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压缩效应
微悬臂梁结构的谐振式MEMS黏度传感器
iv n e r s i t y , X i ’ a n 7 1 0 0 4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l f u i d v i s c o s i t y me a s u r e me n t wa s s t u d i e d u s i n g r e s o n a n c e me t h o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l y, t h e l f u i d
程测 量需求。
关键词 : ME MS ; 黏度 ; 微悬臂 梁; 谐振; 传 感器 中图分类 号 : T P 2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8 4 l ( 2 0 1 5 ) O 5 — 0 0 0 8 一 o 3
Re s o na nt M EM S Vi s c o s i t y S e ns o r o f Mi c r o Ca nt i l e v e r Be a n r S t r u c t ur e
美制出硅纳米晶体管展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制效应
的 纳 米 材 料 的 相 关 数 据 是 无 用 的 。 且 现 实 是 只 有 少 数 组 织 传 感 器 , 其 灵 敏 度 将 随 纳 米 线 直 径 的 减 小 而 增 加 。 “ 们 计 我 对 产 品 中 的 纳 米 材 料 释 放 进 行 了 研 究 ,许 多 技 术 手 段 尚 未 划用 这 种 型号 的微 细 纳 米线 晶体 管 来开 发蛋 白质 生 物感 测 成 熟 。 所 以产 品 中 的 纳 米 材 料 和 纳 米 粒 子 并 不 能 确 定 是 否 器 。 ”沃尔特 ・ 胡说 ,小 直径 纳米 线依靠 本身 优势 ,可在 生 会导 致癌症 。 物 感 测 方 面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有 望 开 发 出 最 终 达 到 一 个 单 分
此 外 , 目前 现 有 的 结 论 既 不 是 关 于 产 品 中纳 米 材 料 的 高 , 能 产 生 更 高 的 载 荷 子 迁 移 率 。
释 放 也 不 是 关 于 其 暴 露 风 险 , 所 以 产 品 和 配 件 中 的 所 包 含
纳 米线 晶体 管 技术 主要 用于 制 造廉 价且 超 灵敏 的生 物
的 特种 高分 子高新 技术 产 业化 示范基 地 。
化 。尤 其是 用极 细纳 米线 制造 的晶体 管 ,在 空穴迁 移率 、驱
动 电 流 和 电 流 强 度 等 方 面 属 性 明 显 增 强 , 大 大 提 高 了 晶 体
管 的 工作 效率 ,其性 能 甚至 超 过最 近报 道 的用 半导 体掺 杂
据 介 绍 ,新 津 特 种高分 子 高新 技术 产 业化 基地 建设 主 明显 的量 子限制 效应 ,纳米 线的直 径越 小 ,电流越强 。该 技
要 依 托 新 津 县 高 性 能 纤 维 及 复 合 材 料 国 家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术 有 望 在 生 物 感 测 、集 成 电 路 缩 微 制 造 方 面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基 地 , 成 都 市 新 材 料 产 业 功 能 区 一 并 规 划 , 重 点 发 展 高 相 关 研 究 发 表 在 最 近 出 版 的 纳 米 快 报 上 。 与 将 分 子 材 料 、高 性 能 纤 维 及 复 合 材 料 、轨 道 交 通 材 料 、电 子 信 实 验 中 , 们 用 平 版 印刷 技 术 制 造 了 一 种 直 径 仅 有 3 他 纳
静电驱动的亚微米悬臂梁谐振器非线性特性
Ab ta t:A o i a e ha c 1mod lf rs b— c on c n ie e swa na y e n d t i a t sr c n nlne rm c nia e o u mir a tl v r sa l z d i e a1 nd isphy — s ia e ha i m s r s a c d t r vi e a t o e ia a i o xp rm e s Th l c r t tc lf r e c lm c n s wa e e r he o p o d he r tc lb ss f r e e i nt . e e e tos a i a o c wa s d t c e e t e r s na e s a e c n ie e e ms a s u e o a hiv h e o nc t t a tl v r b a nd a Pol t c l s r Do l r v br to a — y e a e pp e i a i n me s 密 工 程
O ptc n e ii is a d Pr cson Eng n e i i e rng
V 01 9 N O. .1 4
2 1年 4月 O1
Apr 2 . O11
文 章 编 号 1 0 — 2 X( 0 1 0 — 7 30 0 4 9 4 2 1 ) 40 8 — 6
ur m e y t m a a n o ob e v h r qu nc e p e nts s e w s t ke t s r e t e f e e y r s ons ur e Exp rm e a e uls s w ha ec v . e i nt l r s t ho t t
静 电 驱 动 的 亚 微 米 悬 臂 梁 谐 振 器 非 线 性 特 性
我收集的知识
微悬臂梁的工作方式微悬臂梁在与其谐振频率相同的激励的作用下谐振,当被测量作用在微悬臂梁上时,微悬臂梁的振动状态——振幅及谐振频率会发生相应改变,其改变量与被测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这样通过检测微悬臂的振动变化情况就能得到所需要的被测量。
压电微悬臂梁的工作原理在压电层的上下电极之间施加交变电压,由于逆压电效应,在压电层上将产生相应的变形从而带动微悬臂梁振动。
同时,由于正压电效应, 微悬臂梁的振动在压电层上将产生电荷的积聚计算微悬臂梁在空气中的共振频率的两种方法1.“弹簧一质量块”系统:2.瑞利法则带隙基准式温度传感单元光子产业中存在着一种基础材料——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
光子晶体是由具有不同介电常数(折射率)的材料按照某种空间有序排列的的其周期可与光波长相比的人工微结构。
介电函数的周期性变化能够调制材料中光子的状态模式,使光子带隙出现,当光的频率位于光子带隙范围内,它将不能在光子晶体中的任何方向传播。
因此,光子晶体也常称为光子带隙材料(Phtonic Band Gap Materials)。
光子晶体将成为光电集成、光子集成、光通讯的关键性基础材料,所以光子晶体又成为“光学半导体”。
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光子晶体成为当今世界范围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光子晶体的结构可以这样理解,正如半导体材料在晶格结点(各个原子所在位点)周期性的出现离子一样,光子晶体是在高折射率材料的某些位置周期性的出现低折射率(如人工造成的空气空穴)的材料。
如下图所示的光子晶体材料从一维到三维的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周期性的存在,而且三维光子晶体的结构图与普通的硅晶体单从结构是很相似的。
高低折射率的材料交替排列形成周期性结构就可以产生光子晶体带隙(Band Gap,类似于半导体中的禁带)。
而周期排列的低折射率位点的之间的距离大小不同,导致了一定距离大小的光子晶体只对一定频率的光波产生能带效应。
也就是只有某种频率的光才会在某种周期距离一定的光子晶体中被完全禁止传播。
静电驱动的亚微米悬臂梁谐振器非线性特性
静电驱动的亚微米悬臂梁谐振器非线性特性岳东旭;于虹;袁卫民【摘要】理论分析了亚微米尺寸的悬臂梁结构的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了非线性产生的物理机制.采用外部静电激励机制,使悬臂梁谐振器产生谐振,借助Polytec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检测了悬臂梁的频率响应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悬臂梁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即"弹簧变软"效应).实验证实了这种非线性效应几乎和交流电压无关,却随着直流电压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最大峰值偏移达到0.5 MHz.提取出3组-阶机械弹性系数分别为79.62,31.75和14.92 N/m,实验结果符合理论规律.对实验中的偏差做了进-步的分析和讨论,利用软件ANSYS对过腐蚀对结构刚度和频率响应的影响做了相应的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数据相吻合.%A nonlinear mechanical model for sub-micron cantilevers wa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its physical mechanism was research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eriments. The electrostatical force was used to achieve the resonance state cantilever beams and a Polytec laser Doppler v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was taken to observe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ur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ms have significant nonlinear effects (the spring softening effect) and the nonlinearity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n the AC voltage, but it is markedly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the DC voltage.The obtained maximum peak shift is 0. 5 MHz and extracted first-order mechanical elasticity coefficients are 79.62, 31.75, and 14.92 N/m,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the deviation of the experiment was also disccuss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overetching by wet chemical etching on the stiffness and frequency response were stimulated by ANSYS software. Inconclusion,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results are well coincid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1(019)004【总页数】6页(P783-788)【关键词】静电驱动;悬臂梁谐振器;非线性;频率响应【作者】岳东旭;于虹;袁卫民【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11 引言纳米线、纳米薄膜、纳米梁等[1-3]微纳结构谐振式传感器因其性能良好一直是微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静电驱动的微/纳米梁谐振器因其在质量、生物化学传感,信号滤波和无线传输等领域卓越的性能而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4-7]。
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
“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2)概念 (3)定义: (3)举例: (3)应用 (3)理论应用: (3)BCS理论 (3)量子霍尔效应 (5)实际应用: (6)IMEC开发的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利用量子效应使转换效率达30%以上 (6)研究前沿动态: (8)总结与个人观点: (13)概念定义:一维势阱模型中,粒子运动范围越小,能级差就越大,从这一规律定性地更复杂的三维体系就不难理解:普通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准连续能级在纳米颗粒中会变为离散能级,而半导体中本来存在的窄能障在纳米颗粒中会变宽,当这种能级差大于热能,电场能或者磁场能时,就会呈现出与宏观物体不同的反常特性,即量子尺寸效应。
举例:金属在超微颗粒时可变为绝缘体,磁矩大小与颗粒中电子数的奇偶有关,光谱线向短波移动,等等。
应用理论应用:BCS理论BCS 理论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所以也常意译为超导的微观理论)。
该理论以其发明者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利昂·库珀(L.V.Cooper)和约翰·罗伯特·施里弗(J.R.Schrieffer)的名字首字母命名。
某些金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会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在其间无损耗的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超导。
超导现象于1911年发现,但直到1957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提出BCS理论,其微观机理才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BCS理论把超导现象看作一种宏观量子效应。
它提出,金属中自旋和动量相反的电子可以配对形成所谓“库珀对”,库珀对在晶格当中可以无损耗的运动,形成超导电流。
在BCS理论提出的同时,尼科莱·勃格留波夫(Nikolai Bogoliubov)也独立的提出了超导电性的量子力学解释,他使用的勃格留波夫变换至今为人常用。
电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库伦力。
如果仅仅存在库伦力直接作用的话,电子不能形成配对。
但电子间还存在以晶格振动(声子)为媒介的间接相互作用:电声子交互作用。
纳米材料中的量子效应研究
纳米材料中的量子效应研究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纳米材料中量子效应的广泛研究。
量子效应是指当物质尺寸缩小至纳米级别时所表现出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纳米材料中的量子效应,包括量子限制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穿效应,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量子限制效应纳米材料的尺寸特征接近原子级别,因此,量子效应在纳米颗粒中起着重要作用。
量子限制效应是指当物质尺寸接近或小于其德布罗意波长时所发生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的运动将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从而导致材料的性质出现显著变化。
1. 电子结构的量子限制效应在纳米颗粒中,电子的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为显著。
这种相互作用将导致电子能级的量子限制效应。
例如,纳米颗粒中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将发生改变,带来新的能带和能级分裂现象。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还对器件性能的调控提供了新的途径。
2. 晶格结构的量子限制效应纳米颗粒中的晶格结构也会受到量子限制效应的影响。
当材料尺寸减小至纳米级别时,表面和界面的原子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将导致晶格的塌缩和畸变现象。
此外,纳米颗粒的表面能量比体积能量更高,从而导致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
二、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是指纳米材料中的物理性质随着颗粒尺寸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
尺寸效应对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纳米颗粒的尺寸通常与典型材料的特征长度(如晶格常数或波长)相当。
1. 光学性质的量子尺寸效应纳米材料在光学方面的性能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
当纳米颗粒的尺寸变小到与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光的散射现象将发生显著变化。
此外,纳米材料也表现出了光的色散、非线性光学和等离子共振等特性。
2. 电学性质的量子尺寸效应纳米材料中的电学性质也受到量子尺寸效应的显著影响。
当材料尺寸减小至纳米级别时,电子在能量和动量上受到限制,从而引起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运动的变化。
这些变化将导致电学性质的显著差异,如电导率、电阻率和介电常数的增大等。
掺杂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理论模型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掺杂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理论模型及分子动力学模拟马霞;王静【摘要】通过理论计算与模拟,研究分析了P元素替代掺杂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计算模拟了两端固支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尺寸、掺杂浓度与温度的变化.通过对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硅纳米梁长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最后考虑了温度效应,发现掺杂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从谐振频率的数值来看,硅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即温度对硅梁谐振频率基本无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掺杂浓度与温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影响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尺寸大小,掺杂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具有尺寸效应.%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technologies,silicon nanostructure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or the remark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atomistic or molecular dynamics and experiments.In this paper,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doping silicon nano-beam is investigated by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the semi-continuum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ccurately capturing the atomistic physics and retaining the efficiency of continuum model.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nanostructure is important for application design,which is considered by the Keating anharmonic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strain energy at finite temperature.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are also simulated by themolecular dynamic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P doped silicon nano-beam is influenced by the size,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onant frequ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ngth of the beam,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silicon nano-beam.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silicon nano-beam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but the changes of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not obvious.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has a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neither the effect of doping concentration no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 is obvious,the size is a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期刊名称】《物理学报》【年(卷),期】2017(066)010【总页数】8页(P243-250)【关键词】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掺杂;温度【作者】马霞;王静【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模拟,研究分析了P元素替代掺杂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计算模拟了两端固支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尺寸、掺杂浓度与温度的变化.通过对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硅纳米梁长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最后考虑了温度效应,发现掺杂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从谐振频率的数值来看,硅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即温度对硅梁谐振频率基本无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掺杂浓度与温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影响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尺寸大小,掺杂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具有尺寸效应.PACS∶61.72.uf,62.25.—g,81.40.Jj DOI∶10.7498/aps.66.106103随着纳机电系统(NEMS)的研究和发展,其在很多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超高精度传感器[1]、超大规模传感器[2−4]、开关[5]、高频谐振器等[6].作为基础结构的单晶硅纳米梁,其力学性能如杨氏模量和谐振频率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献[7]在2003年就已在实验上测量得到了超薄硅悬臂梁的杨氏模量及谐振频率的尺寸效应;基于Sun和Zhang[8]提出的计算简单立方晶格杨氏模量的半连续模型,Bao等[9,10]研究了硅纳米的载荷挠度与谐振频率;2008年,Wang等[11]用半连续模型计算研究了温度以及厚度对单晶硅纳米薄膜杨氏模量的影响;2015年,吕焕玲和王静[12]用基于Keating形变势的半连续体模型研究了掺杂浓度与厚度对单晶硅纳米薄膜的杨氏模量的影响.此外,一些研究人员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硅纳米结构的力学特性,如Gong等[13]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硅纳米片的杨氏模量;Cao等[14]与Pishkenari小组[15]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硅纳米线的谐振频率,得到了谐振频率的尺寸效应.2016年,吕焕玲和王静[16]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300 K下掺杂浓度以及长度尺寸对掺杂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发现掺杂浓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而影响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梁的尺寸.无论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还是着眼于未来的器件应用,研究掺杂单晶硅纳米结构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采用半连续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模拟了掺杂浓度、尺寸以及温度对[100]方向双端固支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是磷原子替代掺杂硅晶胞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的硅纳米梁结构,掺杂磷原子的硅晶胞如图1所示.本文讨论掺杂浓度分别为30×1020,15×1020,7.5×1020,3.75×1020cm−3,横截面积S为16A×16A,长度尺寸L从40A到60A(长度尺寸变化间隔∆L=4A,其中A 为硅晶胞的晶格常数,A=5.432)的硅纳米梁在不同温度时的谐振频率.2.1 谐振频率的计算微米及以上尺寸的材料主要采用基于长波假设的连续介质模型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能,当材料的尺寸进入纳米级时,纳米尺度材料与宏观尺度材料的结构相比,纳米结构展现出了一些优异的力学效应.同时,连续介质模型已无法直接应用于纳米结构中,需要建立一种连续介质模型与原子模型相结合的模型来研究纳米尺度材料的物理性能.2003年,Sun和Zhang[8]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出发,建立了对简单立方晶格的杨氏模量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半连续模型.半连续模型在符合长波假设的方向仍然使用连续介质模型来研究,在纳米尺寸方向从原子出发来研究.若研究对象为硅纳米梁时,半连续模型考虑的厚度与宽度方向从原子出发研究,由于长度方向连续,所以仍用连续介质模型进行研究.由半连续模型出发,文献[12]得到在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替代掺杂P原子的硅晶胞的形变能UP与纯硅晶胞的形变能USi,即其中a为每层原子的厚度;γyz为形变分量;N/m为硅原子与硅原子间的键伸缩力常数,N/m为硅原子与硅原子间的键弯曲力常数[17],=7.897×1020N/m为磷原子与硅原子间的键伸缩力常数,=1.561×1020N/m为磷原子与硅原子间的键弯曲力常数[18].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运动就会加剧,随之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动幅度就会增大.由于原子在平衡位置两侧的受力本来就不对称,且受力不对称的这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越来越显著,从而导致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晶体膨胀晶格常数增加.因此体系内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键长发生变化,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键长rij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由非谐Keating形变势模型[17]可知kb为键长的幂函数,kθ为键长与键夹角的幂函数,即幂函数形式如下∶其中,与rij分别表示体积未发生变化时的键长与变化之后的键长,kb0和kθ0均表示体积未发生变化的键伸缩力常数和键弯曲力常数.当考虑温度效应时,Keating形变势中的力常数也成为键长的函数.假设硅纳米梁的厚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均有N层硅晶胞,由于这两个方向的不连续性,需要从晶胞中原子的厚度出发[19],那么硅纳米梁的厚度与宽度均可表示为h=(4N+1)a.由于硅纳米梁长度方向是连续的,利用长度方向的对称性与周期性,可选择长为一个晶胞,厚度与宽度与硅梁相同的结构作为一个计算单元,则硅纳米梁计算单元的体积可表示为V=4(4N+1)2a3.当硅纳米梁的掺杂浓度为α时,硅纳米梁计算单元的形变能U可表示为将(1)式与(2)式代入(4)式可得那么硅纳米梁计算单元的形变能密度u表示为长度为L的单晶硅纳米梁在振型w(x)和频率为ω的条件下进行自由振动时,具有一定的瞬时挠度,梁的瞬时挠度公式可表示为下式[10]其中w(x)为梁的挠度函数,且其中w0为硅纳米梁中点的最大挠度值.硅纳米梁在振动过程中,不考虑其他能量耗散遵循机械能守恒,最大的动能Kmax表示为上式中,为单位长度的质量,B为硅纳米梁的宽度,ρ=2.33×103kg/m3为单晶硅纳米的质量密度[20].掺杂硅纳米梁的应变势能Ws表示为将(6)式代入(10)式得到掺杂硅纳米梁的应变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WS=Kmax,即可得到下式∶由谐振频率f=ω/2π,可得到掺杂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解析式∶由谐振频率的解析式可以看出,硅梁的谐振频率随着长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键长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键长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即硅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2.2 计算结果与讨论当掺杂浓度为7.5×1020cm−3,横截面积S=16A×16A时,不同长度硅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键长随温度的变化采用文献[21]的结果.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大,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逐渐减小,但是减小的趋势不明显,几乎呈现的是一条平线,即温度对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几乎不影响.其次,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随着硅纳米梁长度的增加,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减小,并且每个长度之间的谐振频率的数值的间隔是逐渐减小的,也就是说,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并不是呈现线性减小,而是随着长度的增大,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减小的趋势逐渐减小,此结果与文献[22]基于共振频率表达式拟合的理论曲线趋势是一致的.由振动频率的求解式f=1/T(T为振动周期)可知,振动频率与振动周期成反比关系,由于梁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则振动的周期越大,周期越大时频率越小,所以硅梁的谐振频率随着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长度L=60A,横截面积S=16A×16A时,不同掺杂浓度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硅纳米梁的长度以及横截面积一定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但是从谐振频率的数值来看,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减小的值非常小,减小的趋势基本呈线性,此结果与文献[23]所得结果的趋势相同.当温度与尺寸一定时,硅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从图3中可以看到,随着掺杂浓度之间间隔的逐渐增大,不同掺杂浓度的谐振频率之间的间隔也在逐渐增大.但从(0—7.5×1020—15×1020cm−3)以及(0—15×1020—30×1020cm−3)这两个等掺杂浓度间隔的序列,可以看出同一温度且掺杂浓度间隔相同时谐振频率的增量在减小.因此,谐振频率与掺杂浓度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也与谐振频率的解析(13)式所呈现的关系是一致的.3.1 建立模型分子动力学方法是一种计算机模拟实验方法,是研究凝聚态系统的有力工具.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原子的运动轨迹,还可以观察到原子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微观细节,它是对理论计算和实验的有力补充.本文应用计算机软件Material Studio(MS)中的Forcite模块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分析了掺杂浓度、长度尺寸与温度对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双端固支单晶硅纳米梁如图4(a)所示.按照不同的浓度与不同长度尺寸对单晶硅纳米梁进行掺杂建模,将建好的模型进行切割建立真空层,之后将一个由硅原子构建的探针形状的结构放置在纳米梁正上方并将其固定(硅探针结构也在真空层内),之后对硅纳米梁进行结构优化,由于硅探针结构与纳米梁之间存在范德瓦耳斯力,所以结构优化后硅纳米梁发生弯曲如图4(b)所示.由于优化后的硅纳米梁是弯曲的,所以将硅探针结构去掉之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硅纳米梁做自由振动运动.在NVE系综下用模拟软件MS中的Forcite模块对不同尺寸、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掺杂浓度的硅纳米梁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时间步长设为1 fs,模拟时间为50 ps.3.2 模拟结果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掺杂浓度分别为30×1020cm−3和7.5×1020cm−3,横截面积S为16A×16A,长度尺寸L从40A到60A(长度尺寸变化间隔∆L=4A)的硅纳米梁在不同温度下的谐振频率.当硅纳米梁的横截面积S为16A×16A,通过对不同长度尺寸的单晶硅纳米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当掺杂浓度一定时,横截面积为16A×16A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趋势并不明显,谐振频率的值十分接近,说明温度对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当温度一定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会随着长度尺寸的增加而逐渐较小,并且减小的趋势逐渐变缓,这个结果与文献[15,24]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硅梁的谐振频率随长度尺寸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文献[16]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温度300 K,横截面积为8A×8A,长度尺寸由12A到32A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也得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长度尺寸与温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可知∶长度尺寸对硅纳米梁具有较大的影响,即掺杂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与纯单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一样具有尺寸效应,温度对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基本无影响.由于硅纳米梁的表面存在许多悬挂键,但随着梁尺寸的增大,梁的体表比不断增大,表面的原子相对于内部原子所占比率不断减小,内部原子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即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会随着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硅纳米梁的晶格常数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25],即硅纳米梁的尺寸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知,温度并不是影响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而影响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单晶硅纳米梁的长度尺寸.关于掺杂浓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以掺杂浓度为7.5×1020cm−3和30×1020cm−3为例,对长度为60A,横截面积为16A×16A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图6所示为不同掺杂浓度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当硅纳米梁的尺寸一定时,不同掺杂浓度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从谐振频率的数值看,减小的趋势并不明显;当温度与尺寸一定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样从谐振频率的数值看,增大的趋势并不明显.由于磷原子替代掺杂在硅晶胞的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而磷原子半径与硅原子半径相差十分微小,所以当硅晶胞中一个硅原子被磷原子替换后,硅晶胞的结构发生微小的变化,并且磷-硅相互作用与其尺寸有关,这都会对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硅纳米梁的振动周期有影响,进而影响其谐振频率.当掺杂浓度增大时,磷-硅相互作用数量增加,甚至还存在磷-磷相互作用,所以掺杂浓度会影响谐振频率.3.3 理论计算模型与分子动力模拟结果的比较通过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理论计算与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半连续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稍大,如图7所示,理论计算与模拟的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趋势是一致的.由图7可知,随着硅纳米梁长度尺寸的增大,理论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差值逐渐减小,当长度为40A,掺杂浓度与温度一定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理论计算值与模拟值相差0.22602×1012Hz,当长度为60A时,谐振频率的计算与模拟的差值减小到0.06325×1012Hz.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进行理论计算时比较理想化,只考虑了晶胞内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表面效应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具有影响,所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相对于理论计算并不是理想化的.当硅梁的尺寸较小时,体表比较小,表面效应相对于内部原子相互作用对硅梁谐振频率的影响更大,当尺寸较大时,体表比相对较大,内部原子相互作用大于表面效应,所以随着梁尺寸的增大,硅纳米梁的计算值与模拟值的差越来越小.从图7可以看出,温度对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基本无影响,而主要影响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是尺寸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半连续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P元素在硅晶胞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替代掺杂的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计算模拟了两端固支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掺杂浓度、尺寸与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掺杂浓度与温度一定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长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长度尺寸的增大,谐振频率减小的趋势逐渐减小;当硅纳米梁的尺寸一定时,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基本不影响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当硅纳米梁的尺寸与掺杂浓度一定时,发现掺杂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温度对硅梁谐振频率基本无影响.由此得出掺杂浓度与温度对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而影响单晶硅纳米梁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尺寸大小,即掺杂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与纯硅纳米梁的谐振频率一样,具有尺寸效应.本文研究结果对未来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technologies,silicon nanostructure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or the remark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atomistic or molecular dynamics and experiments.In this paper,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doping silicon nano-beam is investigated by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the semi-continuum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goalof accurately capturing the atomistic physics and retaining the efficiency of continuum model.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nanostructure is important for application design,which is considered by the Keating anharmonic modelused to describe the strain energy atfinite temperature.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are also simulated by the molecular dynamic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P doped silicon nano-beam is influenced by the size,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The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onant frequ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ngth of the beam,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silicon nano-beam.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silicon nano-beam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but the changes of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not obvious.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has a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neither the effect of doping concentration no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 is obvious,the size is a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ilicon nano-beam.【相关文献】[1]Huang X M H,Ekinci K L,Yang Y T,Zorman C A,Mehregany M,Roukes M L 2002Appl.Phys.Lett.81 2253[2]Yang Y T,Callegari C,Feng X L,Ekinci K L,Roukes M L 2006 Nano Lett.6 583[3]Yang Y T,Callegari C,Feng X L,Roukes M L 2011 Nano Lett.11 1753[4]Bargatin I,Myers E B,Aldridge J S,Marcoux C,Brianceau P,Duraffourg L 2012 Nano Lett.12 1269[5]Arkan E F,Sacchetto D,Yildiz I 2011 J.Micromech.Microeng.21 125018[6]Koumela A,Hentz S,Mercier D,Ollier E,Feng P X,Purcell S T 2013 Nat.Nanotech.24 435203[7]Li X X,Ono T,Wang Y,Esashi M 2003 Appl.Phys.Lett.83 3081[8]Sun C T,Zhang H 2003 J.Appl.Phys.93 1212[9]Bao F,Yu H,Lu Q,Huang Q 2007 Chin.J.Semi.28 1979[10]Lu Q R,Bao F,Yu H,Huang Q A 2008 Chin.J.Sens.Actuat.21 469(in Chinese)[陆清茹,鲍芳,于虹,黄庆安2008传感技术学报21 469][11]Wang J,Huang Q A,Yu H 2008 Appl.Surf.Sci.255 2449[12]Lü H L,Wang J 2015 Acta Phys.Sin.64 236103(in Chinese)[吕焕玲,王静 2015物理学报 64 236103][13]Gong B,Chen Q,Wang D 2012 Mater.Lett.67 165[14]Cao G B,Chen Y F,Jiao J W,Wang Y L 2007 mun.34 503[15]Pishkenari H N,Afsharmanesh B,Tajaddodianfarf2016 Int.J.Eng.Sci.100 8[16]Lü H L,Wang J 2016 J.Xinjiang Univ.33 421(in Chinese)[吕焕玲,王静 2016新疆大学学报33 421][17]Rücker H,Methfessel M 1995 Phys.Rev.B 52 11059[18]Wang J 2012 The Six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Transducers and Micro/Nano Technologies Nanjing,China,July 8–11,2012 ac12000109[19]Krivtsov A M,Morozovv Nf2002 Phys.Solid State 44 2260[20]Xu Y,Zhang L C,Yu T X 1987 Int.J.Mech.Sci.29 425[21]Wang J,Huang Q A,Yu H 2008 J.Phys.D:Appl.Phys.41 165406[22]Park S H,Kim J S,Park J H,Lee J S,Choi Y K,Kwon O M 2005 Thin Sol.Films 492 285[23]Li Y N,Zhao J,Guo T 2008 J.Tianjin Univ.41 7(in Chinese)[李艳宁,赵景,郭彤 2008天津大学学报 41 7][24]Pishkenari H N,Afsharmanesh B,Akbari E 2015 Curr.Appl.Phys.15 1389[25]Tang Z,Alueu N R 2006 Phys.Rev.B 74 235441PACS∶61.72.uf,62.25.—g,81.40.Jj DOI∶10.7498/aps.66.106103*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No.11064014).†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压缩效应
t t t c s e o l m a d 2 n c r a nt p i i e n t slc c ntl ve n no r s na o s e t i y rncpl i he iion a ie r a — e o t r wih he hikne s s f n
ie r — A b ta t sr c :T hi a r a a yz d t e z r — oi i p a e e t un e t i y d t r i e y H es nbe g un s p pe n l e h e o p ntd s l c m n c r a nt e e m n d b
第 2 O卷
第 4期
工 光 学 精 密 程
Optc nd Pr c son En ne r n is a e ii gi e i g
V (1 O NO. ).2 4 A D . 01 r2 2
21 O 2年 4月
文 章 编 号 1 0 — 2 X( 0 2 0 — 7 00 0 4 9 4 2 1 ) 40 6 — 6
悬 臂 梁 式 硅 纳 米谐 振 器 在 量 子 噪 声 影 响 下 的极 限检 测精 度 。
关 键
词 : 米 谐 振 器 ; 臂 梁 ; 子 噪 声 ; 子压 缩 ; 点 位 置 不 确 定 度 纳 悬 量 量 零
: TN7 2; 5 TH8 4 2 文献标识码 : A d i1 . 7 8 OPE. 0 2 0 4 0 6 o :0 3 8 / 2 12 0 . 7 0
悬 臂 梁 式 硅 纳米 谐 振 器 的 量 子 压 缩 效 应
张 霞 , 闫社平
(.西安邮电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源自 陕西 西安 700 ; 1 10 2 .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 10 ) 028
量子约束效应对纳米结构的影响
量子约束效应对纳米结构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纳米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在这个微观世界中,量子约束效应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量子约束效应是指当物体尺寸缩小到纳米或更小的尺度时,由于量子力学的限制,物体的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量子约束效应对纳米结构的影响。
首先,量子约束效应对纳米结构的机械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传统的宏观材料在受力时会发生弹性变形,而纳米结构则展现出了不同的特性。
由于量子约束效应的存在,纳米结构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在纳米线中,原子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无法像宏观材料那样自由运动。
这导致了纳米线的扭转刚度增加,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另一方面,量子约束效应还会导致纳米结构的材料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发生断裂。
因此,在设计纳米结构时,必须考虑到量子约束效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其次,量子约束效应对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在纳米尺度下,电子的行为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
一些经典物理学规律在纳米结构中不再适用。
例如,量子约束效应会导致电子在纳米结构中的禁能带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这使得纳米材料具有与宏观材料不同的导电性能。
一些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电子器件的制造。
同时,量子约束效应还会导致电子的隧穿效应增强,这使得纳米结构在电子传输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能。
此外,量子约束效应还对纳米结构的热学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纳米尺度下,由于量子约束效应的存在,纳米结构的热传导性能与宏观材料存在明显差异。
纳米结构中的热传导主要通过声子传递热能,而量子约束效应会导致声子的散射增强,从而降低了纳米结构的热传导性能。
这一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在热隔离和热电转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量子约束效应还对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纳米尺度下,光的行为也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
量子约束效应会导致纳米结构中的电子和光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量子共振现象。
一种硅微悬臂梁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硅微悬臂梁谐振器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屈怀泊,谢强,钟立志
申请号:CN202011126032.8
申请日:20201020
公开号:CN112429699A
公开日:
202103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微悬臂梁谐振器的制备方法,(1)选用SOI材料(绝缘衬底上的硅)作为衬底材料;(2)制备出器件层;(3)形成图形化的金属层1#(04);(4)采用深硅刻蚀(DRIE)工艺对顶层硅(03)进行刻蚀,得到最终的所需器件层图形;(5)得到中间氧化层(02)的结构图形;(6)得到释放后的器件层结构;(7)对一块新的硅片进行光刻,制备出所需光刻图形的阴影掩膜,再采用键合工艺,将阴影掩膜与器件层顶层键合,再次通过电子束蒸发工艺对器件层上表面未被阴影掩膜遮挡的区域进行金属化,形成所需要的金属层2#(05);(8)再利用解键合工艺去除了阴影掩膜,获得硅微悬臂梁谐振器,可以达到低成本、高合格率的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申请人: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地址: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四营门北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代理人:胡健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硅悬臂高阶谐振的动态原子力显微镜的快速扫描
基于硅悬臂高阶谐振的动态原子力显微镜的快速扫描黄强先;尤焕杰;袁丹;赵阳;胡小娟【摘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硅悬臂器件具有多阶谐振模态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硅悬臂高阶谐振特性构建动态AFM来实现快速扫描的方法,并研制了可工作于一阶模态和高阶模态的AFM.介绍了高阶谐振AFM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利用硅悬臂梁高阶谐振特性实现快速扫描的可行性.以自制的AF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动态AFM扫描速度的主要因素,对系统各模块的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测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AFM在二阶谐振模态下的稳定时间明显小于一阶谐振模态下的稳定时间.最后,分别用一阶、二阶谐振模态对光栅试样在同一区域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扫描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在相同条件下,AFM的扫描速度在二阶谐振模态下约是一阶模态下的3.3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高阶谐振探针提高AFM扫描速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4(022)003【总页数】8页(P656-663)【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AFM);硅悬臂梁;高阶谐振;扫描速度【作者】黄强先;尤焕杰;袁丹;赵阳;胡小娟【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42.9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加深,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作为纳米技术研究的重要工具[1,2],因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而在微观测量、成像和纳米加工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然而,当前商用AFM在成像速度方面有待提高。
悬臂梁式环形谐振腔微压传感器的研究
悬臂梁式环形谐振腔微压传感器的研究苏莹;闫树斌;张志东;汤跃;王瑞兵;陈慧斌【摘要】针对传统微压传感器灵敏度低、体积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悬臂梁式环形谐振腔微压传感器.首先理论分析了悬臂梁式环形谐振腔微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对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建模仿真,同时也确定了悬臂梁和环形谐振腔的最佳结构参数,最后利用MEMS工艺在SOI材料上制备了该新型传感器.利用光学耦合测试平台,对所加工的环形谐振腔进行性能测试,实验测得环形谐振腔的Q值为7.75×104,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1 pm/kPa,可以满足微压传感器高灵敏度的要求.%In view of traditional micro pressure sensor has low sensitivity and big volume,a new type sensor of the ring resonator integrated on cantilever was presented.Firstly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micro pressure sensor of cantilever beam circular resonant cavity was theoreticallyanalyzed.Meanwhile,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cantilever was simulated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cantilever and micro-ring resonator were set up,finally the ring resonator and cantilever were manufactured on SOI using MEMS technology.The coupling testing system was built to test th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ring resonator.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Q value of the ring resonator is 7.75×104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is 31 pm/kPa.The resul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icro-pressure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9-12,16)【关键词】微压传感;绝缘体上硅;悬臂梁;环形谐振腔;灵敏度;品质因数【作者】苏莹;闫树斌;张志东;汤跃;王瑞兵;陈慧斌【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56传统压力传感器核心敏感单元为机械结构,以弹性元件的形变来表征压力变化,但此类传感器质量重、尺寸大,输出的电信号精度难以达到要求。
一种具有“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型硅微加速度计
一种具有“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型硅微加速度计
王育才;焦继伟;段飞;张颖;宓斌玮;李金鹏;钱清;王跃林
【期刊名称】《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7(28)5
【摘要】提出了一种具有“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型三明治式硅微机械电容式加速度计,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在(111)硅片上制作出了具有信号输出的器件.该加速度计的惯性质量块由同一(111)硅片上下表面对称分布的8根悬臂梁支撑.这些悬臂梁是利用(111)硅在KOH溶液中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结合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实现的,其尺度精确可控,保证了结构的对称性.该加速度计的谐振频率为2·08kHz,品质因子Q为21·4,灵敏度为93·7mV/g.
【总页数】6页(P783-788)
【关键词】微加速度计;微机械加工;各向异性腐蚀
【作者】王育才;焦继伟;段飞;张颖;宓斌玮;李金鹏;钱清;王跃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305
【相关文献】
1.悬臂梁式硅微加速度计的研制 [J], 单光宝;阮晓明;姚军;耿增建
2.一种基于谐振音叉的新型差动式硅微加速度计设计与分析 [J], 樊尚春;孙苗苗;李
成
3.微传感器加速度计被模拟成为具有端头质量块悬臂梁的线性动力学 [J], 孙振贤;钟万登
4.基于“8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新颖x轴音叉式硅微机械陀螺 [J], 段飞;焦继伟;王育才;张颖;宓斌玮;李金鹏;钱清;王跃林
5.一种新型的压阻式硅微二维加速度计的设计 [J], 张国军;陈尚;薛晨阳;乔慧;张开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压缩效应张霞;闫社平【摘要】This paper analyzed the zero-point displacement uncertainty determined by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n the silicon cantilever nano-resonators with the thicknesses of 12 nm and 38. 5 nm.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zero-point displacement uncertaint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and width of the cantilever and proportional to the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and the zero-point displacement uncertainty of the silicon cantilever nano-resonator with the thickness of 12 nm is 4.1×10-3 nm. Combining the parametric pumping quantum squeezing techniq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quantum-squeezing factors of the silicon cantilever nano-resonator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their structure dimensions, temperatures, pumping voltages we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um-squeezing factor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emperatur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pumping voltag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0. 01 K and the pumping voltage equals 4 V, the quantum noise of the silicon cantilever nano-resonator with the thickness of 12 nmis reduced by 26. 56 dB. The analysis result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ultra-thin cantilever nano-resonato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ntum noises observably.%分析了厚度分别为12 nm和38.5 nm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内由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所决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零点位置不确定度与悬臂梁的厚度和宽度成反比、与悬臂梁的长度成正比,12 nm厚的悬臂梁其零点位置不确定度为4.1×10-3 nm.结合参量泵量子压缩技术,分析了不同厚度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压缩系数与器件结构尺寸、温度、泵激电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量子压缩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泵激电压成反比.当温度为0.01 K、泵激电压为4V时,12 nm厚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噪声降低了26.56 dB.该项研究有助于提高极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在量子噪声影响下的极限检测精度.【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2(020)004【总页数】6页(P760-765)【关键词】纳米谐振器;悬臂梁;量子噪声;量子压缩;零点位置不确定度【作者】张霞;闫社平【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00;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52;TH8241 引言上世纪90年代末,纳机电系统(NEMS)的概念被提出来,它是继微机电系统(MEMS)后出现的一类在系统特征尺寸和效应上具有纳米技术特点的超小型机电一体系统,其特征尺寸一般在亚纳米到数百纳米之间,以纳米级结构所产生的新效应,包括量子效应、界面效应和纳米尺度效应为工作特征[1-2]。
与 MEMS 器件相比,NEMS器件具有频率高、能耗低、品质因子高等优点,因此它在高分辨率检测传感器、高速执行器、高频信号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4]。
随着NEMS技术的发展,悬臂梁式传感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单分子、单细胞等水平上的极其细微的探测[5]。
在众多悬臂梁式传感器中,谐振器具有较高的频率偏移分辨率,因此倍受重视[6-8]。
李昕欣等人于2002年报道了一种采用单面加工技术制造的厚度仅为12 nm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并研究了不同厚度情况下硅的杨氏模量的尺度效应[5,9]。
随着纳米谐振器尺寸的不断减小,谐振器振动或检测产生的位移接近甚至小于由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所决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即量子噪声),从而导致检测信号可能淹没在量子噪声中而无法进行精确测量,因此减小量子噪声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量子压缩则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小量子噪声的有效方法[10-12]。
本文以李昕欣等人设计并加工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为研究对象,分析悬臂梁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由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所决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并进一步分析了采用参量泵技术实现量子压缩后,尺寸、温度以及泵激电压(pumping电压)对量子压缩系数的影响,为今后降低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噪声提供可行的方案。
2 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随着高精度检测的需要,纳米谐振器的机械位移变化量已经变得很小,甚至小于由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所决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从而导致信号淹没在器件的量子噪声中[13]。
在经典物理学中,复振幅=+i 能够完全精确的测得,其中和分别是复振幅的实部和虚部。
但在量子理论中由于、并不对易,且存在对易关系[,]=i/m effω0。
其中为约化普朗克常数,=1.054 57×10-34 J·s,m eff为机械系统中核心结构梁的有效运动质量,ω0为核心结构梁的基态角频率[14-15]。
因此,的波动必须满足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即:对于一个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来说,引入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其表达式为[10]:其中,m eff=ηρLWH,ρ为梁材料的体密度,L、W、H分别为梁的长度、宽度及厚度。
无外应力时,ω0=2πA(E/ρ)1/2 H/L 2[16],E 为杨氏模量,对于悬臂梁来说η=0.25,A=0.162[17]。
结合文献[5]中给出的厚度为12 nm和38.5 nm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杨氏模量分别为53 GPa和68 GPa,得到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与L和W 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可见,由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所决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与梁的长度成正比,与梁的厚度和宽度成反比。
当L=13μm、W=0.1μm、H=12 nm时,计算得到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4.1×10-3 nm;当梁的长度和宽度不变,厚度为38.5 nm时,计算得到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1.2×10-3 nm。
图1 悬臂梁厚度分别为12 nm和38.5 nm时,Δx zp与L和W之间的关系曲线Fig.1 Δx zp versus L and W of cantilever with the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12 nm and 38.5 nm3 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量子压缩效应海森堡不确定原理要求ΔX 1与ΔX 2的乘积大于等于/m effω0,因此可以使得ΔX 1与ΔX 2的其中一个量小于量子噪声所确定的零点位置不确定度Δx zp,而另一个量大于Δx zp,即可以通过使得ΔX 1≤(/m effω0)1/2或者ΔX 2≥(/m effω0)1/2来在X 1或X 2分量上实现量子压缩。
文献[18,19]中指出通过BAE (Back-actionevading)平衡桥电路,可以抑制加到梁上的静电驱动力,而只剩下对其弹性系数的调制。
在悬臂梁和衬底之间施加泵激电压V pump(t)=V p[1+sin(2ωp t+θ)],得到调制后的弹性系数k p(t)=k0 sin(2ωp t+θ),其中k 0=C B V 2p/2d 2,C B 为桥电容,C B=LWεε0/d,d为梁与衬底之间的间隙。
当频率ωp=ω0时,从最初的热平衡状态调制悬臂梁,得到X 1 和X 2 的平均波动幅度ΔX 21,2(t,θ),具体如下[20-21]:式中,其中,N 为量子数,T为初始晶格温度,K B为玻尔兹曼常数,τ=Q/ω0为机械振动的弛豫时间,Q 为品质因子,η=C B V 2p/8d 2 m effω0。
当相位θ=0时达到最大调制状态或称最佳量子压缩态,ΔX 1可以简化为:当t趋于无穷时,ΔX 1的最大压缩为有限值,其表达式为:定义量子压缩系数为R=ΔX 1/Δx zp,其表达式为:由式(9)可见,量子压缩系数R与梁的长度、厚度、梁与衬底之间的间隙、泵激电压、温度、杨氏模量以及品质因子有关。
对于本文所研究的不同厚度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来说,在长度、厚度、梁与衬底之间间隙一定的情况下,量子压缩系数R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量子压缩系数R与pump电压V p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文献[5]中给出在1×10-5 Pa下,12 nm厚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品质因子为20 533,依据Q与梁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可知38.5 nm厚的悬臂梁式硅纳米谐振器的品质因子为23 940[16]。
由图2和图3可见,量子压缩系数R与温度成正比,而与泵激电压成反比。
当温度一定时,泵激电压越大,量子压缩系数R越小,图中log(R)<0的区域则说明此时ΔX 1<Δx zp,即能够实现量子压缩,反之log(R)>0的区域则说明该条件下不能够实现量子压缩。
同时,由图2可知,悬臂梁的厚度越大,要使得量子压缩能够实现的温度条件就越低,这是因为温度越低,其量子数N就越少,则越容易实现量子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