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主要不是 从形态结构来解释各个脏腑的功能,而是 建立了脏腑藏精,精化为气,气分阴阳, 阴阳二气动静协调的解释性模型,来阐释 各脏腑的复杂机能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人 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 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 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 性。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一、注重宏观观察---整体观念
• 宏观观察,是指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 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 一个物种,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整 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联 系。因此,对于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异常 变化,不能从孤立的人体去看,而是把人体 放在自然界的总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 中进行考察和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中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 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 揣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 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 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虽然有中国古代解 剖学实践为基础而进行的直观观察,但更主 要的还是通过对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 “征象”进行整体观察而得来的。
.
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 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 活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的知识。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 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 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 统一性。

中医原创思维研究

中医原创思维研究

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原创思维:国家进步的灵魂——王琦教授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1日 13 版)张仲景像编者按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原创思维,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学科领域之一,蕴含丰富的内涵与科学价值。

中医原创思维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所在。

但是,受西方思维方式及“科学主义”的冲击,中医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和影响,亟须重新认识并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国家科技部于2010年批准启动“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

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研究它有何作用?近日,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医思维:具有东方特色的原创性思维记者:为何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王琦:思维科学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之一,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原创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现今,在对创新要求更加强烈的时代,原创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创思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灵魂之所在。

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的原创思维,就会失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是东方特色的原创性思维。

研究和构建中医原创思维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的目的,具体说来有三个——一是阐明中医理论认知特点,实现理论飞跃。

通过中医原创思维内涵的研究,可以阐明中医理论认知特点,明确医疗实践活动的思维模式,进而审视自身局限,探讨如何实现与当前主流知识体系的对话,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构建未来的发展模式等。

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势必削弱自身的主体性,影响“卓然自立”。

二是回应文化责疑,建立文化认同。

近百年来,社会层面对中医的责疑之声不断,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不仅是中医学自身学术发展的需求,也是回应中西方思想界、科学史界、哲学界、文化界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难题。

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证候,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脾胃湿热等,采取不 同的护理方法。例如,风寒感冒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风热感冒患者则应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治未病思想在护理中的应用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思维的特色之一,它强调预防为主,提 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预防 保健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挑战
缺乏科学依据
中医思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主要 基于古代医学文献和传统疗法,缺乏 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持。这使得中医思 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护理人员素质不足
中医思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中 医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目前具备 这种素质的护理人员相对较少。这导 致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难以 得到有效推广。
详细描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实践 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 检验等。
中医思维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慢性病管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研究中医思维在慢性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如 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实践和效果。
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 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辨证施护在护理中的应用
辨证施护是中医思维的又一重要原则,它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护理 方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探讨中医思维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包括高 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和效果评价。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_李菲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_李菲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李 菲(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摘 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包括审辨症状、提炼证候以及对证治疗三部分内容。

而常见的七大辨证方法,实际上应该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范畴:辨证方法和辨证体系。

辨证方法是辨证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而辨证体系是对辨证方法和中医辨证思维的具体运用过程。

关键词:辨证;辨证思维;辨证方法;辨证体系中图分类号:R 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2-0213-02TC M Syndro m e D ifferen tiation c s Th i nk i ng ,M et hods and Syste mL I Fei(Instit ute of B as ic T heory,China A cade my of Ch i nese M e d ical S ciences,B eijing 100700,Chi na)Abstrac t :TC M Syndrome D ifferentiati on i ncludes d i sti ngu ish sy m pto m,process syndro m e ,and the treat m ent to the syn -drom e .But tho se 8w ays o f Syndrom e D ifferenti a ti on w ritten i n teach i ng m ater i a ls don t 'be l ong s to the sa m e ca tego ry .5of the m are be l ongs to t he Syndrome D iff e renti a ti on m ethod ,and the othe r 3be l ong s to t he Syndro m e D ifferenti ation system.Syndro m e D iffe r -enti a ti on m ethod bu il ds up the Syndro m e D ifferentiati on system,and the Syndro m e D ifferentiati on syste m is the ill ustrati on o f t hose Syndrom e D ifferentiati on m ethods .K ey word s :Syndro m e differentiati on ;Syndrome d ifferentiati on m ethod ;Syndrom e d iffe renti a tion t h i nk i ng ;Syndrom e d ifferen -ti a tion syste m收稿日期:2008-05-06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研究项目(YZ-0610)作者简介:李菲(1977-),女,助理研究员,博士,在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辨证理论、各家学说。

“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香山会议共识

“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香山会议共识

“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香山会议共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23)5
【摘要】关于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内涵1.中医临床原创思维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分析疾病诊治规律的决策过程,是中医学原创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

2.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包括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系统整体、恒动变易、中和平衡的指导原则,以象数类比、司外揣内、知常达变为主要思维方法,以辨证论治为主要体现形式,以及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具体思维应用。

【总页数】1页(P594-594)
【关键词】原创思维;中医临床;临床应用;香山会议;科学内涵;中医基础理论;疾病诊治;天人合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突出特色,培养中医原创临床思维;博采众长,正视中西医临床思维融合 [J], 肖永华;赵进喜;李军祥;贾海忠;姜苗;刘宝利;林芳冰;刘宁;袁慧婵
2.共识会议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J], 宇文亚;韩学杰;谢雁鸣;史楠楠;王丽颖;吕爱平
3.中医药标准化共性技术研究——共识会议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J], 宇文亚;韩学杰;谢雁鸣;史楠楠;王丽颖;吕爱平
4.第594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 [J],
5.香山科学会议研讨中医药问题“中医药发展思路与继承创新思维和方法”学术讨论会召开 [J], 管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10.26•【文号】国科发基〔2016〕328号•【施行日期】2016.10.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328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的3个项目、2011年立项的176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的1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1.“主要粮食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效应和利用的基础研究”等180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2.“重要园艺作物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5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信号转导和分子调控网络”等13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3.“II族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等8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优秀),“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和土壤地力的影响”等172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对于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科技部2016年10月26日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项目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973计划农业等9个领域2011CB100100主要粮食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效应和利用的基础研究李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0300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信号转导和分子调控网络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100400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和土壤地力的影响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100500粮食主产区农田地力提升机理与定向培育对策张佳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0600重要园艺作物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100700植物免疫机制与作物抗病分子设计的重大基础理论何祖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农业部优秀通过2011CB100800牛奶重要营养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王加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9300油料作物优异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和优良基因资源合理组配与利用张天真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000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李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优秀通过2011CB201100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庞雄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201200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谢和平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300中低阶煤分级转化联产低碳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刘振宇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400褐煤洁净高效转化的催化与化学工程基础王建国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201500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严建华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209400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的基础问题研究陈维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优秀通过2011CB301700超高速低功耗光子信息处理集成芯片与技术基础研究陈建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301900半导体固态照明用超高效率氮化物LED芯片基础研究张荣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302000II族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302100微纳光机电系统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方法梅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200网络海量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理论与方法胡事民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302300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数据存储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冯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302400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中的应用高小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500高通量计算系统的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李国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600高效可信的虚拟计算环境基础研究卢锡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良好通过2011CB309500MEMS规模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王跃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309700适应于千万亿次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陈志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403000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刘成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良好通过2011CB403100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403300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拓万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403400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良好通过2011CB403500南海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洋环流和涡旋演变规律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优秀通过中国科学院2011CB403600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孙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409800多重压力下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张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3700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的机理及医学防护的基础研究余争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3800空气颗粒物致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3900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诊治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刘德培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4000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4100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王晓民首都医科大学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4200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尚永丰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细胞表观遗传机制2011CB504300病毒致癌机制与干预的基础研究曾益新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4400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中胶质细胞的作用及意义段树民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500感音神经性聋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基础研究李华伟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4600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瞿佳温州医学院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700重要病毒跨种间感染与传播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高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504800病毒潜伏感染的分子机制刘奋勇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900重要病原体变异规律与致病机制研究金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5100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05200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05300中药“十八反”配伍理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10000神经变性的分子病理机制张灼华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10100表观遗传变异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孔祥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10200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黎晓新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5500轻质高温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其制备加工的科学技术基础林均品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5600超高性能与低成本聚丙烯腈碳纤维的科学基础及共性问题研究徐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605700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杨玉良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605800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熊翔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6000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加工应用中的科学问题李伯耿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606100高性能芳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余木火东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606200生物医用材料组织诱导作用的分子机制与设计原理顾忠伟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606300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的科学基础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606400基于集成计算的材料设计基础科学问题杨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610300超轻多孔材料及其构成结构多功能化应用的基础研究卢天健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10400多组元合金及其结构件铸造过程的凝固基础研究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610500核电关键材料及焊接部位在微纳米尺度下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韩恩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706500复杂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超大型化与低能耗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谭建荣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优秀通过学技术厅2011CB706600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研究王煜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06700光学自由曲面制造的基础研究房丰洲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06800难加工航空零件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丁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706900危险化学品事故全过程遥测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郑小平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良好通过2011CB707000复杂低空飞行的自主避险理论与方法研究张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1CB707100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张良培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07200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舒歌群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07300二氧化碳减排、储存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袁士义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曲音波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良好通过学问题研究学技术厅2011CB707500视觉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任秋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07600基于微纳制造的第三代基因测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易红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07700多模态分子影像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田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707800基于影像的脑网络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蒋田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07900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王智彪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10600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与控制的基础研究唐辉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10700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基础研究徐进良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10800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杨立荣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10900(微)重力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力学-生物学耦合规律研究龙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11000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陈善广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良好通过及机制研究装备部2011CB711100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研究杨国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11200高性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余卓平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808000信息及相关领域若干重大需求的应用数学研究马志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100极端强场超快科学重要前沿与应用开拓李儒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808200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崔田吉林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808300新概念、高效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FEL)物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赵振堂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400分子电子学的基础与应用探索研究姚建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500溶液、界面及蛋白微环境中分子结构与化学反应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拟方维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8600不饱和烃高效转化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史一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700若干功能体系的定向设计与构筑于吉红吉林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808800若干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8900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9100细胞信号时空动态的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王世强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9200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中国(东亚)人群遗传变异图谱的绘制王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811300人类微RNA的调控机制及在细胞功能与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屈良鹄中山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811400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甘为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100高温超导材料与物理研究闻海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A00400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600超低功耗高性能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基础研究张兴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A00700高效低成本新型薄膜光伏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戴松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800人工合成细胞工厂马延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900光合作用与“人工叶片”常文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蛋白质研究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CB910100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刘玉乐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10200代谢生理活动与病理过程中信号转导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李亦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10300重要生命活动中关键膜蛋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张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10400活体蛋白质功能的光学分子成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10500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隋森芳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910600肝病发生发展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调控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徐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良好通过2011CB910700实体肿瘤的微环境蛋白质组研究徐宁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910800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林圣彩厦门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10900亚细胞代谢调控及其相关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理李伯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1CB911000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谭蔚泓湖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11100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结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张荣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15400高等植物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谢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15500重要生理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研究公共资源库建设何大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21200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何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300基于光与冷原子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400分子尺度的量子设计与杨金龙中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良好通过调控大学院2011CB921500基于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新物态和量子仿真研究刘伍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21600冷原子分子系综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张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1700关联电子系统量子调控研究王玉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800复杂电子体系的超敏量子调控沈健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1900以Dirac系统为代表的低维量子体系的新奇量子现象研究段文晖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22000光子带隙调控、新效应及其应用陈鸿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2100固态电子系统的量子效应、量子结构设计和量子计算邢定钰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22200固态微结构中光诱导集体激发、光电耦合效应及其原型器件研究林海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良好通过2011CB925600小量子体系光-电量子态互作用及其调控陆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2300功能导向大面积、有序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应用基本科学问题研究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400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催化反应李亚栋清华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2500功能导向的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结构调控与可控制备刘育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2600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方法及规模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2700石墨烯的可控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陈小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800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王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900新型图像传感器及并行图像处理芯片的研究与集成郑厚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33000碳基无掺杂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彭练矛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33100基于纳米技术的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张宁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3200基于纳米技术的神经信息检测相关基础研究蔡新霞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3300基于纳米结构的新型柔性纤维基可编织光伏器件重要基础问题研究邹德春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33400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3500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血细胞作用的研究顾宁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933600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染过程及宿主应答庞代文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933700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刘锦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5700仿生纳米通道能量转换材料体系及器件危岩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35800多模态智能化纳米分子影像探针及其在结直肠癌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高明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5900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智能电网储能用二次电池中应用基础研究陈军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6000纳米材料的水处理器件化方法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郭良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3800重要亲源分子对胚层诱导和分化的调控孟安明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943900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素梯度形成和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林鑫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44000哺乳动物后肾发育重要环节及关键调控因子的研究谢院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良好通过2011CB944100小型猪和小鼠等医学实验哺乳动物模型建立与基础数据集成于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4200发育与生殖重要哺乳动物模型的建立赖良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4300精子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分子机理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944400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王海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良好通过。

构建中医新“八纲辨证体系初探

构建中医新“八纲辨证体系初探
中国中西医肿瘤杂志
2011年创刊第1卷第1期
构建中医新“八纲"辨证体系初探
胡朋 (湖北武汉市,430200)
辨证思维活动与形式,是中医临床诊断学的核心与精 华,也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问世 以来,中医的辨证思想方法与模式门派较多,如八纲辨证, 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病因辨证,六淫辨证,经络辨证等多种形式互存。学 术见解同中有异,异中有共,见智见慧,姑且搁置不议。 任何事物都有统一性和多禄性两个方面。事物的多檬性 也影响到中医辨证形式的多檬性,但多檬性的事物也常常在 对立统一中融合而中和,这就是传统的中庸之道,也是中医 学不断发生与发展的源泉。考虑到医家日常多用“四诊八纲” 术语来概括并表达中医诊断学的用语习惯,本文仅就“八 纲”辨证理论之优越与实用价值以及新的构想谈谈自己的 感悟与浅见。对与错,可与业内外同仁进行砌磋探讨,目的 是抛砖引玉是期玢。
复乃至烦琐的理论知识则需要进行梳理和修茸。就如园丁修 茸花木一檬,修茸后的花木美中透秀。也就是说,当今就需 要对历史上多种形式的辨证方法和观念进行整理归纳,执简 驳繁,约定统一,毓中有变,变而不乱。达到少而博,广而 精,有序化,系统化,简约明晰,说理深透,深入浅出,易 学易懂,有利于青年中医的学习与成长,缩短青年医生的成 才期,这就是做学问说理论的目的。否则就难免庸人自扰。 如果我们中医人连搬动一块砖都很难,那还谈什么科学发展 观。基于此,笔者折腾了一年多的时间构思了16字元素的 新”八纲”。构建新八纲的指尊思想原则是:”师古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新八纲由原来的8字元素变成了16字元素, 内容扩增一倍,但”八纲”称谓不变,不变是为了继承师前, 增容是为创新启后发展。”新八纲”体现了中医辨证理论历 史的延续与发展,而不是叛道,自立门户。如长江之水,后 浪推前浪,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张仲景.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朱丹溪.丹溪心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张仲景.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刘大春.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按官方说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因始于1997年3月,也俗称973计划。

中医药管理局也承认:“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按照973计划项目评审立项的一般程序,在评审竞争中,中医理论研究项目往往较难获得立项的机会”。

于是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幌子下,科技部在2005年降低门槛,为973计划增设中医药专项。

这么多年过去,那我们看看这些由国家科技部拿纳税人的钱支持的中医药973计划项目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这些道貌岸然、仙风道骨的中医药院士、教授一次又一次的装模作样重新定义其实不存在的车轮,什么“肺与大肠相表里”、“肾藏精”、“十八反”、“脾主运化”...咋一看,简直怀疑我们还生活在宋、明时代... 按科技部、中医管理局官方说法:“为保证国家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可持续研究,科技部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中医理论专项),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

截至2012年,已开展28个专项研究,其10个已通过项目验收,国家财政已累计投入5.2亿元经费支持。

共有2194人,总计84个单位参与研究。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经费(万)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以下三项为2014年候选研究方向)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针灸临床腧穴配伍效应机制“上火”的机理与防治2013CB531700 “脾主运化、统血”的脏象理论1074.00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CB531800 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009.00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CB5319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1153.00万有北京大学2013CB532000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446.00 潘桂娟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CB518400 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1400.00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CB518500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基础研究1315.00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CB518600 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1348.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CB505100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935.00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200 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573.00 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1CB505300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908.00 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400 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423.00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CB530400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1018.00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CB530500 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852.00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CB530600 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1044.00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1021.00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1033.00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465.00 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548.00 董竞成复旦大学2008CB5174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失治节”的发生机理及治节功能重建的研究45.00李泽庚安徽中医学院2007CB5125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1205.72 韩济生北京大学2007CB512600 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1129.04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CB512700 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492.60 房敏上海中医药大学2006CB504500 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1400.00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CB504600 中医辩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499.83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CB504700 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968.93黄璐琦中国中医研究院2006CB504800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创新病因学说研究1238.58 刘平上海中医药大学2005CB523300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1800.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05CB523400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1700.00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CB523500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1700.00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注:数据收集自历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预算表。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_马晓彤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_马晓彤

【 中医方法学】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马晓彤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北京 方法论 ” 、 “中医 现 代 化 ” “中医 自 身 发 展 规 研究 方 兴 未艾, 其意义可与 和 摘要: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律” 等理论命题相提并论。研究工作不能流于简单的形象化概括, 而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即何谓中医原创 思维模 式, 为 何 研究 “中医 ” 、 “原 创 ” 、 “思维 ”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并 进 行 深 入系统的论证与说 明。 第 一个 问题 要 对 和 “模式” 清晰界定; 第二个问题要阐述中医学知识属性、 中医的科学性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 第三个问题要分别从医学、 哲学和 史学角度讨论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医界认识个性化倾向、 中医认识论基础的中国哲学体现、 中医 原 创 思维模 式 的一 般 形 式、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状态以及西方医学传统中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形态等。 关键词: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知识属性; 本质特征; 共性规范; 整体论; 还原论; 复杂性 03 中图分类号: R2文献标识码: A 3250 ( 2014 ) 11148203 文章编号: 1006-
2014 年 11 月第 20 卷第 11 期 November 2014 Vol. 20. No. 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483 服务。 一个直接的重要结果, 就是对长期以来纠缠不 休的中医科学性问题给出清晰的回答 , 即中医学是 探索生命活动机制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 , 虽然与 西医的还原论模式不同, 但依然有章可循、 有法可 依, 是与还原论科学等价的整体论科学类型 。 两者 各有其长, 也各有其短, 适用范围有差异, 应该互补、 而非互斥。 中医学有其整体论模式的自身发展规 律, 不可以用还原论模式改造, 那样势必导致毁灭性 后果。中医学自身的规律集中体现在它独特的 、 以 、 “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 ” 而其 为基础的方法论上, 中的核心便是原创思维模式。中医学是与时俱进的 科学, 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不断完善自我, 现 代化是必要的, 但不能在方法上将中医学的临床诊 疗与病理学命题建立在西医以细胞 、 分子、 线性关系 为标志的还原论生理学基础之上, 那将导致全面的 异化。而应在系统、 信息、 非线性这些与传统中医学 理论通约的复杂性科学的相互作用中 , 找到中医学 在现代大科学环境中的恰当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强 有力地促进中医学自身的发展, 摆脱被动、 孤立的处 境, 而且能够推动新的广义科学观的建立与深化 , 可 能发挥引领科学新一轮变革的积极作用 。 3 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从这里开始涉及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 及核心问题, 总体而言, 宜在医学、 哲学、 史学 3 个角 度展开讨论。医学角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 中西医的思维模式有何不同? 另一个是为什么中医 界认识问题的个性化倾向如此明显, 以致难以找到 普适规范的基础? 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也有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如何 体现? 以及如何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 式? 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还是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 模式在历史上是稳定存在的, 还是动态变化的? 在 西方医学传统中有否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 形态, 如果有, 它与中医学的关系如何? 在对这些问 题的探讨中, 会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当的研究方法 , 因 , 。 为方法不是僵死的 而是伴随问题而生的 可以不 夸张地说, 问题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灵魂与原动力 。 比较中西医的思维模式, 需要确定相同的时间截面, 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是当下并存于世的两个医学体 系, 而非过去的两者。概括而言, 西医的思维模式是 还原论, 中 医 则 是 整 体 论。 还 原 论 的 观 念 基 础 是 “天人两分” , , 观察视角为“实体本体 ” 研究对象为 “局部结构” , ; 而整体论的 分析方法是“主客相分 ” , 观念基 础 则 是“天 人 合 一 ” 观 察 视 角 为“关 系 本 ” , “ ” , 体 研究对象为 整体信息 分析方法是“主客合 。与还原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形式 一”

用系统思维进行中药的现代研究

用系统思维进行中药的现代研究
器的广 泛应用 , 检验手段更 加先进 ,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具备
目并介绍其意义 ,适应范 围,充分发挥检验科的作用 。 2加强检 验科 内部的质量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才能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检验科 要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 ,成立质控小组,使质量管理 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 中,有些检验人员质控意识淡薄,不按操作
理使用检验报告, 这就要求检验人 员有 一定的临床知 识和 临床
实践经验 。 因此, 验科作 为一个医技科室 , 检 要保证检验质量的准确
确保检验质量,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对外在临床医师和患者中
树立 良好的形象。 因此, 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 的报告 ,
检验科就必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把好质量控制关。
把每一味中药分解 为各 组成 部分, 通过对组成部 分的考察来认 识取代该药的整体药理 作用 。 文试 图从 系统 论角度探 讨这个 本
问题 。
究 的需要 。 这种 提取 中药化学成分及研究 中药各组成部分的方
法 ,已经 处处碰壁 。如药理 实验证 明:麻黄挥发油对 金黄色葡 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感嗜血杆菌 , 流 肺炎双球菌, 炭疽杆菌等均 有不 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但临床上真正应用麻黄
的阐释 。 这种研究方法 已经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为临床提供 了
液 口服, 伤寒 混合菌苗致热家兔有较强解热作用。 葛根用 对 把
丙酮、 甲醇和水进行连续提取获得 1 3个部分,其 中脂溶部分
5 (A ,水溶部分 8个 (W ̄ ,将其分别实验 ,发现 P { 个 P 一) P .) s A、
Ps w和 P 3 A、P W能使正常小鼠体温降低,而 P 4 P 2 w和 w却能使小

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糖代谢控制相关性

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糖代谢控制相关性

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与糖代谢控制相关性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与糖代谢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自行编制的老后生活观量表,评价23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同时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之间,并发症数目(p3.讨论针对老后生活观量表的消极生活观维度分与sas和gds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这一结果,可以认为,本研究测得的消极生活观分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出被试的焦虑水平。

在本研究调查的老年t2dm患者中,抑郁情绪(中、重度)和负性态度(中、高度)的发生率分别为41.9%和67.1%,作为检测焦虑情绪的替代指标-消极生活观的发生率,与刘安诺等报告的焦虑发生率(68.3%)基本相同[6],证实了老后生活观量表的临床效度。

先行研究提示t2dm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血糖控制不佳明显相关,是导致其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在预防并发症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引起并发症增多的因素;而hba1c异常及并发症增多,又是t2dm 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7,8]。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程度越高,并发症数目越多、病程越长、糖代谢指标越高。

相关分析结果也提示,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水平越高,糖代谢控制不良越明显;糖代谢控制不良又可加重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各变量之间相互关联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与先行研究见到相同倾向。

糖尿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1] derijks hj,heerdink er,de koning fh,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depressant use and hypoglycaemia in diabetic patients: a nested case-controlstudy[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08,17(4):336-344.[2] 孙学礼,刘涛生,唐莉,等. 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4): 215-219.[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217-219,79-80,80-81,235-238.[4] 石玉莲.糖尿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 1069-1070.[5] 张丽锋,张祥捷.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时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28-30.[6] 刘安诺,郑红英,李惠萍,等.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6):62-64.[7] 赵真,王淑萍.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 322-324.[8] waden j,forsblom c,thorn lm,et al. a1c variability predicts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microalbuminuria,and overt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j]. diabetes,2009,58 (11):2649-2655.△通讯作者:高健,女,医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

掌握认识自我的工具——《中医思维方法》杂议

掌握认识自我的工具——《中医思维方法》杂议

由陕西 中医 学 院邢 玉 瑞教 授 担 纲 主 编 的《 医 中 思 维方 法》 书 ( 民卫 生 出版 社 出版 ) 在 我 的案 一 人 放 头差 不 多有半 年之 久 了。去 年年 末在 济南 召开 的全
国中医 医史文 献学 术 会 议 上 , 者 向我 发 出 了写 评 作
世 界五 大 传 统 医学 体 系 的形 成 , 后依 托 的都 背
江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2 0年 8月 第 22卷 第 4期 1 0
J RNAL OF I OU JANG NIERS T C 0 0Vo.2No4 XIU V I Y OF T M2 1 12 .
o e t o g tmeh d u lo e i e lg n o n t et e r Alo,h p rPi t c he dfcen y o hebo k s c sdie sfc — n u h t o s b tas p s moo y a d c g i v h o y h t i s t e pa e n sa tt i i c ft o i u h a v ri a i
是 中 医学 根 深叶茂 、 生不息 、 途无 限 的基 石 。 生 前
年的《 黄帝 内经》 为何至今读 之犹新?这是许多人 都在探索着 回答 而又很难 说得完全 的问题 , 中医 《 思维方法》 一书要表达的正是这个主题 。

与西 方哲 学总是 以一种体 系 否定前 一种 体系 的 方式 不 同 , 中国文化 传 承 的主 要 方 式是 通 过 对 经典
后人 与古人 在文 化 之 生命 精 神 上 的 沟通 与 契合 , 是
信赖的。
当果盘 摆 上 餐桌 的时候 , 是选 择 传 统 的竹签 还

略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

略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

略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作者:宋月晗李峰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42-01很多学者都强调中医的学习要靠“悟性”,然而对初学者而言,对中医的“悟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框架之上的,笔者在学习及讲授中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建立中医诊断思维框架”是开启悟性之门的基石,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医诊断思维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对中医学习者有所裨益。

1 以“主症”作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构建的支点中医学生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等系列内容,然而在临床上仍然难以将上述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而经常是无从下手,或是随机诊断。

如何构建完整的思维框架?何处才是思维框架建立的切入点?中医各科知识虽然不同,却都是基于临床症状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若想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思维框架,应将切入点放在各科知识共同的基础点“临床症状”上,而临床症状纷繁复杂,应当选取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主症”作为构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的支点。

在明确主症的同时,再详细收集病人的其他病情资料,进行辨病、辨证。

2 选择常见临床主症,横向贯穿各门学科形成中医诊断思维框架选择常见临床主症,将各门学科中与主症相关的内容贯穿起来,形成不同诊断单元,各单元的组合即形成中医诊断思维框架。

在临床诊断时,首先明确主症,结合诊断思维框架中相应的诊断单元,详细地收集病情资料,并进行分析判断,给出明确的诊断并进行处方用药。

而提取临床主症,并进一步构建中医诊断思维框架的基础是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即对各个学科知识进行牢固的记忆并深入的理解。

3 以自身临床经验填充框架,使中医思维得到提升与完善中医诊断思维框架是一个动态的框架,需要不停的补充和完善。

在形成基本中医诊断思维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将临床实践经验归纳到框架之中,而不断完善思维框架的过程就是对中医“悟”的过程,也是个人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和稳定的过程。

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判断及推理形式

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判断及推理形式

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判断
及推理形式
任秀玲;程振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1997(016)002
【摘要】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在阴阳学说作为独立统一思维律的指导和规范下,应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形成的辩证逻辑范畴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凝集内外矛盾反映在立属性的形式,是用概念来表达和再现研究对象(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思想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判断,是对浓缩在概念中内在矛盾的展开,即展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判断加认揭示其矛盾性来明确的,推理,是概念通过判断进而向
【总页数】3页(P3-5)
【作者】任秀玲;程振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形成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思维方法分析 [J], 任秀玲;赵青树
2.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判断及推理形式 [J], 任秀
玲;程振芳
3.中医理论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形式 [J], 任秀珍
4.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阴阳学说是建构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的对立统一思维律 [J], 任秀玲;程振芳;赵青树;张素琴;呼德;王建平
5.论中医理论体系是辩证逻辑体系 [J], 任秀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

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总结中医学以“象”思维为代表的思维方法,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2.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

3.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概念,明确未病、欲病、已病的内涵。

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角度,提炼中医关于健康状态的要素,建立中医健康学理论。

与现代医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进行比较,实现中西医学在健康状态认识层面的通约和互补。

4.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方法,研究开发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多维辨识法,建立适合国人的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人机结合的数字化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系统。

(二)五年预期目标1.理论方面(1)形成中医原创思维的现代表述理论体系,使注重整体观和形象思维的中医学获得创新发展,对接科学前沿。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

(3)系统总结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提炼健康状态的要素,构建专门的中医健康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

2.方法与技术方面(1)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中医病证辨识思维

中医病证辨识思维

中医病证辨识思维王小宇【摘要】This article illustrated that the "recognition" should always runs through practical clinical work of TCM through examples,to attach importance to demonstration system of clinical syndrome inherent in TCM and the identification thinking system.To identify backing to the demonstr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inherent in TCM,which is a key element to improve efficacy,so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syndro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通过举例说明中医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以"辨识"两字贯穿始终,加强重视中医本有的临证论治体系及其中的辨识思维.回到中医固有的论治体系中进行辨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一环,病证辨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中医病证;辨识思维;流程【作者】王小宇【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任应秋先生1955年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名为“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把中医临床诊治称为“辨证论治体系”。

秦伯未、蒲辅周、姜春华等先贤继而分别撰文,全面阐述和介绍了辨证论治体系,使“辨证论治”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并被公认为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特色,因而开启了现代证候研究[1]。

试述中医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内在联系及临床价值王韵涵

试述中医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内在联系及临床价值王韵涵

试述中医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内在联系及临床价值王韵涵发布时间:2023-07-06T08:16:56.25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7期作者:王韵涵[导读] 中医辨体质渊源已久,时至今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辨别体质的源头在于人的先天禀赋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化生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肌肉等生理状态不同,就决定了不同体质的人有相应邪气的易感性,以及感受邪气后病理状态走势的体质倾向性。

这个特征成为辨病辨证的内在依据。

故而认为辨体质与辨病辨证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体的正气盛衰和生理病理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把辨体质与辨病辨证结合起来,能使治法、处方、选药更优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19中实一班 102400摘要:中医辨体质渊源已久,时至今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辨别体质的源头在于人的先天禀赋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化生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肌肉等生理状态不同,就决定了不同体质的人有相应邪气的易感性,以及感受邪气后病理状态走势的体质倾向性。

这个特征成为辨病辨证的内在依据。

故而认为辨体质与辨病辨证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体的正气盛衰和生理病理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把辨体质与辨病辨证结合起来,能使治法、处方、选药更优化。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病辨证临床价值正文:中医辨体质,滥觞于《灵枢》,初步建立了以肤色、体态、年龄和阴阳五行为纲的分类研究体系,系统地总结了各类体质的生理、病理和思想意识特点,并阐明了体质与疾病和治疗的关系,为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脏篇”中,指出人的气血精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与人的体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脏腑的位置、大小、厚薄、坚脆与机体对生物、精神等因素之刺激的反应性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四肢肌肉的状态也与人的体质密切相关,要研究人体体质,就得从人体的基本因素入手。

所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是以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根据,从外测内,分类研究。

[1]《内经》中对不同体质的人的分类方法包括:1.以五色分类。

浅谈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现代科学中的价值

浅谈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现代科学中的价值

浅谈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现代科学中的价值
孟令涛;闫冰;梁慧敏;赵峰;姚黎英;赵玮;王元奕
【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30)003
【摘要】从文化视角探讨中医原创思维的独特内涵及其在现代科学中所具有的创新、指导等价值,弘扬中医文化,呼唤全人类利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现代科学的发展.
【总页数】3页(P152-154)
【作者】孟令涛;闫冰;梁慧敏;赵峰;姚黎英;赵玮;王元奕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9
【相关文献】
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 [J], 王琦
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调查 [J], 李海玉;刘理想;李菲;杜松;陈其广
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J], 马晓彤
4.构建名医医案教学平台传承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J], 吴兆利
5.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再认识 [J], 邢玉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总结中医学以“象”思维为代表的思维方法,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2.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

3.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概念,明确未病、欲病、已病的内涵。

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角度,提炼中医关于健康状态的要素,建立中医健康学理论。

与现代医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进行比较,实现中西医学在健康状态认识层面的通约和互补。

4.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方法,研究开发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多维辨识法,建立适合国人的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人机结合的数字化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系统。

(二)五年预期目标1.理论方面(1)形成中医原创思维的现代表述理论体系,使注重整体观和形象思维的中医学获得创新发展,对接科学前沿。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

(3)系统总结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提炼健康状态的要素,构建专门的中医健康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

2.方法与技术方面(1)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2)揭示体质偏颇的影响因素和易患疾病风险因子,建立健康状态风险评估体系。

(3)运用高通量技术绘制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的体质类型“图谱”,进而从全基因组水平判定不同的体质状态。

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体质“图谱”中特征性的“印迹”,为中医健康状态体质微观辨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4)建立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实现对各种体质的计算机信息集成。

(5)研制中医健康状态测评量表,为整体、多维、动态评估中医健康状态提供测量工具。

(6)通过数字化信息提取、识别与集成,开展四诊合参健康信息研究以及经络测量方法研究,对脏腑经络功能状态进行辨识。

(7)设计并建立契合中医辨证思维的智能辨识算法模型,整合健康状态参数系统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成果,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健康状态辨识系统;通过验证性试验研究,对模型进一步训练和优化,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搭建可靠、可行、可拓展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平台。

(8)基于中医学健康相关理论,以“形神一体”观为指导,建立包括症状量化诊断辨识、体格检查诊断辨识、客观检查诊断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

3.基地建设(1)发展壮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中医诊断重点研究室、中西医结合重点研究室。

(2)充实发展广东等地的“治未病”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的体检中心。

(3)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的科研基地网络。

4.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1)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软件及硬件系统。

(2)制定、修订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相关量表。

(3)修订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标准。

(4)出版专著3-4部,发表SCI学术论文12-1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110篇。

(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报告12-15次。

(6)申报专利5-6项。

(7)培养博士研究生25-30名、硕士研究生25-3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4名,并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

三、研究方案(一)总体思路提出假说: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健康状态是个体体质对外界影响因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自然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应答反应,是内外、身心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

明确要点:围绕假说,按照“两个层面六个要素”的学术思路开展研究,两个层面是指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理论层面包含“思维升华”和“认知实证”两要素,应用层面包含“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及“多维辨识法”四要素。

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把握主体:在理论层面上,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系统思维,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梳理出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方法,阐释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思维升华);②以中医的“象”思维为切入点,运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阐明中医在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特点(认知实证)。

在应用层面上,①体质辨识法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方法,把握人体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②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构建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③整体动态辨识法体现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互动,建立整体状态参数体系,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④多维辨识法以“形神一体”理论为指导,从多角度建立反映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

以上四个辨识法从不同视角把握中医健康状态,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技术路线图:(二)创新点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揭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并进行哲学和科学的升华。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具体临床思维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揭示中医以“象”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内涵,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体系。

3.构建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

(三)课题设置和课题间的联系项目拟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一、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

二、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及其科学内涵。

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

本项目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设置相互关联的六个课题:一、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二、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三、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法研究;四、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五、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六、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法研究。

6个课题的内在关系是,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课题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研究目标: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

2.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研究(1)核心观念研究主要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入手,阐明其对原创思维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分析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根源与特点。

(2)基本模式研究包括:象思维的思维活动基本单位(意象概念)研究,象思维概括事物的境遇式、守常式、感应式等基本形式研究,象思维的直觉体悟方法研究,象思维形象直观、功能动态、模糊整体特点研究,象思维的随时律、易简律等基本逻辑规律研究,象思维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方法研究。

(3)思维模型研究基于中国原创思维的核心观念,从气本论、认识路线和系统模型的角度,研究“阴阳-五行”思维模型,包括阴阳模型(一阴一阳、太少阴阳、三阴三阳等)、五行模型(类比、生克、制化等)。

2 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中医理论构建中的作用研究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结合现代中医原创思维相关研究成果,疏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化、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等重要范畴所体现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重点研究“象”思维模式在上述理论范畴中的具体运用),立足中医学基本原理和术语,阐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与方法。

(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中医各家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全面分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伤寒、火热、脾胃、攻邪、肾命、温病、汇通等历代中医各家学说创新的积极影响,纵观学术发展历史全过程,厘清和阐明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和思维方法演化机制。

(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研究通过选取石淋、黄疸病、消渴病、风水病、真心痛、历节病、癃闭、支饮、带下病、狐惑病等10个(类)诊断指征明确客观的典型病证古代医案分析研究,以中医临床解决具体问题的诊疗实践记录为对象,阐明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等实践方式的思维过程,辨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具体运用原理与规律。

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调研与分析进行中医科研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

(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诠释与科学意义研究立足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本体,借助现代科学哲学、思维科学等多门类学科诠释方法,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原理、内容、特征、本质和规律;基本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的“通识”特征、生成逻辑、辨识模式、推类内涵、形式化系统及其实践规律;系统阐释中医学理论思维、临床思维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术理念和认知特点。

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论基础的哲学表达、理论揭示、内涵升华及现代应用调研,比较中医“生成演化”世界观与现代“构成还原”世界观,开展中医“生成论”与现代“构成论”的对照研究,明晰中医学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与现代科学和西医学的区别与关系,阐明其对促进未来科技原始性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提出促进中医学和我国科学技术原创性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