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胰腺影像学诊断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CT和X线钡餐造影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们在诊断胃肠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胰腺异位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它通常表现为胃肠道内存在异常的胰腺组织,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CT和X线钡餐造影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方面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CT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中的应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利用X射线扫描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并以不同密度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CT检查对于显示胰腺异位病变有着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异位胰腺的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病情。
1. 显示异常胰腺组织:CT能够准确地显示异位胰腺组织在胃肠道内的位置、形态和分布情况,包括其大小、形状、密度和血供情况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2. 观察胰管情况:CT检查可以显示异常胰腺组织的胰管情况,包括是否存在扩张、梗阻或狭窄等情况,有助于判断异位胰腺组织是否出现炎症或囊肿等并发症。
3. 评估对邻近器官的压迫情况:CT检查还可以评估异位胰腺组织对邻近器官的压迫情况,包括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管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出血或黏膜破裂等并发症。
CT检查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情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口服或灌注钡剂,然后采用X线透视或摄影来观察胃肠道蠕动和形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该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胃肠道异位胰腺病变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3. 评估蠕动和功能状态:X线钡餐造影还可以评估胃肠道的蠕动和功能状态,包括狭窄、扭转、梗阻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消化不良或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
1. 优势:CT和X线钡餐造影作为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对于评估异位胰腺组织的位置、形态、胰管情况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异位胰腺CT特征及并发症
罕见:纵隔、肺、脾脏、输卵管、脐部、网膜
胃肠道异位胰腺-钡餐表现
粘膜外、壁内肿块,宽基底、边缘光滑、中央钡剂 填充呈脐凹状,特征性表现:“脐样征”、导管征”
胃部异位胰腺:胃壁内类椭 圆形肿块,向腔内生长
男性,54岁,胃窦部小弯侧粘膜下类椭圆 形肿块,强化程度与胰腺相似
男性,27岁,空肠异位胰腺:CT图像显示明显强化的卵 圆形空肠肿块,肿块呈混合型腔内外生长:标本显示肿块 形成沿肠系膜游离缘的凸起:镜下图片显示粘膜下层的胰 腺腺泡
胃肠道一影像特点小结
壁内粘膜下肿瘤,单发,小于3cm(0.2~5cm) 影像特点(CT/MRI)与原位胰腺相似
并发症
胰腺炎、假性囊肿形成、良恶性肿瘤 十二指肠旁胰腺炎 特殊并发症: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套叠
并发症一梗阻
胃窦部-幽门梗阻 乏特氏壶腹部-胆道梗阻 肠道一肠梗阻、肠套叠
并发症一出血、溃疡
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粘膜充血、糜烂或侵蚀粘膜血管导致消 化道出血
异位胰腺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肠粘膜形成溃疡;位于粘 膜下异位胰腺,可压迫上层粘膜引起粘膜萎缩,继而发生溃 疡
并发症一急性胰腺炎
男性,43岁,肠系膜异位胰腺并发急性胰腺炎,空肠系膜内长条状肿 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肿块呈宽基底紧贴空肠肠袢,与原位胰腺分 离,但形态及密度相似,肿块内可见管道样结构
并发症一急性胰腺炎
空肠异位胰腺合并急性胰腺炎:空肠卵圆形壁内肿块,肿块强 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相似,周围可见炎性水肿、空肠肠壁增厚
十二指肠降段外侧壁粘膜下类椭圆形软组 织肿块,病灶强化程度与正常胰腺相似
小肠镜显示空肠局部腔内隆起性病灶,粘 膜面光整:病灶强化程度与正常胰腺相似
异常胰腺超声诊断胰腺大小、变化和回声及胰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异常胰腺超声诊断胰腺大小、变化和回声及胰管扩张影像学表现胰腺大小胰腺弥漫性肿大应考虑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弥漫性胰腺(全胰癌)和多囊胰等。
从胰腺声像图观察到轮廓线平坦,较规则,多见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等。
轮廓线高低不平,表面呈波浪状,凸凹不平的,多见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
形态发生不规则,轮廓高低不平,多见于全胰弥漫性癌、多囊胰。
胰腺局限性肿大应考虑胰腺癌、胰腺囊腺癌、囊腺瘤、胰岛细胞癌等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胰腺囊肿、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脓肿和血肿等,还应注意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形态上局部形态异常,轮廓线光滑,向外突起,为胰腺囊肿、脓肿、包虫囊,囊腺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慢性胰腺炎局部亚急性发作。
发现局部轮廓线向外突起,突起处且不平滑、不整齐,应考虑胰腺恶性肿瘤。
局部膨隆,形态失常:胰腺良恶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形成炎性假瘤等。
胰腺缩小应考虑老年人胰腺、慢性胰腺炎及胰形成不全或异位胰等。
形态上轮廓线光滑平坦,比如正常老人就有这样的情况。
观察轮廓线不平滑,呈突出状高低不平,如慢性胰腺炎或伴有恶变的情况发生胰腺大小变化及回声弥漫性和不均匀性回声增强应考虑慢性胰腺炎、胰腺脂肪沉着、全胰癌及老年人胰腺等。
弥漫性肿大,病变区呈无回声型,常见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病变区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慢性胰腺炎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病变区低回声局部不规则,呈现中-高回声,胰腺弥漫型癌、慢性胰腺炎亚急性发作;稍肿大、不肿大或稍小,病变区呈中-高声分布欠均匀,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不规则弥漫性增大,病变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回声区,常见于多囊胰。
弥浸性伴回声减低应考虑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及胰腺良恶性肿瘤等,还要注意与胰腺内部结构如胰管等,进行对比和有无后方回声衰减情况。
局限性伴回声增强应考虑胰腺钙化、结石、浆液性腺癌、其他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胰腺脓肿急性期等,还要注意胰腺局限性肿大回声是否一致,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局限性伴回声减低应考虑到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及胰腺肿瘤等,这里要常合并胰腺局限性肿大,还要注意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变异(213212,M48):体检诊疗“胰腺占位”。
38/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分叉
39/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40/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41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19/55
异位胰腺(217449,M46):胃部不适就诊。胰腺异位于12指肠前外侧,与胰颈分离,平扫及增强 扫描,与胰腺主体同时改变。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0/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异位于肾上腺(189101,F58)
21/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壁外型需手术治疗,普通行旁路搭桥手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壁内型患 者,普通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合并或不合并迷走神经离断术。
环状胰腺儿童患者可在传统腹部平片表现为经典双泡征,较大近侧气泡 为扩张胃,而较小远侧气泡则是扩张十二指肠球。钡餐检验表现为壶腹 周围不足梗阻,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外压性偏心性充盈缺损
副胰管短而细,居胰头上部内,主要引流胰头上部和侧腹部, 一端与主胰管联络,一端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6/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7/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8/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9/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球形胰头(239537,M62):误为胰头癌而手术。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头部异常突起(96372,M41)
34/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胃异位胰腺CT表现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螺距为09。扫捕条件为120 kv,40~
140mA。用Ⅻ耐目ⅢcT注射#绎肘静
脉注八浓度为300 m脚,m1的非离,型 造影剂碘坶静90ml,注射速度为3mmv s。动脉期、『J静脉期、平衡明分别于沣 射埘比荆后28 2结果 13例胃异何胰腺中,位丁胃安郎10 倒.扎中人弯侧8例,小穹侧l例,后壁
常cytokemti∞8阳性、EMA阳性,分包
膜型和核周胞浆型,Hale胶体铁染色、 viIIlentiIl和cvtokeratin7均阴性。 3.3影像特点本病常无临床症状,影 像学检查有典型的特点,因此影像学检 查足诊断Ro的主要手段。笔者根据本 组病例及诸多研究训总结。(1)R0起源 于肾皮质,所以肿瘤多位于肾皮层部,突 出肾脏轮廓,边缘光滑。(2)平手1呈均匀 或不均匀的等低密度,增强后较明显均 匀强化。(3)中央瘢痕,增强扫描部分肿 瘤存在中央疤痕区,呈圆形、星状或多边 形。一般认为瘢痕的形成是由于肿瘤生 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本组病例的疤 痕显示率为60%,略高于Amin报道的 53%。(4)肿瘤包膜完整,界限清晰,一 般无出血、坏死及血管受侵征象川。 3.4治疗及预后Ro的生物学行为早 期文献争论较多,目前认为属良性肿瘤, 笔者及Dechet“1等的随访均未见转移或 复发。术前如能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 应倾向采取肾脏部分切除或肿瘤挖除 术,结合术中快速冰冻活检及免疫组化 或电镜检查,町避免/fi必要的全肾切除。
635-642.
【6】
Dechet cB,Bostwick DG,Blute M吐,et a1.Rellal
0Ilcoc”咖a:multi缸ali劬bil-
aleralism,metachronous tumor,deVeIOp. ment and coexixtent renal cell carcin—
[深度学习]“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
[深度学习]“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异位胰腺1【概述】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1727年首次由Jean Schultz在一例尸检新生儿的回肠憩室发现。
其确切发病率国内外无文献报道,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率为0.11%?0.21%。
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3 : 1。
异位胰腺可见于腹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约占27.7%;胃次之,约占25.5%;空肠约占异位胰腺15%;回肠与Meckel憩室约占3%;偶尔也可见于胆囊、胆管、肝脏、脾脏、肠系膜、大网膜、横结肠、阑尾、脐孔等处。
大多数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病变通常较小,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易漏诊,常偶见于其他原因的手术和尸检患者。
2【病因】异位胰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而可将胰始基带走。
背侧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
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
3【病理生理】异位胰腺组织大多数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单个分叶状结节,偶见多个。
异位胰腺组织的直径多为 1?2cm,6cm以上者极为少见。
小肠的异位胰腺多位于肠道壁内黏膜下。
镜下部分仅见小导管结构,部分小叶中可见胰岛细胞。
可分为三型:I型具有完整腺泡、导管和胰岛结构;Ⅱ型仅有腺泡和导管结构;Ⅲ型仅由导管组成。
由于异位胰腺具有分泌功能,因此可有囊肿、慢性间质炎、急性炎症和急性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有的可引起胃肠道大出血,个别甚至可发生癌变。
异位胰腺的诊断及治疗
异位胰腺的诊断及治疗
*导读: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
……
X 线典型征象为: 界限清楚的黏膜下, 呈现圆形或卵圆形充盈
缺损, 中央有一钡斑, 似溃疡之壁龛,称为“脐样凹陷”或“颊窝”。
与此钡斑相延续的细带状致密影, 称为“导管征”。
翟晓
峰认为, 消化道造影对幽门前区的充盈缺损, 加压后出现脐样征, 切线位有导管征可确诊为异位胰腺。
内镜检查对消化道上隆起性病变发现率较高,典型表现为外形类似无蒂息肉, 体积较小, 如能发现隆起性肿物上的开口可获得异位胰腺的肯定诊断,并在
开口或凹陷处注射促胰激素, 有胰液流出时有助于本病诊断。
对于较小的异位胰腺往往不能有阳性发现, 即使发现了这些小的
病变, 咬割的组织多局限于黏膜表面也不能获得肯定的诊断。
内镜下活检能得到病理证实时, 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方面, 因异位胰腺可并发急慢性胰腺炎、出血、囊肿、甚
至癌变。
因此, 本病一经发现, 无论有无症状, 多主张手术治疗。
总之异位胰腺在临床上较少见, 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对该病的
进一步认识非常重要, 以便有利于提高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水平。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是常用的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胃肠道异位胰腺是指胃肠道之外出现的胰腺组织,可能出现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部位,并且在
这些部位出现相关的病变。
CT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详细结构和位置信息。
在CT扫描前,患者需要空腹,并且可能需要口服钡剂增强扫描效果。
CT扫描可以显
示出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位置、大小、密度等特征,并且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指导临床
诊断。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如肿块、囊肿等,并且可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口服钡剂并使用X线进行检查的方法。
钡剂可以进入胃肠道,形成对比剂,通过X线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运动和结构。
在X线钡餐造影检查中,可以观
察到异位胰腺在胃肠道内的形态和位置,并且通过观察钡剂在胃肠道中的流动情况,判断
是否存在胃肠道异位胰腺相关的病变,如胃溃疡、出血等。
CT和X线钡餐造影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方面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症。
CT检查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并且对于异位胰腺相关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CT检查辐射剂量较大,不适合孕妇和儿童进行。
而X线钡餐造影检查无需辐射,操作简便,适用于特
殊人群。
CT和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重要检查方法。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帮助准确诊断和治疗胃肠道异位胰腺的疾病。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CT和X线钡餐造影是目前常用于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胃肠道异位胰腺是指胰腺组织在胃肠道以外的部位生长,如十二指肠、胃、空肠等处。
其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异位胰岛瘤、异位胰性囊肿等,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肠梗阻等胃肠道症状。
CT是一种通过扫描连续切片图像来获取三维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CT扫描中,患者需要饮用含有造影剂的液体,以使胃肠道更加清晰可见。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位置、形态、大小等信息,并与周围组织进行比较。
CT扫描还可以提供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的信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CT扫描还可以检测异位胰岛瘤的血供情况,以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口服钡剂和拍摄X光片来观察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在X线钡餐造影中,患者需要饮用含有钡剂的液体或食物,钡剂可以使胃肠道充盈,从而在X光片上形成清晰的胃肠道影像。
通过X线钡餐造影,医生可以观察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是否与胃肠道其他结构存在压迫或侵犯。
在临床应用中,CT和X线钡餐造影常常结合使用,以增加对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准确性。
CT扫描可以提供较为详细的结构信息,可以显示异位胰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对于细小的病灶或良性肿瘤可能不够敏感。
而X线钡餐造影则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胃肠道影像,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形状和功能,但对于异位胰岛瘤等软组织肿块的显示较差。
CT和X线钡餐造影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通过观察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位置、形态、大小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度,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在具体应用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综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
异位胰腺的诊疗小知识
异位胰腺的诊疗小知识一、异位胰腺的概况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ncreas/ectopicpancreas,HP/EP)是位于胰腺正常位置外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位置胰腺间无血管及解剖联系,为先天发育畸形。
1727年,Jean-Schultz首次报道。
异位胰腺最常见的部位是消化道,尤其是胃、十二指肠及上段小肠,且多位于消化道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表现为局限隆起性病变,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胃肠间质瘤。
异位胰腺多见于成年男性,尸检发现率为0.5%~13.7%。
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上消化道系统,主要是十二指肠、胃和近段空肠,同时患者往往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炎、假性囊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肠梗阻、癌变。
二、异位胰腺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的明确,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及影像诊断医生对异位胰腺的认识,有助于准确的术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异位胰腺是胰腺先天性异常中迁移异常的一种,而关于异位胰腺的胚胎发育学机制,目前也最为大家接受的是错位理论,即胚胎发育时期胰腺原基组织错位于发育中的胃肠道系统,且与原生胰腺在解剖上不连续。
此外,还有两种关于异位胰腺发病机制的理论—化生理论和全能干细胞理论,根据化生理论,内胚层组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迁移至胃肠道的黏膜下层并化生为异位胰腺。
全能干细胞理论则认为肠道内侧的内皮干细胞错误地分化为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的大体标本是一个具有分叶状结构的实性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病灶往往单发,直径多小于3cm,少数病灶可以达到5.0cm。
1、异位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异位胰腺的类别按照组织病理学,异位胰腺分为4类,其中以第一类最常见:第1类,异位的胰腺组织由腺泡结构、导管结构和胰岛细胞构成;第2类,主要由腺泡结构构成;第3类,主要由导管结构组成;第4类,仅由胰岛细胞构成。
胃肠道的异位胰腺属于上皮下病变。
据报道,约54%的异位胰腺位于肠壁黏膜下层,约23%的异位胰腺横跨黏膜下层和肌层,约11%的异位胰腺位于浆膜下层。
腹部异位胰腺的CT诊断
1 . 1一般 资料 搜集水院2 0 l 1 , f1 0
2 O 1 5 年6 』 J 经手术痫
实
的腹 音 } ] 7 例 心 行的临床 及C T 影 像资 料 ,』 e 中男性5 例 ,女性2 例。f I 三 龄 2 l ~5 9 岁,、 均 年 龄3 8 . 6 岁 。3 例 卜 腹 迈 ;3 例无 H J J 症状 , J E 他
【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I :1 0 .3 9 6 9/{ .i s 8 n.1 6 7 2—
5] 3 ] . 20 】 7 .O 】 .f 消 化 道 的隆 起 桶 变 。C T J 。 观 反 映 『 『 i f h
UI  ̄ i v e r s i t y Sh e nz h e n Ho s p i t a l ,S he nz he n( , ua n gd on g 5 1 8 ( ) 3 6. Ch i n a
论
著
腹 部 异 位胰 腺 的 C T 诊 断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
原 冈C T 榆 查 偶然 发 ; 1 例 发 现 ㈨ 鹱 部 包块 就诊 。 l 例 术 前诊 断 为 异 位胰 腺 ,l 例 诊 为 癌 ,5 例术 前诊 断 d - : 【 J J j 确。
1 . 2 检 查方法 采J I J T ( h i b a A c 1 U i 1 i 0 n 1 6 层 旋 r 技G I
D i s C ( ) V O . 1 ’ Y 7 5 0 6 4 ) 2  ̄ - 螺旋C T }l { 7 f i 。矩 l : 5 1 2 ×5 1 2 , : f U 压1 2 0 k V ,倚 电 流2 8 0 m A ,层 厚5 a r m 。6 例 患青 柃 前f t - . : J J l 』 准 掩后 i T C T 、 扫 及 ■n J | 』 J 念增 强扫 捕 ,1 例 忠者 术。 腹准 矫, 其他 冈 合并肠 *急 于 术仪
三例胃异位胰腺典型X线表现报告
三例胃异位胰腺典型X线表现报告*导读: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
……胃异位胰腺少见,如果在胃肠钡餐造影检查中,不能显示其特征性X线表现,极易漏诊和误诊。
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具有典型X 线表现并经病理证实的胃异位胰腺报告如下,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
反复上腹痛、返酸半年。
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X线表现:胃窦部大弯侧距幽门2厘米处见一1.8cm×1.5cm 大小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其中央处见一0.3cm ×0.3cm大小点状钡斑。
胃粘膜粗乱,于充盈缺损处展平,胃壁软(图1)。
X线诊断:胃内占位性病变,符合胃异位胰腺。
电子内镜示胃窦部偏大弯侧粘膜局限性隆起,约1.5cm×1.8cm,呈椭圆状,粘膜光滑,中心见一凹陷的腺管,定点活检,病理为胰腺组织。
例2男,35岁。
食欲不振,上腹痛,大便OB(+)约3个月。
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显示,食道未见异常,钩型胃内有少量滞留液,于胃窦小弯侧距幽门3.5cm处见一1.2cm×1.5cm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楚,边缘光滑,中央处见一0.1cm×0.2cm大小钡斑,形如“脐”状(图2),X线诊断:胃息肉并小溃疡形成。
手术病理:异位胰腺。
例3女,43岁。
胃炎病史10余年,近来反复发作上腹痛,夜间重,胃酸多,消瘦。
胃肠钡餐造影显示:胃窦部距离幽门管约3.8cm处见一1.0cm×0.7cm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楚、光滑,中心见0.30cm×0.3cm大小圆点状钡斑,局部粘膜展平(图3),胃窦部张力较高,X线诊断:胃内占位性病变,符合胃异位胰腺。
内镜显示:胃粘膜充血水肿,呈红白相间状,于胃窦部大弯侧偏后壁见一1.0cm×1.0cm大小圆形粘膜下隆起,粘膜光滑和周围粘膜相延续,中心见一小的凹陷,活检质软,病理为胰腺组织。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1、 CT在胰腺异位诊断方面的应用
CT可以准确识别有无与胰腺有关的各种病变,特别是对于胰腺异位有着高度准确性。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息肉、贴壁血管,以及胰腺组织分布状况,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胰腺异位及手术范围。
此外,CT也有助于判断胰腺异位的深度,例如可以判断胰腺是否与腹腔壁不可分离,此外,还可以对导引管与胰腺腔管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对异位腔实质的结构进行检查。
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胰管钡餐排泄状况,从而诊断胰腺异位是通过发现某种延长的或者重叠的胰管微影。
这种允许诊断人群一般为侵犯性胰腺异位患者,尤其是胰管支床和十二指肠癌患者。
钡餐造影的另一个应用是诊断非切开的胰腺异位,胰管拐弯处会停留下明显的钡血,胰头异位将会以恢复性状慢慢排钡,而胰尾异位将会有立竿见影地排钡,胰腺支床异位或十二指肠癌患者,钡餐修复期将会受到延长。
二、临床应用
由于胰腺异位临床表现不够明显,所以一般需要行CT及X射线钡餐造影来确定胰腺异位的存在,这种复合检查方法极大提高了诊断胰腺异位的准确性。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及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胰腺异位的准确性只会变得更高,有助于早日发现,进而早日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因此,CT及X线钡餐造影是胰腺异位诊断的重要手段。
CT更有助于精准判定异位的位置及深度,X线钡餐造影能够更明确地判断出胰腺异位的存在及其情况,这使得胰腺疾病能更早得到早期发现及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
CT和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应用CT和X线钡餐造影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可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异常的异位胰腺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此CT和X线钡餐造影也可用于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
本文将对CT和X线钡餐造影在异位胰腺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异位胰腺是指胰腺组织在胃肠道以外的部位生长,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和胃窦最常见。
其症状有上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等,但因其表现多样,而且症状不典型,因此确诊较为困难。
CT和X线钡餐造影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异位胰腺。
CT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手段,对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CT可以显示异位胰腺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可以确定异位胰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且还可以评估组织内的病变情况。
在CT检查中,异位胰腺呈现为软组织密度的结节,有时可伴有钙化。
有一些异位胰腺还可能具有脂肪密度或液态密度,这些也可以在CT 检查中表现出来。
除了CT检查,X线钡餐造影也是诊断异位胰腺的常用检查方法。
X线钡餐造影可以显示异位胰腺的位置和形态,并可以检测到异位胰腺所在的肠壁有无溃疡、炎症或其他病变。
在X线钡餐检查中,异位胰腺通常表现为肠管上的小结节,与邻近组织的密度不同,而且还可以观察到小的腺管进入异位胰腺内部,这些都是诊断异位胰腺的重要依据。
总之,CT和X线钡餐造影均可以用于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两者都具有高的准确性和无创性,且能够显示异位胰腺的位置和形态,并可以评估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异位胰腺的表现和位置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检查手段,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影像诊断
41 3 1
化 程度类 似于胰腺 。 8 例强化 不均匀 的 癌 [ 3 ] 。 本 组病例 中 5 例患 者表现 为上腹 腺 的不 同强化 方式 与病 理组 成 的不 同 异 位 胰腺 与正 常 胰 腺 强 化方 式 不 同。 不 适 、消化 不 良, 3 例 患者表 现为上 腹 密切相 关 1 2 例增强 后表面 黏膜 明显 强化 ( 图 1 ~ 隐痛 、 食欲不振 , 其余 1 2 例患者无明
a 1 . He t e r o t o p i c p a n c r e a s p r e s e n t i n g a s
3 . 1 概述
s u s p i c i o u s m a s s i n t h e g a l l b l a d d e r[ J ] .
[ 2 ] 任磊 , 周 业 江. 异位 胰腺 4例 [ J ] . 实 腹腔 的任 何部 位 ,以 胃及 十二 指肠 最 短 径 ( L D / S D) 大于 1 . 4时也 应 考 虑 到
用 医学杂 志 , 2 0 1 2 , 2 8 ( 1 5 ) : 2 6 5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3 J K i n o s h i t a H, Y a ma g u c h i S, S h i mi z u
笔者认为 C T能 够很 好 地 显 示病
3 ) 。 M I P ( 最 大密度 投影 ) 血管 成像显示 显 消化道 症状 , 属 于偶 然发 现 。 变 的形态 和结 构 。根据 其发 生 的常见 无供 血动脉 。 3 . 3 C T表 现及 其病 理 相关 性 典 型 部位 、 生长方 式 和影像 学表 现 , 仔 细研 2 . 3 十 二指 肠异 位胰 腺 的 C T表 现 位置 ( 胃窦 幽 门旁 和十 二指 肠球 部 及 读其 特征 ,可进 一 步提 高术 前诊 断准 3 例 均 呈 圆形 结节 , 腔 内 生长 , 边 界清 降段 ) 、 腔 内生 长 的方式 、 清楚 的边界 、 确率 , 降低误 诊率 。 楚, 密度 均匀 . 增强后 呈均 匀强化 ( 图5 表 面黏 膜 的明显 强化 是 异位胰 腺 的重 4 参 考 文 献
异位胰腺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
2
病因
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先天性畸形 多数学者认为异位胰腺的形成是胚胎时期
的胰腺原基与原肠粘连或穿透原肠壁,并 随原肠的旋转及纵行生长而分布于各个异 常部位 也有认为本病是内胚层异向分化所致
.
3
病理
大体所见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浅黄色或淡红色实质性结节, 单发,偶见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2mm~4cm
.
9
.
10
胰尾异位于肾上腺(M 51)
.
11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
12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
13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异位胰腺 影像学诊断
.
1
胰腺先天性病变
一 、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
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 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现,以40~50岁多见,男女比例 3:l 异位胰腺可发生在大多数腹部器官,80%发生于胃(常
在幽门前区)和十二指肠 ,较少发生于回肠、肠系膜、 胆道、脾脏、麦克尔憩室或阑尾
.
14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临床异位胰腺高发人群、发病部位、影像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
临床异位胰腺高发人群、发病部位、影像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异位胰腺与正常胰腺之间无解剖学及血管关系,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40%0岁为高发。
常无明显症状,可出现并发症:梗阻、肠套叠、异位胰腺炎、出血。
可发生在腹腔的任何部位,以胃肠道多见,多位于粘膜下层及肌层。
好发部位:十二指肠、胃、近段空肠,少数发生于结肠、回肠、麦克尔憩室等;
影像表现:多为单发,直径l-3cm;软组织密度,多呈椭圆形(长径/短径多>1.4),越靠近消化道远端可能越趋于圆形,病灶多以宽基底与胃肠壁相连,强化程度及方式与胰腺相似,动脉期强化程度可略有差异;部分边缘可见脐凹征(中央导管的出口)。
鉴别诊断:间质瘤(易外生、坏死,密度不均)、胃肠癌(粘膜破坏等恶性征象)。
治疗:异位胰腺一旦发现,无论有无症状,均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病灶通常小于3cm,需注意观察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结合薄层及多平面重建(MPR)明确病灶位置,寻找相关特征。
肝脏异位胰腺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一例
•病例报告•肝脏异位胰腺,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一例麦锦慈谭志强唐勇进凌雪英徐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广州510630通信作者:徐浩,Email:***********.cn【摘要)异位胰腺多发生在消化道,肝脏异位胰腺临床非常罕见。
笔者报道了1例行"F-FDG PET/CT检查且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肝脏异位胰腺病例.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块并伴有"F-FDG异常摄取,考虑为与肝脏异位胰腺相关的炎性病灶表现。
笔者拟通过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加深对肝脏异位胰腺影像学特征的认识。
DOI:10.3760/121381-201905016-00073"F-FDG PET/CT imaging of hepatic ectopic pancreas:a case reportMai Jinci,Tan Zhiqiang,Tang Yongjin,Ling Xueying,Xu HaoDepartment of N uclear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 ina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Xu Hao,Email:***********.cn[Abstract]Ectopic pancreas often occurs in the digestive tract,and hepatic ectopic pancreassyndrome is very rare clinically.This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hepatic ectopic pancreas detected by"F-FDG PET/CT and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The imaging features were duodenal masswith abnormal uptake of“F-FDG,which was considered to be an inflammatory lesion associated withhepatic ectopic pancreas.By analyzing this case and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writer intendsto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hepatic ectopic pancreas through literaturereview.DOI:10.3760/121381-201905016-00073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是指生长在其他部位的孤立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无解剖上的联系,属于先天性畸形"°异位胰腺作为一种罕见的组织异位病变,在临床上多为偶然发现,尸检发现率为0.6%~13.7%叫异位胰腺患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一旦出现并发症,则常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等內。
胰腺异位应该做哪些检查?
胰腺异位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胰腺异位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胰腺异位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胰腺异位如何诊断鉴别,胰腺异位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胰腺异位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粪食物残渣*一、检查迄今没有任何实验室指标,可作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若胰腺异位并存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等,则将可分别检测到血糖增高、胰高血糖素或胃泌素水平上升等。
*二、影像学检查(1)B超检查:胃、十二指肠壁在超声图上从内腔至浆膜,依次呈高-低-高-低-高回声(胃腔至黏膜间界面-黏膜及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平滑肌层-浆膜下与浆膜层),若胃、十二指肠壁的胰腺异位较大,或可从超声图中有所发现。
如采用经腔内双平面探头,更可增加发现率。
位于胆囊壁者呈隆起样强回声改变,不随体位而变。
(2)X线检查:钡剂检查对位于胃壁,尤其是幽门部的胰腺异位有一定意义。
典型者可见局部充盈缺损,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基底稍宽,不活动。
胰腺异位若有导管开口,则在充盈缺损区加压片中心可见钡剂,颇似溃疡龛影,亦称脐样征;并在充盈缺损区切位片上,或可见一细管状钡剂影,长约0.2~1.0cm,宽约0.2~0.5cm,被称之为导管征,但有时常误诊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息肉”、“恶性肿瘤”等。
位于憩室者钡剂检查可以呈现憩室的形态,但难以显示胰腺异位本身。
据Neble报道在122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异位中,由钡剂检查确诊者仅17例(13.9%),表明X线钡剂检查的确诊率并不高。
若胰腺异位引起小肠狭窄时,X线腹部平片将可见肠管扩张,液平面等部分性肠梗阻征象。
较大的胰腺异位经CT增强扫描、螺旋CT、CT三维成像或MRI检查,可在胃或肠壁上发现肿块,但难以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2、内镜检查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超声内镜均可更清楚看见突入腔内的隆起性病变,或可见溃疡,甚至异位胰管的开口。
虽然内镜活检可能获得病理学诊断,鉴于胰腺异位常埋于黏膜下,甚至更深层,实际上内镜钳取较难获得胰腺异位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先天性病变
一 、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
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
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现,以40~50岁多见,男女比例 3:l
异位胰腺可发生在大多数腹部器官,80%发生于胃(常
在幽门前区)和十二指肠 ,较少发生于回肠、肠系膜、 胆道、脾脏、麦克尔憩室或阑尾
临床表现
随其所在部位及并发的病理改变而不同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发生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异位组织发生炎症
引起的狭窄和痉挛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出现腹胀、腹痛、 恶心呕吐、溃疡、出血等表现
影像学诊断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胃及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诊
断有帮助 主要表现为圆形充盈缺损,其中央存留钡剂呈脐 状凹陷,称为中央导管征 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各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 因
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先天性畸形
多数学者认为异位胰腺的形成是胚胎时期
的胰腺原基与原肠粘连或穿透原肠壁,并 随原肠的旋转及纵行生长而分布于各个异 常部位 也有认为本病是内胚层异向分化所致
病 理
大体所见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浅黄色或淡红色实质性结节,
单发,偶见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2mm~4cm 75%位于黏膜下层,少数可位于肌层或浆膜下,没有包 膜 镜检时异位胰腺具有正常胰腺的组织特点 当异位胰腺位于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下时,常有一两个管 道开口于胃肠腔内,开口通常位于胰腺隆起的最高处 如果管道不开口于胃肠道,则可在局部扩大呈囊状
异位胰腺(M 46):胃部不适就诊。胰腺异位于12指肠前外侧,与胰颈分离,平扫及增强扫描,与 胰腺主体同步变化。
胰尾异位于肾上腺(M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