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防性策略的推行使得在过去十几年中许多国家的CHB 患病率 风险。也有学者基于对HCV 感染和糖尿病甚至是胰岛素抵抗
有所下降,但它仍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肝硬化和肝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的认识,认为HBV 感染可能也会通过某
” Treatment of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AIDS and Viral Hepatitis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 ); , 2017ZX10203202003008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enter of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Beijing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 ) XXZ0303
vide help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a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ch diseases.
: , ; ; Key words Hepatitis B Chronic 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ognosis : ( ); “ Research funding High Level Health Talents in Beijing Health System 2013 - 3 - 073 The 13th Five - Year Plan Prevention and
年的约25% [5];同样,对来自亚洲的237 项研究的分析[6]指出, 其中,目前广泛被大家接受的观点为脂肪变性与宿主代谢
NAFLD 的患病率从2005 年的25. 3% 增加到2017 年的近 因素有关,相关研究[11 -13]结果表明高BMI、高甘油三酯血症、2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

方法:分别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是一种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目前约 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仍不明,且至少1/4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迄今还没有已被证实对所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都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多数肥胖者来说,达到并保持体重控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且即使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也并不总是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因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165-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脂肪肝已经越来越普遍,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类肝病[1]。

脂肪肝又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面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的因素所致,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性肝硬化。

2 临床特点体检时大多数患者存在肥胖,一半患者有肝肿大,肝脏呈轻至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无明显压痛。

一小部分患者有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的体征。

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甚至肌肉萎缩。

3 诊断和鉴别标准3.1 实验室检查最常见是血清转氨酶(ALT/AST)升高,通常比正常值高到1~4倍。

ALT水平高于AST,由其是发生肝硬化时,ALT 升高呈持续性,虽然上下波动,但是就算接受治疗短期内也难以恢复正常。

所以ALT与肝脂肪变和肝纤维化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

西藏医药2020年第41卷第4期(总151期)●论 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钱花1 温青萍1 郑雪2 巴桑1 卢毛金1 四郎德吉1 石荔*11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2泌尿外科 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 ̄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31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A 组(n=87);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B组(n=44)。

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对比治疗后12、24、48周后治疗效果。

结果 恩替卡韦治疗12周、24周后两组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后,A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优于B组[(83.9% vs.82.7%)], [(68.1% vs. 61.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脂肪肝病是影响抗病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NAFLD 恩替卡韦Impact Factor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ua Qian1, Qingping Wen1, Lei Zheng2, Sang Ba1 Maojin Lu1, Deji Silang1, Li Shi1Department of Infection, People’s Hospital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Lhasa, Tibet 850000, ChinaDepartment of U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Lhasa, Tibet 85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factor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In total, 131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we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Patients with CHB were selected as A group (n=87), and patients with CHB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were selected as B group (n=44).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entecavir. After 12, 24, 48 weeks treatment,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12, 24 weeks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covery rate of ALT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HBV-DN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after 48 weeks treatment, the recovery rate of ALT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HBV-DNA in A group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ose in B group [(83.9% vs.82.7%)], [(68.1% vs. 61.3%)],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s: The fatty liver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act factors on anti-HBV.Key words: CHB; NAFLD; Entecavir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1]。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
及 对 照组 老年 人 年 龄 均≥ 6 0岁 , 意 接 受 测评 , 初 中或 以 上 文 愿 有
化, 表达 及 沟 通 均无 障 碍 。慢 性 乙型 肝 炎 临床 分 型 符 合 2 0 00年 《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 准 ,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炎 诊 断 符 合 病 标 ]非 《 酒精 性 脂 肪 性 肝病 诊 断 标 准 》 非 [ 。排 除 标 准 :1 慢 性 乙型 肝 () 炎 正 在 进 行 干扰 素 治 疗 ; 2 急 、 性 中 度 、 度 和 重 型 乙 型 肝 () 慢 重 炎 、 硬 化和 肝 脏 占位 性 疾 病 ; 3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重 叠 脂 肪 肝 ; 肝 () ( ) 有 其 他 严 重 躯 体 疾 病 ;5 既 往有 精 神 疾 病 及严 重 智 力 障 4患 ()
量 表 手册 ,S S标 准 分 ≥ 5 D 0分 , 步 评 估 诊 断 为 抑 郁 症 , AS 初 S
与慢 乙肝 组 比较 , P< 【 O 】 l .


标准分≥5 0分 , 步 评 估 诊 断 为 焦 虑 症 。 计 算 各 组 抑 郁 症 及 初 焦虑 症 发 生 率 、D S S及 S S总体 标 准 分平 均 数 。 A 三 、 计 学 处 理 统 所 有 数 据 采 用 S S 15软件 进 行 分 析 。 比较 抑 郁症 、 P S1. 焦 虑 症 发 病 率 采 用 Y 检 验 。方 差 分析 比较 各 组 间 积 分 均 数 。
二 、 式 问 卷方 法 定 采 用 抑 郁 自评 量 表 ( DS 和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A ) 评 估 抑 S ) S S
郁 和 焦 虑 症 状 。 评 估 表 均 由 受 试 者 填 写 , 出 独 立 的 自我 评 作 定 , 卷 于 门诊 就 诊 时 进 行 , 间 为 2 ~ 3 i。两 个 量 表 的 答 时 0 0r n a 主要 统 计 指 标 为 总 分 , 含 有 2 均 0项 。 再 根 据 张 明 园 的 评 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 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 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 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 个级别5 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 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休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3]凡具备下列第1 一5 项和第6 或第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

2.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月干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 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 血清转氨酶和Y 一谷氨酞转肤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 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肝_脾CT值、受控衰减参数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慢性乙型肝炎脂肪变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肝_脾CT值、受控衰减参数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慢性乙型肝炎脂肪变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病毒性肝炎·DOI:10.12449/JCH240109肝/脾CT值、受控衰减参数(CAP)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在慢性乙型肝炎脂肪变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鲁景楠1,李岩松2,温雅1,王雄慧1,屈兆宇1,李建龙1,张炜11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陕西延安 7160002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西安 710100通信作者:张炜,****************(ORCID: 0009-0009-2951-1115)摘要:目的 探讨肝/脾CT值(CT L/S)、受控衰减参数(CAP)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脂肪变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肝脏CT、CAP和MRI-PDFF检查的21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MRI-PDFF结果,将213例患者分为单纯CHB组(MRI-PDFF<5%,n= 111)和CHB合并脂肪变性组(MRI-PDFF≥5%,n=102);其中轻度脂肪变性69例,中度至重度脂肪变性33例。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绘制Bland-Altman 图,评价两位医师测量MRI-PDFF的一致性。

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T L/S和MRI-PDFF、CAP和MRI-PDFF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T L/S和CAP对不同程度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两种影像诊断方法的AUC。

结果 MRI-PDFF在CHB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CT L/S和MRI-PDF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00,P<0.001),CAP与MRI-PDFF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92,P<0.001)。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曹丹;陈文静;李艳平;陈延平【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年(卷),期】2018(34)9【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NAFLD也越来越常见,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对CHB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尚未形成明确认识.通过对CHB合并NAFLD相关文献的归纳,综述了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生化学、病毒学、组织学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年龄、男性及代谢紊乱是CHB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CHB合并NAFLD患者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增加.但目前关于NAFLD 对CHB患者病毒复制及清除的影响及其机制、HBV感染对NAFLD发生的影响尚不清楚,这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总页数】4页(P1986-1989)【作者】曹丹;陈文静;李艳平;陈延平【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R575.5【相关文献】1.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J], 胡虎兰2.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的研究进展 [J], 王佳欣; 毛乾国3.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J], 陆慧慧;陈琦琪;孙芳芳;曾湛;张璐;李明慧;谢尧4.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J], 邱洋佳;宫嫚;唐金模;王敏;蔡秀媛;黄丽玲5.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J], 刘伟鸿;李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Conclusion:Entecavir combined with silybin treating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lic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improve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liver inflam­ mation ,alleviate or reverse the condition of fatty liver,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alleviate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entecavir ; silybin ; chronic hepatitis B ;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 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高 发病率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灯。脂肪肝发病率在我国逐 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慢性乙型肝 炎与脂肪肝常合并存在,且两者合并出现时,肝纤维化的发生 率明显增高,也可直接影响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叨o笔
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CHB合并NASH患者, 观察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德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 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CHB合并NASH患者84例,其中男52 例,女32例,年龄18-76岁,病程3-12年。将84例患者随机

程良斌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验案一则

程良斌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验案一则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8), 1958-196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8289程良斌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验案一则李逸雪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6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8日摘要 目的:整理程良斌教授诊治慢性乙型肝炎(HBV)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经验,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通过跟随程教授出诊,整理程教授门诊病例资料,抄方学习,分析出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理念、方法及用药规律,并列举病案佐证。

结果:程良斌教授认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我们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应以扶正肝脾肾功能为主,祛除痰湿、气滞、瘀血等致病因素为辅,为患者制定积极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结论:程良斌教授多年诊治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经验颇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祛邪扶正,辨证论治,程良斌A Case Study of Professor Cheng Liangbin’s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B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Yixue LiFirst Clinical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Jun. 15th , 2023; accepted: Jul. 28th , 2023; published: Aug. 8th , 2023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Cheng Liangbi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李逸雪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HBV) complicat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FLD) and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Through visiting Professor Cheng, sorting out the outpatient case data of Professor Cheng, copying the prescription, analyzing the treatment concept, method and medication rul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listing the medical records for evidence. Results: Professor Cheng Liangbin believed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HBV)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FLD) was mainly defi-ciency and deficiency. We should, on the basi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cus on strengthening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remove phlegm dampness, qi stagnation, blood stasis and other pathogenic factors, and formulate an active and appropriat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lan for patients. Conclusion: Professor Cheng Liangbin has rich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licat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has excellent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promotion.Key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Combined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Dispelling Evil and Supporting Righteousnes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heng Liangbin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 HBV)是两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据调查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1],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我国约有2000万[2],成人CHB中NAFLD患病率约为14%~30%,且有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叠加慢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风险更高,考虑到糖尿病和肥胖症发病率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NAFLD负担将增加。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点与治疗论文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点与治疗论文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点与治疗的探讨【摘要】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的探讨。

方法对12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与讨论。

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等感觉,常与肥胖、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并存;以降血脂、控制血糖与防止诱发肝病恶化因素为主要治疗方法。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通过改善肝功能,增强肝抗氧化能力等治疗,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但随患者病情不同,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

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种病理类型。

近年来,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nafld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1]。

本文针对12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就诊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9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36岁。

1.2 方法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且无特殊药物使用史。

b超检查提示有脂肪肝的典型改变作为选取nash的必备条件,并排除wilson病等先天性代谢性肝病且无特殊药物使用史。

b超条件符合nafld诊断标准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按who亚太地区标准,bmi为18.5-22.9kg/m2为正常体重,bmi ≥23kg/m2为超重,bmi为23-24.9kg/m2为偏胖,bmi≥30kg/m2为重度肥胖。

2 结果2.1 临床特征体检时发现,129例患者中无明显不适和肝病体征者98例,占76%;有症状者31例,占24%,多为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张传朓;韩永春【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3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转阴率为90.5%,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以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在病毒清除效果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8【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恩替卡韦;维生素E;肝功能;临床疗效【作者】张传朓;韩永春【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福建石狮 362700;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福建石狮 3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1]。

其中NAFLD是CHB常见的一种合并症,NAFLD是除酒精和其他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2]。

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发生率较高,肝硬化进程快,因此临床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以免导致病情的恶化。

目前临床治疗CHB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为进一步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CHB合并NAFLD的疗效,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CHB合并NAFLD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3]和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4]:HBsAg阳性6个月以上,符合“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4],肝脏影像学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5];无合并肝硬化或肝癌,同时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以及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病变者。

水飞蓟宾-磷脂脂酰胆碱复合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水飞蓟宾-磷脂脂酰胆碱复合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穿刺血管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穿刺 成功后 , 顺 着穿刺针 , 送 入 库 克 公 司 的泥 鳅 导 丝 , 交换入 5 F导 管 鞘 。接 着 送 入 4 F 的库克公司 的 C o b r a 导管 , 将 导管选择至左侧 子宫动 脉 , 行 子宫动脉造影 ( 造 影剂 的速度 为每 秒 2 mL, 总量 为 6 mL, 使 用 4帧 / s 的速度采集) 。采 用 手 剪 的 明胶 海 绵 颗 粒 , 大 小 约为 1 mmX 1 mm, 将子宫动脉分支栓塞 , 最 后 用 明 胶 海 绵
块 或 者 条 将 子 宫 动 脉 主 干 栓 塞 。栓 塞 满 意 后 , 再 次 行 子 宫
结扎 , 本 手术止 血效果好 , 但 是操作 复杂 , 寻 找 子 宫 动 脉 比 较 困 难 。 对 于 止 血 非 常 困难 的 患 者 , 最 后 只 能 选 用 子 宫 全
切术 , 此方法操 作相对 简单 , 止血效 果确切 , 但 是 切 除 子 宫
评 价 .介 入 放 射 学杂 志 , 2 0 0 8 , 1 7 (Βιβλιοθήκη 1 ) : 5 8 — 6 O .
1 O 例 患者 术 后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下 腹 部 疼 痛 。3例 患 者 出 现 臀部疼痛 , 考 虑 与 明胶 海 绵 颗 粒 反 流 入 臀 上 动 脉 有 关 。 5 例 患 者 出 现发 热 , 最高为 3 9℃, 考 虑 与 明 胶 海 绵 颗 粒 吸 收 有
动脉造影 , 证 实 栓 塞 完 全 。 采 用 成 襻 技 术 将 导 管 选 择 至 右 侧子宫动脉 , 采 用 同 样 方 法 处 理 右 侧 子 宫 动 脉 。栓 塞 完 毕 后, 点片, 撤 出导 管 、 导管 鞘 , 穿刺 处局 部压 迫 1 5 mi n后 行 加压包扎 , 瞩患者穿刺下肢 伸直 、 制动, 2 4 h后 解 除 加 压 包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生活方式干预论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生活方式干预论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生活方式干预【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索此类患者长期合理的生活护理措施。

方法: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护肝及药物调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治疗及常规的健康教育,b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生活处方给予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不健康行为分别进行饮食,运动,睡眠,不良嗜好等方面进行长期指导,分析两组患者alt(ast)平均复常时间及其反复异常的比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等.统计学方法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由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alt(ast)平均复常时间及其反复异常的比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而又无抗乙肝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在积极进行护肝及药物调脂,降压,控制血糖治疗同时针对不同个体的生活习惯及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其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生活方式干预【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82-02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大国,该病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难以评估的负面影响,成为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已引起临床的重视,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既是临床上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个较棘手的问题,本文将就此类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意义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96例患者来源于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符合《2006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标准,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以《2005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

男性76例,女性20例,职业中无农民或从事较重体力劳动者,无饮酒史,吸烟59例,年龄在35±6岁。

正常体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正常体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第一作者简介:卓莉莉,硕士生通信作者:施军平,博士,主任医师。

E-mail:*****************.cn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NASH 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NAFLD 通常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在肝脏中的表现,其主要潜在危险因素为超重和肥胖。

然而有新的证据表明,在体重正常也可以出现NAFLD,NAFLD 已不再只是胖人的“专利”。

尽管正常体重NAFLD 患者似乎具有更健康的代谢特征,但这些患者的死亡风险并不比肥胖患者低,预后甚至更差[2],因此有必要关注这类人群的预后和自然转归。

本文旨在对最新相关文献进行评估,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主要的防治策略。

1体重NAFLD 的界定目前对非肥胖NAFLD 的定义比较混乱,文献中有非肥胖NAFLD、瘦人NAFLD 和正常体重NAFLD 等称谓,尽管称谓不同,但采用的界值都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5kg/m 2,容易造成困惑。

国际上通常以BMI 来衡量人体肥胖程,BMI 通过人体质量和身高两个数值获得相对客观的参数,并用这个参数所处范围衡量身体质量,BMI 反映的是全身的肥胖度,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国际人口的正正常体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卓莉莉综述,施军平审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浙江杭州,310011)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 coholic fatty liuer diseave,NAFLD )通常见于肥胖或超重的患者,但约有20-25%的NAFLD 患者体重正常,在亚洲人群中更为常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_上海脂肪肝治疗医院讲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_上海脂肪肝治疗医院讲诉

病毒性肝炎与脂肪肝
Francesco N,et al.Hepatology2002;36:759
HBV、HCV、HDV感染在导致汇管区炎症的同时, 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其中以HCV感染最为明显。 丙型肝炎脂肪变以基因型3a感染最多见,但伴随的 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及DM与其脂肪变的关系可 能比病毒本身更为重要。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营养和休息, 导致短期内体重增长或肥胖,可导致“ 肝炎后” 脂肪肝。
肝活检的缺点
NAFLD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 创伤性检查,需要一定检查费用; 不用肝活检即可明确90%以上的ALT升高 者的病因; 可能不需肝活检就能明确NAFLD的诊断; 存在抽样误差和标本穿剌偏移现象。
肝活检的指征
通过改善IR和减少腰围后肝功能仍持续 异常者; 存在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 等进展性肝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者; 存在慢性肝病症象或病人强烈要求了解 疾病严重程度时。
HEPATOLOGY 2001;33:1358-1364
Obesity and Its Nurturing Effect on Hepatitis C
HEPATOLOGY, 2003 , 38: 557-559
排除其他NAFL
特发性NAFLD和NASH与代谢综合征和 遗传易感性有关,确诊需排除众多因素
是否存在酒精性肝损害
饮酒史(饮酒量和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表现 肝活检改变 对戒酒及再次饮酒的反应!!!
提示酒精性肝损害的线索
长期过量饮酒史(<210g/wk可排除ALD?) CAGE评分 GGT↑ MCV↑ AST/ALT>2,ASTm ↑(NAFLD多小于1.3) dTF/TF ↑ 13C-异酮已酸呼气试验阳性

20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评估

20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评估

20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评估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包括单纯肝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极少数肝细胞肝癌。

NAFLD诊断和评估近年来有些许进展,肝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无创性诊断和评估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NAFLD的诊断和评估包括肝脂肪变性、炎症(气球样变和小叶内炎症)和纤维化的有无及其程度。

对肝脂肪变性,影像学检查可采用常规超声、受控衰减参数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目前仍缺乏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血清学检测指标用于区分单纯肝脂肪变性、NASH和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诊断NAFLD肝纤维化有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生与机体的代谢异常有关,近年来建议将其命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

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非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极少数肝细胞癌。

NASH是NAFLD的进展形式,组织学上以小叶内炎症、肝细胞气球样变为特征,并伴随肝纤维化进展加快[]。

影响NAFLD进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人种、饮食、乙醇、代谢、肠道菌群和遗传易感性等,对不同因素影响下发生的NAFLD的确切诊断和评估尤为重要。

NAFLD病理学诊断和评估肝脏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目前仍是肝脏疾病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的金标准,然而大量潜在的NASH患者因无法进行肝脏活检而被延误诊治。

活检的有创性、取样偏差、观察者间误差和不能动态进行等不足,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和药物临床评估的需求。

病理学诊断对肝活检的标本和大小有具体要求,应力求用粗针(16G)穿刺,标本长度须在1.0 cm以上(1.5~2.5 c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6个以上汇管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糖尿病人群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越来越多流行病学证据表明NAFLD 是慢性肾脏病( CKD) 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 和CKD 常与肥胖、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等伴存,NAFLD 与CKD 相互影响。

NAFLD 与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因素相关,当出现代谢性疾病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肝细胞肿胀时,可导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晚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风险也显著增加。

NAFLD 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VD 发病率、全因死亡率和生活质量下降风险有关。

一、N AFLD 与CKD 的共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超过1 /3 的NAFLD 患者有肾功能受损,NAFLD 患者的肾功能受损程度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

NAFLD 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损害的表现,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可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损害,也是CKD 发生的危险因素。

与非NAFLD 患者相比,NAFLD 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较低且容易合并蛋白尿,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后,NAFLD 是CKD 的独立危险因素。

NAFLD 与CKD 共同发病机制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等。

高血糖时胰岛素促进新生脂肪合成,胰岛素抵抗可引起游离脂肪酸异位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及脂联素水平下降,进而导致NAFLD 的发生。

动物实验证实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收缩,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脏损伤。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可损伤肾脏足细胞,引起蛋白尿及肾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脂联素与胎球蛋白-A 是NAFLD 的重要影响因素。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

肝脏中的脂联素可避免肝糖原及脂肪异位生成。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分析目的:通过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因、自觉症状调查和辨证分型,探讨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识NAFLD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随机方式抽取NAFLD组530例和对照组416例,对两组病例在影响因素(饮食不节和相关危险因素)、自觉症状、舌象脉象和中医证型分布等的频数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NAFL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NAFLD组的病因除饮食不节之外,与情志失调、或先天禀赋不足或他病迁延,或久病体虚等关系密切。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或肝失疏泄,或肾气亏虚,均可致水谷精微输布运化失常,转化为痰湿。

脾虚痰湿是NAFLD组基本病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证型是水湿内停证和脾虚肝郁证。

结论:中医辨识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现代新病种,采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辨识模式,把相关物理、生化指标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标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脂肪肝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

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两大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也成为愈来愈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笔者以健康体检人群中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基础理论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自觉症状和辨证分型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1-12月在本中心体检的133 829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其职业包括有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普通城镇居民、招工体检的大中专毕业生。

随机方式抽取NAFLD组530例和对照组4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NAFLD组,男436例,女94例,平均年龄(41.00±21.36)岁;对照组男320例,女96例,平均年龄(39.00±22.50)岁。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脂肪沉积 [ t l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 常伴有此病症 , 研究报道在 慢性 乙型病毒肝炎 ( C H B ) 患者 中也经常 发现肝脂肪病 变的症状 , 和 可能和脂质代谢紊乱 、 胰岛素抵抗改变密切相关 1 2 1 。本研究回顾 分析
2 0 1 0年 1 月~ 2 0 1 2年 1月于我院就诊的 7 0例 C HB患者资料 ,讨论 导致 C HB患者 m现脂肪病变的因素和其对患者肝脏的影响等问题 。
【 6 ] 宋镇 , 候蜀芳 高血压社 区管理模 式的探索与研 究[ 1 1 中国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
业, 2 0 1 0 , 1 9 ( 3 ) : 6 8 9 — 6 9 0
【 7 J 万邵兰, 易献 春 社 区卫 生 管 理 在 高 血 压 防 治 中的 经 济 学 评 价 【 I l 中国社区 医
果显 示 4 4例 患 者 出现 不 同 程度 的 脂 肪 变 , 脂肪 变患者的 B MI 超重 、 肥胖 、 糖尿病 、 高尿酸血肿 、 饮 酒脂 肪 变 患 者 的 人 数 均 高 于 无 脂 肪 变 人 数 ,
差异 统计 学显著 , P < O . 0 5 ; CHB 合 并 有 脂 肪 变的 患者 血 S T B、 AS T、 A L T 的 含 量 水 平 明 显 低 于 无 脂 肪 变的 患 者 , P < 0 . 0 5 ,统 计 学 差 异 显 著 ; 而
【 4 J 段德 海 社 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探讨哪 中国社 区医师 : 医学专
学, 2 0 0 9 , 1 ( 2 ) : 1 7 8 — 1 7
编辑/ 李桦
慢性 乙型肝 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李正 龙
( 贵 州 省遵 义县 人 民 医院 . 贵州 遵义 5 6 3 1 0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 0 5 ) 。 两 组 在 身体 质 量 指 数 、 G G T 、 白蛋 白 、 尿素氮、 肌酐、 尿酸 、 血糖 、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载 脂 蛋 白 A、 载脂蛋 白 B水平升高 , 而A S T水平 降低 , 两组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 均 < 0 . 0 5 ) 。两组 问 H B e A 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q i a o ,W A N G G o n g s u i , K A N G K a , e t a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T h e九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fS o h u n d e , F o s h a n , G u a n g d o n g 5 2 8 3 0 0 ,C h i n a )
张志侨, 等. 慢性乙 型肝炎合并非酒 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1 0 6 3
慢 性 乙型 肝 炎合 并 非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的 临 床 特 征 分析
张 志侨 ,王 功 遂 , 康 凯 夫 ,吴 国标 ,王 鹏
( 广 东省佛 山市顺德 区第一人 民医院 a . 感染性疾病科 ; b . 病理科 ,广东 佛 山 5 2 8 3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 H B) 患 者 肝 脏 脂 肪 变 性 的 流 行 现 状 和 临床 特 征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6年 1月 一 2 0 1 4年 1 2月 在 广 东 省 佛 山 市 顺德 区第 一 人 民医 院 感 染 性疾 病 科 住 院治 疗 的 1 5 8 0例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对 其 临 床 及 病 理 学 指 标 进
H B V D N A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脂肪肝组的炎症程度 和纤 维化程度较非脂肪 肝组轻 ,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值 均< 0 . 0 5 ) 。 非脂 肪 肝组 患 者 更 容 易 合 并 肝 组 织 炎 症 ≥3级 和 肝 纤 维 化 ≥3期 , 两组 间差异均有 统计学 意义 ( P值分 别为 0 . 0 0 1 、 0 . 0 1 5 ) 。结论 脂肪肝组患者更容易合并糖脂 代谢 紊乱 , 其肝脏脂肪 变性和 H B e A g之 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 但 可能和 HB V D N A 、 炎 症 分 级 和 纤 维 化 分期 之 间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 关联 , 有 必 要进 一步 研 究 以 明确 其 内在 联 系 。 关键词 : 肝炎 , 乙型 , 慢性 ; 脂肪肝 ; 炎症 ; 纤维化 ;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 R 5 1 2 . 6 2 ; R 5 7 5 .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2 5 6 ( 2 0 1 5 ) 0 7—1 0 6 3— 0 5
Th e c l i ni c l a d a t a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h e pa t i t i s B who we r e h o s pi t a l i z e d a t t h e De pa r t me n t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i s e as e s ,t he Fi r s t P e o p l e s Ho s p i -
行 比较分析。根据是否合 并肝脏脂肪变性分为脂肪 肝组 ( n=2 1 6 ) 和非脂肪 肝组 ( n=1 3 6 4) 。计量 资料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非正 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 用两独 立样 本非 参数 秩和 检验 ( M a n n—Wh i t n e y U) 。计 数资 料 采用 检验 。两 变量 间相 关性 分析 采 用 S p e a r ma n相 关分 析 。 结 果 肝 脏脂 肪 变性 发 病 率 均 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增 加 ( P值 均 < 0 . 0 0 1 】 , 发 病 高 峰 期 均位 于 年 龄 I >4 5岁。 在 年 龄 <3 0岁和 3 0— 4 4岁的患者 中,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脂 肪肝组 和非脂肪 肝组相 比, 脂 肪肝组糖 尿 病、 胆固醇 异常、 甘油三酯异常 、 低 密度脂蛋 白异常 、 尿酸异常和有 饮酒史 的患 者数量 明显升高 , 组问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 义 ( P值 均
A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p r e v l a e n c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h e p a t i c s t e a t o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Me t h o d s
Pr e v a l e n c e a nd c l i n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h e pa t i c s t e a t o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he p a t i t i s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