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文化生活》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8.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教案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们的文化生活呈现色彩斑斓的原因;理解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知道只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化生活现状的探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必要性,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并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教学难点: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谈话法四、学法指导比较法归纳法阅读法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好的,同学们,国庆假期刚过去不久,那么老师这里想问一下,大家的国庆假期是怎么度过的?好,哪些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学生:在家看书,画画,出去游玩,烧烤,去看电影,吃自助餐,逛街,旅游……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假期都过得非常充实和愉快,老师这里也列举出了一些我们中学生的假期生活(ppt图片展示):(宅在家里的可以看电视、上网、画画、听音乐、玩吉他等,外出可以选择旅游、逛街、吃自助餐等等)教师:所以我们看,我们现在的文化生活怎么样?选择多不多?是单调的还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多种选择,色彩斑斓的。
教师:很好,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生活。
板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师:好,刚刚我们通过同学们的国庆假期分享感受到了我们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但是在这里啊,老师想让大家体验不一样的东西,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大家父母那一代人的文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抛石子、跳皮筋、跳房子、)同学们玩过这些游戏吗?可能还有些同学玩过这些游戏的,不过大家玩得(多不多)少,如果是大家父母那一代人分看到这些图片的话肯定会有很大感触,因为70后和80后小时候玩这些游戏玩得更多。
高中政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是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所列的“4.12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知道大众文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大众文化现象给予准确客观的评价”这个学习要点编写的,讲授1课时。
《课标》列了客观全面的评价大众文化现象和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建设大众文化两个知识点。
因此本课设置了“当代文化生活素描”、“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三个子目。
2、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文化生活的学习,是我们了解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文化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人们在文化生活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选择,必须明辨是非。
在全球文化的大潮下,必须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
所以本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当前我国文化生活现状的直观了解,体会当今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道目前的文化生活的复杂性,既存在着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也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让学生认清选择文化生活的意义,学会自觉选择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拒绝和抵制落后和腐朽的文化生活。
为下一框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通过调查:学生通过《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1)知道了什么是文化、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化生活的基础知识;(2)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能力。
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一方面他们关注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烈。
高中政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1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知道我们的文化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2)让学生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3)让学生知道只有发展多样化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4)了解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2.能力目标:(1)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现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既看到主流,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2)能够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
预习检测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现代①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②、③、④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⑤和⑥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⑦和传媒的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3.对策: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⑨、正确⑩。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
2.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
3.只有面向,反映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四、选择1.2014年12月,新版《神雕侠侣》播出后火爆荧屏,因其与金庸原著相差太远,网友吐槽不断。
有网友惊呼:现在的武侠剧除了剧中的人物名字还和原著一样之外,根本看不出原著的痕迹。
显而易见,如今名著经典重拍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B.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C.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2.当前娱乐报道中流行着“宁可犯错,不可错过”的现象。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学案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学案知识目标:1、识记当今文化市场的特点及其原因,文化市场“喜”和“忧”的表现,当今文化需求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内涵,发展大众文化的措施。
2、理解文化市场中“喜”和“忧”的现象,文化需求特点的原因。
3、分析大众传媒对文化市场的影响,如何建设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认识其本质。
2、能够客观评价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能够正确选择文化生活,并传播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抵制不良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本课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自学提示1.当代文化市场繁荣的原因(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哪些正面影响(1)充实人们的__________。
(2)传播_______________。
(3)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
(4)易于引导人们的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
3.当前文化生活中存在哪些令人忧虑的现象(1)有些部门和单位在________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文化产品消遣娱乐的名义,以________________,迎合__________。
(3)有些媒体单纯追求_________,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前大众文化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高中政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喜”与“忧”问题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
(2)通过对文化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意识,进一步理解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对自我成长的积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既看到主流,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现实问题进行判断、比较、鉴别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文化恶搞现象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1)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知道我们的文化生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
(2)通过分析文化生活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3)通过探讨当前文化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只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学情分析】学生对当前的文化生活状况、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即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还不够了解,在某些方面还会存在一定的误区。
教师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文化现象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为了理解此点,必须让学生着重把握两点:第一,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第二,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说的大众文化的含义。
教学难点:第一,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第二,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说的大众文化的含义。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设问:同学们,当我们留意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报刊、五颜六色的杂志的时候,(展示)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步入文化市场,置身于文化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设计《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来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丰富多彩,来体会当代中国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学生探究: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有哪些具体特点;请对教材86页描述的关于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提供具体例证。
教师总结:
文化生产:个性化、盈利化、规模化、产业化、民族性;【搜索】/view/275252.htm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可喜变化
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文化生活有什么影响?
(多媒体展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电视科学文化知识讲座、网络科学文化知识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健康的小品、相声,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文化产品,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
引导学生探究:
(辩论)正方观点: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反方观点: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价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经典”作品和“流行”作品之间的关系。
(2)大众文化的内涵
提出问题:为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需要发展大众文化,那么,什么是大众文化呢?
(多媒体展示)亮丽的民族服装;励志电视片段。
文化消费:从众性、时尚性、趋同性、选择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几种描述,让学生体会和归纳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2)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现代文化产品生产设备、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网络等快捷的传播工具。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总结: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科学0027010970139
/programs/view/0NTbYRY1bNA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导学案
子洲中学思想政治——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学习目标1、说出当前我国文化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分析出原因。
2、说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举例(身边的事例)。
3、总结我们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预习内容(一)当代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的原因:(1)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原因影响对策喜和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充实传播提高引导推动1.国家应2.个人消费应自觉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忧文化市场的和,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不顾社会效益,肆意以荒诞、庸俗内容炒作(三)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人们对文化的需求(1)原因:我国的发展和人民不断提高。
(2)特点:、、。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1)内涵:面向,反映人民的和,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2)特点: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的文化。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
”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萝卜史学2.2009年1月和4月,“谷歌中国”网站因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链接,曾两次被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开曝光。
这告诉我们()A.淫秽色情文化是落后文化B.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腐朽文化会自然而然地消失C.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文化市场应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3.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14.在2009年“春晚”上,流行天王周杰伦与民族歌后宋祖英的首次联袂演出,是民族乐与流行乐的首次直接碰撞。
高中政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当代文化生活。
本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重点突破三个内容:一是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二是正确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本框包括以下三个目。
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生活对我们的影响;二是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
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2、学情分析通过《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他们关注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烈。
同时,他们对良莠不齐的流行文化缺乏分辨能力,对传统的主旋律作品采取冷淡的态度。
如何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怎样的主旋律作品才能吸引他们?如何引导他们去解读流行文化,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健康,更丰富多彩?如何把握流行趋势,理性地选择,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8.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导学案(自主学习+点拨拓展)-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学习目标展示(一)知识目标1.识记(1)当代文化生活素描①当代文化生活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③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引导(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②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理解①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②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运用面对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如何推动文化建设?二.学习重点难点①学习重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 核心素养通过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明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通过学习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努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四.自主学习提纲(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 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 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的现象3.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正确引导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
高二政治教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1)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2)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3)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1)(2)(3)(4)(5)2、文化生产与消费发展的原因:(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1)(2)(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喜”的表现)(1)(2)(3)(4)2、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统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忧”的表现)(1)(2)(3)3、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引导:(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文化产品的类型和风格:3、判断一种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是否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
4、大众文化的含义:5、为什么要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四)补充理解:1、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及其对文化生活的影响?(1)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2)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3)必须对大众传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决不能放任自流。
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
同时,要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2、如何评判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1)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是两个不同范畴。
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选择出来的有价值的文化,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点,往往具有深厚的内涵,但其内容的厚重性往往使得其形式相对滞后;流行文化则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求异、前卫、创新、反传统的特征,易于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缓解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压力,但其内容则往往比较浮浅,一些颓废甚至色情、暴力的东西,不利于青少年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政治必修三优质学案: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学案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1.通过实例,了解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特点及其原因。
2.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重点)3.分析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正确理解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难点)一、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我国当代文化生活呈现的特点及其原因(1)特点:异彩纷呈、色彩斑斓。
(2)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我国文化生活中令人可喜的变化及原因(1)“喜”的表现: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2)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试判断:现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主要是因为大众传媒的发展。
()提示错误。
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主要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我国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及其原因和对策(1)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
③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2)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3)对策: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试判断: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提示错误。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当前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1)特点: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重庆市高中政治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 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3)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引导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2)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有“忧”:①有人利用微博传播品味低下的内容②有人利用微博传递 低俗、荒诞、庸俗的信息③有人利用微博进行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学做思二:1、当代文化生活有何特点?
2、什么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导学:引导、要求学生自学教材P88-89,组内探讨形成统一共识:即当代文化生活有何特点?什么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并对重点词、句进行勾画。
5.“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拿起报纸套话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这样评价当前文化市场()①是片面的观点,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②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③是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④是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我国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是()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撑②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③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途径④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大众文化的内涵有哪些特点;2、举例说明文化生活中出现哪些令人担忧的现象;3、根据本课内容,发展大众文化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1、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文化建设的现状;2、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坚定爱党、爱国信念。
二、学习重难点评价文化市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三、知识准备1、当代文化市场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现代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的发展。
2、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哪些正面影响?(1)充实人们的。
(2)传播。
(3)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素质。
(4)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3、当前文化生活中存在哪些令人忧虑的现象?(1)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的文化产品。
(2)有些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
(3)有些社会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地传播“绯闻轶事”。
4、当前的大众文化指什么?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四、学习内容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探究:1、阅读课文第86页,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变化?你还能提供类似事例吗?2、阅读课文第86页:(1)你能否对上述某一观点提供具体例证?(2)在你看来,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还有哪些特点?3、阅读课文第87页,根据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4、阅读课文第88页,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可否提出自己的建议?5、阅读课文第89页,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3)如果你对上述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五、学习小结学完本框,我们回顾教材,可以将知识总结为“121”:1个特点当代文化生活的一个新特点。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导学案(编号:34080115)班级,小组名:,姓名课题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编制人高二政治备课组编制时间2016.10使用时间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精神星火相传、永不泯灭。
那么,当代的文化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学习任务一、教材导读(文化生活P86-P89)1.当代文化生活有什么特点?2.是什么原因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文化生活?3.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①可喜变化:原因:表现:②忧虑现象:原因:表现:4.当前我国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结论:应该全面认识、看待当前的文化现状,不可片面化。
它启示我们:二、深度拓展。
1.86下探究2.P88探究3.P89探究学法指导1.将学案问题标到课本相应位置;将课本相应内容在学案上简单标识。
2.深度拓展部分,思考讨论,将要点写在教材相应位置3.疑难或新知识点,在课堂和课后的师生互动中解决课堂1.“二十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
现在,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
从文化的角度,材料说明( )A.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着装多样化B.追求时髦是一种时尚C.服装穿着也属于一种文化D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表现在它()①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目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训练①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②有的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③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④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绊闻轶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对待大众传媒的发展我们应该()A.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故应限制其发展B.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满足了精神需求,故应任其发展C.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不健康的网站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因此应取缔一切网站5.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①面向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面向世界各国的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8》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和原因;理解当代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及其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如何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主动避免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正确看待当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流行作品,不盲目赶时髦,追流行;积极传播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不良文化。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难度不大,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身边的文化现象非常感兴趣,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文化热点,能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不够深入全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辩证看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钦州二中校园生活的几幅照片,熟悉的场景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丰富多彩。
二、授课过程:1、多媒体展示:原来的校歌节选和现在的校歌节选。
师:“色彩斑斓”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生活会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呢?我们通过我们学校现在的校歌和过去学校的校歌来给大家做个对比。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小段我们过去的校歌。
我们再来欣赏一小段现在的校歌。
思考:同学们认为是旧的校歌好看,还是新校歌好看呢?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新校歌好看呢?(请同学回答问题)说明:最直接的原因——我们运用了高科技来拍摄我们的校歌,比如航拍,电脑制作等手段。
所以,第一个原因,也是直接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让我们可以有先进的技术拍出让大家感受到震撼的校歌。
那么,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拍摄出新校歌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经济决定文化,新校歌的拍摄前提是要投入资金,聘请专业的人员来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明确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大众文化、文化市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2.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发展大众文化的举措、发展多样性文化的意义。
3.联系实际,分析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通过实例,正确看待文化生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当前文化建设的现状,评
价文化市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坚定爱党、爱国信念。
(二)、学习重、难点:大众文化的内涵
(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探究法点拨法
二、课前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许多文化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3.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采用现代科技和机
器设备规模化地生产文化产品,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广泛传播,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文化市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能充实人们的______________, 传播____________;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_____________,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________________。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不同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面向______________,反映____________, 为人民大众所軎司乐见的__________,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发展大众文化,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努力贴近______________、贴近_______________、贴近____________, 创新____________、创新______________、创新________________;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精神,一切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
1.我们目前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除了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还必须是()A.经典的文化 B.流行的文化
C.高雅的文化 D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2.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因为()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B.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C.高雅文化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D.人们精神的空虚“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一
有媒体报道指出:现代大众传媒的低俗之风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主要表现在:一、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大款的私生活、丑闻、官司和琐事上;二、媒体的报道漠视贫困,轻视正义;三、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四、把一些低俗的东西当作时尚的东西加以标榜、推崇,有人归纳为“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
”
(1).上述关于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的低俗之风对文化生活的消极作用?
(3).我们需要和倡导的是什么样的文化?
合作探究二
我们爱听流行音乐,我们爱唱流行歌曲,不管这些通俗的、流行的东西是不是什么经典,只因为它能够表达我们成长中的困惑与迷惘,能够抒发我们美丽的憧憬与向往。
即便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但是,它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究竟什么是流行文化?什么是经典文化?
(2)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四、我的知识网络图
五、课堂检测案
1.社会上不良文化侵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少管所调查资料显示,少年犯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
A.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 B.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
C.加强文化建设,杜绝青少年犯罪 D.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今天的文化生活“喜”与“忧”交织在一起,出现“忧”的原因是()A.文化市场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六、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我们所倡导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是()
①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②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③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④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网络文化作为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成果,给中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的兼容性、随意性,意味着不同来源的各种知识、观点、言论、意见、消息等兼收并蓄,这些信息会对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和可塑性强、筛选信息能力差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会使中学生的行为失控,出现网络成瘾,情感冷漠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兴奋并乐此不疲,情感冷漠者,对亲友冷淡,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使中学生心理变得混乱,有许多人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放纵”“说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现实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
据此回答2~3题。
2.网络文化作为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成果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特点是()A.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为目标
B.需要消费者拿钱购买,具有强烈的商业性
C.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
D.消费者跨越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界限
3.网络文化给中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不良影响。
这表明()
A.网络文化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 B.必须禁止中学生上网
D.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D.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
二非选择题
文化的大众性问题由来已久,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胡适、陈独秀等人就提出了文学的大众化问题,上个世纪20年代,“民众文学”“大众文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鲁迅就明确指出:“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你认为作为大众文化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2)目前我国应该怎样提高大众文化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