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占绍文
西安都市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西 安市都 市农 业发 展 的总体 情况
区县 有 站 , 基地 有 点 的 “ 两级 三层 ” 检验 在 农 业发 达 国家 , 市 农业 的主体 主要是 企业 化 经营 提 出 了市 有 中心 、 都 监 测 体 系规 划 , 由于 工作 刚起步 , 区县 一 级检 测 手 段 但 在 的 农场 和 农户 联 合起 来 的协 同组 织 ( 农协 、 如 合作 社 )而 , 监 没 产 非农 民个人 。 日本约有 9 % 的农户加 入 “ 7 农协 ” 德 国几乎 总体 落 后 , 管机 制 不健 全 , 有真 正 形成 从 产前 、 中、 , 产后 及产 品 的深加工 等 整个农 业 生产过 程 的标准体 系 , 不 所 有农 民都参加 1 ~3个合作 社 ,合作 社保 障 了分散 的市 民农 园在 产 、 、 供 销和 技术 方面 紧密地 联 系在 一 起。
我 今 年 上半年 西安 市农 民人均 现金 收入 5 9 9 7元 ,同比 水 平 看还是 从耕 地 资源 的禀赋 看 , 国 的农地 经营 规模严 增 长 1 % ; 光 农 业 实 现经 营 收益 近 1 7 观 0亿 元 : 农业 部 重偏小 。 在 国 内外 实 践证 明 , 都市 农业 土地 集约 化和规 模 化经 营 农 产品例 行 监测 中 ,主要 农 产 品抽检 合 格 率均 为 1 0 , 0% 但 西安 市都 市 农业 发展 呈现 喜人 态势 : 食生 产 实现 了八连 的有效 途径 就是 土地承 包经 营权 的流 转。 我 国现 行法 律 粮 流 流 增 , 民收入 实现 了八 连 快 , 农 目标考 评 实现 了八连 冠 , 多项 关于 土 地承 包 经 营权 的流 转 方式 、 转 程序 、 转条 件 等 过 分重 视 土地 的 保 障性功 能 , 村 土地 的流 转 程 序 、 转 农 流 指标 和 工作 走在 了全 省和 全 国 的前 列 。据 推测 未来 三年 , 西 安 农村 居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将 由 2 1 0 0年 7 5 7 0元 增 加 到 纠 纷 的处理 程 序 不够 完 备 ,土地 流 转缺 乏有 效 的 交 易平 农 土地 流 转 15 .5万 元 , 民生 活全 面 实现 小康 : 产 品加 工销 售 收入 台 , 民的土 地 经 营权 难 以在 更大 范 围 内流动 , 农 农 西安 市也 是如 此。 将 达 到 3 0亿 元 ,都 市 农 业 2 1 0 0 5年 将 实现 农 业 增 加值 机制 还不 适应都 市农业 的发展 , 23 都 市农 产品质 量和食 品安 全令人担 忧 . 2 0亿 元。 然 而 , 勃发展 的西 安都 市 农业 仍然 存在 许 多 0 蓬 欧 美发达 国家拥 有 H C P食 品安 全 卫生 保 障体 系 , A C 亟待解 决 的 问题。 农 副 产 品从 生产 到 食用 全 过程 的各个 环 节都 遵 循 一 个统 2 西 安都市农 业发 展 中亟待解 决 的 问题 标准 。目前 , 西安 市农 产品质 量安 全体 系建设步 子很 大 , 21 组 织 化 的 农 户 普 遍 缺 乏 。
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1期Vol.16No.12022年1月Jan.2022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开通,不仅加快了成都机场国际化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成都市对外开放的能力,成都市在持续巩固中国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等地位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在全国大都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向往不断加强,大都市近郊区农业集约高效、多功能复合的发展都市农业成为必然趋势,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也从城郊农业发展阶段逐步进入现今的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1],都市农业已经成为成都市近郊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
成都市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形成一系列符合当地区域战略、目标定位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作为西部经济中心,成都市对西部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其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城市近郊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查阅论文发现,近五年关于成都都市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2-3]、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1]、成都市休闲农业[4-5]、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6]等方面,较少论文针对成都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发展概况成都市水资源丰富,年总降水量为798.3~1541.0mm ,地形地貌多样,其中平原占40.1%,山地占32.3%,丘陵占27.6%,种植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1.9亿元,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2.7%,同时,成都市左临龙门山,右靠龙泉山,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拥有悠久的古蜀农耕文化,促使都市农业载体逐年增加,到2020年末培育家庭农场达9223家,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3亿人次,龙泉驿区双槐村、温江区幸福村、崇州市五星村、蒲江县金花村、新都区回南社区、郫都区青收稿日期:2021-09-28作者简介:钟佳利(1992—),女,四川遂宁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研究。
关于城郊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城郊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郑杰李鹏城郊农业是全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去年我市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海南乡、五林镇、磨刀石镇以及宁安市三个村划入牡丹江市,城郊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农业生产规模等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其发展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都不可小视。
为全面了解我市城郊农业基本情况,分析把握城郊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争取城郊农业同县(市)一样平等享受国家、省惠农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加快城郊农业发展,我们进行了此项专题调研。
一、城郊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市城区辖八个乡(镇),119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耕地面积11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数的13.7%,人均耕地面积6.7亩。
现有农户58926 户,总人口29.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4.2%。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16元。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市城郊农业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2010年,城郊粮食总产量21.5万吨,同比增长8%。
畜牧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全市大牲畜存栏4.5万头,生猪存栏23.5万头,家禽187万只。
几年来年均上市蔬菜18.8万吨,食用菌2.5万吨,鲜奶1.08万吨,鲜蛋1.09万吨,肉2.9万吨,鱼1010吨。
三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273元增加到8416元,增幅达到34.2%。
二是产业结构多元发展。
我市城郊农业生产以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耕种面积达91.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8.7%;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优势,种植面积24.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1.3%。
受城市的带动与辐射,城郊农村二、三产业多元发展,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二、三产业及劳务收入。
三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发展趋势较好。
城区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户,市级龙头企业25户,总投资额3.2亿元,2010年实现利税1587万元。
长沙市雨敞坪镇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长沙市雨敞坪镇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长沙市雨敞坪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小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雨敞坪镇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一、都市农业发展现状1.土地资源丰富雨敞坪镇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农田面积较大,而且大部分土地肥沃,适合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的种植。
部分农民还从事着禽畜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
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雨敞坪镇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正逐渐增加。
这为镇上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促进了都市农业的发展。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土地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但是雨敞坪镇的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落后,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为了提高雨敞坪镇的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需要向农民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
可以通过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会、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向农民介绍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水平。
2.加强科技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为农民购买先进的种植和养殖设备,推广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有机肥料、节水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建立农产品品牌雨敞坪镇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也较低。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可以通过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活动,推广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强化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4.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外,还可以拓展一些新的销售渠道,如线上销售平台、农产品专卖店等,以便更好地将农产品推向市场,提高销售额。
5.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粮食可以生产米面制品,水果可以加工成果干、果酱等,畜产品可以加工成肉类制品等,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城市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
城市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在当今社会,城市农业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都市之中,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绿意和生机。
然而,如何让城市农业更好地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应当注重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正如一棵树需要多种养分才能茁壮成长一样,城市农业也需要多种发展模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垂直农场”的概念,将农业生产引入高楼大厦之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同时,也可以推广社区花园、屋顶绿化等项目,让居民参与到城市农业的建设中来。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农业与科技的结合,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正如阳光雨露滋润着大地一样,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城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农业领域;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城市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城市农业蓬勃发展。
再次,城市农业的发展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正如山水画中的山与水相得益彰一样,城市农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生态保护和社会公益。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种植等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推广绿色消费等方式,让城市农业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
最后,城市农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正如一条河流在奔腾不息中不断壮大一样,城市农业也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践;同时,也要关注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城市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这样,城市农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1 原文
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1 原文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12.目的:分析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二、都市现代农业概述1.定义: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点2.发展意义:对城市、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三、2021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情况2.产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的构成、发展规模、区域分布3.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及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4.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5.农业现代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现代化改造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挑战1.经验:产业链完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2.挑战:资源约束、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五、2021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1.政策导向:政策对都市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2.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向高端发展3.科技创新驱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4.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5.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六、结论1.2021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总结2.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正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现代农业逐渐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对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旨在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一、引言背景介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菜篮子”,还关乎农村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都市现代农业概述1.定义及特点: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具有较高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
遵义市播州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2022年,播州区农业总产值约141.05亿元,占遵义市农业总产值的1/7,辣椒种植面积(约2.6万hm 2)和生猪出栏量(100.12万头)均位居全省第1[1]。
但是,播州区农业产业大而不强,集中表现为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生产效率低,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质优价不优”。
为了推动播州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推动33.33hm 2坝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产业,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1发展现状1.1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播州区基本形成了以水稻、烤烟、蔬菜等产业为支柱的农业体系,现有水稻1.53万hm 2、高粱0.93万hm 2、油菜2.43万hm 2、辣椒2.40万hm 2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开拓外地农产品市场,播州区近年来大力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推广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以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1.2农业品牌基本成型播州区紧盯贵阳市、重庆市、成都市等市场,组织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播州红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在农业产业上,统一产品品牌,如辣椒统一使用“遵义朝天椒”,菜籽油统一使用“遵香”富硒菜籽油,鱼统一使用“播州乌江鱼”等,打响农业产业品牌,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溢价,增加农户的种养殖收益。
同时,播州区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精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解决农业产业低效低产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1.3农村经营体制逐步完善播州区始终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和理念发展农业产业。
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村社合一”的组织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村社合一”等模式,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
此外,播州区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向其传授新型农业种植技术,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引导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支持本地农户发展农业产业。
新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科技创新
北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
农业信息化
北京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科技推广
北京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结论与展望
06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临挑战与问题
然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国外案例经验总结
02
荷兰的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高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产值;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验借鉴
03
北京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和荷兰的经验,注重科技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农业业态和增长点,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问题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02
农业产值比重
北京农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逐渐降低,但仍保持一定规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高效、绿色、生态方向调整,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
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的依靠。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失,以及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加剧,农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主要探讨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推进,大量土地被用于工业和住房建设,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农地减少不仅影响种植规模,还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难题。
对策:首先,加强土地保护意识。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制定相关法规与政策,加强土地执法力度,遏制乱占、乱用土地的行为。
其次,加大农地整治力度。
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农田利用率,优化农田布局,充分发挥土地潜力。
此外,应推行农作物轮作休耕制度,合理安排农田轮作,降低土壤消耗,提高土壤肥力。
二、农业科技水平低下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面临着耕作技术陈旧、种质资源贫乏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的质量的提升。
对策: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政府应创造条件,增加科研经费,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更多关注农业科研,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风险。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策:加强质量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抽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农村人口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农田无人耕种,农产品生产逐渐减少。
对策:推动农村振兴。
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养,鼓励大学生、技术人员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上海农业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Shanghai'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2.对策建议:加大农业用地保护力度,鼓励农民集约利用土地。
Suggestion: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encourage farmers to intensively use land.3.上海农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支持。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in Shanghai is short, and the industry lacks supporting assistance for development.4.对策建议: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推动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环节发展。
Suggestion: Strengthen the extens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5.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隐患多发。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ghai is prominent, and there are many hidden food safety hazards.6.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Suggestio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7.上海农业发展面临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公务员论文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
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
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
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
这样生产者就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有时候产品的滞销不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营销策略的问题。
一、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1.目前的投入保障机制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营利性、引导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机制,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事业,培育多元化农技推广主体。
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
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
2.现代农业的设施水平装备太低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0篇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0篇第一篇:科研单位附属机构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与策略1试验场基本情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简称试验场)地处海南省儋州市,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示范、转化、推广的试验基地,为院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有人口9000多人,土地面积近3333hm2,天然橡胶种植面积1600hm2。
与海南省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相比,试验场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职工以天然橡胶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发展形式相对单一,经济增长缓慢。
热科院高度重视试验场的发展,新时期提出了“以所带队、服务科研、发挥优势、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鼓励试验场发展林下经济、道路经济、庭院经济、水面经济等特色项目,大胆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试验场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环境资源、技术条件等优势,在当前海南省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的形势下,通过农业与旅游业整合,把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有机结合,发展集休闲、观光、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场区职工收入,是一条比较有前景的发展路径,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休闲农业打造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及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缓解资源约束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
海南省制定了“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指出高水准的休闲农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色和亮点所在,提出到2015年,要创建100个高质量、高品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并专门发布了《关于扶持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支持和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为试验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政策和机遇。
总体来说,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容易争取资金和政策等支持。
试验场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①土地资源丰富,林木和绿化面积大,当地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好,阳光充足,热带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非常丰富;②所在地海南儋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风俗文化比较独特,极具鉴赏性,可以借鉴和利用;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都市中心城市,其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问题也亟待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
一、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但土地资源有限,面临着土地供应短缺的问题。
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导致农田面积逐渐减少,人口增加对农业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着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强,但效益较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由传统农耕逐渐转向现代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
然而,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在生产方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度高等。
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业品牌建设问题农业品牌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兰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优势,是天然有机农业的发展福地。
然而,目前兰州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鼓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五、农产品市场化问题目前,兰州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
农产品市场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供应链不畅、信息不对称等。
现代都市农业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化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兰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很多的机遇。
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兰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平台。
针对中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针对中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有多大?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
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
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
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
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
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
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
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
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和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的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2.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作物循环利用、生物肥料利用和农膜回收等循环农业系统,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周边或郊区规划建设农业园区,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园区可以配备冷藏设施、包装和加工设施等现代化设备,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
4. 加强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鼓励农民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保护农田和水源,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水资源。
开展农田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6. 加大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农业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以上建议可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农业与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互补。
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农业发展现状1.1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技术的进步、科学种植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农业产量持续增长。
同时,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也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1.2 农业结构存在问题我国农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主,而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新兴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农产品种类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1.3 农业面临环境压力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2. 发展农业的重点2.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2 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畜牧业、水产养殖等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多元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基石。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科研经费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优秀农业科技人才。
4. 调整农业结构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5.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应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我国农产品产销模式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探析
我国农产品产销模式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探析摘要:当前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的价格持续上涨,尽管政府出台各种措施,但并未从源头上控制蔬菜价格,这其中批发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屡见不鲜。
要形成稳定的市场秩序,还需要从根源上认识供需矛盾。
本文介绍了美国新奇士的产业链模式,建议农产品生产者进行行业联合,以整体的身份进入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压低中间环节的利润,从而提高自身收入,降低蔬菜价格。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供需矛盾新奇士模式2010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就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举行答记者问,指出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炒作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发改委力图从支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高效物流体系入手,研究稳定蔬菜等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长效机制,那么,新的一年到来后,国家的各项稳定价格的措施是否显示出了效果呢?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价格连续六周环比上涨,其中1月24日至30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上涨6.1%。
到春节黄金周期间,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才比前一周下降了4.5%。
以湖北省为例,春节期间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物价部门监测的23种蔬菜中有21种价格上涨。
这既有节日消费旺季的正常因素,也受到低温冰冻天气的影响。
人们不禁担心,蔬菜价格是否还要继续上涨。
当今蔬菜价格如同坐过山车一样飞速上涨继而又下降等事例所折射出的供需矛盾是显然的,然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下老百姓大呼不能忍受的菜价上涨呢?种植面积减少,物流模式效率低下,天气原因都不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其根源在于人为,也就是说,有一些产品批发商为了牟利,有意的控制了产品的产销渠道。
如果将农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贮存,一类是不可贮存,那么对于前者,批发商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再将货物囤积起来,控制上游,并适时制造各种有利于蔬菜涨价的舆论,在中下游采取代理商经营的模式,收取高额的保证金以控制各级代理商的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市场上的货源减少,价格自然一路飙升;对于不能贮藏的农产品,批发商首先通过降价的方式挤跑竞争对手,控制上游,形成垄断局势,批发商在此种情况下,以高于市场价(此时已被打压的非常低)的价格与农民达成收购协议,全部收购并要求农民按自己的指令来拔菜,以便适时造成市场供应减少的趋势,当然这一系列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
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上海作为一座大都市,其农业产业一直是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上海市土地资源有限,但农业用地利用率不高,大片农田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上海市农业生产以蔬菜、水果为主,缺乏多样化种植业态,农产品供给不足。
3.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部分农产品生产环节缺乏科学规范,标准化水平低,影响农产品质量。
4.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上市销售存在季节性和价格波动,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
5.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对新技术的运用,影响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农业土地整合政策,鼓励大中型农业企业以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共同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多样化种植业态,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供给。
3.加强农业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4.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力度,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拓展电商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程度。
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三、总结:上海市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我们相信,在上海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上海农业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上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22015年第12期改革与战略NO.12,2015第31卷(总第268期)REFORMATION &STRATEGY(Cumulatively,NO.268)2015.12.020中国大陆地区都市农业的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后都市农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每年都以较大的比例增长。
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完成平原造林2.3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2万公顷;农业观光园达到了1301个,总收入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设施农业占总产值的1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863户,比上年增加333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增长10.4%。
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都市农业尚处于发展模式和业态组合单一,处于不断探索和进一步完善的阶段。
①一、都市农业的界定都市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的,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宗传宏,2007)。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都市农业在中国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都市农业是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占绍文,赵海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要]都市农业具有农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融合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常态下,是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选择。
基于对快速发展的都市农业园区的深入调查,文章认为,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存在差异性不足、与当地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条过短等问题,发展都市农业应该与当地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各地应系统地思考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都市农业;文化产业;产业链[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5)12-0083-03Issues and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Zhan Shaowen,Zhao Haihua(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Shanxi 710055)Abstract:Urban agri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industry convergence,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in line with green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new normal.Based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this paper revie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 is insufficient,combined with the local reality is not close enough,the industrial chain is too short and other issues,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culture,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etc.,and should be based on systems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Key words:urban agriculture;cultural industry;industrial chain[作者简介]占绍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赵海华(1990-),女,江苏泰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83费,使环境和设施显得过于人工化、商业化,缺少对当地文化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即使形式上热热闹闹,也因缺少品位和文化内涵而失去魅力,不能满足人们内在身心的追求。
另外,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张,破坏了文化固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导致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逐渐衰退、消亡,农村渐渐被城市所“同化”,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韵味,而将都市农业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既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又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提高幸福指数,带动区域社会综合发展。
(四)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产业链过短都市农业是一种向二、三产业延伸的新型农业形态,目前中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四种形式:一是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如种植与养殖相结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链条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或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或者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如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四是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如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马晓河,2015)。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仍然较低、层次浅;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等,急需推动农业产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综上所述,一些地方兴建的都市农业园区,将农村和农民排除在都市农业的建设之外,过多将都市农业产品生产的经济功能作为主要功能,仅仅兼顾休闲和简单体验,缺乏生态、生活、教育示范等功能,产品过于单一,产业链过短,制约了都市农业向高需求弹性的休闲、度假、养生和体验等服务行农业方向发展,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多样的需求以及与农业、农村、农民相融合的乡村体验。
2015.12三、加快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一)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传统村落都市农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农村的发展。
借力国家大力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整个建设融入到区域都市农业整体规划之中,按照区域都市农业的规划布局,对原有乡村进行改造和整体提升,逐步推动乡村整体设施建设,并以传统村落的要求进行打造,挖掘文化内涵,寻找文化的根脉,传承乡村文明,保存一些优秀的民风名俗,让乡村变得更美,更有内涵,更具吸引力,进而可以开发旅游、休闲、养老等系列产业。
(二)与城镇化相融合,形成开放的生活区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有一个清晰的、系统的区域规划思维,深度挖掘和精心打造小城镇,为每一个城镇定位,确立一个主题和特色,差异化发展,同时又和谐地融入到整个区域大的文化旅游之中,形成了一个集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开放区域。
这样,在都市农业的布局中,整个区域按照梯度分布,第一圈层是城市圈,第二圈层是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城镇,第三圈层是传统村落。
(三)与历史文化资源相融合,建立文化旅游网络无论是特色城镇还是传统村落,应以区域的文化传承为基础,同时,将区域内的历史遗存遗址、传说和故事、建筑群体、文化景观等融合在一起,进行整合开发,把每个遗存都按照节点的形式进行规划,使原本在不同空间领域零散分布的资源得到有效衔接,实现由各个节点到文化旅游网络的价值和效率的质变,使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现代农业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的旅游循环,整个区域就是一个开放的生产、生活、消费的区域。
(四)与二、三产业相融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寻找更多的亮点,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元素,丰富各类产品形态,提升游憩产品品质,使得产业更具竞争力。
尤其是整个产业的品牌打造和网络贸易平台建设,需要政府进行大力引导和扶持,形成区域地理标志性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五)与科技及创意相融合,打造精品农业以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农业向高效化、产业化、集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同时,强化农业的休闲、体验和游憩的价值,将创意元素融入农业中,通过设计与搭配,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亮丽的景观,让市民在休闲观光和种植体验中领略现代农业的无限魅力,提升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使农业的生产性、审美性、可持续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是农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融合的大农业。
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分层次,按梯度,对于内圈层的城市区域,可以发展市区内的零星农业、社区菜园、屋顶农场等;城市周边的中间圈层在发展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建立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而最外圈层的农村,适宜与三农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村落。
对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村镇,适宜建立文化旅游网络,并且在每个圈层内,注重延长产业链条,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与科技创意的融合。
注释:①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1]陈绍友,何微微.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探[J].农村经济,2013,(1):33-38.[2]江晶,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168-173.[3]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N].农民日报,2015-02-10.[4]马智利,闫希成.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流转后都市现代农业模式制度设计——以重庆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1):30-34.[5]牛君仪.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对策[J].生态经济,2014,(1):124-127.[6]杨仪青.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及途径探析——以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12):112-114.[7]张华.都市现代农业投入机制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以成都市为例[J].学术交流,2012,(3):83-86.[8]宗传宏.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及其整合研究[A].长三角研究(第一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汤伟山]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