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法提取海藻酸钠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海藻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得到的,在提取工艺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海藻作为原料。
常用的海藻种类有海带、裙带菜等。
随后,海藻经过清洗、浸泡、研磨等工艺处理,将其中的藻胶蛋白质等物质去除。
然后,通过酸碱法进行提取,即在一定的pH值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对海藻进行提取,得到海藻酸钠溶液。
最后,对溶液进行过滤、浓缩、冷冻干燥等处理,得到固态的海藻酸钠。
海藻酸钠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
首先,海藻酸钠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可以在水中形成胶状物,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凝胶性质。
其次,海藻酸钠具有与碱金属离子和银离子等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此外,海藻酸钠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领域可以作为药物包埋剂或药物缓释剂使用。
另外,海藻酸钠还具有润滑性、乳化性、稳定性等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除了上述优异的性能外,海藻酸钠还具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海藻酸钠的质量易受原料海藻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产品的差异性较大。
此外,由于其特殊的水凝胶性质,在食品等领域应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克服其粘稠性和黏着性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藻酸钠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生物高分子材料,通过合适的提取工艺,可以获得具有多种优异性质的海藻酸钠产品。
然而,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海藻酸钠的提取与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P u l p a n d P a p e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L a b .f o r P u l p a n d P a p e r ,B e i j i n g 1 0 0 1 0 2 , C h i n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2 4 1 7 . 2 0 1 7 . 0 4 . 0 0 2
海 藻 酸 钠 的 提 取 与 功 能 化 改 性 研 究 进 展
黄攀丽 , 沈晓骏 , 陈京环 , 吴玉英 , 孙润仓
( 1 . 北京林业大 学 材料科 学与技 术学院 , 林木 生物质 化学北京 市重点 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8 3 ;
HU A N G P a n l i , S HE N X i a o j u n ,C H E N J i n g h u a n , WU Y u y i n g , S U N R u n c a n g
( 1 . B e i j iபைடு நூலகம்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L i g n o c e l l u l o s i c C h e m i s t y, r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y r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 2 . 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
引文格 式 : 黄攀丽 , 沈晓骏 , 陈京环 , 等. 海藻酸钠的提取与功能化改性研 究进展 [ J ] . 林产化学与工业 , 2 0 1 7 , 3 7 ( 4 ) : 1 3 — 2 2 .
海藻酸钠提取的新研究
海藻酸钠提取的新研究介绍:海藻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藻中。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人们对海藻酸钠的提取技术进行了很多研究,以改进其提取效率和纯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新的海藻酸钠提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酸性提取法:酸性提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料海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提取,最常用的酸是盐酸和硫酸,其它一些酸也被试验性地使用。
酸性提取法可以将海藻酸钠释放到提取液中,并降低多糖的分子量,便于后续的分离和纯化。
然而,酸性提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酸性条件容易引起破坏海藻中的其他有用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废酸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
2.高温水热提取法:高温水热提取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提取方法,是在高温水热条件下进行的。
相比于酸性提取法,高温水热提取法可以在更温和的条件下提取海藻酸钠,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高温水热提取法可以提高海藻酸钠的产率和纯度。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高温水热提取法还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参数来调控海藻酸钠的分子量和结构。
3.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来增加海藻酸钠的溶解度和提取速率。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显著减少提取的时间和溶剂量,并提高海藻酸钠的产量。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刺激海藻酸钠分子内的键断裂和重组,促进其分子量和结构的改变。
因此,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不仅可以提高海藻酸钠的提取效率,还可以改善其物理和化学特性。
4.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新兴的海藻酸钠提取方法。
通过添加特定的酶,如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可以降解海藻细胞壁的结构,释放出细胞内的海藻酸钠。
酶解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以避免使用酸性条件和高温条件,减少对环境和海藻中其他有益物质的破坏。
然而,酶解法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如酶的选择和用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海藻酸钠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四、应用前景与展望
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材料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然而,要实现这些应用,仍需解决一些挑战性问题。首先,需要进一 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产量和稳定性。其次,需要深入研究海藻酸钠纳 米复合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实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高。最后, 需要加强针对纳米材料潜在毒性的研究,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总之,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不断推动着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技的 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类带来更多的 福祉。
参考内容二
引言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它是由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制 备而成的。这种微载体具有载药量大、生物相容性好、易于降解等优点,在药 物传递、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受到了广泛。
3、易于降解:海藻酸钠和壳聚 糖在体内可被自然降解,具有较 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
1、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的溶液制备:将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溶于适量的溶剂 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微载体制备: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经搅拌、均质、透析等步 骤,制备成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载体。
3、药物负载:将药物溶于溶剂中,与海藻酸钠壳聚糖溶液混合,通过物理吸 附或化学键合作用将药物负载于微载体上。
二、研究现状
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 物理法主要包括纳米粒子的分散和海藻酸钠的溶液混合等步骤,化学法则是利 用改性剂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并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发 酵或基因工程等技术将海藻酸钠与纳米粒子结合。
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透明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 菌性等。在药物传递方面,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提高药 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在组织工程领域,这种材料可以作为细胞支架,促进细胞 的粘附和增殖。然而,目前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过 程复杂、成本较高以及可能存在的纳米粒子毒性等问题。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_王孝华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_王孝华收稿⽇期:2007-03-29作者简介:王孝华(1978-),男,重庆江津⼈,讲师,主要从事应⽤化学研究.⽣物⼯程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王孝华(重庆交通⼤学理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海藻酸钠作为⼀种天然⾼分⼦物质已被⼴泛应⽤.介绍了海藻酸钠的性质、研究现状和⼏种提取⼯艺,综述了其在医学和⾷品⾏业中的应⽤,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海藻酸钠;提取;提纯;应⽤中图分类号:TS254.5 ⽂献标识码:A⽂章编号:1671-0924(2007)05-0124-05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 AlginateWANG Xiao_hua(School of Science,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Abstract:Sodium alginate,as a nature macromolecule material,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In this paper,several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of sodium alginate are introduced,the applicati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sodi um algina te are revie wed,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 is predicated as well.Key words:sodium alginate;extraction;purification;application0 引⾔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NaAlg,简称AGS)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种多糖碳⽔化合物,是由1,4-聚- -D-⽢露糖醛酸和 -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种线型聚合物,是海藻酸衍⽣物中的⼀种,所以有时也称褐藻酸钠或海带胶和海藻胶,其分⼦式为 C 6H 7O 6Na n ,相对分⼦量在32000~200000之间[1-4].海藻酸钠的结构式如图1.图1 海藻酸钠的结构式如今⾮降解的塑料制品已被⼴泛应⽤于许多领域,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益威胁⼈类的⽣存.因此,对可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益受到⼈们的重视.海藻酸钠以其良好的⽣物降解性和⽣物相容性,被⼴泛应⽤于化学、⽣第21卷第5期Vol.21 No.5重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 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年5⽉May 2007物、医药、⾷品等领域[5-7].1 海藻酸钠的性质[8-9]1)海藻酸钠为⽩⾊或淡黄⾊粉末,⼏乎⽆臭⽆味.2)海藻酸钠易溶于⽔,糊化性能良好,加⼊温⽔使之膨化.吸湿性强,持⽔性能好,不溶于⼄醇、⼄醚、氯仿和酸(pH<3).3)海藻酸钠的稳定性以pH值在6~11之间较好.pH值低于6时析出海藻酸,不溶于⽔;pH值⾼于11时⼜要凝聚.黏度在pH值为7时最⼤,但随温度的升⾼⽽显著下降.4)海藻酸钠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重⾦属离⼦,因为它们会使海藻酸凝成块状,但碱⾦属(钠、钾)并不会使海藻酸钠浆发⽣凝冻.5)海藻酸钠⽔溶液遇酸会析出海藻酸凝胶,遇钙、铁、铅等⼆价以上的⾦属离⼦会⽴即凝固成这些⾦属的盐类,不溶于⽔⽽析出.6)海藻酸钠低热⽆毒.海藻酸钠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红藻、绿藻、褐藻类海藻(海带、马尾藻)等[5].2 海藻酸钠的研究现状⾃1883年由海带中发现海藻酸钠以来,不少学者对其实⽤价值进⾏了研究,直⾄1929年才开始在美国应⽤于⼯业⽣产,1944年⽤于⾷品⼯业,⽽⽤于医药⼯业不过是近30年的事.1983年FDA 批准海藻酸钠可直接作为⾷品的成分.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棉纺织企业在纯棉织物上,以后⼜在涤棉织物上,使⽤海藻胶代粮上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20世纪80年代初在⾷品⼯业协会、农牧渔业部等联合召开全国⾷⽤海藻酸交流会上,专家充分肯定了海藻酸的⾷⽤价值及药⽤价值,呼吁我国要⼤⼒推⼴海藻酸的⾷⽤技术.海藻酸在我国⽬前主要⽤于印染、纺织⼯业,⽽在⾷品、医药⼯业⽅⾯的应⽤报道不多[6].3 提取⼯艺海藻酸钠典型的提取⽅法有⼏种[10],其中包括酸凝-酸化法、钙凝-酸化法、钙凝-离⼦交换法以及酶解法.下⾯简单地介绍⼀下前3种提取⽅法的⼯艺流程及基本原理.3.1 酸凝-酸化法该提取⽅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切碎消化稀释过滤、洗涤酸凝中和⼄醇沉淀过滤烘⼲粉碎成品该提取⽅法的操作要点及原理如下:1)浸泡.加10倍于海带重量的⽔,在常温下浸泡4h,并加适量的甲醛,使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1.0%,将海带⾊素固定在表⽪细胞中,不致因海带⾊素溶于⽔⽽导致产品⾊泽加深.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11].浸泡结束后,取出海带,⽤⽔洗涤直⾄洗涤液为⽆⾊.2)消化.将切碎的海带在⼀定温度下,加⼊⼀定浓度、⼀定体积的Na2CO3溶液进⾏消化.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2M(Alg)n+n Na2CO32n NaAlg+M2(C O3)n其中:M为Ca,Fe等⾦属离⼦;Alg代表海藻胶.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较黏稠.要先加⼊⼀定体积的⽔将糊状液体稀释,再过滤.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先⽤纱布初滤⼀次,再将滤液⽤真空泵抽滤.4)酸凝.将过滤后的料液加⽔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稀盐酸直⾄开始有絮状沉淀为⽌,然后静置8~12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稀盐酸,调节pH值约为1~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去清液,留下酸凝块.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NaAlg+HCl HAlg +NaCl5)中和.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溶解酸凝块,直⾄pH值为7.5,中和完成.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2HAlg+Na2CO32NaAlg+H2O+C O26)析出海藻酸钠.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定量的浓度为95%的⼄醇,结果析出了⽩⾊的沉淀.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不溶于⼄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海藻酸钠产品,可以⽤⼄醇将部分溶解在⽔中的海藻酸钠⼀并析出,这样可以提⾼提取率.125王孝华: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最后经过滤、⼲燥、粉碎即可得产品.在此⼯艺流程中,酸凝的沉降速度很慢,需要8~12h[10],⽽且胶状沉淀的颗粒也很⼩,不好过滤.⽣产的中间产物海藻酸不稳定,易降解,因此所得到的产品收率和黏度都⽐较低.3.2 钙凝-酸化法该提取⽅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切碎消化稀释过滤、洗涤钙析盐酸脱钙碱溶⼄醇沉淀过滤烘⼲粉碎成品该提取⽅法的其他步骤与酸凝-酸化法相同,只是有以下2步不同:1)钙析.将滤液⽤盐酸调节⾄pH值为6~7,加⼊⼀定量10%的CaCl2溶液进⾏钙析.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2NaAlg+CaCl2Ca(Alg)2 +2NaCl2)盐酸脱钙.将钙凝得到的海藻酸钙经⽔洗除去残留的⽆机盐类后,⽤⼀定体积的10%左右的稀盐酸酸化30min,使其转化为海藻酸凝块.去清液,留下酸凝块.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Ca(Alg)2+HCl2HAlg +CaCl2在此⼯艺流程中,钙析的速度⽐较快,沉淀颗粒也⽐较⼤.但在脱钙过程中,由于采⽤盐酸洗脱的⽅式,⽣产的中间产物海藻酸不稳定,易降解.因此所得到的产品收率和黏度都不是很⾼.3.3 钙凝-离⼦交换法[12]该提取⽅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切碎消化稀释过滤、洗涤钙析离⼦交换脱钙⼄醇沉淀过滤烘⼲粉碎成品该提取⽅法的其他步骤与钙凝-酸化法相同,只是采⽤了离⼦交换脱钙,即将钙析后的产品过滤后,再往⾥加⼊⼀定量浓度为15%的NaCl溶液脱钙.此过程反应⽅程式如下:Ca(Alg)2+NaCl2NaAlg+CaCl2利⽤交换⽣成的海藻酸钠,由于盐析作⽤⽽不溶于交换液中,仍为絮状凝胶,最后经过滤、⼲燥、粉碎即得成品海藻酸钠.在此⼯艺流程中,钙析的速度⽐较快,沉淀颗粒也⽐较⼤.采⽤离⼦交换脱钙法所得的产品收率较⾼,已达42.6%;黏度已达2840mPa s[13],远⾼于⽬前国际上⼯业产品黏度(150~ 1000mPa s),⽽且所得产品均匀性好,储存过程中黏度稳定.4 应⽤现状由于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增稠性、成膜性、稳定性、絮凝性和螯合性[14],因此受到了相当⼴泛的应⽤.⽬前主要应⽤在以下⼏⽅⾯:4.1 在⾷品⼯业上的应⽤海藻酸钠是⼈体不可缺少的⼀种营养素⾷⽤纤维,对预防结肠癌、⼼⾎管病、肥胖病以及铅、镉等在体内的积累具有辅助疗效作⽤,在⽇本被誉为保健长寿⾷品 ,在美国被称为奇妙的⾷品添加剂[15].它作为海藻胶的种,以其固有的理化性质,能够改善⾷品的性质和结构.海藻酸钠具有低热⽆毒、易膨化、柔韧度⾼的特点,将其添加到⾷品中可发挥凝固、增调、乳化、悬浮、稳定和防⽌⾷品⼲燥的功能.海藻酸钠最主要的作⽤是凝胶化,即形成可以⾷⽤的凝胶体,近于固体,以保持成型的形状.因⽽,它是⼀种优良的⾷⽤添加剂.不仅可以增加⾷品的营养成分,提⾼产品质量,增加花⾊品种,也可以降低成本,提⾼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在⽣产⾯包等⾯⾷、糕点时,加⼊0.1%~1%的海藻酸钠,可以防⽌成品⽼化和⼲燥,减少落屑,吃起来有筋⼒,⼝感好;在酸奶中加⼊0.25%~2%的海藻酸钠,可以保持和改善其凝乳形状,防⽌在⾼温消毒过程中出现黏度下降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延长存放朗,其特殊风味不变.海藻酸钠还可以⽤于⼈造奶油的增稠剂和乳化剂[9].在啤酒中加⼊少量的海藻酸钠可使泡沫稳定[6].4.2 在医学上的应⽤应⽤海藻酸钠制备的三维多孔海绵体可替代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来作细胞或组织移植的基体[16].海藻酸钠是⼀种具有控释功能的辅料.在⼝服药物中加⼊海藻酸钠,由于黏度增⼤,延长了药物的释放时间,可减慢吸收、延长疗效、减轻副反应[17].国外的消⼼痛缓释⽚就是以海藻酸钠为基质制成的,国内也以海藻酸钠为基质制成了长效消⼼痛⽚[18].海藻酸钠是⼀种天然植物性创伤修复材料,⽤其制作的凝胶膜⽚或海绵材料,可⽤来保护创⾯和治疗烧、烫伤[19].实验研究也证实,126重庆⼯学院学报⼝服海藻酸钠对射线致⼩⿏⼝腔粘膜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20].⽤海藻酸钠制成的注射液(国内称701注射液、褐藻酸钠注射液、低聚海藻酸钠注射液;国外称Alginon,Glyco_Algin等)具有增加⾎容量、维持⾎压的作⽤,可维持⼿术前后循环的稳定[18].制药⼯业⽤海藻酸钠制⽚,⽤量即使增加到1%以上或压⼒加⼤,其崩解时间并不增加,此性质优于明胶、淀粉,是⼀个较理想的粘合剂,也可⽤于制备肠溶胶囊[21].海藻酸钠在医药中还可⽤作⽛科咬齿印材料、⽌⾎剂、涂布药、亲⽔性软膏基质、避孕药等[22].近年来,海藻酸钠在医学上的应⽤有向纵深发展之势.4.3 作为增稠剂由于海藻酸钠在低浓度时就有较⾼的黏度,可代替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制成饮料,具有稳定性好、透光率强、⽆异味、低热、⼝感好的特点.海藻酸钠⽤于固体⾷品可控制其黏度,⽤量为0.5%[23].4.4 作为净⽔剂利⽤海藻酸钠与钙离⼦、铁离⼦等形成凝胶沉淀,及其较强的吸附性的特点可⽤作⽔的净化剂.净⽔时,⼀般悬浮离⼦⽤硫酸铅即可;但当凝聚条件不利,浊度⼤时,加⼊吸附⼒强的海藻酸钠能促进凝聚作⽤,过滤速度良好[6].此性质还可⽤于糖加⼯中对絮状固体的吸附.4.5 在纺织⼯业上的应⽤由于海藻酸钠具有易着⾊、得⾊量⾼、⾊泽鲜艳和使印花织物⼿感柔软等特点,因此在纺织品印花中⼀直是棉织物活性染料印花中最常⽤的糊料[25].在纺织⼯业中,海藻酸钠还可作为经纱浆料、制造花边⽤⽔溶纤维[21].4.6 其它⽅⾯的应⽤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且稍经处理即可成膜,因⽽可以相当⽅便地作为冷藏的包覆材料,主要⽤于⾁类、⽔产品及⽔果的冷藏保鲜.另外,还可以作为酒类的澄清剂和⼈造蜇⽪的原料[9].此外,海藻酸钠可⽤与⽛膏基料、洗发剂、整发剂等的制造,在造纸⼯业上可作为施胶,在橡胶⼯业中⽤作胶乳浓缩剂,还可以制成⽔性涂料和耐⽔性涂料[22].5 展望在美国,海藻酸钠被誉为奇妙的⾷品添加剂 .在⽇本,海藻酸钠被誉为长寿⾷品 .⾼黏度海藻酸钠具有增稠性好、成膜性好、凝胶强度⾼、成丝性好等优点,是良好的⾷品添加剂,英国、挪威和东南亚等国已⼴泛⽤于⾷品⼯业.⽬前国际海藻酸钠贸易量约为2.2万t,其中美国和挪威的公司销量占71%.国际海藻酸钠的总需求将稳中有升,因此,我国海藻酸钠⽣产也必须加⼤幅度,⽽且还应把⼯作重点放在提⾼质量、增加品种上[22].⾷⽤藻类⽣物资源的开发利⽤,是当前⾷品研究和应⽤中⼀个重要⽅向.因此,海藻酸钠作为⼀种从褐藻类⽣物中提取出来的产品在功能⾷品、保健⾷品和设计⾷品中具有⼴泛的应⽤前景[25].海藻酸钠⽤于开发缓控释制剂越来越引⼈注⽬[26-29],也已成为⼀个热门的课题.海藻酸作为药物载体在⽿科疾病局部治疗中也具有⼴泛的应⽤前景[30].因为海藻酸钠可保留软⾻细胞分泌的基质,所以软⾻细胞在海藻酸钠中可良好⽣长增殖[31],可见海藻酸钠在⼈造软⾻⽅⾯也具有重要的应⽤前景.在近⼏⼗年来,海藻酸钠的提取⼯艺已经得到了很⼤的改善,⽽且其应⽤也越来越⼴泛.但是⽬前⼯业提取海藻酸钠的现⾏⼯艺繁杂、⽣产成本⾼、降解⾮常严重,黏度和平均收率普遍较低[32].采⽤离⼦交换脱钙法所得的产品收率较⾼,已达42.6%;黏度已达2840mPa s[13],且还有提升的空间.其次,海藻酸钠以其良好的成膜性被⼴泛⽤于制备各种⽤途的膜材料,然⽽海藻酸钠膜质脆和极差的耐⽔性,使其在应⽤上受到限制[33].总之,海藻酸钠由于具有良好的增稠性、成膜性、稳定性、絮凝性和螯合性,其⽤途必将⽇益扩⼤,利⽤它开发新产品是⼀个有价值、有希望的研究⽅向.参考⽂献:[1] Gombotz W R,Wee S F.Protein release from alginate matrices[J].Advanced Drug Delivey Reviews,1998,31:267-285.[2] Hagen A,Skjak B G,Dornish M.Pharmacokinetics ofsodium alginate in mice[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6,4(Supplemen t1):100.127王孝华: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3] Nagasawa N,Mitomo H,Yoshii F,et al.Radiation-induced degradation of sodi um alginate[J].Polymer Degradetion and Stabili ty,2000,69(3):279-285.[4] 陈玺,唐在明.海藻酸钠在医学上的应⽤[J].中西医讯,1998(26):95-98.[5] 杨志清.海藻酸钠在经纱上浆中的应⽤[J].现代纺织技术,2002,10(4):21-22.[6] 谢平.海藻酸及其盐的⾷⽤和药⽤价值[J].开封医专学报,1997,16(4):28-31.[7] ⾼晓玲,廖映.从海藻中提取海藻酸钠条件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15(7):104-105. [8] 李艳,牟德华,侯建⾰,等.带⾁果汁中稳定剂的研究与应⽤[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7(1):41-48. [9] 赵淑璋.海藻酸钠的制备及应⽤[J].武汉化⼯,1989 (1):11-14.[10]周家华,崔英德,杨辉,等.⾷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1:250-254.[11]陈正霖.褐藻胶[M].青岛:青岛海洋⼤学出版社,1989:61.[12]张善明,刘强,张善垒.从海带中提取⾼粘度海藻酸钠[J].⾷品加⼯,2002,23(3):86-87.[13]王孝华,聂明,王虹.海藻酸钠提取的新研究[J].⾷品⼯业科技,2005,26(11):146-148.[14]侯振建,刘婉乔.从马尾藻中提取⾼粘度海藻酸钠[J].⾷品科学,1997,18(9):47-48.[15]邝⽣鲁.现代精细化⼯⾼新技术与产品的合成⼯艺[M].北京:科学技术⽂献出版社,1997:574-575. [16]Shapiro L.⽤于细胞培养和移植的新型海藻酸盐海绵体[J].国外医学⽣物医学⼯程册,1998,21(2):124.[17]傅宏义,任振学.浅谈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5):257.[18]李良铸.⽣化制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81-284.[19]吴志⾕.创伤修复材料[J].中国实⽤外科杂志,1997,17(11):687.[20]Hasegawa T,Takahashi T,Insda Y,et al.Reparative effects of sodium alginate on radiation stomatitis[J].Nippo Igaku Hoshashi Zasshi,1989,49(8):1047.[21]Kulkami A R,Soppimath K S,Ami nabhavi T M.Con trolled release of diclofenac sodiu m from sodiu m alginatebeads crosslinked wi th glutaraldehyde[J].Pharmaceu_ticaActa Helvetiae,1999,74(1):29-36.[22]章思规.实⽤精细化学品⼿册:有机卷:上[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1996:92-94.[23]Lu R,Yoshida T,Nakashima H,et al.Speci fic biologicalactivities of Chinese lacquer polysaccharide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0,43(1):47-54.[24]刘永强,宋⼼远.海藻酸钠的改性及印花性能探讨[J].染整技术,2000,22(1):38-41.[25]戎志梅.⽣物化⼯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指南[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2:227-228.[26]Sung_Joo Hwang.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ibuprofen fromexcipient_loaded alginate gel veads[J].Int J Pharm,1995,116:125.[27]Stberg T.Galcium alginate matrices for oral mul tiple uni tadministration: Influence of calciu m concentrati on,amoun t of drug added and alginate characteristics on ddrugrelease[J].In t J Pharm,1994,111:271.[28]Hisao Tomida.Imipramine Releas efrom Ca-Alginate Gelbeads[J].Chem Pharm bull,1993,41:1475.[29]Chon g kook kim.The con trolled-release of blue dextranfrom alginate beads[J].Int J Pharm,1992,79:11. [30]刘娅,孙建军,李雪胜,等.载药体藻酸钠凝胶对脉⿏听泡的组织学影响[J].听⼒学及⾔语疾病杂志,2004,12(4):247-249.[31]黄永波,卫⼩春,李鹏翠,等.海藻酸钠载体培养成年免软⾻细胞的⽣物学性状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63-65.[32]马成浩,彭奇均,于丽娟.海藻酸钠⽣产⼯艺降解情况研究[J].中国⾷品添加剂,2004(2):17-19. [33]樊李红,杜予民,唐汝培,等.海藻酸钠/⽔性聚氨酯共混膜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J].分析科学学报,2002,18(6):441-444.(责任编辑刘舸)(上接第98页)[4] LU S F,LU Z D.Fast mining maxi mu m frequent i temsets[J].Journal of Software,2001,12(2):293-297.[5] Han J,Jian P,Yi wen Y.Mining frequent patterns without candidate generation[C] Proceeding of the2000AC M SIGM0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anage_men t of Data. Dallas:[s.n.],2000:1-l2.[6] 宋余庆,朱⽟全.基于FP_tree的最⼤频繁项⽬集挖掘及更新算法[J].软件学报,2003,14(9):1586-1592.[7] 杨君锐,赵群礼.基于FP_Tree的最⼤频繁项⽬集更新挖掘算法[J].华中科技⼤学学报:⾃然科学版,2004,32(11):88-90.[8] 刘乃丽,李⽟忱.⼀种基于FP_tree的最⼤频繁项⽬集挖掘算法[J].计算机应⽤,2005,25(5):998-1000.(责任编辑刘舸)128重庆⼯学院学报。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优化。例如, 有研究通过优化碱提取法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碱浓度等,提高了海藻酸 钠的提取率和纯度。同时,也有研究尝试将多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如将碱提取法 和酸提取法相结
合,以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提取效率。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海 藻酸钠的改良中,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改良海藻品种,提高海藻酸钠的产量和纯 度。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目录
01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02 二、海藻酸钠的应用
03
三、海藻酸钠的发展 前景
04 四、关键词相关
05 参考内容
海藻酸钠是一种由海藻类植物提取的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 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保等领域,海藻酸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1、材料及设备
提取海藻酸钠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是海藻,如泡菜海藻、马尾藻等。设备包 括粉碎机、搅拌器、过滤器、沉淀器等。
2、工艺流程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1)将海藻粉碎成细小颗粒;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3)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4)用过滤器过滤掉残渣; (5)将滤液酸化, 使海藻酸钠沉淀; (6)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海藻酸钠。
2、价格趋势
海藻酸钠的价格主要受原料成本、生产工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未 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海藻酸钠的价格有望降低,使其更广泛 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3、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海藻酸钠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 争关系。未来,拥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海藻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领域。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提取效果。
首先,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浸泡法、热水法和破碎法。
化学方法主要采用酸碱分解法和酶解法。
浸泡法是将海藻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吸水膨胀,然后通过过滤、沉淀等步骤提取海藻酸钠。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
热水法是将海藻浸泡在高温水中,通过搅拌加热,使海藻酸溶于水中,然后通过过滤和沉淀提取海藻酸钠。
该方法可以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破碎法是将海藻破碎后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然后通过过滤和沉淀提取海藻酸钠。
该方法可以增加海藻的表面积,有利于酸碱的进一步反应,提高提取效率。
酸碱分解法是将海藻与酸或碱反应,使其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海藻酸钠。
通常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反应后再通过过滤和沉淀提取海藻酸钠。
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大。
酶解法是利用酶对海藻进行分解,使其转化为海藻酸钠。
通常使用藻类特异的藻苷酸酶进行反应,反应后通过过滤和沉淀提取海藻酸钠。
该方法对环境友好,但提取效率较低。
在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综合考虑提取效果、提取时间、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此外,提取海藻酸钠时可以考虑优化操作条件,如调整浸泡时间和温度、酸碱浓度等,以提高提取效果。
同时,对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残渣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改进。
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和处理废物,可以提高提取效果,减少成本和环境影响,为海藻酸钠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海藻酸钠水解方法
海藻酸钠水解方法一、海藻酸钠的基本情况。
1.1 海藻酸钠是啥。
海藻酸钠啊,这可是个挺有趣的东西。
它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者马尾藻等藻类里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
在食品工业、医药行业还有纺织印染啥的都能派上用场。
它就像一个多面手,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1.2 为啥要水解。
那为啥要对海藻酸钠进行水解呢?这就好比给它做个改造,让它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需求。
有时候我们需要它变成更小的分子,这样它的某些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能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里大显身手。
二、水解的常见方法。
2.1 化学水解法。
化学水解法呢,就像是一场化学魔法。
我们可以使用酸或者碱来促使海藻酸钠水解。
比如说酸水解,就像是用一把犀利的剑把海藻酸钠的大分子结构给劈开。
像盐酸、硫酸这些强酸,把海藻酸钠放到它们的溶液里,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条件下,海藻酸钠的糖苷键就会断裂,分子就变小了。
不过这可得小心操作,就像走钢丝一样,酸的浓度和反应时间要是没控制好,那可就容易过度水解,把海藻酸钠变得“面目全非”了。
碱水解也是类似的道理,氢氧化钠之类的强碱上场,也能让海藻酸钠发生水解反应,但是碱水解也有它的脾气,一不小心也会搞出乱子。
2.2 酶水解法。
酶水解法就像是请了一群小工匠来精准作业。
我们可以找到专门作用于海藻酸钠的酶。
这些酶就像一把把精巧的小剪刀,只在特定的位置把海藻酸钠的分子链剪断。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特异性强,就像有的放矢,不会像化学水解法那样容易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副产物。
不过呢,这酶也不是那么好伺候的,酶的活性需要合适的温度、pH值这些条件,就像伺候娇贵的大小姐一样,稍微有点不合适,酶就不好好干活了。
2.3 加热水解法。
加热水解法有点像用小火慢炖来让海藻酸钠发生变化。
当我们把海藻酸钠溶液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它自己就会慢慢水解。
这就像是在给海藻酸钠做个热桑拿,在热量的作用下,分子内部的化学键就像被软化了一样,开始断裂。
但是这个方法比较温和,水解的速度相对较慢,要是急性子可等不了。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1.海藻的收集海藻酸钠主要从褐藻纲植物中提取,常见的褐藻植物有海带、裙带菜、昆布等。
首先需要在海岸线附近收集新鲜的海藻,以保持其充足的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
2.海藻的粉碎将收集到的海藻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然后将海藻置于搅拌机中进行粉碎,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粉碎后的海藻通常会变成浆状。
3.海藻组织的提取将粉碎后的海藻浆置于溶剂中进行提取,一般常用的溶剂是水。
将溶剂与海藻浆混合,并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以促进溶剂中的有效成分的释放。
此过程中,海藻中的多糖会溶解于溶剂中,而其他杂质将被过滤出去。
待溶液冷却后,将其过滤以除去杂质。
4.海藻酸的转化将过滤出的溶液与酸反应,使其中的海藻酸转化为可溶于水中的形式,即得到海藻酸钠。
反应通常使用硫酸或盐酸作为酸性催化剂,添加在溶液中,如有需要,可通过调整酸的浓度和反应时间来控制反应的产率。
待反应完成后,通过中和和沉淀处理,最终得到固体的海藻酸钠。
5.海藻酸钠的分离和干燥将得到的固体海藻酸钠进行分离和洗涤,以去除无机盐等残留物。
常见的分离方法是通过离心机将溶液分离出来。
分离之后,将海藻酸钠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真空干燥或风干等方法。
干燥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海藻酸钠。
总结起来,提取海藻酸钠的方法主要包含收集海藻、粉碎海藻、提取海藻组织、转化为海藻酸钠、分离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从褐藻植物中得到纯度较高的海藻酸钠,以供后续的应用。
当然,具体的提取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海藻酸钠的提取(修改版)
海藻酸钠的提取、交联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海藻酸钠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海藻酸钠交联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交联海藻酸钠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海藻酸钠是一种以海带为原料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多糖类生物高分子,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海藻酸钠具有增稠性好、成膜性好、凝胶强度高、成丝性好等优点,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
本实验探索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并对实验结果予以分析和讨论。
进一步将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反应,制备海藻酸钠纤维,将交联纤维制造非织造布伤口敷料,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
用环氧氯丙烷和海藻酸钠发生醇羟基交联反应,制得新的交联海藻酸钠产品,由于交联反应所获得的醚键键能比原海藻酸钠分子之间的氢键键能强,提高海藻酸钠应用性能。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海带,市售食用级;HCl,分析纯;3%Na2CO溶液3;15%NaCl溶液;甲醛溶液,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稀硫酸,无水乙醇化学纯,粗滤布(过滤用),细绢布(过滤用)。
2、仪器:布氏漏斗,抽滤瓶,电子恒速搅拌器,循环真空水泵,分析天平,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回流冷凝管,恒温水浴锅,胶头滴管、烧杯、量筒、PH试纸、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海藻酸钠的提取原料清洗干燥粉碎浸泡消化稀释过滤、洗涤钙析离子交换脱钙乙醇沉淀过滤烘干粉碎海藻酸钠成品具体操作如下:浸泡:在 250ml 的烧杯中盛 10g 海藻粉末, 再往烧杯加入加10倍于海带重量的水浸泡4h,使藻体膨胀软化,同时加入适量1. 0%的甲醛水溶液在常温下浸泡, 甲醛能够将海藻的色素固定在表皮细胞中,不致溶于水中导致产品色泽加深。
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用,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
浸泡结束后,洗涤用布氏漏斗抽滤、水洗至洗涤液无色。
消化:放入250ml烧杯中,然后往烧杯加入3% Na2CO3溶液50ml,50°下消化3h。
过滤:由于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粘稠,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液体速度太慢。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研究目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有:酸凝一酸化提取法、钙凝一酸化法、钙凝一离子交换法提取法、酶解提取法、超滤提取法酸凝一酸化提取法该提取方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一切碎一消化一稀释一过滤一洗涤一酸凝一中和一乙醇沉淀一过滤一烘干一粉碎一成品该提取方法的操作要点及原理如下:1)浸泡:加10 倍于海带重量的水,在常温下浸泡4 h,并加适量的甲醛,使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1. 0% ,将海带色素固定在表皮细胞中,不致因海带色素溶于水而导致产品色泽加深. 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用,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
浸泡结束后,取出海带,用水洗涤直至洗涤液为无色.2)消化:将切碎的海带在一定温度下,加入一定浓度和一定体积的Na2CO3溶液进行消化.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2 M(Alg)n + nNa2CO3→ 2 n NaAlg + M2(CO3)n其中:M 为Ca,Fe 等金属离子;Alg 代表海藻胶。
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轴稠。
要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将糊状液体稀释,再过滤。
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首先用纱布初滤一次,再将滤液用真空泵抽滤。
4)酸凝:将过滤后的料液加水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至开始有絮状沉淀为止,然后静置8 ~ 12 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调节pH 值约为1 ~ 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去清液,留下酸凝块。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NaAlg + HCl →HAlg↓ + NaCl5)中和: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溶解酸凝块,直至pH 值为7. 5,中和完成2 HAlg + Na2CO3→ 2 NaAlg + H2O + CO2↑6)析出海藻酸钠: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20% ,结果析出了白色的沉淀。
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海藻酸钠产品,可以用乙醇将部分溶解在水中的海藻酸钠一并析出,这样可以提高提取率。
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
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摘要: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目前工业提取海藻酸钠的粘度及平均提取率普遍较低,海藻酸钠衍生物的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对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及对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鉴于此,文章重点就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海藻酸钠;提取;研究进展引言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可减缓脂肪、糖和胆盐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血中甘油三酯和血糖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病;在肠道中能抑制有害金属如锶、镉、铅等在体内的积累;作为优良的增稠剂,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果胶。
由此看来,海藻酸钠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近年来,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其工业提取仍存在着工艺繁杂、生产成本高、降解严重、黏度和产率偏低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产率和质量已经成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1海藻的种类及分布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类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我们通常说的海藻主要是指褐藻、红藻、绿藻三大门海洋藻类的总称。
褐藻包括大型褐藻、马尾藻和墨角藻属等,在太平洋及南极地区分布着巨藻属和海囊藻属,海带属在太平洋沿岸及不列颠群岛都很丰富,在墨西哥湾流和马尾藻海中马尾藻属常见,墨角藻属大量分布在不列颠群岛潮间带。
我国褐藻门在各沿海均有分布,但属数的分布存在自北往南逐渐减少的现象。
红藻包括掌状红皮藻、紫菜、石花菜属、角叉菜属等,掌状红皮藻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两岸,角叉菜属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岩石海岸,紫菜主要分布在不列颠群岛、日本、韩国及我国沿海。
石花菜属则是世界性的红藻,分布很广。
在我国,红藻门属的数量在各沿海区域都有分布。
绿藻主要分布在淡水,在海水的阴湿处也有分布,仅占10%。
一种海藻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种海藻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一、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实验器材:-电子天平-恒温水浴-pH计-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2.试剂准备:-海藻酸钠样品-硝酸钠-硫酸钠-盐酸-碱式洗涤剂-无水甲醇-醋酸乙酯-双氧水-酶溶液:包括褐藻酶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还原剂:亚硫酸氢钠溶液-挥发性酸溶液:包括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二、实验步骤1.样品前处理将海藻酸钠样品粉碎并通过筛网,以确保样品均匀且没有结块。
2.浸提和清洗将样品加入含有0.1M硝酸钠的恒温水浴中,温度保持在40℃,并用恒温振荡器进行振荡浸提1小时。
然后用蒸馏水清洗样品,使其pH值保持在中性范围。
3.测定多糖含量将浸提后的样品中的多糖含量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以二甲基亚砜为参比溶剂,将样品溶解,并在300-800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通过对比样品和空白参比溶剂的吸光度,计算出多糖含量。
4.溶解和酶降解取一定量的样品溶解于水中,并在酶切条件下进行酶降解。
首先加入褐藻酶溶液,将反应温度维持在40℃,并通过恒温振荡器进行振荡。
之后,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继续振荡反应30分钟。
停止反应后,用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进行反应停止和去除未反应的酶。
5.测定海藻酸含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中海藻酸的含量。
在235nm处测定吸光度,并以海藻酸标准曲线进行校正和计算。
6.验证方法准确性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进行方法准确性验证。
重复测定多次,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7.方法精密度在恒温条件下,通过多次测定同一样品的重复性,计算方法的精密度。
8.方法选择性通过重复测定多种样品,包括其他多糖或相关化合物,以评估方法的选择性和干扰物。
9.系统恒定性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重复测定相同样品,评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三、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海藻酸钠的含量。
通过多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与标准曲线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可认为该方法准确、精密和可靠。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藻酸钠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酸凝-酸化法将原料海带浸泡,除去机械杂质、褐藻糖胶、无机盐类等水溶性组分,然后将海带取出,洗涤,切成均匀块状。
在25℃下,用低于0.01mol/L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处理。
然后加入碳酸钠,在55-75℃搅拌下反应1-1.5h,把多价金属离子型的海藻酸转化为钠型。
反应方程式如下:2M (Alg)n+nNa2CO3→2nNaAlg+ M2 (CO3) (1)( M 为Ca 、Fe 等金属离子,Alg 代表海藻胶)将原料消化液先过滤,除去其中的粗大颗粒,过滤后的料液加水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至开始有絮状沉淀为止,然后静置8~12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调节PH约为1~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
反应式如下:NaAlg + HCI→Halg↓+NaCI (2)2NaAlg + H2SO4→2HAlg↓+Na2SO4 (3)收集酸块,洗涤、脱水、粉碎、拌入粉状碳酸钠。
一般加碱量为8%左右,于搅拌下混合均匀,再静置4~6小时,使其完成转化过程,生成海藻酸钠。
中和后的产品含水率为65~75 %,pH 为6.0~7.5,此为固相中和。
也可进行液相中和:海藻酸粉碎后,分散于凝胶量40%的80%以上的碱性乙醇溶液中,于搅拌下混合反应得海藻酸钠,直至pH为7.5中和完成后,过滤,干燥,粉碎即可得产品。
2.钙凝-酸化法原料处理、浸泡、消化、澄清工序与"酸凝-酸化法"相同,只是后面的凝固等工序不同:消化液过滤后,在pH为6.0~7.0条件下,加入定量的10%的氯化钙溶液,搅拌下凝聚。
钙凝得到的海藻酸钙经水洗除去残留的无机盐类后,用10%的稀酸酸化30分钟,使其转化为海藻酸凝块。
再用碳酸钠溶液通过液相法或者固相法转化成海藻酸钠,过滤,干燥,粉碎即可得产品。
3.钙凝-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的原料处理、浸泡、消化、预中和稀释、过滤、钙凝与"钙凝-酸化法"工序相同。
海藻酸钠的提取实验报告
海藻酸钠的提取实验目的:1、了解海藻酸钠的基本化学性质2、掌握从海藻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一般方法实验原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简称ALG):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又称为褐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由1,4 -聚-β-D-甘露糖醛酸和α-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线型多糖碳水聚合物,是海藻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所以有时也称褐藻酸钠、海带胶或海藻胶。
ALG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酸。
其稳定性以pH值在6—11之间较好,低于6时析出海藻酸,不溶于水;高于11时又要凝聚。
黏度在pH值为7时最大,但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
海藻酸钠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因为他们会使海藻酸凝成块状,但钠、钾除外。
海藻酸钠水溶液遇酸会析出海藻酸凝胶,遇钙、铁、铅等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会立即凝固成这些金属的盐类,不溶于水而析出。
海藻酸钠结构式试剂与仪器:海带,15%NaCl溶液,3%Na2CO3溶液,10%CaCl2溶液,稀硫酸,95%乙醇,5%HCl溶液。
烧杯若干,纱布,抽滤装置,水浴装置,实验步骤:采用钙凝—离子交换法提取海藻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清洗→干燥→粉碎→浸泡→消化→过滤→钙析→离子交换脱钙→过滤→干燥→粉碎→产品。
1、浸泡:称取10克切碎的海带,放入500mL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mL水在常温下浸泡3个小时。
浸泡结束后,用滤布过滤,用水洗涤至洗涤液为无色。
2、消化:放入250mL的烧杯中。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3%的Na2CO3溶液50mL,在50℃下消化4个小时。
2M(ALG)n + nNa2CO3→2nALG+M2(CO3)n。
式中,M 为Ca、Fe 等金属离子,ALG为海藻胶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粘稠。
要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将糊状液体稀释,再过滤。
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首先用纱布初滤一次,再将滤液用真空泵抽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2 H值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称取海带 500g加入 ... p . , 0 1 倍量的不同 p 2 H值 的柠檬酸缓冲溶液 , 酶用量 8 / , 0U g5 0
℃保温 2 h升温 至 9 ℃使酶失活 , 照碱 化工序 提取 , 海 4, o 按 测 藻酸钙 的浸 出质量 。 2223 缓 冲液加入 量对酶 解反应 的影 响 。称 取海带 500 ... . 0
以海带为原料 , 纤维素酶 的作用下将 其 中的纤 维素水 在 解 , 后 加入 碱液 , 不溶 解 的海藻 酸钙 转化 为 可溶性 的海 然 使 藻酸钠 ; 酸 的作 用下 , 酸钙转 化为海 藻酸 , 在盐 海藻 水洗除 去 杂质 , 后脱 水粉 碎 , 然 加入 碳 酸钠 中和 酸性 环境 同时得 到海 藻酸钠 。具 体工艺见 图 1 。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ora a n u A n. c. O ,5 1)36 —36 Junl f hi g Si O73 (2 :61 62 A 2
责任编辑
Hale Waihona Puke 孙红忠责任校对李洪
酶解 法提 取海 藻酸钠研 究
杨红霞, 李博, 鹤 职 技 学 ,南 壁 5o 窦明 (壁 业 术 院河 鹤 4o) 8 3
海 藻酸钙析 出 , 15℃下烘 干 4 , 在 0 h称重 m 。 2
粗品海藻酸钙含量计算公式: 含量( =r/ m + ) %) r ( 1 。 e
222 酶解反应 工艺条件 的优化 。 ..
2221 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称取海带 500g加入 ... . , 0 1 倍量 p 2 H值 50 . 的柠檬酸缓冲溶液 , 酶用量 8 / , 0U g不同温 度下酶解 2 。 4 升温至9 h o℃使酶失活, 按照碱化工序提取, 测
中图分 类号 Q 4 9 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0 1 — 6 120 )2 06 1 0 5 7 6 l(o7 1 — 36 — 2
Reerh0 eT e l ̄ sac 1 t el o 1h mo Po eso ac a liaeE tat n res tC lln Agl t xrci i l o Y N ln -i e a ( ei o tnt hi e oee H b, ea 4 83 ) A Gt g a t l H b V c i e n u lg 。 ei H nn 5oo o x ao c q C l A s at Wj v w t o t in t co r e l u g le ipo  ̄ qa  ̄ opout i t s ae t cnl i l r e s n - bl c r t a i i z g xatnpo s o c c m a j t m r i ut f r c n h pr h t h o g a po s adi l e O pm i e r i l c s f a i lJ , a v i d , ip ee o c c n
l ni f o f ac m l n t e t ci e s de i n y t y rls i e i, n h f e t l a t so l u ag a xr t nw r t i u a cr c i i e a o e u dw t e zma ch doy i n d t l a dtemoo f t n u n ea drs l ao t h a t n h i s a n - co f e c n ut b u ter ci a ri l e e o
Ke ∞ 1 C l ls ; e uae Fca t n C li a i t; o d i a yⅥ s el oe C Ⅱ I :0rel ; acu l m e F o l y d u s t o m g n
海藻酸钠是一种安全 的食品添加剂, 具有降脂 、 排除铅
等 重金属 及抗 肿 瘤 的 作 用 。在 当今 美 国 , 藻 酸钠 被誉 为 海 “ 奇妙 的食 品添加剂 ”在 E ; t 本被誉 为” 寿食品 ” 长 。 海 藻酸钠 的应 用涉及到食 品工业 的许多 方面 , 统 的 但传
海藻酸钙 的浸出质量 。
提取方法工艺复杂、 产率低, 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笔者研
究 了海藻酸钠 简化工艺 过程 的可 行性 , 以浸 出质量 为衡量 并 指 标 , 了 酶解 温 度 、 揭示 反应 时间 、H值 、 冲液 质量 、 p 缓 酶浓 度 等因素对 酶解反应 的影响规律 。
摘 要 采 用正 交实验 研究 了酶 解 法提取 海藻 酸钠 的 工艺及影响 因素 , 析 了单 因素对酶 解反应 的影 响 , 而得 出最佳 酶解反 应条 件 并分 从 缓 冲液 用量 5 l H值 50 温度 4 5r , np ., 5℃ , 反应 时 间 1 , 8 加酶 量 9 / , 时海藻酸钠浸 出量 可达 248 。 h 0U g此 . g 47 关键词 纤 维素 ; 纤维素酶 ; 取 ; 藻酸钠 ; 提 海 食品 工业
weesu ida e1 h e tc n io b u n y t y rlssra t n懈 r tde 8w l.T eb s o dt n a o te zmai h doy i eci i c o
ra h d t 4 87 g. e c e O2.4
fu d O t p =5. T = 4 ℃ ,t= 1 a d te h rd t l o n U : U 0, 5 8 h, n h n tep ouei t vy
g加入不同倍量的 p , H值 50 . 的柠檬酸缓冲溶液, 酶用量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