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因素及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因素及防范对策
摘要: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习惯性违章有关。

分析事故原因后基本都能找到习惯
性违章行为的踪影,而习惯性违章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又经常被人忽视,危
害甚大,给企业的安全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本文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心
理因素制定纠正及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谈一些初浅的想法。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心理因素;防范对策
一、习惯性违章的概述
习惯性违章,顾名思义就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
工作习惯的违章行为。

是那些在人们身边经常发生、习以为常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或规程的
行为。

(一)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
“习惯性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只是一种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

这些年发生的各类事故都
能从中找到习惯性违章的踪影:登高作业习惯性不系安全带作业者从高处坠落;进入有限空
间作业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发生中毒、掩埋、淹没、触电等伤亡事故;桥抓司机为加快上
煤速度习惯性用反向开车代替刹车,使桥抓轮轴、轨道、滑侧线经常损坏,桥抓滑侧线、电
气设备烧毁;桥抓抓斗钢丝绳缠绕,处理钢丝绳缠绕,延用以前直接推桥抓抓斗反转做法,
钢丝绳反弹至推抓斗者被抓斗所撞身亡;戴手套操作钻床手套被钻床缠住手指被拉掉;习惯
性违章动火、用电造成火灾事故的等等,这些发生的事故中都能找到习惯性违章所起的作用。

而进入生产场所不戴安全帽;不按工作票、操作票规定进行检修、操作;习惯性不按规定使
用电器设备等等等等习惯性违章行为还在经常发生。

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不按标准规
范工作的习惯,涉及面广,有操作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容易被人忽视,危害性极大。

(二)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的,并且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顽
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往往不容易纠正。

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定势不改变,习惯
性动作方式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行为人受到事故的惩罚。

2、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而对习惯性违
章行为,由于人们看得多了,习以为常,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身在险中不知险”,容易使人
对违章现象丧失警惕性。

3、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许多习惯性违章是从别的人身上“学来的”。

看到别人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地效仿,而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又被别人效仿,互相传染,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4、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对安全规程不遵守,总以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素
习惯性违章心理大约有:侥幸、惰性、麻痹、逆反、逞能、冒险、从众、与己无关、情
绪异常、好奇、敷衍、急躁、惧怕、自满、莽撞、粗心、偷懒等心理状态,这些习惯性违章
心理状态产生的因素是:
1认识:习惯性违章者对信息接受加工处理过程出现了偏差,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
于违章,或不愿意认识到是违章。

“嫌麻烦,图省事,得过且过”。

接受了不正确的操作信息,使得概念形成和判断错误,最终用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过去多少年都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事”、“别人都是这么干的,我这么干也不会出事故的”,“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

2情绪:习惯性违章者“安全第一”错位,“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得到确立和强调,对按照
标准规程作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按章办事麻烦,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安全规程制度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为追求行为价值的最大化,把规章制度置于脑后。

在图省力、图方便、
图安逸,抢时间、求速度、求效益以及好强、好奇、冒险等等心理的驱使下习惯性违章作业。

3、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
的心理过程。

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1)自觉性:习惯性违章者,不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确定自己的目的和行为,往往是
盲目的,有些人常常不惧生死,冒险蛮干。

(2)果断性:习惯性违章者在是非不明,盲目地做出决定,缺乏深思熟虑,或办事草率,或不计后果,或冒险操作,或因循守旧。

(3)自制性:习惯性违章者自制力差,不善于控制和约束自己,不能克服不良倾向,有
些人急躁,斗气等。

(4)坚持性:坚持性是指执行决定中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顽强地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
品质。

始终保持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心。

有些习惯性违章者做事浮躁,缺乏持久性,往往半
途而废。

在这些心理因素支配下工作、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性违章。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防范对策
纠正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关键在于纠正习惯性违章心理,建立遵章守纪习惯,而遵章
守纪的关键是全体员工对遵章守纪的正确认识。

有科学的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自
觉的约束自己,克服各种习惯性违章。

(一)矫正习惯性违章心理,确立“安全第一”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纠正“认识的偏差”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纠正人们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重要对策。

人的安全行为是受安
全意识水平的调节,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也受道德观、人生观和世
界观的影响;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

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
人的安全意识,端正对安全的态度,让每一个员工明确任何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
全就没有一切。

加强安全知识,提高人的安全技术知识,提高人的安全技术素质,让员工认
识到自己的那些不安全的操作习惯的危险性:我每一次的违章就存在着严重事故的可能,如
果不改变这种习惯性违章,严重事故终将降临自己的身上。

改变原有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因认识偏差所形成的错误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得到改变,使得获取知识、记忆、推理、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等心理活动得以转变。

2运用激励、监督检查、处罚等手段推动习惯性违章的纠正
习惯性违章的矫正,需要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而动机还要诱因推动的。

用激励、监督检查和处罚等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迫使其纠正习惯性违章,是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又一重要
措施。

建立动力机制,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

对遵章守纪并能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
者给予重奖,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激励。

建立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压力,使人有
一种危机感,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遵章守纪,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激
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遵章守纪。

加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管理,建立习惯性违章检查监督管
理办法,检查监督各种习惯性违章,严格进行考核制度,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重管重处。

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胆寒,用强劲动力与压力,推动习惯性违章的纠正,
使习惯性违章者迫于外来压力而约束自己。

(二)调整情感,培养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

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就能征服习惯性违章。

心理学告诉
我们: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

1 培养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需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

有意识的培养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良
好习惯,要从细节、从小事抓起,培养员工做事有条不紊、不丢三拉四,各类工器具整洁并
归类合理有序,干活观察细致、按照工作程序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如一。

完成每一项工作,
每一步、每一件小事都按照规章制度规定的要求、需达到的标准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完成,不
少一步,不用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方法,克服工作中的“侥幸、冒险、马虎、凑乎、不在乎”等
等的习惯。

将要养成的习惯写在纸上,并告诉旁边的人提醒监督。

一步一步地做,反复做,
一天天坚持下去,新的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就能养成。

就会有效地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的
发生。

2 培养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
良好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躬行实践。

只有不断地将要求、标准转化为
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只注重说理教
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

各级管理人员要循循善诱,传授知识、躬行
实践、行为指导,用“润物细无声”的恒心和耐心抓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3 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调整习惯性违章者的情绪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习惯性违章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事例进行有
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宣传,逐渐形成公司上下职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参与和良
性互动的局面。

让大家清楚:安全习惯的好处,违章习惯带来的危害。

使人的言语、行动、
思想和所接触的一切事故,都染上了相同的情感,调整习惯性违章者的情绪。

用感情的力量
推动人们抵制习惯性违章。

感情往往比理性的强迫更有动力。

4 让各项规章制度入脑入心
要有良好的遵章守纪习惯,首先要认真学习这些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法律法规,并结
合工作实际加以认真领会,全面掌握、全面理解,让制度深深扎根于每个操作者、执行者的
脑中、心中,时刻牢记要遵守制度、遵守规程。

长期不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督查、考核,让规章制度入脑入心,并真正把它变为安全生产的行动指南。

(三)营造优良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

是企业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
的企业精神。

优良安全文化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
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
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

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
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遭受事故的袭击,所追求的效益将成为泡影。

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
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有安全才能有发展”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
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克服各种违章,使不
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
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

安全生产意志力、执行力、组织力、控制力和应变力能够得以提升。

结束语: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习惯的力量无穷大,足以把一个人拉向坟墓,或者把他推向成功的巅峰。

如果我们都来培养自己遵章守纪优良的习惯,那么习惯性违章就无处可藏。

如果在一个单位里,各级管理
人员常抓不懈,员工之间互相提醒,员工个人自动自发、自觉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摒弃“习惯性违章”的恶习,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梁利违章行为与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安全科学报2006年8月
[2]欧金友反习惯性违章的综合的综合措施电力安全技术2011年第六期
[3]余关棋安全行为科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9
[4]宿奕铭自控力与自控术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9
作者简介:
张铿锵(1961.12-)男(汉)籍贯杭州,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职称注册安全工程师,研
究方向安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