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教学反思
《饮酒(其五)》教案及反思

饮酒(其五)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酒的种类、制作方法、酒的成分及对人体的影响;•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饮酒的危害,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自觉拒绝饮酒,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
1.2 教学重点•掌握饮酒的相关知识;•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1.3 教学难点•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抗饮酒的压力;•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1.4 教学方法•知识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1.5 教学过程第一节(30分钟)教学内容:•酒的种类;•酒的制作方法;•酒的成分。
教学步骤:1.先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以下几点内容:–白酒的制作方法;–红酒的种类;–啤酒的成分;–葡萄酒的营养价值。
2.讲解以上所学内容。
第二节(40分钟)教学内容:•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如何正确饮酒。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饮酒对健康的危害;2.整理出讨论结果,进行知识点讲解:饮酒过量会引发哪些健康问题;3.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饮酒的重要性,给出正确饮酒的方法。
二、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相比于前几节饮酒相关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更加关注于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才能真正意识到正确饮酒的重要性。
在讲解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时,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的列举饮酒会引发什么健康问题,而要引导学生思考饮酒对人体的影响,并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酒量才是健康的。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的理解饮酒的危害和正确饮酒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及其对饮酒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
《饮酒》教学反思

《饮酒》教学反思一、引言本文旨在对教学中关于饮酒的教育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
饮酒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饮酒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传达正确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将针对当前饮酒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二、问题分析1. 知识传递单一化在现行的饮酒教育中,往往只重视传递知识,强调对于酒精成分、饮酒后的身体反应等方面的简单介绍。
然而,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饮酒的危害性和影响。
2. 缺乏实例引导饮酒这一话题较为深入,仅仅依靠抽象的知识传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缺乏具体实例和案例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做充分的连接。
3. 忽视态度和价值导向饮酒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对饮酒行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知识。
然而,目前饮酒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观点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饮酒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态度。
三、改进措施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饮酒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影片、实验、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饮酒的危害性和影响。
2. 强调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饮酒行为对个人健康、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并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饮酒教育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增加教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四、结论通过对《饮酒》教学进行反思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饮酒教育存在着知识传递单一化、缺乏实例引导、忽视态度和价值导向等问题。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调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个性化教学方法。
饮酒陶渊明教学反思

饮酒陶渊明教学反思饮酒陶渊明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4、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打击迫害他人,甚至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等。
但也有人厌恶官场,辞官远居田园,如陶渊明。
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
陶渊明的《饮酒》主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出自:陶渊明[东晋]《饮酒》.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43636抒情写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将“见”改为“望”不好。
“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饮酒》教学反思(通用8篇)

《饮酒》教学反思(通用8篇)《饮酒》教学反思(通用8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饮酒》教学反思(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酒》教学反思11.反复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意和情感的基础,本教案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2.赏析诗句是教学重点,本教案侧重引导学生从炼字、写法、情感、修辞等角度赏析名句。
3.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本教案注重“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饮酒》教学反思2忐忑中,《饮酒(其二)》的录课终于上完了,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采取了和以往不一样的开端,截取了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关于“陶渊明”的视频,里边有武亦姝的答题情况和评委对陶渊明的评价环节。
视频的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就是诵读环节,这里我设计了学生个人读、学生评价、老师点拨指导、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等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经典,品读经典。
这个环节,觉得自己对学生朗诵的指导还是浮于表面,应该在情感投入及重读处再加以一定指导。
再就是品读田园诗环节。
先是考查学生对诗词意思的把握,我设计了让学生从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入手,说明喜欢某一句的原因,孩子们一般能围绕所看到的田园风光、诗人等入手,从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来看,辨析的还是挺不错的,现场气氛热烈。
从看到的再上升到感受,让学生们思考诗歌反映出的诗人的心声,得出心声为“诗人厌倦官场的虚伪与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追求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探讨陶渊明之所以选择归隐田园的原因,这里设置插入了陶渊明的生平经历。
从学一首诗到学一类诗,这是我这节课的主推。
于是我让学生回顾了陶渊明其他的田园作品,从内容、主题、语言三方面归纳陶诗的风格特点。
饮酒教学反思简短

饮酒教学反思简短这是饮酒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饮酒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饮酒(其八)》东晋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绁:捆绑,束缚。
①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
其:一本作奇。
②殄(tiǎn腆):灭尽。
异类:指众草。
卓然:特立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③连林:松树连成林。
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④独树:一株、独棵。
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
奇:一本作知。
⑤寒柯:指松树枝。
赏析:《饮酒》共二十首,人四十岁之后,陶渊明离开彭泽县,辞官归田,饮酒赏菊,过着自由自在的农家生活,写下这组诗。
本篇《饮酒(其八)》是诗人以孤松自喻,表理自己高沽坚贞的人格与不为尘俗羁绊的理想。
全诗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从开头至“卓然见高枝”,表现青松凌寒挺立孤高的品格。
开头两句“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
“众草”指众多的草和树。
众草怎么能埋没青松的丰姿呢?经过风霜,青松不凋,而众多的草和树都枯萎、零落了。
这两句系诗人“言志之词”,生长在东园的青松平时为众草遮没,高洁挺拔,卓然独立,意为做人应当像孤松一样,不应苟合于世俗,随波逐流。
第三、四两句“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是说等到严寒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这又从时人令上来写。
也只有等到冬天来临,寒霜使众草凋谢.青松的高枝才显得格外挺拔,“凝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
联系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东晋政治紊乱黑暗,朝政混浊不堪,一般官僚士子更是攀龙附凤,无耻之极。
而那些自命清高的人物却“个个要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子语录》),这里是自比。
第五、六两句“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连着的林子,意指青松夹杂在众多的树木中。
这样青松并不特出。
《饮酒》课后反思

《饮酒》课后反思引言《饮酒》是一门关于酒类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了解了酒的种类和制作过程,还了解了饮酒对身体和社交生活的影响。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对于饮酒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本文将就我对《饮酒》课程的学习和反思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并提出改进思路。
正文学习收获通过学习《饮酒》这门课程,我对于酒的种类和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我学到了葡萄酒、啤酒、烈酒等不同种类的酒,以及它们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我还学到了如何品鉴酒、酒的贮藏和搭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对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提升了我的饮酒品味和品质。
个人观点的调整在学习《饮酒》这门课程后,我对饮酒的观点和态度发生了一些调整。
首先,我认识到饮酒虽然有一定的社交功用,但过量饮酒会对身体带来危害。
因此,我决定在饮酒时要适度,并尽量避免过量饮酒的场合。
其次,我也更加重视饮酒的品质,从选择酒品到品鉴酒的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品味和品质,而不是盲目追求酒的数量和度数。
对健康的影响学习《饮酒》这门课程后,我对于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酒精对人体有一定的神经抑制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放松情绪,提高社交交流的效果。
然而,过量饮酒会对肝脏、心脏等器官造成伤害,并增加患上肝炎、胃炎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意识到饮酒要有度,不能过量,并且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确定合理的饮酒量。
社交与饮酒在学习《饮酒》这门课程时,我也了解到饮酒与社交活动密不可分。
饮酒可以提高社交交流的效果,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饮酒而影响社交形象和判断力。
因此,在社交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饮酒的分寸,避免出现过度饮酒导致尴尬或失控的情况。
改进思路在完成课后反思后,我通过总结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改进思路。
首先,我将调整自己对饮酒的态度和行为,尽量避免过量饮酒,并注意选择酒品的品味和品质。
其次,我会更加注重饮酒对健康的影响,饮酒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合理的饮酒量。
初中语文_《饮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饮酒》教案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是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不戚戚于贫贱,他不汲汲于富贵,他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对,他就是陶渊明。
二、了解陶渊明:首先,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了解他的生平。
【多媒体出示】三、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饮酒》,体会陶渊明诗歌的魅力。
四、解题:《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今天我们学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五、自由朗读诗歌: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非常的投入。
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同学们要认真倾听,然后进行恰当的评价。
这三位同学读得各有千秋。
哪位同学起来点评点评?朗读诗歌,我们要注意把握节奏。
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
五言诗的节奏,根据内容,一般是一句三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二一二式,例如:结庐在人境,一种是二二一式,例如:而无车马喧,因此,本诗是两种形式的结合。
读诗,还要读出韵味,要注重诗句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
轻重指的是声音的重读与轻读,缓急指的是声音的快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语速。
抑扬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也就是语调,顿挫指的是声音的停顿与连接,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停连。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刚才教给你们的方法,由朗读达人李润泽领着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诗歌。
刚才同学们读出了诗歌的节奏,也读出了诗歌的韵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字面意思。
六、品读诗歌:(一)理解诗歌内容1.结合注解,理解词句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3.班里答疑,解决难点(二)通过刚才的朗读以及我们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你们认为,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我们再来缩小范围,哪个词能集中体现诗人的感情?师过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五首教案反思

饮酒五首教案反思教案标题:饮酒五首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饮酒对身体和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酒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五首与饮酒相关的诗歌:《醉花阴》、《赠酒行》、《饮酒》、《饮酒思归》、《醉翁亭记》。
2. 饮酒的危害和影响。
3. 饮酒的正确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与饮酒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饮酒话题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饮酒是否有害,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饮酒。
探究:1. 分组阅读五首与饮酒相关的诗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诗歌进行阅读。
2.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方式,以及对饮酒的态度和观点。
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饮酒的危害和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等方面。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饮酒?饮酒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饮酒?讨论与总结:1. 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分享自己对饮酒的看法和态度,并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形成正确的饮酒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饮酒的看法和态度,并结合所学诗歌进行思考和分析。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班级的饮酒宣传活动,例如制作宣传海报、演讲或举办座谈会等。
评价与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阅读、讨论和写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饮酒问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对饮酒的认知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以及在课堂讨论和写作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资源:1. 五首与饮酒相关的诗歌。
2. 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3. 饮酒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4. 纸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设计,学生可以通过诗歌的阅读和讨论,了解饮酒的危害和影响,形成正确的饮酒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酒教学反思

《饮酒》案例展示1.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了解诗歌的赏评。
2.教学实录:学法引导:知──析赏──评──行。
课时安排:1课时。
媒体设计:录音机《古筝高山流水》、投影仪《陶诗、赏诗》。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朗读诗歌。
设问、作答、引题。
背诵诗歌。
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教学步骤:导语:背景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
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
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赋《归去来兮辞》其中优秀作品内容上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
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对后代作家影响很大,王维曾写“复值接与醉,狂歌五柳前。
”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
知: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饮酒》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饮酒》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重要保障。
为此,我根据我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简陋,学生知识底子薄弱等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节适合于学生的古诗教学课。
从我执教的过程与效果来看,这是一节比较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因为它没有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育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也没有沸沸扬扬的课堂学习场面,却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当然,这一节课也不能算是完美无缺,它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对于这一节课的得与失,我将之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学生学习古诗,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用什幺方法去学习。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定为“目标导学”课。
我认真研究文本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
这样的目标即全面又简要。
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学的基调。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整节课,我都十分注意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
在“会朗读、会理解”的层面上,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古今字词的读音差异,如“荷花”与“荷锄”中“荷”等字的读音,也指导学生理解了古诗字词的意思,如“荒秽”等字词句的意思。
在“会背诵、会默写”层面上,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训练。
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进行,使学生的古诗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古诗-《饮酒》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0年XX市初中教师职务培训
教学设计
诗歌巜饮酒》教学反思
这节诗歌教学中介入点为学生所熟悉的爱莲说语句,从菊导入,得出陶渊
明嗜好:赏菊、饮酒、写文章,有利于调动学生对知识储备积累的兴趣。
在此环节中,学生所收集信息能力有限,应该提醒布置其对人物性格爱好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发言,我想效果也会更好。
诗歌内容理解之前,引导了学生准确读文,注意的字音、停顿节奏及朗读语态等。
学生比较积极参与,有自由读、个人读、听读和全班读,当读的比较到位后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值得改进的是,学生个人读时对声音的掌控能力有待提高。
交流学习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还不够主动,学生的自主发言比较少,应加以引导。
又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在语言上的点拨给了学生比较少的思考空间。
这里应该更为合理安排,以对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和深刻思想内涵能够提高认识,特别是对于“心远”,
“见南山”“有真意”重点语句可进一步交流探讨,放开学生思想。
在同桌交流中将会得到锻炼,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我想效果会更为好一些。
课堂教学中继续加强朗读来进行,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诗人。
在读的的过程中,逐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的情怀,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
这需要教师的指点引导,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学生能加深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初二语文上册 饮酒 教学反思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
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一、信息与技术融合:在这堂课里面,我主要运用了以下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1、导入部分借助“经典咏流传”当中对陶渊明《饮酒》诗歌的吟诵,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为课堂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结尾,也同样采用《饮酒》歌曲的高潮部分。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让孩子们始终在诗歌陶冶的环境下学习这首作品。
2、陶渊明的简介,以课堂活动的“选词填空”展示,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配乐朗读贯穿整节课堂,借助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陶翁的“悠然”4、说“有”的环节,将一张完整的图片通过信息技术,切割成四张照片,让孩子们将图片拼凑成一张完整的图片,再诗歌内容,谈作者的诗歌当中“有”什么?5、“希沃白板”倒计时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讨论和完成课堂练习,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点名功能,让学生有均等上台的机会。
(也提高了课堂趣味性和专注度);希沃的“手机传屏”环节,能迅速捕捉优秀的学生名单,及时分享点评。
6、课堂作业,一个是问卷星做成的问卷调查——陶渊明的《饮酒》,你真的读懂了吗?另一个是知识胶囊一个是用希沃的“知识胶囊”制作成的知识微课,直接扫码观看。
二、教学(活动)创新:1、思路创新:教学过程围绕一对反义词“有”和“无”展开,诗中有美景、有真意,作者借田园美景抒发了人生真意;以“无”一字立骨,用“无”组词探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2、技术创新:课堂当中采用了希沃活动的“选词填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点名功能,展示学生朗读;希沃的“手机传屏”环节,及时捕捉学生优秀作业。
3、作业创新:课后的作业改变传统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知识胶囊”展示,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饮酒》教学反思

《饮酒》教学反思首先,老师应当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学问,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
老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布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同学,引导同学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同学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然后运用所学学问提高熟识力气、观看力气、鉴赏力气和表达力气。
其次,教学一篇文章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我觉得《饮酒》以陶渊明为什么能成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作突破口,有激发同学探究问题的爱好,而且也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
同学依据已有的阅历乐观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饮酒》也使我熟识到:要让同学入境学习,老师必需首先入境。
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
另外,同学对陶渊明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老师指导不够有关。
假如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同学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饮酒》教学反思10本节课是一节公开课,讲授效果不尽理想,通过本课及各位老师建议我有了如下体会:1、由于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已经让同学们背诵过了,所以在上课时会略了朗诵,特别是带入感情的朗诵。
而且也没有详细的疏通诗歌内容。
2、设计的问题较深,没有合理的考虑同学能接受的程度,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同学陷入冥思苦想,而缺少了参与课题的热忱。
3、由于同学学情方面备课不充分,导致课堂环节不流畅,消逝生涩,停顿的状况。
也加重了同学的紧急心情。
4、没有完整的板书,不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同学记录的笔记体系。
整节课内容没有突出重点,没有特色,是同学没有入门的入门的主要缘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抓住重点,找准特色,内容不宜过细过多,要以同学理解为主,老师辅以点拨即可,既可以让同学们学到学问,又让他们参与进来,有爱好的学习,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信任同学会积累更多的学问。
《饮酒》教学反思11我是在自信中上这堂课的,而这种自信念来源于对《课标》的深悟和实践。
饮酒(其五)教学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饮酒》(其五)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其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饮酒》(其五)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陶渊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述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饮酒》(其五)的背景和作者。
2. 诗歌诵读: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品析诗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在诵读、品析、讨论等环节表现积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1)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2)对诗歌背景的介绍不够深入,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课堂互动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 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思(1)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诗歌背景图片、音乐等形式,增强课堂氛围。
(2)在诗歌诵读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诵读效果。
(3)在品析诗歌环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4)在讨论交流环节,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讨论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1)加强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饮酒》教学反思范文

《饮酒》教学反思
《饮酒》教学反思范文
首先,这堂课的切入点比较有新意,从酒导入,并通过打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积累,不仅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而且新旧知识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其次,从诗歌教学角度来说,通过诵读、圈划等具体的方法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这样知识点就比较落实,学生也从中掌握了比较具体可行的诗歌赏析方法。
并在教学中贯穿了炼字、意象等诗歌鉴赏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从而使得整堂课的内容比较厚实。
此外,在文本的教学上,能够从酒入手,并结合《饮酒》中的序文来进行拓展阅读,抓住作者一生之中“仕”与“隐”的矛盾与冲突,从而给学生打开了一个比较广大的阅读和思考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课余进行积极的思考,使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地去了解一个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成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空间。
但是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反映出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
首先,在问题设置上,我个人灌输偏多,启发性较弱,使得学生的思考比较被动;而且问题的设置上应该有阶梯性,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比较活跃。
其次,从教学次序来看,先解读文本,再输入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虽然这样的设置体现出教学者在构思上的新意,但是弊端是造成了教学的结构倒置,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学生思维常态,整堂课的教学会比较流畅,而且学生的思考也会相应地由浅入深,和老师产生比较积极的互动。
此外,从教学活动来看,也反映出我在教学素质上也需要积极提高。
如整堂课时间的把握,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等,这些都非一日之功,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自己不断地去改进,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饮酒 教学反思

《饮酒》公开课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肖非
本次公开课选取了难度系数较大的陶渊明的《饮酒》这首五言诗,明知才疏学浅,但还是斗胆尝试了一下,综合张校和各位听课教师的意见,现将教学反思整理如下:
1、整堂课信息量大,知识密度大,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备学生不够充分,按照教学设计来,导致后半堂课时间紧迫,变成“一言堂”,应该随着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安排,注意利用学生听讲的黄金时机,防止学生也会食而不化。
2、备课不够充分尤其是备学生,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图片视频、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写教案只是教学工作中的最后一环节,备学生和教学环节是最重要的,实际讲课中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时钟吸引住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小组活动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
如果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的欣赏点,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4、品诗是本节课的重点,悟诗是难点,没有突出出来,有些失败。
5、朗读不够充分,在整节课上,学生应一遍遍的诵读,一遍遍的吟唱,将吟诵带入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变换朗读方式,读出诗歌韵味,逐渐将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很好的传达出来。
学生声音的长短变化,高低变化都表现得非常好,很努力地去穿越时空,与古人做精神结合。
6、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做到尊重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
——《饮酒(其五)》教学反思
如果说现在让我回顾整个备课过程,我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压力、焦虑和迷茫,但透过酸涩,更多的是温暖和欣慰,为教研员赵老师、李老师和区里优秀教师们的悉心指导而温暖,为学生脸上的神采和点滴的进步而欣慰……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能力,更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的主线,也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当赵老师找到我,让我在全区做一节关于诗歌赏析的研究课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说实话,初中阶段传统的诗歌教学,经常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后背,诗歌的美感和意境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我从上班起就觉得这种方式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学生厌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欣赏品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也一直在不断进行尝试创新,这次能有这样一个平台,我很乐于跟大家一起交流提升。
在选取诗歌时,赵老师建议我选一首文字稍多有的讲并比较容易理解的,但细致看完这册书,我很想跟我的孩子们一起分享《饮酒》一诗中恬淡的意境、深厚的意蕴、丰富的“陶翁世界”,我认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美与意的熏陶。
不仅如此,我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年级的几个普通班中进行这节课的讲授!普通班的学生基础和理解能力都稍显薄弱,有些孩子甚至不一定能考上高中,他们的一生中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参加一节公开课的录制,我想带他们走进一个有“歌声”有“色彩”有“味道”的、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中去看一看。
想来容易,实际备起课来却很不容易。
《饮酒》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本册书所选的是第五首,内容看似平淡自然,实则意蕴深远。
第一次备课时我为了让孩子们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以感受此诗的实质内涵,做足了工夫,补充了很多内容——可想而知,上成了“陶渊明讲坛”,听课老师们说我的这节课适合给大学生们讲一节陶渊明和饮酒的讲座。
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想让学生提升和深悟就一定要深挖多补,竭力把老师的知识储备都“传送”给学生?
由此,我开始了第二次备课,这次,我改从诗句入手,让学生担任主体,了解写作背景后先找陶渊明隐居的地点和环境,再来分析这种环境为何让陶翁“悠然心醉”,借此明确作者情感和诗歌内涵,是比较顺利地上了下来,可赵老师一语让我清醒:“这样的课是可以,可是现行语文教学的趋势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这节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在赵老师和李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我又开始了第三轮备课,这次,我选择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欣赏诗中的物象、意境,再来体会情感,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孩子们自读诗歌,把自己在诗歌中看到的景象画出来,上课重点分析他们的画作,阐述创作意图,借此将要传授的点融入其中。
有几个孩子画得真是不错,可是课堂上的东西却没出来多少,因为很多孩子在分析诗歌、回答问题时被画束缚了,整节课一直在几幅画上打转,反倒忽视了诗歌。
我又一次意识到语文课可以借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但她不是美术课不是历史课不是科学课,她就是语文课,一切都要展示语言和文字的魅力!至此,我已经不知道写过多少字的设计和详案,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了,我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么讲。
这时,又是赵老师和李老师还有区里的优秀教师们向我伸出了援手,在我们的共同商讨下,我的第四稿出炉了——按照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
情趣。
基于这些思想,我想通过对《饮酒(其五)》一诗的赏析和教授,能让学生对这类“描物象、有意境、表情感”的诗歌有一定的赏析能力;并能意识到诗歌的学习要借助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及其他作品;在对诗歌的品读中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调动多种感官,体会诗歌的美与意。
努力运用多种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有“歌声”、有“色彩”、有“味道”的、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
我设计了情境导入、诵读描物、美读析境、深读悟情、归纳升华、作业拓展的教学流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围绕诗歌让学生找、学生赏、学生品、学生动、学生悟、学生明,教师做引领和点拨。
在舒缓的音乐中,由已经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和教师拓展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步入诗歌学习的情境,并初步体悟将“语句”描绘成“画面”的感觉——以期“润物细无声”。
初步诵读找到诗歌中的“物象”,再让这些物活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多种感官,将这些物象描绘出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再由这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逐步让学生明确这类诗歌赏析的方法:抓物象,析意境,明情感。
并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渗透作者经历、写作背景、创作目的等,启发引导学生融合以前所学的诗人的其他作品,全面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启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了一种轻松热烈的教学氛围。
在最后进行尝试,除了“读”诗,还可以试着将诗“唱”出来,孩子们情感所至,自然流露,表现很好。
布置课后作业,让孩子们自读《饮酒》组诗中的其他诗作,结合注释和翻译选取自己能读懂、有感触的诗歌进行改写。
看过他们的作品,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能看到孩子们在尽力运用所学方法和留在心中的感悟赏析诗歌、走进诗人,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这次讲授《饮酒》使我认识到:要想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
在现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从语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
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教出的孩子才是有生命力的人,是祖国的未来。
很多时候,在教学中,我会觉得孩子们就是一只只小小的蜗牛,他们步子小、爬的慢,但我想说,只要我能,我就尽力带他们去看大大的美丽的语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