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教案(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下册《美苏争霸》课件大纲人教版
![高二历史下册《美苏争霸》课件大纲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215e4976c66137ef06191d.png)
美国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推行 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1.背景: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对苏政策由战略防 御转入战略进攻;苏联70年代已在战略核武器的 数量方面赶上美国。 2.主要目的:通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 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消除苏联的核威胁;并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 展。
勃列日涅夫 与美国争夺世界霸 事上一些方面超过
主地位
美国。
80年代
综合国力仍落后于
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美国;国民经济军 戈尔巴乔夫 由对外扩张转向全 事化加剧了苏联的
面收缩
经济困难,国内各
种社会矛盾激化。
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
1、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 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 百分点。 2、军事方面:50年代初期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 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只维持 140万人左 右的规模。 3、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核垄断 的地位。
美国在第二阶段中的调整政策的原因?
第一,美国国内经济增长趋于缓慢; 第二,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第三,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动 摇,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局 面开始形成; 第四,面临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压力。 第五,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 霸世界的根基。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的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计划”, 而真正要防御的目标就是对美国进行袭击的洲际导弹。 其基本设想分两部分:一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就是在宇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二是“反卫星计 划”,就是研制和部署反卫星武器系统,以摧毁对方的 卫星。
二战后初 期至50年 代初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3 教学设计 《美苏争霸》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3 教学设计 《美苏争霸》](https://img.taocdn.com/s3/m/6974f82552d380eb62946d53.png)
《美苏争霸》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美苏争霸战略;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战略调整【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美苏争霸是冷战的表现之一。
【教学重点】60-70年代争霸事件【教学难点】各时期争霸特点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二、从对峙走向缓和【讲授新课】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1.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1)戴维营会议①目的:苏联为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②成果: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形成了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
此后,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1.原因(1)美国入侵越南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
2.表现(1)尼克松调整政策①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联协调关系(2)苏联的“缓和”战略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20ee4050876323112125a.png)
《美苏争霸》教案《美苏争霸》教案课题美苏争霸说课人王晓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感悟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训练目的提问导入教学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小结反馈练习作业出示图片“手掌和拳头”设问:(3分钟)1、你能想到什么?2、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一、1、原因:赫鲁晓夫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
2、条件:苏联经济恢复、发展3、形成时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2分钟)二、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20分钟)1、三个阶段的基本史实(1)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①对奥和约签订、②苏承认联邦德国、③赫访美、④柏林墙的修筑、⑤古巴导弹危机(2)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⑥苏联在亚非扩张,⑦占领阿富汗、⑧美国从越南撤军、⑨中美关系正常化。
(3)80年代⑩美国以小规模战争排挤苏联、⑾里根“星球大战”计划、⑿苏联裁减军备、⒀从阿富汗撤军、⒁同中国改善关系、⒂退出东欧。
2、三个阶段的争霸态势第一阶段:缓和与紧张并存,优势在美;第二阶段:苏攻美守,优势在苏;第三阶段:美夺回优势、苏全面收缩特点:互为攻守,各有得失。
3、攻守之势转变的原因:经济实力的变化三、美苏争霸的影响和启示(5分钟)1、给本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动荡不安;3、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争霸》优秀教案
![《美苏争霸》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2b273080eb6294dc886c19.png)
《美苏争霸》教学反思历史课《美苏争霸》在指导教师和全校文综老师的点评下,写出教学反思一篇,与大家共享。
一、成功之处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环节合理,紧凑,从学生自主预习到老师讲授,学生讨论,展示,课后练习,每个环节都很合理,全面,学生易于接受;教学语言使用恰当,易于引导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苏之间针锋相对的气氛和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知道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基本史实,而且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完成情感价值观上的升华。
二、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流程太快,学生缺乏反应时间,对于这一问题,我会在以后把更多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使之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教师讲的太多,学生活动少,我以后会在课上尽量安排学生活动,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上课时缺乏必要的过度语句,使课堂显得有点生硬,在教学设计上会安排过渡性语句,在课堂时间上验收自已的成果;还有就是语调太过于平缓,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后在课上会更加注意自已的语调,做到起伏合理,更好的安排自已的课堂;还有就是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以至于最后的知识点讲的太简单,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没有更好的深入,以后上课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三、教学机智与学生创新在教学机智上,我认为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活动太少,我占有课堂时间太长,应该更好的做到“生本”,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在学生创新方面,我认为本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课堂展示,结合一些课外资料,能站在讲台讲一些内容,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展示时间短,且效果不佳。
这与学生缺乏相关的训练有关,最主要的是我缺乏相关的知道。
四、再写教案我认为我的课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动会更好。
在教案设计上,我会在每个内容之间加上一些过度性语句,使课堂显得生动,在内容设计上要减少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做到“少讲精练”;在课堂实行上我会注意时间安排,增加语调上的起伏变化。
【精品】高中历史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四节美苏争霸(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
![【精品】高中历史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四节美苏争霸(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f31dea2b160b4e777fcf51.png)
第四节美苏争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争霸。
2.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主要特点及美苏外交的基本战略。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和有关史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答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产生变化规律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和两国经济、政治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紧密联系的。
2.通过讲述美苏争霸的形成使学生明确: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所谓的“冷战”格局,被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美苏争霸格局所取代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通过对美苏争霸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世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教育。
4.通过美苏两国争霸过程中两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教学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教学难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调整的原因。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师:二战后,美苏两国的实力空前加强,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https://img.taocdn.com/s3/m/8ee4251452ea551811a68711.png)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一、美苏争锋【内容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考试说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①雅尔塔体制;②“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考点解读】1、雅尔塔体制:(1)原因:①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美苏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②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根本原因);④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2)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舆论准备:“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提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这篇咨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影响: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3、马歇尔计划:①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②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①北约:为了加强集体军事防御,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华约:为了对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19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高二历史教案-第四节美苏争霸 最新
![高二历史教案-第四节美苏争霸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2a7f71c02020740be1e9ba6.png)
第四节美苏争霸一、学习目标1.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对奥和约;赫鲁晓夫访美;"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2. .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苏联出兵阿富汗;尼克松调整美国对外战略;3. 80年代的美苏争霸;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戈尔巴乔夫裁减军备。
二、自学导引㈠、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___的对外政策,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的逐渐形成。
㈡、美苏争霸的概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1)特征:既有___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
(2)突出事例①缓和方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主动同西方国家合作,结束了四大国对___的占领状态;苏联承认___政府;___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
②紧张方面:1961年____的修筑和1962年的____。
2.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1)特征: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2)苏联处于攻势的原因及表现①原因:苏联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____,且使___的数量多于美国,其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战略。
②表现:苏联在____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___实行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
(3)美国转攻为守的原因及表现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于___战争的泥潭;美国总统尼克松将美国的对外战略由___转为____。
②表现:在亚洲,___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南方撤走侵越美军;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1年,____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20世纪80年代。
(1)特征:美国对苏重新采取___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___。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https://img.taocdn.com/s3/m/c31c0b76cc22bcd127ff0cea.png)
4-3 美苏争霸导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利用约15分钟通读课本,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内容,将预习中的疑问填写在我的疑问处。
学科小组长负责检查初改,并于当天晚上收齐上交给科任老师。
2.课上:5分钟组内检查基础知识记忆,10分钟小组积极合作、讨论交流,10分钟展示小组成果,15分钟组际交流点评,5分钟小结分层达成目标状况及完成当堂练习。
3.课后:整理导学案,练习限时完成,当天收交。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赫鲁晓夫、肯尼迪对外战略、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事件、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的战略扩张。
理解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更具隐蔽性和蛊惑性。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世界舞台上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国政治家们应该怎样面对国家利益和人类命运的选择。
【课前预习】阅读第一目、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写出1.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2.戴维营会谈、古巴导弹事件体现了美苏双方是一种怎样的关系?3.“柏林墙”的修建,说明了什么?阅读第二目,在课本上标注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有哪些?“和平演变”的特点是什么?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合作探究一: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态势分别是什么?合作探究二:试从经济、军事两方面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的原因。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
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
那时美国实际上生产全世界全部产品的50%以上。
这只是25年以前的事。
现在,25年已经过去了,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局势以及今后5年或者10年可能出现的局势。
我不想把自己限制在5年或者10年的范围,我只是说,在今后10年,我们将看到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比过去25年发生的变化更大,而在这方面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一,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第二,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要注意的是,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盟国,但是它们在全世界争夺经济领导地位方面同我们进行着竞争,而且竞争得很厉害。
《美苏争霸》教案实用3篇
![《美苏争霸》教案实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48b3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c.png)
《美苏争霸》教案实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美苏争霸》教案实用3篇《美苏争霸》教案篇1一、美苏争霸格局形成(1)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
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一等奖课件)
![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dffed35022aaea998f0f7b.png)
五 星 上 将 , 美 陆 军 参 谋 长 乔 治 马 歇 尔
1947年6月5日,美 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 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 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 会,提出美国帮助欧 洲复兴的建议,即 “马歇尔计划”。
——
(1)美国是慈善家吗?
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是 用经济援助手段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 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美国白宫
控制操纵联合国
所恃何长图争锋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 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 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 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 成功。
苏联克里姆林宫
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
(3)有哪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决定着战后的美苏必 然走向对峙?
2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形成的以 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勾画出战后世 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问题: 为什么这个国际关系体系以美苏为主导?一个 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
所恃何长图争锋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 全面冷战: (1)欧洲: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德 德意 意 苏 志民 志 占 主共 联 区 和国 邦 共 和 国美英法 占区
德国一分为二
柏林分区占领
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 塔、136个碉堡、270 个警犬桩。此外,还有 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 铁栅栏119.5公里。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美苏冷战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美苏冷战](https://img.taocdn.com/s3/m/3050524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6.png)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
美苏冷战(1947-1991.12.25)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三、本课重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专题回顾;讲授新课。
4.3【教学设计】《美苏争霸》(人教)
![4.3【教学设计】《美苏争霸》(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65d8047ce518964bcf847c6e.png)
《美苏争霸》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美苏争霸战略;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战略调整【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美苏争霸是冷战的表现之一。
【教学重点】60-70年代争霸事件【教学难点】各时期争霸特点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二、从对峙走向缓和【讲授新课】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1.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1)戴维营会议①目的:苏联为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②成果: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形成了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
此后,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1.原因。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高二历史《43美苏争霸》教案
![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高二历史《43美苏争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f420a0b4e767f5acfce3a.png)
2、苏联的对外扩张是霸权主义表现,大大影响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现象。
3、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霸权主义政策对和平的威胁和破坏,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进行谈话法导入: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961年9月10日苏联《真理报》)生1:体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生2:苏联想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图。
……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怎样看待苏美两国的世界地位?生: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师:他对苏美两国关系有什么样的展望?生:希望苏美联合。
师:赫鲁晓夫认为苏美两国对世界局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生:两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样世界局势就会安定。
师:在赫鲁晓夫看来,只要苏美两国不兵戎相见,那么世界将不会有战争。
那么,他又如何看待发动战争的人呢?生:他认为这些人是自不量力的,是疯子。
优品课件之美苏争霸精品教案
![优品课件之美苏争霸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d668ff524ccbff121846a.png)
美苏争霸精品教案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4-3 美苏争霸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美苏争霸的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50~60年代美苏的争霸战略;赫鲁晓夫访美;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苏联战略武器的迅速发展;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的扩张;美苏限制和裁减核武器协议;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会议;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2、理解: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地位和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为苏攻美守。
3、运用:美苏争霸既有尖锐对抗又有相对缓和,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争霸态势,探究美苏在争霸中角色不同的原因,尤其是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守苏攻的原因,从中探究出美苏与中国的关系演变。
2、情景再现:教师收集一些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中认识到核讹诈和核威胁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争霸中矛盾最为尖锐激化的事件,曾将世界拖到核战边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2、苏联的对外扩张是霸权主义表现,大大影响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现象。
3、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霸权主义政策对和平的威胁和破坏,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美苏争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4709e2ee06eff9aff80753.png)
《美苏争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理解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特征及表现;熟悉50年代至80年代美苏对华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从整体把握美苏双方在争霸的三个阶段的基本态势,逐步掌握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
(2)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的文字,图表资料,提高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态度、价值观方面:(1)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
(2)通美苏争霸过,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设计课堂思考题、讨论题等。
学生:浏览与美苏争霸史实有关的人物传记、历史专著、评论文章或者阅读课文。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一、美苏争霸格局形成1、原因(1)、赫鲁晓夫逐步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提出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主要原因)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曾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
他也曾对英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麽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材料二: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军事方面:5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说课稿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85959089eb172dec63b702.png)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说课稿Lecture notes on history of high school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说课稿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作为高中的历史老师,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说课稿的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美苏争霸》,以下我就将来从说教材、教学目标等环节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美苏争霸》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国际格局的形成。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与价值观首先在合作探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其次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在历史上落后的国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另外对待今日的美国,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它的霸权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它政治谋略的合理部分,这是一个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机感的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理智的分析。
本节难度大:内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观点多,理论敏感点多。
3、教学重点: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中苏联的战略意图与美国在第二阶段中的政策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美苏争霸的后果的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史观方面:(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美苏争霸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对学生进行反霸斗争的教育。
(3)通过三个阶段中美苏与中国关系的变化分析,让学生认识:一个国家内政外交与整个国际格局有互动作用。
▲教学设想:《美苏争霸》一课内容多,教材很明显的特点是三个阶段明显,史料多。
所以教学本课很容易平铺直叙,而且容易忽视本课中一个要点,就是小字部分中中国与苏、美的关系。
因此课前我作了设计。
重点分析第一阶段,作示范教学,后二阶段由学生自学,可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其二、注重课本史料及课外史料的有效利用,这也是使本课忌平铺直叙而富跳跃性的一种方法,也可培养学生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其三,对于中国在美苏争霸格局中的地位问题,我在板书中作正面阐述(见后板书)并补充史实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与整个国际格局的互动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及其原因是重点。
50至80年代的世界,是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时期。
这一阶段,在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提出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已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本节的核心就是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整体性强,环环相扣,不可割裂,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内容,有助于对50至80年代的世界形成正确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分析: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是难点。
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美苏,从欧洲冷战对峙进而演变为全球冷战争霸。
所以,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争霸的政治格局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学生对美苏双方战略调整的原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既明争暗斗又妥协缓和的基本态势的实质不易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利用材料,积极思维,共同分析,解决难点问题▲课型:讲授课▲教学过程导入----(问题)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忆并回答)(教师小结)二战后英法等西欧国家实力普遍削弱,而美苏两国实力加强,国际关系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于是出现了美苏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这说明,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随美苏两国实力的变化,双方从欧洲的冷战对峙发展到了全球的冷战争霸。
一、争霸格局的成因1、苏联提出新的战略(问题1)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不同?(问题2)赫鲁晓夫敢于提出新战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小结:斯大林时期面对美国的霸权政策采取对抗形式,而赫鲁晓夫想通过合作的形式实现与美国的争霸(问题2)赫鲁晓夫敢于提出新战略的原因是什么?小结: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民族运动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苏联从新的实力出发,提出了新的战略。
2、美国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但是争霸格局的形成是双方面的,看美国这时处于怎样的境地。
总结:双方实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而其中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美苏争霸从50年代到8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每阶段美苏有不同的态势,不同的外交战略。
请说出每阶段时间并找出最能表现双方态势的一句话。
1、第一阶段(师生共同分析)(1)时间: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2)双方基本态势:既有缓和又有紧张(3)表现缓和方面:第一个事例是签定对奥地利和约。
二战后奥地利的命运与德国如出一辙,被四大国占领。
而这时苏联主动与西方合作,签定条约,结束占领,使奥地利永久中立。
西方把苏联的举动看成是和解信号,认为苏联新领导人作出了实质性让步由此,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解冻,苏联在西方的形象开始上升。
第二个事例是苏联承认联邦德国(回顾分裂历史)。
承认联邦德国是对现实的无奈,但苏联为此获的巨大利益。
一是又改善了苏联在西方国家的形象,二是建交后获得了联邦德国资金技术方面支援,三是使西方难以回避民主德国这样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
第三个事例是赫鲁晓夫访美。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位领导人访美,这次会谈没有实际成果,被认为是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两人在戴维营度了一次蜜月。
但这本身给世界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
紧张方面:一是柏林墙事件(电脑多媒体点出柏林墙历史图片)。
1948年柏林危机后分成东西柏林,东西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德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西方把西柏林作为展示资本主义优越性的“橱窗”,使东德人逃亡西柏林。
苏联认为有损于社会主义形象,一夜之间修筑了横贯南北长150多公里的柏林墙。
(问:美国为何不动武?双方争霸的重点利益在欧洲.)二是古巴导弹危机.(结合课本漫画讲解)问:苏联为什么在古巴设置导弹?为什么能够设置?苏联为什么又在美国的威胁下乖乖运走了导弹?(小结:)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小结)出现缓和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的缩小,出现紧张是因为在争霸中双方存在利益冲突。
第一阶段特征以缓和为主。
(4)原因设计问题:这一阶段赫鲁晓夫为何主动与西方合作来实现争霸的目的,而不采取其它诸如武力方法?(引导学生从双方实力比较分析)(学生回答)小结:美苏势力差距仅管缩小,但优势还在美国方面。
所以苏联采取合作形式与美国争霸。
(5)与中国关系苏联:恶化(注意课本小字部分,讲解恶化原因及事例)美国:遏制(课本没有阐述,但为使教学完整,让学生回顾二战后美国的政策)(分析本阶段后小结,引导学生自学第二、第三阶段)同样按以上五个方面分析下二个阶段,原因分析注意双方实力对比。
充分利用课本信息,包括以前所学内容,从小字部分美苏与中国关系中看中国的地位变化。
2、第二阶段(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后由学生自己分析)(1)时间: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2)双方态势:苏进攻美防守(3)表现苏联在欧洲采取缓和战略,而在亚洲以武力进攻。
(问题:为何不同?双方战略重点利益在欧洲)讲解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电脑多媒体点出该事件图片),补充中苏珍宝岛事件(出示多媒体图片)为讲解这一阶段中苏关系做铺垫。
美国一是从越南撤军,(电脑多媒体出示美国国家越战纪念墙图片,说明越战对美国的影响)二是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电脑多媒体点出尼克松访华历史图片,并结合课本图片,注意讲解尼克松下飞机后带着小跑到周恩来面前首先伸出手这一细节)(4)原因(电脑多媒体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设问)①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任”?(引导学生从双方实力对比去考虑)(电脑多媒体出示材料与学生一起逐步分析美苏双方实力)经济上,(见课本)苏联工业建设方面的数据表明美苏实力差距又在缩小,(注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作用,也为苏联的失败埋下祸根)美国这时期经济发展缓慢(问:回顾以前有关知识,这一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处于“滞胀”时期),加上越战这个泥潭,不得不收缩。
(5)与中国关系(结合以上内容,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苏联:威胁中国美国:正常化(适当讲解建交简史,72年关系正常化,78年发表联合公报,79年建交)3、第三个阶段(学生自学后回答)(1)时间:80年代(2)双方态势:美对苏强硬,苏联全面收缩(3)表现美国在争夺第三世界上打小规模战争与苏联竞争,因此很多别国内政问题因美苏双方的介入而国际化,难以解决,如阿富汗问题,一打就是9年。
在核战略方面美苏在质量上竞争,如“星球大战计划”,但美国此举意在拖垮苏联。
苏联先是裁军,从阿富汗撤军,退出了其最传统的东欧地区.(4)原因问:经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苏争霸,军备竞争。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经济、军事,还有其他方面,看美国凭借什么胜过苏联。
(电脑(5)与中国关系(教材没有此内容,作适当补充)苏联此后不断访华,中苏()中俄关系到今天一直保持良好;美国在争霸中取胜,以前通过中国抗衡苏联,现在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关键有一个台湾情节在其中。
三、总结1、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双方表现不同态势原因关键在于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
而取决于国际关系是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2、中国国际地位总体上升。
在可见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关系之间有互动联系。
▲板书设计美苏争霸一、争霸格局成因1、苏联提出新战略2、美国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二、三个阶段时间 50中-60初 60中-70末 80年代双方态势缓和/紧张攻/转攻为守强硬/全面收缩苏对奥和约承认西德缓和扩张裁军撤军退出东欧表现赫鲁晓夫访美美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撤军争夺第三世界核竞争原因优势在美经济军事经济科技与中国关系恶化/遏制威胁/正常正常/时好时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