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版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二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图象对点练必修1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常用公式及知识点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常用公式1.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大小kx F =F :弹簧的弹力 k :弹簧的劲度系数 x :弹簧的形变量2.滑动摩擦力N F f μ= f :滑动摩擦力μ:动摩擦因数 N F :接触面间的压力 3.平均速度:tx v ∆∆= 4.匀变速直线运动:0v :初速度 v :末速度 a :加速度 t :时间 x :位移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t v v x ⋅+=20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02=-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定值:2aT x =∆5.自由落体运动:为00=v 、g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21gt h =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gh v 22=6.平抛运动:(1)位移水平方向位移t v x 0= 竖直方向位移221gt y =(2)速度水平方向速度0v v x =竖直方向速度gt v y =7.匀速圆周运动: 合速度为22y x v v v += 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0tan v gt v v x y ==β 合位移为22y x S += 设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 v gt x y 0221tan ==α(1)线速度:T r t l v π2=∆∆= 角速度:Tt πθω2=∆∆=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r v ω=(2)向心加速度:r Tr r v v a n 22224πωω==== (3)向心力:r T m r m r v m mv ma F n n 22224πωω===== 8.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 F = F :万有引力 G :引力常量 21m m :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如:物体与地球球心的距离)(2)地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mg F =引 → mg r Mm G =2 → 2r M G g = (3)卫星绕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向引F F = → r Tm mr r v m ma r Mm G n 222224πω==== M :中心天体质量 m :环绕天体质量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周期:①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2rGM a = ②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v G m r r =得GM v r=③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G m r r ω=得3GM rω= ④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r T m r Mm G 222⎪⎭⎫ ⎝⎛=π得GMr T 324π=r ↑ → n a ↓、v ↓、ω↓、T ↑(越高越慢)9.功和功率(1)功:θcos ⋅⋅=s F W (功的正负取决于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W :功 F :力 s :位移 θ: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2)平均功率:v F tW P == 瞬时功率:θcos Fv P =10.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1)动能:221mv E k = (2)重力势能:mgh E p = 重力做功:)(21h h mg W G -=(h :距离零势能面的竖直高度; 1h 初位置高度,2h 末位置高度)(3)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12k k E E W -=合 → 21222121mv mv W -=合 合W :合外力做功 2k E :末动能 1k E :初动能11.机械能守恒定律:初位置机械能=末位置机械能2211p k p k E E E E +=+ → 2212122121mgh mv mgh mv +=+ 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12.库仑定律:221rq q k F = F :静电力 k :静电力常量 21q q :静止点电荷的电荷量 r :点电荷间的距离13.电场强度: 大小:q F E = → qE F = E :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q 、F 无关)F :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q :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方向: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反方向14.电流热效应——焦耳定律:热量:Rt I Q 2= 热功率:R I t Q P 2== Q :热量 电流:t q I = q :电荷量 15.磁感应强度大小:ILF B =(I B ⊥) B :磁感应强度(与F 、I 、L 无关,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F :安培力 I :电流 L :导线长度 方向:磁场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或N 极的受力方向)16.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安培力(1)当I B ⊥:BIL F =(2)当I B //: 0=F(3)洛仑兹力:F =qVB(注V ⊥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若只受到洛伦兹力r v m qvB 2=→ qBmv r = 由于vr T π2=所以带入则有qB m T π2= 1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n E ∆∆=φ E :感应电动势 n :线圈匝数φ∆:磁通量的变化量 t ∆:磁通量变化所用的时间18.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f v ⋅=λ T v λ=v :波速(真空中速度s m c /1000.38⨯=) λ:波长 f :频率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只是假定静止不动。
高考物理总复习 1.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情境2 ETC通道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3习题改编]ETC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 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 12 m/s的速度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
线前d=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 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
拓展点 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类型1——刹车类问题 汽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 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的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 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例5 [2022·山西四校联考]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
√ ×
√ √
√ √
【教材拓展】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44T4改编]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主要依靠舰载机, 假设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舰载机在航母跑道上从静止开始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第4 s末时舰载机的速度大小; (2)求前4 s内舰载机的位移大小; (3)若舰载机需要达到50 m/s的速度才可升空,舰载机开始时获得30 m/s的初速度,求航母跑道的最短长度.
速运动10 m 加速运动后匀速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 停20 s,再加速
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 加速度大小已知
[模型建构] (1)过ETC通道时经历三个运动阶段:
(2)过人工收费通道经历两个运动阶段:
情境3 “酒驾” [2022·湖北襄阳高三联考]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 共交通安全.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到前方危险开 始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 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 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 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 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 动的v 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 (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s; (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 加的距离Δs.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解析版).pdf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温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题型解码】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v -t 关系、x -t 关系、x -v 关系)原则上可以解决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因为那些导出公式是由它们推导出来的,在不能准确判断用哪些公式时可选用基本公式.(2)未知量较多时,可以对同一起点的不同过程列运动学方程.(3)运动学公式中所含x 、v 、a 等物理量是矢量,应用公式时要先选定正方向,明确已知量的正负,再由结果的正负判断未知量的方向.【典例分析1】(2019·安徽蚌埠高三二模)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 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 )A .t B.t 2C .(2-)t D .(2+) t22【参考参考答案】 C【名师解析】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通过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x ab =at 2,x ac =a (t +t 1)2,x ae =a (t +t 1+t 2)2,解得:t 2=(2-)t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1212122【典例分析2】(2019·全国卷Ⅰ,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H 4H 4t 2t 1A.1<<2 B.2<<3t 2t 1t 2t 1C.3<<4 D.4<<5t 2t 1t 2t 1【参考参考答案】 C【名师解析】 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处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 2=,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 1=-,因此有==2+H 42×H 4g H 42H g 2×34Hg t 2t 112-3,即3<<4,选项C 正确。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加速度不变指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v -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3.特点:(1)运动轨迹是直线。
(2)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即ΔvΔt =常量,即加速度恒定不变。
4.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2)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思考判断](1)速度增大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2)速度减小的运动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3)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火车的进站、出站通常可看作匀减速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速度公式2.含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时刻的速度v 等于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v 0加上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at 。
,速度公式v =v 0+at 虽然是由加速度定义式a =v -v 0t变形得到的,但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
(1)速度公式v =v 0+a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加速度定义式a =v -v 0t可适用于任何运动。
核心要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问题探究]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与我们在数学里学的一次函数图像类似,类比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写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看出速度v 与时间t 存在什么关系?答案 根据一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y =kx +b ,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 =v 0+at 。
速度v 与时间t 存在一次函数关系。
[探究归纳]1.推导过程: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Δv =v -v 0,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Δt,变形得v =v 0+at 。
2.对速度公式的理解(1)速度公式中,末速度v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其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a ,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v 0。
江苏专版高中物理第二章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点”速度公式$$v_t$$图像求位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
பைடு நூலகம்[答案]
22 −12
2
[解析] 火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等效成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某一时刻速度为 ,前进位移 速度变为 ,所求的 是经过
处的速度,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
C. 45 m/s2
=
D. 50 m/s2
/ = / ,第二段的平均速度
= =
/ = /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
−
−
= + =
/ = / ,故选B。
.
对点演练3 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
某时刻驾驶员发现正前方 15 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经过 0.5 s 反
应时间后,采取刹车行动,礼让行人,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
汽车运动的 − 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C )
A. 20 m/s 2
B. 6 m/s 2
C. 5 m/s2
D. 4 m/s2
[解析] 减速过程的位移 = − × . = ,减速时间设为 ,则
移为 ,则该战斗机起飞前的运动时间为( A )
2
A.
B.
[解析] 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 =
C.
2
,即
D.
4
=
,故A项正确。
2.[2023江苏常州期中]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 − 图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研究必备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 x/t(定义式),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平均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
2)加速度:a = Δv/Δt,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m/s;加速度(a):m/s;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s):米(m);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t = v + at位移公式:x = vt*t + 1/2*at^2几个重要推论:1) vt - v = 2ax(初速度Vo为负值,a为正值,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末速度为零,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2) 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Vt + Vo)/2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 x/t4) Vt^2 - V^2 = 2ax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x = aT^2(a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为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6)自由落体:①初速度Vo = 0②末速度Vt = gt③下落高度h = 1/2gt^2④推论2gh = Vt^2全程平均速度V平均 = 2h/t(从Vo位置向下计算)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 g = 9.8m/s≈10m/s(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1、重力:G = mg1.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anα=Δl/2πr=ωr/Δt=Δθ/2πv。
【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t1∶t2∶t3∶…∶tn=___1∶__( _2_-_1_)∶__( _3_-__2_)∶__…_∶_(__n_-__n_-_1)
知识点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v gt 。
x 1 gt2 2
。
(3)速度-位移关系式
变形: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
的时间内甲车的速度由2v增大为3v,乙车的速度由v增大为 4v,求该过程中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二、x aT 2的应用
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
2.5 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 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C. 第8秒内的位移是4.5m
1)、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地到地面? 2)、重物着地时速度多大?
五、运动学图像问题 12、(多选)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a的图线 是直线,b的图线是曲线,两图线在t=5s时刻相切,已知b质点的加速 度大小恒为0.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0.5 ~ 5s 内,b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一次改变 B.t=5s时刻,a质点的速度大小为0.6m/s C.t=0时刻,b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1m/s D. x0 2.8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
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v_=__v_0+__at____.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_x_=__v_0t_+_12_a_t2__.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_v_2_-_v_20_=_2_a_x__.
第二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公式选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D.5m/s
例:一个物体以3m/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经过2s该物体的位移为16m,则
该物的初速度为( C )
A. 3m/s B. 4m/s C. 5m/s D.6m/s
1 2
第二个公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 at
2
例: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
− = (无时间公式)
例: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战斗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
跑道上加速时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战斗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
(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在1 s末,由v1=v0+a2t1,得v1=7.5 m/s,
v0=10 m/s,
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a与v0同向时加速,a1=2.5 m/s2,
在6 s末,由v6'=v0+a2t6,得v6'=-5 m/s,
由v6=v0+a1t6,得v6=25 m/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s
位移时间公式推导:
v /(m/s)
v0
O
B
1
x ( v0 v)t
2
v v0 at
C
A
t
1
S (OC AB ) OA
2
t (s)
1 2
第二个公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 at
2
第三个公式:平均速度公式:
1
x ( v0 v)t (无a公式)
2∆
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 ,求:
(1)火车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一.基本规律:=ts 1. =t v v t 0-(1)加速度 =20t v v + at v v t +=0 2021at t v s +=2 t v v t 20+= t v t 22022v v as t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2tv =t s 2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aT 2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2s v =2220t v v +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20t v v +<2s v =2220t v v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2tv2tv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0,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瞬时速度gtvt-2021gttvs-=(3)重要推论22vvt-=-总结: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加速度g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设T为时间单位,则有:(1)1s末、2s末、3s末、…… n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同理可得:1T末、2T末、3T末、…… 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1s内、2s内、3s内……ns内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2∶22∶32∶……∶n2同理可得: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2∶22∶32∶……∶n2(3)第一个1s内,第二个2s内,第三个3s内,……第n个1s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同理可得: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12-)∶(23-)∶………∶(1--nn)课时4: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概念(例题)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例1:一汽车在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第四秒内通过5m,则最初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则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例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二.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提示: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江苏物理总复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 x、v、a 等矢
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过程问题] 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 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 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 v0= 28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 x0=5 km 处道路出现 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 t1=2.5 s 将制动风翼打开, 高铁列车获得 a1=0.5 m/s2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 t2=40 s 后,列车长 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 500 m 的地方停下来。 (1)求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的大小。 (2)求制动风翼和电磁制动系统都打开时,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 a2 的大小。
解析:(1)打开制动风翼时,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0.5 m/s2, 设经过 t2=40 s 时,列车的速度为 v1, 则 v1=v0-a1t2=60 m/s。 (2)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 t1=2.5 s, 列车行驶的距离 x1=v0t1=200 m 打开制动风翼到打开电磁制动系统的过程中,
微点判断
(1)机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在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 (2)机动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
点的速度。
(√)
(3)机动车遇到险情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一共用时 nT,则
(江苏省)2019版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图象对点练 必修1.doc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图象1.(2018·扬州模拟)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匀减速自由滑行,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 m,滑行的时间为5 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 A.3 km/h B.3 m/s C.6 km/h D.6 m/s2.(2018·南通模拟)木星的卫星“爱奥”上有一火山,岩浆竖直喷出后上升的高度可达100 km.已知“爱奥”周围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1.8 m/s2,则岩浆喷出时的最大速度为( ) A.300 m/s B.600 m/sC.3.3×103 m/s D.3.6×104 m/s3.(2017·常州模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 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 m/s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 m/s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 m/s4.(2017·苏州模拟)汽车刹车后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t2(m),则该汽车在前6 s内经过的路程为( )A.26 m B.25 m C.24 m D.50 m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6.(2018·盐城学测模拟)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能反映其运动v-t图象的是( )7.(2018·如皋学测模拟)在下图中,不能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8. (2018·泰州中学学测模拟一)如图1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C.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9.(2018·启东中学学测最后一考)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开始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10.(2016·苏州学测模拟)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某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25 m B.50 m C.100 m D.200 m11.(2017·江苏学测)高速公路上,为防止汽车连续下坡或转弯时刹车失灵发生事故,道路旁常建有斜向上的“缓冲坡”.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货车冲上缓冲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为零.求货车的:(1)初动能E k;(2)加速度大小a;(3)最大上行距离L.答案精析1.D 2.B 3.B 4.B 5.C 6.C 7.D 8.C 9.C10.B [x =20t -2t 2知,v 0=20 m/s ,a =-4 m/s 2,v =v 0+at ,得刹车时间t =5 s ,代入得x =50 m ,B 正确.]11.(1)12mv 02 (2)v 0t (3)v 0t 2解析(1)初始能E k=12 mv2(2)加速度的大小a=v 0 t(3)最大上行距离L=v2t=vt2.。
高中物理第二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随堂检测]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 .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解析:选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 正确;加速度的正、负取决于正方向的选取,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所以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加速度有可能是正值,也有可能是负值,选项C 正确,选项B 错误;当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取正值,选项D 正确.2.(多选)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 =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 =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 .3 sB .5 sC .7 sD .9 s,物体的加速度a =v -v 0t =8-122m/s 2=-2 m/s 2.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 m/s 时,方向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当速度方向向东时:t 1=2-12-2 s =5 s ;当速度方向向西时:t 2=-2-12-2 s =7 s ,故B 、C 正确.3.(2017·4月浙江选考)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 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 s .汽车运动的v -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B .6 m/s 2C .5 m/s 2D .4 m/s 2解析:选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x 1=vt =10×0.5 m =5 m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x 2=15 m -5 m =10 m ,根据0-v 2=-2ax 2可解得:a =5 m/s 2,故C 对.4.(2019·山西高一期中)在一次空军演习的任务中,某士兵从悬停飞机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4 s 速度达到30 m/s 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直线运动,在跳下14 s 后以速度4 m/s 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落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士兵是在下落80 m 时打开降落伞的B .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等于170 mC .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70 mD .该士兵跳伞时的高度一定小于230 m解析:选D.4 s 时才打开降落伞,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此时下落了x =12×4×30 m =60m ,A 错误;连接(4,30)和(14,4),所连直线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打开伞时离地面的离度x ′=12×10×(30+4) m =170 m ,所以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小于170 m ,士兵跳伞时的高度小于x +x ′=230 m ,B 、C 错误,D 正确.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 末和4 s 末C .乙在前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选C.甲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1=2 m/s 2,2~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1 m/s 2.1 s 末和4 s 末二者只是速度相同,并未相遇.6 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一直相同.[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2019·北大附中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解析:选D.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1)轨迹为直线;(2)加速度恒定.只有具备这两个特点,物体做的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D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化,所以速度变化量不为零,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也不相同,A 、C 错.2.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 =4+2t ,v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s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4 m/s 与2 m/s 2B .0与4 m/s 2C .4 m/s 与4 m/s 2D .4 m/s 与0解析:选A.v =4+2t 与v =v 0+at 比较可知:v 0=4 m/s ,a =2 m/s 2,故A 正确.3.(2019·合肥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6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6~10 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C .在4 s 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D .在t =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解析:选D.在0~4 s 和4~6 s 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同,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在6~10 s 内质点做v =4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错误;在0~14 s 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选项C 错误;在10~14 s 内a =0-4 m/s 4 s =-1 m/s 2,故选项D 正确.4.星级快车出站时能在150 s 内匀加速到180 km/h ,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13m/s 2B .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 =v 0+at 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13 m/s 2C .若用v -t 图象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 轴的下方D .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 内速度可达20 m/s 解析:选C.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 =Δv Δt =50150 ms 2=13ms 2,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 ′=-13ms 2,故A 、B 两项都正确;列车减速时,v -t 图象中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 轴的上方,C 项错误;由v =at 可得v =13×60 ms =20 m s ,D 项正确.5.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选C.v -t 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选项A 中图线平行于时间轴,斜率为0,加速度为0,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由图象可看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减小,所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C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中图线不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爬杆运动员从杆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 ,后再匀减速下滑时间t 恰好到达杆底且速度为0,则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2 B .2∶1 C .1∶4D .4∶1a 1,减速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2,下滑2t 时的速度为v ,则:a 1=v -02t ,a 2=v -0t,故a 1∶a 2=1∶2,A 正确.7.(2019·河南高一期中)一质点在a 、b 两点之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当在a 点初速度为v 时,从a 点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当在a 点初速度为2v 时,保持其他量不变,从a 点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则( ) A .t ′>t 2B .t ′=t2C .t ′<t2D .t ′=t解析:选A.由题意作出对应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在t2至t 之间时,初速度为2v 0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为v 0时的位移;则说明t ′>t2.二、多项选择题8.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B .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C .第2 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D .第2 s 末质点甲、乙相遇解析:选BC.质点乙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所以A 错误,B 正确;第2 s 末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但在0~2 s 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在甲的前方,C 正确,D 错误.9.(2019·青岛二中高一月考)亚丁湾索马里海盗的几艘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海军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逐.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B .海盗快艇在6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0~66 s 做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C.从v -t 图象上得知海盗快艇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在0~66 s 内v -t 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A 、C 正确;在66 s 末海盗快艇速度方向没变,速度大小减小,选项B 错误;在96~116 s 内海盗快艇调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10.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乙在t =0到t =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 s 之间的位移为0C .甲在t =0到t =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BD.在0~1 s 内甲沿x 轴正方向运动,乙先沿x 轴负方向运动,后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A 错误;在0~7 s 内乙的位移x =-v 02×+v 02×+v 02×3-v 02×3=0,选项B 正确;在0~4 s 内甲的速度恒为正值,始终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C 错误;在t =6 s 时,甲、乙速度图象的斜率均为负值,即甲、乙的加速度方向均沿负方向,选项D 正确.1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 s 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离出发点最远 D .DE 段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D.由题图可知CE 段的加速度相同,A 正确;整个过程中,CE 段的加速度最大,D 点时离出发点最远,所以B 、C 选项均错;DE 段质点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正确.12.(2019·河北衡水高一期中)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解析:选A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逐渐减小,则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故A 正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故B 正确,C 、D 错误. 三、非选择题13.汽车原以45 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1)若汽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2)若汽车刹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3)若汽车刹车以3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 后速度为多少? 解析:(1)初速度v 0=45 km h =12.5 ms ,加速度a 1=0.6 ms 2,时间t 1=10 s .10 s后汽车的速度为v 1=v 0+a 1t 1=(12.5+0.6×10) ms =18.5 ms.(2)汽车匀减速运动,a 2=-0.6 ms 2,减速到停止的时间t ′=0-v 0a 2=0-0.6s =20.83 s>10 s 所以10 s 后汽车的速度为v 2=v 0+a 2t =(12.5-0.6×10) m s =6.5 ms.(3)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 ″=v 0a 3=错误! s<10 s所以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10 s 后汽车速度为0. 答案:(1)18.5 m s (2)6.5 ms (3)014.A 、B 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1)A 、B 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 (3)求1 s 末A 、B 的速度; (4)求6 s 末A 、B 的速度.解析:(1)取A 、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 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v -v 0t =8-26m/s 2=1 m/s 2,沿规定的正方向;B 物体前4 s 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2=0-84 m/s 2=-2 m/s 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两图象交点表示在该时刻A 、B 速度相等.(3)1 s 末A 物体的速度为3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为6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4)6 s 末A 物体的速度为8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见解析。
高一物理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复习知识)

课 题 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教学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对三个基本公式的选择.3.学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4.学会使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重、难点 1.对三个基本公式的选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回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推导)at v v 0+=a2v -v x 202t = ax 2v -v 202t =20at 21t v x +=回顾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x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随 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的方向. 2.v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随 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 .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考纲要求 Ⅱ); 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对基本公式的理解与运用;2、正确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规律; 【考点解读】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反. 2.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③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2ax知识点一 三个基本公式的选择公式at v v 0+=,20at 21t v x +=,ax 2v -v 202t =中包含五个物理量,在解题过程中选用公式的基本方法为:(1)如果题中无位移x ,也不需要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at v v 0+=; (2)如果题中无末速度v t ,也不需要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公式20at 21t v x +=; (3)如果题中无运动时间t ,也不需要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导出公式ax 2v -v 202t =【例题1】 已知O,A,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知识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1)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t 的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则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2v v v t0+= (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v v v v t02t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v v v 2t202x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即22312a ...x -x x -x x T ====∆(此结论经常用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延伸拓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2a )(x -x T N M N M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1)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32:...:n2(2)第1T 末、第2T 末、第3T 末......第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3)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2):(2-3):...:(1-n -n ) 【例题2】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1∶1∶1 D.1∶3∶5,1∶2∶3 【变式训练】1、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拍下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cm,s BC =20cm,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 球的速度; (3)拍摄时s CD 的大小;(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知识点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1)两种方法①“分段法”就是把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上升阶段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②“全程法”就是把整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从全程来看,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2)符号法则:应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v0、v、h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向上为正方向,v0总是正值,上升过程中v为正值,下降过程中v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上时h为正值,在抛出点以下时h为负值.(3)巧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新高考,高中物理 复习试卷讲义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
【自测1】 如图1所示,某航母甲板上跑道长200 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小速度为50 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图1A.5 m/sB.10 m/sC.15 m/sD.20 m/s答案 B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2=v t 2。
(3)位移中点的速度v x2=v 20+v 22。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
(2)前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2∶22∶32∶…∶n2。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 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自测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用国际单位),则()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8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答案D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江苏省2019版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必修1

紧扣考纲考情再现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B
2626Biblioteka 262826
自由落体运动
A
4
3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A
5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公式及应用
(1)物体在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
考点二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4∶9∶…∶n2.
(2)实质:初速度为________的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3)特点:初速度等于零,加速度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其大小g=9.8 m/s2,方向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________.
(4)基本规律:v=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v2=________, = .
考点突破
考点一
(1) (2)m-n
例1(1)2 m/s2(2)27.5 m
解析(1)利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公式得:
Δx=2aT2,Δx=x7-x5=4 m,T=1 s,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基 础 训 练】1.以20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 s 内的位移是( )A .45 mB .37.5 mC .50 mD .40 m1.解析:选D 汽车运动时间t =v a =4 s <5 s ,则x =12at 2=12×5×42m =40 m ,故D 对。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1,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A .等于12(v 0+v 1)B .小于12(v 0+v 1)C .大于12(v 0+v 1)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 C3.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3.解析:选D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 =x t =v 0+v t 2,即505 m/s =v 0+15 m/s2得v 0=5 m/s ,所以D 选项正确。
4.(多)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4. BD【能 力 提 高】6.爬竿运动员从竿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 ,后再匀减速时间t 恰好到达竿底且速度为0,求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2B .2∶1C .1∶4D .4∶16.A设最大速度为v ,则加速阶段a 1=v 2t ,减速阶段a 2=-vt,所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A 正确.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7. C解析:设一节车厢长为L ,则L =12at 21nL =12at 22,将t 1=2s ,t 2=6s 代入上面两式解得n =98.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 增加到10m/s 时位移为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图象
1.(2018·扬州模拟)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匀减速自由滑行,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 m,滑行的时间为5 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
A.3 km/h B.3 m/s C.6 km/h D.6 m/s
2.(2018·南通模拟)木星的卫星“爱奥”上有一火山,岩浆竖直喷出后上升的高度可达100 km.已知“爱奥”周围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1.8 m/s2,则岩浆喷出时的最大速度为( ) A.300 m/s B.600 m/s
C.3.3×103 m/s D.3.6×104 m/s
3.(2017·常州模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 m/s2,那么(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 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 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 m/s
4.(2017·苏州模拟)汽车刹车后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t2(m),则该汽车在前 6 s 内经过的路程为( )
A.26 m B.25 m C.24 m D.50 m
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6.(2018·盐城学测模拟)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能反映其运动v-t图象的是( )
7.(2018·如皋学测模拟)在下图中,不能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8. (2018·泰州中学学测模拟一)如图1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C.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9.(2018·启东中学学测最后一考)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开始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0.(2016·苏州学测模拟)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某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25 m B.50 m C.100 m D.200 m
11.(2017·江苏学测)高速公路上,为防止汽车连续下坡或转弯时刹车失灵发生事故,道路旁常建有斜向上的“缓冲坡”.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货车冲上缓冲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为零.求货车的:
图3
(1)初动能E k;
(2)加速度大小a;
(3)最大上行距离L.
答案精析
1.D 2.B 3.B 4.B 5.C 6.C 7.D 8.C 9.C
10.B [x =20t -2t 2知,v 0=20 m/s ,a =-4 m/s 2,v =v 0+at ,得刹车时间t =5 s ,代入得x =50 m ,B 正确.]
11.(1)12mv 02 (2)v 0t (3)v 0t 2
解析 (1)初始能E k =12
mv 02 (2)加速度的大小a =v 0t
(3)最大上行距离L =v 02t =v 0t 2.。