。
()26、苏东坡在徐州治水成功。
()27、苏东坡曾与程颐结怨。
()28、自从苏轼兄弟在雷州罗湖醉游之后,罗湖改为西湖。
文言文《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关中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汇于城下。
轼诣武卫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李定等遮其表语以为讪谤,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
既至杭,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请外,出知颍州。
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
遂以本官知英州,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昌化,故修耳地。
初俄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修人运甓畚土以助之。
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苏轼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B.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C.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D.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幼时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苏 轼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苏轼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答:B解析: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
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 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
C.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答案:C【解析】(唐朝刺史是州最高行政长官,而非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汉代才是。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
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
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
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
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答案. D【解析】(不是首次任职,从“再莅杭”可以看出来;“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错,还用来排泄湖水。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宋史苏轼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宋史苏轼传》含答案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遵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徒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B.怀民亦未寝./暮寝.而思之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愿人长久D.轼庐.于其上/南阳诸葛庐.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河将害城事急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甲】文结尾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12.✬【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苏轼怎样的性情品质?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9.D 10.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①“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
②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③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闲游赏月。
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5-1苏东坡传(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含答案)
苏东坡传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斐.然/翡.翠盘桓./煊.赫覆.盖/狂放不羁.B.杀戮./指戳.戏谑./虐.待歉.疚/意犹未慊.C.湫.隘/龙湫.蹶.然/蹶.子醇.甜/纯.洁无瑕D.鲈.鱼/泸.州缆.绳/橄榄.蔷.薇/帆樯.如林解析:选D。
A项,fěi,huán/xuān,fù/jī;B项,lù/chuō,xuè/nüè,qiàn/qiè;C项,jiǎo/qiū,jué/juě,chún;D项,lú,lǎn,qiá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携眷颧骨匀亭推心置腹B.唾弃戏谑鹤唳夜阑风静C.窥探桂淖临皋余音袅袅D.徜怳颍河清宴无以侑解析:选B。
A项,亭-停;C项,淖-棹;D项,徜-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苏东坡留恋在湖山之美的杭州,以天真快活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之所感,尽情歌唱出来。
B.辛亥革命前后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谣言、炮火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C.与傅雷夫妇素昧平生的江小燕为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冤叫屈,却被打成反革命,十几年过着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D.4月4日苏州西山景区发生快艇撞船事故,该事故已造成4名大学生殒命太湖,清明节竟成了孩子们的祭日,人们纷纷对此评头论足....。
解析:选A。
A项,狂放不羁:指任性豪放,不受约束。
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
B项,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C项,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
用在此处,属适用对象不当。
D项,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用在此处,属误用贬义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的文学对于神话的淘汰,或者说是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就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把神的意义贬低了。
2017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D试题答案:4.(6 分)(1)(2 分)C(2)(4 分)读懂内容:示例 1:我选(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旅。
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示例2: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命。
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出感悟:示例 1: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
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
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错误决定扼腕叹息。
∕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
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
∕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
示例2: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
苏特尔(祖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好结果。
∕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
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
【2017浙江省金华市试题】3.名著阅读。
(6分)(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文言文阅读《宋史苏轼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
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
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
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
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
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
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
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
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
苏东坡传
黄州生活的精神状态对东坡的创 作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 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紧张与愤怒全 已消失。 • 代之是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 而成熟、透彻而深刻的人生觉悟。 • 自我嘲笑——神性的笑。是沦落人类唯一 自救的美德。 • 随笔杂记、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 使命作用,却最受人喜爱。
第三 前后《赤壁赋》 • 《承天寺夜游》 诙谐幽默,善于自嘲 旷达乐观,寄情山水 宁静欣悦,光明澄澈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性格特点?
(1)旷达乐观。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潇
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有 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3)诙谐幽默,善于自嘲。比如苏东坡提到他和马梦 得同年出生,自嘲当年出生的人都不会富贵。 (4)有洞透人生的智慧。比如第一次游赤壁,感悟到 人生须臾、自然永恒的哲理。 (5)寄情自然、逍遥自在。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余生”的词句和第二次游赤壁后的梦鹤,可以看出苏 东坡的超脱。
在黄冈的日子,苏东坡真的是在 其人生快乐幸福的时光吗?
• 黄州时期的苏轼可以说是他人生的最低点 • 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苏轼以他的智 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 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 • 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具有着在苦难中寻找 乐趣的罕见本领。
• “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 临,他总是微笑接受。”很少有人能如他一样 在一连串的打击下,仍保持乐观。 • 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 苏东坡却可以消解他经受过的磨难。于是他练 起了“瑜珈术”,寄情于书画,成了“东坡居 士”,自得其乐,已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人生,更加真切的懂得了人生。
乌台诗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传记选读习题:提能-精学精练1
苏东坡传[基础巩固层次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惝怳.(huànɡ)袅.袅(niǎo)荆棘.(jí)札.记(zhá)醇.甜(chún)木讷.(nà)家眷.(quàn)唾.弃(tuò)诙谐.(x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怳huǎnɡ;讷nè;眷j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文人中,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狂放不羁....、随性而行,给世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B.高晓松酒驾被拘的消息传出后,音乐圈里的人大都三缄其口....,不表态。
C.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推心置腹....,共谋国家和平统一。
D.苏东坡点头说:“这就是我之所短。
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跟谁说话,我都是喋喋不休....。
”【解析】A项,狂放不羁:放纵任性,不受约束。
B项,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C项,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D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不符语境,应改为“畅所欲言”。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苏轼传》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苏轼传》苏轼传(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侪(chái):辈,类;吾侪:我们这些人。
③畚锸: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
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27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7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276.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案】274.B 275.(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276.敢于担当(责任感强)、亲民爱民、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善于指挥、足智多谋等。
(意思对即可)【解析】274.本题考查断句。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苏轼在城上搭草棚居住,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城池。
应按语意为断句。
“轼庐于其上”是他的第一个举动。
“过家不入”是他的第二个举动,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使官吏分堵以守”是他的具体举措,让官吏分守各处。
《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
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5.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6.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合集8篇)
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合集8篇)篇1: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外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
⑥不韵:不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斯是陋室B.问今是何世C.不知木兰是女郎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小题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2分)小题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分)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小题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小题1:答题要点:开阔的胸怀。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的能力。
例句与D项中的“是”都是“这”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遵循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文章对“欧阳修”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篇2: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阅读附答案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
苏轼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轼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杨畋,字乐道。
进士及第。
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
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
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
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
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
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
岁余,贼益肆。
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
”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
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
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
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
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
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
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
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
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
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
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并使侍膳弛中,为宗庙计。
”旧制,内侍十年一迁于官。
枢密院以为九死一生,实乃更定岁数倍之。
畋言:“宜例如文武官僚基准,减其岁托福。
”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Bouzonville徒者,即为倍其年。
议者曰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掉。
畋自身利益将家,折节晴学问,为士大夫所表示。
初,山下讨伐蛮,家反问至,即为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溃诸峒。
及用之岭南,以不克斥,名称遂何如。
性情介谨畏每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戆直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b.性情介谨畏/每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戆直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d.性情介谨/畏每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戆直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居饮食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内史省,殿中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
林语堂《苏东坡传·试应》传记阅读题学生版2014/4/12【作家介绍】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作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内容概括】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
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第一篇: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林语堂《苏东坡传·试应》传记阅读题学生版2014/4/12【作家介绍】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作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内容概括】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苏东坡传》
1.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答案:文第一段划线句交代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为下文写黄河决口,洪灾产生,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做了铺垫。
2.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
答案:写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突出苏东坡在当地的影响力。
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
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
3.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表现: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
思想根源: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
认识:。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
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着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
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
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
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
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
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
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
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
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
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
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
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
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
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
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
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
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
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
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
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