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的年高三生_物学科高考总结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卷Ⅰ],试题的风格与07年大体相同,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原则。
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
1 2008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1.1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考点分布1.2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的特点试卷稳中有变、整体难度不大,紧扣大纲教材、考查主干知识,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设计、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
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
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1.3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解析1.2.1选择题第1题:考查胰岛素的功能及实验设计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
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
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组应当先注射胰岛素,待血糖浓度降低后,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使血糖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可证明胰岛素的功能。
答案:A第2题:考查生物间的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甲种群的起始密度大于乙,根据能量流动的知识,数量金字塔一般也符合能量金字塔,则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
而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后,丙和乙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的话应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
从2008年各地高考题感悟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从2008年各地高考题感悟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厦门华侨中学王仁阳现在福建省的化学高考是在理综中进行的,所以题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中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考查,所以每个知识点中特别重要的核心知识的考查成为重点,但如何感悟核心知识,做好有针对性的复习,我认为可以从各地高考题中去感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我对2008年的各地高考题按知识点进行归类比较后悟出的一点高考核心考点,物别是各知识点考查的题型,对教师和学生的高考复习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主要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大量科技成果为背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可能仅限于选择题的某一选项。
重要指数☆☆2008年出现在:〔广东3、7〕〔山东10.〕核心实例:(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洁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2.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主要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为主。
其中主要配合电子转移、化学键数等其他知识在选择题目中考查。
重要指数☆☆☆2008年出现在:〔江苏3.〕〔海南3、5〕〔上海8、9〕〔山东13.〕〔广东10.〕〔四川6.〕核心实例:〔江苏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的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3.离子反应: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典型的离子共存、易错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重要指数☆☆☆☆2008年出现在:〔广东11.〕〔江苏2、8、10〕〔海南6.〕〔上海20.〕〔四川11.〕〔重庆9、〕〔全国I 6.〕核心实例:〔广东11.〕以下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2:NH3·H2O+CO2=NH4++HCO3-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3-=CaSO4↓+H2O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24〔重庆9、〕以下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溶液中:NH4+、K+、ClO—、Cl—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D、在c(H+) =1.0×10—13mol/L的溶液中:Na+、S2—、AlO2—、SO32—4.氧化复原反应:是具备考查能力的核心知识,如求氧化复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在陌生的物质反应中应用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及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核心知识进行解题。
重庆市200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重庆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物理试题分析一、理科综合成绩统计情况1.整卷统计数据理科重点线:544 二本线:488三本线:456 专科一线:430 专科二线:3162.物理学科各题统计数据全卷各题统计数据(注:统计中含零分人数,样本106177人)(易:难度>0.7 中:0.7>难度>0.4 难:难度<0.4)第Ⅰ卷各题选项统计数据题号 A B C D 正确选项易错选项14 4.14 11.68 8.66 73.47 D B15 59.37 19.51 4.92 14.07 A B16 4.55 4.35 55.08 33.97 C D17 4.1065.36 20.99 7.51 B C18 10.70 16.47 22.05 48.64 D C19 9.85 51.01 25.26 11.71 B C20 38.22 29.4515.81 14.40 A B21 10.88 11.6233.44 41.84 D C二、试题分析(一)试题总的印象今年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自主命题的第三年,总体看物理学科试题与2007年相比变化较大,试题难度大为降低,计算量和阅读思考量较为合理,物理试题的平均分从2007年的45.38升高到今年的61.42。
全卷题量与2007年相同,试卷结构和去年相比有一定变化,物理的8道选择题均为单选题。
各学科占分比例仍为,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
第Ⅰ卷选择题的题目顺序仍然保持往年的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第Ⅱ卷物理题放在最前面,化学题放在中间,生物题放在最后。
(二)试题值得肯定的方面1.试卷整体设计基本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物理试题强调基础,注意了主干知识的考查。
力学50分,电磁学50分,热学6分,光学6分,近代物理8分,知识分布基本合理。
力学考查了平衡、万有引力定律和卫星、简谐运动、机械波的传播、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电磁学考查了电场、电容器、电路和电功率、电路实验、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热学考查了气体的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光学考查了光电效应、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子物理考核反应的衰变方程。
2008年高考数学总结

2008年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今年高考数学分数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大变化,广西的平均分为理科54分,文科49.41分,比07年的79.18分和71.08分分别下降25.18分和21.67分;是广西03年由标准分改为实际分以来的最低分的一年。
我校桃源校区的高考数学成绩是理科58.6分,文科56.36分。
面对这样的成绩我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辛辛苦苦拼搏了3年,而成绩刚达到总分的三分之一;真的是很惭愧。
简直是以后都不知道怎样教学生了,自然,这份总结也很不好写,说你怎么努力、怎么紧扣考纲、做法有多好,但又不见你拿出好成绩。
因此,在这里只能是把我们三年来的一些作法向大家作个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一、备考工作从高一抓起我们学校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在市里享有较高的声誉。
能就读沛鸿学校高中是学生的光荣和骄傲。
他们刚进高一时,充满了激情和理想;在当年报名参加高中数学竞赛的总有几十人,这时候若趁热打铁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点,当年的数学教师邬建宁、邓臣斌、黄兵、谢吉宁等有着统一的认识。
他们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积极辅导参赛选手,多表扬,多鼓励;主动和学困生沟通,利用课间10分钟、课外活动、晚自习时间诚心诚意的跟他们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耐心细致的解决数学问题;并且注意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看到希望。
这些做法让学生深刻的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帮助他;自然就会添加学习的动力不断克服困难向前进。
那时整个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很少。
直到高一结束,同类班级的数学成绩高低相差不过两分,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
到了高三年级,韦仕喜和唐江南两位教师加盟后,更是把关心、爱护学生的工作提高到更理性更科学的层次。
除了平时的关爱外,还把每次月考的情况作为找学生交流的的重要依据。
同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试卷,半个学期找遍所教班级所有学生。
更是让学生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尤其是唐江南、黄兵所教的7、8班集中了本年纪的几乎所有数学学困生,两位教师把求学看为求学生学习;千方百计动员那些为考艺术而不来学校复习的学生动员来校,再循循善诱他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2007——2008学年高三总复习数学教学实践感悟

2007——2008学年高三总复习数学教学实践感悟
2007-2008学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年,在这一学年里,高三学生要开始期末考试的准备,而数学在考试中一贯是重中之重。
因此,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三学生的考试成绩。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2007-2008学年对高三学生进行了总复习,这是我多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我重点梳理和提炼巩固高三学生所学知识,以综合性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深入掌握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方法。
首先,我要求学生仔细复习和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运用其它科目中的知识来诠释和测试,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大量练习,及时纠正自己的答案,以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讨论,及时解决疑惑,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借助互联网,我精心选择了许多优质的数学资源,并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和测验。
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测验,展示知识技能,熟练掌握技巧。
我们还把数学与其它科目结合起来,把它们从理论上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强兴趣。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贴近学生的实际,把数学从实践出发,结合精讲深析,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复习策略。
此外,要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需要努力坚持,充分利
用课余时间,多针对性的练习,扎实掌握知识点,并对巩固所学知识有良好的耐心,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最后,我希望所有高三学生都能发挥把握机遇,把总复习作为考试前最后一次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如果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数学考试成绩。
2008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物化生)

2008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物化生)--生物篇狠抓重点内容—-拓展实验能力【命题趋势】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试大纲》、高考试卷,预测今年生物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选择题会兼顾知识覆盖面,注重知识点综合;简答题主要会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适量的语言表达、文字描述能力;实验设计题可能会考查实验原理、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
【备考建议】把握考试重点主干知识点主要包括:新陈代谢(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代谢等)、遗传与变异(例如:两大遗传规律、生物育种方式、基因工程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例如:神经与激素的调节、稳态、免疫等)、生物与环境(例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多样性、种群增长的规律等)、植物组织培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生物膜系统等仍然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遗传与变异。
学会归纳比较运用科学复习策略,注重从不同角度重组知识、避免机械重复。
学会比较(例如: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学会归纳(例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学会总结。
加强对概念、规律、原理的理解(例如:基因、基因突变、新陈代谢的概念,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规律,渗透吸水原理、几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抓住核心知识构建网络(例如:以重要知识点、高中生物学中的数学曲线、数量运算、生产生活实际为中心构建网络)。
重点夯实巩固生物高考的重点内容包括: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
预计在非选择题中会加大对分子遗传学(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基因工程)的考查,实验题考查的重点可能会由传统的实验设计向提出实验假设、确定实验目的、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过渡转移,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
实验专题复习实验也是生物学科的考查重点,考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含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习、部分研究性课题及初中生物学实验);二是教材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原理,如应激性、动物克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植物组织培养等;三是一些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细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变形虫的分割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等)。
2008年高考总结

付出总有回报---2008年高考数学复习总结武陵源一中段宏杰作为年轻教师第一次带高三,本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2008年的高考中,我所带文科普通班的数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46班数学平均分76.38分,及格人数为18人,47班数学平均分68分,及格人数为14人,并且47班的邓化林考上了本二,他的数学考了122分的高分。
在这里,我就把我第一次带高三的经历写出来,和广大的年轻教师一起来探讨高三数学教学的经验,以促进我们年轻教师的共同进步。
2007年8月,由于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安排我任教高三46班和47班两个文科普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刚接手46、47班的时候,学生的薄弱基础狠狠的打击了我的信心,前两次月考数学平均成绩只有40多分到50分,两个班的数学尖子加起来也只有两三个,我顿时失去了方向,因为是第一次上高三,感觉压力特别大,怎么办呢?此时我想到了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保持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进步,如何超越他们自己原来的水平,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才更能体现老师的作用和水平,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所以为了使学生在这有限的一年里提高一个层次,针对这两个班的生源基础弱,尖子生少的现状,我想了很多的办法:一.在高三上学期通过第一轮复习进行摸底,每隔两个月进行一次学生问卷调查(见附表1),摸清他们上课的真实感受和学习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对我的教学提意见,使我能够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通过摸底,结合平时成绩把班上学生细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学尖子,第二层次是其他科目较好但数学较弱的准尖子,第三层次是数学中等成绩的学生,第四层是愿意学习但没找到学习方法的学生,第五层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
各个层次的学生我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
三.虚心向本年级的数学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方法等等,经常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特别是在高三下学期刚开学时,,我邀请本校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听我的高三复习课,通过这次听课,他们给了我很多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我及时诚恳的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对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备考后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8年高考经验总结

拼搏·合作·科学——2008年高考经验总结一、奋勇拼搏(略)二、精诚合作(略)三、科学备考(一)认真研究“考纲”;(二)认真研究有关信息;(三)制定周密计划:第一阶段(8月6日——9月6日);第二阶段(9月6日——3月20日);第三阶段(3月25日——5月15日);第四阶段(5月20日——6月5日)。
(四)讲究方法:1.从内容安排的角度说,抓好了几个系列:(1)早读测验系列;(2)50题测验系列;(3)全卷训练系列;(4)专项训练系列;(5)写作训练系列;(6)课外训练系列;(7)培优系列;(8)月考系列。
2.从训练题挑选的角度说,坚持三个原则:(1)准确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反复性原则。
3.从教法的角度说,主要有五法:(1)指导——讲授法(这是在高三备考过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2)提问——评析法;(3)比较——评改法;(4)讨论——探究法;(5)自学——思悟法。
4.从学法的角度说,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三大关系:(1)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既重基础,有重能力)(2)教材与习题的关系(刚上高三,强调复习教材;三模后,强调回归教材)(3)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训练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运用“八法”:①织网捕鱼法(明确高考考什么,怎样考。
靠织就的一张知识大网和能力大网,渔歌唱晚,满载而归);②披沙拣金法(要精心挑选复习资料。
《名师领航》《备考指南》《语文月刊》和市编资料);③零整结合法(以分点训练为主。
先化整为零,然后集零为整,最后零存整取);④主动反思法(训练后讲评前要主动反思,讲评后还要主动反思);⑤枝叶勾连法(善于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去思考问题);⑥病状归类法(对错误进行知识归类);⑦利用资源法(语文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命不同的题目,主要是阅读部分,如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现代文阅读。
对于训练题,不能仅仅理解所命的几道题目,而是要对材料作全方位的把握,充分利用好资源);⑧收缩转移法(先是把网撒得大一点,模拟考后要找准提分空间,并根据命题信息,突出重点)。
2008年数学高考总结

2008年数学高考总结2008年高考中,学生的数学考得还好,这是高三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努力、辛勤耕耘的结果。
高考的复习和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周密考虑设计的。
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如下。
一、制订有效的复习方法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第一轮复习中,潜心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系统,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但要精些,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
对各个模块进行细心梳理,慢功出细活,尽量做到在复习教学中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对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逐一进行归纳和训练,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
2.对高考的重点、热点、难点反复训练,循环滚动式训练。
①加强函数部分的复习。
以函数部分为复习主线,带出不等式、数列、三角的复习,用函数思想方法去统领不等式、数列、三角。
②对学生得分的重点反复训练。
一是选择题、填空题训练,二是重点抓解答题中的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选修部分的解答题。
③在复习现阶段的同时,平时测验要穿插已经复习过的内容,按高考的要求选题,用循环滚动式的训练来强化和巩固复习过的知识和技能,降低遗忘率。
3.坚持周考和月考相结合,限时训练。
检验复习的成果,找出存在问题。
4.考前重视培养学生的考试经验和良好的考试心理,考前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一阶段我们便耐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对模糊不清甚至遗忘了的知识再重新清晰起来,这样便可以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心;我们还对学生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面批面改,帮助他们查找解题中出现的各种失分原因,积累他们的考试经验,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
二、认真吃透考纲,重视各地信息考纲已细化至考试说明,吃透考试说明,是指导复习的根本前提,这是一个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不能有半点的含糊。
我们备课组在不同的阶段反复研究、通读考试说明,挖掘出其精髓,把握准确复习的方向。
“江苏省2008年生物学科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
5 0・
生物 学教学 2 8 第3 卷) 期 0 年( 3 第5 0
“ 苏省 20 江 0 8年生 物学 科 高 考 考试 说 明" 读 解
蒋桂
一
(苏 南 市 陵 学 20 ) 江 省 京 金 中 10 05
作 出合理的判断或得 出正确 的结 论 ; . C 在所 列知识 的
子与细胞模块 的 , 实验是遗传 与进化 模块 的 , 2个 3个
容标准发现三个必修模块和选修 3模块 的 内容标准在 考试 内容中完整地 体现 , 选修 1的 内容标 准 只有 部分 在考试内容 中体现 , 其他如 “ 生物 的应用 ” “ 微 ,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 “ , 生物技术在食 品加工
模块的开设指导意见” 仔细对照国家课程标准 中的内 ,
等 。在选修模 块 中 , 因工 程 的应用 、 基 植物 的组 织 培 养、 胚胎工程的应用 等考试要求 均 比教 学要求 高 。这
也是选修模块中仅有 的三个 B级要求 的内容 。反映对
现代生物科技应用 的重视 。
对实验内容 的考查能级要求 也分为 a b c , 、 三个 等 级, 并明确 了具 体含义 :. 理解相关 实验 的 目的、 a能 原 理、 方法和操 作步骤 。b 初 步具备验证 生物 学事实 的 . 能力 , 能对实验 现象 和结果进行 解释 、 析和处 理。 并 分 c具备初步探究一 些生物学 问题 、 当评 价 和完善 实 . 恰 验方案的能力 。 实验 一共 2 0个 , 中必修 的 1 ( 其 4个 9个实验是 分
试 P R D A多聚酶链式 反应 ) C (N 技术 的基本 操作 和应
用” 在考试 内容中均没有明显 出现。
08理综物理备考心得

2008届理综备考物理科回顾2008届高考落下帷幕,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对物理科备考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一.简单情况介绍2008届物理备课组一共6位教师,其中陈娜、柯志强第一次带高三,均只带一个班,张展敏、谢林作是有过带毕业班经验的青年教师,吕东、韦征老师是本备课组把关教师。
从师资配备来看,典型的老中青结合形式,这种模式,对这一年的高三复习还是很有好处,教师相处比较融洽,交流及时,青年教师谦虚学习,老教师积极指导,一年高三下来,就本人而言,收获良多,以下就简单从做得好和不好的方面做一下小结。
二、做得好的方面:1.高考复习准备工作充分,动手早。
从高二下学期的会考复习,备课组的目标是将会考复习当作高考一轮复习的预习,从知识点的侧重已经按照高考要求进行。
所以,2008会考成绩,物理科取得较好成绩。
这也为后期的一轮复习打好基础。
2.同步资料的选择集思广益、理性取舍。
高三两轮复习所需资料,备课组长韦征老师在众多书商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了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步步高》,将资料的活页作业和单元检测题由备课组谢林作老师和柯志强老师预先解题,发现不足,在经过商量之后确定该复习资料。
而且,对于资料的使用,也勇于舍弃。
一轮复习到三四章的时候,发现单元检测题量大,不适合理综模式,于是就舍弃了一些偏题,怪题,减少题量。
如此对资料的处理变得更加理性,不迷信资料。
此外,对于同步训练训练题的易错题编写,是一个创新。
将学生做过、老师批改之后的题目,再一次汇总,挑选错得较多的题目重新组题。
但是,由于任务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只有柯志强老师一个人在承担易错题的编写和校对,最后没有坚持到一轮结束,所以下一届如果能在易错题方面做好任务分配,应该有不错的效果。
3.备课组交流充分,气氛融洽。
好的工作环境和轻松的氛围是本备课组一大特点,在高三较大的工作压力下,由大家共同营造的氛围有益于缓解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4.二轮复习资料编写及时,修改到位。
由韦征老师和谢林作老师承担的计算题专项训练、张展敏老师和陈娜老师承担的实验题专项训练,由柯志强老师和吕东老师承担的选择题专项训练都按照计划完成。
2008高考得与失

2008高考得与失迁安二中复课部赵淑华理综卷满分300分高考复课部最高分268分,220分以上的占上线人数的83%,200分一下的只有6人,可以说全体成绩获得大丰收。
一、潜心研究高考试题,明确一轮复习方向2007年我们组研究了04到06年的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并结合《考试说明》及《教学大纲》的分析总结出对于复课生的一轮复习思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打好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二、利用好专用自习,自习时间限时化,专题化。
对专用自习,晨读等零散时间的目标支配——即自习课的专题系列化。
自习课一张关于当天知识基础与能力训练作业,下课交,大大提高了自习的效率。
晨读的20分钟进行小五章及实验的反复训练,目标是高考中小五章及实验的41分人人不丢分,时间不能不算,一周一个晨读,一个晨读9道小题,一年下来就是385道题,完全可以做到41分不丢分;一周一个早自习,一个早自习一个22分的大题的规范答题,一年下来就是43道,完全可以提高大题的得分率。
一天一个5分钟知识点再现训练,加强了记忆环节,一年就是1500分钟,完全可以使全部知识点达到更成熟。
三、高考的成功,关键是二轮三轮的提升与飞跃原来认为二轮三轮是比较轻松的,就是做做套题,而实际上更辛苦更劳累。
二轮的复习既不是一轮的重复,也不是套题的训练。
在教研室殷老师不辞辛苦的指导下,我们根据一轮复习的学生的情况设置专题,总结方法,一轮是以知识点总结方法;而二轮是以方法带知识点,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都有方法的总结与网络的构建。
三轮的复习要练知识的熟练,要练学生的自信(即学生的心理素质),要练理综的答题技巧。
所以我们既有理综的套题训练,一周两套;也有分科的熟练练习,我们把分科的练习叫生物的幸运52,化学的84消毒液,物理的813。
三轮的复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是高考优异成绩的获得的必经之路。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在2009年的高考复习中加强复习中的课后反思,及时更正和改变复习的方法,加强习题的反馈,将做过的习题经过改编再次重现。
刘朋2008年物理高考的得

• 1、讨论型复习课 、 • 加强课上学生的争论参与,如摩擦 过的橡胶棒控制棉花的飞舞。复习 “波”一章时,不是直接介绍、概 括、归纳、总结重点内容,而是拿 一个波动显示器,由学生首先观察 点的波动,再到面,又到点的观察, 然后让学生补充完整。
• •
2、分析型习题讲授课 、 改变“唱独角戏”的方式,精心设计选 择一些突出基础知识、解题方法灵活的典 型题目,在课堂上指导、启发学生分析, 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 题归一等不同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灵活、 熟练的解题技能。这样虽然讲的少一些, 用时多一些,但由学生经思考得到一些结 论,使他们记忆深刻。例如,电场中带电 粒子的运动,重力是否考虑这一问题,就 是由学生自己计算后分析解释的,微观粒 子电场力比重力大很多,不计重力是由于 物理中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体现。
2008年物理高考得失 2008年物理高考得失 2009年备考策略 与2009年备考策略
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组 刘鹏 2008年9月17日
•
• • •
2008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我校的高考成绩取得 了历史性的突破,为了使成功的经验得以传递 和延续,失败的教训得到吸取和改进,遵照教 育局的部署,我们高三物理组对2008年的高三 复习认真总结如下: 成功的经验 一、深入研究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 2008年全国高考 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试卷(Ⅰ)(物理部分) 高考 试卷 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共8题48分(从14题-21题),第二卷共4 题72分(从22题-25题),全卷物理部分共120分。 第一卷8题为不定项选择题(但只有2题多选); 第二卷4题,第一道(22题)为实验题,计18分, 其余3道为计算题,计54分。
下面我着重说一下演示实验: 下面我着重说一下演示实验:
2008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教学启示

、
速度. 通过模 仿实验 , 『 一 以பைடு நூலகம்学 生感 受到 教材 中所示 范的设计原理 、 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物理研究领 域有着
广泛应用. 2 积极 开展 探 索 性 实 验 和 设 计 型 实验 教 学 活 动 . 将 教 材 中学 生 实 验 原 理 和 思 想 、 法 进 行 迁 移 的 方
械操作 为主. 学生根据教 师讲 解的实验 目的 、 器材 、 步 骤, 按照规定 的程式 进行操 作 , 获取 教材所 要求 得 去 到的实验结果 , 而不 需 要去 考 虑实 验 为什 么要 这 样 做, 怎样去做 , 更不必考 虑实 验 中可能会 存 在什么 问 题, 以及需要如何去 解决 问题 ; 2 试 题实 验 , () 即学 生 用笔“ 做实验 ” 由教师 编制 的大量 实验试 题 , : 让学 生
高 中物 理 实 验教 学 的 现 状 分 析 目前 多数中学物理 实验 教学依 然采 用 旧的教 学 模式 :1程式化 实验 : () 学生 虽然 动手 , 以单 纯 的机 但
一
模 仿实验应重在灵活运用 , 以培养学生 的实验 运用迁 移能力 . 例如 , 完 成“ 定匀 变速 直线 运 动 的加速 在 测
1 及 时 开展 模 仿 性 实验 .
学生完成 了教材 中分组 实验后 , 应及时开 展模仿 性 实验 , 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教材 中的实 验设计 让 原理 、 思想 和科 学方法 ; 进一步训 练学生的实验技 能.
文试从 中学物理 实验 教学现状分析人手 , 讨物理 实 探 验教学改革 方法 和途 径 , 以抛砖 引玉.
;
.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试卷分析(化学部分)一、试题分析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上没有变化。
试题严格遵循了“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的命题原则。
内容仍以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为主,强调学科内综合,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其中客观题基本保持稳定,注重对考生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但主观题难度有所增加,计算量和思维容量加大,加之部分试题(主要是主观题)的呈现方式较陌生,考生普遍反映做起来不太顺手,个别试题有点怪,造成考试时间较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考生的心理。
这些都与近年一直较平稳的化学试卷形成反差,让很多教师和学生始料未及,今年我省理综化学均分较去年都有所下降。
主要特点:1、主要考查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核心知识,保持试题稳定的特点。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体现考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占历年高考化学分值最多的部分。
今年尤其明显表现在客观题内容的选择上,其内容涉及离子反应、晶体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分子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电解原理等;试题的设计也多采用考生在平时练习中所熟悉的呈现方式,如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平衡图像等题型。
这些试题既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科基本素养,又有较好的区分度,同时对考生心理起到稳定作用,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
此外第26题和第29题对氧化还原反应和同分异构的考查,都是以核心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基本功不扎实的考生就不容易得分。
2、重点考查考生已有和潜在的学习能力,突出试题新颖的特点。
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着重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充分体现“并不完全是测试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境中去的能力上,以预测考生将来能够学会什么的可能性。
评2008年江苏省生物高考试卷对今后高三教学的启发

2 0 年的江苏省高考是一个 不平凡的高考 , 08 是 江苏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考试 ,和以往大有不同, 生 物作 为选 修 课 , 以等 级作 为衡 量 的标 准 , 即本科 要 求 达到 B级 , 甚至是 A、圾 , A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 好 地把 握这 个度 , 果导 致很 多学 生或 是 语数 外达 不 结 到录取分数线 , 学生两 门选修不能同时达到双 B 作
实验 的变式训练 ;5 ( )以 能力测 试 为 主导 , 重点 考查 考
为一名 20 届的高 生物教师 ,通过对今年江苏高 08
考生物试卷研究 , 谈谈对江苏今年高考生物试卷的评
价, 引导 今后 的生 物教 学 , 特别 是 2 0 的高 互生 物 0 9届
教学。 ’
1 从试 卷 题 型 、 察 的 方 向 、 点和 难 点 、 题 的 技 考 重 答
巧 来评 价 .
通观整张试卷 , 以中等题为主 , 对学生要求较高 ,
要 求学生 能够 灵 活运用 生物 学 知识 , 理论 联 系 实际 较 多 如第 2 题 江苏 农 户创 建 的冬季 生 态型 种植 养 殖 6
模式 , 把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以及体温的维持综合在 起 ; 3 题水体 中相关藻类的代谢 , 第 0 环境污染综合
一
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完成 , 因此 试 管婴 儿 是 有性 生 殖 的结 果 ; 管苗 和克 试
① 细胞 和组织培养 ② 细胞融合 ③ 动物胚
胎移植 ④ 克隆技术 A ①② .
隆羊都是利用体细胞( ) 核 体现 出全能性 , 是无性生殖 的结果 。答 案 :。 B 【 3 下列繁殖个体 的方式 中, 例 】 不属于有性生 殖 范畴的 有 ( ) A 97 .19 年克隆羊“ 多利” 诞生 B 蜜蜂的卵细胞 ,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 .
20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

20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王振华我们08届高三是我校生源最差的一届,当时高一的入学分数比几个同类的兄弟学校要低三十多分,因此我们这一届高三自始至终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最后的高考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应该说完成了学校的任务。
我自己所带的两个班因为都是文科班,其中一个还是文科重点班,所以我们备课组也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期望比较大。
最后从高考的结果来看,我也圆满完成任务,两个班都超过了同类学校的平均分。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们在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思想观念,二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确立两个理念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考备考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与教学关系密切,教学突出的老师往往也擅长教育。
做语文老师不能只顾着上语文课,上课来下课走,其它的问题都交给班主任,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
相反,应该在教育学生上花些精力,想点办法,有时候教育上的问题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其目的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高三的备考首先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
大部分高三的学生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更挑剔,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更敏感也更易逆反,因此老师——特别是对第一次带高三的老师来说,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处理。
①建立互信。
师生的互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互信,再好的计划,在学生那里也会大打折扣;没有互信,你常会为催交作业而搞的焦头烂额;没有互信,家长的一个投诉会让你郁闷好几天。
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②经常沟通。
高三的学生敏感而脆弱,特别是每次大考之后,特别是在乎高考的好学生。
我经常利用课间、晚自习和学生聊天,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有时候就是单纯的聊天,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做一个听众就行。
在学生最脆弱的时候鼓励一下、帮他(她)一把,他(她)会对你心存感恩。
但一般统考后我都会找第一名的和最后五名来谈,帮助他们一题一题地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教训。
2.学生的自信是高考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我们这一届高三,在大会小会上都会有方方面面的人在反复强调生源很差,他们强调是希望学生要更加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也认为自己就是最差的了,根本不敢去和别人比,连我所任教的高三(2)班(文科重点班)都是这样,很多学生甚至对考上本A的学校都没有信心,更不要说重点了。
2008年高三后期生物复习策略

2008年高三后期生物复习策略一、考纲变化2008年生物考纲与2007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
首先,特别是能力考察有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考纲中对这四个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
2008年高考生物大纲把观察、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纳入到能力考察的范围、并且确定了它在能力中的地位。
二是内容考察范围及要求:约有140個知识点和17项实验(几乎全部为必修教材中的实验,选修教材中的只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都在考试的范围之内,这些考试内容涉及到必修课的2本书,几乎都考。
还有一部分是选修课的内容,有的属于拓展延伸,有的是属于生物学科热点,像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这些知识点几乎年年考卷中都会涉及到。
二、复习策略从历年高考的试卷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失分因素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楚;(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所以我觉得我们高三后期生物的复习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1. 回归教材、巩固基础知识。
综合考试强调基础,注重运用,以能力立意,考试以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为重点,且这几章几乎年年都考,所以我们复习时要进行系统复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材是考试的根本,我们复习时首先提出要“回归教材”,可以根据《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尽力回忆、联想相应的具体内容,注意知识的衔接。
另外有目的有选择做题目也是看书的一个有效方法,能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差补缺,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不仅能牢记基础知识,而且对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会理解得更清晰、更完整。
2. 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实验方案设计。
生物学科中实验技能有很多,如观察、调查、鉴定、制作等技能,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做到熟练完成常规的生物操作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生物组织中蛋白质、还原糖、脂肪、淀粉、DNA的鉴定、纸上层析等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008年高三生物学科高考总结
江阴市祝塘中学
本届高三是江苏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
目前,虽然充满艰辛的2008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录取工作仍将继续),但是,它留给我们思考和总结的东西太多太多……为了让2008届高三生物少走弯路,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现将过去一年来生物学科的备考之路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这届高三的高考成绩,相比较前几届有了很大幅度的滑坡,所以这次的高考总结主要是对“高考失利”的总结。
对于今年高考的“失”,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高考的“竞争性”和“艰苦性”的认识不够
今年是江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对高考模式的思想没有完全领悟,对高考的方向没有完全把握。
学生在一开始就没有领会选修学科“竞争”的含义,也没有意识到选修学科的“艰苦性”,相反的认为这种模式对于选修学科是一种解放,使他们一开始就把选修学科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位,当然学校的错误理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错误的观点对生物的学习是致命的,高三最重要的一轮复习几乎荒废,直到一调考试后的一段时间,学生才开始调整复习思想,改变复习的方向。
但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后阶段学生的努力也让他们的成绩很难提高。
这是我们高考失利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对高考的“难度可能性”认识不足
这届学生的基础是公认的很差,特别是和前几届的学生相比,所以基础知识的夯实当之无愧的成了我们复习的第一目标。
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考的相对简单,这也坚定了我们以基础题以简单题为主的思想。
但由于学生高一高二的基础很差,而且在思想上对生物学科也不够重视,这使得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到了后面的二轮复习,我们也花了大量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没有很好的从能力上去提升学生,导致学生的知识应用的能力非常差,碰到难度大的试卷成绩就不理想了。
今年的高考试卷只有3个A 等级的题目,却有17个B等级和15个C等级的题目,学生对试卷的难度没有做
好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上平时的能力提升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来得及完成试卷,也就影响了最后的等级。
三.对“图表处理能力”和对“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不够
今年高考试卷有16张图和7张表格,这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图表处理的能力和对信息提取的能力。
要求学生有将图表转换为文字表达,或者把文字转换为图表表达,甚至图表间的转换的能力。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重要性,平时也比较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但显然平时的训练中过分纠缠于老的题型,对新题型的挖掘不够,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得到思维的训练,对“图表处理能力”和对“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显然不够。
所以当碰到类似32题“基因工程”的图象时就无从下手,不能有效的处理图象,提取其中的信息了。
四.对实验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08年的新课程标准中,实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等级也越来越高,今年的高考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我们对实验题考察的难度没有充分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对实验浅层次知识点的理解,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加上高一高二课务的紧张,很多实验都没有让学生亲手操作,学生仅仅局限于对实验知识点的浅层的记忆,并没有体会和理解。
这使得试卷在加大实验考察难度时,学生的能力缺陷就暴露无疑。
五.对边缘学生的跟踪不够
08年的新课改实行了选修科目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从未实行过,所以对临界学生的确定没有什么经验。
而对他们的跟踪也做的不够。
等级考试偶然性太大,除了一部分学生能稳拿B以上的等级,多数学生都在B和C之间徘徊,这使得确定边缘学生变的比较困难。
而生物学科相对物理学科更好拿B以上等级,学生自然而然将生物定为自己的优势学科,对生物拿B级比较有信心,偶尔一次没有拿到也是归为发挥失常,所以平时不愿意花时间放在生物学科上,这也导致了一部分边缘学生很难跟踪。
当然,导致今年高考失利的原因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慢慢总结。
一次失利并非完全是坏事,也将给我们09年的高三备考带来新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让09年的生物高考重新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