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推荐下载】异位胰腺

合集下载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论文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论文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2000——2010年收治18例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无复发,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此症订行诊断困难,确证需病理学检查。

结论对于有症状的异位胰腺手术切除疗效满意,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异位胰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腹腔镜微创治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8-01异位胰腺是指胰腺本身以外的与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关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

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

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异位胰腺平素多无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多于体检或手术中发现。

我院2000年至2010年共收治18例异位胰腺病人,现就其好发部位、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男女之比2:1。

年龄24-72岁,平均41.5岁。

1.2 术中发现胃十二指肠8例,空场4例,回肠3例,胆总管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影像学检查发现4例。

1.3 临床表现本组18,有临床症状的:上腹疼痛不适5例,出血3例,穿孔3例,恶变3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4例。

1.4 诊断方法本组18体检彩超发现4例,ct或mri检查10例,胃镜检查发现2例,腹腔镜检查手术发现2例,以上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5 治疗方法本组18均经手术切除,其中3例恶变,1例胆总管下段异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胃窦部异位行胃根治性次全切除,1例回肠末端异位行右半结肠切除;其余15例局部切除。

1.6 病理诊断 15例异位胰腺标本黄白色,多数位于粘膜下层,镜下见胰腺细胞;3例恶变标本呈灰白色,镜下见腺癌细胞。

1.7 结果 15例无恶变者随访2-7年无异常变化。

3例恶变者,胰十二指肠切除者生存2年4个月,另2例生存期已超过3年。

异位胰腺34例临床分析

异位胰腺34例临床分析
1 临 床 资料
14 治疗 与 结 果 . 本组 3 4例 中 , 2 男 3例 , 1 例 , 女 1
3 中有 1 行 超 声 内镜 检 4例 6例
11 一 般 资 料 .
查 , 中 1 术 前 考 虑 异 位 胰 腺 , 断 符 合 率 为 其 0例 诊 6 .% , 25 主要 表 现 为 : 变 多是 中等 回声 , 可 以是 病 也
无 明显腹 部 症 状 , 4例 因肠 梗 阻 手 术 时 探 查 发 现 , 2
十二指肠吻合)2 , Ⅱ式( 1例 毕 胃空肠 吻合)6 , 1 例 部
分 肠切 除 , 吻 合 6例 , 中位 于黏膜 下层 2 肠 其 5例 , 肌
层6 , 例 浆膜层 3 , 例 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 , 例
床症状 、 体征无明显特异性 , 目前 尚无特异性检查手段 , 术前确 诊 比较 困难 , 诊 , 诊相 当普 遍 。结论 误 漏
钡餐造影有较高 的诊 断符合率 , 以减少误 诊及 漏诊 , 可 手术是 治疗有症状 的异位胰腺 的首选 方法 。 【 关键词】 异位胰 腺 超声 内镜 消化道造影 诊 断
胆 囊 结 石 2例 。术 后 病 理 均 报 告 为 胃十 二 指 肠 或
空 回肠 异位 胰 腺组 织 , 后 因异 位 胰 腺 引起 的临 床 术
症状 缓解 , 例 因出现 吻合 口漏 行 2次 手术 , 治 疗 1 经

4 ・ 0
浙江实用医学 2 1 年 2 02 月第 1 卷第 1 Ze a a i l ein e u r 2 1 , o 1 , o 1 7 期 h i g r ta M d i Fb a , 2 V 1 7 N . j n P cc c e r y0 .

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论文: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1例

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论文: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1例

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论文:胃异位胰腺误诊胃间质瘤1例【关键词】异位胰腺胃肠疾病影像学诊断异位胰腺是指与胰腺无解剖及血管联系,在其他部位存在的少量胰腺组织,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1]。

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属于一种先天畸形,可能与胚胎期胰腺组织的异常迁徙有关[2]。

mazur 和clark于1983 年首先提出“胃肠间质瘤”的概念, 认为此类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的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 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的一组缺乏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3]。

由于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上非常相似,常导致医生误诊。

1 病例报告男,28岁,以“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呕吐半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不适感,为隐痛,进食后加重,自诉伴有返酸感,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不适感缓解。

查体:体温36.3摄氏度,脉搏76次/分,血压105/68mmhg。

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无叩痛,后腰部无叩痛,听诊肠鸣音正常,约4次/分,murphy’s sign 阴性。

化验: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afp、cea均正常。

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胆胰脾双肾声像图未见异常。

胃镜见胃体中下部后壁近大弯侧一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约2.0×1.2cm。

超声胃镜提示胃壁第四层结构内低回声肿块,28×10mm大小,内部回声不均匀。

考虑胃间质瘤。

患者于全麻下行胃部分切除术,术中切除胃体下部后壁近小弯侧一类长方形浆膜下肿物,病理大体所见:胃壁肿物,胃壁组织6×4.5×1.5厘米,胃粘膜下见结节2.5×1.2厘米,淡黄,质软,分叶状,胃粘膜光滑。

镜下所见:胃壁粘膜下层,肌层内见增生的胰腺组织。

病理诊断:(胃壁)胰腺组织异位伴增生。

2 讨论临床发现异位胰腺最多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处,约占50%,其他可见于空肠、回肠、结肠、肠系膜、大网膜、脾、胆道、回肠憩室以及腹膜后间隙等[2]。

异位胰腺的诊疗小知识

异位胰腺的诊疗小知识

异位胰腺的诊疗小知识一、异位胰腺的概况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ncreas/ectopicpancreas,HP/EP)是位于胰腺正常位置外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位置胰腺间无血管及解剖联系,为先天发育畸形。

1727年,Jean-Schultz首次报道。

异位胰腺最常见的部位是消化道,尤其是胃、十二指肠及上段小肠,且多位于消化道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表现为局限隆起性病变,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胃肠间质瘤。

异位胰腺多见于成年男性,尸检发现率为0.5%~13.7%。

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上消化道系统,主要是十二指肠、胃和近段空肠,同时患者往往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炎、假性囊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肠梗阻、癌变。

二、异位胰腺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的明确,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及影像诊断医生对异位胰腺的认识,有助于准确的术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异位胰腺是胰腺先天性异常中迁移异常的一种,而关于异位胰腺的胚胎发育学机制,目前也最为大家接受的是错位理论,即胚胎发育时期胰腺原基组织错位于发育中的胃肠道系统,且与原生胰腺在解剖上不连续。

此外,还有两种关于异位胰腺发病机制的理论—化生理论和全能干细胞理论,根据化生理论,内胚层组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迁移至胃肠道的黏膜下层并化生为异位胰腺。

全能干细胞理论则认为肠道内侧的内皮干细胞错误地分化为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的大体标本是一个具有分叶状结构的实性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病灶往往单发,直径多小于3cm,少数病灶可以达到5.0cm。

1、异位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异位胰腺的类别按照组织病理学,异位胰腺分为4类,其中以第一类最常见:第1类,异位的胰腺组织由腺泡结构、导管结构和胰岛细胞构成;第2类,主要由腺泡结构构成;第3类,主要由导管结构组成;第4类,仅由胰岛细胞构成。

胃肠道的异位胰腺属于上皮下病变。

据报道,约54%的异位胰腺位于肠壁黏膜下层,约23%的异位胰腺横跨黏膜下层和肌层,约11%的异位胰腺位于浆膜下层。

【消化科】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诊断

【消化科】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诊断

【消化科】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诊断e诊断最近的天气实在是比较“凉爽”,以至于小e的胃有点不大好受。

相信换季也让门诊多了很多消化科的患者,针对这个现象,小e隆重推出《异位胰腺影像学诊断》,希望可以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顺便问问大家,胃不舒服还能愉快的吃火锅么?)胰腺先天性病变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现,以40~50岁多见,男女比例 3:l•异位胰腺可发生在大多数腹部器官,80%发生于胃(常在幽门前区)和十二指肠,较少发生于回肠、肠系膜、胆道、脾脏、麦克尔憩室或阑尾。

病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先天性畸形•多数学者认为异位胰腺的形成是胚胎时期的胰腺原基与原肠粘连或穿透原肠壁,并随原肠的旋转及纵行生长而分布于各个异常部位•也有认为本病是内胚层异向分化所致病理•大体所见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浅黄色或淡红色实质性结节,单发,偶见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2mm~4cm•75%位于黏膜下层,少数可位于肌层或浆膜下,没有包膜•镜检时异位胰腺具有正常胰腺的组织特点•当异位胰腺位于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下时,常有一两个管道开口于胃肠腔内,开口通常位于胰腺隆起的最高处•如果管道不开口于胃肠道,则可在局部扩大呈囊状临床表现•随其所在部位及并发的病理改变而不同•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发生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异位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狭窄和痉挛•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溃疡、出血等表现•影像学诊断•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胃及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诊断有帮助•主要表现为圆形充盈缺损,其中央存留钡剂呈脐状凹陷,称为中央导管征•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各异异位胰腺(M 46)胃部不适就诊。

胰腺异位于12指肠前外侧,与胰颈分离,平扫及增强扫描,与胰腺主体同步变化。

胰尾异位于肾上腺(M 51)小e已经开通智能回复模式,亲们可以在后台发送关键词获取您想要的医学类资讯。

胰腺变异_精品文档

胰腺变异_精品文档
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成人型则依据有无十二指肠狭窄梗阻以及有无其他
继发病变而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营养不 良等非特异性症状。
影像学诊断
有十二指肠梗阻者平片可表现为“双泡征” 钡餐检查对诊断颇有帮助,特点为: ①胃腔扩张,内有潴留 ②十二指肠降段环形压迹,肠腔狭窄长约1~4.5cm,
其内黏膜无破坏 ③狭窄近端十二指肠扩张 ④狭窄段近端逆蠕动 ⑤狭窄附近出现异位溃疡 ERCP可示胰管环绕十二指肠 CT或MRI示十二指肠狭窄,壁增厚,周围绕以胰腺组
胰腺内副脾绝大多数位于胰尾部.影像学表现颇为 典型,其CT密度、MRI信号与正常脾脏一致
动态增强扫描时副脾与正常脾脏同步强化
3.0T磁共振 男 45岁 体检发现胰尾部占位
1.5T磁共振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三、先天性胰腺分裂(congenital unfused
pancreas/pancreas divisum)
• 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胰管和背侧胰管融合异常
• 无胰腺疾病的患者ERCP或MRCP中的检出率为3%~5%, 而在胰腺炎的患者中ERCP可发现25%的患者有胰腺分裂
正常情况下,胚胎7周时,腹胰由十二指肠腹侧转移到背侧, 与背胰合成为胰腺,腹胰构成胰头,背胰构成胰体和胰 尾,背侧胰管与腹侧胰管汇合,背侧胰管的近段消失
一 、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

胃异位胰腺1例并文献复习

胃异位胰腺1例并文献复习

诊疗经过 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平扫 +增 强未见异常。入院 2d后在镇静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示:胃体 黏膜光滑,小弯侧有一大小约 1.0cm×1.2cm半球形黏膜 下隆起病变,遂行黏膜下肿瘤切除术,圈套后电凝电切,氩气 凝固创面,胃 窦 黏 膜 光 滑,红 白 相 间,以 红 为 主,分 泌 物 少 (图 1)。病理结果:胃(体小弯)肌层内见异位胰腺(hetero topicpancreas,HP)组 织。 给 予 禁 食、积 极 抑 酸、胃 黏 膜 保 护 剂及补充电解质、其他对症治疗,治疗 3d,患者无不适后痊 愈出院因 “体检发 现 胃 占 位 性 病 变 2个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患者 2个月 前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黏膜下隆起病变,位于小 弯侧,大小约 25cm×25cm,随后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示胃体中部小弯侧病变,呈低 回 声,位于黏膜下层,考虑胃体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未予以 治疗。患者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及腹痛等症状。既往体 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饮酒史 15年,每天饮 白酒约 250ml,无吸烟史。 入院查体 体温:36.0℃,脉搏:72次 /min,血压 124/77 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楚,查体 合作。心肺无异 常。腹 平 软,肝 脾 肋 缘 下 未 触 及,全 腹 无 压 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 4次 /min。
【摘 要】 异位胰腺(HP)是一种少见疾病,是指与正常胰腺完全分离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没有组织、神经和 血管相连。胃 HP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由于病变多位于黏膜下层,胃镜病理活检很难确诊,诊断依赖超 声内镜及内镜治疗术后的病理结果。HP与黏膜下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难以区分,常行外科手术切除。本文报道了 1例胃镜 检查示胃部肿块最后确诊为胃 HP的病例。 【关键词】 胰腺;胃;胃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 R57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8.07.122

胃异位胰腺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胃异位胰腺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s i s d e p e n d s o n u l t r a s o u n d e n d o s c o p y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b i o p s y a f t e r e n d o s c o p i c t r e a t me n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d i g e s — t i v e e n d o s c o p y t e c h n o l o g y , s u b m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 h a s b e c o me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s a f e me a n s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g a s t ic r h e t e ot r o p i c p a n c r e a s ,s i n c e s u b m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 c a n c o mp l e t e r e mo v e t h e l e s i o n s t o o b t a i n p a t h o l o g i c d i a g n o —
L I UHu i HUJ i a n f a n g C HE N J i a n y o n g G O NG Z h i b i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N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C h i n a

[深度学习]“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

[深度学习]“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

[深度学习]“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异位胰腺1【概述】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1727年首次由Jean Schultz在一例尸检新生儿的回肠憩室发现。

其确切发病率国内外无文献报道,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率为0.11%?0.21%。

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3 : 1。

异位胰腺可见于腹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约占27.7%;胃次之,约占25.5%;空肠约占异位胰腺15%;回肠与Meckel憩室约占3%;偶尔也可见于胆囊、胆管、肝脏、脾脏、肠系膜、大网膜、横结肠、阑尾、脐孔等处。

大多数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病变通常较小,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易漏诊,常偶见于其他原因的手术和尸检患者。

2【病因】异位胰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而可将胰始基带走。

背侧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

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

3【病理生理】异位胰腺组织大多数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单个分叶状结节,偶见多个。

异位胰腺组织的直径多为 1?2cm,6cm以上者极为少见。

小肠的异位胰腺多位于肠道壁内黏膜下。

镜下部分仅见小导管结构,部分小叶中可见胰岛细胞。

可分为三型:I型具有完整腺泡、导管和胰岛结构;Ⅱ型仅有腺泡和导管结构;Ⅲ型仅由导管组成。

由于异位胰腺具有分泌功能,因此可有囊肿、慢性间质炎、急性炎症和急性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有的可引起胃肠道大出血,个别甚至可发生癌变。

胃底1例异位胰腺报告

胃底1例异位胰腺报告

胃底1例异位胰腺报告患者,女,25岁,因“上腹部胀痛2+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呈阵发性隐痛,伴烧心、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便血。

既往体健。

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肿瘤标志物、心电图均未见异常。

胃镜(图1):胃底见一大小约2.0cm×1.8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中央无溃疡形成,无粘膜桥形成。

内镜诊断:胃底间质瘤?胃低张CT(图2):胃底后壁软组织结节影,考虑肿瘤可能。

内镜超声(图3):病灶为来源于黏膜下层的圆形低回声团块,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

患者在插管全麻下行病灶局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底包块,质硬,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大小约2.0cm×2.0cm×2.0cm。

术后病理(图4):(胃底)胰腺异位。

图1 胃镜:胃底见一半球状隆起图2 CT:胃底后壁软组织结节影图3 内镜超声:黏膜下层见一稍低回声团块图4 病理:(胃底)胰腺异位2.讨论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其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人类胚胎时期胰腺原基在旋转、融合过程中原基的残留有关[1]。

异位胰腺是在正常胰腺外出现的胰腺组织,含有腺管、腺泡和胰腺组织结构,与正常胰腺组织之间无特殊关联。

异位胰腺可出现在不同的消化道部位,以胃最为多见,占25%~28.2%,其中一半以上位于远侧端胃,主要在胃大弯侧及前、后壁。

十二指肠占17%~36.3%,其中多靠近十二指肠乳头。

空肠占15%~21.7%[2],回肠占3%~6%,梅克尔憩室占2%~6.5%[3]。

HP很少出现在肝脏、脾脏、胆管及大网膜等部位[4]。

临床症状与异位胰腺的大小、部位及其所处的组织层次有关,因HP分泌消化酶、血管活性物质及碱性刺激后,降低胃黏膜屏障,黏膜出现炎性反应。

90%的HP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恶心等,甚至出现无规律性持续性腹痛。

异位胰腺32例临床诊治分析

异位胰腺32例临床诊治分析

异位胰腺32例临床诊治分析古应超;于健春【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ectopic pancrea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2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patients with ectopic pancreas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1992 to 2010. Results Thirty - two cases with heterotopic pancreas located in the stomach( 15 cases), duodenum(4 cases), jejunum(9 cases) and ileum(4 cases), and 26 cases were detected in recent 4 years. Eight cases were diagnosed before surgery, 6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5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leiomyoma, 1 case was misdiagnosed as malignant gastric ulcer; the remaining 12 cases were found accidentally in other abdominal surgery. One case was confirmed by routine endoscopic biopsy,the rest 31 casesaccepted surgical resection and confirme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findings; all patients had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protuberant les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possibility of ectopic pancreas, endoscopic procedure or surgical resection are available if confirmed diagnosis is made.%目的总结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式.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2010年经病理证实的32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32例异位胰腺分布于胃(15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9例)和回肠(4例),其中26例为近4年检出.除8例术前获确诊外,6例误诊为胃肠间质瘤,5例误诊为平滑肌瘤,1例误诊为胃溃疡恶变;其余12例为其他腹部手术中发现.1例行胃镜活检证实,31例行手术切除后经术后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胃肠道黏膜下隆起病变应考虑异位胰腺可能,确诊后可选择内镜摘除或手术切除.【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31)007【总页数】3页(P831-833)【关键词】异位胰腺;诊断;治疗【作者】古应超;于健春【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3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其临床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容易误诊、漏诊[1]。

异位胰腺(迷走胰腺,副胰)

异位胰腺(迷走胰腺,副胰)

异位胰腺(迷走胰腺,副胰)【病因】异位胰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而可将胰始基带走。

背侧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

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

【症状】异位胰腺多无临床症状,可在手术或尸检中偶然发现。

由于生长于某些特殊位置或发生其他病理变化时,可出现以下6种临床表现,有人也称其为六型:1.梗阻型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

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门梗阻;位于乏特氏壶腹部可引起胆道梗阻;位于肠道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等。

2.出血型异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系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粘膜充血、糜烂,或侵蚀胃肠道粘膜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

3.溃疡型位于胃肠道的异位胰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肠粘膜而形成溃疡;位于粘膜下的异位胰腺,可压迫上层粘膜引起粘膜萎缩,然后发生溃疡。

4.肿瘤型异位胰腺如位于胃肠道的粘膜下层,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于肌层内则可使胃壁或肠壁增厚,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肿瘤。

偶尔异位胰腺组织会发生胰岛素瘤,引起血糖过低;恶性变时则出现胰腺癌的表现。

5.憩室型异位胰腺组织可位于胃肠道的先天性憩室内,尤其在美克尔(Meck el)憩室内最为常见,并可出现憩室炎、出血等症状。

6.隐匿型由于异位胰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被发现。

然被发现。

【饮食保健】【护理】【治疗】【检查】1.X光2.B超3.腹部的CT检查【鉴别】同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肿、腺瘤、腺癌等。

异位胰腺的诊断1

异位胰腺的诊断1

异位胰腺的诊断
*导读: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或副胰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

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
异位胰腺多数不引起任何症状,目前也缺乏特异的检查、诊断方法。

仅少数病例因其部位较特殊、体积又较大者可以作出诊断。

幽门前区的异位胰腺,可引起幽门梗阻症状(梗阻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幽门前区充盈缺损(图1),表面光滑,界线清楚,基底部较宽、不活动。

如在充盈缺损中心见到小钡斑(似溃疡龛影),称为脐样征(图2)。

在切位片上,有时可在充盈缺损中有一细管状致密影伸入其中,称为导管征(图3)。

脐样征和导管征是异位胰腺的特征性表现。

异位胰腺位于胆囊内,胆囊造影时可见胆囊壁上有充盈缺损,呈固定性。

胆囊结石的负影可移动,据此可供鉴别;但与胆囊息肉区别困难。

内窥镜检查与活检:位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异位胰腺,可行纤维胃镜或胰胆管镜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和形态,并同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如能看到胰管开口,就能明确诊断。

活检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时,可以肯定诊断。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肿、腺瘤、腺癌等。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胃异位胰腺一例报道

胃异位胰腺一例报道

胃异位胰腺一例报道
杨友良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2002(015)002
【摘要】@@ 患者:女性,28岁.以"胃体后壁息肉"入院.因上腹胀痛、反酸、嗳气1年余,曾行钡餐检查示"中度胃下垂并胃炎",服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端贝克无效.入院前在两家医院行纤维胃镜检查,均见胃体后壁有一约2.5 cm×2.5 cm球形肿物,表面光滑,色泽正常,诊断分别为"胃体后壁息肉"和"胃体平滑肌瘤".活检均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剑下偏右压痛,可触及一3 cm×3.5 cm肿块,活动度大,表面光滑,质中等,腹水征(-).
【总页数】1页(P114)
【作者】杨友良
【作者单位】741000,甘肃省天水市407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胃异位胰腺一例报道 [J], 余杰;陈孝平;张必翔
2.胃异位胰腺一例报道 [J], 梁启燕;马泽粦;敖晓风
3.手术证实胃异位胰腺一例 [J], 许桂祥;周世龙;徐丽;王振旭;彭国辉;薛冰川;薛国亮;许静涌;许准
4.胃体异位胰腺误诊为胃间质瘤一例 [J], 彭东子;谭玉勇;周雨迁;刘德良;
5.胃体异位胰腺误诊为胃间质瘤一例 [J], 彭东子;谭玉勇;周雨迁;刘德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位胰腺诊断治疗

异位胰腺诊断治疗

异位胰腺诊断治疗【概述】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异位胰腺属于先天性畸形。

本病由吉恩-舒尔茨(Jean-Schultz)于1727年首次报道。

其确切发病率国内外无文献报道,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率为0.11~0.21%,男女之比约为3∶1。

丁士海等综合国内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61岁,平均34.9±1.7岁,男女之比为4.3∶1。

【诊断】异位胰腺不引起任何症状,目也缺乏特异的检查、诊断方法。

仅少数病例因其部位较特殊、体积又较大者可以作出诊断。

幽门前区的异位胰腺,可引起幽门梗阻症状(梗阻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幽门前区充盈缺损(图1),表面光滑,界线清楚,基底部较宽、不活动。

如在充盈缺损中心见到小钡斑(似溃疡龛影),称为脐样征(图2)。

在切位片上,有时可在充盈缺损中有一细管状致密影伸入其中,称为导管征(图3)。

脐样征和导管征是异位胰腺的特征性表现。

图1 胃窦部异位胰腺钡餐见边缘整齐的充盈缺损图2 胃窦部异位胰腺“脐样征”图3 胃窦部异位胰腺“导管征”异位胰腺位于胆囊内,胆囊造影时可见胆囊壁上有充盈缺损,呈固定性。

胆囊结石的负影可移动,据此可供鉴别;但与胆囊息肉区别困难。

内窥镜检查与活检:位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异位胰腺,可行纤维胃镜或胰胆管镜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和形态,并同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如能看到胰管开口,就能明确诊断。

活检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时,可以肯定诊断。

【治疗措施】异位胰腺继发病理改变并引起明显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

如胃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

病灶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肠壁切除,再缝合胃壁或肠管。

切忌试图从胃、肠壁上单纯剥离异位胰腺组织。

异位胰腺10例报告

异位胰腺10例报告

异位胰腺10例报告
姚育修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报告异位胰腺10例。

5例位于胃,2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在空肠,另2例为异位胰岛素瘤.本症临床表现取决于异位胰腺的部位、大小、性质及其成份的生理功能状态等相关。

因为症状很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多由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

钡餐及胃镜检查加粘膜活检对诊断有意义。

治疗以局部切除为宜,本组5例行胃大部切除,1例行十二指肠楔形切除,另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为术中未行冰冻切片误诊所致。

1例行空肠段切除,另2例作异位胰岛素瘤局部切除.术后均痊愈出院。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姚育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3
【相关文献】
1.小肠异位胰腺致小网膜囊疝1例报告 [J], 赵金勇;曹世文
2.胃和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 表现(附4例报告) [J], 韩玉波;潘玉萍;张国滨;张开华
3.胃窦异位胰腺误诊为肝囊肿1例报告 [J], 郝乔;薛建锋;田向永;胡俊龙
4.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导致胆道梗阻的CT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2例报告) [J], 张啸波;常瑞萍;邢宁;王海屹;杨立;
5.1例肛门部异位胰腺结节伴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尾骨下肠源性囊肿报告 [J], 余清华;张宗文;王宇;张艺嘉;彭卫红;顾尽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位胰腺6例报告

异位胰腺6例报告

异位胰腺6例报告
许孟君;丁仕义;于冬梅
【期刊名称】《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8(005)001
【摘要】异例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胰腺剩余或副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

我们遇到6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许孟君;丁仕义;于冬梅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洲市解放军第175医院放射科363000;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
【相关文献】
1.小肠异位胰腺致小网膜囊疝1例报告 [J], 赵金勇;曹世文
2.胃和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 表现(附4例报告) [J], 韩玉波;潘玉萍;张国滨;张开华
3.胃窦异位胰腺误诊为肝囊肿1例报告 [J], 郝乔;薛建锋;田向永;胡俊龙
4.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导致胆道梗阻的CT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2例报告) [J], 张啸波;常瑞萍;邢宁;王海屹;杨立;
5.1例肛门部异位胰腺结节伴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尾骨下肠源性囊肿报告 [J], 余清华;张宗文;王宇;张艺嘉;彭卫红;顾尽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肠壁异位胰腺1例

空肠壁异位胰腺1例

空肠壁异位胰腺1例
王占宝;徐延波;吴桂章;周长吉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15)001
【摘要】患者,男,29岁,1991年1月17日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不全梗阻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术中发现距屈式韧带3cm的空肠壁有一淡黄色肿物,该物约1.5cm×2.0cm,呈片状固定于肠壁並略有凸起。

术中对其性质判断不清,遂完整切除,吻台肠壁裂口。

患者于术后两周痊愈出院。

病理报告:异位胰腺组织,位于浆膜下层及肌层。

【总页数】1页(P10)
【作者】王占宝;徐延波;吴桂章;周长吉
【作者单位】不详;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三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相关文献】
1.嗜酸细胞性肠炎伴空肠异位胰腺1例 [J], 姜仕柱;郑仕杰;李琪毅;杨琳琳;李争艳
2.空肠异位胰腺伴胰岛细胞瘤样增生并肠梗阻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析 [J], 姚欣欣;杨宁江;李英女
3.尸检发现空肠异位胰腺1例 [J], 薛汝群;刘学光;朱虹光;谭聪
4.空肠异位胰腺误诊空肠间质瘤1例 [J], 黄芳;薛世航;张同成;朱从伦;宋坚;曾熘海
5.空肠巨大异位胰腺一例 [J], 吾红光;张兴;吴方华;周淑霞;温家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
异位胰腺
一概述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或副胰,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

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约90%的异位胰腺位于上消化道,主要是胃(通常位于距幽门5cm以内的大弯侧)、十二指肠、空肠。

少见部位有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部、肝、回肠、肠系膜、大网膜、肺、Meckel憩室、结肠、阑尾、横膈、肺及食管。

大多数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二病因异位胰腺的发生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可将胰始基带走。

背侧胰始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

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

三临床表现异位胰腺多无临床表现,可在手术或检查中偶然发现。

由于生长于某些特殊位置或发生其他病理变化,可出现以下六种临床表现,有人也称其为六型:
1.梗阻型
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

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门梗阻;位于乏特壶腹部可引起胆道梗阻;位于肠道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等。

2.出血型
异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是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黏膜充血、糜烂,或侵袭胃肠道黏膜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

3.溃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