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知识第4课

合集下载

04 第一章 第四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04 第一章 第四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x>32.
第四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必备知识 落实“四基”来自核心考点 提升“四能”
课时质量评价
2 . (2024·泰 安 模 拟 ) 已 知 集 合 A = {x|x2 - 5x + 4<0} , B = {x|x2 - 7x + 10<0} , 则
A∪B=( )
A.(1,2) C.(2,4)
√B.(1,5)
第四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必备知识 落实“四基”
核心考点 提升“四能”
课时质量评价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不等式x2-(a+1)x+a<0.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a)(x-1)<0.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a);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1).
课时质量评价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考向1 在R上的恒成立问题
【例2】(2024·盐城模拟)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2-3kx+2k+1≥0对任意x∈R恒成
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0,4]
C.(-∞,0]∪[3,+∞)
B.[0,3] D.(-∞,0]∪[4,+∞)
A 解析:当k=0时,不等式kx2-3kx+2k+1≥0可化为1≥0,其恒成立;当
3.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

1 2

1 3
,则a+b的值是________.
-14


:由题



1 2

1 3

ax2

bx

2

0

《预备知识》课件

《预备知识》课件

学术论文:用于撰写学术论文,提 高论文质量
个人学习领域
自我提升:通过PPT课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个人能力 复习巩固:通过PPT课件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记忆 学习计划:通过PPT课件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分享:通过PPT课件分享学习心得、经验,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
预 备 知 识 PPT课 件 的 优 点
PPT课件制作需 要掌握一定的计 算机操作技能和 设计技巧,如文 字排版、图片处 理、动画制作等。
PPT课件制作过 程中需要注意内 容的逻辑性和连 贯性,以及视觉 效果的吸引力和 易读性。
PPT课件制作完 成后,可以通过 投影仪、电脑等 设备进行展示, 方便教师和学生 进行互动和交流。
PPT课 件 制 作 流 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Keynote:苹果公司推出的演示文 稿制作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流畅
Prezi:一款在线演示文稿制作工 具,以缩放、旋转、平移等特效展 示内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PPT课 件 制 作 技 巧
内容选择: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避免冗余和重复。 布局设计:合理安排幻灯片布局,突出重点内容,使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元素增加视觉效果。 文字处理:精炼文字,避免大段文字堆砌,使用标题、段落等格式设置突出层次和重点。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增强演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不要过度使用。
预备知识的分类
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技能知识:包括计算机、驾驶、烹饪等技能知识 社会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知识 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 艺术知识: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知识 生活知识:包括健康、饮食、运动等生活知识

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预备知识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预备知识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解:(1)因为方程 2x2-3x-2=0 的 Δ=(-3)2-4×2×(-2)>0,
所以该方程x2=2.
画出函数 y=2x2-3x-2 的图象,
可知该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且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 ,
和(2,0).
观察图象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 ,或
x>2}.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五分

(2)原不等式可化为3x2-6x+2<0,因为方程3x2-6x+2=0的Δ=
(-6)2-4×3×2>0,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 x1=1- ,x2=1+ .
画出函数 y=3x2-6x+2 的图象可知
该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
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x1=1,x2=6.
画出函数y=x2-7x+6的图象,
可知该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1,0)和(6,0).
观察图象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6}.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五分

探究二 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2】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a-2)x-2≥0(a≥0).
根.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五分。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是全体实数的条件是
什么?
提示:令y=ax2+bx+c,由题意知y>0恒成立,则一元二次函
数y=ax2+bx+c的图象应开口向上,与x轴无交点,即应满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圆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圆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圆的面积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0~53页。

教学提示学生差不多把握了圆面积的运算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应注重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情形使之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把握已知直径求面积的运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并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运算。

难点正确并灵活的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圆规,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预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国庆长假期间,你们出去游玩了吗?把你认为最漂亮的地点给大伙儿说一说吧。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去的地点真多,下面我带着你们去一个地点。

(多媒体出示本市市区休闲广场景象)生:广场上喷泉真漂亮!师:假如明白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你能算出喷水池面积有多大吗?学生回答,在练习本上书写解答过程。

3.14×52=3.14×25=78.5(平方米)答:喷水池的面积是78.5平方米。

师:你们运用的公式是什么?生:圆的面积运算公式S =πr2。

(板书:S =πr2)师: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把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连续学习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爱好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紧紧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展开教学,并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50页草坪面积问题。

(课件出示)某公司要在办公大楼前建一个圆形草坪。

算一算:需要多少平方米草皮?(得数保留整数)师:谁能说一说该如何运算?生:要先运算出草坪的半径是多少米。

师:如何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指名板书:3.14×(211)2 =3.14×30.25≈95(平方米)答:大约需要95平方米草皮。

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上知识点汇

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上知识点汇

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上册知识点汇总Unit 1 Greetings!重点词汇:【认读】你好Hello! Hi! 早上好 Morning! Good morning! 猴子monkey,小狗dog,小猫cat,熊猫panda,熊bear重点句型:你好,小猴! Hello,Monkey Munchy!你好,小狗! Hello, Dog Doffy!你好,熊猫! Hi, Panda Pandy!你好,泰迪熊! Hi, Teddy Bear!早上好,熊猫! Good morning, Panda Pandy!早上好,小猫! Good morning, Cat Catty!早,小猴! Morning, Monkey Munchy!早,小狗! Morning, Dog Doffy!和泰迪熊说你好! Say hello to Teddy Bear!见到你很高兴!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Nice to meet you,too!下午好! Good afternoon!晚上好! Good evening!晚安! Good night!Unit 2 Beginning sounds重点词汇:【认读】艾米Amy,苹果 apple,蚂蚁ant, 胳膊arm, 香蕉banana,竹子bamboo,熊bear,鸟bird, 蜜蜂bee, 蛋糕cake,猫cat,糖果candy, 小汽车 car, 凯茜Cathy重点句型:请拿一个苹果。

An apple, please.吃些蛋糕吗? Some cake?不!不! No! No!Unit 3 Dog, elephant, fish and giraffe重点词汇:【认读】鸭子duck,狗dog,鳗鱼eel,门door, 大象elephant,鸡蛋egg, 鱼fish,青蛙frog,爸爸father, 女孩girl,长颈鹿giraffe, 男孩 boy重点句型:看,它是一个青蛙! Look! It’s a frog!是的,它是。

第4课洋务运动-xjch

第4课洋务运动-xjch


、 创
2、培养新式人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 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

、 创
3、近代民用企业
办 近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军 事
1872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和 1876
开平煤矿

用 1893
汉阳铁厂

张之洞
业 1893
湖北织布局


动 的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兴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起 “求富”的洋务运动

、 创
1、近代军事工业

近 代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军 事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民 用
1865年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 个军事工业






太平天国运动
(内忧)
西方列强侵略
(外患)

、 洋
1、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务 运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

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的 兴 起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
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 理衙门原函》
预备知识
所谓“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 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 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实际操作: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 问题解决: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积单位换算的PPT、实物模型、体积单位换算表。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

2. 新授: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通过PPT展示换算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测量、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

4. 问题解决: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板书设计1. 体积单位的换算2. 正文:包括体积单位换算的定义、换算关系、实际操作、问题解决等要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实物,进行体积测量和单位换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01课程概述及预备知识

01课程概述及预备知识
2、{ 0, 1 }* = {ε, 0, 1, 00, 01, 10, 11, 000, 001, 010, 011, 100, ... };
3、{ a, b, c }* = {ε, a, b, c, aa, ab, ac, ba, bb, bc, …, aaa, … }
字母表与字符串
定义 1.5
理论,使之在科学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的发展概况
何为形式语言
形式语言的研究概况
计算模型相关研究领域
研究概况
数理语言学家致力于用数学方法研究自然语言的结构,试
图用计算机模拟。
195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语言学家 N. Chomsky 第一次
提出用形式语言研究自然语言的方法。
基本的图灵机模型的物理装置:
控制器:左右移动、读字符、修改方格字符、改变控制器状态 ; 模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装置改进:单带多道;子程序功能;单带无穷;多带;多维;通用 TM。
研究概况
识别符号语言的 A. Turing 自动机体系:
51- 56年,数学家克林(Kleene):研究神经细胞时,基于图灵机 建立了确定有穷状态自动机 DFA,用其识别语言; 57年,米凯尔.拉宾 & 达纳.斯科特将确定状态自动机 DFA 扩展为 非确定有穷状态自动机 NFA,从而简化了机器的描述建模过程,提 高了解题(识别语言)速度,为其在机器翻译、文献检索的语言识 别及符号处理等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究概况
派生符号语言的乔姆斯基(Chomsky)文法体系:
0 型文法(短语结构文法或无限制文法) 1 型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 2 型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 3 型文法(正则文法)
研究概况

初中英语预备课程 Lesson1—Lesson 4 You look cool !知识点整合

初中英语预备课程 Lesson1—Lesson 4 You look cool !知识点整合

初中英语预备课程全册知识点整合Lesson1 Nice to meet you一.重点短语:1.meeting new friends (遇见新朋友)(P6/7)1.a nice school 一所漂亮的学校2.this is …这是3.my new friend(s)我的新朋友4. Millie’s cousin 米莉的表哥5 photos of friends 朋友的照片6.have some photos 一些新照片:some +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7.your friend(s)你的朋友8.our classmate(s)我们的同班同学9.in our class 在我们班10. I see 我明白了11. Lily’s dog 莉莉的狗12.my new classmates 我的新同班同学二.重点句子:1.Good morning. 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2. This is my new friend Jill. 这是我的新朋友吉尔。

3.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见到你。

4.How are you?你好吗?I’m fine, 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你。

5.Let me have a look.让我看一看。

6.She’s short and thin. 她又矮又瘦。

7.He’s tall and strong. 他又高又强壮。

8.Are you Lily ?你是莉莉吗?Yes,I am. 是的,我是。

No, I am not./I’m not.不,我不是。

9. How are you? 你好吗?I’m fine, 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你。

10.All my classmates are clever and kind. We are good friends.三.重点语法(一)人称代词+be及缩写形式I am=I’m 我是you are=you’re 你是he is = he’s 他是she is = she’s 她是it is = it’s 它是we are = we’re 我们是you are = you’re 你们是they are= they’re 他们是否定式:在be后加not缩写形式:is not= isn’t are not= aren’t(二)含be的句子转换1. 肯定句变成否定句,在be(am,is, are )后加not。

PDCA循环(戴明循环)-IATF16949课前预备知识

PDCA循环(戴明循环)-IATF16949课前预备知识
高层:做正确的事 中基层各级主管:把 事做正确 基层员工:正确地做事
2017/8/10
20
实务:员工上岗培训
1. 說給他聽
2. 做給他看
3. 說給我聽
4. 做給我看
5. 對做的結果給予適當的回饋
2017/8/10
21
指导的三个阶段
做给他看:展示工作,让员工观察并回答 员工的提问; 一起做做看:带领员工一起完成一项任务, 并确保员工对工作有了充分的理解; 做给我看:让员工独立开展工作,在需要 时给予指点。
2017/8/10
3
PDCA的含义
PDCA的含义如下: P(Plan)--计划,根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 科学的计划; D(Do)--执行,实施计划; C(Check)--检查,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与目标是 否一致; A(Action)—反馈,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 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 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 PDCA循环里。
PDCA管理循环
2017/8/10
1
PDCA循环(PDCAcycle)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PDCAcycle)的基础理论 (PDCAcycle)四阶段、八步骤、四特点。 第二部分:(PDCAcycle)原理在职场中的 应用。
2017/8/10
2
PDCA来源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所以 又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 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 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 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 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的。
2017/8/10 16
2017/8/10
17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预备知识 4.1 一元二次函数——分层作业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预备知识 4.1 一元二次函数——分层作业
A.(0,2]
B.(0,4]
C.(2,4)
D.[2,4]
解析 由题得,函数y=x2-4x-2=(x-2)2-6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6,-2],且函数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当x=2时,y=-6,当x=0时,y=-2,由二次函数的对称
性,可知y=-2对应的另一个x的值为4,则值域为[-6,-2]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
1 2 2
y=- x + x+c 的图象经过点(-2,2),求c的值及函数的最大值.
3
3
解 把点(-2,2)代入
1 2 2
y=-3x +3x+c
4
4
中,得-3 − 3+c=2,解得
1 2 2 14 1
∴y=-3x +3x+ 3 =-3(x-1)2+5,
∴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当 x=1 时,函数有最大值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c= 3 ,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1=0.
(1)当实数k为何值时,方程有一根为正、一根为负?
(2)当实数k为何值时,方程两根都为正数?
(3)当实数k为何值时,方程一根大于1,一根小于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探究点一、二]已知抛物线y=ax2+6x-8与直线y=-3x相交于点A(1,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指出(1)中的抛物线经过怎样的平移可以得到y=ax2的图象.
解 (1)由题意得,点A(1,m)在直线y=-3x上,
∴m=-3×1=-3.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
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 是
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
划、实施教学活动, 还是做学习计
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 都离不
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
架, 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
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预备知识
1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本节综合与测试
2 常用逻辑用语
2.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2.2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本节综合与测试
本节综合与测试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七章概率
1 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
1.1 随机现象
1.2 样本空间
1.3 随机事件
1.4 随机事件的运算
本节综合与测试
2 古典概型
2.1 古典概型
2.2 古典概型的应用
本节综合与测试
3 频率与概率
4 事件的独立性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八章数学建模活动(一)
1 走进数学建模
2 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3 数学建模活动的主要过程本章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第4课:按键+陀螺仪游戏

第4课:按键+陀螺仪游戏

第课《游戏手柄进阶》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手柄2.设计复杂的游戏手柄游戏课堂准备:1.白板和白板笔2.学生每人一个或两到三人一个小程和蓝牙适配器(或配套数据线);3.学生每人一台或两到三人一台装有慧编程的电脑。

预备知识1. 掌握游戏设计流程2. 掌握基本编程知识3. 熟悉小程的陀螺仪和按键传感器教学过程:1. 介绍学习内容教学目标:讲解游戏手柄的发展,让学生理解游戏功能越丰富,游戏手柄集合的传感器也会越多。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之前游戏设计课程利用到的传感器都是单一的,比如说单纯的按键控制,陀螺仪控制,但是现在的游戏和游戏手柄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它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因为我们的手柄集合了多种传感器,能够接收到更多不同的外界信号。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游戏手柄基本上是多个按键,多个摇杆,甚至还有红外摄像头等传感器。

”比如说:(图片在PPT中)教师引导:“游戏和游戏手柄是相辅相成的,当游戏的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游戏手柄也会集合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来应对游戏的复杂性。

”2. 老师引导1)头脑风暴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可以再次把小程作为我们的进阶版游戏手柄,因为我们的小程集合非常多的传感器,比如说按键、红外接收器、电位器、和陀螺仪等等。

它本身就是一个传感器集合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传感器来改造我们原有的游戏,让原本简单的、单一功能的游戏变得更加复杂和刺激。

”教师引导:“如果现在我们要利用小程的按键和陀螺仪来做一个稍微复杂的游戏,给你们同样年龄阶段的小朋友玩,你们想要设计什么样的游戏呢?”让学生有自由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

提问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并且将合适的点子记录在黑板上。

2)竞品分析教师引导:“你们的创意都很不错,那我们现在要看看市面上,有哪些目前用按键和陀螺仪做的游戏,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示例程序在PPT附件)第一个案例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程序愤怒的小鸟:“有哪位同学可以和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陀螺仪和按键分别充当什么功能?”教师总结:“愤怒的小鸟,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领域,阻挡猪猪怪的入侵。

小学中的数与代数完整知识体系

小学中的数与代数完整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的内容第一章预备知识第一节集合第二节映射第三节关系第四节可数集第五节运算第二章自然数第二节自然数的概念第二节自然数的加减法第三节自然数的乘除法第四节自然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五节自然数四则应用题第三章整数性质初步第一节整数的整除性第二节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第三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第四节简单不定方程第五节同余初步第四章分数第一节分数的概念和性质第二节分数的加减法第三节分数的乘除法第四节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连分数第五节分数应用题第五章小数第一节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第二节小数的四则运算第三节小数和分数第四节百分数:第五节近似计算第六章量的计量第一节量的概念与计量第二节名数附录附录1 5000以内的质数表附录2 有关质数的一些猜想附录3 祖冲之与圆周率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知识要点】1.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5.数位顺序表:6.人民币、时间、质量等常见计量单位的换算:低聚高:用低级单位数÷进率高化低:用高级单位数×进率7.数字信息表示:a、数量的多少;b、编码。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复习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建议1.教学“整理与反思”时可以分两步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步,回忆并整理第一、二两个学段所认识的数。

可以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学过哪些不同的数;再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说说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及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高等数学第一章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第一章预备知识

1.2 区间与邻域
(1) 实数集的构成
(2) 实数的点的表示
数轴:
b
a
X
O1
1.2 区间与邻域 (3) 区间 是指介于某两个实数之间的全体实数.
这两个实数叫做区间的端点. 设 a, b ∈R , 且 a < b.
集合 {x a x b} 称为开区间, 记作 (a,b)
oa
b
x
集合 {x a x b} 称为闭区间, 记作[a,b]
函数,记作
y f (x), x X
数集X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变量x称为自变量, 变量 y 称为因变量。
当 x取数值 x0 X 时,与 x0对应的 y 的数值
称为函数 f 在点处的函数值,记作 f (x0 ).
由函数 f 的定义可知,函数实际上即我们中学数
学中所介绍的实数集到实数集的映射.
必修科目,同时也是许多非理工科学生的必修科目。
文科生开设高等数学的目的:
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相应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和基本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文科生来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二、文科生开设高等数学的内容
本书在取材时选择了高等数学中最基础的三个 部分内容:
(1)固定成本函数;(2)可变成本函数;(3)总 成本函数;(4)总收益函数;(5)总利润函数。
解 设产量为 x ,则
(1) C0 12000 ;
(2) C1 10 x;
(3) C 1200010x; (4) R 30x;
(5)L 30x (1200010x) 20x 12000.
解:∵ 一年的利息为p0r元, 则 x 年的单利为 p0rx元, ∴ 本利和为 P = p0 + p0rx = p0 (1+ rx) 元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系列(选必1)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系列(选必1)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呈现中国古代至当代改革的时间轴。

(一)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1.背景:【自主学习】:展示文物: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鼻环的牛尊和战国形势图。

结合教科书“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②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消极:轻视教化,轻罪重罚,间接导致秦二世而亡思考:“商君虽死变法犹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

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过渡语:战国是分裂时期,社会经济制度变革引起政治制度变革。

同样是分裂时期的两晋南北朝,征伐不断,常伴随着民族的迁徙和交融。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少不了要改革。

(三)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展示时间轴:1.背景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②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1)展示孝文帝改革的前期内容:创建新制度,重点介绍均田制和租调制。

北方边境常受游牧民族袭扰③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改革腐败官僚机构的变法(庆历新政)失败思考: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给王安石变法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教训?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终失败2.内容思考: 请结合表格信息,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思考: 从变法的具体措施中可以看出变法有何特点?并预测其结局。

特点: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结局:失败3.评价:【核心素养】:思考:结合所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积极:前期成效显著: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史纲上】消极:涉及面广,阻力大一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史纲上】强兵效果并不明显(表现:北宋与西夏开战再次失国的有识之士纷纷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总结七下历史第4课知识点

总结七下历史第4课知识点

总结七下历史第4课知识点首先,本课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农村社会的基本概况。

中世纪欧洲农村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占据绝大部分人口。

土地是农民的主要财富,而地主则是土地的所有者。

农民在地主的领地上种植粮食,同时需要向地主交纳租金或劳役。

这种土地所有制和劳动关系构成了中世纪欧洲的农村社会基本特点。

其次,课程深入介绍了封建主义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

封建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其核心是封建制度。

中世纪欧洲的领主通过封建制度控制了土地和农民,形成了庞大的封建领地。

封建主义巩固了贵族的政治统治地位,同时限制了农民的地位和权利,使得农民成为封建领主的附属。

再次,本课详细介绍了农奴制度在中世纪欧洲的运作方式。

农奴是中世纪欧洲农村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受到地主的严格控制,没有自由和财产权。

农奴需要为地主耕种土地,并交纳租金和税款。

农奴甚至无法自由迁徙,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世代相传,生活在极端贫困和压迫之中。

最后,本课还介绍了中世纪欧洲的农业生产和风车。

中世纪欧洲农业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采用人畜耕作和轮作种植。

而风车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风车可以利用风能将谷物磨成面粉,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加工工具。

风车的使用,标志着中世纪欧洲农业生产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也为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对中世纪欧洲的农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内容涵盖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领地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特点,对于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怎样在D:盘下建立一个名为“China”
2、在China文件夹下如何建立名为“liaoning”的文本文档
3、如何复制文件
4、如何删除文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每组演示一个知识点)。针对小组汇报情况,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最后自己,归纳知识点
同学们要想在电脑中输入汉字应该怎么做?怎样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课题
我是一个小管家
年级学科
四年级
信息技术
教材出版社
辽师大
教者
尹莹
单元章节
预备知识:第4课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初步学会正确建立文件夹及在指定文件夹中建立新文本文档;
2、对文件(夹)进行复制、重命名和删除;
3、学会在“写字板”上输入汉字并会保存作品。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掌握操作方法的同时,自学、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去获取知识。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掌握【我的电脑】窗口组成,组内交流
带着问题,同学们一起通过教材内容和实际操作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总结、补充。
学生看书自学,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汇报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多种学习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学习成果
1、学生已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方法;
2、能在写字板上输入汉字并会保存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更加浓厚,能主动探索问题。
2、不足之处:同学们输入汉字的速度需要加大力度练习。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为下一步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
学习新知
1、打开【我的电脑】,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组成
2、在指定位置建立文件夹并命名
3、在指定文件夹下建立文本文档
4、将文件夹中的文本文档复制到指定位置
5、如何删除指定的文件
6、学习输入汉字并保存自己的作品
教师布置任务
教学准备及
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迎接学生上课
刚才大家听到的歌好听吗?想不想把歌词记下去?
可是我们手中没有本和笔那怎样去记呢?
用电脑把歌词记在哪,怎样记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想
学生回答:用电脑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建立文件夹;
2、对文件(夹)的复制、删除和或重命名。
教学难点:
1、正确建立文件夹并给文件夹命名;
2、还原误删除的文件、文了怎样打开“我的电脑”,学习兴致非常高,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通过汇报、其他小组的补充以及教师总结,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复习学到的知识
下面我们把课前想要记的歌词(在【我的文档】里)就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保存到D:盘下新建文件夹“我爱记歌词”中,
学生用所学方法按要求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通过完成本任务,巩固和提高学生进行文件夹的建立、文件的复制、重命名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