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责任与责任型政府
政府的责任和责任政府_李景鹏

[收稿日期]2003-07-30 [作者简介]李景鹏(1932-),男,辽宁辽阳人,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研究.政府的责任和责任政府李景鹏(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1)[摘 要]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平等制约和平等服从宪法和法律的理念是明确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
在责任政府的建设问题上,要特别注重借助政府外部的制度性力量即执政党和人民代表大会来制约政府。
同时也要关注来自公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自下而上的力量对政府的制约。
[关键词]责任政府;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3)05-0016-04 今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对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府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着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这里仅就它对政府的挑战提出几点看法。
非典对政府的挑战也反映在许多方面,包括对政府公信度的挑战,对政府透明度的挑战,对政府能力和效率的挑战,对政府与群众关系的挑战,等等。
但我以为,最关键的是对政府责任心的挑战。
党中央和国务院正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应对SA RS 危机的,从而使整个形势很快便转危为安。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相关领导者却没有尽到政府对人民应尽的责任。
他们虽然理所当然地被追究了责任,但却留下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让我们思考,那就是政府对人民究竟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这既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又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
说它好回答是因为从宏观上说问题十分简单明了,即政府的责任就是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增进人民的福利。
说它不好回答,一是因为对人民的权利和福利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上可能会产生分歧。
例如,有人可能认为,有些事情不让老百姓知道(侵犯人民的知情权),是为了避免人们在没有承受力的情况下产生思想混乱,有利于社会稳定,因而也有利于人民其他权利的实现并有利于增进人民的福利。
因此,各种各样针对人民群众的“保密制度”便层出不穷,使政务公开变成一句空话。
论责任政府及政府责任体系

论责任政府及政府责任体系作者:陈素慧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06期摘要: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传统责任政府理论在近代问世,它在现代又有若干发展,并对当代政治保持深刻的影响力。
责任政府要求政府承担宪法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同时,责任政府也意味着一整套控制机制,这一整套控制机制保证着政府不同责任形式的落实和实现。
关键词:责任政府;民主政治;政府责任:制度缺陷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6-0019-03一、责任政府的涵义“在现代政治实践中,所谓责任政府并不是一种意志表示,而是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
”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论,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这个被称为人民主权的原则,是当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
但是,人民主权原则要在政治实践中得到体现,还需要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
在任何一个国家,要让其人民都来直接行使他们应该拥有的国家权力,这在操作层面上是不可能的。
“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
”于是。
解决这一政治问题的普遍主张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制度规则,按照人民的意志,产生出能够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主体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
政府就是这种权力主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此,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正是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关系。
即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所以作为受托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之所以需要负责任,正是其执掌了社会公共权力的缘故。
政府一旦产生,它就具有了权力,而且具有强制性力量。
因此,要求政府负责任,是对其执掌权力所提出的重要规范。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研究

CAIXUN 财讯-133-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 王晋苗 / 文过去在设计政府模式的时候,人们务政府、法治政府等,但是最全面的还是责任政府。
只要一个政府能够成为真正的责任政府,那么,它也就必将是一个有限的、服务的、法治的政府。
当前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公众的民主、法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也日益增高,这就形成了建立责任政府的主要推动力。
既然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已经成为我们全体公民的普遍要求。
那么如何在政府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上提出合理建议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相关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以一些基本核心概念的界定为起点,以基本框架为基础,力求深度理解政府责任、责任政府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适合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可行性途径。
政府责任 责任政府 改革政府责任概述(1)政府责任的含义政府责任是一个范畴的概念,随着政治体制以及各个权力机关的不同,政府的责任就不同。
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就有不同的内涵。
本文主要根据责任的对象划分,政府的责任可以分为对内责任和对外责任。
政府的对外责任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与进步等有关全球发展、全人类利益等方面的责任,政府的对内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在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基础上而相应承担的遵循宪法原则、维护国家制度、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公共事业、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等方面的责任。
(2)政府责任体系政府责任体系中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民主社会中,只要有政府存在的国家,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政府,都必须承担这三方面的责任。
这三面的责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只有使这三方面的责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政府责任体系。
责任政府概述(1)责任政府的内涵责任政府是基于各国现行的政府体制而构成的一种对议会或公民负责的施政方式。
责任政府具有丰富的内涵。
论我国的政府行政责任

论我国的政府行政责任[摘要]行政责任问题因其对行政法理论建设的重要价值而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但是因为理论对于行政责任制度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导致了实践上对行政责任的无力,影响了我国行政法治的建设。
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行政责任制度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对于我国政府行政责任的认识,然后对行政责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思考,最后从宏观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行政责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思路,完善我国当前的行政责任制度。
[关键词]行政责任;政府;法制化一、我国的政府行政责任制度根据人民主权的一般理论,认为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而且人民在把权力交给政府的同时,政府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这里理解的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应当在行使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权力时,承担责任,对法律和对全体人民负责,实现人民的利益。
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因违法、不当或部分合法行政行为而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属于行政法的研究范畴。
这里指的行政责任仅指的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即政府的行政责任。
对行政责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这是因为研究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行政责任进行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律责任理论,为我国的行政责任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的研究相对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研究还比较不成熟,但是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的研究对行政行为,行政原则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研究有助于控制政府的权力,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权力必须要进行控制,不然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和恣意,但是控权并不是行政法的最终目的,行政法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对行政责任进行研究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权利有积极意义。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对本质进行把握才能更深层次的揭示事物究竟是什么,对法律责任本质的理解,法学理论界形成三种学说: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
论行政伦理对建设责任型政府的影响

论行政伦理对建设责任型政府的影响马伯达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政府人员缺失责任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而公共责任只要与一定的责任意识相联系便是行政伦理问题,文章将从公共行政伦理的视角下对责任型政府进行研究,以确保在责任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离其核心价值的情况。
【关键词】责任型政府政府治理模式行政伦理一、责任型政府的涵义及其现存的问题1.责任型政府的涵义。
对于“责任政府”内涵的理解,研究者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第一,责任政府是一种替代范式,即对社会生活给予必要、适度干预的“有限责任政府”。
第二,责任政府是一种行政理念。
政府责任的指向是公民政府必须对民意负责,进而应对民选的代议机构负责。
第三,责任政府是一种制度安排,政府的责任就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控制措施,对政府追求公共行政的一种制度性设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责任型政府定义为:自觉坚持“以人为本”。
忠实地执行法律,积极回应公众需求,提供公共福利,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平和正义,为社会树立典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诚信、务实、廉洁的政府。
2.我国构建责任型政府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信守契约和诺言的作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对内“责任型政府”的倡议和实践越来越受到百姓的认可。
然而,中国在构建“责任型政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政府机关中官僚主义作风、权力滥用、效率低下、机构膨胀等问题日渐凸显,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同时也是构建责任型政府的严重阻碍。
检视政府在责任建设方面所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1直接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公共行政过于强调政府的至高无上性。
因此,虽然确立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政府在提高服务时却处于一种“恩赐者”的位置,公众没有就自身利益向政府提出要求的权利,也难以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提出质疑。
(2)政府职能定位及机构设置不合理。
行政乱作为论文:行政乱作为政府责任服务型政府

行政乱作为论文:行政乱作为政府责任服务型政府【中文摘要】现代政府理论强调政府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共利益、创造公共价值的义务与责任。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重要战略发展时期,各项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在国家发展和提升的整个过程中处于重要的指导地位,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的严重缺失、滥用权力和规避责任等乱作为现象的出现不仅不能有效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降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削弱政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进一步阻碍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的构建。
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宁县“血拆”事件和南丹矿难的实际案例,以行政乱作为的概念界定为基础总结政府管理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从政府管理行为、手段、过程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政府乱作为的具体表现,同时阐述了行政乱作为行为对政府公信力的塑造、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社会法治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影响。
重点探究了行政乱作为问题存在于文化层面、思想层面、政府主体角色界定以及制度建设层面上的深层次原因,指出除传统思想因素外,政府职能不明晰、区域联动发展体系不完善以及制度监督缺乏全面性等因素也会造成行政乱作为问题的产生。
因此,笔者尝试性的针对乱作为产生的原因从行政文化建设,政府行政机构体制的完善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监督几个方面提出了对行政乱作为现象的治理设想。
加强服务精神为主导的行政文化体系引导下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增强公众对政府行为支持与认同的同时,完善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有效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通过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的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强化和弱化。
当然在愿景面前我们更应该看到现实,针对我国具体情况而言,政府改革重要的不仅是理论和措施的提出,而是如何在现实过程中的细化和落实。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过程,在不断摸索中完善和建立积极、有效、负责的服务型政府。
【英文摘要】The modern government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government take on responsibility to control over citizens’profits, safeguard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to secure the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balance among the interest, and create any public values. At present, we are in the strategic period of society develop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will be advantageous in improving its development and affecting its change. So the phenomenon about local government unfilled their responsibility can not only control over citizens’rights, but also lose citizens’trust, such as the executive power inflated and avoided responsibility day by day. It is the reason that the government no longer was influenc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 will not build.With regard the unfilled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issu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ced torn inDongning Country and mine disaster in Nandan, summarize any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s, and analyze its behave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behave, means, the process and so on. And present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 effects, stabilizing social order, and rule the law. It researched that this problem exists in the cultural level, ideological level, defining the government role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Therefore, I tried to suggest the measure of damage from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s. With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by publicizing the spirits of the services culture, we will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 service and restrict the government.For the beautiful vision, we should see the reality. In particular, the government reform is important, not only the theories and measures, but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t is not easy, we need explore for a long time to build a responsible, effective government.【关键词】行政乱作为政府责任服务型政府【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责任政府建设中行政问责制问题思考论文

责任政府建设中行政问责制问题思考摘要:行政问责制和责任政府建设是民主政治进步的象征,是政府对民众、社会负责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行政问责制就逐步进入国人视线,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因为发展起步较晚等各种原因,行政问责制及责任政府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本主要产阐述了责任政府和行政问责制的涵义和理论依据,我国责任政府建设中行政问责制实施现状及成效,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加快责任政府运行机制的形成,构建责任型政府。
关键词:责任政府;行政问责;行政问责制【中图分类号】g640一、相关概念与理论(一)相关概念1、责任政府以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责任政府在广义上是指政府对公民依法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都有责任去满足或者去作出回应;在狭义上是指政府对法律所规定的职能负有相关执行的责任,若是违反了法律所规定的职能,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行政问责制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实施现状1、问责成效行政问责制已经开始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扭转到了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其次行政问责制打破了“对上不对下”、“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官场潜规则。
使得各级政府官员不得不重新审视失职失责、寻租腐败、无所作为等行政行为,重新树立起“为官风险大”、应当“以人为本”的政治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问责主体有限,异体问责缺位目前大多数的行政问责案例中,问责主体几乎都是上级,即上级对下级、中央对地方或政府对部门的内部问责,亦称同体问责,但像人大、公民、政党及司法机关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审察等异体问责主体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审察作用。
申论热点: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建设责任政府

构建行政责任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职责设定。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内部责任划分:一是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以精简、统一、效能以及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为目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内部权责关系。二是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积极解决职能交叉、权责分离、多头多重执法、运作不畅等问题,对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职能不够明确的事项进行调整,努力实现政府内部责任的明晰化。三是科学划分市、区、街道事权。理顺政府纵向关系,弱化基层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一是形成从责任设定到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有机整体和完整链条。职责、目标、监督、评估、问责五要素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逻辑和时序上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责任链条。履行政府责任的前提和条件是明确职责划分。职责清晰后,就要促进行政部门履行职责。实践证明,实行可考核的目标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明晰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有利于解决政府决策层与执行层脱节的问题,提高政府内部的执行力。目标确定后,部门将根据所设定的目标去执行,政府则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是对部门执行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具有防止和纠正行政管理出现失误与偏差的作用。但行政监督主要是过程、程序上的监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执行结果及时进行考核评估。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就是以公共责任和公共服务为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对政府行政绩效进行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绩效,努力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考核评估后,就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失职失责行为作出否定和制裁,保证行政责任的正确履行。
从行政责任看责任政府的构建启示

从行政责任看责任政府的构建启示作者:王冬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0期摘要: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行政改革将要追求的一项价值实现,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对我国责任政府建设体系进行解答。
关键词:行政责任责任政府一、行政责任的内涵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关键概念,一般来说,任何政府都应该是责任政府,一个真正的责任政府应当“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要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1]弗雷德里克·莫舍也曾经说过:“在公共行政和私人部门行政的所有词汇中,责任一词是最为重要的。
”[2]从根本意义上讲,一个政府只有在它真正履行其责任时才是合乎理性的,才是合法的。
因此,民主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
我们所强调的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人员和行政机构所负担的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应然行为和行政人员对自己实际所为承担一定后果的义务,简言之,行政责任就是行政人员应该向他获得权力的主体——公民负责,“维护公共利益就成为行政管理最根本的伦理要求。
”[3]二、行政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尽管行政责任体系详细界定了行政人员的各项责任,然而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落实行政责任并不容易,对公民负责,维护公共利益,远远没有成为公共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责任意识,“规则本身取代了组织效率,变成力图达到的目标,而不再是达到组织目标的手段”,“工具价值变成了终极价值”。
[4]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在构建责任政府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1、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错位根据民主政治的理念,政府必须对民意负责,这是民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政府服务于公民、关爱公民是对政府的基本要求。
然而,以政府为本位的行政价值取向过分强调政府的至高无上性和无限代表性,虽然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是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总是处于“恩赐者”的位置,无论从服务的内容或是方式都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计划配置的,服务上级而不是公众,这就使得公众没有就自身利益向政府提出要求的权利,也难以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提出质疑。
责任政府论文-论责任政府及其构建

责任政府论文-论责任政府及其构建摘要:责任政府是现代立宪政府的多维性特征之一。
立宪政府的基本要求在于,现代政府不仅是限权政府。
而且是责任政府。
政府依法承担责任是有效行使权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目标。
在我国,构建责任政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通过建立责任政府体系,发展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基本路径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立宪政府;责任政府;责任体系;行政执法责任制立宪政府从来都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
要使政府成为现代社会的良好政府和为社会提供福利的政府,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政府对社会和国家承担一定的责任。
而政府责任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各级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中,并成为有效政府。
因此,要求各级政府努力做到依法行政,建立新型的责任政府,就成为现代立宪政府的标志之一。
一、构建责任政府的必要性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政府责任是其他责任确立的关键,是其他责任得以实现的保障。
没有政府的责任,没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责任的确定,公民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在中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下的虚化政府责任向市场经济下的实化政府责任和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化的社会转型期,应大力加强政府责任。
1建立责任政府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要求。
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组织是由民众所创立、为大众而设立,需要对大众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更是责任政治。
一定程度而言,民主制度的根本就是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人民是中国的一切权力的所有者,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现代行政管理要求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必须按照人民的意愿管理公共事务,并为人民提供服务,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
在西方,以“主权在民”、“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和法治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了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
建立责任型政府

第一,建立责任型政府。
责任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对权力行使的后果负责,是对政府权力运用结果的阐述。
现代民主政治是典型的责任政治,有权力必有责任几成定律。
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权力与救济相伴而生——这是法治国家的真实图景,也是民主与专制的分水岭。
既然政府是依据法律的授权而行使国家权力,那么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必须忠诚地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维护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秩序。
责任型政府是政府法治论的落脚点,也是检验“主权在民”的标尺。
离开责任的承担,政府的行政权力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法治亦难以为继。
在以往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下,政府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和失衡,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追究责任,重视行使权力而忽视承担责任,注重虚置监督形式而忽视追究责任。
现阶段推行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责任,使权力和责任挂钩,建立责任政府。
为此,政府职能改革必须是在赋予权力的同时明确责任;健全政府责任制度,制定落实法定质询、罢免等追究责任的具体程序,创设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易于实施的责任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并与政府外部评议制度相挂钩;加大执法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
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铭记人民之托,心系群众所望,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做到对人民利益负责,对上级负责,对下级负责,对部门职能负责,建设一个一心为民、敢担重责、务求实效的责任型政府。
第二,建立服务型政府。
多年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承担着全能角色。
从经济运行的产供销到其他社会事务,全部由政府说了算。
政府行政体制。
机制都存在很强的人治色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政府这只手要从市场中收回来,当好“守夜人”,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在当前,尤其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政府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改造无限政府,不是政府不管,而是要管理得更好,这就是用“服务型理念”来重新塑造政府。
行政责任与义务

些重大问题上,如立法权的行使、选举、违法行为、侵犯公民权等等,刑事调查权,并以此来监督政府的行为。
(3)倒阁权。
议会如果不同意政府的的政策和施政方针,有权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即所谓的倒阁权。
议会若通过不信任案,那么政府就必须总辞职。
(4)弹劾。
议会对政府的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进行控告或制裁。
除此以外,议会还通过行政立法的审查和对政府预算的审查来行使对政府的政治监督。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也有一定的对政府的政治监督制度,如质询、罢免等,只是这些制度尚不完善。
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领导核心地位,政府还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对党承担政治责任。
具体来说,我国的政治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1)国家行为责任。
对于不受司法审查的外交、国防等国家行为,国家权力机关是靠政治责任呢加以限制的。
其确认和追究通常是通过权力机关行使职权来实现,如形式质询权、形式审查权、行使撤销和改变权等。
(2)违宪责任。
这是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行为违反宪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违党责任。
我国政务类国家行政工作人民的人事管理由国家人事行政部门与执政党的组织部门共同掌握。
因而,执政党的党内纪律责任也是约束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重要规范。
3.管理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人民、权力机关、政党承担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在行政体系内部,各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领导和所承担的职务也肩负着职责与义务,如果没有正确履行职责或违反义务,则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内部责任。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定的权限,不越权行事,对上承担服从的义务,对下拥有监督的权力。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目的,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
具体来说,管理责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体系内部的常见责任,是相对行政机关和内部人员的职位而言的,包括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二是专项责任,指推行特定政策,执行专项任务所承担的责任。
什么是责任政府?

4. 什么是责任政府?500字
责任政府是一种政府治理思想,其中把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服务者,通过更积极的行动来实现改善社会的愿景。
这种理论强调政府必须对其治理负责,要有能力和意愿承担责任,通过迅速、有效、可持续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需求与诉求。
其特点是政策实施过程预先考虑执行结果,重视实施后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在决策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和政策,关注未来潜在风险,并寻求解决方法。
责任政府的实施不仅要求政府对政策决策负责,而且也要求政府对其行为和结果负责。
它的实施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提升其能力和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也要追究政府相关部门和官员责任圆满实现政策实施过程。
政府在制定政策实施程序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变化,以便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和安排,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政府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本国民众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福利。
作为行政范式的责任行政

作为行政范式的责任行政在当今社会,行政活动对于国家的运转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责任行政作为一种行政范式,正逐渐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准则。
责任行政,简单来说,就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责任不仅包括法律责任,还包括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等多个方面。
首先,责任行政强调法律责任的明确和落实。
法律是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依据,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不得超越法律的界限。
一旦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其次,政治责任也是责任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主体的行为应当符合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策导向,对人民负责,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努力。
当行政决策和行为出现失误,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时,行政主体应当向人民和上级政府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
这种政治责任的承担,有助于保证行政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再者,道德责任在责任行政中同样不可或缺。
行政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秉持公正、廉洁、为民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道德责任的履行,能够提升行政人员的职业形象和公信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责任行政的实施,对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来看,明确的责任划分可以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当每个行政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知道自己需要对哪些行为和结果负责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责任的追究机制也会促使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更加谨慎、认真,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责任行政能够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试谈行政问责与责任政府的构建

试谈行政问责与责任政府的构建作者:张莹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1期责任政府是现代民族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首要目标。
行政问责制是实现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责任政府建立的关键,它使政府责任制度的落实得以保证。
只有推行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才能有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监督。
一、我国构建责任政府的必要性(一)责任政府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基本前提责任政府不仅是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政府高效廉洁的基本前提。
政府履行职责也体现在效率上,体现在为公民和社会提供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上,体现在有效地利用各种公共资源为民所用上。
同样,廉政也必然要求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廉政意味着政府及其官员坚持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的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公民对政府高效廉洁的诉求,最终转化为建构责任政府,只有负责任的政府才能实现高效廉洁。
(二)、建设责任政府是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客观要求。
政府在实际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推卸责任、争夺权力等行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呼吁责任政府的出现。
如果这种不负责任的状况严重发展下去,将会是政府失去公众的信任,政府管理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构建责任政府。
政府只有时刻对自己的行为向公众负责,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构建责任政府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之间的竞争,如果政府的施政能力和责任能力不够强大,就很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阻碍自己民族的发展。
不负责任的政府,无法满足民众的权益诉求,更不可能具备高度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也不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都为责任政府的建设提出了国际压力和挑战。
二、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政府构建的重要途径。
责任政府应该是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但现实中不少国家的政府往往存在不负责任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套完备的行政问责制度。
第四章 行政问责制与责任型政府

第四章行政问责制与责任型政府随着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化以及彼此之间界限的日益明朗,政府已成为公共领域中的基本构件和主导力量。
在世界的风云变幻的格局中,各国政府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公民对政府缺乏信任的危机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因此“责任型政府”成为一个表达公众强烈政治诉求的强势术语。
在现实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事务的日益繁多复杂,权力本身所具有的毒素加上个人私欲的膨胀往往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背离公益的轨道,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事后监督和责任追究,实现行政问责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政府面对的是一个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处于高速全球化和市场化之中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的社会,这里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给予了政府新的压力和新的期待。
2003年因“非典”引起并持续至今的对政府的“问责风暴”,为我国的责任政府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完善行政问责制,推进责任型政府的建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焦点之一。
一、行政问责制1.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问责”顾名思义就是追问责任。
《公共行政与政策国际百科百科全书》对问责的概念定义如此界定,“问责(acco untability)是指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一种关系,即获得授权的代理方有责任就其所设计的工作绩效向委托方作出回答。
”现代意义上的“问责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对象通常是掌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
在公共行政领域,最早对“行政问责”进行明确规范界定的是美国学者杰·M·谢菲尔茨。
1985年,他在《公共行政实用辞典》一书中明确规范了行政问责(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的概念,并将问责的范围界定为“由法律或组织授权的高官,必须对其组织职位范围内的行为或其社会范围内的行为接受质问,承担责任”。
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没有统一的解释,中央的文件也没有界定这一概念。
论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论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而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对服务型政府尤为重要。
行政权力主体行使行政责任时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所在。
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权力行政责任责任制约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而在其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可控的因素在制约着其建立的步伐,那么就必须找出关键因素化不利为有利。
其实在服务型政府建立的过程中的难题就是行政主体的控制,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行政主题的作用,也就是行政权力的正常运用及行政责任的切实履行。
实施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使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更加顺利,才能建立起让人民满意的政府,保障社会主义机制的正常运行。
1、行政权力的责任制约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基石针对政府行政人员失责现象的发生,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应加大力度规范行政人员的行为,因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政行为主体决定的,只有不断地规范与引导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对赋予的权力予以相应的责任,要与政府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会促进政府改革的进度,为新的政府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行政主体的失责现象严重阻碍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因为行政人员的行为会体现政府的办事原则,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力主体的努力来实现,其构建是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涉及到了许多隐性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变化或是与自己办事态度的变化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极大的影响。
简言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全体行政人员及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行政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必须使权力的运用方式正确,保证权力的正确的运用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予以责任的制约,权力的行使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的意愿。
人民满意就会支持政府的政策,并自觉履行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这样全民一致,团结起来共同为理想的政府建设而尽自己的努力。
再者权力的运用往往容易受到主观与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行政权力主体违背客观公正的原则,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从而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构建责任型政府

如何完善问责制度构建责任型政府完善问责制度和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问责制被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制定了相关的问责制度,但人们听到的“问责”不少,而实际见到的“问责”并不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却低调复出的情况。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问责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使政府问责制度受到了舆论上的压力和质疑。
问责制度的不规范使得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缺乏行政问责制度的相关法律条例,使得问责制度不能依法进行。
另一方面,问责制度缺乏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官员的任免群众完全参与不了,这些都导致了问责制度的无序和混乱,影响了正常的政府秩序及职能发挥。
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完善问责制度和构建责任型政府的目标,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
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所以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
另外,领导干部还负有对其管辖范围内平安建设、对其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责任。
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是落实党政官员问责的关键。
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让问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缺位。
真正的问责制不应当是强化官僚制,而是要强化官员对群众的服务质量与责任。
对群众负责首先意味着让群众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
如果公众不知情,就无法知道谁对公众负责,谁没有对公众负责,无法追究失职行为。
只有政府透明、政务公开,才能把政府及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三是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并贯穿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
要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并成为悬在每个官员头上的利剑,让官员提高责任意识、表率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时刻牢记宗旨,心中要装着老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眷 J 嚣 作 为遒 蕾
If, f ir 】 众 咒心
变 1 。 作作 , 褪胁 I ’ 作教毕. i 到 为 , I f ,1 . 币 』
跚运输 管S 'f l } J腰 i I l 9 I t Pl f:: 惭 | : }
竹 - J 7 ll髓 . ^ 1 lj J h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j 路 运辅 钟 人 ¨』 恢 秆 人 群 众 广 泛披 触 . 擅 H 0 : 1 “执 浊 十 由
接 跫系刮厂 大人 群 的 } 吁和 艋. - ・ J J 址 劬 ・ ・ j 仃戈系: l i i J 交湎{ 业的螺体形 银 . f拽仃 l 处 全f迎世小 朴会 、 陕 “ . J: 一 f I 『 i …
・
是道路运输帼 艘机构l 『 几 {终‘ 艟 作 ! 婵恃依法衍政 . 弁 执法
为盹. 刈道蹄运输活劬使施行政什・ 饼榆 . - 叮、 竹政址纠叫嘤 王胜 普
河北 石 家庄
做到公 , J 公 . 公i 俅护公 } 浊 八和儿他组纵n _ 椒 靛. 0 ^ 维
J 硐 蛮蛳 蛐 r 大 人心 的 锻 准 乖 旒 = 1 I _ | 1 J _ 足将 他 二 川 时垮 : 运 输 群 i 全址 l 睚持 以 人 为 值跚 的 l l
和政 争’ m. 刨盐 i
的 { 晰 环境 ( T = I ; } 'J l .. f l ̄ i T
环境 指标 【 . 米 3 火 J强 化 埘行破 椒I 全h 似f; j r f ' J - i杵 l l
打 制 【
滥州 枉等情 J f 免 j钵, I 撕令 li :,  ̄J t 'D f i 【 g 辟叭f 政 治荫f 制膛 『 { j i 符擞 人人选’ l i
.
t 眦挣落 剥县体 I 1. 心 意地 ^ 群 众 作 1
书 I l i 多听群众意 . , i 充‘ 体脱
小 民 群 众删 护 下州 护 、 成 小 赞 成 、 赞
“. { 也人 ຫໍສະໝຸດ . 减少i k l  ̄; qf
舵i 【 钳 . lt 1
能
献办删 的 小 . 改搬秆 . j 脱和们导人一- Jt 转 兜 ¨书 l f l努, '  ̄t l v
r ̄ 政理念. 缸部 从方俺群 众】J t L 9 儿。 _ 垡弩虑. ; I I 址处 I_ 蹦由 书q 、I 1 J _ 州、 } 至 扎蛏衍扦抒 , lr 、 j }b , 傲书 . _ J 'D I :: 掘f 优质服 务 特别魁行 I } 政忤l环 l. 可 霹政 过 止 Ⅲ批环 n过多 , 手续龄琐 加限过 K . 暗j操 n , lhj肼 雄”的拍 . ! 【 i : 茬f ̄ - 。 ) 简化办 ‘
好‘. j ‘
址叶 “ 众利艋尤小 ’” 把诚 呲意 斯人R} 众i 群 l, r i L , 佯 桨利旋 作为 l 怍的i 发点fi l 1 落脚 . 群众觅满? 感‘ 把热 州人 ; { i 哺.
砒 _而秆 . 办 群 众  ̄" 、 观 条 什 彳 ( , J 多 17 窖 1 1 亡 1 { J 的 热点 嗣 啦点 问 题 . +1 决 r , … I I解 f 】 世
.
党为公 . 执破为雎的JI q 念深 八人心
新的彤坍乖 任井, ¨ 刈氆
腑运输错理部门n 衍蒋 “ 、 I _1代挺” 咀篮思慰. 体现情 系1睢 仝 心仝患为人 H 务的宗 旨抛m 岛班求 睫 r
一
、
正 确 理 解 严 格 执 法 与 热 情 服 务 的 关 系
道路运输悄:! 硬方打脚阿. 接美系驯 嘲宗 手 人融群众 j涉 ! l ¨ 斗 制髓. 严格执 与。 姓的服野似lJ 成 J , f i确处 糸 l Fl j = 矛J n l j- 雎 好, ! 格执法 热悄服务的咒彖, j 给 ・ 此地路运输镧 瑚机构 肢 『 : 怍人研带束丁 惑 《 暄 } 锵, 隶规定: 施行政 f 仃l J 法》 ’ “ l, i. 优质服舒 ” 道路运输 《 i 地艄恒 融的脲l . 岛“ ,1 i j 提 l 0 拜敛毕 .
梭行政执法 侄.比孤 . 学恢经济指 地
抓 、 仃指枷 、 l 救_ 、 辛 会渝安指标 . = ¨划 何指 抓 等 删喊局部指标世为科学 、什 确 合 }
.
推进} 台 史 I = 脱代化业世n 新阶段. 党们 卜^ 叫i 个会就 J强 } f i 儿 1 党的执政能J 心地作 J f部料. ,践 “ J 。 l 个l i “ j - 个代=”暖 思想 & 士霹内容的侏特 J : 砸先进性救 沂劬 的靠J 排 垃 r 产党 x t 全
蜕 清 楚 . ^ |刈 鹤j !
需蟠强化破柑【 歧衍 掰{ . 、.I 孵竹 = l { J E 建 F诧 I
政 酋 K : 府 rf j 觋 皿 人墟 政 . ̄ 4“ 火 j l j I
2 j 格 施行政执法 J任 l ., l  ̄ i f 削 : 律涉及经 济 政治 社会 活的符 1 、 山I . ・ f 址 个乜 万象的综 合性指标体乐 I 『
最例》 鳓 条规定: 通路运输盼柙啦 公 公 l 公 月 便 ” “ 1 ・
这 【 碲 地宅 J 踹 运 输 髓 删 腹 j 々 则 . 娃 我 们 正 确 处理 1 J { ’ 通 { 、 鉴 i
f毗 L 与 ‘ J , 格 I 报务f 炎乐膻 “遵 n l 叫. 由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