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老和尚为了让小和尚练剃头,每天让小和尚在冬瓜上练习解析
小和尚学剃头

小和尚学剃头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平常的工作中,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损人害己。
有一个小和尚剃头的故事流传很广。
说的是有个小孩自小聪明伶俐,被家人送进寺庙,想跟着大师学习佛法,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位得道高僧。
小孩被送进寺庙后,果然得到了老和尚的喜爱。
但所有的一切需从头做起,所以把小和尚分配到了伙房学习做工,顺便学习如何的剃头。
于是小和尚每天拿起一个大冬瓜,作为道具,天天拿戒刀在上面剃。
时间过的很快,小和尚的进步也很大,经过小和尚手的冬瓜,个个被剃的光光的,上面见不到一根绒毛。
但是小和尚剃过的冬瓜,每个上面都一个切口。
原来,小和尚每天练习好剃毛以后,顺手就给冬瓜一刀,反正冬瓜也是要被切开的,所以冬瓜身上的刀伤没有人觉得奇怪。
冬天到了,老和尚看了小和尚剃的冬瓜,感觉小和尚的剃头技艺可以说是在这寺庙之中无人能敌了。
老和尚非常的高兴,想让小和尚在众僧面前展现技艺--让小和尚给自己剃头。
那天到了,在众僧的面前,小和尚的心一点也不慌,戒刀在他手里行云流水,一会的功夫就把老和尚的头剃的光光的了。
老和尚摸了一下自己的头感觉非常的满意,就在大家准备表扬评论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小和尚举起了戒刀,狠狠的朝老和尚的脑门上插去。
结果非常的简单,小和尚被法办了,老和尚见佛祖去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点是小和尚每天给冬瓜剃好毛以后,必给冬瓜一刀,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于是那天给老和尚剃好头后,他依旧在按照自己的习惯,给老和尚也来了一刀,这就是习惯性作业犯的错。
第二点就是老和尚和众僧犯的错。
他们每天都能看到冬瓜身上有一个刀伤,但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那一刀并没有引起任何的伤害和损失,于是大家麻痹,无人提醒这个错误的做法,这就是监管不到位。
就是因为监管不到位,才让小和尚养成了习惯性作业的坏习惯。
有了以上的两个原因,在一个从未出过事故的地方终于出了一个要命事故。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对策

对新修订的安全规程、标准化作业程序不认真 学习,不结合现场和作业程序的变化及时调整 操作方法,认为凭“老本事”干多年来没出过什 么问题,今后也就不会,结果是出现了问题。
作业过程中不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执行,能 省一步是一步,抱有早干完早休息心理,省来 省去、匆匆忙忙迈向事故。
(四)逆反心理 •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 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 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性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 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 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 行为。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 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 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对安全生产危害极 大。 •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 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 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 此反“习惯性违章”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 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 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 课题。
• 3、不重视安全工作,不按时组织安全例会,不按要求对安全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认真 总结。
• 4、上岗教育、复工教育、转岗教育、违章教育、特种教育、入厂教育(新员工、施工 人员)、新装置开车前安全教育等不按要求进行,存在漏教、应付了事、考试不严格 等现象。
• 5、安全思想不坚定,比如,在顾全大局的“理由”下,某些环节放松控制。 • 6、安全把关不严。 • 7、安全原则不强或为利益驱动。 • 8、安全意识差,不执行相关规范,想当然办事,私自同意动改建筑或装置原设计。 • 9、安全意识不强,隐患治理之前没有落实有效的临时防范措施。 • 10、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事故或险情,出现事故不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
习惯性违章事故案列分享

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联系,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就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竟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老和尚的头上。
习惯影响我们的安全;不好的习惯要及时制止。
习惯性违章作业引发安全事故案例分享营造一个安全、平和的生产环境,需要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然而我们许多员工,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安全知识的匮乏和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违反劳动纪律、违章、违规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轻则损害身体和健康,重则失去宝贵的生命。
尤其让人痛心的是,这其中许多人既是事故的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今天我们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血的教训警示我们,一定要让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的操作工人学会基本的、常用的安全知识,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保证人身安全。
一、进入生产作业区未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1、安全帽脱落头部受伤死亡事故2007年8月27日,某工程公司5名施工人员按带班安排,在工地进行下水道排管施工作业。
17:45左右,由于19-20间的下水管道连接头未安插到位,其中3名施工人员在沟漕(长19.5米、宽2.2米、深3米)内进行再次安插时,堆放在沟漕边上的堆土受到上方挖土机的震动,滑落至沟漕,一块约20厘米见方的泥块砸中其中一名施工人员,该施工人员在向前倒下的过程中安全帽(帽扣未扣上)脱落,致使其头部撞在官道上,造成头部出血,于18:30左右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某工程公司在开挖沟漕过程中将挖土堆放过高、离沟漕太近且在土堆的顶部停放挖土机,以致堆土受到震动而滑落至沟漕,一块约20厘米见方的泥块砸中死者头部。
事故间接原因:施工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致使人员受到冲击时安全帽脱落,在撞向玻璃钢管时没有起到防护作用。
主要原因:某工程公司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设计的安全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沟槽两侧未加护板,致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未被及时消除。
安全生产小故事

“小和尚剃头”与习惯性违章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行为我们在工作中称之为“习惯性违章”。
而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的安全思想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
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
在生产操作中,好习惯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安全,坏习惯只能害人害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万万不能违章行事,尤其不能养成为习惯性违章。
只有大家从自身做起,将麻痹赶出我们的思想,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让严守规程、遵章守纪的思想和行为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心中,相信事故与我们无缘,我们企业安全的天空会是一片明朗。
扁鹊与安全文化扁鹊三兄弟从医,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梯子”故事引发的感悟最近看到一则故事,在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放着一把梯子。
“小和尚剃头”和习惯性违章

“小和尚剃头”和习惯性违章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东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朋友们!当你因为路口没有车辆而在红灯下穿越马路,你是否想过你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当你驾车在路上抱怨行驶太慢,想超过前面的车辆,你是否想起每年有多少司机因为违章超车而命丧黄泉,当你抱怨规定太多,交警太严,你又是否想过,如果不是这样,这份车轮底下的死亡报告还将带给人们多少的震惊和血腥?朋友们,伊拉克战争历时两年,死亡4万余人,而你们是否发现每年10.9万的车祸死亡人数,是一个比战争还要冷冰冰的无情的数字。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按照规定路线方向行驶,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醉酒驾车,不横穿马路,等等这些非常简单的一切,既是遵守交通规则表现,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因为您不仅保障了自己的出行安全,也是他人生命尊重的表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让我们每一个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和尊重我们彼此的生命,家庭里,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的玩耍,让我们的亲人安全的驾车,让我们的朋友安心的行走,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文明和爱心共同撑起一片生命的晴空。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年轻人在英国交了一个女朋友,结果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分手了,原因是:年轻人过马路时闯了红灯,英国姑娘吃惊得说,“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违法的事你不敢做?”.回国后小伙子又结交了一位中国姑娘,结果小伙子却因为过马路没有闯红灯分手了,中国姑娘评价小伙子说: 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能有什么大出息?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笑话,但是下面我想先请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健康的身躯和聪明的大脑和汽车相比哪个贵重?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当然聪明的大脑和健康的身躯珍贵,这个3岁的都知道。
”但是我想再问的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的在马路上和交通事故捉迷藏呢?试想:如果粗糙沉重的黑橡胶车轮,从你的皮肤上碾过,从你健康的身躯上碾过,再聪明的大脑又有什么用处呢?大家一定会说:生命是宝贵的,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和车祸开玩笑呢?可是,你是否亲睹过一场车祸,你是否亲睹过一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的从你眼前消失?你是否经历过一个美满的家庭在一天之内就在你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你如果看过,经历过,你就会意识到,生命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宝贵,还要脆弱~。
“小和尚剃头”

“小和尚剃头”与习惯性违章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听刘总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要安全切不可养成习惯性违章。
那什么是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长期逐渐养成的、经常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是人为失误造成的。
它的特点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涉及面广,有操作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可能不导致严格后果,容易被人忽视,成为一种普遍倾向。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的安全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根源。
在化工生产中,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把化验的药剂随手一放、或是把用过的器具乱放、或是用完后的工具没有及时还原等等,都有可能酿成不可预计的大祸。
当我们干完检修活,把工具随便一扔就收工下班,跟医生做完手术把手术器具留在病人体内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一些坏习惯都是化工生产的大忌。
一个小小的坏习惯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给家人、同事带来了伤害。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必须要从细节入手,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平时,公司领导都十分注重细节,从进入厂区必须穿劳保服、戴安全帽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的行路规定;从打扫一个设备的卫生到拆装阀门、电焊管道、检修设备都需要从细节入手,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杜绝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发生。
公司要求我们每周做安全案例分析、安全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养成习惯性遵章的同时还要监督、帮助自己的同事、外来施工单位人员养成习惯性遵章。
如今集团引进世界先进安全理念——杜邦安全,要求所有员工都要进行安全观察。
在自己养成习惯性遵章的同时,安全观察周边并安全的制止不安全行为,让大家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公司不遗余力的倡导每一位员工学习“杜邦”先进的安全知识,督促大家做到安全第一。
关于安全生产的小故事

关于安全生产的小故事关于安全生产的小故事一:小和尚剃头”与习惯性违章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
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行为我们在工作中称之为“习惯性违章”。
而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的安全思想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
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
在生产操作中,好习惯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安全,坏习惯只能害人害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万万不能违章行事,尤其不能养成为习惯性违章。
只有大家从自身做起,将麻痹赶出我们的思想,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让严守规程、遵章守纪的思想和行为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心中,相信事故与我们无缘,我们企业安全的天空会是一片明朗。
扁鹊与安全文化扁鹊三兄弟从医,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事故不是故事为更有效保证生产安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以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事故通报的方式教育员工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大家在工作中发生类似的事故,避免重蹈覆辙。
小故事大启示

小故事给我们的警示通过集团公司安全视频会和学习销售公司下发的安全检查的通报,对照我们的日常工作的一些情况,都不难看出部分违章违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先讲小故事吧:“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
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
可怜人脑不比冬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自然一命呜呼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启示,一些平时不注意的不良行为,任凭其发展下去,渐渐形成坏习惯,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一个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却不难,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更是难上加难。
也许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试想,小和尚第一次将刀扎在冬瓜上时,如果老和尚能严厉批评,加大惩罚力度,改正小和尚的恶习,也不会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加油站,经常有往塑料壶加油、不提醒摩托车加油推行4.5米以外再启动等违章现象。
也正是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放纵,新员工看到老员工不按《操作规程》随意违章操作,既省事又没事,也会跟着做;有的员工看到站经理也有章不循,随意指挥,就会跟着学、照着做;还有一些员工总喜欢在日常工作中找捷径,习惯简化操作程序。
这样,工作时间长了,违章行为也看惯了。
长此以往,造成危害的影响面之宽、影响力之长和危害之大,将不可低估。
平时,只有坚持不懈抓住违章现象产生的根源,引导员工从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入手,养成按规章办事、按照规程操作的好习惯,彻底改变“小和尚学剃头”这类违章行为适合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安全管理HSE目标一定会得以顺利实现。
罗卫国。
小和尚剃头映射的安全问题(精选多篇)

小和尚剃头映射的安全问题(精选多篇)有这样一那么笑话: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先在冬瓜上练习。
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那么笑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它究竟有什么隐喻呢?依我看,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它告诉我们:不按规程办事,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
其实,小和尚在每次练习剃头的时候,都应该认真对待,实实在在地剃,而不要因为是拿冬瓜练习就自我松懈,不按照规程操作将剃刀插到冬瓜上。
久而久之,坏习惯就彻底养成了。
等到真正给老和尚剃头的时候,很容易就酿成“剃刀插头”的惨案。
工作中,很多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坏行为称之为“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平时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办事,错误地认为小违章可以忽略不计,久而久之便在习惯中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五十五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
工作中,好习惯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安全,坏习惯只能害人害己。
按照公司要求举行的三大规程的学习和考试,就是要让工友牢记生产中各项规程,提高安全意识,从而让每个人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杜绝违章,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稳定顺行。
怎样抓习惯性违章的预防?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重点放在抓预防上;再者,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行超前预防,善于抓苗头,见微知著,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要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工作。
最后,要全面抓好落实工作,把预防工作做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作业环节上,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做好重点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探索规律,掌握预防的主动权。
相信只要大家严格自我要求,将麻痹意识赶出我们的大脑,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就会持续下去。
读故事、懂安全之——《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赵寒平《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跟老和尚学剃头。
安全生产小故事

安全源于习惯—小和尚安全预防,事前控制—开飞机扁鹊治病本末倒置—袋鼠和笼子危险来自自身—老太太习惯和偶然—大象老虎追求眼前利益—猴子靠经验工作—驴子过河违章、麻痹、不负责任--温水煮青蛙安全管理贵在点点滴滴--蚁穴溃堤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蚊子和狮子羊的故事—集体重视安全碰撞原理-比别人强一些桥上的栏杆-安全重要性“梯子”故事--消除隐患被惊醒的老虎石板和石佛安全秘籍“事故”与“故事”小和尚剃头-安全源于良好的习惯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
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结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一命呜呼。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其实很多时候安全源于习惯,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百分之五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对待安全工作,就应持有“举轻若重”的态度,把安全工作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细节。
只有职责感与安全意识相辅相成,安全行为才能自觉、具体,只有人人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才能真正消除安全隐患与避免违章操作,安全效能才能得以最大程度地提高。
谁为总统开飞机: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决定到伊拉克访问,拟乘皇家空军的一架C-130运输机。
由于此次飞行的航线复杂,路途遥远,空军推荐了3名优秀飞行员。
第一位安德鲁,在皇家空军赫赫有名。
第二位汤克斯,是空军中的王牌飞行员,曾多次排除空中险情,被誉为空难的克星。
第三位杰克逊,面试时豪斯顿司令问了他对此次飞行的看法。
可是他没有立刻回答司令的提问,而是焦急地上前向司令低声说了几句。
司令听后感到震惊,立刻转身对身边的秘书交代了任务。
20分钟之后,秘书回来了。
司令听完秘书的报告后,当即决定:此次的飞行任务,由杰克逊来承担。
大家有些纳闷:从级别、地位、荣誉、名声、经验等各个方面看,杰克逊都不占优势,可豪斯顿司令为什么偏偏选定了他呢?原来,杰克逊向豪斯顿司令员说:“我们三个人来面试路过机场的跑道时,看到有一架飞机正在做试飞前的准备。
关于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及寓意_寓言故事

关于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及寓意《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这是一部幽默、轻松、新鲜的原创儿童小说。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跟这个有关的。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
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念经;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
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给卖?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
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的吗?小和尚说:"是啊!"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
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不卖、不卖!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方丈问:"怎么样?小和尚遗憾的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艾~~~。
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方丈问:"你明白了吗?小和尚奇怪的回答:"不明白啊?方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着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方丈:"方丈、方丈,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
"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但是,没有办法,方丈就是方丈啊。
文明交通莫学“小和尚剃头”

文明交通莫学“小和尚剃头”————————————————————————————————作者:————————————————————————————————日期:文明交通莫学“小和尚剃头”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后就随手将剃刀插在冬瓜上。
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充耳不闻,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
后来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
可怜人脑不比冬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自然一命呜呼了。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一些平时不去注意的不良行为,任其发展下去,渐渐就会形成坏习惯,最终会酿成大祸。
如果当时老和尚能严厉批评,加大惩罚力度,自己也不会因麻木不仁而断送了性命。
笔者认为,这一点在当前“文明交通行动”工作中值得借鉴。
自今年初开始,全国各地按照公安部和中央文明办统一部署,紧锣密鼓地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行为”。
其实,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陋习”和“危险行为”,归根结底也就是驾驶员的一种习惯。
因为习惯了,不让他闯红灯,他觉得是浪费时间。
不让他开车打手机,他觉得是不相信他的“精湛”技术……这类驾驶员总认为自己的“老习惯”不会出“事”,自以为开车“阅历”丰富,从未出过“事”,所以凭“习惯”操作。
殊不知“习惯成自然”,驾驶机动车时一旦“习惯性”违法成为“自然”那就是人命关天,后果不堪设想。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当然,文明交通习惯的养成也并非是“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长期培养。
首先交管部门应加大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从道德的角度去规范,从文明层面去教育。
其次,应该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坚持综合整治、专项整治和突击整治相结合,继续开展系列集中统一行动,切实加大对超速、超员、违法超车、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严管态势;再次,作为交通参与者应该摒弃陋习,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坚持,做到文明出行。
《小和尚撞钟的启示》

《小和尚撞钟的启示》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
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必须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
如此半年下来,小和尚感觉撞钟的工作极其简单,倍感无聊。
后来,干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一天寺院住持忽然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材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觉得奇怪,就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
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小和尚听后,面有愧色,此后潜心修炼,终成一代名僧。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和尚没有将钟撞好,而被住持调去劈材挑水,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仔细思量一下,小和尚未能将钟撞好,除了他本身存在一定的个人因素外,大多数的责任不能由小和尚承担,而应该由住持主管来承担。
从小和尚撞钟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寺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一、缺乏岗前的系统培训及流程操作指导试想一下,小和尚刚入职的时候,如果寺院主管告诉他撞钟的重要意义,或者在小和尚撞钟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小和尚撞钟存在的问题,撞钟的结果可能大会不一样,至少也不至于撞了半年钟而莫名其妙地调换工作。
“小和尚”现象企业管理当中亦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们时常听到某些部门经理抱怨新员工素质低,经验不足,上班后做事方式机械、缺乏主动性等等。
这是部门负责人没有对新员工制定系统的岗前培训及缺乏应有的工作指导所造成的。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对新进员工的管理当中,首先要求部门经理具备“领”的能力及“领”的方法;其次才是强调对下属员工的修行。
二、管理作风简单,缺乏应有的沟通小和尚钟没有撞好,住持在没有进行事先沟通的情况就立即调换他去挑水劈材。
这反映了住持管理作风的简单,没有采取“治病救人”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标本并治”的目的,而是采取了一种逃避责任的办法,简单地换人了事。
小和尚学剃头坏习惯作文

小和尚学剃头坏习惯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呢。
从前有个小和尚,在寺庙里跟着老和尚学剃头的手艺。
老和尚可厉害了,那手艺简直绝了,能把人的头发剃得又光又滑。
小和尚就特别羡慕,心里想着自己啥时候也能像老和尚那么厉害呀。
小和尚一开始学得可认真啦,老和尚让干啥就干啥。
可是慢慢地,小和尚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每次给人剃头的时候,他总是剃着剃着就走神儿了,一会儿想想外面的小鸟儿,一会儿想想昨天吃的好吃的。
这不,有一次就出事儿啦!
那天,一个香客来剃头,小和尚刚开始还好好剃呢,剃着剃着又走神儿了。
哎呀,他这一走神儿可不得了,“咔嚓”一下,就把香客的头皮给剃破了!香客“哎哟”一声叫起来,小和尚这才回过神儿来,吓得脸都白了。
老和尚闻声赶来,一看这情形,气得直跺脚:“你咋这么不专心呢!这怎么能行!”小和尚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那个后悔呀。
他就像那犯了错的小孩子,不知所措。
你们说,这小和尚是不是得改掉这个坏习惯呀?要是不改,以后还不知道会闯出什么大祸呢!像小和尚这样,做事情不专心怎么能行呢?我们可不能学他呀,不管做什么都得一心一意的,不然啥都做不好,这不是白耽误功夫嘛!就像我们学习,要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玩,能学好才怪呢!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可别像小和尚似的!。
安全生产莫学“小和尚剃头”

安全生产莫学“小和尚剃头”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和尚看到小和尚聪明,就想让小和尚学习剃头。
老和尚先让小和尚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后,都习惯把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
老和尚在检查冬瓜时发现上面有个刀口,也就没有在意,因为反正到食堂里也要被切开。
小和尚的技术日臻娴熟,老和尚就让小和尚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很高兴,拿来剃刀来给老和尚剃头,在剃完时,顺手把剃刀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故事就是故事,谁都不想让他成为现实,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吸取了什么教训?
我认为首先是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在冬瓜上练习就像我们举行的应急演练,虽然只是练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那就是“脑袋”而不是“冬瓜”。
其次是思想意识不到位,小
和尚每次刮好冬瓜后顺手把刀插到冬瓜上,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没有意识到这个习惯所带来的危害。
第三是监管力度不到位,老和尚和众僧见到冬瓜上的那一个刀痕没有造成损失,于是思想麻痹,无人去制止这个错误的做法。
最后是不按岗位要求操作,给冬瓜刮毛和切冬瓜是两个工作岗位,小和尚干了切菜工的工作,就像采矿工人去放炮,属于违章操作。
各种因素的积累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回想一下,我们在平时的生产工作中,是否会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放在工作台上?是否会一边驾驶车辆一边打电
话?是否会在应急演练的时候,满不在乎的把它当作一种游戏?是否会觉得安全通道一般用不上就用杂物阻塞?是否会因为这事情于己无关就熟视无睹,不予制止?殊不知,当你忽略的危险的存在,事故就会向你招手。
欧阳修云:“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在工作,一个小小的隐患,都可能会带来大的事故,只有时刻树立危险就在身边的意识,不懈怠一秒,不疏忽一次,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哲理故事】小和尚的剃头刀

【哲理故事】小和尚的剃头刀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缺点。
进入寺庙之后,住持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示和告诫他,可是他本人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始终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弊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扫除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前途。
于是方丈师父就部署小和尚剃头,由于与其余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分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赡养自己。
在自学了一段之后,大跟尚以为剃头二要就是一门简略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自学。
可是师父却知会他:“剃头不是仅仅自学一些基础办法就试问的,你必须想要掌控不好这门技能,就所需天天拎一个冬瓜去训练,直至在冬瓜上可能将熟能生巧地充分发挥各种剃头方式,那才可以沦为一个极好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当前,名人名言,小和尚就每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根本功。
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多少个月从前了,小和尚剃冬瓜的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愉快起来。
可是师父在一次察看小和尚剃冬瓜时发明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进程中常常有事须要他走开。
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持续训练。
这个问题,真实未审是把师父吓坏了一大跳,于是他劝诫大和尚以后千万无法这样搞了,大和尚许可了师父。
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考察他的时候,他依然在返回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屡次观测辨认出,大和尚每次都就是这样。
师父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大和尚,可是告诫的次数虽多,大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却没任何,而且每次大和尚都对师父说道:“没关系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罢了?”师父严正地对小和尚说,“假如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看见师父赌气的样子,大和尚安抚道:“呀的,师父,你不要忧虑,要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能这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为了让小和尚练剃头,每天让小和尚在冬瓜上练习,每次小和尚在冬瓜上练习完之后,顺手将剃头刀插在冬瓜上,有一天老和尚觉得小和尚合格了,于是让小和尚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很快就剃完,却习惯性地将刀像插冬瓜一样把刀往老和尚头上一插……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多次提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观点。
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
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
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
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
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
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中,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周峰认识汉字,
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
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 000多个汉字和3 000多个英语单词。
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
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
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
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
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
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
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
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