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制剂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评价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入制剂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评价方法研究
贾茵茵;张财树;周颖;刘丽;耿颖;魏宁漪;钮思静;陈华;许卉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24(21)2
【摘要】目的评估吸入制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有效性。
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药典收载的检测APSD的方法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与总结,用多种计量学参数来表征APSD,通过微细粒子剂量的大小和在总收集剂量中所占的比例作为评估吸入产品的关键指标。
结果安德森撞击器(ACI)和新一代撞击器(NG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美国药典》中所收载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又额外收载了玻璃二级撞击器,《欧洲药典》除以上3种装置外还收载了多级液体撞击器。
空气动力学质量中值经(MMAD)是控制颗粒在肺部沉积位置的重要变量,几何标准偏差(GSD)表征的是药物颗粒粒度分布曲线形状,越接近于1说明粒度分布越窄。
有效数据分析(EDA)中大粒子质量(LPM)与小粒子质量(SPM)的比值以及撞击粒子总质量(ISM)可检测APSD的变化。
药物微粒的大小及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粒子在呼吸系统中的沉积部位和沉积量,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所以若使吸入制剂中的活性药物成分(API)能够经由呼吸系统递送至肺,其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应在1~5μm。
结论合适的测试方法能够保证吸入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合理的给药剂量和药物颗粒大小是决定吸入制剂性能的关键指标。
不断改进细颗粒的测试方法,深入研究体内外的相关性,能够为吸入产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总页数】6页(P141-146)
【作者】贾茵茵;张财树;周颖;刘丽;耿颖;魏宁漪;钮思静;陈华;许卉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药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学药品检定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4
【相关文献】
1.撞击器法测定吸入粉雾剂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颗粒反弹的研究
2.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检测方法的研究
3.3种撞击器测定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4.吸入用硫酸特布他林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