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96066106172ded630a1cb6aa.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扰性窦—交脱节:是常说的干扰性房室脱节, 窦性激动控制着心房,交界区节律点控制心室, P波和QRS波呈分离状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 波和QRS波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P波和QRS 波各按自己固有频率出现,P波频率一般稍慢 于QRS波的频率,有些病例P波频率=QRS波频 率,前者称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后者称等 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或房室脱节钩拢现象。 如出现窦性激动夺获心室(QRS波提前出现), 称为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图十一)。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室
精品ppt
一、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学习心电图 课程中最难的一关,搞一辈子心电图的 人,一看到复杂的心律失常,犹如苏轼 描写庐山的诗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常听到不少搞心电图 的人说,心律紊乱越学越乱。
精品ppt
室内干扰现象
室内绝对干扰:当心室内同腔或异腔两 个激动点发出的激动,在室内相遇各激 动心室的一部分,出现一个既非甲也非 乙的中间型QRS波,即室性融合波。此 称为室内绝对干扰(图十)。
精品ppt
室内相对干扰:室上性早搏,室上性心 动过速下传至心室时,恰遇室内的某束 支或分支尚未完全脱离上次激动的相对 不应期,改变了室上性激动在室内的传 导速度或途径,使室上性QRS波变形, 此称为室内相对干扰现象,也即常说的 室内差异传导和迷路传导。
精品ppt
节律重整的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必须存在两个节律点。 早搏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 干扰性房室脱节或几乎完全性房室阻滞
时,心室夺获后的R—R’间期=夺获心室 前的R’—R’间期,即等周期代偿。或在规 整的R’—R’间期中,突然出现一个长的 R’—R’间期,但长R’—R’间期<2个R’—R’ 间期。
梯形图解基础知识
![梯形图解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7b01afa7c1cfad6195fa760.png)
小结
▪ 1.在复杂心律失常分析中,由于起源异常和传导异常同时存在,而 且常与干扰、隐匿传导、文氏现象、超常传导、裂隙现象、折返、 差异传导等基本心律失常现象交织在一起,使心电图变化多端难以 理解,如能用梯形图解加以说明,可以使其一目了然,以利理解。
▪ 2、欲绘制梯形图,首先必须掌握分析心律失常的基本方法,只有 在对心律失常做到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画出梯形图。为了使梯形 图简洁明了在画梯形图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梯形图解基础知识
平阳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王松斌
概说
▪ 房室梯形图(A-V ladder diagram),又称Lewis 线
▪ 它是分析心脏电活动的时间关系最简单而精确 的方法。
▪ 是人们分析心律失常的一种必要手段,对正确 掌握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并阐明其发 生机制很有价值。
梯形图解的基本组成
▪ 梯形图解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房室梯形图,由4条线、3行组成: 上行代表心房(A)电活动;中行代表交界区(AV)电活动 和房室(或室房)传导;下行代表心室(V)电活动。
▪ 如遇到下列情况适当增加行数: ▪ 1、窦房阻滞 应在A行上面增加S行、SA两行,分别表示窦
房结(S)电活动和窦房(SA)传导。 ▪ 2、室性异位灶传出阻滞 应在V行下面加E和EV两行,分别
窦性激动梯形图绘制法
P波表示法
QRS波表示法
A-V水平表示法
常见心律失常的梯形图表示方法
左右束支阻滞 梯形图解表示法
实例梯形图解
室性异位搏动 梯形图解表示法
窦性心动过缓伴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
窦缓伴室早及反复搏动/快速型房颤伴差传
不同程度文氏型窦房阻滞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梯形图解法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梯形图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7388b926fff705cc170abc.png)
分析:通过绘制梯形图,计算所测异位R-R间期的平均值和最大公约数(1.38s),
计算变异系数(<5%),符合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
37
诊断:心房颤动;室性并行心律(44次/分)
13
常用心电梯形图
5.心房至心室+心室异位点至心室传导
如果表示心室激动,需在V行以下增加2条横线,构成E和E—V两行。E行表示室
性异位激动点,E-V行表示室性异位起搏点与心室肌之间传导,即异—室交接区。
如上图示,V行第2次表示的是室性融合波,第3次是加速室性逸搏逆传在A—V受
阻,最后一次窦性下传,是因为室性异位起搏点传出阻滞。
例10
诊断:高度房室阻滞,隐匿性传导
25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1
诊断:交界性逸搏,反复搏动(心律)
26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2
诊断:交界性心律,反复搏动,逸搏夺获(伪反复搏动)
27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3
诊断:干扰性房室脱节
28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4
诊断:间歇性右束支阻滞
29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5
诊断:双束支阻滞(CRBBB+2:1LBBB)
30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6:李XX,男,38岁,体检。
室早、干扰现象
室性融合波
房性早搏
诊断:1、偶发房性早搏;2、偶发室性早搏;3、室性融合波
31
心律失常心电图梯形图实例
例17:张XX,女,78岁,风心病病史。
7
梯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8
梯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解法-房室梯形图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解法-房室梯形图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3a221789eb172ded63b7e4.png)
心率与间距的关系
希氏束电图的梯形图
正常窦性搏动的希氏束电图
希氏束近端文氏型传导阻滞
希氏束远端2:1传导阻滞
小结
▪ 是分析心脏电活动的时间关系最简单而精确的 方法,可简明表达复杂心律失常的激动形成和 传导过程。
▪ 掌握分析心律失常的基本方法,方能绘制梯形 图
▪ 常用符号与缩写字母力求统一 ▪ 一般只画涉及本图中心律失常的主要层次 ▪ 心电图上已表现很清楚的心律失常,不需再绘
制梯形图。
总之
梯形图的绘制是心血管专科医师及心电图 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应熟悉梯形图的 制作及分析方法。
举手投足,尽显个性
动作描写写作指 导
一、明概念 晓作用
什么是动作描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 动作形象地描绘下来,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 位、处境、状态,这就是动作 描写。
心律失常心电图解法-房室梯形 图
概说
▪ 房室梯形图(A-V ladder diagram),又称Lewis 线
▪ 它是分析心脏电活动的时间关系最简单而精确 的方法。
▪ 是人们分析心律失常的一种必要手段,对正确 掌握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并阐明其发 生机制很有价值。
常用符号-1
梯形图的绘制和表示方法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1.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表现人物心理状态
二、学经典 悟方法
…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 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 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 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 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 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 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 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 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 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 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 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 不信!等我再去来!”
2022年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和答案
![2022年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5e4cab4daa58da1114abe.png)
2022年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和答案2022年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内容简介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电专业,我们组织专家根据最新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教材和相关考试用书编写了心电专业职称考试辅导资料: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题库是详解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题库,包括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两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章节题库。
遵循最新官方考试大纲的章目编排,共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个部分。
试题涵盖考纲全部考点,疑难试题附有详细解答。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
根据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命题规律,精心编写多套模拟试卷供考生模考自测,卷面结构在题量、题型及难易程度上完全参照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真题试卷编排。
•试看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章节题库•基础知识•第1章心脏解剖•第2章心脏传导系统•第3章心脏生理与电生理•第4章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第5章心电图导联系统•第6章正常心电图•第7章小儿和胎儿心电图•第8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第1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第2章心电图机•第3章起搏器基础知识•第4章临床心脏电生理基础•第5章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第6章运动心电测试系统•第7章食管调搏仪•第8章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第9章心率变异性•第10章QT间期离散度•专业知识•第1章心房肥大与心室肥大心电图•第2章心肌缺血心电图•第3章心肌梗死心电图•第4章心肌心包疾患心电图•第5章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第6章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心电图•第7章窦性心律失常•第8章过早搏动•第9章逸搏与逸搏心律•第10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11章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第12章室性心动过速•第13章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第14章房室阻滞•第15章室内阻滞•第16章预激综合征•第17章Brugada综合征•第18章长QT综合征•第19章早期复极综合征•专业实践能力•第1章体表心电图•第2章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第3章动态心电图•第4章运动心电负荷试验•第5章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第6章心电图药物实验•第7章经食管心房调搏•第8章心脏起搏心电图•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
常见心律失常梯形图图例
![常见心律失常梯形图图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57831910a6f524ccbf85ba.png)
常见心律失常梯形图图例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的P'波,P'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波后常继以QRS-T波群,P'-R≥0.12s,QRS形态多与窦性一致,可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代偿间期多不完全!2.室性早搏: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T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代偿间期多完全,ST-T呈继发性改变(与室早主波方向相反)。
3.二度Ⅰ型窦房阻滞: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一次P波脱落出现长间歇,P-P间期呈渐短-突长规律,最长P-P间期<最短P-P间期的2倍,长间歇之前的P-P间期最短,长间歇后的第一次P-P间期>长间歇之外的任何一个P-P间期。
由于窦房结冲动在体表心电图上无法显示,代表窦房结的S垂直线在A行P波起始的左前0. 06—0.12S(一般0.08—0.10S)处的S行内作直线,两垂直线间距代表S-S间距。
文氏型窦房阻滞梯形图:由于窦房结冲动在体表心电图上无法显示,S-S间距可由P-P间距间接推算出来,一般情况下:S-S间距=文氏周期长度(等长传导时间)/(等长传导周期内P波数+ 1)上图S-S间距=(950+900+830+1395)/(4+1)=8154.二度Ⅱ型窦房阻滞:P波突然脱落,出现长P-P间期,长P-P间期是短P-P的整数倍(通常是2~3倍)。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为什么房早的代偿间期多不完全因为房早常可逆传抵达窦房结,当它抵达时窦房结尚未发生下一个窦性激动,那么房早可侵入窦房结使其节奏重整。
因此,房早前后两个窦性P波间隔之和常小于正常两个窦性心律P-P之和,即该房早后的间歇为不完全代偿性的。
房性早搏冲动常侵入窦房结,使后者提前除极,窦房结自发除极再按原周期重新开始,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见房性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间位性室性早搏,房室结双径路,室性反复搏动!~ ~ ~~房室结双径路,双重心室反应,慢-快型AVNRT!室性早搏伴室房逆传,不完全性代偿间歇~~~间位性房性早搏,不完全性窦房交接区干扰室性并行心律注意:图中橘黄色部分为并行心律的一种特殊画法室性并行心律的起搏点周围存在传入阻滞,因此外界的兴奋是不能传入而干扰这个起搏点的频率的,所以这个室早就按他自己的固有频率按部就班的传出来。
《心律失常梯形图解法》(第3次印刷)书讯
![《心律失常梯形图解法》(第3次印刷)书讯](https://img.taocdn.com/s3/m/756d1c68f242336c1eb95e65.png)
心电与循环2017年第36卷第4期为第4、第3或第2肋间右胸导联(V 1~V 3)≥1个导联ST 段抬高≥2mm (0.2mV )。
而与指南不同的是本共识报告建议对于使用钠通道阻滞剂后出现1型ST 段抬高者,BrS 的诊断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由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家族史中有<45岁的猝死者且尸体解剖阴性、家族成员中有穹窿型心电图、或夜间濒死呼吸。
在这些情况下,由1或2个提前激动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特性支持BrS 的诊断。
2型(鞍背型)或3型ST 段抬高不能替代1型,除非发热或钠通道阻滞剂激发使其转为1型。
2型特征表现为至少一个右胸导联(V 1~V 3)ST 段抬高≥0.5mm (通常V 2≥2mm ),紧随凸面的ST 段。
3型特征表现为鞍背型或穹型ST 段抬高>1mm 。
12导联静息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右胸导联位置移向头侧可提高心电图的敏感性。
表1为推荐的BrS 诊断记分系统,称作上海BrS 记分。
ERS 诊断更新对于下壁和(或)侧壁导联显示ER 、就诊时心跳骤停被中止、记录到心室颤动、或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通常诊断为ERS 。
与近期的ERP 共识报告相一致,符合下列情况确定为早复极:(1)在R 波主导的下降支上存在QRS 终末切迹(J 波)或顿挫;(2)12导联心电图上除V 1~V 3外的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出现的切迹波峰或J 波(Jp )≥0.1mV ;(3)QRS 间期(在无切迹或顿挫的导联上测定)<120ms 。
下壁和(或)下侧壁导联高振幅J 波≥0.2mV 、后随水平型或下斜型ST 段者,与那些低振幅J 波,特别是J 波后ST 段快速上升者比较,具有较高的致命性心律失常风险(图2)。
表2为推荐的ERS 诊断记分系统,称作上海ERS 记分。
BrS 与ERS 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BrS 与ERS 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直至发生心跳骤停。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9103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5.png)
1)逆行P-波的起源:
多为起源于心房下部、房室交界 区或心室。 三者鉴别依赖于P波与QRS关系。
P-与QRS有密切传导关系:
P-位QRS前 多起源于室上性:PR>0.12s多起源于 心房(房室传导),PR<0.12s, 多起源于交界区(PR间期代表逆传心房与前传心室的时差)。
P-位于QRS之后 多起源于交界区或心室(室房逆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可为旁 路逆传)。但少数情况下逆行P-波位于QRS前亦可为室房逆传,如快-慢型房室结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 持 续 性 反 复 性 交 界 性 心 动 过 速 ( PJ RT ) ; 反 之 逆 行 P - 波 位 于 Q R S 之 后 , 亦可见起源于心房下部的房性心动过速(伴生理性三度房室阻滞),还应具体分析, 必要时应做电生理检查。
②当P波频率为160bpm时,很难从心电图 上区别窦性还是房性心动过速
此时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有助鉴别,阵发性房 性心动过速房率不变或突然转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则逐渐减慢,停止压迫后又逐渐 恢复到原有速率。
如为窦性P波,还应依频率、节律进一步明确:窦
01
性心动过速、过缓、不齐、停搏、窦房阻滞等。 在分析窦性P波长间歇中应注意识别未下传房性早
“细读”
“细读” 即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对P波、QRS波群及 P与QRS的关系逐个做认真的分析和测量,并对提前、
延迟或反常出现的心搏加以具体分析。
(一)心房波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 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 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
02
搏引起的长间歇(注意ST段和T波是否有变形)。
如为房性P′波,应进一步依形态、频率、 节律明确:是房性早搏(心动过速)、还 是房性逸搏(心律)、是单源还是多源。
梯形图辅助教学法在心律失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评价
![梯形图辅助教学法在心律失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27d7b1208a1284ac9504385.png)
梯形图辅助教学法在心律失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评价目的评价梯形图在心律失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将该院2011级本院临床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理论考试和图形诊断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学生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
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图形诊断成绩、学习能力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梯形图辅助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教学效果。
标签:梯形图;心电图;心律失常;教学法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adder Diagram Aided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ArrhythmiaSUN Ting-ting,LI Chun-feng,JIANG Wei-jiao,XUE Tan,ZHANG Hong-yan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Qiq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ladder diagram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arrhythmia. Methods Our department in 2011 clinical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graphical diagnostic results,questionnaire comparison on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students. Result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ory test,graphic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auxiliary teaching of ladder dia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CG diagnosis of arrhythmia.[Key words] ladder diagram;ECG;arrhythmia;teaching method心律失常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心电图对其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心电图学的形成机制、理论抽象,图形变化多样,识别难度较大,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诊断标准,不能深入地理解其形成机制,学习起来难以掌握,较易遗忘。
心律失常梯形图的绘制、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QQ群讲课)
![心律失常梯形图的绘制、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QQ群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02704be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1.png)
心律失常梯形图的绘制、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QQ群讲课)王志毅教授一、简述梯形图的发明和使用可以追朔到1934年。
心电图大师Lewis首先应用,他发现,普通的心电图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表达,但是复杂的心电图单靠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他用4条横线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代表心房、心室和房室交界区,在此区域用竖线和斜线表示房室之间的关系则能清楚地描述一份复杂心电图,梯形图由此诞生。
构成梯形图的横线也称Lewis线。
我见到的、在我国文献上较早应用梯形图是黄伟民主编的“心律失常”一书(1975年)。
有人说还要早,请大家提供资料。
梯形图通常用4条(或6条)横线划分成三或四个区域,分别代表心房、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及/或窦房结和窦房传导区,在这些区域用竖线和斜线表示心电图心房内、房室之间、心室内及/或窦房之间的传导关系。
以此解释心律失常,特别是复杂心律失常。
二、梯形图的意义梯形图的意义在于用简单的横线和竖线、斜线组成阶梯图形,解释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
梯形图与心电图的关系就像拼音与汉字的关系,便于帮助解释心电图。
梯形图是解释心律失常的通用“语言”,国际上通用。
三、梯形图的绘制方法梯形图一般是用4条横线,代表3个区域(心房、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如果存在窦房传导问题则须使用6线5区梯形图。
以6线5区为例解释:第一线:窦房结激动起点;第一区:窦房结区第二线:窦房结激动终点;第二区:窦房传导第三线:心房激动起点;第三区:心房内传导第四线:心房激动终点;第四区:房室传导第五线:心室激动起点;第五区:心室内传导第六线:心室激动终点图中从左上至右下的线条代表正向传导,从左下至右上的线条代表正逆传导,斜线的顶端画一横线代表传导阻滞,异位搏动用一个较大的圆点表示,传导的时间用数字标明,为节约空间建议用百倍秒,如0.62秒标为“62”。
梯形图的长轴代表时间,在梯形图的左端要用英文标明位置。
(图1a)图1a说明,梯形图示意图。
S:窦房结;SA:窦房传导;A:心房;AV:房室传导;V:心室。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71700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71700](https://img.taocdn.com/s3/m/5e9bc221e87101f69f319500.png)
(五)心律失常诊断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掌握心律失常特征 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临床和心电图的 动态(发作前、用药后)分析,做出 心律失常的诊断
• 1.基本心律 窦性?异位?频率? • 2.心律失常类型 起源异常?传导异常?二 者兼有? • 3.如为起源异常 部位?主动性(早搏、过 速、扑动、颤动)?被动性(逸搏、逸搏心 律)? • 4.如为传导异常 阻滞部位?程度?是生理 性还是病理性?
对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应及 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对复杂的心律失 常应学会应用梯形图解进一步加以分 析和解释。
梯形图解基础知识
•
梯形图(解)是用以表明激动起源
于何处及如何传导的一种比较形象化的图 解法,其形态类似阶梯而得其名。这种方 法早在1925年由Thomas Lewis所倡用, 故亦称之为Lewis曲线。
•
梯形图解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
理解和机理阐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 复杂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进展,梯形图 已成为分析复杂心律失常必要手段。
三、基本绘制方法
• 1.在对心律失常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画出平行分级线(四线三格、 或五线四格、或六线五格等),标明各 行含义。 • 2.在A行和V行中分别对准各P波和 QRS 波群的起点画出垂直线段,分别代 表依次心房和心室激动。
• 3.根据P-QRS-T的特点和P与QRS关系, 明确心房和心室激动的起源和房室之间 的传导关系,在AV行画出定向传导线。
• 4.必要时标出有关时间。如为文氏型房 室阻滞的特点,应在A行标明PP间期, 在AV行标明PR间期,在V行标明RR间期, 以说明文氏周期(见图1)。
• 5.结合心电图特点,临床资料和梯形图 解进步分析完善心律失常诊断。 [注]有部分作者主张在A和V行用斜线 表示心房和心室激动(见图2 后两个心 搏)。其目的是表示房、室波的激动方 向和时限,但缺点是造成线条界线不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便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房波是指各种激动源引起的心 房除极波。 房除极波。 • 包括 波和 包括P波和 波和f(F)波,即正常的窦性 波 P波、房性异位 ′波和交界区、 波 房性异位P 波和交界区、 心室逆行除极心房的P 心室逆行除极心房的 -波,心房 颤动的f波 心房扑动的F波 颤动的 波、心房扑动的 波。 • 心房波分析是分析各导联心房波 的形态并结合频率和规律, 的形态并结合频率和规律,来确 定心房激动的起源。 定心房激动的起源。
心律失常分析方法
一、心律失常心电图描 记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P波清楚的1-2 个导联加做较长描记
1.导联选择
辨认P 辨认P波是心律失常分析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Ⅱ 导联及V 一般情况下 Ⅱ 导联及 V1 导联为反 映心房电活动最清楚导联, 同时Ⅱ 映心房电活动最清楚导联, 同时Ⅱ导 联有助逆行P 波的识别, 联有助逆行P-波的识别, V1导联有助 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异位搏动的鉴别, 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异位搏动的鉴别, 所以这两个导联是心律失常分析最常 选用的导联。 选用的导联。
•
(三)P波与QRS波群关系分析
分析P波与 分析 波与QRS波群关系的目的 波与 波群关系的目的 是确定房室传导及室内传导情况。 是确定房室传导及室内传导情况。如 有传导阻滞, 有传导阻滞,进一步分析阻滞部位和 程度。 程度。 •
上区别窦性还是房性心动过速 此时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有助鉴别, 此时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有助鉴别,阵 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率不变或突然转为窦性 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率不变或突然转为窦性 心律; 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则逐渐减慢,停止压迫后又 窦性心动过速则逐渐减慢, 则逐渐减慢 逐渐恢复到原有速率。 逐渐恢复到原有速率。
(2)伪f波消失
部分长期慢性心房颤动病例, 部分长期慢性心房颤动病例,由于 心房肌纤维化, 波过于纤细 波过于纤细, 心房肌纤维化,f波过于纤细,使体表 记录不到f波 记录不到 波。 • 此时应结合多年慢性房颤病史, 此时应结合多年慢性房颤病史,心 电图上RR间期绝对不等与心房波消失 电图上 间期绝对不等与心房波消失 相鉴别。 相鉴别。 • 可做食管导联记录到f波可证实房颤 可做食管导联记录到 波可证实房颤 的存在。 的存在。 •
如为房性P′波 如为房性 波,应进一步依形 频率、节律明确: 态、频率、节律明确:是房性早 心动过速)、 )、还是房性逸搏 搏(心动过速)、还是房性逸搏 心律)、是单源还是多源。 )、是单源还是多源 (心律)、是单源还是多源。
-波 逆行P P
-波的起源: 1)逆行P 波的起源: 逆行P
多为起源于心房下部、 多为起源于心房下部 、 房室交 区或心室。 界 区或心室。 三者鉴别依赖于P波与 波与QRS关 三者鉴别依赖于 波与 关 系。
-与QRS有密切传导关系: P
P-位QRS前 多起源于室上性:PR>0.12s多起源于 前 多起源于室上性: > 多起源于 心房( 房室传导) 心房 ( 房室传导 ) , PR< 0.12s, 多起源于交界区 < , 间期代表逆传心房与前传心室的时差)。 (PR间期代表逆传心房与前传心室的时差 间期代表逆传心房与前传心室的时差 P-位于 位于QRS之后 多起源于交界区或心室(室房逆传, 之后 多起源于交界区或心室(室房逆传,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可为旁路逆传)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可为旁路逆传)。但少数情况 前亦可为室房逆传, 下逆行P 波位于QRS前亦可为室房逆传 , 如快 慢型 下逆行 - 波位于 前亦可为室房逆传 如快-慢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反复性交界性心动过 之后, 速(PJRT);反之逆行 -波位于 ;反之逆行P 波位于QRS之后,亦可见起源 之后 于心房下部的房性心动过速( 于心房下部的房性心动过速 ( 伴生理性三度房室阻 滞),还应具体分析,必要时应做电生理检查。 还应具体分析,必要时应做电生理检查。
(二)附加试验
增加迷走神经张力
如Valsava动作、按压颈动 动作、 动作 脉窦试验等有助暴露被掩盖的 心房活动、鉴别心动过速。 心房活动、鉴别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窦性心动过速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率 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逐渐减慢; 逐渐减慢; 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转 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转 为窦性心律或无变化; 为窦性心律或无变化;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率不变,可出现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率不变, 房率不变 房室阻滞,暴露异位P波(频率< 250bpm); ) 心房扑动( : 传导 传导) 心房扑动 ( 2: 1传导 ) 增加迷走神经 张力可使室率减慢( 抑制房室传导) 张力可使室率减慢 ( 抑制房室传导 ) , 使隐藏在QRS中的 波显现。 使隐藏在 中的F波显现。 中的 波显现
1.有P波
应依P波形态并结合频率和节 应依 波形态并结合频率和节 律明确是窦性还是异位P 并初 律明确是窦性还是异位 ′波,并初 步分析异位P 步分析异位 ′波的起源
P波为直立P波
是窦性P波的特征, 是窦性 波的特征,同时也见于起 波的特征 源于右心房上部的异位P 源于右心房上部的异位 ′波。后者与 窦性P波形态不同 波形态不同, 窦性P波形态不同,但常需要多导联 分析方有助鉴别。 分析方有助鉴别。
3.心房波消失
即无P波也无 即无 波也无f(F)波,临床常见窦 波也无 波 性停搏、三度窦房阻滞、心房静止、 性停搏、三度窦房阻滞、心房静止、 室传导( 窦-室传导(高钾血症)。 室传导 高钾血症)。
(1)隐藏的P波:
1)P波重于 ) 波重于 波重于QRS波群的特点: 波群的特点: 波群的特点
2)P波重于T波的特点: 波重于T波的特点:
可使T波变为尖耸、双峰、切迹、 可使T波变为尖耸、双峰、切迹、 双向、低平、 双向、低平、甚至倒置等异于常态的 改变。 改变。 临床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室上 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早二联律、 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早二联律、一 度房室阻滞、 房室阻滞等。 度房室阻滞、2:1房室阻滞等。 如不注意分析T波的变形常易漏诊, 如不注意分析T波的变形常易漏诊, 同时还应注意与T波切迹鉴别。 同时还应注意与T波切迹鉴别。
可使QRS波群的形态发生一些变化,如增 波群的形态发生一些变化, 可使 波群的形态发生一些变化 变低、初始出现假“ 波 高、变低、初始出现假“q波”、“δ波”, 波 终末出现假“ 波 终末出现假“s波”、“r′波”等。 极易被忽略, 认真与发作前QRS对照分 极易被忽略 , 认真与发作前 对照分 析有助明确。如有食管导联更易发现( 析有助明确。如有食管导联更易发现(食管 导联P波明显 波明显) 导联 波明显)。 临床常见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常见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频 干扰性房室脱节( 重在 重在QRS中时)、交界 中时) 干扰性房室脱节(P重在 中时 性逸搏心律时。 性逸搏心律时。
P波直立时
在鉴别诊断中还应注意下列两点
•
窦性P波一般形态相同 波一般形态相同, ① 窦性 波一般形态相同 , 但有 时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窦性P波形态可 时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窦性 波形态可 出现一过性动态改变。 出现一过性动态改变。
• ②当P波频率为 波频率为160bpm时,很难从心电图 波频率为 时
-波性质的判定: 3)逆行P
明确其起源后, 明确其起源后,还应进一步依频 率和节律明确其属性,如起源于心房: 率和节律明确其属性,如起源于心房: 是房性早搏?心动过速 逸搏?逸搏心 心动过速?逸搏 是房性早搏 心动过速 逸搏 逸搏心 律等。 律等。
2.P波消失、出现f(F)波
• f波大小、形态、间距不等,频率 波大小、形态、间距不等, 波大小 在350-600bpm;RR间期绝对不 ; 间期绝对不 等。 • F波大小、形态、间距相同,频 波大小、 波大小 形态、间距相同, 率常在250-400bpm,心室频率 率常在 , 和节律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 和节律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但f 波需和干扰伪差波鉴别
3)P波间歇重在QRS-T的特点 波间歇重在QRS• 间歇使 间歇使QRS和T波变形。 和 波变形 波变形。 • 临床常见室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的患者。 临床常见室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的患者。 • 此时注意 此时注意QRS和T波的变形,再结合在可 和 波的变形 波的变形, 波测量PP间期有助房室分离的诊断 见P波测量 间期有助房室分离的诊断。 波测量 间期有助房室分离的诊断。
“细读” 细读”
“细读” 即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对P波、 细读” 即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对P QRS波群及 QRS波群及P与QRS的关系逐个做认 波群及P QRS的关系逐个做认 真的分析和测量,并对提前、 真的分析和测量,并对提前、延迟或 反常出现的心搏加以具体分析。 反常出现的心搏加以具体分析。
(一)心房波分析
二、心律失常的分 析方法
• 一份较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 一份较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 临床上一般采取“粗读” 临床上一般采取“粗读”、“细 量”二步骤。 二步骤。 • 在掌握其特征(心房波、心室波 在掌握其特征(心房波、 的起源;频率、节律;及二者关 的起源;频率、节律; 系)基础上结合临床和动态分析 写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写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 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为进 一步加以说明可画出梯形图解。 一步加以说明可画出梯形图解。
“粗读” 需注意下列四点: 粗读” 需注意下列四点:
有没有P波或f(F)波,如有P波应初看 其形态(频率、节律情况)。 QRS波群是否宽大畸形、形态是否 相同、大概频率、节律情况。 初看P与QRS关系。 有无提前或延迟出现的心搏。 通过粗读,对比较简单的心律失常即可做出诊 通过粗读, 对复杂的心律失常做到初步了解。 断,对复杂的心律失常做到初步了解。
如为窦性P波 还应依频率、 如为窦性 波,还应依频率、节律 进一步明确:窦性心动过速、过缓、 进一步明确:窦性心动过速、过缓、 不齐、停搏、窦房阻滞等。 不齐、停搏、窦房阻滞等。 在分析窦性P波长间歇中应注意识 在分析窦性 波长间歇中应注意识 别未下传房性早搏引起的长间歇 注意ST段和 波是否有变形)。 段和T波是否有变形 (注意 段和 波是否有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