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6课 冷战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6课 冷战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6课 冷战 优质教案

第16课冷战影响?答案:①1949年;北约。

②1955年;华约。

③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结束语:美苏冷战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美苏争霸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强势地位,而苏联则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

板书设计冷战当堂达标1.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C)A.“铁幕演说”发表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C.杜鲁门主义出台D.北约建立2.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成立当堂达标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下面关于冷战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②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冷战政策的推行,美苏争霸,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两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A.美苏两极对峙B.殖民体系瓦解C.欧洲国家联合D.世界格局多极化教材图片分析1.杜鲁门:1945年4月接任美国总统。

1947年3月,他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这是二战的产物,在美国主导下,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并于1949年9月,在这一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苏联在其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16课冷战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16课冷战教案

冷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冷战”政策背景,知道“冷战”政策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使学生感知“二战”后美苏双方实力的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会总结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因素, 使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及局部战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冷战”的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那么,什么叫冷战?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战后美苏两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格局的演变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冷战的发生1.背景: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2.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3.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也称欧洲复兴计划。

其直接目的是复兴欧洲经济,真实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以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二)德国的分裂1.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进行分区占领,苏联与美、英、法分歧不断加大。

2.柏林危机:1948年2月3.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①联邦德国(西德):1949年9月(美、英、法)②民主德国(东德):1949年10月(苏联)(三)北约与华约对峙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在华盛顿成立,北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已初步完成。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合作探究: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1、知道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把握冷战的定义、背景(原因),美苏之间相继产生的竞争局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3、指导分析冷战的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及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冷战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复习旧知:检查作业,复习上节内容并小结。

请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哪些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何时及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战场。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导入本课:提问有谁知道丘吉尔“铁幕演说”,请来给大家说讲讲?欣赏视频,然后小结。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和平砥柱》,被称为“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请看第16课。

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情况。

请按课文填写完整《历史学法大视野》上预习部分的空格。

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冷战政策?它有何表现?【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其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了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进而认识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冷战的表现和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著名香港乐队Beyond创作并演唱了《AMANI》这首歌,抒发了对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了人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

歌名“AMANI”源于非洲语,是“和平”的意思。

歌词中,“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是“我们爱你”的意思,“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

在当今社会,世界依旧存在不和谐音符的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了解那段既缓和又紧张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一)冷战的发生1.材料展示: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教师讲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得紧张。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暗示社会主义带来的威胁,而斯大林的指责也预示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的到来。

这则材料向我们证实了美苏盟友关系开始破裂,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启了美苏“冷战”的时代。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冷战的相关知识。

师生归纳: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目的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2.教师提问:归纳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6课 冷战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6课 冷战 优质教案

第16课冷战影响?答案:①1949年;北约。

②1955年;华约。

③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结束语:美苏冷战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美苏争霸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强势地位,而苏联则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

板书设计冷战当堂达标1.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C)A.“铁幕演说”发表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C.杜鲁门主义出台D.北约建立2.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成立当堂达标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下面关于冷战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②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冷战政策的推行,美苏争霸,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两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A.美苏两极对峙B.殖民体系瓦解C.欧洲国家联合D.世界格局多极化教材图片分析1.杜鲁门:1945年4月接任美国总统。

1947年3月,他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这是二战的产物,在美国主导下,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并于1949年9月,在这一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苏联在其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教案)

第16课冷战教案
11.讲述德国的分裂,回答两个问题。

12.展示图片,介绍柏林危机
13.介绍德国的具体分裂情形。

14.展示图片,介绍柏林墙。

15.介绍北约。

16.介绍华约。

17.展示地图,介绍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的影响。

18.展示表格,归纳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学生回答讲述柏林位于
东德境内。

霸权主义依旧
影响世界和平。

课堂小结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
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

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
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

两国
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

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
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板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冷战 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冷战 教案

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含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两极格局的形成等历史史实。

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性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1.结合课件呈现的相关材料,教师讲解“冷战”的背景:二次大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

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国家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冷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还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

美国被苏联视为潜在的防御对象。

美苏国家战略的培养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帮助学生理解“冷战”的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教师提问: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让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作答。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本节课通过介绍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政治格局,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政策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2.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理解冷战政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课件: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3.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冷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4.讨论话题: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音乐、视频等资料,营造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是该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涉及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耳闻,但具体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入手,逐步深入理解冷战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掌握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资料:冷战相关的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述冷战政策的背景,呈现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对抗,以及这种对抗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冷战的背景、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以及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听说过一些基本概念,但对于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冷战的整体框架,使他们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掌握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2.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料;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冷战?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如何?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材,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发展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冷战时期世界历史的紧张局势和人类面临的挑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时期,他们可能略有所闻,但对其内涵、表现和影响的理解尚不深入。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冷战政策的实质,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含义及其表现。

2.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战政策及其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历史人物、事件的相关背景资料。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教案_21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教案_21

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一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苏联同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本课知识点较多且琐细,教师从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是铜陵市第五中学九年级。

九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深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授课中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积极引导、关注、点拨,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2.过程与方法引导识读《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德国分裂相关知识。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活动,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归纳概能力并加深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5.16冷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5.16冷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苏联同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教学目标历史解释:了解“冷战”的含义和背景原因。

史料实证:通过材料阅读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的内容及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内容。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借助历史地图在时空维度下了解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等史事,把握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过程。

家国情怀:认识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会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美苏曾经是并肩作战、反对法西斯国家的盟友,二战结束后,双方的关系还会像战时那么亲密吗?(二)讲授新课1.冷战的发生(1)教师活动通过材料阅读,分析冷战发生的背景和表现。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第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

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美国帮助自由和独立的民族去维护他们的自由……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节选自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课通过介绍冷战政策的起源、美国与苏联的对抗,以及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局势,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时期的具体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可能掌握得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起源。

2.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及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冷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问题。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3.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问题引导。

4.板书设计:突出冷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冷战?冷战是如何起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起源,引导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冷战》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目标2:知道冷战发生的背景、表现、美苏对峙的形成标志及影响。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介绍“冷战”的背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

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了解冷战的背景,归纳冷战发生的背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美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十分强烈。

并且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列举冷战的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政治: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说出针对“北约”的成立,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合作探究】4.分析思考美苏对峙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说出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师讲解:美苏对抗表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漫画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坐在核弹上比赛扳手劲,赫鲁晓夫大汗淋漓。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使学生了解冷战对国际、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理解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冷战政策的发展历程。

此外,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苏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冷战政策的深入内涵、影响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把握冷战的时间、背景、表现、影响等关键信息,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理解冷战对国际、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树立和平、发展的世界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难点: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战政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名言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分析其影响。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阐述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6课 冷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6课 冷战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

……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欧洲复兴计划__”,即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5.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__西德__”。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民主德国__”或“东德”。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教材通过介绍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课题,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基本概念,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冷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

2.冷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冷战时期的具体案例,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历史地图和图片。

4.冷战时期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图,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结束后世界的基本情况,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的背景,包括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意识形态分歧等。

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的出台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分析冷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教师选取若干学生进行分享,并对他们的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冷战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教案设计

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冷战的发生及表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教学难点:冷战政策的表现。

【新课导入】投影史实,引出问题。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

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刚刚开始的战争”。

【讲授新课】一、冷战的发生学生阅读教材P74第一段文字,明确冷战的概念。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政区图》,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直接采取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密苏里州发表了反苏反共的演说,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

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冷战措施。

1947年3月,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教师投影展示杜鲁门的图片及其言论:杜鲁门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杜鲁门的一次演讲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教师过渡: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实施马歇尔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冷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了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进而认识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冷战的表现和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著名香港乐队Beyond创作并演唱了《AMANI》这首歌,抒发了对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了人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

歌名“AMANI”源于非洲语,是“和平”的意思。

歌词中,“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是“我们爱你”的意思,“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

在当今社会,世界依旧存在不和谐音符的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了解那段既缓和又紧张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一)冷战的发生
1.材料展示: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
同苏联进行战争”。

教师讲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得紧张。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暗示社会主义带来的威胁,而斯大林的指责也预示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的到来。

这则材料向我们证实了美苏盟友关系开始破裂,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启了美苏“冷战”的时代。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冷战的相关知识。

师生归纳:
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目的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的双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的手
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

冷战的实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冷战的影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2.教师提问:归纳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学生回答: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军事上,北约组织的成立。

3.教师提问:美国“马歇尔计划”推行后,有位欧洲领导人说,“我们每接受美国的一次援助,
我们的独立性就会丧失一分”。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学生回答: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防止革命的爆发,控制西欧。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冷战的内涵,但冷战的焦点又是什么呢?
(二)德国的分裂
1.教师讲解: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
林。

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进而爆发柏林危机。

那么,什么是柏林危机?
学生回答: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

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

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柏林危机”爆发。

后来双方都实行有限封锁。

11个月后,美、苏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教师总结: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或“西德”。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第76页,分析归纳北约形成的背景、过程。

学生回答:(1)背景: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2)过程:①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
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②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因此,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

2.材料展示:
教师引导:从美苏冷战开始到美苏争霸再到苏联解体,美苏争霸共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展示:
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优势
3.教师讲解: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升级,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抗局势形成。

两极格局之下,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但是随着美苏在军事、经济领域的斗争升级,地区冲突不断,给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

材料展示: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教师提问:这段话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学生回答:赫鲁晓夫想要和美国共同称霸世界。

4.教师提问:在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谁?美国为什么会占优势?
学生回答:赫鲁晓夫、肯尼迪。

美国综合国力占优势。

5.教师补充:从古巴导弹危机漫画中,不难看出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争霸中占据优势。

此后,苏联增加军事投入,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那么美苏争霸于何时进入高潮阶段?
学生回答:20世纪70年代。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
6.教师提问:阅读材料,找出具体事件。

学生回答:苏军出兵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军,中美建交。

教师引导:这一阶段由于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尼克松执政后进行战略收缩;而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军事实力增强,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进入高潮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苏实现有限的缓和
7.教师提问: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社会危机,美国也被长期的扩充军备拖累,双方关系趋向缓和。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综合国力。

教师归纳:很正确。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之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美苏冷战、争霸随着红色苏联的解体而落下帷幕,但留给世人更多的是深刻的历史印记。

而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两国实力的较量。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三、课堂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这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也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板书设计◇
冷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