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一生物与环境讲义新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讲义(全套)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举例1 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牛吃草,狼捕食兔等2 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氧呼吸);通过呼吸,生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3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体的排汗、呼气、排尿、植物的落叶4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碰触时叶片会合拢;高等动物的反射等5 能生长和繁殖如小树苗由小长大;开花结果、种子萌发等 6 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无细胞结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两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3.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如图所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
其中与兔子有关的有:草→兔子→鹰,乌饭树→兔子→鹰,两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有净化水体、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中起重要作用淡水生态系统有河流、湖泊、池塘等类型、人类淡水主要来源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实验过程中,要用10只或10只以上的鼠妇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2.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能够直
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
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例2】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 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D错误
1.种群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
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
如种群有 种群密度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
_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_等。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
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阳光 、 温度 、 水 等。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__形__态__结__构__和 生活方式 。 (2)适应实例
(1)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 者在 前 ,捕食者在 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
(2)食物链中只显示 生产者 和消费者 分,解者 和 _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不出现在食物链中。
【例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 A.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A正确;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 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麦田里的小麦和杂草,共同 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所以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成一个整体, 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人教版中考生物精讲本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物网
能能量 和生存条件
壤等
量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名师点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能量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最终来源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为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消费者 为生态系统的非必需成分,其中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⑪吃吃与与被吃被 的关
者 ⑥分分
解解者 者
作用
示例
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③有机 物,供自己和其他生物利用
④绿色植物、自养的细菌等
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 以植物为食
绝大多数动物、人
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 机物获得营养和能量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 真菌,还包括蚯蚓、白蚁、 蜣螂、秃鹫等腐食性动物
非生物 部分
为生物部分提供物质、⑦ 阳光、空气、水、土
旱。
肾
(5)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6)⑦淡淡水 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生态系统。 (7)⑧农水农田田 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在栽培和管理中需要投入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⑨最最大大的生的态生系态统 ,生物圈中又包含了各级生态系 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系统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互相关联的, 它们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 人人有责。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非生
物部分和分分解解者 。
(2)图2中的者甲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蛇蛇 , 此生物与鹰之间是捕捕食食和竞
争竞关争系关。
和
(系3)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含有鼠的一条食物链:草草→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 (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考向2 生物的特征;考向3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调查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向4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考向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考向6 生态系统的概念;考向7 生态系统的组成;考向8 食物链和食物网;考向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知识清单1】: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补充】生物其它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2022贵州贵阳】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A.能自主运动B.不需要营养C.按指令做事D.会发出声音【答案】B【解答】解: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和繁殖、不需要营养物质等,所以不是生物。
而运动、按指令做事、发出声音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可见B 正确。
故选:B。
考向2 生物的特征(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A.可以生长发育B.能够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A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且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A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就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为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清单2】科学探究常用方法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的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专题: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

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逐级增多
(9)缺少生态系统中成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 的生物种类越丰富,成分越复杂,结构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所占的 比例 是相对稳定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
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能进行蒸腾作用
B.能促进自然界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其能量仅供给动物
8.(2019·深圳学业考)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观
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C )
A.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B.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C.生物圈能人工复制,因此可以随意破坏
【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学业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 整体
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 私密 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1课时认识生物及其环境课件

考
点
知
识
聚
2.调查法
焦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
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就要选取 一部分 调
热
查对象作为样本—— 抽样 调查。
点 实
(2)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
验 梳
①按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理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点 实
些活动,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
验 梳
征或生活方式上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现象——生物适应环境。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知
识 聚
【规律强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焦
热
点
实
验 梳
图1-2
理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知
识
聚
甄别判断
焦
①生物的生活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梳
不同深度海洋中的分层分布;猫头鹰昼伏夜出
理
温度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随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蛇、青蛙的冬 眠;极地狐的耳朵小,沙漠狐的耳朵大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知 识 聚 焦
影响生物的主要
非生物因素
常见实例
(续表)
热
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沙漠中植物稀少,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
点 实
水分 多
频 考
繁殖后代的行为,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向
探
究
考 点 知 识 聚 焦
【思维警示】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如钟乳石可以“生长”,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讲义生物部分 第2讲-生物与环境

2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1、生物与分类;2、生物与环境;3、生态系统;4生物圈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一、课堂笔记一、知识解读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5、*生态系统的组成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如: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常考点清单练习:一、生物圈与栖息地1、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分别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2、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典例8
(1)光照;(2)对照、A;(3)平均 (4)不正确; (5)实验中鼠妇的数量太少,改用10只大 小相同的鼠妇,以减少实验误差
变式6
(5)玻璃板、纸板
考点五: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生物 与 环境所形成的统
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梳理生态系统的组成
必做题:1~10、12 BBBBD/ABBAC/D
分析甲、乙、丙所表示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共生
捕食
竞争
考点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下列实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1)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影响环境;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生物影响环;境 (3)蚯蚓能疏松土壤 生物影响环境; (4)地衣既能生活在岩石表面,又能加速岩石的风 化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生物适;应环境 (6)森林能够保持水土 生物影响环境; (7)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生物适应环。境
完成P5~6页 典例10、11、12、13;变式8、9
完成P5~6页
典例10、11、12、13—D、C、A、C 变式8、9—C、B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必做题:1~10
BCABD/BCDCC 13.(1)太阳能(2)乙丙丁 (3)甲(4)呼吸作用 (5)物质和能量 (6)丁;重金属在生物体内难以分 解,无法排出,延食物链逐级积累
D、D
完成中考档案4页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典例9;变式7
考点五:生态系统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 的 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 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 的 物质 和 能量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课件

04
人与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与组成
总结词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各个部分 。
详细描述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以及它 们所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各个部分,如土壤、水体、
森林、草原等。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对生物 的繁殖、觅食、避难等行为具有重 要影响。
02
生物种群与群落
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 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的特征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 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 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化
0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组 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类型。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总结词
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即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建 立的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功能
总结词
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面。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 环境之间的循环利用;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环节的传递和转化;信息 传递则是指生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行为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
2020届九年级中考人教版生物(四川)复习课件:第1篇 第1课认识生物及环境 (共40张PPT)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
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4
•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 •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装置。 •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
11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与其生
存的环境相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较高时才会出汗;沙漠中的 植物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等。生物适 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适应是相对的,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生物能适应一 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甚至改变环境,如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能疏松土壤;茂密的 植物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 A.共生 B.竞争
A
• C.捕食 D.寄生
28
• 7.(2019·绵阳)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
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7
• 3.实验法 • 实验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是通过特定的材料和用具,制订有目的、有步骤
的实验方案,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或验证科学结 论的过程。 • (1)对照实验 • ①概念: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要研究的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一组实验。 • ②对照实验中,根据单一因素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 验目的、其变量需要研究或者接受单一变量处理的组别,而对照组是不接受单一 变量处理的组别。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考点归纳生物与环境

实验 1.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使实验结 果更加准确。 2.将各组第10次的统计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误差,使实验结 果更加令人信服。
实验
3.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因此光照是本实验的唯 一变量,实验中除了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如温 度、湿度等。 4.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后静置2分钟的目的是使其适应环境。 5.实验结束后要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的食物
大鱼 小鱼 水蚤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河蚌 水蚤、小球藻
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如果池塘受到重 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 属浓度最高
10.[2018江西中考,16(2)节选] 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和 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我) 调节能力 更弱 。
黑纸板
玻璃板
铁盘 湿土
实验过程
2.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 的结果记录成表。 4.分组做实验,将各组第10次的统计结果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多。 得出结论: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中。 表达与交流:小组讨论实验结果。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兔吃草、鹰 捕食兔等。 (2) 竞争 :两种生物为共同的生存条件而发生争夺的现象。例如 水 与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3) 合作 :同种生物内部个体间分工合作的现象。例如蚂蚁合作 搬运食物。
(4) 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 物质,并对后者带来危害的现象。例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 (5) 共生 :两种生物生存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例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能 适应 环境也能 影响 环 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考生物温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一起家园一、生态系统1.概念:在必然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非生物部份——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态生态系统具有必然的自动调剂能力,可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一样遵循必然的平稳统规律,而且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数量越大,自然条件越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系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固。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传递,而难降解的有毒物质随物质循环到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体内聚集(生物福集)。
在草、兔、鹰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的营养级别别离为一、二、三营养级,兔、鹰分别为一、二级消费者(或低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能量在传递进程中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丛林生态系统:动物种类繁多,修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自然誉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多种生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
多样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但与陆生动物不同,具有调剂的生态气候的功能。
地球的氧有70%来自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圈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物是最大湿地生态系统:同丛林生态系统一样,具有调剂生态环境的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系统人工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受人的作用阻碍。
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要紧生物是人类。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彼此联系、统一,形成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爱惜生物圈,人人有责碳循环能量流动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
第1讲 生物与环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课件(全国通用)

能开花, 是生物
试探
不能生长,
观察
不是生物
问题 探究求证 证据
推理、解释
1 研究生物的方法
开始于
科学探究
通 过
科学方法
包括
试验 ……
解决
为依据 获得
1 研究生物的方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要明确 调查目的 和 的 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 行 整理和分析 。
调查对象 如实记录
;制定合理 ;对调查结果要进
不是,一部分呼吸热能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下一个 营养级,剩下的用于自身生长。 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练一练 写出下图所表示的食物链
互惠互利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有利。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摄取营养物 质而生活的现象。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甲捕食关系,“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图乙竞争关系,“你死我活”。 图丙寄生关系,对寄主有害,对寄 生物有利。 图丁共生关系,呈现“同生共死, 曲线呈“同升同降”
5 生态系统的组成
五、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
紧密联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呼吸 光合 作用 作用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遗体、排遗物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生物依赖
非生物
分解者
6 食物链和食物网
六、食物链和食物网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举例: 鸟吃虫,虫吃树
2 生物的特征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生物现象
应激性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与环境》专题考点精讲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各非种生生物物环与
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境体。如一片森
林、一个湖泊。
2.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2019.3A阳) (1)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无机光盐 等,其中________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能源。 (2)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①生产者:主要为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有 机物。[2018.16(1)第1空] 光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责任
(1)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防治环境污染: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废弃物的 排放与处理。 (3)保护生物资源:拯救濒危生物物种。
重难点突破
重
难
点
重难 1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点
例1 (2018东城区一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D态系统
考点二
种内关系
分类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举例 当食物不足时,蚜虫个体之间发生斗争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考点三 考点四
种间关系
__捕__食__
__竞____ 争
寄生
狼吃羊,羊吃草
农作物与杂草竞争阳光、水等
菟丝子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吸取养料 和水分
共生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考 四 人与生物圈 1. 点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共同构成生物圈。生物圈可复以杂看做是一个最大、最
________的生态系统。 底 2水生.上部生圈物物和的圈岩所的石有范圈 圈围层__:_。__包__括_(大土部气壤圈层_)_,__即__包__括(对地流球层上)、生全存部着 3. 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1)人口数量的剧增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骤减,导致粮 食不足、能源危机等。 (2)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如 土壤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资源锐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生物与环境
知识框架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思考: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思考:下列哪些属于生物呢?
A. 鸟化石
B. 珊瑚
C. 钟乳石
D. 石头上的青苔
珊瑚→非生物珊瑚虫→生物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
在一座高山上,由下往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等,这个现象反映的是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绿洲现象反映的是水分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种间关系有:
捕食关系(如狼与羊)
竞争关系(如杂草与水稻)
寄生关系(如蛔虫与人)
互利共生关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种内关系有:
互助关系
斗争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能适应缺水环境。
如: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肥沃;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4)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③制定计划:设置明亮与黑暗的对照组。
④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二、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思考:人的皮肤表面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
①生产者+不同级别消费者
②生产者开始,最高级别消费者结束
③箭头指向捕食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
4.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物质在生物与环境间循环
富集作用: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得到积累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
化学物质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即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提高。
5. 自我调节能力
思考:如果食物网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数量发生变化,如猫头鹰或狐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出现哪些现象?
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
①营养关系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②破坏超过一定限度,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失衡。
三、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金题精讲
题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春江水暖鸭先知
题二: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莲花山公园的所有生物
B. 红树林的鸟群
C. 校园内的一块草坪
D. 山坡上的所有荔枝树
题三: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花生→老鼠→蛇
B. 蚜虫→七星瓢虫→麻雀
C. 松树→松毛虫→细菌
D. 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题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 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题五: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 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 此湖泊中的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题六: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_,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则图中________的体内重金属汞的含量最高。
专题生物与环境
讲义参考答案题一:A 题二:C 题三:A 题四:D题五:D
题六:(1)4;(2)太阳能;逐级递减 (3)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