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 认识感官》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 认识感官》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24新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来观察并描述描述事物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以实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要求,通过多种感官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
学生通过有趣的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对感官有一定的了解。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感官有一些基本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角和深入的认识。
3.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器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洗净的橘子、闻香盒、学生活动手册。
● 学生课前洗净双手、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案

《认识感官》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2.知识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4.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食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白醋、水、毛巾、硬纸板、水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学生】思考、回答。
二、讲授新课【教师】对了,就是这位松鼠先生。
(教师边讲述边多媒体出示图片)它想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不过,你们必须先要闯过几道关卡才行,大家有勇气闯关吗?好,让我们开始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一)认识感官活动一:勇闯第一关——考考你的观察力【教师】多媒体出示课件:看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的图案都是哪些动画片中的形象?【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几种动画形象。
(米老鼠、灰太狼、熊大、叮当猫……)【教师】顺势引导孩子提问:大家猜得又快又准,真不错!恭喜大家顺利闯过了第一关。
好,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你们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来进行观察的呢?【学生】回答:眼睛。
【老师】对,我们可以用眼睛来进行观察。
(教师张贴板书:眼睛)那,除了眼睛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呢?大家来看一看这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男孩的感官图片)【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张贴板书:鼻子、嘴巴、耳朵、手的图片。
【教师】逐一介绍: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人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器官。
我们常用眼睛来看外面的世界。
(教师张贴板书:看)。
除了眼睛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鼻子去闻(教师张贴板书:闻)。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感官》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感官》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互动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1. 感官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向学生介绍五种感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活动:设计一系列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每种感官的功能。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认识味觉,或者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来感受触觉。
3. 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闭眼辨声、蒙眼猜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感官功能的理解。
4.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感官进行观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将异物放入耳朵或鼻孔等。
5. 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奇妙,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感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
(二)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
理解感官的综合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运用了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对于感官的名称和具体功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触摸、体验等方式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能够识别感官器官并知道它们的功能。
3.能够描述各种感官的常见用途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和它们的器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描述各种感官的常见用途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图片或PPT展示包括耳朵、眼睛、鼻子、口、手的效果图,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出这些器官,开展认识感官的知识讲解。
2. 认知五种感官器官1.听觉:听觉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教师简短的介绍一下耳朵的构造、位置,并提问学生:你几岁能听到声音?大声地说话和小声的声音哪个声音大?此过程中设置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口型,培养起注意力; 2. 视觉:教师通过图片或PPT,简短讲解眼睛的构造、位置。
让学生观看现场图或PPT图示,了解眼睛对于视觉的作用,并且掌握“见”的动作; 3. 嗅觉:在讲解上述两种感官的同时,连续闻一些东西的味道,如香蕉、芒果等,让他们知道人的鼻子能够闻到的味道很多,引导学生通过嗅嗅的方式锻炼嗅觉感官; 4. 味觉:示范让学生在口中尝味道,感受味道和辛辣、咸、甜、酸、苦之间的区别; 5. 触觉:用模仿的方式示范手指触碰不同材质的物体,如软软的棉花和硬硬的钢筋,引导学生体验双手触碰时的感受。
3.对感官器官功能和各种感官的常见用途的讲解1.听觉:人的耳朵能够听到语音、音乐、动物的叫声等,学生除了通过声音区分动物或熟人陌生人外,还能通过听说话来学习和交流;2.视觉:人的眼睛能够看到自然界、人类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我们通过视觉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乐趣;3.嗅觉:人的鼻子能够闻到花香、煮菜的香气等,让我们感受天然的气息,从而更好的了解周围的世界;4.味觉:学生能够辨别出美食中的千姿百态,了解人们最喜欢什么味道,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5.触觉:以手指触碰的方式,学生能够感觉到身体肌肉的紧张和需求并能够帮助我们接受更高质量的信息。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感官》教案(2024秋)

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对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活力,有着异常丰富的想象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各种感官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实践]会细致、全面、有条理地观察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态度责任]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尽可能多地获得关于事物的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
[学生]袋子、炒花生、记录单、各种气味的橡皮、软糖、柠檬、黑巧克力、洋葱、眼罩、盲文纸。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模块一:什么是感官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猜一猜的游戏吗?张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袋子,你能猜得到里面装了什么吗?在揭晓答案前,我们先不打开它,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猜到里面的东西。
2.学生交流: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3.谈话: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它们真的可以帮助你们猜到里面装了什么吗?想不想试一试啊?张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神秘袋子,待会啊,我们就用刚刚大家说的这些方法去试一试,好不好?老师会邀请观察最认真的小朋友说说他的感受。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一、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2.能够通过观察、听取、摸索等方式感知周围事物;3.能够区分不同的感官,正确应用感官。
三、教学内容1.五种感官的作用和特点;2.感知周围事物的方式;3.感知周围事物时不同感官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五种感官的作用和特点;2.难点:正确应用感官。
五、教学准备1.讲义、练习册;2.制作五种感官模型:眼、耳、鼻、口、手;3.放映课件、视频;4.样本物品。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五种感官模型,让学生尝试触摸、闻、看、听、尝这五种模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感官。
2、讲解五种感官(10分钟)通过放映课件和视频,讲解五种感官的作用和特点,如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见、鼻子能闻到、嘴巴能尝到、手能摸到。
3、互动感官学习(10分钟)准备多种具有特殊气味、味道、颜色、形状等的对象样本,让学生闭上眼睛,让他们分别通过嗅觉、味觉、视觉、触觉感知这些样本。
4、巩固感官知识(10分钟)通过练习册上的课后习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五种感官的基本知识。
5、应用感官(15分钟)准备多个不同的物品,让学生尝试利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它们,从而让他们体验并应用所学的感官知识。
6、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今天学到的感官知识,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五大感官。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任务;2.在家中观察、提高自己的感官知觉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五种感官并融入互动性质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五种感官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在应用感官活动中,一些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还学到了许多我科学方面的知识。
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感官》是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感官,了解感官的作用,初步建立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认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种感官,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科学知识和探索世界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人的五种感官,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2)了解五种感官的主要功能,如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舌头能尝、皮肤能感觉。
(3)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五种感官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感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人的五种感官及其主要功能。
(2)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感官的功能和感受。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五种感官。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五种感官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音乐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是用什么听到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认识感官》。
(二)认识感官(10 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五官。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五官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五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感官》教学设计(2024秋)

4.认识感官【核心问题】1.什么是感觉器官?人有哪些感觉器官?2.练习使用感觉器官,观察、描述并表达事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2.在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3.了解感官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动物也有感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事物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用感官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并进行描述交流。
【教学具准备】布袋、塑料球、玻璃球、闻味盒(洋葱、葡萄、柠檬、香蕉)、声音片段、盲文纸、1元5元人民币等。
【教学流程】一、创境导入,激发兴趣谈话: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来了好多客人!老师这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你们看它是谁?瞧!它就是巧虎。
今天巧虎来邀请你们闯关探秘,要求是(1)课上我们要做很多活动,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再进行活动,活动时做到不争也不抢。
(2)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发言时要安静的倾听,自己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小朋友们你们能做到吗?那我们就开始探险咯!二、游戏闯关,认识各种感官功能(模块一二:什么是感官、人的感官)第一关:秘密盲袋1.提问:不透明的布袋里装着什么东西呢?不能打开的前提下,有哪些方法来帮助巧虎确定里面的东西?2.汇报:尝试的方法(摇一摇、摸一摸、捏一捏、颠一颠等),追问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耳—听声音、鼻—闻气味、手—皮肤—摸形状)3.谈话: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那盲袋里的小球材质、颜色到底是怎样的呢?打开来看一看并把它画在记录纸上。
4.学生汇报后总结:眼睛帮助我们确定了盲袋里的物品,它能看到颜色、形状、材质、是否透明、位置、运动等,获得信息最多。
5.揭示概念:眼、耳、鼻、舌、手这些身体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它们就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第二关:神奇旅行1.过渡:神奇的小球开展了怎样的旅程呢,仔细听,有哪些声音?2.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个器官帮助了你?3.认识耳朵的功能:在刚才的活动中耳朵有什么作用呀?4.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听到那些声音?第三关:新的体验1.谈话:小球继续旅行,它遇到了一本特别的书,里面没有字。
《4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

《4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过程2. 学生猜出是眼睛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感官。
”二、认识感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学生的自我观察,让学生认识五种感官。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头部图片,分别指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位置。
2.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找到这五种感官,并说一说它们的位置。
3.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感官都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学生思考。
三、了解感官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感官的作用。
)1. 认识眼睛的作用(1)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眼睛,我们能看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眼睛的作用是看东西。
2. 认识耳朵的作用(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并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耳朵,我们能听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耳朵的作用是听声音。
3. 认识鼻子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朵鲜花,让学生闻一闻并说一说闻到了什么味道。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鼻子,我们能闻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鼻子的作用是闻气味。
4. 认识舌头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块水果(如苹果),让学生尝一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舌头,我们能尝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舌头的作用是尝味道。
5. 认识皮肤的作用(1)教师拿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分别用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2)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皮肤,我们能感觉到这些吗?” 引导学生体会皮肤的作用是感受温度、触摸物体等。
四、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水果(如香蕉)。
2.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运用你们的感官,观察这个水果,然后说一说它的特点。
”3. 学生小组合作,运用眼睛看水果的颜色、形状;用手摸水果的表皮,感受它的光滑程度;用鼻子闻水果的气味;用舌头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如果可以尝的话)。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官的种类,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
2.掌握各种感官器官的功能,并能简单说出相关的感官体验。
3.通过实验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官的种类和功能。
2.通过食品品尝实验,让学生感受舌头的味觉感受。
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发现感官的重要性。
2.让学生感受到感官失灵或缺陷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绘本《感官大冒险》、实验器材、食品材料、丝绸布、拉链袋等。
2.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流程时间内容1 min 热身活动:师生问候8 min 导入:用《感官大冒险》的故事引入本课的话题。
10 min 认识感官:介绍感官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并指出各种感官器官。
12 min 食品品尝实验:学生品尝甜、咸、酸等味道的食品,感受舌头的味觉感受,并在活动记录表中记录感受。
10min实验结论分享: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简单总结舌头的味觉感受。
10min视力实验:让学生用丝绸布、拉链袋等实验手段感受视觉的变化。
10 min 听力实验:让学生用耳朵听识字、听《小步舞曲》等实验手段感受听觉的变化。
8 min 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和活动,认识感官的种类和功能,并感受到感官带给我们的体验。
五、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能简单说出自己的五种感官器官名称和相应的感官体验。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活动发现感官的重要性,并理解感官失灵或缺陷对生活的影响。
3.学生能够在实验活动中积极观察、思考和交流,并能在活动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结论。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感官器官,探究它们的感官体验和适应环境的关系。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如何保护自己的感官器官,并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现代工具。
2024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上第二单元第4课时《认识感官》教案

我们把身体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感官。
3.提出问题:说一说身上的感官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做一做:摸一摸自己身上的感官跟视频做(感官律动操)4.总结归纳:5.思考:如果有一天你的感官停止工作一天,会怎么样?二.人的感官身体的感官能帮助我们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开启体验感官之旅,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表现的最棒1.用眼睛来观察出示图片:的感觉器官3.指一指身体感官并思考各感官的作用耳朵让我听......用舌头能尝......4.记忆并深入认识身体感官体会感官的重要性观察发现——展示交流1.找一找,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找的最多设计环节说一说——科学指认——实际指一指——思考起作用,环环相扣,内容难度逐步提升看图说话,先找到动物,再结合图和自己的认识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难度梯度上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提出问题:在图中,你能找到几种动物?2.用耳朵来观察出示鸟叫、雨声、狗叫、救护车的声音,引导学生听一听,辨一辨温习提示:在听声音时,要静下心来仔细的聆听3.用鼻子来观察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一种水果提出问题:如果不打开盒盖,你有办法知道里面放得是什么水果吗?总结:为了准确地判断气味,可以使用“扇闻法闻气味”。
4.用嘴巴来尝一尝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盒子里的水果吧你怎样描述你品尝到的水果呢?总结:描述我们用闻和尝的方式判断出的水果,我们需要借助的词有:清香、清甜、脆、酸、臭、思考: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动物呢?准确说出这些动物的颜色、形态、花纹等方面有什么特点2.听声音,辨声音比一比哪一位同学的注意力最集中3.做一做,说一说凑近果盒闻一闻,判断盒子内的水果展示你猜出盒子里面是什么水果4.展示交流:黄瓜很清香;榴莲是清甜的;苹果又脆又甜;橘子酸酸甜甜的;5.做一做——说一说(1)用你的手摸一摸桌面,然后用手摸一摸热用声音来引导学生学习感官耳朵,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做中学,说中学,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老师及时总结,及时提醒,让学辣、苦等等。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选用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辨认的动物音频,通过听声音辨动物,模仿发声,引导学生把物体的声音和人耳的功能产生紧密连接。
通过组织学生“闻美食—猜美食—尝美食”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体悟鼻子与舌头的功能。在这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1.用扇闻法闻气味;
2.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发现。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玩具惨叫鸡、闻香盒(装有一整个的橘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用观察玩具的活动建立感官的概念
(二)用观察活动建立感官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三)了解动物的感官
1.出示玩具惨叫鸡,交流玩耍发现。
提问:(1)这只鸡长什么样的?可以怎么玩?(黄色、光毛、小疙瘩、惨叫声)
(2)黄色是用的是我们身体的什么看到的?惨叫声是用什么听到的?我们还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观察这只鸡?(眼、耳、鼻、舌、手)
2.揭示概念:
眼、耳、鼻、舌、手这些身体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它们就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1.眼睛
(1)出示图片,寻找藏身其中的小动物。
提问:你在哪儿发现了小动物?它长什么样子?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4.认识感官课型源自新授教学目
标
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知道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体验观察的乐趣,养成爱眼和护耳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感官指什么,怎样用感官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17新课标版本的一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起始课,主要认识感官和感官的各种功能。
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是感官;(2)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3)知道一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
【学情分析】一、前概念:一年级学生对“感官”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眼、耳、口、鼻、皮肤这几种感官的功能都有初步的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对“观察”这个概念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用眼睛看”的层面上。
二、年龄特征: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而且课堂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暂,抗干扰能力较差。
三、学习特点:一年级的孩子的天性是: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
【设计说明】一、教材处理1.选取教材前两个部分的内容,把教学重点放在充分让学生感受感官的功能上,把了解动物感官的内容做为课堂的拓展作业,下节课再反馈;2.教材的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
在教材中,先认识感官,再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在我的教学中,我把第一个环节“明确什么是感官”,放到认识各个感官的功能之后,这样孩子前面的活动中,对各个感官的功能已经有所体验,再观察的器官,这样孩子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教法说明本节,我顺应孩子“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的天性,精心创设的“去动物王国参加美食大会”的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精心组织的探究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唤醒了孩子的观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并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2.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感官》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4课《认识感官》,主要介绍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的形成原理。
本课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器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2. 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体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亲历感觉器官产生感觉的重要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亲身体验和观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感觉器官的作用和产生感觉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品或食物,如苹果、香蕉、花生、鸡蛋等,让学生通过观察、闻、尝、摸等感官来猜测它们的名称。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感觉是通过哪些器官产生的。
例如,看到苹果是通过眼睛,闻到花生是通过鼻子,尝到香蕉是通过舌头等。
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 通过图片或模型等教具,介绍人体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2. 分别介绍每个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特点,如眼睛可以看到颜色、形状等,耳朵可以听到声音,鼻子可以闻到气味,舌头可以尝到味道,皮肤可以感受到触觉。
3. 通过实物或教具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觉器官的作用,如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猜测物品名称,通过闻气味猜测食物名称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特点,如通过展示一张彩色图片,让学生看到眼睛的视觉作用;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到耳朵的听觉作用;让学生闻一些香味,感受鼻子的嗅觉作用等。
一年级苏教版《认识感官》教学设计

一年级苏教版《认识感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了解每种感官的主要功能,如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皮肤触摸感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
能够简单描述利用不同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己身体感官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学会用不同的感官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用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特征,理解不同感官在感知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体验法、游戏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放有不同的物品,如苹果、铃铛、有香味的花、小毛绒玩具等。
2.教师邀请一位同学上台,蒙上他的眼睛,让他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物品,然后试着猜一猜是什么。
之后问这位同学:“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回答是通过用手摸的。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感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认识感觉器官(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人的头部轮廓,然后依次在相应位置画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简单图案,并标注名称。
教师拿着苹果,指着眼睛说:“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苹果是红红的、圆圆的。
”然后拿着铃铛摇一摇,靠近耳朵,说:“我们用耳朵能听到铃铛清脆的声音。
”把苹果靠近鼻子闻一闻,说:“鼻子可以闻到苹果香香的味道。
”咬一口苹果,说:“舌头能尝到苹果甜甜的味道。
”最后用手摸一摸苹果的表面,说:“皮肤能感觉到苹果表面是光滑的。
”通过这些示范,让学生了解每种感官的功能。
2.感官体验活动(10分钟)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物品,包括不同形状的积木(有粗糙和光滑表面的)、有香味的卡片、小铃铛、不同味道的水果糖等。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认识感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对身体的感官有所了解,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有多种感官。
2.情感目标:通过感官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体验的互动中,培养孩子的喜好感官的细腻体验,以及去感受、去探索、去发现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感官部位及职能;
2.引导学生运用感官认知外界信息;
3.培养学生细腻的体验感受。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感官陈设;
3.手势指令字板;
4.感官卡片;
5.感官故事书;
6.感官游戏。
四、教学流程
(一)热身
1.拍拍手:朗读歌谣“小手手,拍一下,拍拍手,给我看……”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手势和地面、身边的物体互动,与教师一起拍手。
2.伸懒腰:教师夸奖学生伸懒腰、抓头顶等动作,并鼓励学生分辨身体部位,自由表演,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正式
1.感官介绍:教师介绍“感官”的概念,并展示相关的感官教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运用感官体验信息,并引导学生逐一介绍自己的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肌肉)。
2.感官游戏:让学生轮流划圈画,每位学生需随着音乐,运用不同的感官认知物体。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感官》教案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的特点【教学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动物感官敏锐的视频(老鹰);卡贴(打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张图片(PPT呈现课本P13图片),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找一找,有几种小动物隐藏在图片中。
不急,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看,小组间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二、用眼睛观察你们小组找到了几种?找到了这么多,你们真厉害。
它们都在哪里,能上来指给我们大家看吗?选一个你们最熟悉的,跟大家说说它长的什么样?看来第X小组是通过观察小动物的颜色和形状来找到他们的。
谢谢你,请上位。
还找到了什么?第XX小组找到了蛙,图中有几只蛙?它们有什么不同?还有别的吗?你们小组眼睛真尖,连竹节虫都找到了。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竹节虫吗?仔细观察它的外形。
对,它的形状像竹子,一节一节的。
还有呢?你们小组又是怎么找到这只枯叶蝶的?它长什么样子?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板贴:眼睛看),观察到不同的小动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大小都不同(板书:颜色、形状、大小...)眼睛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外面的世界。
在科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感官(板书:认识感官)(本环节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由调节顺序)二、用耳朵听刚才通过眼睛观察了树林中的小动物,树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播放声音:羊、蜜蜂、鸟、狼、狂风、雨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分享。
他听到了雨声,能模仿一下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来学一学。
学的真像!其他同学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呢?你听到了鸟叫,是怎样的叫声?刚才是谁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的?是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感官》教案(2024秋)(2).docx

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了解感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感官的种类和特点。
2.培养对感官的认知和兴趣,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3.学会正确使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以“认识感官”为主题,通过介绍感官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对感官的认知和兴趣,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 对感官有一定的了解。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感官有•些基本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
3.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规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枳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感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感官的种类和特点。
〔难点]学公正确使用盛官进行观察和实险,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与周围的世界互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和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通过感官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4认识感官讥(学生.活动)学牛.自由发言,淡淡自己对感官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谡学习L感官的概念和作用(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它们分别是眼瞄、耳朵、我子、舌头和皮肤,这些五官是我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那么,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五官的作用。
(教师总结)眼暗可以感知光线和颜色:耳朵可以感知声音:鼻子可以感知气味:占头可以感知味道:皮肤可以感知温度和触感。
这些五官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4.感官的种类和特点(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但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那么,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五官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活动二: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
们的火眼金睛,看看谁的眼睛观
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
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
种?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
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
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
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
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
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
名的虫子或动物。
学生用眼睛自
己观察寻找并交
流,介绍自己找到
的小动物
注意事项:刚入学
的小朋友描述水平
较低,教师可以帮
助他们用一些科学
词汇表达,但不要
轻易打断学生的表
述,也不必对学生
的描述准确度作太
高的要求。
多媒体展
示课本13
页的图片
和答案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刚刚小朋友们带着老师走
进森林里去用眼睛发现了许多
小动物,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
用耳朵来听听森林中的声音呢!
(例如: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
物发出的声音等)
接下来的游戏就更难了,老师这
纸箱里面有一些好吃的东西,你
们想知道是什么么?不能看哦,
只能闻一闻,谁来试一试。
(用
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
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
菜,如柠檬、芒果、橘子洋葱、
韭菜等,切成块,装入盒子。
观
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
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
闻和尝)
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
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
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
(描述
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
学生根据教师播放
的声音,判断声音
的来源
开展本活动,要组
织学生先闻再品
尝。
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气味和味道
的描述经常会有混
淆,教学时要强调
闻到的是气味,尝
到的是味道。
描述
感觉时,要组织学
生试着用香香的、
淡淡的、甜甜的、
酸酸的、咸咸的等
词语来描述
学生用手触摸石
头、水泥地面和木
多媒体播
放各种声
音(雨滴、
照相机、
小鸟、救
护车、沸
水、风声、
狗叫、课
间的吵闹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