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课 诗两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c138f10b1c59eef9c7b47a.png)
第四课《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两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理解诗的哲理,学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诗的哲理,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课堂实录一、解读探究【设计意图:了解作品背景。
】1.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普希金。
2.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1.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
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83350daaea998fcc220e8b.png)
诗两首教学目的: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诗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情景激趣:亚历山大·昔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探究生趣第一步,朗诵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步。
背诵课文,个性解读。
1.抽学生背诵2.个性解读⑴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讨论并归纳:喜欢。
因为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⑵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讨论井归纳: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的还是忧伤的,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回首往事,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⑶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讨论并归纳: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学习《未选择的路》情景激趣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
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
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a3e5dc6294dd88d0d26ba2.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好的读书习惯是从课文的题目读起的:本文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二、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3.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5.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总结反思】【迁移拓展与自学测评】阅读诗歌,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逼我背一支古怪的儿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七岁时写下的“大作”。
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
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妈妈显得特别快活。
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
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
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其实,我压根儿没见过白鹅. 【预习或二次备课区域】我家小小的阳台上,连只小鸟儿都不曾飞落。
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美妙的歌?!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
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1.诗的第二节中所说的“古代神童”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2.诗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
3.写出能表现全诗主题的句子。
4.这首叙事诗中,妈妈的行动描写细致传神,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联系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
1.4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1.4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https://img.taocdn.com/s3/m/a5c6aad283d049649a66582b.png)
第四课诗两首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把握诗文基调,能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3.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在情感酝酿中诵读。
2.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自主预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怀念()瞬息()忧郁()2.根据读音写出汉字.荒草qiqi( ) zhù( ) 立yóu()寂延()mián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瞬息:(2)怀恋:(3)涉足:(4)萋萋:4.你了解本文的作者吗?知道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吗?查阅资料,将你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写下来。
5.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诗歌,仿照示例,朗诵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现在/却常是/忧郁: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6.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在文中做好标注活动展示:活动一:1.导入。
七年级语文下册 4《诗两首》(第2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4《诗两首》(第2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4d4047783e0912a2162a8d.png)
诗两首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3、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自己感悟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一、导入新课: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伫.立(zhǜ)涉.足(shè)萋萋..(qī)(qī)幽寂.(jì)2、解释下列词语(1)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2)伫立:长时间站着。
(3)延绵:延续不断。
(4)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四、合作探究:1、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1)面临选择,陷入沉思(2)作出选择,不同寻常(3)踏上选择的路,但却留恋未选的路(4)遥想对往事的回忆2、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一是指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得选择,说明了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c0118dad02de80d5d8406d.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第4课《诗两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学习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培养坚韧的品质。
二、预习导学完成《评价手册》P8之“自主梳理”1、2、3。
三、课堂研讨1.读诗,把握诗的节奏,体会情感 2、说诗①“生活欺骗了你”指什么?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3、悟诗、品诗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你知道诗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得诗吗?② 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四、当堂反馈1.完成《评价手册》P8之“合作交流”22. 给形似字组词诱:___伫:___恋:___涉:___绣:___贮:___蛮:___徙:___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把握两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象征手法,理解“路”的象征含义。
3.养成对人生严肃慎重的态度,二、预习导学 1.根据示例填空示例:荒草(萋)(萋)白雪()()岁月()()人海()()神采()()温情()()得意()()野心()()忧心()() 2.在横线上填上成语所缺的字跋山___水曲径通______息万变人迹___至___然无声___而不舍举___不定一如___往三、课堂研讨1、读诗:把握诗的节奏,体会情感1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诗两首》word教案 (1)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诗两首》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60c256b1aeaad1f346933f75.png)
《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
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学生回答)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整体感知读一读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
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整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a1afb4eefdc8d377ee3203.png)
4 《诗两首》【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 学会品味、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生活的路、人生的路谈起,引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写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诵读情况。
4.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出示教学目标1.指明一生读目标。
2.教师解读目标。
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节奏1.朗读诗歌,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
2.指名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
3.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
4.自由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五、品味鉴赏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4.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六、讨论、探究1.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
4.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七、拓展延伸请找出并列举文章、诗词之中有关路的描写,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八、达标检测1.学生自主完成。
2.小组内互相评改。
3.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九、作业1.根据你对道路的理解和选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诗歌《路》,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也具有诗人的才情。
2.课外阅读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少年的意志》和《白桦树》。
七年级语文下册 4《诗两首》(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4《诗两首》(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32e8bb580216fc710afd30.png)
4、《诗两首》第一课时
一、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解并背诵诗歌。
•了解诗歌内容及象征手法的作用。
•感悟诗歌语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中招考点分析
•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在考试中主要注重语言赏析方面的内容。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现代诗歌赏析中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语言赏析要下功夫。
5、评价任务
(1)能够把握重点字词,背诵这首诗歌。
(2)能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美。
二、学习目标
•1、简介作者,把握重点字词,理解并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语言,研习诗歌内容,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当堂训练详见PPT
板书
PPT展示。
七年级语文下册4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4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b07963b3567ec112d8a59.png)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七年级语文下册《4 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3.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2.关于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朗读诗歌,划分朗读节拍。
二、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3.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5.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迁移拓展】三、阅读诗歌,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逼我背一支古怪的儿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480065336c1eb91a375d66.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教师寄语: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学习过程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二、整体感知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三、问题探究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5、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6、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7、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教学《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诗歌《未选择的路》。
前者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后者则告诉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如果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人生的态度积极乐观的话,那么《未选择的路》对人生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二、整体感知8、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9、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10、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三、问题探究1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1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13、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四、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A、劝说的口吻B、教训的语气C、激昂的语调D、激动的语态2、《未选择的路》中“路”象征()。
A、田间小路B、林间大路C、人生之路D、河边小路(二)、填空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_________(填作者名)被流放的日子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0356fee87101f69f319545.png)
提出明确的展讲要求:声音洪亮,脱稿,互动,提问。其他小组进行记录,补充,质疑。
1、学生能够踊跃展讲。
2、认真的记录。
随堂训练体现能力
6分钟
创设思考情境
咱们对文章的交流在课堂上到此为止,下面咱们就通过问题训练单来检查一下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难点:培养坚定的意志,勇敢面对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关键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为选择的路》中所说的“路”?
3、这两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案学生准备: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3、学生展示能够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引导其他问题认真倾听、思考、补充记录。
4、指导课代表记录班级没有解决的问题,准备问题解决课上解决。
1、学生能够踊跃展讲。
2、认真的记录。生成班级问题。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3分钟
创设反思情境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教学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
2、教师补充。关于散文的问题特征。
1、再次阅读问题导读单上的目标。
2、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的。
学生能够认真制定目标将本节目标进行记忆以备新课教学
自主教学二次生成
12分钟
创设思考情景
1、先通读一下单子上的教师问题引领与知识。再朗读课文,再次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在进行课文朗读后可以认真查阅手边的资料,按照“问题引领”的要求阅读,并且完成问题;力求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2、教师补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9cbb3c850ad02df804167.png)
《未选择的路》
一、预习
1、给下面词语写上拼音。
涉足 伫立 荒草萋萋 幽寂 延绵
2、诗人及其作品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他的诗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作品以新英格兰的人物和景色为描写对象,富有地方色彩,擅长用简朴口语,因而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被称为“交替性诗人”。代表作有诗集《波士顿以北》(成名作),《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的空地》。
(5)再读这首诗。
3、写诗。
(1)结合生活体会自由写诗,一“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第一句话写诗。
(2)交流分享。
(3)赏读邵燕祥的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要求:请迅速看一遍,齐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作者邵燕祥)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的旅伴,我的朋友还是迎着某某出发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的旅伴,我的朋友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依然是不知疲倦地奔走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时间啊,时间不会倒流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我的旅伴,我的朋友明天比昨天更长久。四、总结
“总是有风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珍视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勇于面对生活的困难,敢于去挑战生活的艰险,我们的人生才有光辉,才有意义。”
文学常识可以简单讲解,重点是诗歌的主题。
作业
设
计
1、研讨与练习第1、2、3题。
2、语文课时训练。
板
书
设
计
4、诗两首
读诗 悟诗 写诗
诵读 乐观 诗的语言
劝慰 人生之路 美
独白
教
后
反
思
诗歌教学需重朗读。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做到了这一点:有朗读指导,有听读<跟读;有初读<再读<品读;有自由读<分节读<指名读<齐读;有比较读< 有师生同读。“以读代讲,以读促品”(品味语言,品味情感),正是诗歌教学的特色。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案【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675e9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d.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案【2】篇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3.对名言之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怎样面对挫折的生活。
教学难点:从生活深入思索面对人生的困境。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录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后,你听清了什么?(找同学谈一谈)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并无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三、诗文品味1.听配乐朗读2.同学结合录音又感情的朗读3.找同学读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欺骗两个字的老师结合实际明确: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
5.你这样认为吗?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这样做过四、名句积累学习了本首诗,你想把哪些句子送给身在困境中的亲人或朋友?引出诗的前四句,共同齐读把它记下来,(插入课件——前四句)五、结束语人生远不像一首诗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有一点,坎坷路上别忘了普希金的诗言,最后让我们依然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篇四:未选择的路【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很容易的,但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可能会很茫然,所以教授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应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见第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
结合背景理解这两首诗。
【学习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关于作者:
2、关于字词:
怀恋.()疲倦.()醇.厚()诅咒
..()
3、学习探究:
(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4)普希金在诗里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你喜欢这一句话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5)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
(6)请概括本诗主题:
《未选择的路》
1、关于作者
2、关于字词
伫立()涉足()萋萋()诱人()幽寂()人迹()3、学习探究
(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3)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5)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6)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
A、劝说的口吻B、教训的语气C、激昂的语调D、激动的语态
2、《未选择的路》中“路”象征()。
A、田间小路B、林间大路C、人生之路D、河边小路
二、填空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__ _______(填作者名)被流放的日子里。
2、《未选择的路》是 _ _国诗人______ _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诗歌。
3、当感觉到生活欺骗了你时,正确的态度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
三、阅读链接
《致恰达耶夫·普希金》
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也已经象梦、象朝雾一样地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酷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献给我们的祖邦!
朋友,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上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读后思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中的“一种愿望”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