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度和健康讲课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室内测定
(种子的遗传质量)
一、品种纯度的含义
1.品种纯度检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品种真实性和 品种纯度。
2.品种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 件描述是否相符。
3.品种纯度是指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 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株、 穗数)占供检验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表示。
六、田间检验员的支持
根据需要,要求检验的各方给予田间验 员提供下列方面的支持:
1. 被检种子田的详细信息; 2.小区种植鉴定的前控结果; 3.被检品种有效的品种标准描述; 4.检验必备的其他手段。
七、田间检验项目
(一)生产常规种的种子田主要检查的 内容:
1.前作、隔离条件; 2. 品种真实性; 3.杂株百分率; 4.其他植物植株百分率; 5.种子田的总体状况(倒伏、健康等情况)。
三、检测的程序
1.试验样品:至少为400粒净种子,或从送验样 品分取相当重量的净种子。
2.仪器设备(了解)
3.测定方法和程序:根据种子种类、病害的种类 以及检测的目的选择。
4.结果表示与报告:以供检样品感染种子数的百 分率或样品重量中病原体的数目表示结果。把 结果填报在种子检验报告“其他项目测定”栏 目内,要写明病原菌的拉丁学名。填报结果必 须同时说明所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所用的预措 方法和用于检验的样品或部分样品的数量。
(1)异作物--是指不同于本作物的其他作物,如 小麦种子田中的大麦,玉米种子田中的高粱, 大豆种子田中的绿豆等。
(2)杂草--是指在种子收获过程中难以分离的及 有害的检疫性杂草,例如:大豆种子田中的苍
耳,小麦种子田中的燕麦草、毒麦、黑麦状雀
麦,水稻种子田中的稗草等。
2.品种的特征特性-- 是指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 生物学特性。
5.通过田间检验,为种子质量认证提供依据。
四、田间检验的原则
1. 田间检验员应识别可区分品种间的特征特性,熟悉种 子生产方法和程序; (人员)
2.应建立品种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特性描述(即品种描述); (依据)
3.依据不同作物和有关信息(尤其是小区种植鉴定的前 控结果),策划和实施能覆盖种子田的、有代表性的、 符合规定要求的取样程序和方法;(方法)
8.散粉株率--是指检验样区内花药伸出颖壳并正 在散粉的植株占供检样区内本作物总株数的 百分率。对于玉米种子田,散粉株是指在花 丝枯萎以前超过50mm的主轴或分枝花药伸出 颖壳并正在散粉的植株。
9.淘汰值--是指在充分考虑种子生产者利益和较少可能判 定失误的基础上,将样区内观察到的杂株与标准规定 值进行比较,作出有风险接受或淘汰种子田决定的数 值。
4.检验应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进行,但至少应在品种 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检查一次(如花 期)。(时期)
5.田间检验员应独立地对田间状况作出评价,出具检验 结果报告。如果检验时某些植株难以从特征特性加以 确认,在得出结论之前需要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的检 验。 (评价)
五、田间检验员的要求
1.应通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如:玉米杂交种制种田,一般检查五次。第一 次在开花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在开花期间(母 本有5%植株花丝抽出后至萎缩前)检查2-3次;在 种子成熟期检查一次。
一些作物田间检验时期可参考表19-1和表19-2。
◇ 一般作物的花期是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 最明显的时期。
• 表19-1 主要大田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时期
作物种类
水稻 小麦 玉米 花生 棉花 谷子 大豆 油菜
检验时期
第一期
第二期
时期
要求
时期
苗期 出苗 1 个月内
抽穗期
苗期
拔节前
抽穗期
苗期 出苗 1 个月内
抽穗期
苗期
开花期
苗期
现蕾期
苗期
穗花期
苗期 2~3 片真叶
开花期
苗期
薹花期
第三期 时期 蜡熟期 蜡熟期 成熟期 成熟期 结铃盛期 成熟期 结实期 成熟期
(二)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主要检查的内容
1.隔离条件; 2.花粉扩散的适宜条件; 3.雄性不育程度; 4.串粉程度; 5.父母本的真实性、品种纯度; 6.适时先收获父本(或母本)。
◇父母本的品种纯度直接影响生产出杂交种的 质量,必须严格控制。
八、田间检验时期
种子田在生长季节期间可以检查多次,但至少 应在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检查 一次,以评价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常规种至少 在成熟期检验一次,杂交种花期必须检验2-3次,蔬 菜作物在商品器官成熟期必须增加一次检验。
二、田间检验的目的
核查种子田的品种特征特性是否名副其实 (品种真实性) ,以及影响收获种子质量的 各种情况(品种纯度) ,从而根据这些检查 的质量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剩余遗传 分离、自然变异、外来花粉、机械混杂和其它 不可预见的因素对种子质量产生的影响,以确 保收获时符合规定的要求。
三、田间检验的作用
4.品种纯度检验的对象:种子、幼苗或较成熟的植 株。
5.鉴定品种真实性时,需要使用对照样品,对照样 品应能代表被鉴定品种原有的特征特性。
二、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分类
1.根据其所依据的原理不同主要可分为形 态鉴定、物理化学法鉴定、生理生化法 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细胞学方 法鉴定。
2.依据检验的对象分为:种子纯度测定、 幼苗纯度测定、植株纯度测定;
(1)植物学形态特征--是指某一作物品种在形态 性状上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征象、标识,如植株的 高矮、叶色、叶形、花色等。
(2)生物学特性--是某一作物品种区别于其他品 种的生物学性状,即对作物本身生存和繁殖有利 的性状,如作物的生育期、光周期、种子的休眠 期、种子的落粒性、抗病、抗旱性等。
3.质量性状--是指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 在分离群体中表现为非连续分布的性状。质量 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 明显的显性、隐性区别,如玉米籽粒的颜色, 豌豆的花色等。
3.检查田间生长情况,特别是花期相遇情况。 通过田间检验,及时提出花期调整的措施, 防止因花期不育造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 同时及时除去有害杂草和异作物。
4.检查品种的真实性和鉴定品种纯度,判断 种子生产田生产的种子是否符合种子质量 要求,报废不合格的种子生产田,防止低 纯度的种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送验样品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样品, 测定异品种种子或杂株(穗)数,再 计算品种纯度。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 ◇种子纯度鉴定用的试验样品是独立 扦取的送验样品
七、聚丙烯酰1.电荷效应
2.分子筛效应
3.浓缩效应
八、品种纯度电泳检测 的一般过程
1.样品的提取 2. 凝胶的制备 3.加样电泳 4.染色 5.谱带观察分析
10.原种--是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 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11.育种家种子--是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经品 种审定通过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
12.大田用种--是指由常规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 杂交种,经确定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数量性状--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分离群 体中表现为连续分布的、可以用数量单位表示 的性状(如株高、穗重) 。 数量性状受环境 的影响较大,后代表现不明显的显性和隐性, 是多个位点上的基因累加作用的结果。
• 在田间检验过程中,应以质量性状为主,结合 使用数量性状。
5.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不同个 体之间的性状有差异的现象。如同一小麦 品种的同一世代或前后代之间不同植株表 现出的株高、粒重等性状的差异。变异有 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两种。
1.检查制种田的隔离情况,防止因外来花粉 污染而造成的纯度降低。
2.检查种子生产技术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去 杂、去雄情况。严格去杂,防止变异株及 杂株(包括剩余遗传分离和自然变异产生 的变异株)对生产种子纯度的影响。在种 子生产过程中,通过田间检验,提出去杂 去雄的建议,保证严格按照种子生产的技 术标准生产种子。
• 表19-2 主要蔬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时期
检验时期
作物种类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时期
要求
时期
要求
时期
要求
时期
要求
大白菜
苗期 定苗前后 成株期
3.根据检验的场所分为:田间纯度检验、 室内纯度检验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等。
三、形态鉴定的优缺点
1.种子形态测定:优点是简单易行,省时快速, 直观经济。缺点是准确性较差,种子形态受
环境影响和发育状况影响较大。适合于种子 形态性状丰富、籽粒较大的作物,对于相当 多的品种难以鉴定。
2.幼苗形态测定:优点是比较简单,所需时间 相对较短。缺点是可靠性不高,结果不太准
五、苯酚染色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品种的种子内苯酚氧化酶的含量 不同,其催化苯酚被氧化成苯醌的速度也 不同,在一定时间内,根据种子被染成黑 色的程度不同就可以鉴定不同品种。
注意:苯酚染色鉴定小麦种子纯度时, 应将小麦籽粒放入垫有1%苯酚溶液湿润滤 纸的培养皿内,而不是浸入苯酚溶液中。
六、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
九、品种纯度电泳检测 的优缺点
优点:(1)鉴定结果较为准确可靠,操作简 单易行;(2)省时快速;(3)成本低廉, 易于推广。
缺点:(1)适用于遗传基础稳定的常规种和 单交种,对于遗传基础复杂(亲源关系较近) 的材料难于鉴别;(2)有时结果不很稳定。
第十八章
种子健康测定
(种子的卫生质量)
一、种子健康测定的内容
第十九章 田间检验
一、田间检验的概念
1.田间检验--是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在 田间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对品种 纯度进行评估,同时对作物的生长状 况、异作物、杂草等进行调查,并确 定其与特定要求符合性的活动。
田间检验时,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的检查,实质上是一种过程控制,不是严 格意义上的产品检验。因此田间检验的目 的是核查种子田,证实品种特征特性是否 名副其实(品种真实性),证实不可能存 在可能有损将要收获种子质量的各种情况 (品种纯度)。
种子健康测定主要是测定种 子是否携带有病原菌(如真菌、 细菌及病毒),有害的动物(如线 虫及害虫)等健康状况。
二、种子健康测定方法
1.未经培养检查:不能说明病原菌的生活力。包括 (1)直接检查(2)吸胀种子检查(3)洗涤检查(4)
剖粒检查(5)染色检查(6)比重检查(7)X- 射线检查。 2.培养后检查:包括(1)吸水纸法(2)砂床法(3) 琼脂皿法(4)噬菌体法(5)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法等。 ※这里所讲的未经培养或培养指的是病原物,而不是 种子。
确,用于鉴别的性状较少,无法鉴别性状差 异不明显的品种。
3.田间小区种植鉴定:优点是鉴定品种范围广、
准确度高。是测定品种纯度最准确、可靠的
方法。缺点是周期长,费用高,受环境和人
为因素等的影响较大。
四、目前品种纯度室内检测方法
1.种子形态鉴定法 2.苯酚染色法 3.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法 4.DNA分子检测。 目前最常用的是聚丙烯凝胶电泳法(PAGE), 但其应用作物较少,目前仅限于小麦、大麦和 玉米等作物。近几年DNA分子检测技术发展迅 速,如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信息量 高、重演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有较大的发 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1)可遗传变异--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 化(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重组等) 引起的,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2)不遗传变异—也称表型变异,是由于环 境条件影响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不可以 遗传给后代。
在田间检验时,要注意区分可遗传变异 和不遗传变异,特别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 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熟悉和掌握田间检验方法和田间标准、种子生 产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对被检作物有 丰富的知识,熟悉被检品种的特征特性;
3.具备能依据品种特征特性确认品种真实性,鉴 别种子田杂株并使之量化的能力;
4.每年保持一定的田间检验工作量,处于良好的 技能状态;
5.应独立地报告种子田状况并作出评价,检验结 果对委托检验的机构负责。
6.自然变异-----是指作物在自然条件下,不加人 工控制发生的变异。自然变异的原因有染色 体重组、断裂、缺失,天然杂交,自然界化 学、物理因素引起的突变(自发突变)等。
自然变异是引起品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纯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7.杂株率--是指检验样区内所有杂株(穗)占检 验样区本作物总株(穗)数的百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