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五上第七组“勿忘国耻”专题的开篇课文,课文记载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笔墨之间饱含着浓浓的痛惜、悲愤之情。

本课设计紧扣__的情感基调和语言特色展开,努力体现“着意精神,着力语言”的理念,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第三学段学生语言的感悟品析能力、阅读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根据文本的特点,作者要写的是“毁灭”,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痛惜的感情增加了具体的内容。

而在写“昔日的辉煌”时运用了高度概括的词语和叙述性的语言进行介绍,用多个“有”进行连接,语言简洁、严密,并没有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铺陈描写,这与一般的写景__有很大的区别,正与__作者要抒发的悲愤、痛惜的情感相辅相成。

因此,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着力通过朗读感受、语段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用概括的叙述性语言表达对凸显__情感的效果,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这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读句想象的方法理解“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不可估量、”等词语。

2.通过勾画关键词句,了解组段特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语段比较初步体会用概括的叙述性语言表达对凸显__情感的效果,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借助视频、图片等资源的整合利用,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及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增强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体会用概括的叙述性语言表达对凸显__情感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用概括的叙述性语言表达对凸显__情感的效果。

【教学准备】1.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耻辱,离学生的实际很远。

因此,课始需要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火烧圆明园的情景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为走进课文,体会语言文字奠定了基础。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

《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15篇《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展筹划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收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消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消灭的强烈比照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课时方案: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同学们,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什么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每年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消灭》。

2、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终究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消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走进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反响,正音。

3、理解词语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文,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1)感悟第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指什么?(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2)哪一部分介绍了圆明园的组成?找出后读一读(3)感悟第三自然段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指名读第三段2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反响3感悟重点语句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村乡野。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0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学会课文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⑴把阅读、感悟和想象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中,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能力目标: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⑴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⑴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⑴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⑴在网络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它被毁灭的经过,前后内容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的能力。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可以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必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4篇)

【必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4篇)

【必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4篇)【必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4、课后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难点:句子训练,感悟辉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议、说教学过程一、借助多媒体,激情引入播放关于圆明园昔日的美丽和毁灭的多媒体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它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样子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二、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物,感悟圆明园的辉煌。

读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感悟第二自然段:选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问: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指什么?(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请读出举世闻名的气势。

感悟第三自然段:师:刚才我们感悟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布局,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吗?(请学生说说他看到的哪些是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感悟重点语句。

出示课件1: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___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的山乡村野。

句式训练: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绿孔雀;有()的鹦鹉,也有()的天鹅。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名贵的花木,有(),也有();有(),也有()。

假如你来到圆明园中,你最想去哪观赏风景?说说理由。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猎豹、冠军、俯冲、浩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难点: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1、师出示奔跑中的猎豹的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它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生纷纷举手回答,师: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到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学生哗然。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快多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名生读。

重点指导多音字:冠、喷;整体认读音节:赤、置;“枚”字右边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3、生讨论交流,指导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人、鸵鸟、猎豹、游隼。

第二部分(第5 -9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结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光。

四、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题目。

五、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抄写生词3遍。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准本课词语,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教学准备: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

2.文史不分家。

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以奥运为话题,通过谈话导入本课的学习。

2.板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齐读课题。

3.毁灭意味着什么?再读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篇1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揭题1、师:请大家出自己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正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

注意“毁”的笔顺。

2、师:好,接下去,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请告诉大家!好你这种感觉找对了,请大家齐读课题。

过渡:好!今天我们就和在座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要求: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二、直入中心1、好,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课文哪几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还有吗?2、看看这三句话,你们能读懂什么?举世瞩目,就是全世界人都知道,举的意思就“全”。

地球人都知道。

此时此刻你中有一股怎么样的情感油然而生?(自豪)从最大的这词你体会到什么?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你能体会到什么?作为国人的自豪感,好哪你就带这种感觉读读这三句话。

过渡:同学读得真好,读书就这样不但读其书还要悟其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呀!这样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满无缺的圆明园,光明铺照的园明里到底有什么呢?我们还是进入看看吧!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三四两节看看圆明园里到底有什么?大家边读边划开始。

三、教学三四节1、“有”的教学好来交流一下,圆明园里到底有什么?好,这么多人举手,为了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每人就只说一个或两个。

好请你来说。

安澜园:同学们安澜园,可是一个好地方呀,乾隆六巡江南四次就住在这个安澜园呀你把安澜园写上去吧,沾沾皇气呀!狮子林:它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呀,里面如八阵图一样,变化莫测就连诸葛亮进去也要迷路呀。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通用7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通用7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通用7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齐读“圆明园”。

2、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

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这里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较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6、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

(美得心动。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

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交流网上搜集的资料;理清写作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并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二、介绍、交流网上搜寻的资料。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资料。

三、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字词。

2、默读课文,说一说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把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找出来。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出疑难问题,小组提出来。

四、检查自学情况,个人汇报与小组汇报相结合。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国人感到耻辱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

”也在圆明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的炼铸下成为箴言。

任何一个略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想到这段历史,心情都是不能平静的。

《圆明园的毁灭》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读者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得爱国行为。

课文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

“不可估量”一词分量极重。

“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点出了圆明园的地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自学重点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强盗行经的仇恨。

2、有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简介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历史。

2、欣赏课件:圆明园今天有是什么模样?3、质疑: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1、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2、指名回答。

板书:辉煌、毁灭。

3、质疑:联系课题,你发现什么问题?4、指名回答,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概括。

5、齐读第一段。

过渡: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三、自学辉煌(2~4段)1、小组学习: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

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随机指导: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那么,圆明园的建筑是怎样被毁灭?这些珍贵文物有是怎样沦落他乡呢?让我们睁大双眼,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四、学习毁灭(5段)1、演示课件(火烧圆明园)。

2、谈感受。

3、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满腔愤怒呢?自由读最后一段。

体会哪些句子突出表达了你的愤怒?4、指名读,师生评议。

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五、总结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立。

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

它的毁灭向世人昭示什么?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六、拓展辩论:圆明园是否有必要重建?为什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理念】特级教师贺诚曾经说过:“在语言文字明亮而透彻的深处,映照着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圆明园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⑵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⑶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⑷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⑸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教职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本文整理了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研究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

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与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中国的成就,引出圆明园的毁灭。

介绍圆明园的背景和历史。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都写了些什么?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三、感悟课文一)研究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

圆明园共有一百多个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

虽然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但老师为我们截取了一个视频。

同学们,这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在观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怎样的词能够形容圆明园的美丽呢?实际上,任何一个词都不过分。

因此,圆明园被誉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章末尾的那句话。

除了建筑宏伟,圆明园还有哪些宝物呢?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圆明园收藏了多少青铜礼器、名人书画以及奇珍异宝?数量之多,难以计数。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增强民族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学重点字、词语,积累知识。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的'仇恨。

圆明园的毁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简介圆明园的历史2、交流搜集的资料3、板书课题,读题二、检查预习1、理解生字(出示:瑰、剔、瑶、莱、烬)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人称三仙山。

2、生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做记号的,师检查学生的书3、交流读书感受。

(5、6个生)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三、学习“毁灭”(5段)1、出示课件:圆明园被毁灭的图片2、质疑: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谈感受。

3、指名读。

师生评议。

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四、自学“辉煌”(2——4段)1、小组学习: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

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⑴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让我们睁大双眼,再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五、总结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矗立。

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

它的毁灭向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反思:上完这课想了很多。

1、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关于搜集、交流圆明园的资料这一教学环节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我认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这一件事,事实也是如此。

可惜的是整理资料的方法我忽略了,指导不够。

人教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的人教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与能力: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消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追忆辉煌。

创设强烈的比照,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消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1.恰当引入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激发情感,引发心灵的震撼。

3.设置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4.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的特点,边读边积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北京,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

它就是圆明园。

它曾经有着怎样的光芒历史,又是如何被消灭的?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字词情况。

(出示课件:读准字词和)3.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消灭》,课文的哪局部写的是这个内容?(第五自然段)其他几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1、谈话: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2、导入课题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

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完整课题)齐读二、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引读(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不可估量”并板书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

三、走进圆明园,感受价值的“不可估量”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把你知道的记下来。

2、交流: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宏伟建筑、珍贵文物”出示这三句话。

①理解“举世闻名”。

那个字表示“全”?教师引导:全世界都知道谁?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它就是------圆明园!②圆明园为什么举世闻名?练习说话:因为,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毁灭的经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课文“三基”:
一、抓基础
1、字音:不可估量.(liáng)玲珑剔(tī)透、统统(tóng tǒng)
2、字形:莱—菜、瑶—摇、烬—尽、销—消、剔、珑
3、字义: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宏伟、瑰宝、灰烬、销毁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内容——圆明园的毁灭昔日的辉煌风格各异的建筑: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
山乡村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
收藏珍贵的历史文物:青铜礼器、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毁灭掠、搬、毁、烧化为灰烬
写法:反衬(用大量篇幅写昔日辉煌反衬失去的伤痛,更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二、抓基点
1、切入点:
课前我们就“神七”上天、成功举办世博会、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神八”即将升空等国家大事喜事儿进行了交流,这些事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日益强盛。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骄傲,让世界惊叹。

然而你知道吗,清朝晚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8日,北京的上空烟云笼罩,发生了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

孩子们,知道发生什么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齐读):21、圆明园的毁灭。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重难点:
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昔日的辉煌?
3、生发点:
如果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说点什么?
三、定基调:
赞美、自豪——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无比仇恨——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
教学四步:
一、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读,把句子读通顺。

2、小组交流:你自学的生字词有哪些难读难记的要提醒大家的。

3、全班交流
二、再读理解: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交流(能大致说说课文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即可)
3、师: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
生:指名读——齐读,说说读了后你知道了什么?
师板书:祖国、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及带点词语,从带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交流体会(圆明园的辉煌永远消失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惨重,让人气愤、心痛、惋惜,圆明园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很高)
4、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么评价呢?圆明园辉煌的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接下来我们凭借语言文字,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展开我们的想象,去领略它曾经的辉煌。

生:默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写圆明园景点的词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多读读,展开想象,在小组交流。

5、把学习成果在小组内交流,记录在小黑板上全班交流,师生总结板书:
规模大布局美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昔日的辉煌风格各异的建筑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6、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惊叹)
三、精读感悟
1、师:正是因为圆明园布局精美、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让它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我们为之骄傲、自豪、惊叹,大家想不想美美地读一读?怎样读才能再现出景物的特点?(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来体现)
生:自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这梦幻般的圆明园?走进园内,许多景物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景致,请大家细细观赏。

师:播放PPT,伴随音乐深情描述——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结构精妙,苏州的狮子林委婉多姿。

还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晚霞辉映的雷锋夕照。

园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神仙居住的蓬莱瑶台,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潺潺流动的桃花溪两岸,盛开着千万朵桃花,那粉红色的雾弥漫了整个山野。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一组西洋景观,充满异国情调。

园中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

2、师: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说说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分享。

(圆明园曾经多么辉煌、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博物馆,古代劳动人民真了不起,钦佩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
3、补充介绍:圆明园其它10处景观;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

4、圆明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让我们一起留恋忘返,一起如痴如醉?
5、师:这么美的圆明园,想不想把它积累在你的脑海里?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文字?(多读几遍;抓重点词;展开想象。


生:用喜欢的方式背诵3、4自然段。

师:出示连接语,检查背诵。

四、品读升华
1、师:圆明园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座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却在1860年毁灭了,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是怎样毁灭的?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抓重点词语,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交流(抓“凡是、统统、掠、拿、搬、任意、烧毁”体会侵略者疯狂、贪婪、无耻、强盗、野兽行径)
2、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仇恨之情,并结合实际想象侵略者的无耻行为,带着体会到的情感齐读这段话。

3、出示当年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的话,再次激发学生愤概之情、惋惜之情
4、师: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你想看看这段视频吗?
5、圆明园在大火中化为一片灰烬,用“没有了,也没有了”的句式说话,加深巩固。

6、探究:课文题目是毁灭,可为什么用洋洋洒洒的三个自然段描述昔日的辉煌?(了解反衬的写法,曾经的辉煌更能感受毁灭的伤痛,更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
7、拓展:刚才大家从文字、图片、录像中看到了侵略者的罪行,大家没有看到的是在大火中还有300多人还未来得及跑点便被活活烧死。

当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时,清政府官员居然夹道跪迎,简直是懦弱至极,有损民族尊严,让我们咬牙切齿。

同学们,如果现在你就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点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卑鄙无耻;不要忘记耻辱;立志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强大……)8、师:同学们,这把火烧掉了美丽的圆明园,同时也烧醒了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图强的决心,烧出了祖国要发展要强大的力量,让我们每个中国人不要忘记历史,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面对圆明园孤零零的石柱,面对荒芜的杂草,请同学们喊出你的心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喊出你的信念——“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全体少先队员起立,让我们手抚红领巾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师:老师听出了同学们的勇气和力量,学完课文,相信你心里还有很多感受,课后把它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祖国、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规模大布局美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昔日的辉煌风格各异的建筑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毁灭——掠、搬、毁、烧化为灰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