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常用支护方式及优缺点对比
几种常用护坡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土工网垫草皮护坡:比一般草皮护坡具有更高的抗冲能力,适用于任何复杂地形,多用于堤坝护坡及排水沟、公路边坡的防护。
特点:土工网垫草皮护坡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恢复植被、美化环境等优点。
缺点:现在的土工网垫大多数以热塑树脂为原料,塑料老化后,在土壤里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六、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是指在展开并固定在坡面上的土工格室内填充改良客土,然后在格室上挂三维植被网,进行喷播施工的一种护坡技术。
利用土工格室为草坪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生存环境。
特点:采用土工格室植草,可使不毛之地的边坡充分绿化,带孔的格式还能增加坡面的排水性能。
适合于坡度较缓的泥岩、灰岩、砂岩等岩质路堑边坡。
缺点:要求边坡坡度较缓。
七、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
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
特点: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
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
缺点:造价较高,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且由于草与草之间被混凝土框砖块隔离,在整体的固土效果方面效果不是很好。
八、石笼护坡:主要是由高镀锌钢丝或热镀铝锌合金钢丝编织而成的箱笼,内填石料等不风化的填充物做成的工程防护结构。
特点:具有很好的柔韧性、透水性、耐久性以及防浪能力等优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生态性。
它的结构能进行自身适应性的微调,不会因不均匀沉陷而产生沉陷缝等,整体结构不会遭到破坏。
由于石笼的空隙较大,因此能在石笼上覆土或填塞缝隙,以及微生物和各种生物,在漫长岁月的加工下,形成松软且富含营养成分的表土,实现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循环的目标。
边坡防护各种方法优缺点

公路边坡常用支护方式及优缺点对比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在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1、工程防护1.1 抹面与捶面1.1.1适用条件: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构造要求: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
1.2 灌浆与勾缝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水泥土护坡1.3.1适用条件: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②易受洪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
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

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边坡是指地面与斜坡相接的部分,由于地形、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等原因,边坡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等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对边坡进行有效的支护。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
一、喷射混凝土法喷射混凝土法是一种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
通过高压泵将水泥、砂子、碎石等材料混合后喷射到需要支护的斜坡上,形成一层厚度达到10-20cm左右的混凝土层。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度比较大、土质松软或有水流冲刷等情况下进行支护。
二、挖孔灌注桩法挖孔灌注桩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支护方法。
通过在斜坡上开挖孔洞,然后在孔洞内注入钢筋混凝土,在地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坡较高、土质较软、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下进行支护。
三、钢筋网格加固法钢筋网格加固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边坡支护方法,它通过在斜坡表面铺设钢筋网格,并用锚杆将其固定在斜坡上,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度不大、土质不太松软的情况下进行支护。
四、悬索锚索挂网法悬索锚索挂网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边坡支护方法,它通过在斜坡上设置悬索和锚索,并在其上方悬挂防护网,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度比较大、土质松软或有水流冲刷等情况下进行支护。
五、绿化生态修复法绿化生态修复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边坡支护方法,它通过在斜坡上进行植被覆盖和生态修复,使得原本裸露的岩石或土壤表面变得绿意盎然,从而达到边坡支护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斜度不大、土质不太松软的情况下进行支护。
总结以上就是五种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进行边坡支护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难度、成本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边坡支护方法

边坡支护方法边坡支护是在土石边坡工程中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旨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并防止其发生滑坡、坍塌等灾害性事故。
边坡支护方法主要包括梯田式支护、挡土墙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钢筋网支护和植被支护等。
1. 梯田式支护梯田式支护是一种利用边坡自然地形的方法,通过在边坡上开挖梯田状坑槽,形成一级一级的梯田。
这种支护方法能够降低边坡的坡度,减少坡面的受力,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梯田式支护适用于边坡较陡峭、土质较松散的情况。
2. 挡土墙支护挡土墙支护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挡土墙的抵抗力来平衡边坡的推力,从而保持边坡的稳定。
挡土墙一般采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建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挡土墙支护适用于边坡较高、土质较坚硬的情况。
3. 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是一种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喷射混凝土形成一层坚固的护坡面,增加边坡的强度和稳定性。
喷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抗冲刷性,能够有效地防止边坡的侵蚀和破坏。
喷射混凝土支护适用于边坡土质较松散、坡度较大的情况。
4. 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一种通过在边坡内部埋设锚杆,并与边坡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的方法。
锚杆通常由钢筋或钢缆组成,通过预埋固定在边坡内部的锚固体系中,能够有效地抵抗边坡的滑动和变形。
锚杆支护适用于边坡土质较松散、坡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5. 钢筋网支护钢筋网支护是一种通过在边坡表面铺设钢筋网,并与边坡土体相互作用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的方法。
钢筋网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边坡的滑动和坍塌。
钢筋网支护适用于边坡土质较松散、坡度较大的情况。
6. 植被支护植被支护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固化边坡土体的方法,通过植被的根系形成一层稳定的植被覆盖层,能够有效地减少边坡的土壤侵蚀和水分渗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植被支护适用于边坡土质较松散、坡度较小的情况。
边坡支护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结合土质、坡度、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公路边坡常用支护方式及优缺点对比

公路边坡常用支护方式及优缺点对比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在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1、工程防护1.1 抹面与捶面1.1.1适用条件: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构造要求: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
1.2 灌浆与勾缝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水泥土护坡1.3.1适用条件: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②易受洪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
边坡支护的7种方法

(1)锚杆一般为拉力型,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等。
采用锚固技术使用边坡岩土形成一个复和整体,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并改善和提高滑动面的抗滑性能;即使不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也能有效地保证施工和使用安全,较之其他防护工程技术,使用锚固技术比喷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易于出现严重病害的岩土边坡整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锚固技术的使用能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并能在工程完工后,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养护维修,在耐久性和稳定性方面一次到位,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抗滑桩抗滑桩是深入土层的柱形构件,边坡治理工程中的抗滑桩是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依靠桩下部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而使边坡保持稳定或平衡。
抗滑桩作为加固滑坡体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土质边坡防治过程中广泛运用。
在土质边坡中,抗滑桩一方面可以防止坡体的滑移,另一方面又向其周围土体施加主动土压力。
从受力角度来看,抗滑桩由于被动地承受来自移动岩土体的压力,因而属于被动桩,并和岩土体共同构成复杂的受力体系。
一般情况下,在滑体适当位置设置一排抗滑桩就可以加固滑体;若滑体规模比较大,则设置一排抗滑桩须很大断面,成本偏高,可考虑设置两排或者是三排抗滑桩。
(3)重力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多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
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因而应用广泛。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来维持平衡稳定,因此墙身断面大,圬工数量也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
如果墙过高,材料耗费多,因而亦不经济。
当地基较好,墙高不大,且当地又有石料时,一般优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4)锚杆挡土墙锚杆挡土墙的特点是:(1)结构质量轻,使挡土墙的结构轻型化,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圬工和节省工程投资;(2)利于挡土墙的机械化、装配化施工,可以减轻笨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3)不需要开挖大量基坑,能克服不良地基挖基的困难,并利于施工安全。
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

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一、引言边坡是土地表面的陡峭或近似陡峭的斜坡,由于其不稳定性,容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为了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需要进行边坡支护。
本文将重点介绍边坡支护的五种方法,包括护坡植被、重力式支护、激光防护网、挡土墙和喷射砼墙。
二、护坡植被护坡植被是一种自然的边坡支护方法,通过在边坡表面种植植物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护坡植被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系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土体的流失。
2.覆盖作用:植物的茂盛部分可以覆盖在土壤表面,起到保护土壤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
3.拦砂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拦截土壤中的颗粒物,阻止其流失。
护坡植被的选择应根据边坡的坡度、土壤类型和地理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适合护坡植被的树种有杨树、柳树等,适合护坡植被的草本植物有草莓、栀子花等。
三、重力式支护重力式支护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它利用物体的重力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主要的重力式支护结构有:1.堆石支护:将块石或碎石按一定规格堆砌在边坡上,形成块石或碎石垫层,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2.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在边坡上建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墙,通过墙体的自重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混凝土块砌筑:采用预制混凝土块进行砌筑,形成一道块砌体,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重力式支护在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其结构稳定、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边坡支护方法。
四、激光防护网激光防护网是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材料,它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能。
激光防护网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抗拉强度:激光防护网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承受边坡的荷载。
2.抗老化性能:经过特殊的UV处理,激光防护网能够抵御阳光的照射和风吹雨打,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透水透气:激光防护网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在边坡上积聚形成水压。
五、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边坡支护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抵抗边坡土体的水平推力和垂直荷载。
道路边坡防护主要方法与特点

道路边坡防护主要方法与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对道路边坡防护的定义和背景介绍。
以下是概述部分的一种可能内容:道路边坡防护是保障交通道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边坡是指路基两侧的斜坡或露天的土堆。
由于边坡处于开放环境中,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边坡破坏和塌方等安全隐患。
因此,进行道路边坡防护是确保交通道路顺利通行和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道路边坡防护的目的在于减少和防止边坡的破坏和塌方,保障道路的稳定性和交通的顺畅流动。
边坡防护方法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工程条件,以及防护的目的和要求,采用各种工程措施来加固和稳定边坡,以防止边坡的滑坡、冲刷、坍塌等问题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通过对各种防护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旨在提供给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在设计和实施道路边坡防护工程时的参考和指导。
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边坡防护方案,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和其特点,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道路边坡防护工程的发展和提升。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与特点。
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首先,对道路边坡防护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
其次,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了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在第2.1节中,将详细探讨道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方法。
这包括但不限于护坡植被的建设、护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边坡的排水与防渗、边坡的加固与稳定等。
每种方法都会有相应的原理和适用条件,本文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在第2.2节中,将重点关注道路边坡防护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边坡常用支护方式及优缺点对比
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在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1、工程防护
1.1抹面与捶面
1.1.1适用条件:
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
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构造要求:
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
1.2灌浆与勾缝
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水泥土护坡
1.3.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②易受洪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
③可用于盐渍土地区。
1.3.2构造要求:水泥土护坡厚度一般为10~20cm.水泥掺量一般为8%~15%,具体掺量施工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1.4护面墙
1.4.1适用条件:
①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岩、绿泥片岩、千枚岩及其它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继续风化;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固的;
③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和肋式护面墙。
实体护面墙适用于一般土质及碎石边坡;空窗式护面墙用于边坡缓于1:0.75,孔窗内可采用捶面(坡面干燥时)或干砌片石;拱式护面墙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或通过个别软弱地段时,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度较陡时采用肋式护面墙。
1.4.2构造要求:
(1)实体护面墙
①厚度视墙高而定,一般采用0.4~0.6m,底宽一般等于顶宽加H/10~H/20;单级护墙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多级护墙的总高度一般不超过30m.
②沿墙身长度每隔10m设置一道2cm的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
在泄水孔后用碎石和砂做成反滤层,以排除墙后排水。
③修筑护面墙前,对所有的边坡清除风化层至新鲜岩层,对风化迅速的岩质(如云母岩、绿泥片岩等)边坡,清挖出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④顶部应用原土夯填,以免水流冲刷。
(2)孔窗式护面墙
孔窗式护面墙的窗孔通常为半圆拱形,高2.5~3.5m,宽2~3m,半径1~1.5m.其基础、厚度、伸缩缝等与实体护面墙相同,窗孔内视具体情况,采用干砌片石、植草或捶面。
(3)拱式护面墙
拱跨较小时(2~3m),拱圈可采用10#水泥砂浆砌片石,拱高视边坡下面完整岩层高度而定,拱跨较大时,可采用砼拱圈。
1.5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
1.5.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底、易风化或坚硬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其表层风化剥落的岩质边坡;
②当岩质边坡因风化剥落和节理切割而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坍塌、落石时,可采用局部加固处理后,进行大面积喷浆(喷射混凝土)。
③对于上部岩层风化破碎下部岩层坚硬完整的高大路堑边坡;
④不能承受山体压力,边坡须是稳定的。
1.5.2构造要求:
①喷浆厚度不宜小于1.5~2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以3~5cm为宜。
②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③浆体两侧凿槽嵌入岩层内。
1.6喷锚防护
1.6.1适用条件:
凡易于喷浆(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岩质边坡,当岩层风化破碎严重、节理发育,在破碎岩层较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风化,将导致坠石或小型崩塌,从而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裂性能,能使坡面内一定深度内的破碎岩层得以加强,并能承受少量的破碎体所产生的侧压力。
缺点:成本高、能耗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教长,边坡绿化难度大,缺乏美观。
2、植物防护
2.1种草
2.1.1适用条件
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的路堤或路堑边坡,一般要求边坡坡度不陡于1:1,
边坡坡面水径流速度不超过0.6m/s,长期浸水边坡不适用。
2.1.2种植方式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种子撒播法:适用于边坡土质较软,厚度在25mm以下的沙性土,23mm 以下的粘性土,以及边坡缓于1:1的情况。
(2)喷播法:适用于砾间有砂的砾质土,或厚度在25mm以下的砂质土,厚度在23mm以下的粘性土、亚粘土土坡,或当厚度在25mm以上的硬质土时,在常降暴雨地区,则与铺席工程并用。
(3)客土喷播法[5]:客土喷播技术是一种改善边坡植生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上实现立体绿化、恢复自然植被的新技术。
客土喷播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土质或岩质边坡都适用。
(4)点穴、挖沟法
方法:点穴法是在边坡上用钻具挖掘直径5~8cm、深10~15cm的洞,每平方米约8~12个,将固体肥料等防入,用土、砂等将洞埋住后,再种种子。
挖沟法是在边坡大致按水平间隔50cm左右,挖掘10~15cm深的沟,放入肥料后,撒播种子。
适用于:公路两侧的绿化用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如硬质土或花岗岩风化砂土挖方边坡。
2.2铺草皮
2.2.1适用条件
各种土质边坡,特别是坡面冲刷比较严重、边坡较陡(可达60°),径流速度达0.6m/s时。
2.2.2铺草皮的方式
平铺、水平叠铺、垂直坡面或与坡面成一半破脚的倾斜叠置,以及采用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