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4认识感官l 苏教版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感官》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感官》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互动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1. 感官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向学生介绍五种感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活动:设计一系列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每种感官的功能。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认识味觉,或者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来感受触觉。
3. 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闭眼辨声、蒙眼猜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感官功能的理解。
4.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感官进行观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将异物放入耳朵或鼻孔等。
5. 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奇妙,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感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
(二)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
理解感官的综合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运用了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对于感官的名称和具体功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触摸、体验等方式学习。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2单元《4 认识感官》 苏教版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来观察并描述描述事物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以实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要求,通过多种感官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
学生通过有趣的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
学习本课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观察事物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因地制宜挑选当地的一些特产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器官。
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感官》是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感官,了解感官的作用,初步建立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认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种感官,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科学知识和探索世界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人的五种感官,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2)了解五种感官的主要功能,如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舌头能尝、皮肤能感觉。
(3)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五种感官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感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人的五种感官及其主要功能。
(2)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感官的功能和感受。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五种感官。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五种感官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音乐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是用什么听到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认识感官》。
(二)认识感官(10 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五官。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五官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五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
2024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上第二单元第4课时《认识感官》教案

我们把身体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感官。
3.提出问题:说一说身上的感官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做一做:摸一摸自己身上的感官跟视频做(感官律动操)4.总结归纳:5.思考:如果有一天你的感官停止工作一天,会怎么样?二.人的感官身体的感官能帮助我们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开启体验感官之旅,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表现的最棒1.用眼睛来观察出示图片:的感觉器官3.指一指身体感官并思考各感官的作用耳朵让我听......用舌头能尝......4.记忆并深入认识身体感官体会感官的重要性观察发现——展示交流1.找一找,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找的最多设计环节说一说——科学指认——实际指一指——思考起作用,环环相扣,内容难度逐步提升看图说话,先找到动物,再结合图和自己的认识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难度梯度上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提出问题:在图中,你能找到几种动物?2.用耳朵来观察出示鸟叫、雨声、狗叫、救护车的声音,引导学生听一听,辨一辨温习提示:在听声音时,要静下心来仔细的聆听3.用鼻子来观察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一种水果提出问题:如果不打开盒盖,你有办法知道里面放得是什么水果吗?总结:为了准确地判断气味,可以使用“扇闻法闻气味”。
4.用嘴巴来尝一尝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盒子里的水果吧你怎样描述你品尝到的水果呢?总结:描述我们用闻和尝的方式判断出的水果,我们需要借助的词有:清香、清甜、脆、酸、臭、思考: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动物呢?准确说出这些动物的颜色、形态、花纹等方面有什么特点2.听声音,辨声音比一比哪一位同学的注意力最集中3.做一做,说一说凑近果盒闻一闻,判断盒子内的水果展示你猜出盒子里面是什么水果4.展示交流:黄瓜很清香;榴莲是清甜的;苹果又脆又甜;橘子酸酸甜甜的;5.做一做——说一说(1)用你的手摸一摸桌面,然后用手摸一摸热用声音来引导学生学习感官耳朵,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做中学,说中学,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老师及时总结,及时提醒,让学辣、苦等等。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级上册 《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了解感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感官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对感官的认知和兴趣,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学会正确使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认识感官”为主题,通过介绍感官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对感官的认知和兴趣,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对感官有一定的了解。
2.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感官有一些基本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
3. 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感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感官的种类和特点。
难点:学会正确使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与周围的世界互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和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通过感官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4认识感官》。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感官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学习1. 感官的概念和作用(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它们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这些五官是我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那么,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五官的作用。
(教师总结)眼睛可以感知光线和颜色;耳朵可以感知声音;鼻子可以感知气味;舌头可以感知味道;皮肤可以感知温度和触感。
这些五官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2. 感官的种类和特点(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但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那么,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五官的特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2.4认识感官 l 苏教版

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看图找小动物:师:(课件出示图片)孩子们,树林里的小动物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藏哪儿去了,你能找到吗?不着急,给你一点时间,仔细找一找。
生:我看到一只青蛙。
师:能上来指一指吗?生:(指认)师:它长什么样子?生:(描述)师:真棒!等会儿小朋友们也要像他一样,指一指你找到的小动物,并说说它长什么样子。
生:(依次指认并描述青蛙、蝴蝶、知了、瓢虫、蝗虫、竹节虫、毛毛虫等。
)师:真厉害,能找出这么多隐藏的小动物。
是谁帮助你们找到的?/通过什么找到的?生:眼睛。
师:对,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
(板书:眼睛看)看来你们和孙悟空一样,都是火眼金睛!二、听声音找小动物:师:是不是没找过瘾啊?其实树林里,还隐藏着一些小动物,你们想不想再找找?(想)(课件播放音频)生:(观察并聆听)师:你又找到什么了?生:小鸟!师:怎么找到的?生:听到的!师: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一下吗?生:(模仿)生:(依次说出并模仿鸟、蜜蜂、羊、狼等动物)师:除了小动物的声音,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风雨声∕流水声师:那又是谁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有趣的声音?生:耳朵。
师:看来,耳朵和眼睛一样,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外面的世界。
(板书:耳朵听)在科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人身体上的各种感官,好不好?。
(板书:认识感官)三、闻尝猜食物:师:想一想,除了眼睛、耳朵,还有哪些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生:鼻子。
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2.4认识感官l苏教版

认识感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感知外界的事物。
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和同学相互交流和分享。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器官,可以获得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视频课件、一杯白开水、一杯醋、苹果、橘子、海绵、石头。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生:喜欢师:竖起耳朵好好听。
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面。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从最熟悉的眼睛这一器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生:眼睛师:对啦,眼睛可是好宝贝。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外面世界的多姿多彩。
通过眼睛可以观察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你们看看老师的头发?〖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通过眼睛可以观察,眼睛能看到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等。
生:老师的头发有点偏黄,长长的。
师:观察老师上身的衣服颜色,下身呢?生:白色的上衣,灰色的裙子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可是观察不仅仅是看哦,老师这里有两杯看上去一样的液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老师不告诉学生这两种液体)师:出示一杯白开水(1号)、一杯白醋(2号)。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辨认。
〖设计意图〗同样的杯子,同样多的液体,杯身标明1和2,这样学生能清楚的描述1号和2号杯子里的液体,说成左右杯子指向不明生1:1号杯子是白开水,2号杯子是雪碧生2:1号杯子是白醋,2号杯子是白开水生3:......师:同学们,你们通过眼睛观察,得出了这么多不同答案,要想确定这两杯液体究竟是什么?我们单靠眼睛行不行?生:不行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利用什么去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看!生1:鼻子。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1.认识感官》优秀教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2.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1、每组闻香盒1个、食物(或水果)若干(每组最好不一样)2、小石头盒子、小海绵一块;热水、冷水各一杯;3、白醋、白糖水、苦瓜水、白酒、盐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用眼睛看1. 小朋友们好,通过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中观察、实验、记录、发现……观察物体的特征需要动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的身体都有哪些感觉器官,它们都有什么用?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感官》(出示课本13页图片)首先大家带来一张图片,睁大眼睛看一看,你能找到几种小动物?2. 学生寻找隐藏的动物。
(从上往下:蛾子、竹节虫、蝗虫、毛毛虫、青蛙、)3. 小朋友们,真厉害,个个都是火眼金睛,找到了这么多的小动物。
那是什么帮助我们找到这么多小动物的?(眼睛)我们通过眼睛来(看),看到了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形状)。
(板书:眼睛看颜色、形状[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4、发放小石头盒子,大家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石头,发现这些石头的不同点。
生:通过用眼睛观察发现石头的大小、颜色、形状、花纹……等不同[设计意图] 眼睛作为我们观察世界的主要器官,需要一个略具挑战性的任务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副隐藏有小动物的图片,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了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了增强实践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小石头,让学生亲自观察,加强视觉的认识,课堂便成功了一半。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4

4.认识感官【教学内容】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本课从明确什么是感官入手,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认识感官功能。
本课学习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先从自己熟悉的感官入手,再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拓展到对动物感官的认知。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由三课组成:《认识感官》《感官总动员》《借助工具观察》。
对于感官功能的认知和体验,采用了由分到总,由单一到综合的设计思路,三课之间也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
总体来说,是对科学方法,即观察能力的训练,也呈现了人类观察活动不断深入、观察工具不断完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
本单元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观察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从个体的认识来看,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做准备。
所以本套教材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后,即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认识感官 l 苏教版

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3.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食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PPT,不同味道的食物,海绵和石子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我是好宝宝》小朋友们,在刚才的儿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呢?是的,上课时小眼睛要看老师,小耳朵要听好话,这样才是好宝宝。
那这节课老师要看一看谁能做个好宝宝,准备好了吗?二、新授(一)用眼睛看1.首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找一找,有几种小动物隐藏在图片中?不急,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看2.你们找到了几种?(7种)师:找到了这么多啊,你真厉害。
它们都在哪里,能上来指给我们大家看吗?选一个你熟悉的,跟大家说说它长的什么样?看来他是通过观察小动物的颜色和形状来找到他们的。
谢谢你,请上位。
师:还找到了什么?师2:他找到了青蛙,图中有几只青蛙?它们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师3:你眼睛真尖,连竹节虫都找到了。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竹节虫吗?仔细观察它的外形。
对,它的形状像竹子,一节一节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板书),观察到不同的小动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大小都不同(板书:颜色、形状、大小...)二、用耳朵听1.小朋友们通过眼睛观察了树林中的小动物,树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播放声音:羊、蜜蜂、鸟、狼、狂风、雨声)2.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分享。
师1:他听到了雨声,能模仿一下吗?师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狼叫)你们听到了吗?全班一起学一学师3:你听到了鸟叫,是怎样的叫声?3.刚才是谁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的?(生:耳朵)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24认识感官 l 苏教版.doc

认识感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感觉器官并能指出来。
知道动物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环境,并且动物的一些感官很灵敏。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观察这种方式,并能使用不同的感官观察。
能阐释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等方面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体验乐趣。
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教学难点】: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声音的片段、水果、闻香盒、板书磁贴【教学过程】:一、导入1、活动一:贴器官(1)板书缺少器官的男孩轮廓,谈话:小明身上少了几个部位,前几天它们吵架了,都生气出走了,分散在我们每个组的信封里。
(2)各组把小男孩缺少的部位贴好,恢复原样。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一切都有求,知欲,这里用一个贴部位的游戏导入,生动有趣地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感官的作用1、讨论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
3、活动二:用眼睛观察(1)出示森林图片,提问:你能找到几种动物?描述一下。
(2)提问:谁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把小动物全部找出来?(3)提问:刚才是哪个感官找到这些小动物的?(4)小结:是啊,眼睛帮我们找到了这些动物,还帮我们看出了这些动物的色彩是不一样的,大小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
4、活动三:用耳朵观察(1)播放声音,问:听到哪些声音?(2)学生站在教室中间,戴上眼罩,一位学生起立说“猜猜我是谁”,分辨是谁的声音以及声音在哪里。
(3)小结:耳朵的本领可以让我们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还可以辨别声音来自哪里。
有一些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们能用耳朵感受世界。
5、,活动四:用鼻子观察(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些食物,不过它们放在盒子里,不能打开,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些食物是什么呢?(2)谈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气味。
《4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

《4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过程2. 学生猜出是眼睛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感官。
”二、认识感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学生的自我观察,让学生认识五种感官。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头部图片,分别指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位置。
2.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找到这五种感官,并说一说它们的位置。
3.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感官都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学生思考。
三、了解感官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感官的作用。
)1. 认识眼睛的作用(1)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眼睛,我们能看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眼睛的作用是看东西。
2. 认识耳朵的作用(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并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耳朵,我们能听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耳朵的作用是听声音。
3. 认识鼻子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朵鲜花,让学生闻一闻并说一说闻到了什么味道。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鼻子,我们能闻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鼻子的作用是闻气味。
4. 认识舌头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块水果(如苹果),让学生尝一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舌头,我们能尝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舌头的作用是尝味道。
5. 认识皮肤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分别用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皮肤,我们能感觉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皮肤的作用是感受温度、触摸物体等。
四、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水果(如香蕉)。
2.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运用你们的感官,观察这个水果,然后说一说它的特点。
”3. 学生小组合作,运用眼睛看水果的颜色、形状;用手摸水果的表皮,感受它的光滑程度;用鼻子闻水果的气味;用舌头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如果可以尝的话)。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认识感官 l 苏教版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眼睛可是好宝贝,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二、认识感官。
(一)活动一:初识感官。
1、师:小朋友们,我们所说的“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谁来说一说还有哪些“观察”的方法?2、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人身上的宝贝可真多啊!眼睛、鼻子、舌头都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除了这些你还从自己身上找到哪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
3、说一说,你发现自己身上还有哪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眼、耳、鼻、舌、皮肤)注意: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二)活动二:认识感官的作用。
1、用眼看: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师: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们的火眼晶晶,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种?(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案

《认识感官》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2.知识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4.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食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白醋、水、毛巾、硬纸板、水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学生】思考、回答。
二、讲授新课【教师】对了,就是这位松鼠先生。
(教师边讲述边多媒体出示图片)它想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不过,你们必须先要闯过几道关卡才行,大家有勇气闯关吗?好,让我们开始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一)认识感官活动一:勇闯第一关——考考你的观察力【教师】多媒体出示课件:看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的图案都是哪些动画片中的形象?【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几种动画形象。
(米老鼠、灰太狼、熊大、叮当猫……)【教师】顺势引导孩子提问:大家猜得又快又准,真不错!恭喜大家顺利闯过了第一关。
好,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你们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来进行观察的呢?【学生】回答:眼睛。
【老师】对,我们可以用眼睛来进行观察。
(教师张贴板书:眼睛)那,除了眼睛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呢?大家来看一看这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男孩的感官图片)【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张贴板书:鼻子、嘴巴、耳朵、手的图片。
【教师】逐一介绍: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人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器官。
我们常用眼睛来看外面的世界。
(教师张贴板书:看)。
除了眼睛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鼻子去闻(教师张贴板书:闻)。
小学科学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1、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2、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以观察、感触为接触点,学习本课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个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发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最佳方式,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单板为有趣,从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交流。
但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学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很好地发挥引领者的角色,以便帮助学生有序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科学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声效、视频与PowerPo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选择了录播室的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自主性、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认识感官
本科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科学知识:
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简称感官)
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方面等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课件、闻香盒、洗净的橘子、柠檬、黄瓜、芹菜、洋葱。
2、学生课前洗净双手。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儿歌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
认真听这首儿歌,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2、儿歌听完了,同学们思考:儿歌中都描述了我们身体中的哪部分器官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3、我们用手、耳、鼻、眼、嘴,去干什么?用嘴里的什么去感觉味道?
4、这些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今天我们就来学认识感官。
儿歌中还缺少了一个感觉器官,同学猜一猜,是我们身体中那个部位呢?
5、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去观察发现。
6、学生交流,指一指:小手、嘴巴(舌头)、鼻子。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1、出事图片,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睁大眼睛看一看,你能找到几种小动物?
2、学生寻找隐藏的动物。
(从上往下看:瓢虫、蝉、蛾子、竹节虫、蝗虫、毛毛虫、青蛙)
3、追问:你们的眼睛真厉害,个个都是火眼金睛,找出了这么多的小动物。
那是什么帮助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小动物?(眼睛)我们用眼睛去看,看到了他们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
4、学生交流,介绍动物特征。
三、创设游戏,用耳朵听
1、(出示森林图片)看,在这个大森林中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猜一猜森林中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想象一下你听到的画面,判断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2、(播放声音)学生闭眼倾听。
3、学生交流:(鸟叫声、蜜蜂鸣、羊叫声、蝉叫声、狼嚎、虎叫、流水声、雷阵雨)
4、小洁:这么多声音,是谁帮助我们听到的?(耳朵)那你能不能把听到的这些声音串联起来,说一说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
5、学生组内准备,并展示。
6、拓展:再用耳朵听听,我们教师外面有哪些声音呢?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生互动交流)
7、出示图片:(救护车声、警车声)
8、像刚才这样,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画面,耳朵听到声音来帮助我们感知世界,我们叫它什么?(感官)
三、创设活动,用鼻子闻,舌头尝
1、过渡:除了眼睛、耳朵,我们身体还有哪些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生:鼻子、嘴)可以干什么?其实帮助我们感知味道的是嘴巴里的舌头。
2、老师这里有3瓶液体,你能帮助老师闻一闻是什么液体吗?
3、学生讨论:用鼻子闻一闻。
怎么闻?(出示图片)
4、用手把气味扇到鼻子底下,这种方法,科学上叫做:挥扇法闻气味。
5、找生前面闻,并汇报。
6、老师今天又给每个小组带来个小礼物,每个闻香盒里都放了好吃的,在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你怎么能知道里面是什么?
7、学生板演,分组活动。
8、提问:你闻到的是什么气味?描述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味?
9、谈话:小朋友们都有个灵敏的鼻子,发现里面是橘子、柠檬、黄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学生品尝)
10、交流:说说你吃到的橘子,味道是怎么样的?
11、提问:你们刚才剥开橘子皮时,有什么感觉?
12、讨论:用你的小脸蛋触碰一下橘子皮,有什么感觉?用手臂去触碰一下呢?胳膊呢?
13、我们的小手、脸蛋、裸露在外的手臂、腿,都能感觉到橘子皮软软的,凉凉的,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表层覆盖着皮肤,我们是靠皮肤来进行感觉的。
(板书:皮肤)
14、再用手摸一摸老师手中的木板、毛巾、热水……说一说什么感觉?
15、总结:我们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这些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16、课堂小律动。
同学已经学累了吧,下面我来放松一下好不好?我们起立,一起做。
(出示视频)
17、课堂检测:画一画,把感官和做的事,连连线。
四、延伸拓展,全课总结
1、谈话: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动物也有感官,它们又是怎么用感官观察的呢?(学生交流)
2、视频播放:狗、老鹰、蝙蝠、蚂蚁等敏锐的感官。
3、交流互动: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安全教育:不明物品尽量不要用闻,尤其是尝的方法去观察发现。
板书设计:
4、认识感官
眼睛看
耳朵听
鼻子闻
舌头尝
皮肤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