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专题四 第一单元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作业改
高考化学 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三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2、掌握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过程和方法:1、通过交流与讨论,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通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整理归纳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加深对各物质性质的认识理解,掌握整理的方法。
(4)教学建议:通过交流讨论书本P93—P94 1、2两题引出硫和含硫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并将一些常见含硫化合物根据价态不同(由低到高)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价态变化趋势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至于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加强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应用。
另外在整个过程始终要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新课导入设计(1)导入一【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SO2、H2SO4两种含硫化合物。
今天,我们将硫及含硫化合物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交流生成】交流讨论书本P93—P941、2两题(一边提问一边引导一边板书逐步完成网络关系图)。
(2)导入二提问:1、硫的常见化合价有哪些?2、硫在自然界以何种形式?大气中:SO 2 →SO 3 →H 2SO 4 展示:火山喷发 火山喷口处:S地表:石膏、芒硝等地下:黄铁矿 雄黄(As 4S 4)雌黄(As 2S 3) 辰砂(HgS )。
高中化学《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2)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2)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
(2)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硫磺、硫酸铜、硫化氢等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2)提问:你们对这些物质有什么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探究硫的性质(1)实验:将硫磺加热,观察其变化。
(3)讲解硫的化学性质。
3.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1)实验:将硫酸铜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反应,观察的硫化铜沉淀。
(3)讲解含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讲解硫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的过程。
(2)讲解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亚硫酸的过程。
(3)讲解亚硫酸被氧化硫酸的过程。
(4)讲解硫酸被还原硫化氢的过程。
5.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硫在火柴制造、橡胶硫化等方面的应用。
(2)讲解硫酸在肥料、化工、制药等方面的应用。
(3)讲解硫化氢在mining、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6.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实验。
四、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讲解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分析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案例教学

分析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案例教学笔者有幸代表宁波市参加了浙江省2019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并获得一等奖。
现将该课堂教学实录整理成稿,与大家交流。
1 设计思想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
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3)通过网络图的展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教学实录环节一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教师]展示图片。
硫和含硫化合物古人早已熟知并有所应用,比如朱砂(见图1),红色晶体HgS,古时有些炼丹士把它作为仙丹献给皇帝。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实录及反思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实录及反思作者:胡烨丽包朝龙来源:《化学教学》2013年第09期摘要:通过展示含硫矿物图片、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展示精彩网络图等环节设计并实施―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价态和物质分类两个维度自主构建含硫物质的知识网络,提炼出相同价态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转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教学实录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3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笔者有幸代表宁波市参加了浙江省2011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并获得一等奖。
现将该课堂教学实录整理成稿,与大家交流。
1 设计思想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
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 学内容 学生初 中时就有基础 , 所 以简单呈现 , 主要 起
到温故 的作 用。
[ 生甲】 根据 硫能和汞发生 反应 , 实验 室可以利用 硫粉来处 理温度计不慎打碎时洒落 的汞 。 [ 生乙 】 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也实现 了硫 的相互转
化。
[ 教师 1 请 同学们继续 回顾 酸雨的形成 、 接触 法制
说过 吗? 你们肯定 听说过 , 有一成语 叫信 口雌黄。 知道
什么意思吗?
[ 学生 】 ( 学 生很是 兴奋 , 大声地 回答 ) 表示有些人
( 3 ) 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 间的转化 。
“ 数学化” 的有效探 索。 参考文献 :
【 1 】 宋心琦主编 普通 高中课程标 准实 验 教科书 ・ 化学 1 ( 必修 ) ( 第
( 2 ) 通过 实验 、 分析、 总结 , 使学生逐 步掌握分析 归纳、 类 比推理 、 发散等思维方法。 ( 3 ) 通过 网络图的展示 , 使 学生初步 学会运 用 网
络图整理巩 固已学元素化合物 的知识 , 使知识条理化 。
2 . 3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 观
本次评 比的课题 为苏教 版 《 化学 1 》 专题 4 第一单
听说过 它的用途吗?
[ 学生 ] 雄黄酒。 [ 教师 ] 没错 , 洪七公就是用 它泡酒 来驱赶欧 阳锋 的毒蛇阵。 雄黄 还有一近亲, 那 就是雌黄 ( 见图3 ) , 听
( 1 ) 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 2 ) 巩 固含硫化合物, 如硫酸、 二 氧化硫等物质的
性质 。
透一种元 素化合物 的学 习方法。因此 教学设 计 中至为 重要和关 键的方面应该是 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 互关 系, 这是 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 念的着力点, 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 质是学生头脑 中已有的知识 。 在充分研 究教学 内容与化 学核心思想的基 础上 , 决 定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历案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历案课题: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课程目标:1、掌握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学生通过课本交流与讨论,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主要的化学性质3、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学习重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学习难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学习过程: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课前学习:1、在自然界中的硫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形式存在。
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附近或______________里。
化合态的硫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如重晶石、、等都是含硫酸盐的常见矿物。
2、在化学反应中硫既有性又有性,其中性较弱。
在硫的不同化合物之间是可3、完成课本P94交流与讨论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课中学习:知识点一:硫的性质1、硫的物理性质:2、硫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Fe、Cu 反应;(2)与非金属O2、H2反应;(3)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思考】如何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知识点二:硫和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交流与讨论】含硫物质多种多样,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通过______反应可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____________反应可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不同物质间的转化。
完成下列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说明:a.水平方向:氧化还原——向右氧化,向左还原;竖直方向:非氧化还原。
b.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酸碱反应规律来转化。
c.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周金娣来源:《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07期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7-0079-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7.037一、教学准备(一)课标分析尝试以合适的方式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一些主要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体会科学整理归纳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联系生产生活,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高一学生在完成第一种典型非金属的学习后设立的一节复习内容,体现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的学习方法。
从内容上看,不仅是对金属元素知识部分的对比,更是在知识面和思维品质上的提升。
(三)学情分析设计背景:传统的复习课以物质为发散点,从单质硫引申到硫的各种化合物,进而形成知识体系,穿插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具体知识点的强调,最后以典型例题拓展。
教学过程流畅,但需学生思维容量过大,教学难度也易出现过大的问题。
新课标中提及:高一学生学习必修时难度不宜过大,旨在促进学生在化学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
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源于“能力”的提升,从三维目标出发,通过情景和问题的设计,刻意呈现原有的凌乱知识,教师对不同含硫物质开始不予总结,让学生走到实践的第一线,在分析、探究、归纳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分类为基础思想开始着手,在方程式的书写中发现规律,提炼方法,找到突破口。
进而总结规律投入运用,最终回归生产生活,将课堂的外延升华至课外。
运用结论时,给予恰当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收获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含硫化合物中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2.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练习,找到问题所在,善于发现以化合价为分类依据,总结在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联系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以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说课稿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是苏教版高中必修《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内容。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有四个考点,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SO2的性质和用途。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3.含硫化合物及其相关工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4.以框图推断综合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考纲要求] 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知识与技能】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的学习,从而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四、教学程序【考纲知识梳理】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3Na SO4 22322SO4 O,燃烧2O22H2O2【要点精解】一、氧族元素1、氧族元素比较:原子半径 O<S<Se<Te 单质氧化性 O2>S>Se>Te单质颜色无色淡黄色灰色银白色单质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氢化物稳定性 H2O>H2S>H2Se>H2Te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2SeSO4>H2TeO42、O2和O3比较2 3、比较H 2O 和H 2O 2二、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硫硫元素的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者地壳的岩层中化合态:各种矿石中(补充:如重晶石、绿矾、芒硝等)(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氧化性。
硫及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硫及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海导航】1、掌握含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主干知识】一、硫的性质1、自然界中的硫元素主要以、、等形式存在。
2、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
3、物理性质:颜色;俗名;溶解性。
4、化学性质:①做氧化剂:H2+S→Fe+S→Cu+S→②做还原剂:S+2H2SO4(浓)△3SO2↑+2H2O③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3S+6KOH△2K2S+3K2SO3+3H2O (此反应用于除去试管中残留的硫)④特性:Hg、Ag在常温下虽跟O2不反应,但却易跟S反应Hg+S=HgS(此反应用于消除室内洒落的Hg)5、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比较:SH2SSO2H2SO4色态味溶解性化学性质制取★不同价态硫的相互转化-20+4+6SSSS转化关系图:H2SSO2SO3FeSSH2SO3H2SO4HgSNa2SO3Na2SO4写出上述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精彩例题】1.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体积比1:1)一起漂白一种物质时,漂白效果会()A.增强B.不变C.减弱D.难确定2.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H2S在O2中燃烧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C.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D.硫酸中加入锌粒4.硫酸亚铁强热时反应方程式如下:2FeSO4==Fe2O3+SO2↑+SO3↑,将气体混合物通入足量氯水后加入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生成白色BaSO4B.生成白色BaSO3沉淀C.生成BaSO4及BaSO3沉淀D.生成白色BaSO4沉淀及放出SO2气体5.久置的油画,白色部位(PbSO4)常会变黑(PbS),用双氧水揩擦后又恢复原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高中化学 专题4第1单元 第3课时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检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钡餐”,既可以用BaSO4,也可以用BaCO3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H2S气体,因其具有强氧化性D.SO2、SO3都为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解析:“钡餐”用BaSO4而不能用BaCO3。
答案:B2.以下每个选项中的两组物质都能反应,且能放出同一种气体的是( ) A.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硫酸B.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C.硫化钠与稀硫酸,亚硫酸钠与稀硫酸D.硫化钠与稀硫酸,硫化钠与稀盐酸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项错误;铁与稀硫酸生成气体为氢气,铁与浓硫酸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硫,B项错误;硫化钠与稀硫酸生成气体为硫化氢,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硫,C项错误。
选D。
答案:D3.下列关于硫酸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膏变为熟石膏的过程即CaSO4·2H2O失去结晶水变成CaSO4的过程B.石膏可以用于制石膏绷带C.硫酸亚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BaSO4可作“钡餐”进行X射线检查答案:A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B.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C.H2S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D.在吸收塔中通常用98.3%的浓硫酸来吸收SO3解析: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氯水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被上述两种物质氧化而使两种溶液褪色。
H2S中的氧化性由+1价的H体现出来,而其还原性是-2价的S 所表现的。
答案:B5.已知SO2可与Na2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
欲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的SO 3气体,可使气体通过( )A .澄清石灰水B .饱和NaHSO 3溶液C .水D .饱和NaHCO 3溶液解析:A 项:SO 2、SO 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故A 项错;B 项:SO 3+2NaHSO 3===Na 2SO 4+H 2O +2SO 2↑,而SO 2不与NaHSO 3反应,故B 项正确;C 项:SO 2在水中溶解性为1∶40,故C 项错误;D 项:SO 2+NaHCO 3===NaHSO 3+CO 2,不仅消耗了SO 2,且生成CO 2为新的气体杂质,故D 项错误。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作业设计方案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巩固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使学生能够理解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能通过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和解释。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1、知识回顾(1)让学生回顾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硫在常温下的状态、颜色、溶解性,以及硫与氧气、氢气等物质的反应。
(2)复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如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以及二氧化硫与水、氧气、氢氧化钠等物质的反应。
(3)回顾硫酸的性质,包括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以及稀硫酸的酸性等。
2、基础练习(1)写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3)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
3、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提供实验用品,如二氧化硫气体、品红溶液、石蕊试液等,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观察实验现象,解释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
(2)设计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
提供实验用品,如浓硫酸、铜片、稀硫酸、品红溶液等,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浓硫酸在反应中的氧化性表现。
4、实际应用(1)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硫的来源、对大气的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法,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2)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调查硫酸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的用途,以及硫酸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制作一份调查报告。
5、拓展提升(1)思考如何从含硫矿石中提取硫单质,并写出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2)探讨硫及其化合物在新型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基础练习和实验报告。
(2)撰写小短文和调查报告。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作业设计方案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4、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巩固类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习题,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绘制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标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性质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反应方程式。
(二)实验探究类作业1、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1)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
(2)实验用品:二氧化硫气体(可通过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品红溶液、试管、酒精灯等。
(3)实验步骤: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品红溶液。
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观察品红溶液的颜色变化。
对褪色后的溶液进行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恢复情况。
(4)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2、探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实验目的:验证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实验用品:浓硫酸、铜片、试管、酒精灯、棉花、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3)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浓硫酸。
用镊子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用湿润的棉花吸收尾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4)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生活应用类作业1、调查生活中含硫化合物的使用和对环境的影响(1)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在工业生产、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成果展示: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调查的方法、过程、结果和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2、设计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案(1)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成果展示:以方案设计的形式呈现,包括方案的目标、具体措施、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2021年高中化学 4.1.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化学 4.1.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优化作业苏教版必修1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SSO2B.H2SO4SO2C.SO2H2S D.SSO2解析:加入氧化剂,原物质被氧化,化合价升高。
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涉及的3步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硫黄在常温下可与汞反应而氧气不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大于氧C.如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只能生成一种盐D.如以FeS2为原料,每生成2 mol硫酸,理论上需消耗 mol O2解析:硫酸工业中涉及的3步反应中只有前2步为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硫与汞常温下能反应,这是硫的特殊反应,不能作为比较的依据,B不正确;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反应可生成2种盐,C不正确;FeS22SO22SO32H2SO4,D正确。
答案:D3.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化的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2O2后再加入BaCl2溶液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Na2SO3会被O2、Cl2、H2O2氧化成Na2SO4,所以①③④中加入BaCl2溶液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
答案:A4.将碘水滴入Na2S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B.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C.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D.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I->Br-解析:S2-能还原碘,I-能还原溴。
答案:D5.已知2SO2+O22SO3,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SO2和b mol O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 B.C. D.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容器内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课题: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主备:叶庆良课型:新课审核:周雪香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2、掌握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与讨论,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情感与态度:1、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题目的是通过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构建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重点: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的整理归纳。
难点: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学习方法指导】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学习准备】一瓶Cl2、一瓶H2S、多媒体、实物投影【新知导学】前面我们学习了SO2、H2SO4两种含硫化合物。
今天,我们将硫及含硫化合物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交流讨论书本P93—P941、2两题一、1.—2价含硫化合物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S、H2S、Hg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位于最低价。
化合价只能升高。
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价的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反应。
除氯气外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H2SO4(浓)作干燥剂能不能干燥H2S?还不能干燥哪一类气体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硫单质的性质2.化学性质(1) S+Hg=HgS ,此反应有何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的化合价除了可以降低外,还可以升高到+4如________________三、1.+4价含硫化合物除SO2外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除氧气外,还有哪些氧化剂可以将+4价硫氧化为+6价写出SO2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价硫除SO3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价是硫元素的最高价。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学习目标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三、学习过程【复习】1、写出硫酸的工业制法涉及的方程式2、硫酸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注意:浓硫酸作干燥剂不能干燥①_____气体()和②_____气体()能够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下列过程中应用了硫酸的哪些性质?1、魔术师用玻璃棒蘸无色液体在白布上写字而变黑。
2、用浓硫酸除掉氯化氢中混有的水蒸气。
3、实验室中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
4、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拓展视野】——几种重要的硫酸盐1、矾——指的是一些含________的硫酸盐。
常见的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SO4·10H2O——芒硝3、CaSO4[二氧化硫的性质]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①②③【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及对应的物质】【练习】试写出下列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汞与硫磺反应生成硫化汞2、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3、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氧化成硫酸钠4、用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反应,制备硫化氢气体5、硫化氢气体通入新制氯水中,生成单质硫【整理与归纳】1、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___________反应规律来转化2、不同价态硫的相互转化,通过___________反应规律来转化【练习】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H 2S SO2 SO3FeS S H2SO3H2SO4HgS Na2SO3Na2SO4课堂小结: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FeS Cu 2S Na2SO3 BaSO3 BaSO4 Na2SO4S SO2 H2SO3 H2SO4H2S FeS2 SO3【课外练习】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S → SO 2B .H 2SO 4 → SO 2C .H 2S → SO 2D .SO 32-2.下列气体中,有毒且不能作漂白剂的是A .COB .SO 2C .O 3D .Cl 23.下列化学反应表示SO 2是还原剂的是A .SO 2+NaOH =NaHSO 3B .2H 2O +SO 2+Fe 2(SO 4)3=2H 2SO 4+2FeSO 4C .SO 2+2H 2S =3S ↓+2H 2OD .Ci 2+SO 2+2H 2O =2HCl +H 2SO 44.下列关于SO 2和S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它们中的硫元素,均可在有的反应中显氧化性,有的反应中显还原性B .加入含Ba 2+的溶液都能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 .常温下,它们均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D .都属于酸酐,溶于水都生成酸5.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①O 2 ②Cl 2 ③SO 2 ④CuSO 4能使溶液pH 变小A .①③B .②④C .⑦③④D .①6.已知2SO 2+O 22SO 3,在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SO 2和b molO 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硫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 .b a B .b a a +2 C .b a a 22+ D .ba 22+ 7.FeS 2的结构类似于Na 2O 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生成H 2S 2,H 2S 2类似于H 2O 2易分解: H 2S 2=H 2S +S 。
《硫的转化》 作业设计方案

《硫的转化》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的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意识。
二、作业的类型和形式1、书面作业(1)知识梳理:让学生绘制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标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2)习题练习:选择涵盖硫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方面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实验作业(1)家庭小实验:设计“自制二氧化硫并检验其漂白性”的实验,让学生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亚硫酸钠、硫酸、品红溶液等)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2)实验室实验: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调研作业(1)工业调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硫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硫酸的工业制法、硫磺的开采和加工等,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
(2)环保调研:让学生调查当地的酸雨情况,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与硫的排放之间的关系,提出减少硫排放的建议。
4、小组合作作业(1)案例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某化工厂因硫的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的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并形成小组报告。
(2)项目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从含硫废弃物中回收硫的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所需仪器和预期效果等。
三、作业的难度层次1、基础巩固主要包括对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简单记忆和理解,以及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等。
2、能力提升涉及到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综合运用,如通过给定的化学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推断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同时,还包括一些有关化学计算的问题,如根据化学反应计算二氧化硫的产量等。
3、拓展创新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某种含硫物质的性质,或者分析复杂的工业生产流程中硫的转化和处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一、选择题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A.生石灰 B.还原铁粉 C.亚硫酸钠 D.维生素C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吸收SO2气体,同时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
A、氢硫酸
B、NaHCO3溶液
C、Na2SO3溶液
D、Ba(OH)2溶液
()3.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A.CO2 B.H2S C.SO2 D.HCl
()5.选用一种试剂能把浓度均为1mol/L的Na2SO4、Na2SO3、Na2CO3、Na2S、BaCl2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A.CaCl2 B.Ag2SO4 C.H2SO4 D.盐酸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吸收塔内的SO3是用浓硫酸来吸收的。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7.标准状况下H2S和O2混合气体100mL,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气体经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为10mL,该10mL气体可能是
A.H2S、SO2
B.O2
C.H2S
D.SO3
()7.FeS2是一种过硫化物,其结构类似于Na2O2,FeS2与酸反应生成H2S2,H2S2性质类似于H2O2。
某学生将FeS2加入稀盐酸中,待FeS2反应完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H2S B.S C.FeCl2D.FeCl3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CuSO4溶液除去氢气中的H2S杂质:Cu2++S2-=CuS↓
B、Na2SO3和Na2S的混合溶液滴入稀H2O4:2S2-+SO32-+6H+=3S↓+3H2O
C、MgCO3的悬浊液加稀硫酸:CO32-+2H+=H2O+CO2↑
D、铁与18.4mol/L的硫酸溶液反应:Fe+2H+=Fe2++H2↑
()9.在实验室中,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①
Cu
H
Zn
2
−
−
−→
−
−
−
−→
−氧化铜
稀硫酸
②
Cu
CuSO
CuO Zn
4
−→
−
−
−
−→
−稀硫酸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同质量的氧化铜B.消耗同质量的锌
C.消耗同质量的硫酸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可能不同
10、
(1)用过量的铜片与0.2mol浓硫酸共热足够长的时间,甲同学认为产生SO2少于0.1mol,理由是;而乙同学认为产生SO2为0.1mol,理由为。
由此判断(填“甲”或“乙”)说的更有道理。
(2)在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杂质。
设计一种一步只除去
一种杂质,最后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
(酸性:H2SO4>H2SO3>H2CO3)试回答:①使气体经过各试剂(自选)的顺序为
②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3)国外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①用Na2SO3水溶液吸收SO2;②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水蒸气。
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
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缓缓地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
(1)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试分析其他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试样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这种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红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明显的现象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2、把知识形成网络,有助于你的记忆和理解,可以让你深层次的把握知识。
请你参照书P94页的“整理与归纳”,把你所知的含硫化合物进行网络化。
并写出相对应的重要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