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的调查及探究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几乎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过度依赖手机的同时,往往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分析1.对手机的使用过度依赖的原因(1)手机可以带来安全感。
当大学生感到自己处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手机可以成为一种安全保障,让他们感到自己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联系,减少不必要的恐惧。
(2)手机可以带来社交效应。
在需要社交的场合,例如课堂上、宿舍内、公共交通工具上等,大学生通常会利用手机进行社交交流,这种行为不仅可以减少羞涩和紧张,还可以让他们感到开心和舒适。
(3)手机可以带来娱乐效果。
大学生通常使用手机来观看视频、听音乐、浏览网页等,这些行为可以带来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感受。
(1)沉迷手机会减少实体社交的时间,导致孤独和社交障碍。
(2)手机使用过度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和学业表现下降。
(3)手机使用过度会导致身体不适,例如颈部和眼部疲劳、失眠等。
(4)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
二、对策1.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则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使用手机的规则。
例如,在独处的时候不使用手机、学习时间不使用社交应用等。
2.减少时间和频率大学生可以尝试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
例如,在读书和做作业时关闭手机,将手机静音或关闭来减少其他应用程序的通知。
3.寻求社交和社区效应大学生可以尝试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和社区活动,以增强实体社交的时间和机会,并缓解心理焦虑和孤独感。
4.大胆回归简单生活大学生可以尝试将手机置于远离自己的位置,回归简单的生活方式。
例如读书、散步、听音乐、不用手机的晚餐等。
5.寻求心理支持对于一些长期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应该尝试去寻求心理支持和治疗,例如通过心理医生或者心理课程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抑郁感。
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手机使用,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手机过度依赖现象的普遍性手机过度依赖现象的普遍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现象。
他们每天离不开手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都离不开手机。
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学生,甚至在上课时也不忘拿出手机玩耍。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社交能力,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这一现象,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手机过度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让大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1.2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表现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经常出现手机成为生活的重心,无法离开手机的情况。
他们在上课、吃饭、交流时都习惯性地拿着手机,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因手机过度依赖而出现的社交障碍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他们更喜欢通过手机社交软件与他人交流,而放弃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人际关系变得淡薄。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还表现在对手机游戏、社交网络等虚拟世界的沉迷中。
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沉迷于各类游戏,忽视了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不足、沉迷虚拟世界、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心理分析:因手机过度依赖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手机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大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工作时经常会被手机上的消息、游戏等吸引,无法集中精力,造成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
手机过度依赖也会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
大学生沉迷于手机世界中,减少了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导致社交技能的退化。
缺乏真实社交经验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加孤独感和社交恐惧症的风险。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手机的普及与科技的精进,大学生日渐形成手机依赖习惯,已严重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深刻剖析手机依赖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干预对策,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等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手机依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对策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与成因1.1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根据对河北经贸大学各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合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结果显示所有在校大学生均拥有1部以上手机,其中50.6%的学生手机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每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超过10小时,93.2%的学生会在无聊时翻阅手机代替做其他事务,70%的学生月消费在50元以上。
具体来说,在手机使用功能上,通话、聊天工具、浏览网页使用率最高;游戏、拍照等娱乐功能也是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其综合使用频率高达91.3%。
在男女比例上,女生较男生更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在通话、聊天、网购等功能使用上。
在年级比较上,绝大多数学生初次远离父母和同学朋友,主要依赖手机进行联系,所以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在手机依赖方面表现得略为显著。
通过数据显示,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通讯、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
大多数学生选择机不离身,如若没带手机则会出现魂不守舍、烦躁焦虑,甚至寝食难安的消极情绪;即使手机常带身上,并无任何信息提示,也会频繁不由自主地进行翻看,否则会有偶然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不得不说,手机依赖在大学生中已经普遍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2 大学生手机依赖成因①大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结阶段,其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有着明显不足,这是导致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内部根源。
其次,大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感,当周围同学都有高档品牌手机或都沉浸在手机娱乐活动时,会引得他们跃跃欲试;究其原因,是从众心理、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祟。
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分析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们面临很多压力和困难,常常陷入孤独感之中。
许多大学生试图通过使用手机来缓解这种孤独感,但往往会出现手机成瘾的问题。
下面是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大学生孤独感的成因1.生活环境变化:大多数大学生来自不同城市或地区,因此他们面临着离开家人、朋友等熟悉的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
2.学业压力:大学生们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业压力,如考试、论文等等,这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
3.社交障碍:有些大学生可能存在社交障碍,不擅长与人交往,这也会使他们感到孤独。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1.易获取性: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已经形成,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很容易使用手机浏览社交媒体、玩游戏等等。
2.快速刺激:使用手机时,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的刺激,例如接收到短信、社交网络的通知、打开有趣的视频、游戏等等。
3.社交需求:针对社交障碍的大学生来说,通过社交网络来寻求社交需求的满足,而这也会导致他们沉迷于手机成瘾。
三、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迎来新环境时面临着很多困难。
这些困难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孤独感增加。
为了缓解孤独感,大学生往往会通过手机来获取社交需求的满足。
然而,这种使用手机的方式也会导致手机成瘾。
因此,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之间是有联系的。
同时,手机成瘾也可能使大学生更加孤独,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大学生面临着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问题。
他们需要积极地面对现实,并学会采取积极的方式去沟通与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逐渐消除孤独感。
同时,对于手机成瘾问题,大学生也需要意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适当地规范手机使用行为。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研究生姓名李春生指导教师姓名吴荣先专业名称应用心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论文提交日期 2015年4月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中文摘要现在社会,手机已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
因此,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查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特征,探究感觉寻求和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手机依赖者进行干预,借此探索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方法,从而为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提供文献支持,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呈正态分布。
2.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恋爱大学生手机依赖显著高于没有恋爱的大学生;不同学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差异性显著,其中专科生的手机依赖倾向最严重;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没有影响。
3.孤独感与手机依赖总分及持续性、冲突性、戒断性、突显性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对手机依赖高低分组后,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感觉寻求的兴奋与冒险维度和去抑制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孤独感和感觉寻求的兴奋与冒险维度对手机依赖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5.采用以行为训练结合自我成长的团体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
关键词:手机依赖 孤独感 感觉寻求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作 者:李春生指导教师:吴荣先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Loneliness and Sensation Seeking among CollegeStudents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 necessary implement in our lives. Mobile phone brings people convenience, but it also has gradually produce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 or over use of mobile phone,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impact on people’s learning, work and life. So the study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has important meaning.The article mainly uses questionnaires to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selects loneliness 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lying on mobile phone. Then we use Group counseling on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We expect to find what factors affecting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also provides idea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1.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s a normal distribu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2.For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whether the participants fall in love or not.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most serious addiction 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whether the participant is parent family or not,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one-child or not. The origin of student have no effect on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3.The study show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re-high group and the score-low group of two dimensions of sensation seeking score;loneliness and sensation seeking have a positive prediction 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4.Mobile phone dependenc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ol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5.The behaviorism group counseling can improve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n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loneliness; sensation seeking; mental health; group counselingWritten by: Li ChunshengSupervised by: Wu Rongxian目录1 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目的 (2)2 文献综述 (3)2.1成瘾概述 (3)2.1.1 成瘾的概念 (3)2.1.2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分析 (4)2.2手机依赖概述 (5)2.2.1 手机依赖的定义 (5)2.2.2 手机依赖的诊断标准和测量工具 (6)2.2.3 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7)2.3孤独感的概述 (8)2.3.1 孤独感的概念 (8)2.3.2 孤独感的结构 (9)2.3.3 孤独感的测量 (10)2.3.4 孤独感的相关因素研究 (11)2.3.5 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11)2.4感觉寻求的概述 (12)2.4.1 感觉寻求的概念 (12)2.4.2 感觉寻求的测量 (13)2.4.3 感觉寻求的研究进展 (14)2.4.4 感觉寻求的影响因素 (15)2.4.5 感觉寻求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17)2.5心理健康概述 (17)2.5.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7)2.5.2 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8)2.6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19)2.6.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19)2.6.2 团体心理辅导与成瘾的干预研究 (20)2.6.3 团体心理辅导对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21)2.6.4 团体心理辅导对手机依赖的干预研究 (21)3 研究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 (22)3.1研究对象 (22)3.2研究工具 (22)3.3研究假设 (23)3.4数据统计方法 (23)3.5结果与分析 (23)3.5.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特征 (23)3.5.2 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恋爱、家庭状况、学历及生源地上的差异 (24)3.6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 (28)3.7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感觉寻求的关系 (28)3.8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相关研究 (29)3.9孤独感、感觉寻求对手机依赖的回归研究 (29)3.10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间的相关分析 (30)4 研究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团体干预研究 (31)4.1研究对象 (31)4.2研究工具 (31)4.3研究假设 (31)4.4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设计 (31)4.5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程序 (33)4.6数据统计方法 (33)4.7结果分析 (33)4.7.1 干预前实验组、控制组差异性比较 (33)4.7.2 干预后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性比较 (34)4.7.3 干预后控制组前测、后测差异性比较 (34)4.7.4 干预后实验组、控制组差异比较 (35)5 讨论 (36)5.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特征 (36)5.2手机依赖在性别、恋爱、家庭状况、学历、及生源地的差异比较 (36)5.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相关 (37)5.4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8)5.5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38)6 结论 (40)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41)7.1本研究的创新 (41)7.2本研究的不足 (41)参考文献 (43)附录 (50)后记 (65)1 引言1.1研究背景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手机依赖篇1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主要是指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比如说如果手机没有带在身边就会有心烦意乱的感觉;一段时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等等,这些类似的行为都可以算作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被调查对象中约有60.8%的大学生平时必须把手机带在身边,仅有约2%的大学生平时几乎不带手机在身边。
在面对“您在走到离家约100米的地方突然想起手机没有带,您会回去取吗”这个问题时,仅有10%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回去取;更多的人则选择了“不一定,看情况”和“一定”的选项。
而在面对“如果让您克制不用手机,您能坚持多长时间”的问题时74.5%的大学生只能坚持半天或一天。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约49%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会超过3小时以上。
这些调查数据可以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对手机媒介产生了依赖性。
通过深度访谈法我们也发现:在大学课堂上几乎每堂课都会听到手机铃声,尤其是人数较多的一些公共课和选修课;其次,无论是在课间喧闹的走廊、食堂还是安静的图书馆,都会很容易看到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也有不少被访者坦诚如果手机忘在寝室就会有心里发慌的空落感,有时候还会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和振动当成自己的手机响声进而去看手机。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强大的依赖性?我进行了以下原因的分析:一、手机功能的强大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约94%的大学生使用的是智能机。
智能机较之普通机的功能更加齐全和强大,它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上微博、刷人人、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子书、玩游戏等多种功能的需求。
而且现在的智能机可以直接连接到无线网络,大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手机流量使用超额的问题,从而可以自由的畅游网络。
在深度访谈中我甚至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认为手机可以代替其他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与活动。
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大学是一个大学生在各方面再发展、再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年人正处于对信息和知识渴求的黄金阶段。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手机更是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现象,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心理分析1. 依赖感增强2. 社交需求强烈大学生处于成长期,他们对社交的需求非常强烈,而手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社交平台。
通过手机,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交流,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这种社交需求也会加剧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感。
3. 情绪调节功能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等各种压力,而手机成为了他们调节情绪的工具。
当他们感到焦虑、孤独或者压力大时,可以通过手机中的游戏、社交软件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这也会增强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二、对策建议1.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逐渐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例如运动、阅读、绘画等。
这样可以分散他们对手机的依赖,丰富自己的生活,形成健康的心态。
2. 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可以通过设定专门的时间段来使用手机,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也可以设置一些提醒功能,让自己定时放下手机,进行其他活动。
3. 加强社交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下的方式,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朋友面对面交流,建立真实的社交网络。
这样可以减少对手机社交的依赖,增进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4. 寻求心理辅导如果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可以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更合适的应对方式。
5. 增强自控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培养自控能力,逐渐摆脱手机的依赖。
可以利用学习的时间表,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自我管理目标。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对策建议来解决。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手机。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1.社交需求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渴望和同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手机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社交工具,通过社交软件和聊天工具,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们保持联系。
2.娱乐消遣手机上拥有各种各样的娱乐应用和游戏,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放松心情,消磨时间。
由于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他们需要一些放松的方式来减轻压力,手机应用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3.学习工具手机不仅仅是一部通讯工具,还是一部强大的学习工具。
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找资料、阅读电子书、和老师同学们进行学习交流。
手机的多功能性使得它成为了大学生们学习的得力助手。
4.焦虑和孤独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还处于成长期,他们很容易感到焦虑和孤独。
手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缓解这种情绪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忘记寂寞,找到一种安慰。
1.学习成绩下降大学生手机依赖严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让他们错过老师的讲解,影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交流沟通减少虽然手机能帮助大学生与他人保持联系,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降低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长期缺少真实的社交,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得他们变得更为孤僻。
3.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和手指疲劳,甚至影响睡眠。
这些健康问题对大学生们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有不利影响。
三、对策研究1.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大学生应该对待手机抱有正确的态度,把手机当做学习和生活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的娱乐方式。
通过教育和引导,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明确手机使用的时机和范围。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而与此同时,孤独感也开始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
在这个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社会支持对此关系的影响。
一、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定义与特征1. 手机成瘾的定义及特征手机成瘾指的是对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刺激和满足感产生依赖,无法自控地过度使用手机的一种心理状态。
主要特征包括:频繁检查手机、无法停止使用手机、出现烦躁和不安情绪等。
2. 孤独感的定义及特征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交联系和情感需求上的不满足感,感觉缺乏与他人的联系和支持。
主要特征包括:情感上的空虚感、对周围人的疏离感、社交能力下降等。
二、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1. 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显示,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手机成瘾使大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交空间脱离,导致孤独感的加剧,同时还可能降低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加重孤独感。
2. 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的负反馈循环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存在一种负反馈循环的关系。
手机成瘾引起孤独感,而孤独感又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更加依赖手机,并沉浸于虚拟社交世界中。
这种循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交隔离和孤独感的加深。
三、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1. 社会支持的概念与特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参与社交网络中得到的情感支持、实质性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对其生活和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具体特征包括:情感支持、实质支持、信息支持。
2. 社会支持对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在缓解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关系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社会支持能提供情感支持,并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质性社交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从而缓解手机成瘾与孤独感。
3. 加强社会支持的建议为了减少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孤独感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社会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基本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方法:采用Leung 基于临床通用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 版中有关成瘾的诊断标准编制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和 Russell 等人1987年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对500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和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无差异,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1引言1.1手机依赖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手机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青少年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信息时代的象征。
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部分人群对手机形成了一种病态依赖。
“手机依赖”也称“手机综合症”“手机成瘾症”等,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多为描述其具体的表现。
如“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1】。
“手机依赖的主要表现是对手机的过分依赖,手机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关键在于是不是健康地使用手机”【2】。
1.2 手机依赖测量手机依赖的研究始于2001年,国内外陆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大多为大学生群体。
对于手机依赖的测量,最早的工具是Bianchi 和Phillips 编制的《手机问题使用量表》,该量表强调对手机使用不当的内涵分析【3】。
随后Billieux,V an Der Linden 和Rochat 又针对手机问题使用进一步补充,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问卷》【4】。
Leung 基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中有关成瘾的诊断标准编制了由 17 个项目组成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5】。
国内已有测量工具中,徐华等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对物质依赖的诊断,编制了以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的《手机依赖量表》【6】。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手机依赖是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社交等各个方面,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随之而来的手机依赖现象也日益严重,许多大学生已经逐渐沉溺于手机世界中,无法自拔。
手机依赖的出现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深入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大量的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导致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手机依赖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找出其根源所在,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提倡合理的手机使用文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探讨,并倡导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便利性,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他们生活、学习和社交的重要载体。
过度依赖手机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
深入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对策和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的调查及探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的调查及探究摘要: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财经大学325位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性和孤独感体验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分析方法探讨其中的关系,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不同性格对孤独感的体验程度不同,孤独感是产生手机依赖性的主要原因;(二)性格偏向活泼的学生,其手机依赖性教性格偏向安静的学生低;(三)绝大多数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性,且普遍意识到自己存在手机依赖性,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手机依赖性;大学生;孤独感;性格;SPSS一、引言为了深入探究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的关系,选择对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孤独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手机依赖症和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1.问卷编制依据之前调查研究经验以及安财实际情况,选取性别、性格、使用手机时间长短、孤独感的体验程度为控制变量制作了本次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350名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完成了施测,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为92.86%。
其中男生164人,女生151人;大一60人,大二54人,大三145人,大四66人。
【10】三、实证分析1.个人性格与手机依赖性自我认知及表现表1个人性格与手机依赖自我认知交叉制表:从手机依赖性的具体表现看,偏向活泼性格的学生,其手机依赖性的严重程度较偏向安静性格的学生高。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性格偏向活泼的学生更乐于与别人交流,而当其缺乏交流对象的时候,可能就会将这种交流诉求付诸于手机中的联系人,甚至是手机本身。
性格活泼学生的日常活动项目较多,更愿意从事于多种活动,日常与家人朋友需要更多的联系以完成某项活动。
从而造成了性格偏向活泼的学生手机依赖性的提高;而性格偏向安静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的交流诉求较低,感情内敛含蓄,不善于或不愿表达,对新鲜事物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对手机的日常功能需求低,因此手机依赖性偏低。
而从手机依赖性的具体表现来看,通过将不同性格与问卷中的三个具体问题“如果出门忘带手机,以下最符合您情况的是”“当您感到心情低落时,您会通过手机改善情绪吗”“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而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当您感到心情低落时,您会通过手机改善情绪吗”[11]进行交叉分析得出:与对手机依赖性自我认知的程度相比,大部分学生在具体表现上是远低于手机依赖性的严重程度的。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探析及对策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问题,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后果。
本文将探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手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功能,如社交媒体、游戏和短视频等,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往往沉迷于这些娱乐内容,而忽略了学习和其他正常社交活动。
大学生普遍认为手机是他们应对压力和孤独的有效工具。
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他们习惯通过手机来转移注意力和寻求安慰。
手机还提供了方便的信息获取途径,大学生往往依赖手机来获取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而忽视了自主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还面临着社交焦虑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过于依赖手机与他人保持联系,而忽略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不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了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大学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并提醒他们合理使用手机。
教育机构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定,并监督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参加体育、音乐、艺术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寻求其他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如运动、阅读和与他人交流等。
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学习应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手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
在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中,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培养社交技巧和情商。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健康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共)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在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大潮愈演愈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方面这证明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这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在常熟理工学院中随机调查了60名大学生。
我们发现,66%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2000元,34%则在1000元以下,不论生活费多少,他们都有手机,而且用得都有些年头了,在1年至4年之间不等,有些甚至已经用了4、5年以上。
其中,50%的大学生手持智能机,22%是国产机,27%为国外品牌机,1%为一般手机。
他们主要使用的手机功能有短信通话、娱乐(上网、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拍照摄像、代替闹钟和钟表和设置日程表及备忘录等等。
最常用于联系家人朋友、恋爱需要、学生活动和社会工作需要、娱乐打发时间等等。
据调查,大学生每天手机贴身的时间十分长,其中很多人“机不离身,贴身存放”,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十分长。
同样,在手机上的消费也是很多,大多数人都消费70元以上才能满足自己一个月的手机使用。
而且,这其中有50%的人晚上手机不关,这对人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
当我们问道“如果出门忘带手机,会怎么样?”时,64%的人会回答“有点担心,但觉得问题不大”,或者问“有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或者短信”,57%的人答“会,有时”,又或者问“当手机铃声来临时,会感觉 (76)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最近,在产生的新名词中,有一个叫做“手机依赖症”。
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而通过我们的调查,情况表明,“手机依赖症”虽然来得又凶又猛,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但其实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可有可无。
在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大潮愈演愈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方面这证明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大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甚至成为
手机成瘾。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关注,因为手机成瘾会导
致多种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
同时,与此同时,大学生
的孤独感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研究表明,手机成瘾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一些因素包括手机
的易用性、社交媒体的吸引力、虚拟身份认同等,这些因素都使得
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手机使用。
同时,手机成瘾也与孤独感有关系。
一个人若长时间依赖手机,缺少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就会导致孤独
感增强。
为了防止大学生手机成瘾,高校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同时提
供更多的真实社交机会。
针对孤独感,大学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为孤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此外,个人也需要调节
自己的使用习惯,减少过度沉迷于手机使用,多参与实际的社交活动。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探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探究靳志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阶段,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并且数量在逐年增长,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因此,对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Pearson方法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B844.2;G645.5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9.0170引言,,、、、,,。
,,5。
,、[1]。
,,,[2]。
,,,,, ,[3]。
1大学生手机使用特征分析,,、、。
,、。
1.1知识需求,,、,、、、,,,、,,、、。
1.2娱乐需求,。
,,,,。
、、,,,[4]。
1.3情感需求,,“6+1”,,,,,,,,[5]。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100,297,280( 94.3%),265,94.6%,3:1,3:1,20.2。
2.2研究工具2.2.1(MAPI)40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Leung,17, 5,1,5,,,4:、、。
3,4,5,6,8,9,14,15,5“”,。
2.2.2(UCLA)UCLA1978,Russell。
,。
44,;28,。
3339。
2.3统计分析,2,、,265。
Matlab,Pearson,。
3数据分析3.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X Y, -11,1,,0,。
:0.8~1.0,;0.6~0.8,;0.4~0.6,;0.2~0.4,;0.0~0.2,。
Pearson,,。
3.1.1,,265,:265,15~67,“”128,20~64,“”133,“”25,107。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交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本文将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平衡手机使用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smartphones,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college life. However, excessive reliance on mobile phones has also brought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learning, and social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students, analyze its causes, and propos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is. Through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will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gree, manifestations, and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we hope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mobile phones rationally,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use and learning and lif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84
聊 城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 6卷
1 3 7人 , 大三 5 7人 , 大四 4 9人 .
1 . 2 方 法
1 . 2 . 1 调 查 工具. ( 1 )大学 生手 机依 赖 问卷 MP D I [ 9 ] . 该 问卷根 据 D S M- I V 和 相关 资 料 中对 物 质 依 赖何
大学 生手 机 依 赖 与孤 独感 的关 系研 究①
韦耀阳
( 湖 北 师 范学 院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湖北 黄石 4 3 5 0 0 2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大学 生手机 依 赖 与孤 独 感的 关 系. 方 法: 采 用 自编 的 大 学生手 机 依 赖 问卷 和 I 『 C I A孤 独感量袁 对 3 0 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 究. 结果 : ( 1 )性 别变量在手机依赖 的 、 . 际健康和 时 间
手 机 依 赖 各 因子得 分均 呈正 相 关 ( r —O . 2 6 3 , 0 . 2 0 6 , 0 . 3 1 1 , 0 . 2 4 2 , 0 . 1 9 5 ; 均 P <0 . 0 5 ) ; ( 3 )逐 步 多元 回
归分析显示 , 手机依赖 的人际健康 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 用( F一7 . 7 9 1 , P<0 . 0 o 1 ) . 结论 : 大学生手 机
“ 求助” 应 付方式 有 显著 负相关 ] . 袁 立新 , 张积 家探讨 了大学生 完美 主义 与人 际问题 、 孤独 感 的关 系口 ] . 大 学 生作 为接 受新 事物 相对 较快 的群 体 , 是 使用 手机人 口中的新 生 主流. 研 究 显示 , 9 9 . 7 的 大学 生 使 用手
学生对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分析

学生对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分析一、调查背景(一)随着21世纪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
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
(二)当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的同学们。
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然而手机的频繁使用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烦燥、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二、调查目的手机依赖这个现象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此情况,我小组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出其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与统计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我们按照男女等量原则,分别在大一至大四的各个专业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
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为100%。
共做访谈64组,访谈成功60组,有效率93.8%。
(一)调查问卷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二)访谈样本中各个年级分布比例、院系分布比例见四、调查时间与方法(一)时间安排:1、调查阶段: 2021年11月30日——2021年12月23日2、图表统计制作阶段: 2021年12月24日——2021年12月28日3、调查报告初稿完成阶段: 2021年12月29日——2021年1月3日4、调查报告定稿阶段: 2021年1月4日——2021年1 月XX日(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五、调查地点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六、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中87%的人都感觉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对手机有依赖,82%的人上课都会携带手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性格人数 占总调查人数的 比例分别为 1 3 .5 4 % ,5 1 .3 8 % ,5 .8 5 %, 2 9 .2 3 % 。同时结合不 同性格 的学生 们对 于手 机依 赖性 的 自我认知 情 况 ,利 用 S P S S软 件 进 行 交叉 分 析 得 出下 表 :
表1 个人性格与手机依藕 自我认知交叉制表
静
您 的性格 偏 向于的 百分 比
1 5 . 8 0 % 5 2 . 6 0 % 2 l l 0 % 1 0 5 0 %
1 0 0 0 0 %
总数 的 百分 比
0 . 9 0 %
3 1 0 %
. 8 0 %
一
台 计
很
活
计 数
9
2 6
2
7
4 4
泼
您的性 格偏 向于 的百 分 比
2 n 5 O % 5 9l 0 %
4
.
5 0 %
1 5 9 0 % 1 0 0 o 0 %
总 数 的百分 比
2 . 8 0 %
8 0 0 %
0 6 0 %
l 0 . 1 ; 0 %
7 8 O %
l 0 0 0 0 %
机依赖 与孤独感 的关 系,主要采用 U C L A孤 独感量表对 3 0 4名 大学生进 行调查研究 ,得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 和年级变量上差 异显著 ,孤独 感可能会增加大学 生的手 机依赖 倾 向的结论 。刘鹏 ( 2 0 1 4 )认 为手 机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也会对人们 的学习 、工作 、生 活带来严重 的 消极影响。他采用 问卷法 ,得 出了神经质 与手机依赖及其各 维度呈显著 正相关 ,主观支持对手机依赖具有福相预测作用 ,神经质对 手机依赖具 有正 向预测作用 等结论 。黄海 ,余莉 ( 2 0 1 3 )等在 大学 生手 机依 赖 与五大人格的关系研究中 ,采用 分层抽样 办法得 出人格 特性与手机依 赖 关系密切 ,是影 响手机依 赖 的重要变 量 。孙玲 、汤效 禹 ( 2 0 1 1 )运 用E P Q问卷 中的 E ( 内外向)量表 ,定额选取 宁夏 大学学 生进行研 究 , 得 出手机依赖存在性别差异 , 但 与性格年级无关 等结论 ] 。 为 了深入探究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 的关系 ,选择 对安徽财经大 学在 校大学生 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孤独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手机依 赖症
大 学 生 手 机 依 赖 性 与 孤 独 感 的 调 查 及 探 究
王
萍
摘 要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 财经大学 3 2 5位在校大学 生的手机依赖性和孤独感体验进行 了调查 ,并运用 S P s S分析 方法探 讨其 中 的 关 系,我 们 得 出 以下 结 论 :( 一 ) 不 同性 格 对孤 独 感 的 体 验 程 度 不 同 ,孤 独 感 是 产 生手 机 依 赖 性 的 主要 原 因 ; ( 二 ) 性 格 偏 向 活 泼 的 学 生,其手机依赖性教性格偏 向安静的 学生低 ;( 三) 绝大多数 大学生存在手机依 赖性 ,且普遍 意识 到 自己存在手机 依赖性 ,并 由此提 出相
和大 学 生 孤 独 感 的关 系 。 二 、研 究对象及方法
1 . 问卷 编 制
格
偏
向
总数 的 百分 比
l O 2 0 % 3 l _ 7 0 %
5 . 5 0 %
4 . 0 0 %
5 l _ 4 0 %
于
很
计数
3
1 0
4
2
1 9
安
计数 安 静 您的性 格偏 向 于的百 分比
l 5
5 0
1 4
1 6
9 5
1 5 8 0 % 5 2 6 0 % 1 4
您是 否认 为 自己产 生了手 机依 赖性
肯定 有 可能 有 肯定擞 有 可能 没有
沟通 ,但社会上也出现了手机依赖症这 ~新 的心理疾病且 正在不断扩 散 开来。手机依赖症并非是对手机本身的依赖 ,而是指过 度滥用甚至沉 湎 于游戏 、网络 、通信 、拍照等手机功能,并 因此危 害了工作 、学习等 正 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的一种 心理疾 病 ,手机依 赖实 质上是 一种 “ 行为 成 瘾”。 ” 手机依 赖症 ( Mo b i l e P h o n e A d d i c t i o n )是指个体 因为使用手机 行 为失控 ,导致其生理 、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又称 手机 焦虑症 、手机成瘾 、手机综合征。 。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 方面 : 是对手机 的滥用 ;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地影响到了正常 的生活 、T 作和 学 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心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 应 。 有研究表 明,手机依赖症大多在一些性格较孤僻 、人际关 系不融洽 乃至不合群 、具有封 闭心理或缺乏 自信的人群中出现 J 。而在 校大学生 恰好处 于人 生发展 的重要时期 ,因竞争激烈 、学业及就业压力 等因素影
关建议。
关键 词 :手 机 依 赖 性 ; 大 学 生 ;孤 独 感 ;性 格 ;S P S S
一
、
引 言
近年来 ,随着第 三次科技革命 的 日 益深化 ,高新技术 产业 的强势 崛 起 ,手机作为高新电子科技 的代表产 品,愈发成为现代人 生活中不可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尽 管 手 机 的普 及 丰 富 了 人们 的 生活 ,便 利 了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2 2 I 】 %
l 3 5 0 %
计数
3 3
1 0 3
1 8
l 3
1 6 7
响 ,极 易产 生 不 同 程 度 的 孤 独 感 】 。韦耀 阳 ( 2 0 1 4) 为 探 讨 大 学 生 手
您 的
性
活 泼
您 的性格 偏向 于的 百分 比
l 9 . 8 O % 6 l 7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