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规则理解2009
ISM规则理解指南
![ISM规则理解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b530640866fb84ae45c8d7b.png)
附录 1ISM规则理解指南1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理解】这是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界定,特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 A.741(18)号决议通过且由该组织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亦称ISM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理解】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实施ISM规则并申请“符合证明”(DOC)的“公司”,有以下三种情况:1、船舶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2、船舶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中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3、管理人,负责船舶的管理但不负责其经营。
所承担的船舶管理责任,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就船舶管理人而言,这里所称“承担船舶营运责任”应理解为是与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责任,与经营有关的责任不属于本规则所调整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船舶管理人是用签订管理协议的方式明确承担本规则所规定的所有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责任和义务的。
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获取船舶经营过程中与安全有关的船舶信息。
1.1.3“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理解】“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来说是指船旗国政府中负责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事务的职能机构或部门,在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1.1.4“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理解】体系是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安全管理体系要以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为总体目的。
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是文件化和结构化的。
“文件化(documented)”是指将体系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书面形式或电子文档形式都可以。
ism规则公司管理制度
![ism规则公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ab40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7.png)
ism规则公司管理制度一、组织结构与职责根据ISM规则,公司必须确立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权力。
公司应设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领导机构,如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
同时,指定一名或多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安全管理政策公司需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政策,包括安全承诺、方针和目标。
这些政策应当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执行,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管理是ISM规则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程序,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对船舶的操作、维护、检验等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确保所有的风险都能被有效控制。
四、安全操作程序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公司需要制定一系列详细的安全操作程序。
这些程序应当涵盖所有关键操作领域,如航行、货物装卸、机械维护等,并且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五、应急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检验一个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因此,公司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紧急疏散、火灾应对、人员伤亡处理等情况。
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应急程序。
六、性能指标与监控为了衡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效果,公司应设定一系列的性能指标,并进行定期监控。
这些指标可以是事故发生率、船员培训完成率、设备维护合格率等。
通过数据分析,公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七、内部审计与管理复查内部审计是检查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手段。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进行管理复查。
这有助于公司发现体系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正。
八、持续改进ISM规则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公司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
ISM规则中的风险评估
![ISM规则中的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1984ae7172ded630b1cb669.png)
ISM规则中的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的产生背景ISM规则的修正案于2008年12月4日在第85届海安会上以第273号决议通过。
于2010年7月1日强制实施。
修改后的ISM规则1.2.2.2 “对其船舶、人员及环境已认定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
2.名词解释1)危险HAZARD:可能会导致受伤或伤害的源头,或可能会导致受伤或伤害的情况。
2)风险RISK :有两个意思:a)危险会发生的可能性;b)危险事件的后果。
3.引进“STOP”的理念做任何事情之前,请:S---- STOP , 意为先停下来、停止。
T---- THINK , 意为思考、思索,评估是否需要做? 如何做?O---- OBSERVE , 意为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危险源”。
P---- PLAN , 意为计划、打算,制定出“预防措施”。
4.风险评估的目的尽量减少船舶操作中的意外情况,保护人员、船舶、财产的安全,保护海洋环境避免受到污染。
5.风险评估的原则须谨慎地审核在船舶操作中可能造成的伤害,以便能及早判断是否已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还是需要有更多的措施来防止伤害的发生。
6.风险评估的范围船上的每一名船员,包括船长;公司的每一名工作人员。
7.谁来执行风险评估应由具备适当经验的人员来执行,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专家的意见。
一般是由船长来评估,评估小组的成员由大副、轮机长、水手长、机匠长组成,以2-- 4人为宜,选取的人员应具有代表性。
8.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危险源:确实能够产生对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海洋环境污染的一种潜在来源或情况,或是前述三种情况的组合。
2)3)“危险源”的例子,不限于以下列举的项目:·不安全的工作习惯·具有先天性危险的物质·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潜在着火源·不利的环境,如寒冷,高温,噪声,光线明亮,震动·电磁波或无线电波·天气,如暴风雨,雾,闪电·海图上未标出的水下物体·不安全的工作面·无防备的/不稳定的工作区域,包括船舶航行·重物·未加固定的物体·电流,液压·设备的可靠性·语言交流的问题·缺少训练·疲劳·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此项为新增加的)9.风险评估的步骤1)把船舶操作进行分类:甲板部,轮机部,货物的操作,日常管理。
ISM规则理解培训资料
![ISM规则理解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c15e74cfc789eb162dc825.png)
规则的要求
客船)
ISM规则简介
ISM规则的生效 公约规定: 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 船、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 船和高速货船; 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 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
NSM规则简介
NSM规则的产生
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 规则》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3、预防原理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 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 是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与损失之间 存在着偶然性。一个事故的后果产生的损失 大小或损失种类是由偶然性决定的,反复发 生的同类事故并非产生相同的损失。----为 防止发生重大损失,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 的再次发生。)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预防原理
(2)、因果关系原则(海因里希理论、事件 链理论、墨菲定理)
(3)、3E原则: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员工技 能、知识、态度原因造成;需要采取工程技 术、教育、强化监督的方式来加强管理。
(4)、本质安全化原则:从一开始和本质上
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全生产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第一部门;
安全观
安全是人力资源、投资管理、运营流程等一切 经营管理行为的否决标准;
所有事故都可以通过管理预防; 事故预防可以产生效益,安全是最大的财富,
人的伤害是最大的损失; 管理人员对于事故预防有直接责任,所有员工
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
稳定性。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 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 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 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 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 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ISM
![ISM](https://img.taocdn.com/s3/m/22401fede009581b6bd9eb0a.png)
ISM规则
第八条 应急准备 第九条 对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 情的报告和分析 第十条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ISM规则
第十一条 文件 第十二条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第十三条 发证、审核和监督
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第一、安全管理体系 以使公司人员有效实 施公司的安全和环保 方针为总体目标。 第二、安全管理体系 必须是文件化的。 第三、安全管理体系 必须是结构化的。不 是一简单的文件汇编。
ISM规则 一.ISM规则概述
全称: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 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规则
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d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Ship and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英文简称: ISM CODE
船岸 职责 手册
岸上 应急 计划
船舶 操作 手册
船舶 维护 手册
船舶 应急 手册
安 全 管 理 手 册 的 编 写
目录 公司简介 安全和环保方针 公司机构描述和权责规定 指定人员介绍 船长职责规定及船长权力的声明
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写
资源与人员 制定船上操作方案的程序 应急准备概要 事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的报告原则 船舶和设备维护规定概要 文件控制程序要点 内审复查和评价和相关文件介绍等
实施ISM规则的 港口国监督指南
2.详细检查 当“明显依据”(Clear Grounds)存在时,应对 其SMS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对体系文件进行的核查 确认其具有《ISM规则》要求的文件化程序,并有 效实施。 “明显依据”包括下列各项:没有证书或证书无 效、存在其他可导致滞留的缺陷、存在较多非滞 留性质的缺陷。 详细检查(查验有关记录、询问船上有关人员) 的内容。
国内ISM规则讲解
![国内ISM规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2bc68e0b8f67c1cfad6b865.png)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一、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
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
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
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
●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
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
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
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A.741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
ism规则
![ism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cd50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a.png)
ism规则社会责任1、认可企业公民责任:注重慈善捐赠,服务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2、加强法治信念:坚定不移地遵循法治,坚持合法合规,规范企业行为;3、支持文化传播:积极支持文化教育,积极加强国际之间的文化融合;4、保护环境:规范环境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启动公益慈善: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帮助贫困儿童,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履行公民义务,不仅满足自身经济利益考量,而且认可其在社会环境和公众利益方面的责任,以及满足企业社会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能力。
作为一家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多年来致力于在社会环境、社会教育、社会文化、环保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并积极地贯彻落实以下社会责任:一、认可企业公民责任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要履行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我们多年来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帮助贫困儿童和弱势群体,并大力发起慈善募捐计划,为慈善事业注入新的生机。
此外,我们还支持传播正能量、反对负面舆论等行为,积极践行社会公共责任。
二、加强法治信念恪守合法合规、规范企业行为是我们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原则,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有效维护行业秩序、促进发展是我们贯彻法治信念的目标。
我们坚守严谨的法治标准,坚持合法企业行为,坚决落实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拓展企业合规氛围,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支持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有助于形成合理社会包容和友爱,增进社会民主和尊重多元文化,我们坚定不移地积极参与文化教育、支持文化建设,并积极探讨和实现国际之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发展。
四、保护环境拓展节能环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是我们贯彻绿色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我们将落实环境管理体系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勤劳规范企业环境排放,努力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注入新的力量,抢抓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构建绿色管理新模式。
五、启动公益慈善慈善公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在公益慈善方面发挥积极贡献。
ISM规则理解图文
![ISM规则理解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5a2d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9.png)
ISM规则理解图文什么是ISM规则?ISM(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是指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在不同层次和环节上,在信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内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总体措施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制定了ISM规则。
ISM规则就是信息安全管理规则,是指组织在实现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ISM规则侧重于各种安全问题的规范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
ISM规则的特点ISM规则在实现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系统性ISM规则是一整套的标准,它不仅仅只涉及信息安全本身,同时也关系到涉及到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例如制度管理、内部控制等。
因此,它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简洁性ISM规则具有简洁性的特点,这意味着,不管是规则本身还是规则的实施过程,都必须简单、明晰,易于理解、被理解。
可执行性ISM规则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是应该能够落地执行的,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和应用环境。
现实性ISM规则制定的前提是基于当前的现实条件,因此,ISM规则应当具有现实可行性、实际可操作性。
ISM规则的内容ISM规则制定的目的是保护信息安全不被破坏、泄露或滥用。
ISM规则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出发,依次分别是:1.组织2.人员3.设备4.软件5.网络6.应急响应组织在组织方面,ISM规则主要强调的是对于组织的架构和运作的规定,包括对于信息安全的方针、策略、管理框架、职责、权限等的规定。
人员在人员方面,ISM规则主要强调的是要求组织的内部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ISM规则,特别是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并且具备相关的技能,以便在信息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设备在设备方面,ISM规则主要强调的是对于各种信息设备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软件设备、通信设备等的要求。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及解释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9aa6e69b89680203d82500.png)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及解释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作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理解】这是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界定,特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A.741(18)号决议通过且由该组织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亦称ISM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理解】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实施ISM规则并申请“符合证明”(D OC)的“公司”,有以下三种情况:1、船舶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2、船舶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中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3、船舶管理人,负责船舶的管理但不负责其经营。
所承担的船舶管理责任,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就船舶管理人而言,这里所称“承担船舶营运责任”应理解为是与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责任,与经营有关的责任不属于本规则所调整的范畴。
ISM规则修正案的理解与应用
![ISM规则修正案的理解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26e925b4daa58da0114a0a.png)
( 不符 合 规 则 及 规定 , 考 虑 I 3) 没 MO、 管机 关 、 主 级社 和海 运行 业制 定 的指 南和 建议 ;
( 缺 乏适 当的须 知和 程序 ; 4)
中图分类号 : 9 3 D 9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32 7 (0O0_0 70 17- 2 82 l ) 0 3 _3 7
( 缺 乏有效 的通 信联 络 渠道 ; 5)
一
、
总则
( 没 有标 明岸上 联 络人 或不 能与 岸上联 络 人随 6)
取 得联 系 : ( 船 上没 有强调 船长 权 力的声 明和俄 船 长不 明 7) 其 有关 安全和 防污 染 的绝 对权 力和 责 任 :
1 定 义 .
修 改前 : ..O“ 大 不符 合 规定 情 况 ” 111 重 系指 对 人 员 或 船舶 安 全构 成严 重 威胁 或 对环 境构 成严 重 危 险 , 需 并 要 立 即采取 纠 正措 施 的可 辨 别的 背离 , 包括 未 能有 效和
3 7甲闾 -i j f
_窜。 妇 7
搴一 # 。
( 9)船上关键性操作未予标明并分配给适当合格人员:
( 0) 1 缺乏对 紧急情况反应的程序或演 >,  ̄l - l )练方案 ; -: l Jn
应对 安 全管 理体 系进 行 一次 复查 并 向 岸上 管 理部 门报 告 其 存 在 的缺 陷 。在 《 长 复 查体 系 规定 》 船 中可考 虑 规 定 : 长原 则 上每 隔 6个 月对体 系在船 舶 运行 中 的情 况 船 进 行 一次 复查并 向岸基 报告 ; 若船 长 离任 时距 上次 复查 时间超 过 3个 月 ,则 船长 应在 离任 前安 排一 次复 查 : 遇
PSC检查中涉及的ISM问题
![PSC检查中涉及的ISM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e4221ba8114431b90dd8ef.png)
PSC检查中涉及的ISM问题目前,世界各地的PSC检查,已开始加大对ISM履约情况的检查力度。
PSCO往往会根据表面缺陷进一步追究船舶管理、船员素质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根据2007年7月份USCG滞留船舶的情况分析,7月份在美国各港口共滞留船舶20艘,其中有12艘涉及ISM缺陷,占滞留船舶的60%;20艘船舶共开出52项缺陷,其中有23 项是ISM方面的缺陷,占缺陷总数的44.2%。
从USCG开出的ISM缺陷分析,缺陷主要集中在船长责任、人力资源、应急部署、船舶操作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1)ISM规则第5条“船长责任和权限”中5.1.4款要求:船长应验证规定的要求得到遵守。
第6条“资源和人员”中6.1.2款要求:公司应保证船长全面熟悉公司的SMS。
案例一PSCO在检查某轮时发现该轮超载,进一步检查发现船长未能有效监控装卸作业,SMS文件中也无防止货物超载的有关操作程序,因此开出船长对船舶货物操作失于监控,导致船舶超载,以及SMS文件存在问题的滞留项目。
从开出的缺陷分析,PSCO可能在码头上已发现该轮吃水超过载重线标志这一超载现象,从而引出船长疏于监控这一缺陷。
我们在审核船长履行监控职责时,除了关注书面上的记录,如船长是否按规定填写《航海日志》、《夜航命令》等,也应对实际操作的监控是否到位进行验证。
实际上,我们可以在现场检查时,注意船员正在进行的工作,如甲板机舱焊修作业、高空舷外油漆作业、甲板重大件吊装作业或船舶装卸时是否存在过度倾斜等现象作为证据,反过来验证船长是否对这些关键操作进行适当监控。
笔者认为,这种验证会比仅检查记录更能准确反映船长履行职责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案例二PSCO检查中发现某轮未遵守值班和隙望的规定(值班超时、提供虚假工作时间记录)、未遵守制定的航行计划、未按规定记录《航海日志》等情况,进一步检查发现船长不熟悉公司的SMS,不能保证船上正确履行SMS有关程序。
因此开出船长不熟悉SMS,不能有效执行和维护公司安全和环保方针;船员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以及提供虚假工作和加班时间记录等滞留项目,要求对船舶进行ISM附加审核。
ISM规则修改条款中文09
![ISM规则修改条款中文09](https://img.taocdn.com/s3/m/3735ca7d011ca300a6c39018.png)
85届海安会ISM规则修改(2010年7月1日生效)一、1.1定义,1.1.10中将“包括”改为“或”,修改后1.1.10叙述为“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或未能有效或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二、1.2 目标,1.2.2.2改为“评估对其船舶、人员及环境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并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三、5 船长的责任和权力,在5.1.5开头加上“定期”,修改后叙述为“定期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存在的缺陷”四、第7章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改为“对涉及人员、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的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定有关程序、方案和须知包括必要的检查清单。
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给适任人员。
五、8 应急准备,8.1改为“对于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公司应当予以标识并建立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序”六、9 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9.2改为“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包括避免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险情重复发生的措施”七、10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删除10.3中“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建立有关程序”,修改后叙述为“公司应当标识那些会因突发性运行故障而导致险情的设备和技术系统。
安全管理体系应当旨在提高这些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应当包括对备用装臵及设备或非连续使用的技术系统的定期测试”八、12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12.1改为“公司应当在不超过12个月的间隔期内实施船上及岸基内部审核,以核查安全和防止污染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间隔期不应超过15个月。
”九、12.2改为“公司应当根据建立的有关程序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十、13 发证和定期审核,增加13.12、13.13和13.14,分别叙述为:13.12 当换证审核在原“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后完成时,新签发的“安全管理证书”应当自完成换证审核之日起有效,且有效期自原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不超过5年。
第一节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第一节国际安全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c4fb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0.png)
第一节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船舶所有人、运营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在船舶的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际海事法规和相关标准,保障船舶及其船员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减少环境污染。
ISM规则适用于所有载客量超过12人或不可携带12人但装载货物的商船。
ISM规则包括一系列的要求和指南,要求船舶所有人和运营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具体来说,ISM 规则要求船舶所有人和运营者:
1.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一套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分配职责、确定通讯和报告程序等。
2.设立安全职位:指定船舶和公司的安全职位,负责监督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维护。
3.进行风险评估:对船舶运营中的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4.进行内部审查: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5.行业培训和宣传:组织和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宣传,确保船舶的管理人员和船员能够理解和履行他们的安全职责。
ISM规则的实施需要船舶所有人和运营者配合,并且需要得到相关国家和国际认可机构的认可和监督。
若船舶经营者无法证明其船舶已按照ISM规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被禁止进入国际港口,严重影响船舶的运营和商业利益。
总之,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为确保全球海上航运的安全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重要标准。
船舶所有人和运营者必须严格遵守ISM规则,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确保船舶及其船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提高海上航运的整体安全水平。
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b9c45d84868762cbaed593.png)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一、ISM规则的产生1、机构简介:●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如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
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
2、SOLAS公约产生背景:●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
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
●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
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
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
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这一公约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也称ISM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第18届大会于1993年11月4日通过的号决议的附件,1994年6月由《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新增第IX章规定为强制性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和500总吨及以上其他货船。
ISM规则与实施-文档资料
![ISM规则与实施-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b4b66226fff705cd170a4c.png)
29
30
31
32
3.2 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33
3.3 ISM规则条文释义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按照《ISM规则应用指南》,船上关键性操作包括两类。 一类是特殊操作,另一类是临界操作。
54
——船上的临界操作不局限于这些。公司应做出安排,以监督 从事船上临界操作的船员是否具行胜任操作的能力,同时应特 别注意,临界操作应严格按照须知进行,并应密切监督操作是 否符合要求。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4. 1SO9000族标准及其与ISM规则的比较
4.1 ISO9000族标准简介
63
64
65
66
67
68
69
4.2 ISM规则与ISO9000族标准的联系和比较
70
71
72
73
74
Thanks!
徐周华 2006.05.
75
2
1 ISM规则概述
3
4Leabharlann 52 ISM规则的产生背景
2.1 世界海运的四大现象及其与海事的关系
6
7
8
9
10
11
12
2.2 人为因素及其引起的反思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 ISM规则的理解
ISM规则理解指南
![ISM规则理解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726edde195f312b3169a547.png)
ISM规则理解指南前言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作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1 总则1.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理解】这是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界定,特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A.741(18)号决议通过且由该组织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亦称ISM 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理解】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实施ISM规则并申请“符合证明”(DOC)的“公司”,有以下三种情况:1、船舶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2、船舶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中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3、管理人,负责船舶的管理但不负责其经营。
所承担的船舶管理责任,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就船舶管理人而言,这里所称“承担船舶营运责任”应理解为是与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责任,与经营有关的责任不属于本规则所调整的范畴。
ism规则理解说课讲解
![ism规则理解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11b0a2551810a6f524866d.png)
国际公约及适用的规则、导则和标准清单
36
• “应急准备”可能包括:
应急设备(含测试仪器)状况的保持; 应急物资(工具、装备、材料、药品和医
疗器械等)的配备和保管; 应急报警信号的规定; 应急部署(应急时的组织和分工); 应急反应措施,等。
➢ 1994年5月IMO MSC(63)会议期间的外交大会上,ISM规则
被纳入《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新增加第IX章 “船舶安全营运管理”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过程控制的管理体系为核心 的ISM规则成为强制性要求
13
ISM规则认证要求
• 到目前为止,所有船舶都已经实施了ISM规则,
包括:
海领域的应用未能对频繁的海难事故(人 命、财产)、海洋环境的污染进行遏制。 世界保险界、海运行业组织、各国政府、 地区性组织及国际海事组织对世界海事形 势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4
海难事故及其原因1
• 事故损失:
--人命损失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 航运安全目标如何实现?
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19
•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
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 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 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 船承租人。
20
• 【理解要点】 :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
实施ISM规则并申请DOC的“公司”,有以 下三种情况:
• 1、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 • 2、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
IMO 国际海事组织采取的措施
• 一方面加强技术立法、严格缔约国履约、强化检验管理、
加强港口国管理,但起到的作用有限(毕竟是单方面的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
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 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 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 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 决定其最终结果。
17
A部分
实
施
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 2 大会通过的第 A.443(Ⅺ)号决议,敬请 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 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 责。
15
• 3 大会通过的第 A.680 ( 17 )号决议,进
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 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作出反应,以达 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 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 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19
•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
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 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 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 承租人。
20
• 【理解要点】 :本规则中所称“公司”是
实施 ISM 规则并申请 DOC 的“公司”,有以 下三种情况: • 1、所有人,拥有并管理所属船舶; • 2、经营人,承担船舶经营和管理责任,其 中包括ISM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 务;
29
• 1.1.8 观察结果(观察项)系指在安全管理体系
• •
审核过程中所得出的并有客观证据所证实的陈述。 1.1.9 “不合格(不符合)”系指有客观证据表 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观察结果。 1.1.10 “ 严重不合格(严重不符合)”系指对 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 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 (偏差),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 要求。
生
• 另一方面海事界开始重视航运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更加
重视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创
建安全文化;
8
IMO 国际海事组织采取的措施
IMO认识到人为因素对确保海上安全和防
止海洋污染的重用作用;
对事故的反应仅着眼于船舶、设备和船员
方面的技术标准修改,非根本性措施
安全和防止污染的效果取决于公司的自我
35
• •
防范措施
• 如果对所有已标识风险建立了安全防范措施,并
且这些措施也覆盖了公约、船舶法定技术规则中 认定的风险,和IMO、船级社和海运行业组织所认 定的风险,则可认为公司对已标识的风险建立了 防范措施 国际公约、法规和导则针对船舶许多危害制定的防 范的控制措施。 ISM规则的目标就在于此!!!
4
海难事故及其原因1
• 事故损失:
--人命损失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航运安全目标如何实现? 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
5
海难事故及其原因2
• 根本原因: 人为因素 • 表现为:
--不适当的船舶及其设备的设计和构造; --不适当的人员选拔配备; --不适当的人员培训 --不适当的操作程序或实践; --缺乏维护保养
• 1.1 定义 •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 1.1.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系
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 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 止污染管理规则”。
18
• 【理解要点】 :这是对《国际安全管理规
则》的界定,特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 A.741(18)号决议通过且由该组织修正的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 则》,亦称ISM规则。
控制安全文化
9
IMO 国际海事组织采取的措施
加强港口国管理和船旗国的管理, PSC 、 FSC 的检查
不仅重视硬件检查,现在已将重点逐渐转向人为因素的检 查(既软件的检查)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将 ISM 规则、 ISPS规则、STCW公约的要求、国际劳工公约的要求等的有 效实施全部纳入他们的检查范围之内,并重点对船员的实 际操作进行检查
30
1.2
目标
• ISM规则规定了3个不同类型的目标:
1)ISM规则的目标 2)安全管理的目标 3)SMS的目标 • 1.2.1 本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 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 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31
1、该目标 陈述概括性地限定了ISM规则的适用范围, 即船舶及其人员的安全和水域环境,不包括质量 或更大范围的管理。任何超出该范围均不属于ISM 规则的法定认证。 2.强制性的ISM认证是由政府发起,不应涉及非政 府控制的范围。 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应至少覆盖ISM目标所涉及的 范围。作为强制性的ISM认证,审核员不应超出 ISM规则目标所涉及的范围。
28
• 1.1.5 “ 符合证明 DOC” 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
• •
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 安全管理证书 SMC” 系指签发给船舶, 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 系运作的文件。 1.1.7 “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 获得的,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 要素存在和实施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记录或事 实的陈述。
6
海难事故及其原因3
• 安全-事故损失的控制:
主要是管理的控制功能
就航运业而言: 船上和岸基地的管理
7
IMO 国际海事组织采取的措施
• 一方面加强技术立法、严格缔约国履约、强化检验管理、
加强港口国管理,但起到的作用有限(毕竟是单方面的作 用)
• 制定出更严格的公约、规则、标准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
21
• 3、管理人,负责船舶的管理但不负责其
经营。所承担的船舶管理责任,包括ISM 规则规定的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 就船舶管理人而言,这里所称“承担船 舶营运责任”应理解为是与安全和防污 染有关的责任,与经营有关的责任不属 于本规则所调整的范畴。
22
• 一般情况下,船舶管理人是用签订代管协
ISM规则产生的背景
1993年11月14日通过国际海事组织 A.741(18)决议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994年5月IMO MSC(63)会议期间的外交大会上,ISM规则
被纳入《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新增加第IX章 “船舶安全营运管理”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过程控制的管理体系为核心 的ISM规则成为强制性要求
13
ISM规则认证要求
•
• •
到目前为止,所有船舶都已经实施了ISM规则, 包括: 所有客船包括高速客船; 50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 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 500总吨及以上的其他货船和移动式海上钻井 平台。 上述适用的船舶不管建造年月
14
•
ISM规则
前言
• 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
26
• “文件化(documented)”是指将体系以文
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书面形式或电子 文档形式。这里的文件并不仅仅指红头文 件,也不仅仅指公司的体系文件,它还包 括活动记录等所有与体系相关并应以文件 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
27
• “ 结构化( structured )”是指体系文件的
结构化、组织机构的结构化、职能分配的 结构化等。它强调整个体系是由人员、职 责、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资源等所有 与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 体,强调与安全和防污染活动有关的所有 环节衔接得当,并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议的方式明确承担本规则所规定的所有船 舶安全与防污染责任和义务的。管理人应 当采取必要措施以获取船舶经营过程中与 安全有关的船舶信息。
23
• 1.1.3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 【理解要点】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
府”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来说是指船旗国 政府中负责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事务的 职能机构或部门,在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海事局CMSA。
32
1.2.2 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当包括:
• .1 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
境; • .2 针对己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以及 • .3 持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 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
33
• 【理解要点】 :“安全做法”通过制定程序和须知提供。
这些程序和须知规定船舶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应急等各 项工作的执行人员、方法、步骤和标准,为有关人员提供 执行的依据,包括将强制性规定及规则和公司决定采用的 建议性规则、指南和标准等具体化解为操作要求,并在岸 上和船上得到实施,确保管理活动符合有关的国际和船旗 国立法。 若公司 SMS 能够保证船舶、船舶营运和船员配备符合公约、 船舶法定技术规则和规范的要求,同时考虑了主管机关及 船级社和海运行业组织的建议,则应该认为公司的安全做 法已经建立。
国际公约及适用的规则、导则和标准清单
36
•
34
• “安全工作环境”可大致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
环境包括船员及岸基人员的安全意识、规章制度 等;硬环境包括船舶及设备的技术状况、人员的 工作或办公条件等。 “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包括社会公众以及海运行 业认知的风险和本公司就自身的具体情况认定的 风险。 “防范措施”应在分析所有已认定的风险产生的 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
ISM规则产生的背景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上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 改进船舶技术状况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航运业发 展.80年代以来船舶海难事故不断发生,经过统计,船舶海 损/机损/污染事故的产生,约80%以上是由人为因素所致.
如:重大的海难事故有“自由企业先锋号”、“北欧之
星”。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据统计每年的因船舶事故导致 溢油超过10万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