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距离和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课时 1 课题10.距离和时间课型新授教学具课件主备人任振河执教教师任振河

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能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能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并愿意合作与交流。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重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懂得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京沪高铁线路图

教师谈话:同学们,这是京沪高铁线路图,线路全长1318千

米,和谐号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00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

少时间?

预设1.学生根据前概念,认识距离和时间的基本知识。教师

适时组织学生讨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2.教师播放视频课件:京沪高铁与京沪普通列车视频。

3.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还蕴含着哪些有关运动

的科学知识呢?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京沪高速列车与京沪普通列车运动的快慢呢?距离和时间和运动快慢有关吗?

5.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那距离和时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距离和时间。

教师板书课题:距离和时间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预设 1.学生发现在实地测量运动的物体在距离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不能准确的描述。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1.明确测量意图

教师展示卷尺和秒表,谈话:它们各自能为我们收集哪些有关运动的第一手数据?引导学生明确通过测量就能收集到运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数据,数据是重要的探究证据。

2.课件出示:测量提示

测量提示:

①是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如可在5、10、15、20、25米处插上小旗安排组员掐表,并有组员做好记录。

②是测量的物体尽量沿直线运动。

③是在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

3.分小组实地测一测。

(1)教师谈话: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2)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学生自愿选择测量方式,有的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步行测量。有的学生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进行电动玩具车比赛测量(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

教师提示每类测量都要进行2次,以便比较。

4.绘制统计图表

教师谈话:学生分小组先用统计表简单记录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竖轴表示的是距离,横轴表示所用的时间。

教师发放记录表格。

距离(米) 时间(秒)

距离(米)

时间(秒) 学生根据统计图观察讨论距离和时间关系。 5.观察统计表。

教师谈话: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个统计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汇报:运动的距离越长所用时间就多,运动的时间越多距离就越长。在这幅图上我们发现线的坡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线越直说明越匀速运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测量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学生发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和时间有关,即距离和时间结合才能够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教师谈话:观察统计图表你有什么发现?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学生分析比较图表、讨论并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时间不同行走的距离不同,时间越长走的距离越长。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走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将运动的时间、距离等数据结合起来才能说清楚。

课件出示:

0 2 4 6 8 100

12 5

10 15 20

25

温馨提示

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将运动的

时间、距离等数据结合起来才能说清楚。

4.教师概括:距离和时间结合才能够描述运动的快慢。然后呼应导入新课出示的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本课重点知识。

预设2.学生发现物体是运动的,教师及时跟进指导让学生学会描述物体在什么位置、向哪个方向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

1.教师谈话:我们如何用语言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教师补充举例:小车向前移动,足球在地面滚动,吊扇在空中转动,秋千前后摆动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体会。

4.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三要素。

5.再次让学生对测量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

6.教师概括: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要说出物体在什么位置向哪个方向运动,是快还是慢等。

预设3.学生发现可以根据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再通过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1.课件出示:

我的预测

5秒钟走8米,10秒钟走多远?20秒走多远?

走2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

2.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3.教师谈话:通过研究测量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4.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学生汇报: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

5.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6.教师补充说明科学家对卫星轨道的预测,各地的列车时刻表等都是测量、预测、验证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