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欧俄三边关系_能否超越地缘政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2 —
现实主义的国际主义派对布什政府的全球战
略也有一定影响, 成为平衡新保守主义的重要因 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
会 前 主 任 理 查 德 · 哈 斯。 他 提 出 “整 合 ( Int egr at ion) 论”, 主张美国用外交手段“将其他 国家和国际组织整合到与美国利益和价值相一致
的世界性安排中”, 以促进和平与繁荣, 并帮助美 国对付地区冲突等传统安全挑战和恐怖主义、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跨国威胁#。哈斯在伊拉
克战争后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认为: “今天美国享有 占据压倒优势的首要地位。我们并不面临任何一 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对手, 但却面临着遍布全球 的种种挑战。”∃ 他提出: “从历史的观点看, 当今 的国际体系的最积极的方面, 是国际力量的主要 聚集地—— 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和美国—— 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遏制和对抗曾经是
冷战的特征, 现在却让位于协商与合作的格局。这 种利益的相当大的一致性和围绕着国际秩序规则 的共识, 为应付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共同的挑战 奠定了一个有希望的基础。”% 他主张, 美国的“多 边主义采取多种形式……不论什么样的美国对外 政策都必须把利益与价值观相结合”& 。但哈斯又 认为: “传统的主权观的特性, 包括国内权力、边界 控制、政策自治和互不干涉等, 正受到前所未有的 挑战”, “对明显的现实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权
( 七) 影响的范围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主要在欧洲地区发挥作用, 当时美苏战略的 重点都在欧洲。而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影响的范 围则超出了欧洲地区, 成为影响国际战略全局的 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后者的战略重要 性将超过前者。
二 美欧俄三方战略比较
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美国作为世界上 惟一的超级大国, 自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 的主要方面是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 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的” 。因此, 研究美欧俄三边关系的性质和 发展, 首先需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研究, 并将 它与欧盟和俄罗斯的战略进行比较。
俄塔社圣彼得堡 2003 年 4 月 11 日电。 《中俄首脑会 谈牵制美国单 极主宰》, 载 〔日本〕《每日新 闻》2003 年 5 月 28 日。 毛泽东: 《矛盾论》, 载《毛 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22 页。
— 61 —
·外 交·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 六) 互动的范围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 角关系中, 美苏乃至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之 间进行全面军事对抗, 欧洲作为和平因素, 在制约 这种全面军事对抗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当前美欧 俄三边关系中, 由于各方之间不存在军事对抗, 因 此它们之间主要是在国际政治方面, 如伊拉克战 争问题上进行相互制约。尤其表现为欧洲与俄罗 斯对美国的制约。
·外 交·
70 年代以后, 西欧国家的独立自主性逐渐上升, 成为制约美苏对抗的重要因素之一。华约内部苏 联与东欧国家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和斗争, 也影 响着美苏对抗的形势。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 中, 各方之间已不存在军事对抗关系。美欧之间虽 然还存在盟国关系, 但伊拉克战争使美与法、德等 国关系的裂痕增大。“9·11”事件后, 美俄之间宣 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但伊拉克战争表明两国之 间仍存在深刻的矛盾。而在伊拉克战争前后, 法、 德、俄则结成了非正式的联盟, 以牵制美国的单边 主义。
( 三) 关系的内容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 角关系中, 地缘政治发挥主要作用, 军事因素占据 主导地位。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军事安全 因素和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经济因素和 地缘经济的重要性大大上升。政治、经济、安全、军 事、外交、科技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 三边关系的 互动更为复杂。而且, 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 中, 美欧与苏联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之间的关 系。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经济全球化趋势 使它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 而地区经济 一体化趋势, 又使欧盟与依托北美自由贸易区的 美国之间在经贸方面的矛盾上升。
等国的理念。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多极世界”的 重要性 。他指出: “俄罗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有 预见性的世界秩序。只有这样的世界秩序才能保 障全球和地区稳定, 以及整个政治和经济进步。”
( 五) 三方在三边关系中的分量不同。在冷战 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中, 美苏是两个超级大国, 是 斗争中的主角, 而欧洲只起次要作用, 对两个超级 大国的争夺起制约作用。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 中,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战略力量对比 明显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欧盟的实力处于 第二位, 正在争取与美国更平等的地位。俄罗斯则 是三 方中 实力较 弱的一 方, 在 美欧之 间起平 衡 作用。
( 二) 关系的性质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中, 美苏之间存在着军事对抗, 而且这种军事 对抗是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为 依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美苏欧三角关系是一 种不够成熟的三角关系, 因为西欧国家和东欧国 家分属于这两大军事集团。但另一方面, 20 世纪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霸权 均势战略, 而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实际上是世界 帝国战略。对克林顿政府全球战略影响最大的是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平衡战略”理论。布热津 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提出: “随着控制整个欧亚 大陆成为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主要基础, 地缘政 治已从地区问题扩大到全球范围。目前来自欧亚 大陆之外的美国拥有世界的首要地位, 美国的力 量直接部署在欧亚大陆的三个周边地区, 并从那 里对处于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国家施加强有力的 影响。” 他认为: “正是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重 要的竞赛场上, 美国的一个潜在对手可能在某一 天崛起。” 布热津斯基主张, 美国的欧亚地缘战 略应是“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缘战略方面有活力的 国家, 并审慎地对待能引起地缘政治变化的国家, 以维护美国的两种利益: 在近期保持美国独特的 全球力量, 将来逐步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机制化的 全球合作” 。可以说,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平 衡战略”理论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全球霸 主地位, 但他强调通过在欧亚大陆保持美国管理 下的战略平衡和实现机制化的全球合作的方法来 达到这一目的。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基本上是 按照这一理论构建和推行的。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受新保守主义理论和进 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影响最大。新保守主义理论的 奠基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教授利奥·斯特劳 斯。斯特劳斯主张: “要使世界不对西方民主构成 威胁, 必须使整个世界——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 ——都实行民主”!。他的一些学生和崇拜者现在 已成为美国新保守派势力的领军人物 和中坚分 子。而新保守派势力在布什政府中居于主导地位。 美国新世纪计划是新保守派的前沿组织。该组织 1997 年由新保守派知名人士威廉·克里斯托尔 和罗伯特·卡根共同创建。其宪章的签署者中的 大多数人后来均在布什政府中担任要职, 包括副 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副部长 沃尔福威茨、负责武器控制与国际安全的副国务 卿博尔顿等。该宪章主张美国采取以军事实力为 基础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的战略。这些人认为, 美 国 的政治经济“模式”必须被推广到世 界其他地 方, 如有必要, 可以诉诸武力, 这是美国“必须完成 的一项全球使命”∀ 。
【关 键 词】 美欧俄三边关系 地缘政治 国际机制 【作者简介】 夏立平, 1955 年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 员。( 上海 200040)
一 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 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比较
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解散, 标志着冷战时期 美苏欧三角关系的终结。冷战结束之后, 特别是 2001 年“9·11”事件后, 美欧俄三边关 系逐渐形 成。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相比, 有许多显著的新特点:
( 一) 时代背景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 系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实际上也是这一时代 的产物。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和平与实际上是导致 美苏对抗终结的最根本原因, 也成为美欧俄三边 关系的新的时代背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 代, 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 决定了美欧俄三边博 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 入, 加深了美欧俄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
〔美〕兹 比格纽 ·布热 津斯 基著、中国 国际问 题研 究所 译: 《大棋局: 美 国的首 要地 位及其 地缘战 略》, 上海 人民出 版社 1998 年版, 第 52~53 页。
同上, 第 53 页。 同上, 第 53~54 页。 ! 转引自〔英〕萨拉·巴克 斯特: 《真相大白: 美国好战者的 导师》, 载〔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3 年 5 月 11 日。 ∀ 〔美〕古姆·洛贝: 《新保守派 争取民主 党人对战 后目标 的支持》, 载〔美〕《外交政策聚焦》2003 年 3 月 24 日。 # Haas s, R ichard, D ef ining U . S . Policy in a Post - Post Cold W ar Worl d, t h e A rt hur Ros s Lectu re, Remarks t o Foreign Policy A ss ociation , N ew York , A pril 22, 2002, ht t p: / / us embass y. st ate. gov. ∃ Haas s, Richar d, Policy Planning i n t he 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M ay 22, 2003, ht t p: / / usinf o. st at e. gov % Haas s, Richard, Pol icyPlannin g in t he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 M ay 22, 2003, h tt p: / / us inf o. st at e. gov & Haas s, Richar d, Policy Planning i n t he 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 M ay 22, 2003, ht t p: / / usin fo. s tat e. gov
( 四) 互动的精神动因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 欧三角关系中, 美欧与苏联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 对立, 这是它们相互对抗的精神动因。这种意识形 态的对立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 结束而终 结。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不同理念成为大国 关系互动的精神动因。围绕着伊拉克战争, 欧盟与 美国的矛盾体现了两种“世界秩序”观的冲突。欧 盟主张建立一个以国际法为基础、联合国等国际 机构为框架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秩序”。法、德等国 不愿意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 心的单极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 “任何社会 中如果只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力量则总会是一个 危险的社会。这就是我为什么赞成建立一个多极 世界的理由。在多极世界里欧洲有它自己的一个 位置。”在 2003 年 4 月 11 日俄、法、德三国首脑圣 彼得堡峰会后, 希拉克说: “我们对未来世界的看 法是一致的。我们希望世界是多极的, 而且每一极 在解决问题时都应采取平衡各方利益、可以保障 和平与民主的方法。” 俄罗斯的理念接近法、德
·外 交·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21 世纪美欧俄三边关系: 能否超越地缘政治
夏 立 平
【内容提要】 当前, 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相比, 有许多显 著的新特点。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自然成为美欧俄三边关系中矛盾 的主要方面, 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这一关系的性质。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实际上是 世界帝国战略, 受新保守主义理论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影响最大。它与欧盟和俄罗 斯的战略在目标、重点和手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冷战时期, 美苏欧三角关系的互 动模式主要是地缘均势模式, “零和”游戏规则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当前美欧俄三 边关系互动中, 虽然还存在地缘政治模式, 但已出现地缘经济、国际机制、“共赢”等三 种新的模式。美欧俄实力的消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将决定三 边关系的互动模式。每一对双边关系中将是多种互动模式共存, 美欧俄三边关系在一 些重要领域互动中也是多种模式共存。在今后若干年美欧俄三边关系将处于十字 路口。
现实主义的国际主义派对布什政府的全球战
略也有一定影响, 成为平衡新保守主义的重要因 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
会 前 主 任 理 查 德 · 哈 斯。 他 提 出 “整 合 ( Int egr at ion) 论”, 主张美国用外交手段“将其他 国家和国际组织整合到与美国利益和价值相一致
的世界性安排中”, 以促进和平与繁荣, 并帮助美 国对付地区冲突等传统安全挑战和恐怖主义、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跨国威胁#。哈斯在伊拉
克战争后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认为: “今天美国享有 占据压倒优势的首要地位。我们并不面临任何一 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对手, 但却面临着遍布全球 的种种挑战。”∃ 他提出: “从历史的观点看, 当今 的国际体系的最积极的方面, 是国际力量的主要 聚集地—— 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和美国—— 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遏制和对抗曾经是
冷战的特征, 现在却让位于协商与合作的格局。这 种利益的相当大的一致性和围绕着国际秩序规则 的共识, 为应付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共同的挑战 奠定了一个有希望的基础。”% 他主张, 美国的“多 边主义采取多种形式……不论什么样的美国对外 政策都必须把利益与价值观相结合”& 。但哈斯又 认为: “传统的主权观的特性, 包括国内权力、边界 控制、政策自治和互不干涉等, 正受到前所未有的 挑战”, “对明显的现实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权
( 七) 影响的范围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主要在欧洲地区发挥作用, 当时美苏战略的 重点都在欧洲。而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影响的范 围则超出了欧洲地区, 成为影响国际战略全局的 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后者的战略重要 性将超过前者。
二 美欧俄三方战略比较
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美国作为世界上 惟一的超级大国, 自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 的主要方面是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 质, 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的” 。因此, 研究美欧俄三边关系的性质和 发展, 首先需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研究, 并将 它与欧盟和俄罗斯的战略进行比较。
俄塔社圣彼得堡 2003 年 4 月 11 日电。 《中俄首脑会 谈牵制美国单 极主宰》, 载 〔日本〕《每日新 闻》2003 年 5 月 28 日。 毛泽东: 《矛盾论》, 载《毛 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22 页。
— 61 —
·外 交·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 六) 互动的范围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 角关系中, 美苏乃至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之 间进行全面军事对抗, 欧洲作为和平因素, 在制约 这种全面军事对抗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当前美欧 俄三边关系中, 由于各方之间不存在军事对抗, 因 此它们之间主要是在国际政治方面, 如伊拉克战 争问题上进行相互制约。尤其表现为欧洲与俄罗 斯对美国的制约。
·外 交·
70 年代以后, 西欧国家的独立自主性逐渐上升, 成为制约美苏对抗的重要因素之一。华约内部苏 联与东欧国家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和斗争, 也影 响着美苏对抗的形势。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 中, 各方之间已不存在军事对抗关系。美欧之间虽 然还存在盟国关系, 但伊拉克战争使美与法、德等 国关系的裂痕增大。“9·11”事件后, 美俄之间宣 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但伊拉克战争表明两国之 间仍存在深刻的矛盾。而在伊拉克战争前后, 法、 德、俄则结成了非正式的联盟, 以牵制美国的单边 主义。
( 三) 关系的内容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 角关系中, 地缘政治发挥主要作用, 军事因素占据 主导地位。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军事安全 因素和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经济因素和 地缘经济的重要性大大上升。政治、经济、安全、军 事、外交、科技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 三边关系的 互动更为复杂。而且, 在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 中, 美欧与苏联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之间的关 系。而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经济全球化趋势 使它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 而地区经济 一体化趋势, 又使欧盟与依托北美自由贸易区的 美国之间在经贸方面的矛盾上升。
等国的理念。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多极世界”的 重要性 。他指出: “俄罗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有 预见性的世界秩序。只有这样的世界秩序才能保 障全球和地区稳定, 以及整个政治和经济进步。”
( 五) 三方在三边关系中的分量不同。在冷战 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中, 美苏是两个超级大国, 是 斗争中的主角, 而欧洲只起次要作用, 对两个超级 大国的争夺起制约作用。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 中,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战略力量对比 明显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欧盟的实力处于 第二位, 正在争取与美国更平等的地位。俄罗斯则 是三 方中 实力较 弱的一 方, 在 美欧之 间起平 衡 作用。
( 二) 关系的性质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中, 美苏之间存在着军事对抗, 而且这种军事 对抗是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为 依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美苏欧三角关系是一 种不够成熟的三角关系, 因为西欧国家和东欧国 家分属于这两大军事集团。但另一方面, 20 世纪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霸权 均势战略, 而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实际上是世界 帝国战略。对克林顿政府全球战略影响最大的是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平衡战略”理论。布热津 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提出: “随着控制整个欧亚 大陆成为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主要基础, 地缘政 治已从地区问题扩大到全球范围。目前来自欧亚 大陆之外的美国拥有世界的首要地位, 美国的力 量直接部署在欧亚大陆的三个周边地区, 并从那 里对处于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国家施加强有力的 影响。” 他认为: “正是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重 要的竞赛场上, 美国的一个潜在对手可能在某一 天崛起。” 布热津斯基主张, 美国的欧亚地缘战 略应是“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缘战略方面有活力的 国家, 并审慎地对待能引起地缘政治变化的国家, 以维护美国的两种利益: 在近期保持美国独特的 全球力量, 将来逐步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机制化的 全球合作” 。可以说,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平 衡战略”理论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全球霸 主地位, 但他强调通过在欧亚大陆保持美国管理 下的战略平衡和实现机制化的全球合作的方法来 达到这一目的。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基本上是 按照这一理论构建和推行的。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受新保守主义理论和进 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影响最大。新保守主义理论的 奠基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教授利奥·斯特劳 斯。斯特劳斯主张: “要使世界不对西方民主构成 威胁, 必须使整个世界——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 ——都实行民主”!。他的一些学生和崇拜者现在 已成为美国新保守派势力的领军人物 和中坚分 子。而新保守派势力在布什政府中居于主导地位。 美国新世纪计划是新保守派的前沿组织。该组织 1997 年由新保守派知名人士威廉·克里斯托尔 和罗伯特·卡根共同创建。其宪章的签署者中的 大多数人后来均在布什政府中担任要职, 包括副 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副部长 沃尔福威茨、负责武器控制与国际安全的副国务 卿博尔顿等。该宪章主张美国采取以军事实力为 基础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的战略。这些人认为, 美 国 的政治经济“模式”必须被推广到世 界其他地 方, 如有必要, 可以诉诸武力, 这是美国“必须完成 的一项全球使命”∀ 。
【关 键 词】 美欧俄三边关系 地缘政治 国际机制 【作者简介】 夏立平, 1955 年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 员。( 上海 200040)
一 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 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比较
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解散, 标志着冷战时期 美苏欧三角关系的终结。冷战结束之后, 特别是 2001 年“9·11”事件后, 美欧俄三边关 系逐渐形 成。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 关系相比, 有许多显著的新特点:
( 一) 时代背景不同。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 系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实际上也是这一时代 的产物。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和平与实际上是导致 美苏对抗终结的最根本原因, 也成为美欧俄三边 关系的新的时代背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 代, 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 决定了美欧俄三边博 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 入, 加深了美欧俄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
〔美〕兹 比格纽 ·布热 津斯 基著、中国 国际问 题研 究所 译: 《大棋局: 美 国的首 要地 位及其 地缘战 略》, 上海 人民出 版社 1998 年版, 第 52~53 页。
同上, 第 53 页。 同上, 第 53~54 页。 ! 转引自〔英〕萨拉·巴克 斯特: 《真相大白: 美国好战者的 导师》, 载〔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3 年 5 月 11 日。 ∀ 〔美〕古姆·洛贝: 《新保守派 争取民主 党人对战 后目标 的支持》, 载〔美〕《外交政策聚焦》2003 年 3 月 24 日。 # Haas s, R ichard, D ef ining U . S . Policy in a Post - Post Cold W ar Worl d, t h e A rt hur Ros s Lectu re, Remarks t o Foreign Policy A ss ociation , N ew York , A pril 22, 2002, ht t p: / / us embass y. st ate. gov. ∃ Haas s, Richar d, Policy Planning i n t he 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M ay 22, 2003, ht t p: / / usinf o. st at e. gov % Haas s, Richard, Pol icyPlannin g in t he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 M ay 22, 2003, h tt p: / / us inf o. st at e. gov & Haas s, Richar d, Policy Planning i n t he Current W orld, Speech at t h e D inner 2003 by t he Kaynan Inst it ut e, W as hingt on Dc. , M ay 22, 2003, ht t p: / / usin fo. s tat e. gov
( 四) 互动的精神动因不同。在冷战时期美苏 欧三角关系中, 美欧与苏联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 对立, 这是它们相互对抗的精神动因。这种意识形 态的对立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 结束而终 结。在当前美欧俄三边关系中, 不同理念成为大国 关系互动的精神动因。围绕着伊拉克战争, 欧盟与 美国的矛盾体现了两种“世界秩序”观的冲突。欧 盟主张建立一个以国际法为基础、联合国等国际 机构为框架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秩序”。法、德等国 不愿意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 心的单极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 “任何社会 中如果只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力量则总会是一个 危险的社会。这就是我为什么赞成建立一个多极 世界的理由。在多极世界里欧洲有它自己的一个 位置。”在 2003 年 4 月 11 日俄、法、德三国首脑圣 彼得堡峰会后, 希拉克说: “我们对未来世界的看 法是一致的。我们希望世界是多极的, 而且每一极 在解决问题时都应采取平衡各方利益、可以保障 和平与民主的方法。” 俄罗斯的理念接近法、德
·外 交·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21 世纪美欧俄三边关系: 能否超越地缘政治
夏 立 平
【内容提要】 当前, 美欧俄三边关系与冷战时期美苏欧三角关系相比, 有许多显 著的新特点。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自然成为美欧俄三边关系中矛盾 的主要方面, 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这一关系的性质。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实际上是 世界帝国战略, 受新保守主义理论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影响最大。它与欧盟和俄罗 斯的战略在目标、重点和手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冷战时期, 美苏欧三角关系的互 动模式主要是地缘均势模式, “零和”游戏规则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当前美欧俄三 边关系互动中, 虽然还存在地缘政治模式, 但已出现地缘经济、国际机制、“共赢”等三 种新的模式。美欧俄实力的消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将决定三 边关系的互动模式。每一对双边关系中将是多种互动模式共存, 美欧俄三边关系在一 些重要领域互动中也是多种模式共存。在今后若干年美欧俄三边关系将处于十字 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