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化学全册【小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 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 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 “难”、“易”、“不易”、“会”、 “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词语。
的1/3;
防止试管夹松
以防烫手
开试管滑落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夹持在试管中上部。 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不可用
手拿持试管。
(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 的外焰固定加热;
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 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 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练习1】
请判断下列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 变化?为什么? (1)钢铁生锈 化学变化 ;(2)电灯发光 物理变化 ; (3)酿造酒精 化学变化 ;(4)食物变质 化学变化 ; (5)纸张燃烧 化学变化 ;(6)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 (7)瓷碗破碎 物理变化 ;(8)汽油挥发物理变化 ; (9)石蜡熔化 物理变化 ;(10)煤气中毒 化学变化 ;
化学性质有_酒__精__易__燃__烧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 化是____在__灯_芯__处__汽__化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 是__灯__芯_处__燃__烧__。
【练习4】
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 B )
2014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资料-走进化学世界汇总
2014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门路是,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从头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碎,而不会破碎,但可从头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色。
(1)充足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纳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响,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升原子的利用率,力争使全部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采取,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益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优秀产品。
4.认识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如拥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宁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资料,其特色是拥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察看到的现象原由:说明鸡蛋壳中有物质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波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一、对蜡烛及其焚烧的研究结论:⑴蜡烛往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渐渐变短,受热时融化,冷却后又凝结。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初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此中含有元素;蜡烛焚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焚烧的化学反响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从头焚烧。
说明蜡烛焚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一样的研究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污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可以焚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2014版初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
现象
本质
区别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_________
化和物理变化的关键是看有无新“分子”生成。判断物理性
质、化学性质的关键是看此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
2.理解物质的变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判断化学变化依据的“新物质”并不是指颜色、形状或状
态等方面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而是与原物质相比,组成或结 构上发生了改变的物质。 (2)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 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而不能作为判断化 学变化的依据。 3.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镊子 横放
慢慢
②固体粉末
药匙 倾斜
纸槽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
细口瓶 手心 紧挨 倾斜 倒放
②取少量液体时直接滴加
胶头滴管 用清水冲洗干净 伸入容器中
③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量筒 放平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思考感悟】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或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
表现出来,如颜色、气味等。
问题3
“用10 mL量筒量取6.53 mL水”“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7 g药品”,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10 mL量筒的精确值为0.1 mL,托盘天平的精确值 为0.1 g。
要点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2)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3)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凝固成的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被引燃。
说明石蜡蒸气具有可燃性。
2.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的量增多(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和水蒸气的量增多(用哈气的方式检验)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中氮气仍然是最多的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仰视液体多,读数小;俯视液体少,读数大。
使用量筒时一定同时需要胶头滴管,液体快到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不能平放或倒放。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化学中托盘天平通常是用来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归零调平后,先放砝码拨游码,后放物品。
(跟物理中称物品质量顺序相反,若指针左偏,说明药品多了,要取出一些药品;若指针右偏,说明药品少了,继续加药品)(4)加热器皿--酒精灯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如果酒精灯失火,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夹持器--试管夹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6)关于精确度:托盘天平 0.1g 量筒0.1 mL 温度计0.1摄氏度4.常见的易错操作: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b、不能吹灭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只酒精灯c、使用量筒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e、用过的药匙用纸擦净,不能洗;用过的滴管立即清洗,滴瓶配有的滴管不能清洗;用过的试管洗净后倒放在试管架上。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复习提纲
U1.《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提纲江西省于都县丰田初中李家福编辑引入: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①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②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③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一.基础训练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2.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C.“泪”是指液态石蜡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5.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B.橡皮塞慢慢转动着旋进容器口C.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情概览考点梳理认识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的利用。
(2)近代化学:原子——分子论。
由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3)现代化学:通过在分子、原子水平上对物质的研究,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达几千万种;科学家借助先进的仪器,使化学在能源、材料、信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3.化学的作用(1)研制、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2)合成各种药物,保障人体和生命安全。
(3)开发新能源和研制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高频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判断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备考提示:(1)题目中常涉及的变化关键词①物理变化:融化、熔化、挥发、蒸发、凝固、液化、升华、蒸馏、破碎、弯曲、榨汁、海水晒盐、灯泡发光、导电、太阳能发电、硬度、吸附、稀释、过滤、溶解等。
②化学变化:发酵、酿酒、生锈、锈蚀、腐烂、发霉、变质、燃烧、火药爆炸、冶金、降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火力发电、水通电分解、蛋白质变质等。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考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中考总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不能加热的
(二)计量仪器 (三)漏斗 (四 )夹持器
(五)取用药品的仪器 (六)气体的净化装置
(七)其他
判断正误:
√ ×√√
×√ √
√
××√ × ×× √ ×
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 改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
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做反应器、不 能溶解、稀释溶液。只可以精确到0.1mL (即读数时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
体的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
正确
俯视会使读数偏 大 。 实际量 小于读数
2、药品用量的取用原则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
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 , 固体 (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剩余药品的处理 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 内。
注意: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一、探究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 体的样品中。
现象: 插入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 气体样品中的小木条熄灭。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二、探究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方法: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NaOH + HCl===NaCl + H2O 2NaOH+ CO2 ====Na2CO3 + H2O
另外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 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
201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一、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常见误区
误区1:有变色、发光、放热、气体或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
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而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往往是化学变化中产
生的现象,在变化类型的判断时,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
误区2:物质的性质需要在变化中体现,因而物质的变化即是
【易错提醒】 1.根据有无关键词判断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 2.根据有无新物质产生判断变化种类,根据是否需要化学变化
表现判断性质的种类。
【我的收获】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都不需
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与空气中的氧发 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表现出来的“能与空气中的氧发
c.双手紧握锥形瓶,观察,若导管口
气泡产生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有_________
4.玻璃仪器的洗涤 (1)普通洗涤(以试管为例)。
用水洗涤,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
(2)难溶物洗涤。 稀盐酸 洗去难溶性 热的纯碱溶液或去污粉 洗去油脂;用_______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及味道都与食盐相似;
B.加热到271 ℃时,亚硝酸钠变成液体; C.亚硝酸钠能从空气中吸收氧逐渐转化为硝酸钠; D.亚硝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帮小华进行整理(用A、B、C、D填空):
(1)物理变化__________(2)化学变化__________
(3)物理性质__________(4)化学性质__________
三、运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 手段。
初三化学知识点与复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25H32+33O2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回顾: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______和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__________的提出,使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5、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变化时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对蜡烛燃烧的探究:(1)探究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把一根火柴梗横放通过蜡烛的三层火焰,约1s后发现火柴梗与_______接触的部位最先碳化,说明蜡烛________温度最高。
(2)探究生成物: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______________振荡,发现_________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
9、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①“三不”:不能____________直接接触药品;不能______ ______闻药品的气味;不能_______药品的味道。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__氧__气__(_O_2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___二___氧__化__碳__(_C__O__2)______和 _____水__蒸__气_____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证明方法分别是: (1)各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分别将____燃___着__的__木__条____伸入两个瓶中,观察到木条在空气中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器材:药匙、镊子和干净的纸张。
(2)块状或较大固体颗粒的取用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放三慢立”,目的是避免 ____打__破__容__器__底__部_____。
(3)往试管中装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一横二送底三立”,目的是避免药 品沾在_管__口__或__管__壁_____上。
低,证明方法是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2秒,外焰部分最先变黑,内焰和焰心部分无明 显变化。
3.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水蒸气的方法是把____冷__而__干___燥_____的洁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
壁有水雾(或水珠)出现。
4.证明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内壁涂有____澄__清__石___灰__水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___澄___清__石__灰__水_____变浑浊(或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 5.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___石__蜡__固__体___小__颗__粒___,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的方法是蜡烛火焰熄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及其发展 1.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___性__质___、物质的___组__成___、物质的___结__构___和 物质的___变__化__规__律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2.化学的发展历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 (2)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冶铁炼钢、酒醋酿造、制造精美的青铜器等都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化学工艺。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___原__子___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创立了___分__子___学 说,从而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014年中考化学考点清单】总复习课件(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2013
3次
2012
2011 2013
1次
------2次
量筒 ④_____
2012
2011
1次
1次
中考考点清单 2013 1次
集气瓶 ⑥_______,
用于收集和贮存气 体
2012
2011 2013 2012 2011 2013 2012
3次
---2次 -------------
细口瓶 ⑦_______,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用于过滤或向细口 容器内注入液体, 漏斗 , 不能加热 ⑧_____
2011
1次
中考考点清单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 入液体,若用来制取 长颈漏斗 气体,其下端管口要 ⑨________, 插入液面以下
2013
2012 2011 2013 2012 2011 2013
2次
5次 1次 2次 1次 2次 1次 1次 1次
判断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并不是指原物质 依据 形状和状态的改变,而是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中考考点清单 【特别提醒】1. 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 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但这些现象只 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而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 放热,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 2.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球充气过多爆 炸是物理变化。
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 防污染原则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中考考点清单
【特别提醒】闻药品气味的正确操作: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
飘入鼻孔。
闻气体时的 正确操作
中考考点清单 2.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高频考点)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贵州3年27套卷:2013年考查1次,2012年考查3 次,2011年考查3次;命题点有:药品加入容器的方 法;瓶塞的放臵。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向试管中加入 固体药品时,需掌握以下原则:
九年级化学2013~2014年中考真题汇编--走进化学世界
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014武威)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2014定西)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B.用氢气作燃料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人工降雨3.(2014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4.(2014菏泽)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5.(2014巴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白磷自燃C.冰雪融化D.食物腐烂6.(2014巴中)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铜用作电线7.(2014济南)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8.(2014荆州)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酒B.纸张燃烧C.石蜡熔化D.食物腐烂9.(2014襄阳)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10.(2014孝感)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石油分馏C.榨取果汁D.海水晒盐11.(2014葫芦岛)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12.(2014淮安)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13、(2014临沂)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14.(2014聊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15. (2014呼和浩特)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的体积C.除去CO中的CO2D.制取蒸馏水16.(2014烟台)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 第0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五)过滤操作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 纸的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用玻璃棒引流 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用玻璃棒引流 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二)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 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 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 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 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 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 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
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 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 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 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 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0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 础科学。 二、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 炼钢。 三、物质的变化: 四、物质的性质: 五、蜡烛燃烧实验 六、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七、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01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常见误区 误区1:有变色、发光、放热、气体或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 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而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往往是化学变化中产 生的现象,在变化类型的判断时,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
精品课件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避免液体溅出伤人,将试管直立 加热。( × ) 提示: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为避免 液体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4.40 mL 液体,可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4次,这样可以更准确。
( ×) 提示:选择量筒的量程应该本着量取液体的体积与量筒的量程 接近的原则,即量取40 mL的液体应该选择 50 mL的量筒,量 取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
精品课件
(3)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单孔装置(如图)
a.先_将__导__管__放__入__水__中__, b.双手紧握试管,观察现象。 若导管口有_气__泡__产__生__,则装置气 密性良好。
精品课件
②双孔装置(如图)
a._关__闭__分__液__漏__斗__活__塞__; b._将__导__管__放__入__水__中__; c.双手紧握锥形瓶,观察,若导管口 有_气__泡__产__生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精品课件
【典例3】安徽中考)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 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 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 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 由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 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 变现出来的性质,叫 化学性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3.药品取用
镊子 药匙 (1)取用块状固体用______,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要用________ 纸槽 药品 或______。称量一定量固体药品一般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________,右盘 砝码 玻璃器皿 放_______,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__________中称量。
( C )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读数为 20 mL; 倒出部分液体后, 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读数为 5 mL, 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等于 15 mL C.小于 15 mL B.大于 15 mL D.无法确定
知识归纳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不定量液体药品可以直 接倾倒;取用定量液体药品一般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 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凹液面读数都是错误的。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C.石蜡熔化 B.大米酿酒 D.水制冰块
点燃两支普通蜡烛,一支烛心附近掺入微量其他物质(如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盐、氯化铜等),另一支不作处理,对比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 ③将试管夹夹在离
( C )
7. 完成给液体加热的任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 2 mL 液体 1 试管口 处 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3 A.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8.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 1-4 所示。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典例3:常见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例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 1-1 ( B ) 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图 1-1
A.23.0 g C.32.3 g
B.27.4 g D.32.6 g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如火柴梗 折断,冰、水和水蒸气互变,石蜡熔化的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状态 发生 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而镁条燃烧时,生成白色 固体氧化镁,它是一种不同于镁的新物质,因此这一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 2.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如物 质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挥发性、溶解性 等; 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0.指出图 1-5 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
图 1-5
A. 移走蒸发皿: 烫伤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闻气体药品的气味: 易导致中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如钢铁生锈是指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了复杂的其他物质铁锈,而生成的铁锈与钢铁不再 是同一种物质了。物理变化的特征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如胆矾研碎、空 气液化只是物质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后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仍 是它本身;蔗糖溶解只是构成蔗糖的粒子均匀扩散到水中,这一过程也没 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2)生日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呈现多种颜色呢?小刚查询资料后得知: 生日蜡烛中掺入微量其他物质后, 燃烧时发生焰色反应而使火焰呈五颜 六色,如掺入食盐火焰呈黄色,掺入氯化铜火焰呈绿色等。请你设计实 验证明:普通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不会呈现多种颜色? 普通蜡烛燃烧时,由于没有掺入微量其他物质故不会呈现 ①提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种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4
(1)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 40 g 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 42.4 g 量是__________。 (2)由于操作错误, 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 天平左盘 上 的 砝 码 还 是 40 g , 则 所 称 量 的 烧 杯 和 药 品 的 实 际 质 量 是 37.6 g __________。
出现较大误差 C.量取 9.5 mL 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打破试管底部 D.向试管中加固体锌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 蜡烛。你对它肯定有不少的了解吧!请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下列有关蜡烛的说法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蜡烛有各种颜色,如:白色、红色等 B.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C.蜡烛受热会熔化成蜡油 D.蜡烛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D )
试管外壁有水珠没擦干;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内焰或焰心加热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全操作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 (1)取用药品应遵守三不原则,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剩余 不能 药品既__________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解析] 分析题给称量图示可知,此种称量方法是错误的,但是也能称 出药品的实际质量,图中砝码质量为 30 g,游码所指的刻度为 2.6 g,故实 际称取的质量为 30 g-2.6 g=27.4 g。
点拨
正确称量→左物右码→ 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指刻度 托盘天平的使用 错误称量→左码右物→ 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指刻度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9.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 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 内,可以保持鞋内干燥。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固体,它容易吸收水分 并和水分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作干 燥剂,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拓展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它着重突出的是物质的这种运动 过程。如碳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它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变 化的过程。化学性质是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强调的 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如碳能燃烧是碳的化学性质, 它是在碳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碳固有的属性。换言之,碳具有 的可以燃烧的化学性质正是通过碳燃烧的化学变化得出的结论。在具体判 断时,看这种描述指的是物质的属性还是指其运动形式,一般来说,描述 中有“能” “易” “会” “可以”等字词就是指物质的性质,而有“正在” “已 经”或“了”等字词往往是指物质的变化。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典例2:物质的性质
例2
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C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解析] 判断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种性质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选项 C 是因为“铝和酸反应生成了 盐和氢气”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
白色固体 (1)生石灰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吸收水分,使鞋内的水分减少, (2)生石灰能使鞋保持干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到干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3)生石灰不可食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有腐蚀性,如误食,就会灼伤和腐蚀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4.物质加热 烧杯、蒸发皿 预热 加热前要_______;给液体加热可用试管、_______________等,给固体加
试管、蒸发皿 热可用_______________等,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