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
强夯加固地基施工方案

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强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校核:审定:河北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工程概况 (1)三、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四、设计要求 (1)五、施工方案 (1)六、施工机具的使用 (3)七、强夯范围的确定 (3)八、施工进度计划 (3)九、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6)十二、各项需要量计划 (7)十三、临时设施规划 (9)十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9)十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十六、防震措施 (11)十七、检测 (11)十八、环保措施 (11)一、编制说明为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1、《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位于深泽县,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基础条形基础,主楼地上6层。
基础持力层为粉土①层,承载力较低(fak=11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院要求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三、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详见河北天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6月提供的《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建设1#-4#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设计要求1、建筑物地基处理后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80kpa。
2、处理后的地基应均匀。
五、施工方案5.1强夯施工参数:①、能级:点夯能级为1000KN.m,满夯能级500KN.m;②、夯点布置:4m×4.2m(4.1m×4.3m)中间插点梅花形布置(见强夯竣工图);③、夯击遍数:二遍,点夯一遍,满夯一遍;④、点夯击数:点夯击数8~10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满夯击数2击,锤印搭接1/4。
6000kn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6000kn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一、概述1. 本文将对6000kn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进行设计,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2. 6000kn基础强夯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工艺,通过施加大功率的反复冲击荷载,使土体产生密实变形,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3.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前期准备1. 在进行6000kn基础强夯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障碍物的分布。
2. 在勘察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并进行相关部门的审批。
3. 同时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和人员安排。
三、施工工艺1. 在6000kn基础强夯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场地的平整和测量定位,确定强夯点的位置和间距。
2. 接下来是进行地基处理前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清除场地上的杂物和表土,将地基表面平整,并用水泥浆或其他材料加固。
3. 接下来是进行6000kn基础强夯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强夯机安放在预定位置,进行强夯作业。
4. 完成强夯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四、安全措施1. 在进行6000kn基础强夯施工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在强夯机作业时,要确保周围区域的人员和设备不受到影响,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3.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五、质量控制1. 6000kn基础强夯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材料和强夯机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3.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六、人员管理1. 在6000kn基础强夯施工中,人员的合理管理和协调,对于施工进度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东方新星中科强夯一标施工组织设计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场地强夯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日期:2012年10月25日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2相关参建单位 (1)2.3施工工程量 (1)3 工程地质条件 (2)3.1场地地层概况 (2)3.2场地地下水 (4)4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班子配备 (4)4.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4)4.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 (5)4.3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5)5 人力配置及机具配备计划 (7)5.1劳动力使用计划 (7)5.2机具设备投入计划 (8)6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6.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9)6.2施工阶段划分 (9)6.3施工方法 (9)7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 (19)7.1质量目标 (19)7.2质量保证体系 (20)7.3质量控制标准 (20)7.4质量控制流程 (20)7.5质量控制措施 (22)8进度目标与控制措施 (22)8.1进度目标 (22)8.2进度控制管理体系 (22)8.3工期进度控制具体措施 (22)8.4影响进度的因素 (24)8.5进度横道图 (25)9 HSE目标与控制措施 (28)9.1HSE目标 (28)9.2HSE组织机构 (28)9.3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29)9.4HSE管理及控制措施 (31)10 竣工资料的要求 (38)10.1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 (38)10.2管理程序 (38)10.3竣工资料提交日期 (39)11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39)1编制依据---《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场地强夯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STC-ZK-2012-N024);---《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陆域工程初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招标文件(招标编号:STC-ZK-2012-N024);---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场地强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及补遗(二、三、四、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局部修订)(GB 50021-2011);---公司三体系结合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强夯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地区,主要建筑物包括办公楼、宿舍楼等。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层主要为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承载力较低,不满足设计要求。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决定采用强夯基础施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二、施工依据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成立强夯基础施工项目部,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岗位,确保施工组织有序进行。
2. 施工设备:准备强夯设备、运输车辆、测量仪器、安全防护设施等。
3. 施工材料:准备砂性土、粘性土、砂石、水泥等材料。
4.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施工工艺1. 施工分区: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小区面积不宜过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强夯施工顺序:按照小区分区,从外向内、从边缘向中心进行强夯施工。
3.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确定单点夯击能、夯击遍数、夯击间隔时间、夯距等参数。
4. 强夯施工步骤:(1)清理场地: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垃圾等清理干净,平整场地。
(2)布设强夯点: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布设强夯点。
(3)强夯施工:启动强夯设备,按照施工参数进行强夯施工。
(4)检测:施工过程中,对强夯点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强夯施工阶段:3个月3. 施工验收阶段:1个月六、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强夯点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强夯施工组织方案(最新)

强夯施工组织方案(通用7篇)第一节概述钢桥是各种桥梁体系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常见的一种型式。
近20年来,随着预应力砼桥梁的急速发展,钢桥已越来越多地进人更大的跨度领域,并且在结构形式、材料及加工制造、施工架设方面不断有所开拓和创新。
到70年代末,可以说钢桥已经用一种完全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桥梁界并与预应力砼桥梁展开剧烈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
由于钢材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弹塑性材料.所以在桥梁上使用比较灵活,从板梁桥、桁梁桥、拱桥直至大跨度的悬索桥。
近20年来,钢斜拉桥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起着主导桥梁工程发展的地位。
随着材质(主要是高强度钢材和各种耐候钢)的提高以及焊接工艺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不断完善,各种受力性能优越、制造架设容易的箱形截面梁也就同时得到大力发展。
除此之外.在桥梁施工装备方面,特别是吊机的起重能力不断提高,伸臂拼装所使用的行走于桥上的吊机起重能力已经用到1000kn.大型浮吊的起重能力也普遍达到6500kn,并且也已经有一次起吊重力达35000kn整孔桥梁的例子。
为了将拼好的桥顶高或顶推就位,千斤顶的行程已扩大到2.0m。
这一切都促使传统的钢桥施工和架设法得到更新。
以往大跨度钢桥基本上以悬臂拼装架设为主,现在除了悬臂安装之外,还常常采用整孔吊装和顶推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速度。
此外,在条件许可的场合,还可用浮运法辅助安装(如hunber桥)。
在体系方面,一些管运不良、费工费料的结构(如悬臂桁梁)已经淘汰,而代之以结构紧凑、线条简洁、造形美观、受力优越的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钢结合梁compositebeam)已从中小跨度(40~80m)的范围内越出,而走向大跨度领域(如加拿大的annasis桥)。
世界著名的日本本四联络线工程,也基本以大跨度的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主体,这说明钢桥今后几十年的方向应以大跨、轻质、高强、美观、施工快速等为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钢构件的制作钢构件的制作主要包括下列工艺过程:作样、号料、切割、零件矫正和弯曲构件校正、结构试拼装、除锈和涂该等。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 (2)二、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 (2)三、施工准备 (2)(一)设备准备 (2)(二)劳动力准备 (3)(三)技术准备 (3)(四)工程形象进度计划 (4)四、操作流程 (6)(一)作业条件 (6)(二)工艺流程 (6)(三)施工参数的确定 (6)(四)操作方法 (7)1.强夯工艺要点 (7)2.施工操作要点 (7)3.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8)(五)质量过程操纵流程 (10)(六)注意事项 (11)五、验收标准 (13)六、要紧保证措施 (13)(一)质量保证措施 (13)(二)职业健康与安全保证措施 (14)(三)文明施工与环境保证措施 (16)(四)安全纪律 (17)(五)防火须知 (18)一、编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二、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工程概况: 位于钦州港开发区东南部的钦州港一号路南段二期道路工程(K0+000至K3+560)全长3560米,宽60米。
本工程沿线地质与结构比较复杂,沿途通过多为海蚀海岸、林地、泥滩等,不良地质要紧为素填土、淤泥等软土层,按设计要求直接进行吹砂挤淤填海,因此要求对路基填土进行强夯处理。
强夯法是通过通常10~40t的重锤与10~40m的落距,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
在地基土中所出现的冲击波与动应力,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
同时,夯击能还可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处理面积:约为22.5万㎡(长3560m×宽63m)。
施工工期:计划于2008年8月20日开工,2008年10月19日完工,总工期60天(日历天)。
道路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书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 (3)第一节总体概述 (3)一招标范围 (3)二招标内容 (3)三主要技术指标 (4)四主要工程量: (4)第二节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5)一编制依据 (5)二编制原则 (5)第三节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6)一施工程序设想 (6)二施工总流程 (6)第四节施工段划分和施工流水组织 (7)一施工段、作业面划分 (7)二施工流水组织 (7)三施工顺序 (7)第五节施工组织机构 (9)第六节工程管理目标 (10)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1)第一节施工现场平面总体布置 (11)第二节临时设施 (11)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及承诺 (13)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13)一节点工期控制如下 (13)二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13)第二节各阶段具体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3)第三节违约承诺 (15)第四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保、证措施及承诺 (16)第一节劳动力投入计划、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 (16)第二节材料投入计划、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 (17)第五章机械设备、办公、检测设备投入、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违约承诺 (20)第一节机械、办公、检测设备投入、进场计划 (20)第二节机械、办公、检测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20)第三节违约承诺 (21)第六章对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22)第一节施工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分析 (22)第二节施工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的解决方案 (22)第七章针对设计、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33)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与违约承诺 (34)第一节质量目标: (34)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34)第三节违约承诺 (37)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二次搬运等措施及违约承诺 (38)第一节安全目标: (38)第二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8)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38)二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 (39)三安全文明施工具体保证措施 (39)第三节环境保护、二次搬运等措施 (40)第四节违约承诺 (41)第十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与保证措施 (42)第一节本工程将推广运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 (42)第二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保证措施 (43)第三节违约承诺 (43)第十一章相关表格及附件 (44)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第一节总体概述普湾新区十二号路(零号路—南1号路)道路工程,位于普湾新区石河街道,是连接零号路与南1号路之间的城市主干道,北起零号路(桩号为K0+000),南至南1号路(桩号为K0+879.36),设计长度879.36米。
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二篇)

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为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施工,驻地办尤为重视安全,工程开工前进行了布局,开工后建立了安全施工___,针对工程特点强化日常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驻地工程师为驻地办安全第一责任人。
驻地办与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内容明确、考核明确。
(2)、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监督管理,做好对监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质保量提拱劳动防护用品。
(3)、进入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必须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学习各工种安全操作规,提高职工整体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在施工全过程中坚持日常安全教育,重点解决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冒险蛮干的侥幸心理。
督促项目部进行每日上班前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交待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防患重点要详尽布置、交待,做到万无一失。
每道工序开始前由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杜绝事故。
2、日常安全生产检查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方向是提高作业人员自觉遵章守纪的能力,要求作业人员先想如何保护自己再开始干。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方法是严格排查隐患,不放过死角,把安全生产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原则是不轻易原谅自己,更不轻易原谅不守规矩的人,加大对违章违规行为人的处理力度,使其对安全生产不麻痹、不怠慢。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施工人员不疲劳、不带病、不酒后作业,有情结的人要及时疏导之。
(2)、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
(3)、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机械各部位情况,(绳索、卡具、螺栓接头等)钢丝绳规格必须符合规定,油路、液压系统必须灵敏,安全装置确保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施工时要按规定对所要求部位注油、加水,保持机械的良好状态。
机械的检查保养和排除故障,由专业的司机或机修人员维修。
(4)、做好班前的七查工作:①检查主钩和把杆钢丝绳是否完好,断丝数有无超过规定,钢丝绳连接及绳端固定是否安全可靠。
强夯施工方案

重庆志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地基强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重庆三峡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0一0年十月目录一、方案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技术参数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配置五、施工工期安排六、施工组织管理七、质量保证措施八、安全生产措施九、文明施工措施强夯点夯布置示意图附图一强夯满夯布置示意图附图二一、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地基的要求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现场条件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该地块位于江津双福工业园,该场地为新近回填,现场地已基本回填到设计标高,回填土主要以页岩和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粘土,回填时没有经过分层碾压且回填土级配较差,局部有架空现象,由于回填时间短土体没有完成自重固结。
因此采用强夯法处理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消除地基的差异沉降。
2、水文地质:场地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主要来源为雨水补给。
三、技术参数1、地基强夯技术要求:⑴强夯范围:业主提供的强夯范围图上的强夯范围。
⑵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为5—6.0米。
地基表层压实系数达到0.96⑶强夯点夯夯击能1500kN·m,满夯夯击能1000kN·m。
2、夯击遍数、锤重、锤直径、夯锤落距和夯击数等强夯施工参数:该地基夯击遍数共三遍,其中第一、二遍为点夯、第三遍为满夯:第一遍单击夯击能为。
采用重12.5T夯锤,锤径φ2.0米,落距12.0米。
第二遍单击夯击能为。
采用重12.5T夯锤,锤径φ2.0米,落距12.0米第三遍满夯采用夯击能为1000kN·m。
采用重12.5T夯锤,锤径φ2.0米,落距8米;对地基表层加固。
3、夯点布置及间距第一遍夯击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夯点间距为5mⅹ5m,见附图一。
施夯顺序为顺夯法。
第二遍夯击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夯点间距为5mⅹ5m,见附图一。
施夯顺序为顺夯法。
第三遍为满夯施工,相邻两排夯点应交错进行,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单点夯击次数为2击。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XXX工程XXX项目XXX土建工程地基强夯施工组织设计XXX项目部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目录1 、工程概况及场区地形地貌------------------------------------------------------------------------ 1 1.1 工程概况 ------------------------------------------------------------------------------------------------------------------- 11.2 场地地形地貌 ------------------------------------------------------------------------------------------------------------- 12 、编制依据 --------------------------------------------------------------------------------------------- 23、编制原则 --------------------------------------------------------------------------------------------- 24 、施工方案 --------------------------------------------------------------------------------------------- 2 4.1、强夯处理范围------------------------------------------------------------------------------------------------------------ 2 4.2、强夯对地基要求--------------------------------------------------------------------------------------------------------- 2 4.3、地基处理及排水方案--------------------------------------------------------------------------------------------------- 2 4.4 强夯施工技术参数 ------------------------------------------------------------------------------------------------------- 34.4施工工艺流程和强夯施工步骤 ----------------------------------------------------------------------------------------- 35、项目部组成、劳动力配置计划 ------------------------------------------------------------------- 6 5.1劳动力配置计划 ----------------------------------------------------------------------------------------------------------- 6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76、施工的各项保证措施-------------------------------------------------------------------------------- 7 6.1 质量保证措施 ------------------------------------------------------------------------------------------------------------- 7 6.2安全保证措施 ------------------------------------------------------------------------------------------------------------ 10 6.3工期保障措施 ------------------------------------------------------------------------------------------------------------- 11 6.4季节性施工措施和夜间施工措施 ------------------------------------------------------------------------------------ 12 6.5成品保护措施 ------------------------------------------------------------------------------------------------------------ 12 6.6文明施工措施 ------------------------------------------------------------------------------------------------------------ 12 6.7环境保护措施 ------------------------------------------------------------------------------------------------------------ 131 、工程概况及场区地形地貌1.1 工程概况XXX项目工程,位于XXX工园区。
路基工程强夯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根据 0第二章、工程概况 02.1 工程概况 02.2 工程地质条件 (1)2.3 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气象特性 (1)第三章、工期安排 (1)第四章、资源配置 (2)4.1施工机械 (2)4.2人员配置 (2)4.3仪器配置 (2)第五章、施工工艺及措施 (3)5.1施工准备 (3)5.2 施工参数 (4)5.3 强夯措施 (5)5.4 强夯施工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施工质量检查 (9)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9)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0)7.1安全保证体系 (10)7.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7.3安全保证措施 (12)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措施 (13)8.1环境保护 (13)8.2现场文明施工 (13)8.3消防安全措施 (14)第九章、雨季应急措施 (15)路基工程强夯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根据(1)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站前工程TJZQ-8标施工图设计文献。
(2)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大西铁路客专企业文献汇编。
(4)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
(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TB10751-)。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
(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
(10)《高速铁路施工技术》(路基工程分册)。
(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4-)。
(12)《路基工程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站前工程TJZQ-8标范围内共有路基23段,长12.7km。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三篇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三篇篇一:强夯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一、前言针对XX集装箱物流中转设施项目道路、地坪强夯工程特点及地质勘察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公司特制定了本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现场施工。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集装箱物流中转设施项目道路、地坪、强夯工程建设情况;根据此地质情况用强夯法对该场地回填地基进行强夯处理,处理面积7443m2,夯击能3000KN.M 满夯1000 KN.M。
三、地层情况场地所见地层:1-1、素填土:黄褐色~灰白色,稍湿~湿,松散~稍密。
主要由石英砂岩、板岩碎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碎石含量约占40~60%,粒径20~40mm,局部夹大块石,可达1m以上。
回填时间约10年左右,欠固结。
层厚15.0~28.3m。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1-2、素填土:灰褐色~黄褐色,湿~饱和,稍密。
主要由石英砂岩、板岩碎石、粘性土及淤泥质土组成,碎石含量约占40%,粒径20~40mm,底部夹大块石,可达1m以上。
局部混淤泥质土,呈软塑状态,薄层状公布,含量30~40%。
回填时间约10年左右,欠固结。
层厚8.0~21.2m。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
2、中风化板岩:灰绿色,变淤泥质结构,板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泥质矿物,岩芯呈块状,为软岩,较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最大揭露厚度6.1m。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大部分钻孔见有地下水分布,水位埋深在8.0~10.0m,标高为1.5~2.8m,且赋存于素填土层中,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与海水具连通性,主要受海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受潮汐作用明显,水位变幅约1.0~2.0m,渗透系数K≈52.0m/d。
四、执行国家规范及技术要求(一)执行国家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XX);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二)技术要求1、强夯要求不少于建筑物边缘线外扩5m,且不少于处理深度的1/2。
强夯施工方案

7.5。
2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由于采用吊车提升夯锤进行施工,每台吊车必须有安检证,吊车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证方可操作。
(2)强夯施工前需对进场的夯锤尺寸重量进行验收并向监理报验,施工时要确保满足强夯的能量要求.(3)强夯施工必须按照港口工程地基规范进行.(4)强夯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工艺要求的参数进行控制.控制好夯击次数、夯击能量、点位要求.(5)控制好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5天。
(6)每台吊车安排专人监督,现场施工员不定时到场抽查.(7)强夯过程中的停锤标准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8)强夯时地下水位控制在1.5米以下,如遇大暴雨使地下水位偏高,可以采用挖机开挖排水坑,并采用水泵进行排水,以加快降低地下水位。
(9)对于强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留有书面材料,同时上报业主、监理及设计.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本次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2万㎡,全部采用强夯联合振动碾压进行加固。
设计要求:(1)、场地加固前进行清基处理与场地平整,沟浜、鱼塘等低地经淤泥清除后采用土石混合料(含石量30%、含泥量70%)回填;(2)、地基加固整平后的交工标高为3。
6m;(3)、地基加固整平后的承载力为150KPa以上;(4)要求在大面积强夯之前进行强夯试验,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始夯面标高、地下水位深度、点夯能量和击数和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从而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5)地基加固碾压整平后的压实度达到93%以上.2。
3。
2。
1沟浜处理与场地清基沟浜、鱼塘处理采用抽水泵抽干积水、挖机清除淤泥,土方车辆出运到场外弃土点,并回填土石混合料至场地标高;场地清基由人工割除杂草、清除树根,采用推机进行场地平整至场地形成标高.2.3。
2。
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小区划分→测量原始标高→布置点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坑位→第二遍点夯→平整坑位→普夯→夯后地面沉降观测。
在点夯的过程中回填土石混合料。
2.3。
2.3强夯工艺的具体施工方法1)施工参数强夯:按照两遍点夯、一遍普夯的施工工艺。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三篇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三篇篇一: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总体概述 (1)1.1工程概况 (1)2施工管理目标 (3)3施工进度和各阶段进度控制目标 (2)3.1施工进度和各阶段进度控制目标 (2)3.2工期保证措施 (4)4机械设备、办公设备设备投入 (5)5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6)5.1施工方案 (6)5.2工程主要设计参数 (6)5.3施工方法 (7)5.4强夯地基质量验收标准 (8)5.5关键施工技术 (8)5.6雨季或特殊天气施工措施 (10)5.7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10)6质量保证措施 (12)6.1质量保证措施 (12)7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22)7.1 安全生产 (2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强夯工程工程地点:建设单位:2 施工管理目标2.1工程质量目标执行国家、辽宁省、大连市现行一切相关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一次合格率达100%。
2.2工期目标本工程于年月日开工,至 2 年月日完成临时引堤西侧约1万平米工作量,剩余工作量待甲方提供出场地具备施工条件后20日内完成。
共个日历天。
(如遇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天气时工期顺延。
如重大的设计变更、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使我公司工程进度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时工期顺延。
或因业主原因无法正常施工时工期顺延)2.3安全和职业健康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爱健康,保护环境;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HSE管理方针,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行为,实现工程项目安全和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目标值为:(1)杜绝发生任何人身伤亡事故;(2)杜绝发生设备事故;(3)杜绝发生重大交通事故;(4)杜绝发生火灾事故;(5)避免其它施工项目影响自身安全;(6)杜绝自身安全影响其它施工项目。
(7)职业病、传染病爆发事故为零。
(8)无环境污染(粉尘、噪声、毒物、光污染)事件。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方案强夯施工方案一、施工规模本次强夯施工为驳岸区,其中X区暂定宽度12m,采用分层碾压处理,不强夯;Y区暂定宽度为15m,设计采用3000KN.m (kj)能级,始夯标高为 4.8m;Z区暂定宽度41.439m、66.439m,设计采用5000KJ能级,始夯标高为4.8。
总强夯面积约82000m2,主要施工内容为回填料平整、强夯、夯坑回填平整及压实。
二、设计要求:Y、Z 区夯击总能量应达到5000KJ/m2(不包括普夯),夯后基面承载力达到180kPa以上。
三、施工部署3.1 项目组织机构对本次强夯施工,我们将组建专门的项目部进行管理,责、权、利相结合,保证各层次、各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保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
项目经理由具有丰富地基处理施工管理经验的分公司经理亲自担任,全面对项目行使各种权力,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益全面负责。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其他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聘任。
3.2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项目机材行政3.3 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配置3.3.1 强夯机具配备(1)夯锤:根据招标文件及本公司的施工经验,对3000KJ能级,选择重量在150~250kN 的夯锤,对5000kJ能级,选择重量在250~400kN的夯锤,锤底面积4~5m2。
对1000kJ 普夯,选择重量在100~120kN的夯锤,锤锤直径应不小于 2.7m。
锤形设计为带斜度的上大下小的倒圆台铸钢锤,具有夯击后坑壁不易塌土,落点准确、重叠性好,易起锤等优点,锤体均匀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气孔直径30~40cm,具有良好的排气性,避免下落时形成气垫及拔锤困难。
(2)落距:5000KJ能级时,250kN锤重的理论落距为5000/250=20.00m400kN锤重的理论落距为5000/400=12.5m3000kJ能级时,150kN锤重的理论落距为3000/150=20.00m250kN锤重的理论落距为3000/250=12.00m1000kJ能级时,100kN锤重的理论落距为1000/100=10.00m(3)强夯主机:当强夯能级为3000kJ时,可选用起重量在300kN左右的主机;当强夯能级为5000kJ时,选用起重量在500kN左右的主机。
强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强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关键信息项: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强夯施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强夯施工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施工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工程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工程造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工程概述11 对工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等。
111 详细说明强夯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
212 进行现场勘察,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2 设备准备221 列出所需的强夯设备清单,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22 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23 材料准备231 明确所需的施工材料种类和数量。
232 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具备相应的合格证明。
24 现场准备241 清理施工现场,排除障碍物。
242 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等。
3、强夯施工工艺31 强夯参数的确定311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强夯能级、夯点布置、夯击次数等参数。
312 对参数进行验算和优化,确保施工效果。
32 施工流程321 测量放线,确定强夯范围和夯点位置。
322 起重机就位,将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323 提升夯锤至预定高度,自由下落进行夯击。
324 按设计要求完成每点的夯击次数,移机至下一个夯点。
33 质量控制要点331 严格控制夯锤的重量和落距,确保夯击能量符合要求。
332 做好夯击过程中的记录,包括夯击次数、夯沉量等。
333 及时检查夯坑位置,防止偏位。
4、施工进度计划41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地基处理(低能量真空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海港新城市政一期工程名称: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标编号:海港新城一期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标地基处理工程(真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夏忠明审核:编制单位: 上海公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03年12月12日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工程水文地质状况4、施工方法5、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工期措施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安全施工措施8、文明施工措施9、竣工资料10、附图、表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
3标段道路地基处理1。
编制依据:1。
1。
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港城分指挥部颁发的《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C2、B1道路地基处理指定分包定向议标投标须知》;1。
2。
交通部(JTJ221-9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3。
交通部(JTJ250-9)《港口工程地基规范》;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5。
《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1.6.海港新城C1道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2。
工程概况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是芦潮港人工湖(又名“滴水湖”)的环湖景观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规划红线宽50m,道路横断面为机动车双向四车道加单侧双向非机动车道,道路全长8.54Km.C1。
3标段邻近东海侧,全长为2。
16Km,地基加固面积约为119010m2。
海港新城位于上海市东南端,地处东海与杭州湾的交汇处,地貌类型属潮坪相和河口、砂嘴、砂岛的交界处.拟建C1道路场地系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现状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4。
5~5.5m。
拟建道路现状表层为围海造地和人工湖开挖吹填形成的吹填土。
吹填土部分区域以粉性为主,夹层状淤泥质粘性土,土质松散且不均匀;部分区域呈淤泥质粘土夹粉土,呈软塑流塑状态。
吹填土厚度一般为2。
2~3.8m,局部最深约6~7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1.1招标人提供的图纸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46-88);1.1.7《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范》(GBJ33-86);1.1.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1.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标准》(GBJGJ-99);1.1.10其它国家现行规范1.2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十堰市张湾工业新区1.3 主要工程量本标段强夯总量约为171.73万m2。
1.4 本工程特点本工程的特点是强夯施工面积大,工期紧,因而场内机械及人员较多,安全任务比较重,一定要加强安全工作,严格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
第二章施工现场项目组织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管理责、权、利相结合,调动各层次积极性达到优质、高效、低消耗的经营目标。
2.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2.1.1项目组织项目经理由我公司具有丰富地基处理施工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全权对项目行使各种权利,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全面负责。
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项目经理聘任具有高级职称、丰富地基处理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对工程的质量、技术、进度全面规划实施。
2.1.2机构设置根据该工程特点,工程项目部设置四科一室,即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设备材料科、计划财务科、项目办公室。
下设强夯作业队、修理队、测量作业队,各队在总部统一指挥和引导下,独立完成各自的工程任务。
具体组织机构设置详见图2.1。
2.2 职责2.2.1 项目经理职责2.2.1.1 代表该项目部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中的各项权利、义务,处理合同未尽事宜。
2.2.1.2负责对项目成员的聘任及分工,保证项目成员各负其责、通力配合。
2.2.1.3接受并执行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各项通知、指令。
2.2.1.4 负责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协调工作,处理各种纠纷。
负责施工区相邻工区的协调工作。
2.2.2 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2.2.2.1 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2.2.2 处理各种施工难题及质量问题。
2.2.2.3 组织对工程进度、质量情况通报。
2.2.2.4 为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关键责任。
2.2.3项目各科室职责2.2.3.1工程技术科负责工程施工生产、进度和技术管理工作。
2.2.3.2 质量安全科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质量自检、组织工区间互检及各项质量措施的实施与控制。
负责对职工的入场及阶段性安全教育,负责生产、工程施工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工作。
2.2.3.3 设备材料科负责机械设备和零配件的购置及管理,施工机具的管、用、养、修。
2.2.3.4 计划财务科负责合同预算、计划统计工作及财务、劳资、成本核算工作。
2.2.3.5 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文件收集、转发,行政文件归档工作及党、政、工、团活动的组织记录。
图2.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第三章施工布署3.1 试夯部署3.1.1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夯。
3.1.2先在不同区段各选择三处32×32平米场地进行试夯并进行动力触探,验证设计参数和处理深度。
3.1.3通过试夯区的施工,以便对工程强夯施工技术参数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3.1.4试夯区的具体位置,与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共同确定。
3.2 施工总部署本工程为十堰市西部新城东风汽车动力总成山地动力总成山地整理强夯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为10m一层分层回填、分层强夯处理。
3.2.1项目分区作业计划综合考虑标段内地形情况、填方区作业面大小和分布情况、本标段按1、2、3、4号地块分为四个区平行施工。
挖方区对应分为四个区平行作业,对应调配。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工程内容分区组织平行施工,在各区内组织流水作业,各工序间有效搭接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3.2.2项目总体施工步骤3.2.2.1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开工准备;3.2.2.2 进场后土方单位先将回填区植被及浮土清理干净,然后按“挖高填低”的原则分层逐层回填碾压至每层施工标高。
3.2.2.3当分层回填至设计夯击面标高时,先按要求进行试夯施工,确定并报批施工参数后,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3.2.2.4在已完成的填筑面上分层进行强夯作业。
强夯作业与土方作业形成同方向流水作业模式,同一施工区内按施工放样、表层清理、土方填筑、强夯施工等工艺进行流水作业。
3.2.3项目施工交叉作业安排3.2.3.1交叉作业分析1本次招标共两个标段,各标段间存在交通便道、标段交接面施工等交叉作业。
2本工程存在强夯与土方作业在施工作业面、施工安全距离方面的交叉。
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流向和强夯、土方在不同区域的施工作业时间,以减少交叉作业影响。
3本工程作业内容包括表层清理、土方作业、强夯作业等多个不同工序的作业,在施工场地、施工顺序等方面存在交叉作业。
3.2.3.2不同标段间的交叉作业安排1施工中与相邻标段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相互配合,听从发包人和监理人的调度,保证施工便道的共享与畅通。
包括允许施工道路的共享、道路的标识明确以及专人指挥等措施;同时,对应挖填区施工中进度要同步,以利于挖方及时调运至需用填方区,及时以挖作填。
2要保证两标段间交接处填方交接带的质量。
两标段交接处的填筑,执行接缝处理原则,必要时,沿接缝加布一排夯点。
3施工前提前做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排水工程规划时,两标段交接处施工时要双方提前接洽,并认真核对标高、平面位置等内容,保证结合处位置、标高正确,排水顺畅。
3.2.3.3土方与强夯的交叉作业安排土方回填与强夯施工相互配合,统一调度保证土方与强夯同一流向作业,相互及时提供作业面。
3.2.3.4内部交叉协调内部交叉协调主要考虑在入场后,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明确不同分项工程、不同施工队伍之间在工序上、作业面上、时间上的交叉点,严格按照网络计划内容进行施工,把交叉作业对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
3.3 施工进度计划3.3.1计划开、竣工时间本标段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12月7日,工程完工时间为2011年3月20日,计划按期完成。
3.3.2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宣布中标之日起至2010年12月13日,占有效工期7天;试夯施工:2010年12月14日至2010年12月23日,10天;强夯施工:2010年12月24日至2011年3月15日,82天;收尾工程:2011年2月14日至2011年3月17日,30天;竣工验收: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3月20日,3天。
详见附表3.1 施工进度计划表3.3.3施工效率本标段总强夯面积约为171.73万m2,有效施工时间为82天,共配备强夯设备28台套,每天可完成21000 m2,满足本标段不少于17300平方米的要求。
3.4 施工总平面布置3.4.1施工道路3.4.1.1进场道路:进场道路可利用已建成园市环线作为设备进场路。
3.4.1.2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土方作业时形成的施工道路。
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机械行走路线随时修筑,随工程进度动态布置。
3.4.2 生产生活大临3.4.2.1生活大临1生活大临包括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及职工宿舍、食堂、卫浴等生活性临时设施。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初步拟定于施工现场南侧采用彩钢板房搭建.。
为满足施工需要,施工时在场地内设置现场办公室、设备维修区、停车场等,位置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动态调整。
2现场办公室采用彩钢板房搭设,并按当地工程建设临时设施文明施工要求进行布置,设为:休息室、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供水供电室。
3.4.2.2生产大临1生产大临包括修理车间、库房等设施。
2工具库、材料库、修理间等采用活动板房搭建,机修区采用钢管彩条布围设。
3.4.2.3施工围挡根据当地文明施工要求,在施工区域设立五图二牌,并对施工区域按文明施工要求进行围挡。
3.4.3施工用电本工程用电主要为现场修理用电及夜间施工照明。
施工中主要考虑发电机供电,现场配备75kw发电机2台、50kw发电机1台,同时在项目部配备50kw发电机1台,可满足施工需要。
3.4.4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现场洒水和机械用水,根据现场考察情况,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从附近水源采用洒水车拉用,并在施工现场设置1个8t水罐蓄水。
3.4.5 通讯设施为了方便对外联系,提高工作效率,我公司为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每人配备手机一部,现场办公室安置固定电话机,并连接传真机。
3.4.6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1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四章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4.1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全部工程选择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共48台套,其中强夯设备28台套(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其他辅助设备20台。
以上设备均为我单位自有,在正式开工前3天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
以上设备均为我单位自有,在正式开工前3天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主要施工测量仪器配备表4.2.1拟投入本项目的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全部为我公司自有设备,可确保投入本工程使用。
4.2.2拟投入本项目的全部设备已全部落实、明确,并在设备所在地集中整修、维护保养,确保以良好状态投入本项目施工。
4.2.3拟投入本项目的全部设备已在投标期间由我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了统一安排,可确保投入本项目施工。
4.2.4机械设备配备过程中已充分考虑了多班作业的降效、气候以及机械的正常维修保养对出勤率的影响因素,所配备机械数量充足。
4.2.5全部投入现场的机械设备、检测设备均已按工程量、工期情况备足相应配件、易损件随机械入场,确保机械的正常出勤。
第五章主要劳动力配备计划5.1劳动力投入计划本工程工期紧,在保证均衡生产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各个工序施工、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劳动力的投入,实行动态控制。
劳动力使用计划见表5.1。
表5.1 劳动力使用计划表单位:人5.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5.2.1工程开工前,我公司将按正常的人员动员程序进行前期动员,可保证人员正常、按期投入。
5.2.2本工程主要技术工种人员全部为我公司自有技术工人,可保证劳动力正常投入且不受农忙等影响。
5.2.3进场劳动力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场,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殊工种要求持证上岗,施工人员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
第六章主要物资计划6.1主要物资供应计划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为柴油及机械易损件,机械耗油量估算如下:共投入28台强夯机组,8台推土机,以及洒水车等其他辅助设备。
按每日工作2台班计,每天机械耗油量为75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