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重点冲关练1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重点冲关练2 外界条件影响光合产物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重点冲关练2 外界条件影响光合产物

高考重点冲关练 2外界条件影响光合产物【常考角度】1.综合分析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对应训练T1、T3、T4、T5)2.根据不同条件下气体的变化量进行计算。

(对应训练T2、T3)3.分析多个自变量下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对应训练T4)4.根据曲线图计算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对应训练T3、T6)1.(2015·重庆三模)科研小组把沉水植物聚草置于有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研究外界因素对聚草光合速率的影响。

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测得的光合速率是单位时间内聚草释放的氧气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会对光合速率产生影响B.20℃时,试管距光源15~45 cm内光合速率未改变,内因可能是类囊体上色素含量有限C.因光反应的限制,图中C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小于A点D.图中B点表示,此时聚草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选B。

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和光照强度会对光合速率产生影响,但不能判断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项错误;20℃时,试管距光源15~45 cm内光合速率未改变,内因可能是类囊体上色素含量有限,B项正确;图中C点时,因光照较弱,叶绿体中C3的含量高于A点,C项错误;题图B点时聚草的氧气释放量为0,此时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项错误。

2.(2015·长沙一模)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5℃条件下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解析】选D。

表格中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8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汇总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8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汇总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八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45分钟·100分)1.(10分)(2015·厦门二模)下面是月季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回答:途径1:花药中的花粉①丛芽生根移栽途径2:花药中的花粉愈伤组织丛芽生根移栽(1)途径1中的①为,经途径2形成的花粉植株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2)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某品种月季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操作时应先在中处理20 min,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溶液染色,盖上盖玻片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检查。

剥离花药接种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

(3)实验中发现愈伤组织被真菌污染,实验人员做了探究培养基灭菌时间与污染率关系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初步判断:随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

可见,污染(填“是”或“不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造成的。

【解析】(1)①是胚状体,途径2形成的花粉植株染色体组的数目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2)对不易染色的花药进行镜检时,应先将其在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再用焙花青—铬矾溶液染色。

(3)由实验结果可知,随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污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培养基灭菌时间对污染率影响不大。

答案:(1)胚状体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2)卡诺氏(固定)液焙花青—铬矾愈伤组织(3)污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污染率变化不大) 不是2.(15分)(2015·贵阳二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图甲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进行果酒制作实验,若在A 装置的通气口补充无菌空气,那么一段时间后,能获得葡萄酒的是装置,发酵是否成功可用对发酵产物进行检验确认。

(2)图乙是胡萝卜素提取粗品鉴定结果示意图。

点加提取样品的是点,点加标准样品的是点,该鉴定实验的方法叫做。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七----必考点19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七----必考点19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七----必考点19必考点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依纲排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1)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2)如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的方向?(3)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方式分别是怎样的?(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其两重性的表现有哪些?1.理清生长素的“5”个易错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________,其合成不需要光。

(2)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但能透过琼脂。

(5)若无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 方向:形态学 →形态学 方式:(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________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________________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3.明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高浓度与低浓度: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________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_______(但仍为促进生长)。

(4)最适浓度: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5)“阈值”: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____________。

题组一生长素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叙述(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2015·海南,8C)()(2)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海南,8C)()(3)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08·江苏,15D)() (4)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2010·海南,5D改编)()(5)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2011·山东,1C)()(6)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09·江苏,9④)()(7)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2012·四川,4D)()(8)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2012·江苏,7C)()题组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2.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高三生物第二轮专题训练题.doc

高三生物第二轮专题训练题.doc

高三生物第二轮专题训练题(四)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 —A 之间,则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B .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 —A 之间,则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CC .A —B 与A —C 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 .O —B 与C —D 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2.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

适宜刺激的结果是 ( )A .刺激a 处,b 处将发生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D .刺激a 处,b 、c 处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3.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X 、Y 、Z 、W(W 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正确的是 ( )A .X 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B .Y 表示肾上腺C .W 表示效应器D .Z 表示骨骼肌4.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机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将脊蛙(只毁脑的活体)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再将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

预期4次刺激的效应器表现依次是 ( )A.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B.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C.刺激腹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D.刺激腹根的外周端,效应器不发生反应5()①胚芽鞘尖端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可能增多 ②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③胚芽鞘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敏感部位 ④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请回答下列有关代谢调节、免疫问题:I .(12分)右图是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等多种调节方式。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

高考大题集训练(一)细胞代谢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45分钟,100分。

1.(12分)下图所示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⑤为反应过程,A~N为物质,a与b为结构。

请据图回答:(1)a中叶绿素主要吸收光。

(2)叶肉细胞在③④⑤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3)若用含18O的水培养该植物(光等其他条件适宜),能不能在其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有放射性的糖类?,原因是。

(4)说出温度会影响b内的生理过程的原因:①;②。

【解析】(1)图示a为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③④⑤分别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⑤过程。

(3)提供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经过如下过程可在糖类中检测到放射性: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丙酮酸→C18O2;②C18O2参与暗反应产生具有放射性的糖类。

(4)b为线粒体,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需要酶的催化,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b内的生理过程;同时温度可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影响线粒体内的物质运输过程。

答案:(1)蓝紫和红(2)⑤(3)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作为原料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18O2,该二氧化碳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放射性的糖类(合理即可)(4)①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b内的生理过程②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物质的运输过程进而影响b内的生理过程(合理即可)2.(12分)甲图为培养绿藻的装置示意图,乙图为光照强度对溶液中净溶氧量的影响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绿藻影响溶液中溶氧量的生理过程有;溶液中溶氧量的变化可用来表示绿藻的量。

(2)B点时绿藻的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为。

若绿藻在缺Mg培养液中培养,则图中B点将向移动。

(3)光照强度为C时对培养装置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绿藻叶绿体中C5数量的变化是。

光照强度大于C点后,影响溶液中净溶氧量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等。

【解析】(1)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增加溶液中的溶氧量,通过有氧呼吸消耗O2,降低溶液中的溶氧量;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与有氧呼吸消耗O2量的差值代表净光合速率,即为溶液中溶氧量的变化。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温习及增分策略专题十一必考点28docx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温习及增分策略专题十一必考点28docx

必考点28“环环相扣”的实验探讨依纲排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环节一冲破实验目的1.以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置)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讨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1)实验分组甲组:培育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育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假设干个重复样品。

(2)别离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育适合时刻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量法寻觅实验目的(1)依照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中往往含有“验证×××”或“探讨×××”的字眼,此即为该实验的目的。

(2)依如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

此类试题第一确信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觅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

环节二冲破实验假设3.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置植物分生组织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

【师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练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含解析

【师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练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含解析

专题加强训练 (十二 )植物的激素调理(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1.(2016 ·河北省联考 )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好进行极性运输,不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由特意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联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克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分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除了进行极性运输外,还能够进行非极性运输 (如单侧光、重力影响下的横向运输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主假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并无特意的器官分泌生长素;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联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的生命活动;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克制种子的形成,无子果实可用适合浓度的生长素办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获取。

答案: C2.(2016 ·山东省潍坊市统考 )以下对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生长素直接参加细胞的代谢过程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C.生长素的化学实质是吲哚乙酸D.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散布和运输分析:生长素不可以直接参加细胞的代谢过程,只起调理作用, A 错误;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响形成的,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B 正确;生长素的化学实质是吲哚乙酸, C 正确;从单侧光照耀胚芽鞘的实验中可知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散布和运输, D 正确。

答案: A3.(2016 ·福建省质检 )以下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一样办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状况同样的一组是 ()A .a 与 b B.c 与 dC.a 与 e D.c 与 e分析:据图逐个剖析,图 a 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玻璃片分开,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曲折;图 b 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琼脂片隔开,生长素能够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的照耀下会向光曲折生长,即向左曲折生长;图 c 中胚芽鞘尖端已被含适合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因为琼脂块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散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 d 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散布,则胚芽鞘直立生长;图 e 中胚芽鞘尖端以下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但尖端的生长素受单侧光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故胚芽鞘向光曲折生长,即向右曲折生长;综上剖析,图c 与图d 中胚芽鞘都是直立生长,切合题意。

呢岸学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练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呢岸学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练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17.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满分30分,攻坚克难,12分钟突破高考易失分点!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高B.一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解析】选D。

随乙烯浓度升高,脱落率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乙烯的含量亦增加,B正确;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脱落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脱落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似,C正确;由题图可看出生长素的浓度较高时,对的该植物的脱落率较低,D错误。

2.家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一,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73414235( )A.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B.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C.生长素含量达到一值时开始合成乙烯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之间没有作用【解析】选C。

从图中不能看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的增加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由图可看出,生长素含量增加到一值时乙烯开始合成,C正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D错误。

【加固训练】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该是清水组最低【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蔗糖与细胞分裂素对插花衰败的影响。

分析坐标曲线可知,4天后加入蔗糖或细胞分裂素的鲜重累积增加率都比对照组(清水)高,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的更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同时添加效果更好,A、C项正确。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三)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三)Word版含答案

高考大题集训练(三)生命调节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45分钟,100分。

1.(12分)下图为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⑦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

试分析回答:(1)a表示的激素是;c作用的靶细胞是。

(2)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⑦使甲所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它能够促进,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当人体大量失水后,d表示,它的靶细胞是,这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全身细胞(2)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信息交流2.(13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

原因是。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5)若甲细胞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填“C”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

【解析】(1)由图可知,由于甲细胞表面存在不同受体,因此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

(2)图中A处释放神经递质,信号的转换过程是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 11 含答案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 11 含答案

高考重点冲关练 1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常考角度】1.光照和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对应训练T1、T3)2.判断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对应训练T1、T2、T4、T5、T6)3.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植物根与茎的分布规律。

(对应训练T1、T3)1.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有关B.甲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解析】选D。

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而乙图是植物的背地性,受重力的影响,所以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分别与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有关,A错误。

甲图中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而非水平生长,B错误。

乙图中的茎有背地性,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甲图中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在于背光侧生长素多,细胞伸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D正确。

2.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

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为拮抗关系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的生理作用明显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解析】选D。

激素对南瓜突变体作用后,南瓜突变体的茎没有明显改变,说明不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A项错误。

本实验没有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作用的实验组,因此不能说明两种激素的关系,B项错误。

由图可知,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的生理作用不明显,C项错误。

由图可知,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南瓜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D项正确。

3.关于下面四个图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B.图2若探究蚕豆幼苗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用②和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C.图3幼苗横置后,根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D.图4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解析】选C。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大题集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生态环境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45分钟,100分。

1.(12分)下图甲为某小型湖泊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生态学中,该湖泊中所有生物称为。

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某研究小组欲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个体更易被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富含磷元素的生活用水的大量流入会导致水华,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实践中可以投放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

投放的露斯塔野鲮鱼体长应,其原因是。

(4)若体长为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4 k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kg。

【解析】(1)湖泊中所有生物称为群落,由食物网可知,露斯塔野鲮鱼捕食罗氏沼虾,二者为捕食关系,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共同捕食藻类,为竞争关系。

(2)由于被标记个体更易被发现而被捕食,因此重捕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偏低,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高。

(3)水华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要控制藻类的数量,投放的露斯塔野鲮鱼应主要以植物为食,因此应投放体长大于或等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

(4)体长为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肉食性比例为25%,植食性比例为75%,则露斯塔野鲮鱼增重4 kg体重,其中1 kg来自罗氏沼虾,3 kg 来自藻类,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要消耗藻类最少,能量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则最少消耗的藻类重量=1÷20%÷20%+3÷20%=40 kg。

答案:(1)群落竞争和捕食(2)偏高(3)有限的大于或等于4.2 cm体长大于或等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植食性比例高,消耗的藻类多(4)402.(12分)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桑基鱼塘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5种不同的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1)该池塘中的全部甲种鱼构成。

(公用)【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

(公用)【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

专题能力提高练十七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5 分钟· 100 分)1.(14分)(2015·郑州二模)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优秀培育基。

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状况反应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储藏。

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状况。

做以下图操作。

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汲取 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淆均匀,这样再重复 2 次。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法是,使用这类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利处是。

(2)取最后的牛奶稀释液0.1 mL 滴在培育基长进行涂布。

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以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理想状况下,培育一段时间后可在培育基表面形成菌落。

若用该方法培育设置了 3 个培育皿,菌落数分别为35、33、34,则能够推断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个,运用这类方法统计的结果常常较实质值( 填“偏大”或“偏小”) ,原由是。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若持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目,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变动?。

【分析】 (1) 巴氏消毒法是70~ 75℃煮 30 min 或 80℃煮 15 min 。

既能够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而且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损坏。

(2) 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用的工具是涂布器,即图中 B 所示。

(3)3 个培育皿上的菌落数均匀值为34,稀释倍数是104,依据公式可得,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34÷0.1 × 104=3.4 × 106。

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同时,平板上察看到的不过一个菌落,所以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常常比实质数目低。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所以减少稀释次数也能够获取切共计数要求的平板。

答案: (1)70 ~ 75℃煮 30 min( 或 80℃煮 15 min)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损坏(2)B(3)3.4× 106偏小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同时,平板上察看到的不过一个菌落( 个别菌落可能是由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4)稀释次数减少【规律技法】微生物计数偏差剖析(1)显微计数法:实验值比实质值偏高。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九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45分钟·100分)1.(12分)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因成纤维细胞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时常用的载体是。

(2)过程②称为,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在转录因子基因的作用下,转化为iPS胚性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

(3)过程③为动物细胞融合,此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融合后的Y 细胞具有的特性。

(4)对杂种细胞Y进行和后,才能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种细胞。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信息: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动物细胞培养;③动物细胞融合;④获得单克隆抗体。

【解析】(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

因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时最常用的载体是动物病毒。

(2)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3)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进行诱导。

融合后的Y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4)杂交瘤细胞经过克隆化培养,并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的检测,才可大量生产符合要求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1)限制酶动物病毒(2)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细胞分裂)(3)聚乙二醇(PEG)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4)克隆化培养(抗原-)抗体检测2.(14分)(2015·芜湖三模)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溶液中才能进行。

(2)选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的优点是;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

(3)过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处理。

世纪金榜生物压轴题高中

世纪金榜生物压轴题高中

世纪金榜生物压轴题高中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4、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质B.糖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蛋白质是重要的储备能源物质6、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7、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B.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8、下列对作物栽培过程的叙述,科学合理的是()A.安丘蜜桃夏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主侧枝的张开角度B.用种子繁殖能保持青州蜜桃的优良特性,加快繁殖速度C.诸城板栗的花为风媒花,异花传粉坐果率高D.增加温室内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大棚银瓜的产量9、下列生殖方式与豌豆杂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B.大棚黄瓜嫁接C、克隆羊多莉的培育D.“试管婴儿”的培育10、下列有关潍坊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临朐山蝎一生经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B、虹鳟鱼是我市成功引进的渔业资源,不属于外来物种C、通过嫁接技术可使昌乐西瓜抗病增产D、沂山银杏的“银杏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来11、下列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D、怀孕又称着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12、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D.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二、简答题13、(8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可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6 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界定(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6 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界定(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界定》专题复习练习1.(2021湖南·14多选)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

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

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 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B. Max1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C. max2对SL不敏感,但根能产生SLD. 推测max2_S+max1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答案】BCD【分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生长,出现顶端优势。

去除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拟南芥SL突变体1(maxl)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原因是SL合成受阻或对SL不敏感,可见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SL)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也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两重性。

【详解】A、从嫁接试验①和③可知,野生型W-S地上部分和野生型W-R地下部分均能产生的SL,使突变体1(maxl)恢复顶端优势,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max1没有表现出顶端优势,但当其地上部分和W植株的根进行嫁接后(①),就表现出了顶端优势,说明其自身不能产生SL,由于野生型产生的SL可从根运输至地上部分,所以max1接受了SL,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对SL敏感,B项正确;C、根据分析,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又从⑤中(max1不能产生SL,但当其与max2结合后,表现除了顶端优势)可以看出,max2的根产生了SL,运输至地上部分,使地上部分表现出顶端优势,C 项正确;D、当max2的地上部分和max1的根结合后,由于max2对SL不敏感,因此不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即表现为顶端优势缺失,D项正确。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 12 含答案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重点冲关练 12 含答案

高考重点冲关练 12胚芽鞘弯曲方向的判断【常考角度】1.生长素能穿过琼脂片但不能穿过云母片。

(对应训练T1)2.感受光的部位只有胚芽鞘的尖端。

(对应训练T1、T3、T5)3.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对应训练T2、T4)1.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D.置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解析】选D。

感受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①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住,不能感光,无论有无单侧光,都直立向上生长;②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无光时,直立向上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所以无论有无单侧光,③都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所以④在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无光时,直立向上生长;⑤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的来源,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所以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A正确。

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B正确。

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C正确。

若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单侧光照,此时胚芽鞘各侧均匀受光,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应该直立向上生长,D错误。

2.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生长时弯曲的角度,下表数据能说明()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一定不同B.胚芽鞘弯曲角度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0 mg/L时,对胚芽鞘的生长起促进作用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解析】选C。

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也可能相同,如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20 mg/L和0.30 mg/L时,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相等,A错误。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10)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10)Word版含答案

非选择题标准练(10)满分39分,实战模拟,3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10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某些小分子物质供给大豆。

为研究这些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叶等有机物,充分作用后播种大豆种子,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大豆有关指标,结果如表。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表格中除了以外,其他都是因变量。

(2)据表分析有机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中为叶绿素合成提供了大量的N、Mg等必需元素,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反应合成更多的以促进暗反应。

(3)结合表格联系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该实验选择测定叶绿素含量、C5转变为C3效率的目的是探究。

【解析】(1)实验中甲组未投放有机物,为空白对照组,乙组和丙组分别投放了质量不等的有机物,均为实验组。

表格中,有机物的投放量是人为控制的变量,为自变量,其他均为实验测得的量,均为因变量。

(2)光反应能够合成还原氢([H])和ATP,用于暗反应。

(3)叶绿素的含量决定光反应的效率,而C5转变为C3的效率体现暗反应的效率,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机物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或影响光反应还是暗反应。

答案:(1)乙、丙有机物投放量(2)[H]和ATP(3)有机物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或影响光反应还是暗反应(合理即可)2.(9分)右图为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

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缩手反射过程中,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2)若A与B是完成膝跳反射的2个神经元,则A叫做神经元。

(3)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若A、B都是脑神经细胞,则图中的②除了可表示神经递质受体外,还可表示。

(4)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两种功能。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1)图中关键信息:A为突触前神经元,B为突触后神经元。

(2)题中关键信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知识点7遗传的细胞基础Word版含答案

2016版《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二轮复习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知识点7遗传的细胞基础Word版含答案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知识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1.(2015·浙江高考·T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细胞周期长短、DNA合成抑制剂、同源染色体。

(2)关键知识:细胞周期长短判断方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变化特点。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A项,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分裂时,不同细胞的周期长短也各不相同,故错误。

B项,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各不相同,构成细胞周期的G1、S、G2和M期长短也不相同,故错误。

C项,DNA复制在S期进行,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不影响染色体中DNA的复制,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正确。

D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故错误。

2.(2015·天津高考·T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2)隐含信息:新情境下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直接进行着丝点分裂产生卵细胞(2n=4),受精后发育成三倍体草鱼(3n=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重点冲关练 1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常考角度】
1.光照和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对应训练T1、T3)
2.判断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对应训练T1、T2、T4、T5、T6)
3.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植物根与茎的分布规律。

(对应训练T1、T3)
1.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B.甲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解析】选D。

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而乙图是植物的背地性,受重力的影响,所以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分别与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有关,A错误。

甲图中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而非水平生长,B错误。

乙图中的茎有背地性,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甲图中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在于背光侧生长素多,细胞伸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D正确。

2.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

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
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为拮抗关系
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的生理作用明显
D.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解析】选D。

激素对南瓜突变体作用后,南瓜突变体的茎没有明显改变,说明不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A项错误。

本实验没有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作用的实验组,因此不能说明两种激素的关系,B项错误。

由图可知,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的生理作用不明显,C项错误。

由图可知,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南瓜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D项正确。

3.关于下面四个图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B.图2若探究蚕豆幼苗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用②和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C.图3幼苗横置后,根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D.图4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解析】选C。

图1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

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图2若探究蚕豆幼苗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应该选择③和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B 错误。

图3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

图4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
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D错误。

4.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
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
C.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两重性
D.正式实验应在2~4μmol/L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
【解析】选D。

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所以预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A正确。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容易生根,所以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NAA浓度达到12μmol/L 时,枝条的生根数量少于不加NAA的对照组,从而说明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两重性,C正确。

根据图中生根数量,正式实验应在2~6μmol/L范围内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D错误。

5.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右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
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解析】选A。

题图植物体中生长素除了由①②③④所示的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其他结构(如幼叶)也能合成,A正确。

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侧芽部位,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B错误。

④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④较少,因此④生长较快,C错误。

①顶芽优先生长,抑制②侧芽的生长,体现了顶端优势现象,D错误。

6.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
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

(2)乙组同学为探究2,4-D溶液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该操作体现了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体现2,4-D溶液的两重性。

【解析】(1)甲组同学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说明该同学设置的2,4-D溶液浓度的范围太小,应加大范围进行实验,可以在上述两种浓度2,4-D溶液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高于高浓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分别观察生根状况,找到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

(2)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所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吸走1 mL,保持与其他烧杯溶液的量相同,该操作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或等量原则)。

②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1~10-10mol/L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mol/L;当
2,4-D溶液浓度为10-8mol/L时,与蒸馏水中生根数比较,可知2,4-D溶液对月季枝条生根起抑制作用,所以该实验结果能体现2,4-D溶液的两重性。

答案:(1)在上述两种浓度2,4-D溶液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高于高浓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分别观察生根状况,找到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2)①吸走1 mL 单一变量(等量) ②10-11~10-10mol/L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